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审美价值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研究
方便程度、 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序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旅 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加快民族体育文化旅游 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建立是重点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旅游的核
心竞争优势。只有注重旅游产品的个性开发,挖掘特 色,展现特色,突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 争中取胜。在“大湘西”大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立足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优势,共同开发新的旅游精品 线路,如体育民族旅游体验品牌、村寨体育观光游品 牌、民族狩猎游品牌、民族歌舞观赏游品牌等民族特 色体育旅游项目,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体育文化旅 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是融合发展的重要 支撑 休闲体育旅游不仅是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重 要内容,更是推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本身即可构成特色旅游资 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发展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的质量已成为国家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 决策的重要举措。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共部门 应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公 共信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方式、安N JIU
境恶劣,地域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 紧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随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 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的实施和《武陵山区域 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制定,湘西 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利用祖先遗留的宝贵文化 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是湘西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 重要出路,更关系着我国政府十三五提出的“二 0 二 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是前提 体育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其合理规划 是成败的关键。政府应根据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有重点、分类别、重特色地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 目,并鼓励各地编制相应的体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当地主管部门、规划部门要根据湘西民族集聚区的实 际,召集旅游部门、园林、公路铁路、气象、建筑、 电信等各行专家,就本地区民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 展进行论证,并在考察其他先进地方经验与当地资源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李菊花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5期摘要: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加大政府保护和宣传力度;加大市场开发扶持资金投入;加强传承人保护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挖掘地方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体育;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34-02SWOT是由安德鲁斯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四个要素,将组织内部自身优势(S)、劣势(W)和外部环境的机遇(O)、威胁(T)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
随着管理不断完善,SWOT法在社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把SWOT分析法引入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优势析(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主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俗文化丰富。
湘西州包括“不二门”、“难华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溪州铜柱、老司城、里耶战国古成遗址三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夯等五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溪”自然保护区、“凤凰”历史文化名城等景区。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游客展现了大湘西自然生态的瑰丽与奇特,促进了当地文化资源的传播发展,使大湘西成为了全国文明的旅游胜地,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展示的平台。
(二)丰富的土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征,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2]。
其中,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摔跤、打飞棒、舞龙、武术等竞赛项目和一系列渗入土家民族传统体育元素的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型表演的特色和优势,土家族祭祀、祈福活动、傩戏、八宝铜铃舞等民族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丰富了现代体育的内容。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探析
1 发展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价值
1. 1增 进 传播 与 交流 , 丰 富旅 游 文化 市场
湘西 地 区是 土 家 族 和 苗 族 为 主 , 其 他 少 数 民 族 杂居 的地 方 , 构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 2 湘西 地 区体 育旅 游现 状 成 了“ 大杂 居 小 聚 居 ” 的人群特点, 正 是 这 个神 奇 的 地 方 , 创造 出 了 2. 2 . 2 . 1平 时 客 流 量 远 远 低 于 民族 、 民俗 节 庆 期 间 各 具 特 色 的 民族 传 统 体 育 活 动 , 在 丰 富 当地 人 民的 业 余 生 活外 , 也
给 外 来 游 客 增添 了许 多 乐趣 , 让 人 流 连 忘返 , 湘 西 民 族传 统 体 育 项 通过调查 , 到 目前 为 止 , 在 国 家节 庆 日及 湘 西 民俗 节 日期 间 ,
