《中庸》“诚”说解读

合集下载

解读《中庸》中的“诚”

解读《中庸》中的“诚”

解读《中庸》中的“诚”高行之诚,是《中庸》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一般都将其解读为“真诚”。

那么,《中庸》中的这个字是不是的确表达了“真诚”的意思呢?这不能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字义去理解和认识,而应该还原到《中庸》一文的语境中、春秋时期乃至金文、甲骨文中去探寻其意义。

成,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引《说文》、陈梦家的解释,认同从戊丁声,认为是形声字,释义为:一指殷先王专称;二疑为用牲法。

《说文》解释为:就。

而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析》则认为,成,是象形字,像斧铖劈斩一长形物之形,会誓盟之意,因此有“就、终、平、和解”等意。

那么,“言+成”显然可以会“用语言表达真实、永不变易”之意,故可以理解为:永不更改、永不反悔、永不变易的已经完成或确定的最终结果,即真心实意、真实”。

现在,我们尝试用这个解释来解读一下《中庸》中的“诚”。

《中庸》中说:“夫微之显。

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 这句话是接着前文说的,意思是:《诗经》里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啊!又怎么能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的不可掩盖,就是像这样的啊!”可见,此处的“诚”解释为“真实”是非常合适的。

如此,“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这句话中的“诚”该如何理解呢?很久以来,文化界习惯用“心诚”来解释此处的“诚”,而用“善恶”之“善”来解释此处的“善”。

这是不妥当的。

善,本义是表达慈眉善目之形,会意为慈善、吉祥、和谒。

徐中舒先生谓“有吉美之义”。

而后来又在“羊”下面增加了两个“言”,会意为对话沟通之意,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气、祥和。

因此,善,虽然的确表达出了好的意思,然而其本意中,“好”却不是其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其核心意思应该是“慈祥、祥和,如食美味之感”。

由此可以看出,把“善”解读为“好”、善恶之“善”是今天我们的理解,而不是孔子、子思时代的意思,因此,是不妥当的。

我们再来看以下几个句子:“诚者,天之道也。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

论《中庸》中“诚”的思想

论《中庸》中“诚”的思想


童)
前一段引 自问政章 , 乃是孔子的言论 。 主要意义就是说 “ 是天道 诚” 的原则 , 努力达到“ ”做到真实无妄 , 诚 , 这是人道的原则。 诚” “ 本来就是 人的道德品性 , 而在这里却 上升 为“ 天道” 成为一种道德本体 、 , 心性本 体。“ ” 诚 不再是约束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具体道德条 目, 而是统摄人类 切道德行为的终极根据 。 人要成为有道德 的人 , 首先要到 , 不用思考就能 自然符合“ 天道 ” 的是圣 人, 剩下 的人虽没有这种直接 与“ 天道 ” 接合 的能力 , 但也可 以通过后天 的努力 , 接受道德教化 , 进行 广博的学习 、 详细 的询 问 、 慎的思考 、 谨 清 晰的辨别和忠实 的贯彻 , 终如一地用“ ” 始 诚 约束 自身 的道德意识和行 为, 最终使“ 人道” 天道 ” 与“ 相通 。 这种通过 “ 诚之” 对天道“ 诚体 ” 进行体 认也就是 “ 人道” 是一种修养 功夫 。牟宗三认为 : 诚之 ” , 由“ 之工夫 以求 恢复天所赋予 自己的“ 的本体 或本性 。又将 高高在上 的“ 诚” 天道 ” 回 拉 了人的内心 , 天道” 使“ 内在化 为 自己的德性 。 这 一段所讲 的就是人如 何能弥合 “ 天道 ” 人道” 与“ 所需具备 的必要 条件 , 而这些条件能起作用 的根本保 障就在于“ 天道” 诚 ” 即“ 这一本体的提出。 后一段 紧承上章“ 天道 ” 人道 ” 想而立论 的章句 。“ 诚 明” “ 思 自 的是 圣人 , 他们 生性就具有“ 的道德 , 诚” 因而能 自然而然地 明白“ 天道” 自 。“ 明诚” 的是一般人 , 经过后天 的修养才 能具 备“ 的道德 , 需要 诚” 通过 实 现“ 人道” 最终达到对“ 天道” 的把握。 自此章到篇末 的十二 章都是对 本 章的阐述 , 不能一一累述 , 试择几段分析之。 “ 唯天下至诚 , 为能尽其性 ; 能尽其性 , 能尽人执 行 ; 能尽人 之性, 则 能尽物之性 ; 能尽物之性 , 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 可以赞天地之 化育, 则

