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语文S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语文S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发觉、乐滋滋、掩耳盗铃”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由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导入,如: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再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翻开课本读寓言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事。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

2、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3、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

(自欺欺人)八、小结。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第二课时一、学习《守株待兔》。

1、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

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

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1)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30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30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的含意,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包括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

一 导入1.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学生知道的寓言故事图片,如亡羊补牢等。

简单说说故事情节和寓意。

2.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出示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意。

(有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二理解故事寓意1.你知道“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吗?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有个人想偷别人的铃铛。

)(板书:想偷铃铛)(2)读第2自然段。

①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呢?(他掩住自己的耳朵。

)(板书:掩住耳朵)②“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仅没有就此打消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

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吗?④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

结果怎样?(板书:被人发觉)4.理解寓意。

(1)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用到愚蠢、笨、傻、可笑等词语。

)(2)读第2自然段,表现出这个人的愚蠢。

(3)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4)大家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事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四年级语文上册 30.寓言两则(1)教案 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 30.寓言两则(1)教案 语文S版

寓言两则【教材分析】这是第八单元的两篇寓言故事,通过寓言的形式告诉我们道理。

第一篇《掩耳盗铃》讲了一个人想偷别人大门上的铃铛,为了不让别人听到铃声,就自以为是的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去,结果确实自欺欺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自作聪明,反受其害。

第二篇《守株待兔》讲了一个种田人干活的时候,偶然碰到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十分高兴,以后就天天守在树状旁等着,结果最后一无所获,庄稼也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只有自己主动的努力去做,才会有所收获。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同学对于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很高,并且对于其中寓意也可以有些初步的感悟,之前已经学过的寓言故事有《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有了之前的基础,对于这两则寓言故事的理解难度不大。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寓言的寓意。

另外,在拓展延伸部分,要注意寓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扩宽学生的视野,讲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

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准备】寓言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调动情绪,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细读感悟,深入分析——揭示寓意,总结扩展——布置作业。

(掩耳盗铃)第2课时: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细读感悟,深入分析——揭示寓意,总结扩展——布置作业。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 30 寓言两则 掩耳盗铃》精品课教案_1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  30 寓言两则  掩耳盗铃》精品课教案_1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学习内容:30《寓言两则》、主题丛书《雕凤凰》学习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意,从中受到启示。

2.练习快速地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能复述故事情节。

学习过程:一、导入1.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学生知道的寓言故事图片,如亡羊补牢等。

简单说说故事情节和寓意。

2.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出示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意。

(有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二、理解故事寓意1.读懂故事。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有个人想偷别人的铃铛。

)(板书:想偷铃铛)(2)读第2自然段。

①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呢?(他掩住自己的耳朵。

) (板书:掩住耳朵)②“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仅没有就此打消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

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吗?④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

结果怎样?(板书:被人发觉)2.理解寓意。

(1)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用到愚蠢、笨、傻、可笑等词语。

)(2)读第2自然段,表现出这个人的愚蠢。

(3)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4)大家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事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三、复述故事1. 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 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精品】30.寓言两则(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30.寓言两则(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30.寓言两则(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0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先来看一段小视频,这段视频的名字叫做《掩耳盗铃》。

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各小组内先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二、初读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学生互动学习,互助检验自学结果。

3.出示生词:掩耳盗铃铃铛丁零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蹿出来(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记忆情况。

4.理解词语: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的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则寓言《掩耳盗铃》,思考:(1)“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这里的“明明”是什么意思?(强调是盗铃人知道。

)(2)那个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3)他这么想对吗?(不对)(4)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偷铃铛的人的行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5)学习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2.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思考:(1)读第一自然段,“突然”、“蹿”各是什么意思?(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

蹿:向前跳。

)(2)这两个词说明什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3)读第二自然段,种田人“白捡”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后,心情怎么样?(乐滋滋)(4)种田人有什么想法呢?(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5)这句话说明什么?(种田人怀着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30 寓言二则 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30 寓言二则 语文S版