分 析 其原 因 , 节 假 日人们 目也 因此 得 到 进 一 步 的推 广 和 发 扬 , 广为人知 。 在思想上 , 这 无 疑 来 湘 西 地 区旅 游 的客 流 量 大 大 高 于平 时 , 的空 余时 间 多 , 可 以 满 足 旅 游 出行 。 其 实 还 有 一 个 很重 要的 原 因 , 促 进 了人 们 在 精 神和 情 感 上 的 交 流 , 带动 不 同地 域 和 不 同 地 方 的 体 育 文 化 及旅 游 文化 之 间 的 传 播 和 交 流 。 如 果 有 更 多 类 似 的 体 育 就是 在 这 些 节 庆 与 民族 集 会 里 , 具 有 大 量 的 当 地 民俗 活 动 , 人们 载 少数 民族 体 育 活 动 开 展 异常 热 闹 , 非常 值 得 各 方 游 客 的 参 活 动 能 够 整理 投 放旅 游 市 场 , 将 会 进 一步 推 动旅 游 文 化 市 场 的 发 歌 载 舞 ,
湘西民俗旅游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湘西民俗旅游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者:梁金娥艾显斌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湘西民俗旅游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并对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利用湘西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整体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面向民俗旅游市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处理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湘西民俗旅游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80—031 前言湖南西部地区又称“湘西”。
历史上的湘西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本文所指的湘西是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且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鄂、渝、黔接壤,辖七县和一个县级市的湘西自治州。
湘西广泛分布着土家族、苗族、回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近些年,湘西民俗旅游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湘西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湘西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
然而,随着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导致许多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失真、失传。
保护与利用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既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湘西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2 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2.1 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回族等4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湘西居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和传承了许多别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
随着湘西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极具健身、娱乐和教育等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逐渐被纳入到民俗旅游中,成为民俗旅游接待的常规产品。
基于RMP分析的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得湘西州成为了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热土。
本文将基于RMP分析,对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湘西州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一、湘西州的民俗体育资源概况湘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体育旅游的绝佳地域。
在湘西州,游客可以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领略到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到独特的民俗体育文化。
在农历正月,湘西各地的“猫王节”、“猫妈节”、“猫仔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在赛龙船、舞火龙、放孔明灯等活动中,可感受到浓厚的本土风情;湘西的少数民族风情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湘西还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包括草地滚球、箭扭马、抽女队等等,是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二、RMP分析在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RMP分析是指资源—市场—产品分析。
在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开发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资源分析湘西州的民俗体育资源非常丰富多样,从自然风光到民族文化,从民俗活动到体育项目,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要对湘西州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找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资源点;要对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传承;要通过资源整合和创新,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诱人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市场分析市场是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托,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科学预测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在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的市场主要包括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两部分。
国内游客主要是来自周边省份和其他地区的游客,他们对湘西州的文化特色和民俗活动非常感兴趣,需求较为广泛;国际游客则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其他国家地区,他们更加追求原生态和趣味性,对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有着特殊的需求。
湘西民俗体育活动研究以湘西州“南五县”民俗体育活动为例
4、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土家族民俗文化与国内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让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同时, 也要积极推动土家族民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总之,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 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传承教育,才能使土家族 的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 荣做出贡献。
二、湘西州“南五县”民俗体育 活动的特点
1、地域性
湘西州“南五县”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些活动多源于当地的 生产生活实践,与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例如,苗族武术主要在凤 凰县、花垣县等地的苗族聚居区流传;土家族打溜子则在保靖县、古丈县等地的 土家族聚居区广为流传。