《中庸》论诚

《中庸》论诚

二、文段翻译:
诚,是自我的完成;道,是自我的引导。诚,贯穿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离开诚事物本身就不存在。因此, 君子以诚为贵。(不过)并不是完成自我就够了,还要成 全万物。完成自我,是仁;成全万物,是智。仁和智是 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和外物的规则,所以任何 时候施行都是合适的。
三、拓展阅读1:
奇观,南仁东二十多年研究建造“天眼”望远镜……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快 递小哥虽现在能力还不足以考研成功,但我相信只要他 保持这种不服输的精神状态,最终一定能实现梦想。
赞其乐观积极,坚守本心。庄子有言: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小哥在面对质疑时能乐观以对,保 持淡定,有着“得失穷通任评说”的气魄。夏伯渝因攀 登珠峰失去双腿,可仍乐观地接受挑战,依然在心中追 求顶峰;吴清友面对十五年的亏损经营,毫不气馁,坚 持为读者奉送精品,终于迎来诚品书店的春天;摩西奶 奶九十岁后开始学习画画,全不在意世俗眼光,最终享 誉世界。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结满无限可能 的树。”快递小哥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中的可能,对成功 努力争取,对失败乐观洒脱,难道不值得点赞吗?
中庸·论诚
一、文本研读:
论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
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
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
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二、文段翻译: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 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 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 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 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 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弄懂绝不罢 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 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 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 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 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 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一、中庸全文中庸之道,乃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中庸全文的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同时也对中庸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文原文《中庸》曰:中者,天下之至道也;庸者,天下之达道也。

至道无名,万物皆归焉;达道无名,天下皆归焉。

庸者,天下之始也;经者,天下之经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庸知其所始,谓之天庸;知其所终,谓之天经。

是谓两行。

逊于尊者为下;非礼勿视,非道勿听。

古之所谓“至言”,师之道也。

英文译文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says: “The Mean is the ultimate way of the world; the utmost way of the world is through the Mean. The ultimate way is nameless, and all things return to it; the way through the Mean is nameless, and the world returns to it. Through the utmost way, things begin, and through principles, things are got. The utmost harmony is the posi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growth of all things is bound up with it. Through the Mean one knows its beginnings and is called heaven’s moderate. Knowing its ends is called heaven’s guidance. This is called the double rule. To be lesser than worthy men is to be below; do not look at what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propriety, and do notlisten to what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ay. What the ancientscalled ‘the utmost words’ is the teaching of a master.”二、中庸讲解中庸是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先秦思想中儒家学派的重要内容。

传统经典中关于诚信的论述

传统经典中关于诚信的论述

传统经典中关于诚信的论述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人道的法则。

诚实守信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做诚信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

2.“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
【译文】诚信是自身形成的,万物的规律是自发运行的。

诚贯穿了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所以君子以诚为贵。

君子的诚信,不是成就自己就完结了,而是要推行到万物中去。

3.“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中庸之道之以“诚”处世

中庸之道之以“诚”处世

中庸之道之以“诚”处世苏勇【摘要】中庸是孔子的思想方法论.其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事要“执中”、“用中”.其“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何为“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是“中”,不变是“庸”.孔子说:“过犹不及”,就是强调做人做事“中”最好.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庸》第22章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25章又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宣也.”这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事中,达到“中和”.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本性,先天的道德原则.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的准则.胡宏说:“诚成天下之性,信立天下之有.”诚是当下成正之性、成人之性、成物之性的条件.所以本文浅谈“诚”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关键词】中庸真诚至诚人际交往【正文】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现在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至诚”符合中庸之道,是道德品行最理想的境界.只有对自己真诚,才有可能在与人交往中对别人真诚,用“至诚”去解决矛盾.这样就会赢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赢得别人的信任.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真诚”与否,你只要做到了真诚,别人也就会待你真诚.只要天下人都将真诚作为交往中的规范,就没有人会做出违反规则的事了.你来我往,融融乐乐,不亦乐乎?真诚是一个人最大的也是最值得骄傲的资本,没有人能将真诚置之脑后;真诚是自我完善的根基,是与人交往的发端和最终的归属.如果没有真诚,人性和事物就无法达到统一,也就无法谈及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我们只有先做到了自我完善,而且能“至诚”,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自我,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之道.你所得到的就是你应该得到的,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和谐至此,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自我修养达到“至诚”,则可以感动他人,成就所想成就的事.此《中庸》所谓“至诚至我”.诚实可以使一个人在实际与人交往谋事的时候,保持正直不阿,保证自己不被世事所迷惑而失去本性.诚实是人生中无可替代的财富,是人与人之间处好关系和人的尊严方面的财富.诚实作为人性中第一美德,懂的人多,做的人却极少.有人把诚实作为一种遮掩丑陋的面具,而实际上却是一肚子坏水,想方设法地要怎样算计别人,对朋友口是心非,结果可想而知.这种人没一个朋友,如果有,也都是一些不好的朋友.人与人之间,都应彼此能够坚守诚心,能够以诚与人相处,能够以诚为契合点,而不是互相揣摩心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是互相掩盖、相互利用,那世间还有什么事不能办到呢?人际交往、处世怎么会不和谐呢?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少了诚实,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人不是单独一个个体,不可能与世隔绝,与人相处的地方很多,虽然别人不可能都是诚实的,但只要自己先做到了,那就行了.“以诚换诚”,只要你用诚心待人,别人一样会用诚心待你,你也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将那些有可能在交往中发生的矛盾用“诚心”软化,从而得到最完满的解决.有人也许因一时的侥幸,以欺骗待人而得到一粒芝麻,他也很有可能因此沾沾自喜,以为捡的了个大便宜,孰不知,用至诚可以得到一个大西瓜.诚实会给一个人带来长远利益,这种利益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我们可不要用自己的诚心去做买卖.真诚待人、恪守信用是赢得人心、提高亲和力的道德前提.只有做到了诚信,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也才能更好地获得成功的机会.一个人要打扮,只需装扮自己的外表,这很容易.但在修养自身方面,要做到诚信的确很难.这就需要用心去做到诚信.我们不要觉得困难而放弃它.在与人交往时,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于人,恪守中庸之道.说话办事要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以诚信立身,对人待事要由衷而做,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我们的社交就会变得平和,人与人之间也就变得更加和睦.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缺乏诚实、不讲信用,是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也就举足艰难,在社会上也就无法立足.一个人能欺骗一件事,不能欺骗所有事;能欺骗一个人,不能欺骗所有人;能够欺骗一时,不能欺骗万代.荀子强调:即使是普通的言谈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即使是一般的举止行为也一定要恪守诚信,不效法世俗的欺骗,不自以为是.诚信不只是对自身而言,对别人更应如此.“诚于心”是“信于外”的前提条件.只有先做到自我“诚信”,不做有违自己良心的事,不说有违自己良心的话,才能做到对他人诚信,他人也才会待你以诚.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时刻记着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如何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既符合自己的意愿而又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呢?这就得先端正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实际交往中,以诚待人处世.人际关系不是要你怎样用谎言或欺瞒去取悦于人,而是要求你用对自己的真诚去对待他人.只有如此,你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才会得到欺诈的人所不能得到的.请用真诚作为你的座右铭.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我们不能永远靠欺骗而生存,因为没有永远瞒得住的谎言.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人犯了错就强词夺理,拼命找借口,甚至为求自保,而在背后诋毁他人.其实犯了错后只要能真诚对待,能改正过来就行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说起来容易,真正能承认错误的人少之又少.社会上不是圣人越来越少,而是能够承认错误的人越来越少.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是他没有缺点,不犯错误,而是他能真诚地去对待,而且能适时地改过,并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警示后人不能重蹈覆辙,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做事,还是与人交往,做到真诚认错非常不容易,这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个人修养.对于自己的缺点或是错误,我们自己要有个清醒的认识.真诚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是丢人的事,而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敢承认错误,不愿改正.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一个前提,只要做到了就问心无愧.但是,在讲诚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搞清楚前提,那些不讲对象的诚信是不可取的,自己也要吃亏的,要把握一个度.中庸思想强调:做人做事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敬佩.【参考文献】[1]《中庸的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陈斌著.[2]《大学中庸通说》湖南人民出版社邓球柏著.[3]《中庸处世之道》中央编译出版社水成冰著.。

