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北京工业大学2013(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制定培养方案的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应用面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在社会发展和北京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满足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引导探索,突出创新,推进复合,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总体要求。
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确定教学计划制订的总体思路。
专业教育依照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知识为载体,实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中,依据学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强度,培养有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高级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应用开发型计算机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在中小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
毕业生适宜到学校、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基本能力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跟踪计算机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知识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全方位多渠道获取计算机最新技术和标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和信息产业的基本发展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对计算机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和国际前瞻性。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2012.9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2012.9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课程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
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本意见从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策略与要求、教师业务学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县信息技术教学有一定帮助。
二、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特别强调: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和应用,初步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处理简单信息。
②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初步了解信息的表示方式。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
③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逐渐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知道应该依法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课堂教学常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是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过程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活动、检测与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课前准备(1)制定教学计划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计划中应该有本学期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以及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所应该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恰当、合理地组织和调整教材内容。
2012--2013学年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电气组闫洁本学期我担任10电气班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由于该班是明年的考学班,教材包括明年高考考的三科,《电机》,《电工》和《PLC》,需要系统的讲解和复习。
(二)学情分析:1 学生来源:原10电气1、2班,10电子1、2、3班,还有一个学生李刚是10电焊班的学生,班级成员组成非常复杂,快要赶上八国联军了;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2012年09电气的高考考得非常好,对于10级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影响,本来10电子班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就业了,为了圆一个大学梦,也返回来参加高考。
2课堂情况:由于这部分的学生目的非常明确,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的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3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高考要考的三科《电机》,《PLC》和《电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基本是什么也没学过,这对于老师来说任务非常繁重,这三科必须从头讲起,还要做到全面的复习;我负责《电机》和《电工》这两本书的讲解与复习,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有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于提高。
因此,要面对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方法:1 精讲精练:精讲: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
《电机》这本书主要讲电机,它包括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他们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可以用比较法来教学。
精练: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尤其在进入复习过程中,习题的练习和讲解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次,绝不盲目求多。
教育技术教学计划(共3篇)
教育技术教学计划(共3篇)篇:现代教育技术计划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计划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甄丽瑞南边吴小学2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计划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展望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现对本学期工作拟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1、根据电脑科的特点:技能性、实践性强,知识专业且深奥。
2、根据大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兴趣。
3、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电脑科课时规划:一周有二节电脑课。
4、教学过程中既育人也要提高自己。
二、学生现状分析学习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热情很大。
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着重引导对计算机理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计划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算法。
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组成,理解工作原理。
绘制简单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绘制复杂图形。
掌握四则运算和表达式输入方法。
了解打印。
提高能力。
描述算法,选择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表
段落格式设置
1
1
段落格式的处理,段边距,段落缩进,段落的对齐方式,段落的整体排列
段落缩进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二模块
第5节
否
图形绘制方法
1
3
绘制图形
图形对象的操作方法
图形组合,颜色等设置操作
五星红旗的制作
五星红旗的制作
第6节
是
WORD图文混排
0
2
插入图片或剪贴画,设置图片格式、裁剪图片的边缘,插入艺术字,插入一般文本框
使用菜单命令增加、删除单元格
第9节
否
表格制作练习
2
课程表的制作
工资表的制作
表格的美化
表格的美化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三模块
第1节
否
Excel 基本操作
2
Excel 启动与退出
窗口界面
表格的基本元素
Excel的基本操作
创建电子表格,浏览工作表,工作表的新建,删除等操作
表格的基本元素
第2节
是
Excel 数据的编辑
汽修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度表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周课时:4节
周次
章
节
是否重点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
实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第一周
第一模块
第1节
否
计算机安全
2
0
上机规章制度,用机安全,
电源安全,机房上课的常见问题
机房上课的常见问题
第2节
否
计算机概述
2
0
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微型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1. 基础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并介绍它
们的功能和作用。
2. 操作系统:介绍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并讲解它们的
特点和用途。
3. 文件管理:学习如何创建、命名和组织文件和文件夹,并掌握常用的文件管理操作,如拷贝、粘贴、删除等。