2、群众性
当前,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方式主要包括家族传承、村落传承和民 间组织传承等。家族传承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土家族的传统生活方式、礼仪习俗 和民间艺术等;村落传承则是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仪 式传承土家族的文化;民间组织传承则是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传播和传承土 家族民俗文化。
感谢观看
2、融入现代教育:将土家族民俗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除了在课程设置 中增加相关内容外,还可以通过开发乡土教材、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等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土家族文化的魅力。
3、创新传承方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创新土家 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通过建立数字化博物馆、虚拟现实体验馆等方式,让更 多人能够了解和体验土家族的文化。
总之,湘西州“南五县”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群众性和多样 性特点。
参考内容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土家族是这里 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土家族民俗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 开展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与创意营销项目的分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与创意营销项目的分析作者:杨竣婷宋佳音周政蓉魏维来源:《商》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凤凰古镇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凤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从而发掘其繁荣下的危机。
根据当今消费者的旅游爱好细分消费市场。
贴近消费者,提出迎合消费者的创意营销产品: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及手工艺DIY、民族风情体验、土苗民族体育竞技。
从项目的产品可行性、营销组合可行性和盈利可行性分析了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创意营销项目一、营销现状分析湖南湘西州地区目前旅游业在蓬勃发展中,其中以凤凰县的旅游发展最为迅速,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次呈直线上涨,一跃成为湘西州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幅度自“十八大”后不断加大,在税收、资金借贷、投资贷款等方面给予重大支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但在繁荣的背后,危机也在浮现,当前湘西州较多采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来发展旅游地区的市场,看似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往下深究却可以看出当前旅游市场传统商家买卖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產品集群性差品牌营销不足、传统营销手段缺乏针对性市场营销等问题。
1.传统商家买卖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前湘西州凤凰古镇、里耶古城的内部商业化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店铺数量众多但地域特色不明显且种类少,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其包装也少有能体现民俗文化。
纪念品缺乏凤凰味道,竞争力较低。
古镇内商铺与顾客之间只有被动的产品销售关系,互动性较差,缺乏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项目,土苗风情传播传承范围小,缺乏文化底蕴,不能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
2.产品集群性差、品牌营销不足湘西州的旅游产品集群性差,旅游项目分散不集中,使游客所花费的体力成本较大。
如:岩洞苗寨、亭子关、山江等都是州内凤凰县招牌的周边古寨,风土人情浓郁,但是由于其离古镇城内中心旅游区较远,其售票宣传也大多由当地民宿、酒店为其代理并宣传,政府未重视,致使虽到旅游旺季古寨总体人流相对于中心景区大量减小。
分析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
分析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作者:陈宇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8期陈宇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润,同时也保护了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本文从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入手,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以期在湘西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湘西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水平。
就目前来看,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内涵深厚、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人们更有吸引力。
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湘西地区可以充分挖掘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具备湘西文化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收入,还能保护、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
一、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湘西地区覆盖面广,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等地方。
在这里,有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有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兴起,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项目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独具本地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景点,如凤凰古城、猛洞河漂流景区等。
但是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还未开发建设完善,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规范性和科学性不足、管理混乱等,并未得到整体上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湘西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