中庸注释及解读

中庸注释及解读

中庸注释及解读《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关于《中庸》的注释及解读,以下是部分内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追求平衡、和谐、适中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它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实现其潜在的善良本性。

同时,《中庸》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庸》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其强调的“中庸之道”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诚”范畴考辨共11页文档

《中庸》之“诚”范畴考辨共11页文档

《中庸》之“诚”范畴考辨诚是《中庸》的重要范畴。

《中庸》中从二十章到二十六章,以及第三十二章论及“诚”范畴。

这些章节的论述涵括多种主题:以性善言“诚”、“诚”则能化;“诚”之作为天道与人道;参赞天地之化育;精诚感应等。

这些主题相互之间并不一贯,“诚”之意蕴也是如此。

“诚”字至少有两种各不相关之意义:一是真诚、真实之意,“自诚明,谓之性”即是此意;一是生成、完成之意,“诚者自成也”即是。

“诚”范畴的各种意蕴无法完全统一,当出于不同思想家的创造,而《中庸》将其糅合在一起,其裂痕无法弥缝。

只有厘清与“诚”有关的思想之演化轨迹,才能确定它们在思想史中的演化历程。

一现存文献中,最早将“诚”提升为一个范畴的当属《孟子》,但整部《孟子》中“诚”作为范畴出现者也仅此一段:“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乎上有道,不信于朋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这一段被《中庸》全文收录,仅略有小异。

这段话首题“孟子日”,说明这是孟子的话,而《孟子》一书为孟子及其弟子所编撰,从无异议。

若《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常于引用前人之说处注明出处,尤其于书、传引用特多,不当据其师祖之说为己说,此一证也。

从文义上看,此段主旨前后一贯,乃在论证诚身对于事亲、交友、治国的重要性,而诚身的主旨在于明善,只有明善诚身,方能取信于亲戚、朋友、长上,使之信从自己。

而《中庸》此段话虽是引文(从其上下文即可看出),却不指明出处,而它与后面对“诚”的铺展尚有一段话的间隔,此段与前后都不属,可能是错简。

若去掉此段,则中庸言“诚”之段落都可前后连贯,此亦可证《中庸》论“诚”部分是一个相对的整体。

在《孟子》此段话之后,《中庸》多出了一句:“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论《中庸》“诚”的思想

论《中庸》“诚”的思想

简论《中庸》“诚”的思想刘瑞杰(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310050106042)摘要:作为“四书五经”中哲学思想意味最重的文献之一,《中庸》向来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精髓,而“诚”的思想则是《中庸》的精髓。

