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爱劳动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不爱劳动怎么办》劳动技术论文
每当我看到某些学生桌斗里塞满了易拉罐、酸奶瓶、果汁袋的时候,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系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在围着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转,他们实在被宠坏了。
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素质。
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这种状况很令人忧虑,坏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要改悼它也不能希求一蹴而就,于是,我就从小事入手开展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自理、帮助同学、学做家务、美化环境等方面得到自我锻炼。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我在班上组织“红领巾考察”活动,让每个学生以《小学生守则》、“规范化”条例为标准,考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访问身边的“小榜样(生活自理强的)”;调查家长家务劳动的繁重情况;展开“我会干什么?”、“我有一双勤巧手”等专题讨论。
同学们找到了自我劳动的价值,并懂得只有用智慧和双手去整理自己的小房间、收拾书包、整理学习用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会有真正的乐趣。
我还要求学生做到桌斗、桌面、书包干净整洁,个人卫生清洁卫生,并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每天进行评议,评出好的添“红星”。
这样一来,学生每天都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按课表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忘带东西的几乎没有了。
为了考察学生自己做事的能力,班级还搞了一次有趣的比赛。
上课前,我说一样学习用具,让同学们闭住眼从自己书包的某个地方掏
出来,比赛中有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从书包中拿出指定的书本。
不仅如此,在家里学生们也养成了自觉劳动的习惯:自己洗衣服,还帮家长拖地、捡莱、倒垃圾。
饭前摆桌椅、饭后洗餐具。
我还编了儿歌指导学生做家务劳动,如“洗碗筷,要干净,温水滴上洗洁精,筷子筷头多搓洗,碗里碗外要洗净;盆里洗,水里冲,沸水浸泡防疾玻”在劳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增长了许多感性知识。
在“我向家长学本领”的队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小磊说:“我向爸爸学叠被,因为爸爸当过解放军。
他教我叠被时,先把被子翻过来,被里朝上,再把被子长的一边里外边相叠。
叠好后把被子两头向中间对折,最后叠起来就叠得方方正正的,然后把床单铺平。
我的小床彻底改变了面貌,妈妈直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还有许多学生讲了他们学炒菜、做饭的趣事,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劳动习惯、不会劳动的人是难以接受未来的生存考验的。
集体的事情悄悄做
同学们在家里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不够自觉,于是,我引导学生“集体的事情悄悄做”。
让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找自己的劳动岗位,卫生员、板报员、领操员、红领巾监督员,图书管理员等等;提倡“一捡、一投、一擦、一扫”,利用课间、中间,以个人劳动为主,坚持捡一捡(看见地上有纸屑就捡),擦一擦(看见课桌、黑板、门窗、墙壁脏了就擦),扫一扫(看见地上脏了就扫),放一放(把纸屑放进塑料袋),洗一洗(抹布脏了就洗,劳动结束后洗手)等活动。
我们的宗旨是:“找事干”、“积极干”、“悄
悄干”、“分散干”,做一个关心班级、关心学校、热心服务、乐于助人的好队员。
此外,并进行检查、记录,每天一表扬,一周一总评。
渐渐地,我们周围的环境变了,教室里窗明几净、整洁幽雅,清洁区里找不到一片碎纸。
另外,同学们还走出校门,以小队为单位来到幼儿园,帮助小朋友洗手、洗杯子、洗手帕、打扫教室。
他们还来到干休所,帮助老人们扫地浇花、冲洗地板,受到老干部的好评。
他们知道了我国园林花卉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回校后,我就趁热打铁,布置同学们每人种一盆花等并写出观察日记。
“丰收”时节笑声多
硕果累累的金秋到了,勤巧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在“劳动实践欢乐”的主题队会上,展览了同学们的劳动成果:红得可爱的一串红、争奇斗妍的月季、黄灿灿的菊花,还有君子兰、虎皮海棠、米兰等。
几十盆盆花把教室妆扮得特别幽雅、整洁。
种向日葵的同学把花盆分成65份,让同学们一起分享劳动果实。
刘佳琦学激动地说:“今天,看到同学们品尝我种的向日葵,我心里甭提多高兴啦……”接着她手棒日记本读到:“春天,我学着爷爷的样子,把泡过的向日葵种子小心翼翼地埋在我家的花园里。
过了几天,长出一片嫩绿的假叶,一个星期后假叶慢慢地枯萎,长出两片真叶,我每隔两三天浇一次水,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向日葵一天天长高。
”李小雨接着说:“夏天到了,向日葵舒展着笆蕉似的叶子,头顶隐隐约约长出了花骨朵、小小的绿色的花盘,慢慢地,几十个黄色的花瓣围着越
长越大的花盘,花盘中间是密密麻麻、金灿灿的花蕊。
”
陈颖也情不自禁接下去说:“秋天来临,向日葵叶子由绿变黄,花盘周围的花瓣也慢慢地凋谢,但花盘里的那些数不清的花蕊下却结出了许许多多向日葵籽儿,慢慢地长老、变黄,这就是我们今天品尝的瓜子儿。
”同学们边品味瓜子儿边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过去,我们只知道瓜子儿好吃,却不知道它来之不易!今天,虽然吃的是生瓜子儿,但我们觉得比吃过的任何瓜子儿都香、都甜。
”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逐步树立了劳动观念、增强了劳动意识、形成了劳动习惯,而且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刻不容缓》劳动技术论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父母让孩子干点家务活,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增强劳动观念的有效途径。
目前许多中学生只注重学习,而轻视乃至放弃劳动锻炼,由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不该发生的故事
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轻视乃至放弃劳动锻炼的现象比较普遍,以至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学生郑谦的父亲在城隍庙经营服装,家里非常有钱。
每次轮到他们小组值日扫地时,他都对其他同学说:“扫地我一个人包了。
”他们小组清扫的教室比别的组干净。
为此班主任王老师经常在全班表扬他热爱劳动。
后来王老师才知道真相:每次值日,郑谦都用5元钱雇传达室老大爷清扫。
有一次学生集体去春游。
中午野餐时,女生方芳从书包里取出一个保温饭盒,里面有几个剥了壳的热气腾腾的鸡蛋。
老师好奇地问她为何鸡蛋都剥了壳,方芳不好意思地说:“我妈怕我剥不好,她替我剥好了。
”
学生不爱劳动的原因何在呢?