介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策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策略(一)全盘摸底,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建档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有摆手舞、打陀螺、跳长绳、土家族毛古斯舞、舞龙、竹竿舞、高脚马、滚铁环等。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布零散,建议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高清楚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名称、特点、分布等实际情况,并认真的梳理归档,避免一些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忽略,充分发挥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湘西所辖范围是7县1市,主要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地,它近几年,国家对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引起了的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支特色,包括民族历史、生态、服饰、建筑、民俗体育文化等。
持,保障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
据实地调查得近1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俗体育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保护和发展前景,从5年的试点工作到之后的执行,国家民委在其中2019年在吉首矮寨举行的苗族“百狮会”,达到数万群众首批和第二批选拔中,将1057个村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参与;2018年在花垣举行的“赶秋节”,参与人数达上万人,色村寨”,其中,湘西地区占18个,本次计划的实施,将进一百狮会中的内容有对歌、苗族鼓舞、苗歌、篮球、拔河、歌舞步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知名度,更好地为其保护与发展工比赛、武术、舞狮等项目,赶秋节的内容有打秋千、吹笙、歌作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此外,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报告舞、耍大刀、斗牛、摔跤、爬花杆等项目,目前具有代表性且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支持“三农”工作,促开发较好的民俗体育项目主要有舞狮、苗鼓、武术,由此可进乡村的经济发展。
此计划实施中,如何开发湘西少数民族特见,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展基本上是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借助节庆活动,虽然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推动了民俗体基点在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开发计育文化项目的传承与开发,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节庆活动应划,突显湘西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增强其诱人魅力,吸引全国从多方面开发和挖掘更多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使其得到更好各地的游客,获得他们的青睐,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
的推广,加快当地的经济、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探析
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探析作者:鲁林波谢朝杰舒秀陵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内涵、体育价值及其节目对当地乡土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分析。
结果认为: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组织开展苗族赶秋节活动,从最初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庆祝丰收年景不断向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转型,赶秋节本身的体育价值逐渐呈现。
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弘扬的纽带,是增强民族团结,增进友谊及加深感情的象征和尚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也对民族地区的乡土体育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湘西苗族赶秋节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5-03湘西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神秘而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民风淳朴彪悍而不失热情的古老民族。
湘西地区是一个集苗族、土家族和汉族聚居地,而苗族人口达93.7万人,占湘西自治州总人口的33.1%左右。
“赶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保靖等地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
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苗族人民的社会需要,不断地显示出它的社会和体育价值,成为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方式。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背景下,将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节日的不断开展,对不断增进武陵山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推动民族地区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时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及加快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
1 湘西苗族“赶秋节”习俗的文化生态上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德开始提倡“文化生态”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那些民族文化生态的差异性有着深刻联系,而文化生态又可大体区分为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三个层次。
基于RMP分析的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作者:李志红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3期为更好地挖掘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潜能,促进湘西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釆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湘西州苗族和土家族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的RMP分析理论,以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为核心,对民俗体育资源优势、民俗体育旅游供需市场和产品进行分析,打造体验性高、民族文化性强的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旨在为湘西州体育旅游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引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多业态、多形式、有深度的旅游资源融合,为推动和振兴乡村旅游指明了发展道路,也为具有民俗体育特色的乡村旅游开辟了全新的一页。
在此政策背景下,作为重要的体育旅游项目之一的民俗体育旅游蓬勃发展,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发光发热。
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加深人们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根据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的RMP理论,R即Resource,旅游资源;M即Market旅游市场;P 即Product,旅游产品。