“诚”不仅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其独特精深的思想特质。

因此,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要在人生修养中,努力把握《中庸》之“诚”的深厚内蕴,积极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实现“诚之”功夫,从而获得个体有限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中庸》;诚;内涵;特质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它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我们都知道,《中庸》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主要体现为上篇的“中庸之道",而下篇所讲的“诚”则是《中庸》思想体系的另一个核心观念.“诚”在《中庸》里是一个通天地人,连接物我的哲学范畴,在《中庸》一书中能自树一格,构成儒学伦理化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一、“诚”的问题及其思想内涵我们知道,孔子与其弟子们在《论语》中多次讨论到“信”的问题,他们从为人立身、与朋友交往、理政治国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信”的重要性,揭示了“信”的本质和前提条件;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庸》则进一步从“信"的内在意念去讨论“诚”,在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同时,把《大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八条目”的“诚意”凸显出来,提出“诚者自成”、“至诚无息"的观念,从而建构了一套以“诚”为价值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解读《中庸》之“诚”

解读《中庸》之“诚”

解读《中庸》之“诚”作者:赵思达,刘冬冰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摘要:《中庸》着重阐述的是人的修养途径和方法,即“尊德性”、“道问学”与“慎其独”,而“诚”则是贯穿这一修养途径和方法的价值核心。

其“诚者自成”、“至诚无息”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社会转型、文化裂变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塑造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中庸》;诚;解读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孔子与其弟子们在《论语》中多次讨论到“信”,他们从为人立身、与朋友交往、理政治国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信”的重要性,揭示了“信”的本质和前提条件;而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庸》则进一步从“信”的内在意念去讨论“诚”,在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同时,把《大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八条目”的“诚意”凸显出来,提出“诚者自成”、“至诚无息”的观念,从而建构了一套以“诚”为价值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努力。

时至今日,《中庸》所倡导的“诚”不仅对道德修养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所强调的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对人们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的磨炼,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由于在儒家经典里《中庸》最富哲学意味,“诚”既是天人合一之道,也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来解读一下其中关于“诚”的理论。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404显然,“诚”包含两层含义: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天道之诚喻指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源,这是从本体论的层面而言;就其道德意义而言,诚是人伦道德的终极根据,人道之诚表明一种人性之善。

天道之诚作为天理之本然,是人性的价值本源,人性本之于天道。

接着,《中庸》按照天道之诚、为人道之诚指出了一条修养的路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有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其唯圣人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富贵;素贫贱,行贫贱;素夷狄,行夷狄;素患难,行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禄,大德必得其名,大德必得其寿。

中国哲学“诚”观念的深刻内涵

中国哲学“诚”观念的深刻内涵
表现 为 随见 别 白 ,在人 的心灵 中虽显 明却 是 疏 远
推崇 。 “ ”字 在 《 子》 中凡 2 见 ,虽 然多 为 诚 孟 2
形 容词 ,约略相 当于 “ 实” 确 ,但有几 处 阐述得 非
的 ,适合于名言 ;后者表现 为触心警悟 ,意识 方面 虽隐幽但体验 亲切 。这是很深 刻的见解 .对 于诚 的
之 者不仅 可以、而且应该合为一体 .亦即合 内外之道 。
关 键 词 :诚 ;天道 ;人 道 ;枢 纽
中图分类号 :B 1 文献标识码 :A 2
文章编号 :10 — 5X( 0 2 0 — 0 10 0 3 84 2 1 ) 4 0 5 — 5
中国传统哲 学非 常重 视 “ ” 诚 .特 别 是先秦 时
道本 于诚 。一方 面 ,中庸 的显见 义 是禀 中而执 两 ,
事 实上 , 《 中庸》与 《 易传》 的思想 与表 述多有相
通相 洽之处 .其 中一个重要 的方面是都致 力于究天 人 之际 ,阐发天道与人 道相通 的哲理 。张岱年先生
或执两而用 中 。主体正是依靠 诚才将心灵 中的对立
《 中庸》 以诚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道的第一原则① 。
张先 生 的观点是 很有 道理 的 。从 心学 角度 看 , 诚 是 中庸 的基 石 。通 观 《 中庸 》 一 书 ,首先 解 释 “ 中庸 ” ,再 与三达德等相联 系 ,然后 申述道不 远人 之 旨 ,由此 引出对诚 的大段 阐述 .进而赞颂圣 人之
体 ,以庸 为用 。无 论 “ ”作 “ ”或 作 “ ” 庸 常 用 解 ,中庸 均具 有本原意 义。然而 .张岱年先生 提 出 了一个很值得 注意 的观点 ,他 认为 “ 中庸 ”并 不是
该 书最 重 要 的 观 念 ,其 最 重 要 的核 心 观 念 是 诚 ;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关于诚的句子 教育

中庸关于诚的句子 教育

中庸关于诚的句子教育
(原创版)
目录
1.中庸概述
2.中庸关于诚的观点
3.教育与中庸诚观的关系
4.结论
正文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中庸主张人们应当遵循道德准则,追求道德修养的完善,以达到人格的至善至美。

其中,诚是中庸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中庸关于诚的观点以及教育与中庸诚观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庸关于诚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诚是人性的根本。

