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补充

合集下载

经济学补考复习资料

经济学补考复习资料

经济学补考复习资料导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管理方法。

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人们思维方式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们在经济学考试中可能面临挑战,而补考成为他们重新获得成功的机会。

为此,本文将提供一份经济学补考复习资料,帮助学生们全面系统地复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以期在补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规律的学科,其重点在于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和政策调控。

学生们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2. 国民经济运行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3. 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性政策等。

4. 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短期经济波动理论等。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规律的学科,其重点在于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

学生们在复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供求关系: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等。

2. 市场结构: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等。

3. 生产与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成本曲线等。

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三、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间经济交往规律的学科,其重点在于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和政策。

学生们在复习国际经济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中外货币类型等。

2. 贸易壁垒: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3.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等。

4. 国际金融:国际支付、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危机等。

四、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学科,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常识知识点: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进行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个决策都会有机会成本。

3.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或活动对一些特定变量产生的额外影响。

边际效应可以用来决定最优决策。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5.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则称为价格弹性大。

6.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7.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8.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10.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进行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

1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增加的过程。

1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佣者与求职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就业和工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1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地波动的现象,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等。

14.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兑换的市场。

政治经济学补充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补充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补充知识点(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得区别:(2)商品流通公式:W-G—W为买而卖,取得使用价值取得价值后, 流通即结束(货币作为交换媒介)(3)资本流通公式:G-W-G为买而买,为追求价值增值运动无止境(资本必须流动)(货币作为资本)*总结: ①流通目得不同不同:②流通得内容不同③流通得限度不同详情参照课本P46页。

1.区分经济形势与资源配置方式(1)①自然经济(手工生产力)经济形式: ②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得社会生产力)③产品经济(高度发达得社会化生产力)(2)①自给经济资源配置方式:②市场经济③计划经济(3)商品经济产生得条件:①社会分工—生产不同产品—需要互通有无②不同得物质利益—相对独立得各自利益—采取商品交换形式①商品经济具有重要得历史作用, 表现: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②促进了生产得社会化③使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3.(1)市场—商品经济发展得必然产物P226:①狭义市场②广义市场。

(2)市场得特征P227(3)市场得功能P228(4)市场机制作用得具体形式:①价格机制—核心机制②供求机制④竞争机制*4. 剩余价值概念:就就是由劳动者创造得超过劳动力价值得那部分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剥削率)公式P53*5、资本概念:P52 资本就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得价值。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过程中得作用来分P52 :①可变资本(V)②不变资本(C)两者得概念不同之处易出简答题与选择题。

6.剩余价值生产得基本方法P54①绝对剩余价值得生产(加班)②相对剩余价值得生产—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得结果降低生活资料价格—降低劳动力得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7、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市场经济得基本规律,这就是因为P59①它决定市场经济得实质, 决定市场行为主体得命运②决定市场经济运行得各个方面与主要过程8、资本积累P68(1)含义:剩余价值得货本化就叫作资本积累理解: 把赚得钱转化为资本(2)动因;①追求更多得剩余价值②竞争得强制作用(3)资本积累就是经济增长得动力(4)资本积累规模得影响因素P69①剩余价值率②社会劳动生产率得水平③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得差额(5)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得区别与联系P71。

提升认知33个经济学常识 -回复

提升认知33个经济学常识 -回复

提升认知33个经济学常识 -回复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重要的方面。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做出明智的决策。

下面是33个经济学常识,帮助我们提升对经济学的认知。

1.稀缺性: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2.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3.机会成本: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4.边际效益递减:当我们增加某种资源的使用量时,其边际效益会递减。

也就是说,随着资源使用的增加,每单位增加所带来的效益会逐渐减少。

5.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是不同的,因为货币可以投资并产生利息或回报。

6.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于其他商品更具优势的能力。

通过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7.市场失灵:市场并不总是能够有效分配资源,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8.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越高,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大。

9.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高通胀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

它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它包括国内所有企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

12.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它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3.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展示了一个国家或个人在资源有限时所能生产的不同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1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产出(GDP)在一定时间内的增加。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1. 供求法则: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2. 机会成本:放弃一项选择以选择另一项的成本。

3.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的增加,每一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递减。

4. 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5. 货币乘数:由货币供应的增加引起的总体经济活动的倍数效应。