该理论首先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其转化成旅游产品的方式;再对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以及旅游产品弹性和产品选择偏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最后基于资源与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既能展现地方特色,又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一、湘西州地理概况分析“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周边与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接壤,被誉为3省市的“咽喉之地”,全州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溪河纵横、洞穴琳琅,气候宜人,风光迷人。
“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达30多种,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的70%,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布局风格,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占主要地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首德夯,被人们称为“天凿奇峡”;矮寨大桥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创下了4个世界第一;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国家湿地公园峒河等227个世界级、国字号旅游品牌。
湘西苗族蚩尤拳的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湘西苗族蚩尤拳的体育旅游开发研究【摘要】文章从湘西苗族蚩尤拳的蚩尤崇拜、训练要求、拳诀、拳谱、绝招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苗族蚩尤拳体育旅游开发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湘西苗族蚩尤拳体育旅游开发The Develop ment Research on Physical Tourism of Chiyou Boxing of Xingxi Miao Nationality【Abstract】The article approaches Chiyou Boxing from different aspects:Chiyou worship training demands,boxing knacks,boxing pedigree, unigne sbills,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tourism of Miao Nationality Chiyou Boxing,and proposes appropriatecountermeasures.【Key words】XiangxiMiao NationalityChiyou BoxingPhysical tourismDevelopment根据史籍记载,5000多年前,中原大地发生了三场较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分别是蚩尤逐炎帝出九隅之战、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及黄炎帝与蚩尤涿鹿之战,从而出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三始祖,而苗族一直尊蚩尤为自己的祖先。
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学家格迪斯,面对世界2000多个民族的兴衰与消亡,把中国苗族列在首位。
他说:“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顽强不屈的民族,这就是中国的苗族和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我国学术界目前已经逐渐取得共识,苗族是中国一个极其古老的民族[1],随着蚩尤的战败,大致经历了东夷、九黎、三苗、荆蛮、武陵五溪蛮、湘西苗族、西南苗蛮的迁徙过程。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的构成及传承价值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63期2021年3月(下)作者简介:肖芳(1995-),女,汉族,湖南湘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肖锋(1978-),男,汉族,湖北英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前言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湘西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
然而,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快,经济快速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体育也发生改变,导致很多传统民俗体育文化遗产失真和失传。
因此,深入研究湘西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构成,加大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使得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对于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湘西民俗体育文化的构成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是由多个少数民族自身的民俗体育文化构成,是各个民族长期居住、发展形成的体育文化积淀,也是湘西地区民俗文化的核心内容。
1.1、湘西民俗体育文化项目湘西各民族以自身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拥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
随着湘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具有健身、娱乐和教育价值的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纳入湘西体育文化发展体系中,并成为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常规内容。
湘西土家族、瑶族、白族、侗族和回族的民俗体育文化,湘西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非常丰富,很多民俗体育文化已经被全国各地所传承,诸如,拔河、踢毽子、跳皮筋、跳格、登山、打木球、划旱船、骑竹马、打陀螺、舞狮子等。
部分项目已经被纳入竞技项目,诸如,游泳、摔跤、划龙舟、射箭等。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的构成多样,各个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相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大杂居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不断贯通所致。
同时,湘西地区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存在不同,主要是由于小聚居使得各个民族保持自身的特点所致。
1.2、湘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自然性的特征。
不同民族之间的大杂居,是的湘西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多样性、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其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
(1)民族性。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每个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都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发展,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
湘西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