中庸认为,诚是天地之大德,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道德准则。

人性本善,而善即是诚,因此,诚是人性的根本。

人们应当遵循诚的原则,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其次,诚是行为的准则。

中庸提倡人们应当以诚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应当不断地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诚的要求。

再次,诚是社交的基础。

中庸认为,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当以诚相待,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样才能够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教育与中庸诚观的关系密切。

我国古代教育倡导儒家的道德观念,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者应当将诚的观念融入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为学
生树立诚信的榜样。

同时,教育者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循诚的原则,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总之,中庸关于诚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准则,它强调诚是人性的根本、行为的准则以及社交的基础。

中庸对天地人的描述

中庸对天地人的描述

中庸对天地人的描述
中庸对于天地人的描述如下: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意味着,人的本性源于天命,遵循本性的行为就是道,修养道的过程就是教化。

2.“诚”是中庸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真实无妄、诚恳信实的状态。

中庸认为,只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天地人的本质。

3.中庸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合一的。

天道即人道,地道即人道,天人合一即人我本无间。

4.中庸提倡“至诚无息”,即追求最高的真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真诚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和关爱。

5.中庸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天的运行规律会影响地的生长和人的行为;地的状态也会影响人的生活和天的变化;而人的行为也会对天和地产生影响。

6.中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达到与天地相融合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的行为能够顺应天道、地道和人道,从而达到自然、和谐、美好的状态。

总的来说,中庸对于天地人的描述是一种整体性的观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倡通过自身的修养和行为来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与天地相融合的境界。

论《中庸》之“诚”

论《中庸》之“诚”

论《中庸》之“诚”摘要:“诚”是《中庸》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

《中庸》中有多章提到“诚”的意涵。

在<中庸>文本中”诚”不仅是天道之体现,更是连接天道和人道的连接点.因此,其意义就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几个角度来对”诚”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诚;中庸;本体;天人相贯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164-01 “诚”是《中庸》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

《中庸》中有多章提到“诚”的意涵。

而早在《中庸》之前的儒家经典中也早有对“诚”的讨论。

最早于《尚书·太甲》中“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而后到孟子则最早将“诚”提升为一个范畴,孟子以善为性中本有义而阐发“诚”,开创了论“诚’之源头,而《荀子》说:“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荀子的”诚”更多含有化物,参天地之本体论之意涵.“诚”既是实有,又是绝对之存在.孟子、荀子对“诚”的论述对《中庸》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中庸》对“诚”的阐述其理论体系更为严密和系统性。

,《中庸》的十六章.二十章到二十六章和三十二章均以”诚”为主题进行阐述.<中庸>开篇言”天命之谓性”,则即是由天道而来发诸人性之端,即人性由天道发出.中庸体系之内的”诚”乃是满贯了天道与人道,,”诚”者,贯通天人,彰显天理,连接天人和物.则“诚”既有本体论之意涵,,亦有认识论和功夫论之体现.乃是”诚”之中体现着天理,体现着全然之性,”是沟通天道与人道的桥梁,亦是道德修养的功夫.首先是“诚”之本体论之意涵的阐发,盖与《易·系辞传》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之意涵、旨趣同也.,于“诚”处,见得阴阳之理.天地之生.生生之理于此方显不息.亦若周子《太极图说》中”无极而太极”之谓,则”诚”便是生生之理,若没有了”诚”则无这个”生”,无生,则无理,无理,则一切不明.因此便是天人一体,天人相贯.”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程氏易传·乾传》).万物之生皆源于天,故言”天命之谓性”.天道落于人为性,落于物为理,名各有异,实则一.于是,宇宙本体论的架构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天道以其之”诚”,生得万物,将天理赋予人身.人心体得天理在我,则能体贴天理,识得”诚”.人心体得物我本源,则同胞之心具.如此,人与天,物与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便不是彼此孤立无关联的,而是生命之种种表现形式,其本源都是天道之显现.则此一世界是相通贯.是内在统一之世界.这样,宇宙天地间便是一派生机,充满生意之可爱可亲之世界.而人作为个体生命之价值便具有了本体论上之绝对依据.此第一层,即是从本体论意义上阐发”诚”之意涵.其次,乃言”诚”者天道.《中庸》第二十章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朱子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亦天之道也.”知”诚’者乃天理本然,则不须加诸一分一毫,皆是满满当当,内外通透,浑然圆融.一派自然而成,不需要刻意用力追求.此乃圣人气象,即天道也.圣人惟能尽性之全体而与天同.尽性处即是天理之所在,圣人之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圣人者”性焉安焉”.则是安于诚之本性,天生而诚,浑然一体,无一毫人欲之私之杂,纯乎澄乎!故其发露处则是满是中和之气,满贯着天理和人伦.皆以”诚”立.此第二层,略论圣人之德,浑然之”诚”,圣人之光辉气象.第三,乃是”诚之者,人道”之谓.”诚”乃天道,人体的此理,则反照己身,若此身未能真实无妄,而受一心之私欲所遮蔽,则须于己身严以要求,着紧用力,乃”复焉执焉”者也.则善而行,持守之,则距道愈近.体贴天理愈明。

《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

《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

《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大学》《中庸》本为《礼记》中二篇,是战国时期懦家的重要作品。