一、学校重智轻劳。
在应试教育之风日盛的今天,学校拼命抓分数,抓升学率,出现重智轻劳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劳动课,但劳动课时间大多不能得到保证,往往被主课所挤占。
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反复强调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和升学率一比,劳动课又能占多大的分量呢?如今的中学生真是苦不堪言,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他们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即使他们想帮父母干点家务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劳动成了惩罚学生的手段。
在有些学校,劳动观念被个别老师扭曲,劳动成了他们惩罚违纪和有缺点学生的手段。
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
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正常的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
某校有一中学生,每天骑车上学都要经过一条铁路专用线,经常因火车挡道而迟到。
老师的批评教育方法倒也简单,每迟到一次,?罚清扫教室一周。
该生因为害怕“劳动”,后来只好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出门,而他家离学校仅有15分钟路程。
三、家长溺爱。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溺爱过渡。
为使孩子能考上大学,把孩子本应自己做的事全包揽下来。
由于父母较多地剥夺了孩子们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和机会,造成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在弱化,自理能力在下降,以致十三四岁的孩子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袜子、手帕,家常便饭都做不好。
扫地怕灰尘,抹桌椅门窗怕弄脏了衣服的大有人在。
轻视劳动的后遗症
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忽视劳动教
育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其危害是严重的:----自立能力差。
由于家长们的娇惯宠爱,许多学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他们自立能力不强,体质较差,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
----助长好逸恶劳的恶习。
由于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他们的劳动观念非常淡薄,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
不少中学生学习怕动脑筋、劳动懒得出力,却追求高消费,比吃喝穿戴,花钱大手大脚。
一些男生比的是谁生日请客档次高,谁送的礼物重。
女生则比谁的衣服时髦,谁的皮鞋款式新。
轻视劳动势必助长中学生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恶习,他们变得任性、娇气、固执、自私。
如果任其蔓延,极易滋生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
----不尊重劳动人民。
面对“如何看待随地丢弃瓜壳果皮和浪费粮食”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同学回答不知道或不应该,只有少数同学回答是不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一个学生嫌妈妈是环卫工人“不光彩”,在填写一份表格时,妈妈的工作单位居然空着不填。
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从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意义上讲,让他们热爱劳动、建立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思想感情,是保证他们成才必备的条件。
未来社会竞争激烈,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迎接明天的挑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一些发达国家对孩子们的劳动教育都采取了种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德国的一些法律中都规定了6岁到18岁的
孩子应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劳动。
德国有6%的中小学生打过工。
日本一些中学组织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山寨去接受劳动磨炼。
从国内看,令人欣慰的是,有些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身为家长和老师,都有义务、有责任关心孩子们的劳动教育,使他们从小懂得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给他们多一些磨炼,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小学劳动课应切实抓好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
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
”(《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论人生》第24页)。
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
(《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劳动者,不进行劳
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
“教育应当培养对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
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让人一辈子吃亏。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
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
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地位。
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
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
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
一时一事如愿以偿。
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它们彼此割裂开来。
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
课本把大
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
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
问题在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
因此,教师在使用小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
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
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
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要认真备课,提高
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
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
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
”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
总之,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
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动课成绩
应记入学生成绩册。
”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因此,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法。
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
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具等。
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不同而异。
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
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表中打“√”。
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
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自己绝对不肯干。
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六、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一是要树立小学生中具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热情地予以表彰,让榜样带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是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其力量比有声的说教不知要大多少倍。
因此,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以收到让学生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