1182019年7月 营销界(第3周)湘西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吴力 李志红(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湘西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在经济开发方面,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必不可少的一个朝阳产业。
但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美好,纯粹自然景观的欣赏已不能单独成为湘西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定位,独具一帜的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协同发展成为了大势所向。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区可以充分挖掘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具备湘西文化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收入,还能保护、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
[1]一、湘西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一)国家政策优势湘西地区不仅是湖南省重点开发的区域,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
其中湘西州和张家界两区一县还被国家纳入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2]相关部门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促进湘西地区发展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的战略。
例如,2017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中表示要繁荣发展民俗、人文、历史文化,支持依托张家界和崀山神奇山水地质景观、湘西民俗文化、怀化胜利文化等,举办各类文化节会和开展特色节庆活动,并加快民族特色体育发展,积极开展群体性、观赏性体育活动,鼓励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2011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表示,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镇和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镇和跨区域旅游网络。
(二)自然资源优势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中不仅有鬼斧神工天子山、绝壁高耸八面山、雄冠湘西斗篷山、香火缭绕太平山、道教圣地五雷山、洞门大开天门山以及名闻清史腊尔山等山地资源;[3]更有沅水、澧水、酋水、灵溪水、双泉水、沱江、五道水等丰富的水资源,为湘西地区开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基础。
同时,正是由于湘西地区四面环山,地势复杂,部分地区和外界接触较少,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形成和保存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了可能。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研究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研究作者:蔡东,李可,彭国蓉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3期蔡东1 李可1 彭国蓉2(1.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市第一中学,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本文采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课题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推广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应用研究,为湘西发展有特色的区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湘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景点;推广旅游业与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构建和谐湘西,和谐旅游,打造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对挖掘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促进湘西旅游文化建设;创新湘西民俗体育旅游业,提升旅游品味具有重要意义。
1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现状开发湘西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最好依托湘西现有景点和现有旅游线路。
湘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精心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依托湘西这些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可以避免交通上的不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方便地被游客看到,不仅可以使这些项目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也可以使景点活跃起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欣赏到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享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乐趣,达到娱乐旅游的目的。
1.1 有名景点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在湘西著名景点开发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做的比较好的是乾州古城。
古城内有建一个“巫傩堂”专门用于表演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每天都进行数场表演。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吴文群【摘要】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area of western Hunan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the area of western Hunan resources file.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the area of western Hunan, has the features of fitness, fun and easy to learn, ma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s of fitness,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rea of western Hunan,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文章以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当前湘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整理。
研究结果认为: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健身性、趣味性、群众性以及简便易学等特性,具有健身、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文章根据湘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期刊名称】《搏击·武术科学》【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3页(P104-105,119)【关键词】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作者】吴文群【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简论民族体育的娱乐性和审美性