30寓言二则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资源:教参、课本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由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导入,如: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再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五、释题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理解故事内容1、指名读2、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3、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

(自欺欺人)(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翻开课本读寓言故(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事。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5、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七、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第二课时1、学习《守株待兔》。

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

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0 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0 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带着 大 家到语文百花园里逛一逛,比一比,看谁 的收获大。
2. 板书课题:语文百花园一 二 、语海畅游(百词竞放园)
过渡语:我们首先来到的地方是“百词竞 放园”
(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词语,你会发现词 语真有趣。
培养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 的习惯。
5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30 寓言两则
着”都表示“看”的意思,是近义词,但它们
6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30 寓言两则
的意思和用法又有所不同。“瞧”和“瞅”常用 在口语中。“看望”表示专程去探望。“盯着”
和“注视”表示看的时候目光集中在一点上。 “扫视”表示目光迅速移动地看。)
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前面路口向左一拐 就到了。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明 白:横线上的词语,用不同的
7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30 寓言两则
● 风真厉害,水面上涌起了波浪。
说法把前面的意思说的更具
风真厉害,碗口粗的大树被它连根拔起。 体,更清楚。
风真厉害,逆风行走很费劲。 (2)讨论与交流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感悟词语的结构特
(二)读词语,找规律。1.词
点,激发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
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落落大
的兴趣。

窃窃私语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2.读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从结构上看,都是四个字的词语,前两个
字重叠。)
4.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例如,孜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30 寓言两则 优质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30 寓言两则 优质教案

1掩耳盗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ɡ),很想把它偷走。

段导读: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有个人想把人家挂在门上的铃铛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2[句导读:用拟声词形象地模拟出了铃铛的声音好像会没完没了地响下去似的。

写出了小偷内心怕被人发现的担忧。

][①从“他明明知道”中可以知道什么?]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3[②“可是”表明了什么?]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他自以为想出了聪明的办法——捂住耳朵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❶4了。

段导读:这段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捂住耳朵去偷铃铛,当场被主人发觉。

守株待兔5古时候有个种田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❶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6[①“忽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段导读:主要讲了一件偶然的事情的发生,为后来这个种田人产生某种想法奠定了基础。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7[②“乐滋滋”说明他怎样的心情?于是他有了什么想法?]段导读:写这个人在毫不费力捡到一只兔子后的想法,为后来他的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2①这个人十分清楚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响起。

知道不能做的事还要做,说明他非常的愚蠢。

3②这个人违背常理的做法——自作聪明,非常可笑。

4❶觉,这里读jué。

5❶仓皇:匆忙而慌张。

6①事情的意外,形象地写出这是一个巧合。

7②欣喜若狂的心情。

偶然事件的发生竟然使他有了不劳而获的想法。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8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

[③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0 寓言两则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0 寓言两则

30寓言两则1.学会本课的生字。

掌握“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等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搜集整理中国寓言故事。

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板书:掩耳盗铃。

“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

)二、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勾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2.分小组讨论,汇报。

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投影出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②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

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还能听见铃声吗?(3)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指名说出图意。

)(4)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5)指导朗读。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30 (教案)寓言两则教案2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30 (教案)寓言两则教案2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内容30寓言两则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教学难点同上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发觉、乐滋滋、掩耳盗铃”等词语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从启发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导入,如: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再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理解故事内容1、指名读。

2、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3、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

(自欺欺人)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发觉、乐滋滋、掩耳盗铃”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
启发学生由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导入,如: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再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翻开课本读寓言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事。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

2、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

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3、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

(自欺欺人)
八、小结。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第二课时
一、学习《守株待兔》。

1、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

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

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1)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2)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

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

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3)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二、细读感悟。

1、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

(1)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2)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

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3)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

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从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2、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守株待兔”这样的事。

三、拓展作业。

1、引导学生自学《雕凤凰》、《桃花心本》。

2、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侧重启发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