有人言《大学》作者为曾子,《中庸》作者为子思。

而通行之说法,子思乃曾子之弟子,而子思之学则再传于孟子,由此形成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影响至关重要之“思孟学派”。

无论以上说法准确与否,我们今天考察《大学》《中庸》与《孟子》,其内在思想倾向确为一脉相承,其最大特点即开创了儒家学说中的“心性”之学及由心性修养之“内圣”而开出“修齐治平”之“外王”的为学路径。

在《大学》《中庸》尤其是《中庸》中,这种心性哲学理论以及修齐治平的整个道德政治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展开的,这个概念就是“诚”。

理解这一概念对于完整把握由其出发建设的整个哲学体系,对于理解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核心精神,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一、“诚意”乃修齐治平之本《大学》一篇,核心为所谓“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而如何达至此三纲领?《大学》又有“八条目”具体落实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四条为儒家由己及人之政治哲学,前四条却是修身之道德哲学。

儒家向来认为政治即一推己及人之过程,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成为八条目中最为关键之环节,它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条则是修身之具体路径。

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这里暂且不讲。

那么儒家所讲之“修身”到底如何修?这恐怕是儒家学说中最为关键、根本之学,亦为一切学问之基础。

因此我们这里将目光投向《大学》“八条目”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正是修身之道。

然而,相比修齐治平之说之简明易懂因而名气也更大,此四条自古即较难理解,以致众说纷纭。

浅析《中庸》中诚的思想

浅析《中庸》中诚的思想

浅析《中庸》中“诚”的思想郭哲(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摘要:‘中庸思想是先秦儒学的总结,又是其发展。

在‘中庸》的思想体系中.“诚”是非常霞要的一个概念。

本文就胪诚’’进行一些总结和讨论,从“诚”、“至诚”和“诚之”三个方面入手来理解“诚”.并对“诚”的一些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认为要实现“诚”要做到“明诚”,要学会“致曲”的修身方法.要学会独处。

最后联系到个体自身.要求我们要以自己的“诚心”、“诚意”、“诚实”、“诚信”来要求自己,不断成就自己达到了一个可以“齐天”的高度。

关键词:中庸;诚;诚之;至诚‘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既是先秦儒学的总结,又是其发展。

虽厚则高明。

’,在此.无息即有不间断的意思。

天道之诚,不贰不息,既为宇然这本经典是以“中庸”命名的,但我觉得“诚”应该是‘中庸》所要表达宙的本体,宇宙能诚,其运行不息.,£化不息。

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

‘中庸》对诚的论处很多,尤其是卜.篇,丰要是第乏,作为人之道的“诚之”.具有其自身独有的当为性的显著特以诚的观念为中心深入论述的.下边,就《中庸》中的“诚’’进行浅层次的征。

‘中庸》说:“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町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诚分析和讨论。

之者。

人之道也。

”朱子X寸“道”和“诚之”分别注为:“道。

犹路也。

人物各一、“诚”的内涵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不难看出,中庸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

”这也就所讲的“诚”有两层含义:一为“天之道”的“诚”;另一个为“人之道”的可以看出来,修道求诚的道德实践,对于道德主体的人自身来说,无疑“诚之”。

就天道而言.诚,既是万物的本质,又是天命之性:就人道而言,是个分所当为的事情.诚之.就是人努力去求人性之善,以合乎天道。

二者的小同之处在于三、如何追紫‘诚”“诚”是先天的.“诚之”是后天的;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诚在天道和追求和实现人之道的“诚之”,必须依赖于道德丰体人自身的不懈人道之『日J的关系.把天和人联系在一起。

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

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

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内容摘要】诚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在思想史上,《中庸》是第一部对诚进行了深入系统阐释的儒家经典。

在《中庸》中,诚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文化内涵,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

本文利用训诂学中关于汉语词源、词义引申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格式塔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在《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背后蕴藏着的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与观念的世界,并在这一层面对诚的文化内涵进行历史阐释。

文章认为,就词义而言《中庸》中的诚与春秋时期的壹词源意象与引申义列十分相似;壹和诚都有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诚所体现的正是在它词源意义里涵盖的凝聚充实、专一不贰的核心思想。

通过这一解释,本文对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进行了反思与阐释。

【关键词】诚;壹;词源意象;引申;比较互证。

【作者简介】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训诂学。

一、问题的提出与方法论的说明诚是《中庸》核心的哲学范畴之一,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内涵。

张岱年先生指出:诚本是一种合内外之道,而亦可说是一种合天人之道。

[1]它贯通了本体论和道德论,是沟通天道人道、实现天人合一的枢纽。

在《中庸》之前的文献中,能见到的诚字很少。

经史著作中仅见四例:《左传文公十八年》:齐圣广渊,明允笃诚。

《国语晋语三》:贞为不听,信为不诚。

《大雅崧高》: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论语颜渊》: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论语》中的诚是情态副词,其余三例均为诚信、诚实之义,皆无《中庸》中诚所具有的本体论内涵。

因此,学者一般认为《中庸》对诚进行本体论阐释是一种哲学上的创新。

我们要追问的是:(1)诚有没有可以追溯的思想史渊源?(2)同样表示诚信,为何诚具备本体论的内涵,信不具备?本文认为,诚源自春秋时期壹的观念,其本体论内涵由先秦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所决定。