6. 边际成本: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7. 边际收益: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8. 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的人口与企业需求劳动力的相互作用。

9.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

10.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来调控经济。

11. 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12. 失业率:劳动力中无法找到工作的比例。

13. 弗里德曼提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经济长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权衡关系。

14. 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效率高于其他商品。

1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多个商品上都有相对优势。

16.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17. 边际税率:每额外一单位收入被征税的比例。

18. 生产可能性曲线:展示一个经济体在资源利用上的潜在最大产出。

19. 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总量。

20. 机会成本:选择一种行动可能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21. 市场结构: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和信息的可获取性。

22. 需求弹性:量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23. 金本位制度: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

24. 投资组合: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25.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买家和卖家都有充分信息。

26.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

27. 边际生产力递减: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边际增量递减。

28. 货币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29. 资源分配效率:经济体利用资源以实现最大产出。

经济学常识汇总

经济学常识汇总

经济学常识汇总
1. 供求关系
-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而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通常会上涨。

-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参与者可以决定价格和产量的调整。

2. 劳动分工
- 劳动分工指的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或专门的工作岗位,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亚当·斯密是分工概念的主要提倡者之一,他认为人们通过分工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产出。

- 分工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因为专门化的劳动者可以不断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3. 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或购买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 持续消费相同商品或服务时,边际效用通常会递减。

换句话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效用会变得越来越小。

- 消费者通常会在边际效用为零或负值时停止消费,因为这意味着进一步消费不再带来满足感。

4.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某项活动就意味着无法同时选择其他活动。

因此,进行某项活动时,所放弃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 计算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以上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常识,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基本概念:1.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 I + X 式中: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净出口额。

2.GNP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成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GDP与GNP的区别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同在于二者计算依据的准则不同,前者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后者则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也即,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GDP则是一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

例如,中国GDP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工厂所生产的,这些工厂的利润应划入中国GDP但不应计入GNP;又如当中国的劳动力在海外市场取得报酬时,收入应计入GNP而不应计入GDP,由此可以得出GNP与GDP存在以下关系: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回复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回复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回复
1.需求和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需求表示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而供给表示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提供量。

市场中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来决定。

2.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取得某种物品或享受某种服务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因为某种资源只能以一种方式使用,所以在选择使用该资源的方式时,必须考虑放弃使用其他方式的机会成本。

3.边际效用: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的消费或生产对总效用或总产量所产生的影响。

当边际效用递减时,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或消费,其额外效用会逐渐减少。

4.弹性: 弹性指的是某种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也称为价格弹性。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不同,取决于生产和消费者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5.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每种市场结构都有不同的价格和数量水平,影响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6.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策略。

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影响通货膨胀、利率、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

7.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指的是国家采取的政策来管理对外贸易。

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补贴和倾销等,可以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8.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经济产出的总量随时间的增长。

经济增长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生产率、创新、教育和科技等。

经济增长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分配和利益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经济的规律所影响和牵动,因此对经济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一些经济学常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

1. 供需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当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

2. 机会成本:在做出决策时,我们所放弃的最佳选择的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你选择去看电影而不是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那么你失去的工资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3. margin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项活动对总体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影响。

例如,当你的公司决定是否增加生产,你需要考虑到每个额外生产单位的成本及利润。

4.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两者的存在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5.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活动对除了直接参与者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它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的外部性(受教育的人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

6.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每多消耗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效用会递减。

这意味着来自于一件商品较高数量的效用不会持续增加,而是递减。

7.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债务增加,并影响经济增长。

8.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指将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人来完成。

通过劳动分工,经济体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9. 投资和消费:投资是指用于生产资本货物的支出,以期望未来能得到回报。

消费则是指用于满足当前需求的支出。

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决策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10.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愿意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者需求方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是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反映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择。

因此,机会成本考虑了每种选择的权衡和取舍。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中,人们基于边际效应做出决策。

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投入;而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递增时,人们会选择停止行动。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GDP)的增长,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6.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周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各种货币的汇率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投资和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GDP)的长期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选择和分配以达到最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一些经济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稀缺性:资源有限而人的需求无限。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 边际分析:额外一单位的资源或产品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2. 需求与供给:- 需求法则: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 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3. 弹性:- 需求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 供给弹性: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4.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进入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有差异,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完全垄断:单一卖家,产品无替代品,高进入壁垒。