简论民族体育的娱乐性和审美性[摘要]少数民族在生活的欢悦中出现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有其显著的特点。
“体育活动”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
体育创造美、给人美感。
[关键词]体育游戏审美性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活动形式,对于每一种具体的民族体育活动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有许多都持续了几千年。
在民族体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娱乐性和审美性都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现在,我国的民族体育运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全国和各个省市举办的运动会都会有一些民族体育项目。
这些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无疑在人类发展中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体育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娱乐也带来了审美的享受。
一、民族体育的娱乐性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
对于民族文化中的体育运动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要有较强的竞技性,还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才能被国内外人们普遍接受。
在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中,我发现,少数民族在生活的欢悦中出现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整个体育活动过程重在表现激情,而不强求体育动作的准确性或实用性。
云南大理凤仪地区的白族,栽秧农忙时要在田中举行抢秧旗活动。
这种以“抢旗”为娱乐方式的活动,当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栽秧生产的进度,人们在抢秧旗活动中,输赢双方都不过落得一笑,从而在紧张的劳动中取到催人振奋精神的效果。
这种比赛中,人们并不计较获胜的手段,或是讲求竞赛活动有否促进生产的实用性。
第二,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不含有功利性的目的。
在许多娱乐性体育活动中,人们追求的不是内心的祈求,也不是实际的胜利,或是实际物品的获取。
整个过程及活动目的,都只是单纯娱乐。
湘西苗族秋千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及应用
湘西苗族秋千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及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设文化和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湘西因地理位置特殊,现仍保留有许多民俗体育活动,“苗族秋千”是极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
本论文以湘西苗族秋千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苗族秋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怎样促进湘西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怎样促进苗族秋千民俗文化创意发展。
关键词:湘西;体育;苗族秋千湘西“苗族秋千”,又称“八人秋”,是湘西州苗族民间特有习俗,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
湘西苗族“八人秋”风俗,是湘西地区传统体育之一,湘西苗族关于“八人秋”风俗使用途径的研究,为了使它能够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在保留了“八人秋”原始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下,挖掘并扩大了它的新价值,在体育产品,体育旅游及其他领域的运用。
一、湘西苗族秋千民俗的起源秋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以前的上古时代,先民为生计,需上树采野果,也可狩猎猛兽。
他们在树上搭巢结网,用绳牵引着自己的伙伴,以求得安全。
一边攀缘,一边奔跑,他们经常抓到粗壮蔓生植物,靠藤条摇摆,上树或者越过沟涧,最本真的秋千雏型。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初用于娱乐的秋千渐渐被人们所利用,它由原来的简单游戏变成一种竞技运动,成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于以后绳索挂在木架上的问题、下系踏板秋千上,春秋时期,我国北方即已存在。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
关于荡秋千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但在南北朝时期则是比较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了。
那时拴住秋千的绳子,为了坚固,一般多以兽皮为原料,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荡秋千在后来主要是宫中和闺中女子玩耍或者是在传统节日广场上狂欢的内容。
风车秋千又叫车秋、转秋、转转秋、转秋千、纺车秋,因其状稍像纺车而得名。
它是我国北方民间传统玩具之一。
风车秋千与吊秋相比,构造、磨秋就会变得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审美价值作者:徐巧
来源:《体育时空》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要体育旅游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而迅猛发展。
湘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开发体育旅游上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
本文从美学的审美视角,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志悦神三层次对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审美价值进行挖掘,以期对揭示游客的审美期望,促进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字湘西传统体育旅游审美价值
旅游是二十一世纪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
在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体育休闲性认识的加深,体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完善自身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体育旅游是以休闲度假、观光探险、康健娱乐为目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以体育项目为内容的旅游活动[1]。
其中,民俗体育运动是体育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湘西地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共有33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种类繁多的民俗体育项目为此地区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作为民族风情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给旅游者的审美价值是丰富多样的。
“审美有不同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2]。
”本文从此三层次研究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以期对揭示游客的审美期望及促进湘西州民俗体育旅游乃至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悦耳悦目的审美感知