为了证明此点,我们借助传统训诂学中关于词义引申、汉语词源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诚”说解读《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当政者的极大重视,注释者不绝,官方推荐的作为科举考试法定的注释本,或者众多的民间注释本,对其中的各种观念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

本文仅就其中提到的“诚”,考察几个重要的解释者的不同解读。

一、《中庸》之“诚”说“诚”是《中庸》篇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作者将之作为全文之枢纽,进行了反复的论述。

历来对它的诠释莫衷一是。

在此,笔者拟对之加以梳理蠡测,以图发覆其内在之意蕴。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P36],“诚”是天道之本然属性。

它与天俱来,“自成” [P39]无依,超越万有,具有绝对的合理性与至上性,天地万有莫不以之为本。

天地万物在产生之时,便具有了这种天然的本性。

它作为万物生化的终极依据流行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与万物相伴终身,“不可须臾离也”[P20]。

进而言之,天地之间不存在不具有此性的物体,“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P39]说的正是此义。

既然“诚”涵泳万物,贯穿万有之始终,那就是说,万有不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具有同样的质性,都是天道的一种体现。

但问题是,万有本性既然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又会有圣人、常人这样的区分呢?《中庸》认为,虽然万物之中都具有完全同一的“诚”存在,但并非都能做到对本性“诚”的完全体认,对“诚”能做到完全体认的就是圣人,能体认部分“诚”的就是常人。

也就是说,万物的分别并非因其内在属性存有差异,而是源于个体对自身内在属性的体认程度不同所致。

在《中庸》看来,天地万有之中,能自觉做到对天道之“诚”完全体认的,除了其自身之外,就只有圣人了。

圣人对“诚”的体认至简至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P36]。

同时,《中庸》还认为,天道之自然本质的“诚”,并非是死寂的,它具有自觉的功能,也就是说,万有一旦达成对其自身内在“诚”的完全体认,这种内在的本性就会自觉地显发出来,所谓“自诚明,谓之性”[P37]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看来,这种本性的自觉也是“诚”题之应有之义。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其理论的最终归宿是要落到人身上的,而圣人在儒家思想中又是理想人格的体现,故《中庸》以圣人为例,对这种“至诚”之性的自觉显发做了解说:>首先,“诚”能尽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P38]天命之谓性”[P20],圣人能够完全体认天道的“诚”,故其能极尽天赋的本性;既然能够极尽天赋的本性,就能够兴养立教,极尽众人的本性,于是称“修道之谓教”[P20];既然众人天赋的本性能够得到发挥,那么众人就能够樽节爱养万物,以极尽万物之性。

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均是合乎天命之性,顺万有之本性而行,亦就合乎天道,故又言“率性之谓道”[P20]。

其次,至“诚”能化。

其次致曲。

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P38]。

要做到“化”,很不容易,只有圣人才能够如此。

这个“化”的过程就是要圣人通过实施启发和诱导,让常人努力去做,即“诚之者,人之道也”[P36],最终就可以达成对全体“诚”的体认,正所谓“自明诚,谓之教”[P37];达到对全体“诚”的体认,就能积中发外,形于四体;形于四体,就能容止显著;容止显著,就能光辉四照,灿烂光明;灿烂光明,就可以将其付诸于行动;有了行动,就可以改变自身(最终成圣)。

又次,“诚”可前知。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诚如神。

”[P38]由于圣人实现了对“诚”的完全体认,故而就可以达到与天冥一的至高境界,圣人一旦进入与天融一的玄妙状态,便能以超凡的智能观照万有,由此,万有兴亡祸福之机微便可了然于心,一有所感,则如响斯应,极其神妙,所以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了[P38]。

从上述圣人“至诚”之性的显发可以看到,在儒家思想中,很注重圣人的教化功能,正所谓“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P39]圣人能做到对“诚”的完全体认,这不是其最终目的。

圣人的功能就在于以其超凡的睿智去教化引领常人,使常人向圣人的品格靠近,逐步进入“至诚”的境界,达到对“诚”的完全体认,最终成圣。

《中庸》认为,较之圣人,常人实现对“诚”的完全体认是极其艰难的,“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P24]说的正是此义。

常人光靠圣人的教化引领,还不能实现对“诚”的完全体认,细究之,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诚”本身极其精微玄妙,极难认知与把握,“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P26]何况这些不及圣人的知者、愚者、贤者和不肖者呢?故需要常人有足够的悟性和耐心;其次,常人必须要“择善”[P36]作为其对“诚”体认这一行为的价值导向,即“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且要“固执之”[P36],“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P20];再次,实现对“诚”体认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循“行远必自近”,“登高必自卑”[P28]的法则;最后,常人必须要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力,即需要发扬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精神,不断地认识和实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P36]只有如此,方可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最终实现对“诚”的完全体认。

由此可见,常人对“诚”的体认实有两个方面的动力:第一个动力来源于圣人,即圣人通过尽己之性给予常人以启导与教化,使常人最终达成对“诚”的完全体认。

第二个动力来自于常人自身,即常人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来达成对“诚”的完全体认;通过如上论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庸》的“诚”作为天道之本然属性,涵盖了天地万有,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物性上,实现了天与人的真正统一。