5.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满足度。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6.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 生产函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7. 国民收入核算:-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量。

- GNP: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经济活动总量。

8.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影响经济。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经济。

9.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GDP的持续增长。

-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改善。

10.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 失业: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

11. 国际贸易与金融:- 贸易平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 汇率: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12.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循环的模式。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引言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些常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

正文内容:一、需求和供给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量受价格、收入、价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供给量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市场上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

当需求增加同时供给减少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同时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影响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幅度。

5.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量的关系,供给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的产品量的关系。

二、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上竞争者众多、产品同质化的市场形态。

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决定了价格和产品数量。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一个或少数几个卖方控制整个市场,能够通过价格设置来影响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少数几个卖方主导市场,但相对于垄断市场来说竞争程度较高。

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方但产品有差异化的市场,卖方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影响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

5.单一买方市场:单一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主要买方,该买方对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有较大的影响。

三、生产成本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如租金、固定设备等。

2.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3.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增加的成本。

在决策中,边际成本的变化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1.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权益。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机会成本,以便取得最大的效益。

3.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边际效益,以便获得最大的效用。

4.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经济交易的媒介。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金融是指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5.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持续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的积累和创新。

6.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8.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来影响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微观干预包括价格管制和市场监督等。

9.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福利。

10.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包括效率分析和公平分析。

11.劳动市场:劳动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情况。

1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资本的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反映了资本回报的预期和市场信心的变化。

13.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价格形成和价格变动的原因。

价格理论包括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

14.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已知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程度。

经济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经济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经济的全部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中生产和分配稀缺资源的科学。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包括个人、企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下面将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体系、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方面对经济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中生产和分配稀缺资源的科学。

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关系。

2. 稀缺性和选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进行选择的行为。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生产和消费中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其需求。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某种行为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行为。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体现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进行选择的行为。

4.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而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是决定生产决策的重要因素。

5. 效率与公平经济学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产出;而公平是指资源和收入的合理分配。

6.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供求关系,经济学解释了价格的决定和市场的均衡。

供求关系也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础。

二、经济体系1. 命令经济和市场经济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的组织形式。

命令经济是由政府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和生产决策;而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2. 混合经济体系混合经济体系是命令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

在混合经济体系中,政府和市场机制共同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生产方式。

3. 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基于私有制和市场机制的经济体系;而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基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经济体系。

经济学进阶补充资料

经济学进阶补充资料

经济学进阶补充资料一、新古典供给曲线假定代表性厂商的生产函数:Q i =L i效用函数:U i =C i -r1L r i ,r>1。

消费的边际效用不变,工作的边际效用的绝对值递增。

假定总的价格水平P ,则可以将消费表示为C i =P i Q i /P =P i L i /P ,进而,效用函数变为U i =pL p ii-r 1L ri在完全信息条件下,P i 和P 为已知,个人选择L i ,以使效用最大。

一阶条件为:L i =(P i /P)1/(r-1),以小写字母表示相应大写字母的对数,改写上式,可得供给函数: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生产者只能观察p i 而不能观察到p ,现在他所能做的事情根据观察到的p i 的值来确定p ,用预期的形式表述P 为E(p)。

个人的劳动供给和生产量随其产品的相对价格递增。

根据Q i =L i 令y=∑=ni i y 1=∑=ni i l 1,p =n 1∑=ni ip1,再假定单种产品的需求变化没有总合效应,则一国总产出变化和总体价格水平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θ[p -E(p)],(θ=n 11--r λ)此即为卢卡斯供给曲线二、新凯恩斯主义1、现实背景虽然有人承认1969年以后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失败导致了1970s 的滞胀,但也有很多人将1980s 经济的复苏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1981-1983年的里根减税)。

当1990s 初失业和衰退再次来临的时候,人们开始怀念1948-1973年长达26年的凯恩斯主义带来的高就业时期,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某些行动来刺激经济。

在克林顿政府的努力下,美国的财政赤字从1992财年2900多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逐年下降,并从1998财年开始出现盈余,2000财年的盈余曾高达创纪录的2370亿美元。