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中所包含的可以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的属性。
悦耳悦目是审美主体最基本、最初级的审美感知形态。
欣赏审美客体声、色、形等形式美,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美触发情绪,就是愉悦性精神需求,也是最普遍和大众化的审美需求。
只有能够使审美主体迸发审美感受的审美客体,才具有审美价值。
审美客体给予主体审美感受的丰富性与持久度与客体的审美价值成正比。
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该地区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苗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极具民俗特色的声、色、形等形式美完全能够满足游客对“悦耳悦目”的愉悦性审美需求。
铜铃舞,又称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传统舞蹈。
土家族人通过此舞蹈向族神向王天子、彭公爵主和田好汉等进行祈祷仪式,以祈求平安昌盛、除灾免祸。
传统的铜铃舞是土老司身穿八幅罗裙,头戴凤冠,吹响中角号,一手挥舞十八环司刀,一手摇响八宝铜铃,边舞边唱,动作刚劲有力。
现代铜铃舞已发展成群众性舞蹈,在经过一系列的精炼改良后,男子独舞改为男女集体舞,并加工提炼了饲马、洗马、逼马、上马、跨马、溜马、奔马、勒马、下马等特色动作,舞蹈语义上保
持了优美雄健的动作特征,形成为一种古朴而又崭新的民族民间舞蹈。
刚柔相济的舞蹈风格,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铜铃声,旅游者的感官被一一唤醒,陶醉其中。
又例如苗家的跳鼓。
苗家跳鼓运动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从内容上来看,跳鼓的种类主要有古丈、保靖、花垣等县的“团圆鼓”、“跳年鼓”、“筒子鼓”、“单人鼓”、“双人鼓”和“猴儿鼓”,凤凰县的“花鼓”,吉首县的“四人鼓”等等。
从跳鼓的表演形式来看,有单跳、双跳、对跳、男女混合跳以及团体跳等等。
在表演时将一面鼓置于木架之上,由一人或两人手持木棒敲鼓腰,由一人或多人手拿双头鼓槌击鼓。
苗家跳鼓讲究步伐和鼓点节奏,其步伐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其鼓点节奏有单点鼓、双点鼓、三点鼓以及转身鼓、行步
鼓等等。
跳鼓动作有的模仿生活:梳头、照镜、织布、绣花、推磨、打耙耙、淘米、煮饭、洗菜等;有的模仿生产:上山、下山、犁田、挖土、种地、插秧、挑担、车谷、晒谷等;有的融合武术动作:“猛虎下山”、“懒龙缠腰”、“观音坐莲”、“双星拜月”、“流星赶月”、“手挥琵琶”、“雪花盖顶”、“白马悬蹄”等。
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或轻柔或磅礴的阵阵鼓声,在视觉和听觉上震撼着游客。
二、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
“旅游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其中包含两层意思,通过旅游:一是使人从日常生活造成的精神紧张中摆脱出来,使精神压抑得以解脱;二是通过旅游人们希望寻找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满足,以弥补日常生活单调平乏之不足[3]。
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长久以来闭塞的交通恰使这里的身体运动方式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浓郁的原生态审美价值。
或秀丽的自然山水、险峻的地理奇景,或神秘离奇的民俗风情、宗教仪式,先天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异域文化都为湘西体育旅游游客
释放精神压力,以及寻幽探秘、冒险求异的心理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第二生活现实”环境。
与“儒家体育”的“修身为本”、“齐之以礼”、“义以为上”不同的是,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具狂欢与冒险精神。
抢贡鸡,又名抢花炮,在侗族中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的橄榄球运动。
农历三月三,盛装打扮的侗寨人聚集在一起,为各自侗寨的花炮选手呐喊助威。
用竹篾或藤条编织的花球由炮口射出的一刻,全场沸腾。
只见选手们争先恐后追逐着花球,在泥中、在水塘、在屋顶、在树上,相互冲撞、滚爬、压叠、擒抱,直至真正的勇者“过关斩将”,将花球送到裁判台,顿时钟鼓齐鸣,炮响震天,好一副欢天喜地的狂欢场面。
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激烈刺激的竞技场,情不自禁的呐喊助威,释放自我。
湘西民俗风情浓郁,神秘奇异的宗教仪式往往能够引发游客探秘的心理需求。
例如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茅古斯”,土家语称之为“古司拨铺”,意为“浑身长毛的打猎人”。
茅古斯的服饰、道具、表演形式及内容均形象生动的向我们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是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源头和活化石,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古斯表演者赤着双脚,以稻草衣覆体,稻草帽遮面,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的草辫,俨然以“茅人”形象象征远古蛮荒时代的先民。
演出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许多语言至今未能翻译。
茅古斯舞动作别具一格,表演时曲膝抖身,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晃脑,全身茅草唰唰
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
茅古斯舞蹈刚劲激昂、粗犷豪放的表演,粗线条地勾勒出土家族从远古走到现代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得以领略到五荒时期的原始艺术美。
三、悦志悦神的审美功用
悦志悦神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它是享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也是取之所长补吾所短的教育过程。
悦志悦神超越了对形式美片面的主观欣赏,更注重审美客体对主体精神的反作用。
对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志”与“神”往往体现在民俗体育活动中蕴含的民族的性格、精神、心理、伦理道德。
爬花杆是苗族花山节的特定内容,主要有直爬、斜爬、顺爬、倒爬、叠着罗汉爬、舞着狮子爬、边吹芦笙边爬等多种表演形式。
爬花杆中属边吹芦笙边爬最具代表性。
首先,表演者边吹芦笙边绕花杆跳舞一圈,接着一招鹤子翻身飞身上竿,只见表演者头朝下脚朝上,四肢紧绕花杆,吹奏芦笙片刻后,翻转一百八十度,抱紧花杆继续吹奏,接着以双肘支撑全身之重量,一个鲤鱼打挺恢复到刚上杆的姿势,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到达杆顶。
最后,须倒挂着身体,一边吹奏芦笙一边沿花杆滑下,在到达地面前一个翻身下地,以绕花杆跳芦笙舞作结束。
爬花杆在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且至今流传盛广。
盛传苗族的祖先名叫蒙子酋,原是中原某部落首领,后因战败,被迫迁徙。
勇敢的蒙子酋在山顶高高的竖起了旗杆,用以召集失散的族人,决意与敌人一决死战。
飘扬的战旗在战斗中被敌人射断,蒙子酋的八个儿子先后爬上旗杆企图重树旗帜,但是都被射杀,最终蒙子酋最小的儿子以倒爬旗杆,双手射箭的方式成功爬上顶端,插上了战旗。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役,蒙子酋的儿女全部死在旗杆下,族人损失惨重;这也是一场虽败犹荣的战役,千百年来,苗家的后人始终铭记蒙子酋及其子女们敢于直视暴力、英勇无畏的精神。
爬花杆不仅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苗族人对祖先霜露之感的表达,对苗族坚韧不拔、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族人及外来游客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课题《论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涛.体育旅游探析[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
[2]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 陈涛.体育旅游探析[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