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出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观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现足球的秘密。

小军发现……小华发现……小刚提出……(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1)审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师板书:稍复杂的方程(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师板书线段图讲解)看图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数及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那么混合运算。

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空间及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及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统计及概率。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中位数、众数。

二、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三、复习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与复习二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与复习二教案

一、周密的策划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且复杂,需要老师对教学任务有周密的策划。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虑,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理性的安排教学任务繁重,需要老师进行理性的安排。

在教学期间,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科特点等,确定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更为有效。

三、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在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资源的特点等,采取恰当的教学法,包括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理性学习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浮躁情绪,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学习,不追逐短期的成绩和效果,而是注重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

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交流、多合作,积极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整理与复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整理与复习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六、注重评价与反思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加深对自身学习情况和能力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欠缺,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期末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期末总复习教案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一:因数与倍数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题:根据算式25×4=100,()是()的因数,()也是()的因数;()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例题1:因数倍数综合应用1、42的最小因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最小倍数是( )。

2、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3、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

()4、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5、比8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

6、一个两位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7、从0、1、4、5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其中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8、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9、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既是2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既是3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10、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5,□里可以填() 3□7,□里可以填();□78,□里可以填() 14□3,□里可以填();60□1,□里可以填()。

1、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2、一个两位数,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是奇数,最大是( ),如是偶数,最小是( )。

3、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和是6,这个数是()。

4、一个两位数,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是奇数,最大是( ),如是偶数,最小是( )。

人教2022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人教2022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

“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教科书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与倍数,引导学生对紧密关联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数学活动”中,活动1是对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活动3是针对图形的变换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运用本学期所学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是针对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回顾。

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练习的编排注意了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践和操作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但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于有些知识还没有弄懂,不一定能准确地进行整理。

所以,在归类、建构知识体系方面,还需要教师指导,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进行有序回顾整理。

同时,教师要针对平时的评价和作业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1.了解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从全册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复习计划。

2.复习时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既要巩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五班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五班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把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预备: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

计算泥块的体积。

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

三、新授:1、熟悉容积及容积单位:(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

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②1升 = 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练一练: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1、5dm3 =( )L(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2)估量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是要沉着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识,对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系统化和理性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图形分类盒,用于收集和整理各种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玩具、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中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图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2.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3.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4.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5.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4.展示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1.让学生快速朗读四位数2.通过课件展示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1.向学生提问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2.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规律第二课时一、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1.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给学生一些乘法口诀题目进行练习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演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让学生做一些整数计算题目第三课时一、综合练习1.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课堂小结在本次课堂中,我们通过复习四位数的读法、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拓展相关数学题目七、板书设计•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将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如成绩统计图、销售统计图等。

2.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动的实际案例,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a.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b.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教案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教案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教案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教案1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教案2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2/33/52/97/8×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复教案复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目标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经由过程窥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窥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复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复办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复过程1、创设情形,导入复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研究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

(板书课题)2、回顾整理,建构收集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按照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令人信服的数据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单击一名学生完成以下统计数据和条形图,其余学生将写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同学寒假看的课外书的数量。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的空白条形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刚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填写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

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五课时全)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五课时全)

总复习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长方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4条棱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

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

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设计说明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

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药瓶学生准备天平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生自主回答)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

(师出示2瓶钙片)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

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

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b、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简便运算)
学生交流时,采用边展示边补充的合作方式。下边的同学可以随时向台上的同学提问,质疑。构建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认识。
三、小结: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展示
教学程序
教学策略
教后记
今天我们复习整理了分数加减法有关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因数和倍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的相关概念的整理和复习过程。2、通过复习回顾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预习本课。
教学程序(第1、2课时)
教学策略
教后记
课时1
一、导入复习
出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整理的重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一下我们学过的分数知识
二、交流、建构网络
1、学生小组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组间交流归纳)
2、全班交流归纳,集体补充
小组汇报并随机板书
(1)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a/b(b≠0)
(3)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约分最大公因数——通分最大公倍数(分数大小的比)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引导学生梳理交流各知识间的联系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⑤在()里填上“<””“>”或“=”?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2/59()2/7 3/4()5/6
15/20()5/8 5/8()9/7
2、课本138页4题
3、课本138页5题
二、拓展延伸:
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指名板演
检测
拓展
板书设计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2
一、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1.选一选。
(1)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的一组是()。
A、2和12 B、36和21 C、16和18
(2)1是下面()的最大公因数。
A、3和21 B、5和48 C、21和42
(3)在下面各数中,()是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奇数。
A、75 B、95 C、90
复习本单元知识。
教学程序(第1、2课时)
教学策略
教后记
课时1
一、小组交流,补充整理知识
师:课前我们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补充,比一比谁整理的全面,系统?(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整理的结果。
四、小结:
复习完这节课,你想说些什么?
课时2
一、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填一填:
①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每段长()÷()=(/)米。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②分母是最大的一位数,分子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化成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③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有()个
④4/5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数的特征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因数与倍数2,5的共同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奇数: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的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的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提高练习:
哪两个分数相加的和或相减的差是11/12?
可以自己动笔算,也可以同学之间商量。(答案有无数种)
二、拓展延伸:
学校举行绘画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5,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9/10,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检测
拓展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注意计算结果要约分)
学习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复习第一、三单元知识点。
教学程序(第1、2课时)
教学策略
教后记
课时1
一、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一)小组间交流,补充整理知识
师:课前我们对图形的变换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补充,比一比谁整理的全面,系统?(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第一课时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巩固练习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全课总结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与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思想品质。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课时2
一、综合应用、自主检测
基础练习:
1、在下面的分数中,任选两个分数,组成加法或减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8/9、1/2、3/10、4/9、1/3
5/6、11/12、9/10、3/4、5/12
要求:先组几个能直接相加减的,再组几个不能直接相加减的。最好让每个算式的特点各不相同。
2、课本139页第6题
3、解方程:
(3)对这些分数进行分类、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
(4)这个单元里的哪些知识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5)这五个分数中哪些可以约分?怎样约分?大家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约分(指名板演)你是怎么想的?
(6)通分的方法是怎样的呢?请你选两个分数通分。
(7)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小数也能化成分数,谁愿意来说一个小数考考你的同学,看他能不能化成分数?
(4)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奇数
(5)x是整数,2x+ 1是()。
A、奇数B、质数C、偶数
2.解决问题。
(1)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食品店运来8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
小结
独立完成
小结
检测
教学程序
教学策略
教后记
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3、情感与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学程序(第1、2课时)
教学策略
教后记
1、出示:1/3 4/5 4/6 7/7 9/6 31/30
2、交流
(1)选一个分数,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它写成除法的形式吗?分数与除法又有什么联系呢?
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a÷b=a/b (b≠0)
交流
归纳
集体补充
汇报
交流
教学程序
教学策略
教后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a、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b、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简便运算)
课题:空间与图形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图形的变换,掌握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应用。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a/b(b≠0)
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约分最大公因数——通分最大公倍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课题: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