但是,布什总统2001年年初执政后,2001财年的盈余立即急剧降至1270亿美元。

2、理论背景凯恩斯主义用需求不足和名义工资刚性来解释失业的存在和持续,然而没有很好地说明工资刚性的成因。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财富的社会科学。

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和资源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成本理论、边际分析以及货币与通货膨胀等。

1. 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则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的均衡状态。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和能力来区分市场结构。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有着不同的影响。

3. 成本理论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成本理论研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和生产规模,以最小化成本。

成本理论涉及到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等概念。

4.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

边际指的是某一变量的微小变化引起的影响。

边际分析研究决策者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有效的决策,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判断决策的优劣。

5. 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尺度。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研究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以上只是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经济学作为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学科,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经济学基础知识(精选)

经济学基础知识(精选)

经济学基础知识(精选)经济学基础知识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选择和配置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它关注个体、市场和国家的决策行为,以及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效率。

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指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

由于资源稀缺,人们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资源配置,以满足各种需求。

稀缺性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人们为了获取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人们需要考虑放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以评估选择的效果和效益。

3.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消费或其他决策所带来的变化效果。

经济学研究边际效应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从而达到最大化效益。

4. 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资源的分配是否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

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效率提升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市场上售卖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需求是指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供求关系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整供求关系,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机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市场均衡。

四、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用于衡量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状况。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它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对消费、投资和债务等方面产生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经济小知识

经济小知识

经济小知识
经济小知识是指在经济学领域中,与个人、企业、政府和国家的经济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人们了解经济世界和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经济小知识的例子:
1. 供需关系: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了价格。

当供应量增加,需求量不变时,价格下降;当需求量增加,供应量不变时,价格上升。

2.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等手
段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当经济处于萎缩期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
现象。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物价飞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也可能导致经济萎缩。

4.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贸易可
以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导致贸易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

5. 税收: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来筹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
福利。

税收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例如,个人可能会减少消费,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

以上是经济小知识的几个例子,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世界和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 1 -。

经济学知识点

经济学知识点

经济学知识点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与稀缺资源的利用有关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了个体和社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经济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1. 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量,需求指的是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量。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商品价格下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商品价格上升。

2.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每单位额外消费或产出所带来的效用变化。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或产出的增加,每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例如,一个人吃第一块巧克力会感到非常享受,但当吃到第五块时,增加的边际效用会迅速减少。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品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种经济活动意味着无法选择其他经济活动。

机会成本帮助人们在做决策时考虑到潜在的收益和损失。

4.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

边际成本可以用来评估生产决策中的效率,并帮助企业确定他们的最佳产量。

5.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6.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现象。

当经济中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就会上升。

通货膨胀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和储蓄价值,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全球货币交易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可以进行兑换和交易。

外汇市场的汇率决定了不同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有重要影响。

8.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指的是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
互竞关系 互助关系 互补关系

y1
B A C
y2
O
D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是指以一定量要素用于两种产品生产 时,由于对要素进行各种不同的分配,使得两产品的产 量有多种可能配合。这些可能的配合,即为生产的可能 性。将不同的产量配合绘制成一条曲线,即为生产可能 性曲线。 y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需 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 格。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 本身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 格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
P
D2 p1 p2 o D0
D1
a
b
Q1
Q2
Q
个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市场需求函数:设Q1=a1-b1P, Q2=a2-b2P 则:Qd=a-bP, 其中,Qd=Q1+Q2 ,a=a1+a2 , b= b1+b2 市场需求曲线: p p p D1 D D2 P1 P2 o Q11 Q12 Q1 o Q21 Q22 Q2 o Q1 Q2 Qd
偏好 偏好的完全性 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的不同商品 组合。 偏好的可传递性 偏好的非饱和性 如果两个商品的组合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 数量,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其中含有数量教多的 那个商品组合。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的 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连线。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S
过剩
E
思考题:
药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吗? 市场价格是怎么决定的? 票贩子为什么打击不尽? 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的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 价格?为什么?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产品的边际替换率 四、产品的合理组合
1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等 要素线,因为在这一条 线上的任何一种产品组 合,所需要的要素都是 既定的。如果投入要素 的总量越大,生产可能 性曲线离原点越远。反 之,离原点越近
O
y2
图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产品的边际替换率
表6 平均产品边际替换率
y2
43 42 40 36 29 21 12 0
y1
0 7 13 18 22 25 27 28