这一思想的最重结果是,使儒家教条获取了天道的权威地位,得以合理化,这一点在宋明理学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中庸解》之“诚”说伊川理学吸收了释、道二家的思想。

他把“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视“理”为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最高范畴,建构了他的理学体系。

在《中庸解》中,程颐以“理”解“诚”,对《中庸》“诚”之内涵做了新的发挥:伊川认为,“诚者,理之实然。

”[P1158],“诚”是“理”之属性,并以“实”为表现特征,正所谓“诚者,实而已矣。

”[P1160]但“实”又当如何理解?就此,伊川解释说,所谓“实”就是“实有是理”[P1163],是“理之极也。

”“诚一于理,无所间杂,则天地人物,古今后世,融彻洞达,一体而已。

”[P1160]由此可见,伊川所谓的“实”和“极”似应做“纯粹”之义来解。

也就是说,万有所禀之“理”必须是绝对的纯粹,不得存有任何杂质,即“实理不二,则其体无杂。

” [P1161]只有如此,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诚”。

值得注意的是,伊川在此以“杂”说“纯”,其意并不是说,“理”本身会有“杂”与“纯”,即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因为在他看来:“一人之身,而具有天地之道,远而古今,大而天下,同之是理,无毫釐之差。

”[P1155]也就是说,“理”即是天道,贯穿万有,它本身就是绝对的合理,是被完全肯定的,根本不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的反面,即不合理的“理”,这里所说的“杂”应该是指“理”之外的东西,具体指什么,伊川在此并未做出交待。

伊川上述把“诚”作“属性”来解,基本是符合《中庸》之本义的。

但此外的差异也是极为明显的:在《中庸》篇中,“诚”指天道之本然属性,而伊川在其《中庸解》中,“诚”被转释为“天理”之纯粹本性。

显然,不仅《中庸》“诚”所依托的主体“天”被改成了“理”,使“诚”从遥远的天国向世俗社会逐步靠拢,而且在本性之前还增益出一个限定词“纯粹”,对“诚”的表现特征做了明确界定。

可见,伊川如此解释,使“诚”之内涵变得更加确定具体了。

然而,就“诚”的绝对性和至上性而言,伊川并无多少创见,同《中庸》一样,他也认为“至诚”之性贯穿万有,“人有近物之性者,物有近人之性者,亦系于此”。

每一个新的个体之产生,便均已先天具备了完全的性,一切皆有变化转化,它们都是天理的反映,都是这个绝对天理的体现。

这个制约万有的天理,至简至易,与生俱来,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努力就可得之,即“无勉无思,然其中其得,自然而已。

”[P1158]同时,万有必需恪守此性,如若如此,则会无所不成:“实有是理,故实有是物;实有是物,故实有是用;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实有是心,故实有是事。

”[P1161]但是如果抛弃了“诚“,背离了”诚,就犹如“未尝种而望其收。

”[P1160]最终将会一无所获!虽然伊川也承认“诚”具有普适性,即“天理”只有一个,万物禀理而生,具有完全相同的本“性”,“人受天地之中……其心(性)之所同者皆然。

”[P1159]但对圣人、常人、物分别的依据并不同于《中庸》所说:《中庸》认为,上述分别的原因并不在于万有所禀之性不同,而在于不同个体对自身内在之“性”的体认不同所致;而伊川认为,人与物的区分取决于蔽之开塞和禀之偏正[P1159],即万有之性如果通达、所禀的是正气,那么就可成人;如果其性闭塞、所禀的是偏气,那么就只能为物。

而好人、恶人之别亦在于人之个体所禀之气(气质)和其性所受蒙蔽不同使然,即个体所禀的是清气、其性所受的蒙蔽浅,则为好人(善);反之,个体所禀的是浊气、所受蒙蔽深,则为恶人(恶),即“特蔽有浅深,故别而为昏明,禀有多寡,故分而为强柔”[P1159]。

而恶人又如何变为好人呢?伊川认为,这就需要后天的修治来达成,人之所以要修持,就在于去“蔽”。

而所谓“蔽”是指“理”之外的东西对“理”的蒙蔽和覆盖。

换言之,如果把“理”比作一面镜子的话,那么“蔽”就如落在镜子上面的灰尘,镜子的光亮正是因为灰尘的覆盖而不能显发出来。

同样道理,人性之所以遭到蒙蔽、闭塞,也正是在于“理”本身被它之外的东西(即“杂”)遮盖了,使“理”不能显发出来。

所以说,所谓的修治,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把“理”之外的这些东西去除掉,即驱除后天的“习染”对“理”造成的“污染”,驱除蒙蔽,改善气质,即“化气质”[P1158],恢复“理”之本来面目,正所谓通过“以人求天”,“学问思辨”的“致知”[P1158]方式使“性”“复于故。

”[P1160]可见,伊川认为决定圣人、常人、物的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性”所受蒙蔽的程度,另一个则是“气”之清浊。

另外,就修持方式而言,伊川虽然同《中庸》一样,也认为修治必需以“善”作为行为导向,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正所谓“明有未穷,与善必择,诚有未至,所执必固,善不择,道不精;执不固,德将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