一、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
表5 要素x 用于两种产品生产 生产可能性组合 技术要素投入量 (x =9)
y1
0 1 2 3 4 5 6 7 8 9
y2
9 8 7 6 5 4 3 2 1 0
y1
0 7 13 18 22 25 27 28 27 25
y2
40 42 43 42 40 36 29 21 12 0

均衡价格的变动(图1)
P P1 D2 Pe P2 o D0 E E2 Q2 Qe Q1 Q D1 S E1
均衡价格的变动(图2)
P D P2 Pe P1 o E2 E E1 Q S2 S0 S1
Q2 Qe Q1
均衡价格的变动(图3)
P D1 D2 Pe D0 E3 E E4 o Qe Q S2 S0

消费预算线(图示)
Y OA=M/Py OB=M/Px
A
K=-Px/Py
o
B
X
2.消费预算线的变动




商品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变化时,消费预算线平 行移动。 收入增加时,消费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收入减少时,消费预算线平行向内移动。 收入不变时,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导致消费预 算线的移动。 X商品的价格变化使消费预算线以A点为轴心旋转。 Y商品的价格变化使消费预算线以B点为轴心旋转。
消费者收入水平
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
方向变动的商品。 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 方向变动的商品。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因 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 ¤ 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 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
x2
精确的产品边际替换率是指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
四、产品的合理组合

(一)边际收益均等原理 在技术要素数量既定的条件下,要 确定收益最高的产品配合,需要依据边 际收益均等原理。边际收益均等原理指 单位要素所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时,总 收益最大。
四、产品的合理组合

(二)边际收益均等原理的应用 1.列表法 2.图解法 3.代数法
S1
E1
E2
五、均衡价格的应用(支持价 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政府为支持某一行业发展而对该行 业规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产品价格上涨而对该 产品规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后果 举例:农产品、住房等。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图示)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收入水平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偏好
商品本身的价格
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 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 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 加。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需求方程:Qd=a-bP (a、b为常数,b>0) 需求曲线: 需求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 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 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 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 合。 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 之上。

MRSXY= -ΔY/ΔX = MUX/MUY ΔTUX = -ΔTUY ΔX • MUX = -ΔY • MUY -ΔY/ΔX = MUX/MUY
由于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而随着Y商品 数量的减少,其边际效用反而在增加,所以X商品的边际效用 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值将不断减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是递减的,从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二、供给的基本原理
供给与供给量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供给量: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平 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供给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 供给量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3)时间单位。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同一供 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 格。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 本身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 格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
P S2 P2 P1 O a Q b
S0 S 1
Q1
Q2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全部个人供给的加总。
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加。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消费者偏好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成本的变化 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预期 自然条件
商品本身的价格



供给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 格成正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 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函数:Qs=f(P) dQs/dP > 0 供给方程:Qs =c+dP (c、d为常数,d>0) 供给曲线: 供给表:
四、产品的合理组合
1.列表法
表7
产品最大组合与最大收益 Δ y2 Δ y1 Δ y 1 P y2 Δ y 1 P y1 总收益 43 -1 -2 -4 -8 -8 -9 -11 7 6 5 4 3 2 1 1 2 4 8 8 9 11 14 12 10 8 6 4 2 56 66 72 72 70 65 56
4.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完全替代的情况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完全互补的情况 两种商品按固定不变的比率同时使用的情况。

二、消费预算线
1.预算线的含义
消费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 和价格线。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 件下,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 量组合。 消费预算方程: M = PXX + PYY M:消费者的收入 X、Y分别是X、Y商品的数量 PX、PY分别是X、Y商品的价格
市场供给函数:设Q1=c1+d1P, Q2=c2+d2P 则:Qs=c+dP, 其中,Qs=Q1+Q2 ,c=c1+c2 , d= d1+d2 市场供给曲线: P P

P1 P2 o
S1
o
S2
P
S
o
Q11Q12
Q1
Q21 Q22
Q2
Q1 Q2 Qs Qd
三、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 数量。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 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 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经济学知识 补充
市场供求及均衡 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

市场供求及均衡
一、需求的基本原理
需求与需求量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