4. 网络基础: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并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5. 网络安全: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并学习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6. 基本应用软件: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软件、幻灯片软件等,并教授基本的应用操作技巧。
7. 电子邮件和网络通信:学习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邮件,并了解常见的网络
通信工具,如即时通讯软件等。
8. 可视化编程:引导学生学习可视化编程工具,如Scratch,并教授基本的编程逻辑和算法思维。
9. 数据库基础:介绍数据库的概念和结构,并学习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
10. 信息检索和资源利用:教授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资源利用能力。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进行调
整和扩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其在信息社会中的竞争力,特制定本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掌握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和学习。
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地获取、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意识,遵守计算机使用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信息表示与存储。
2、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管理、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如压缩软件、杀毒软件等。
3、办公软件Word 文字处理软件: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操作。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表格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美化、演示效果设置等。
4、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网络的连接方式和 Internet 的应用,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等。
5、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多媒体文件的处理和编辑,如图片的裁剪、音频的剪辑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演示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案(精选)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学习的计划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态度
探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新技术对计算机领域的影响和挑战。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介绍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和应用实例,讨论这些技术对计算机领域带来的变革和机遇。
探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IPS)、加密技术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提供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补丁、不轻信陌生链接等。
介绍企业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安全审计、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方面。
数据库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
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数据一致性好等特点。
算法思想
探讨基本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常见算法如排序、查找等的具体实现和性能分析。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普及
介绍ARPANET的诞生背景、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互联网起源
阐述互联网从Web 1.0到Web 2.0、再到Web 3.0的演变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和代表性技术。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02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03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与原理
内存储器
计算机基础学期教学计划
计算机基础学期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基础是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学期教学计划将涵盖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教学计划旨在使学生: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其工作原理;3.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4.具备程序设计基础,能够使用常见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5.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计算机科学基础(4周)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里程碑事件-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2 数据表示与计算机运算- 数字系统与进制转换- 整数和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 1.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2. 数据结构与算法(9周)2.1 线性结构- 数组和链表- 栈和队列2.2 树结构- 二叉树和二叉搜索树- 堆和优先队列2.3 图结构- 图的表示与遍历- 最短路径与最小生成树2.4 排序与查找算法-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 二分查找、哈希表3. 程序设计基础(9周)3.1 编程语言基础- 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与比较- 常用编程工具的使用3.2 程序控制结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 函数和递归3.3 数据类型与数据操作- 基本数据类型与运算- 数组、字符串和指针的使用3.4 文件与异常处理- 文件的读写操作- 异常的处理与抛出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提供计算机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与编程练习,巩固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与应用能力- 课堂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与解决能力2. 评估方式- 平时作业与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 《计算机科学导论》作者:Peter Norton参考资料:-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作者:Mark Allen Weiss- 《C程序设计语言》作者:Brian W. Kernighan, Dennis M. Ritchie六、课程进度安排第一周:计算机科学基础-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计算机体系结构- 数据表示与计算机运算第二周:计算机科学基础-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第三周:数据结构与算法- 线性结构:数组和链表(以此类推,按照每周授课的内容进行进度安排)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计算机学院专业教师负责授课和实验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基本操作,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管理和维护。
3.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PowerPoint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的使用和安全。
常用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
5. 信息管理与检索。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
网络信息检索和利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例演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讲授,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将包括日常考勤、作业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通过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六、教学保障。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一、引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计划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练操作常见的办公软件,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的基本操作技能。
3. 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处理、信息检索等。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并根据每个主题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如Windows、MacOS)- 文件系统和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方法3. 文字处理与排版- 常见文字处理软件的介绍和使用(如Microsoft Word)- 文字输入和编辑技巧- 文字格式设置和排版技巧4. 电子表格和数据处理-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Microsoft Excel)- 数据输入和处理技巧- 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5. 演示文稿制作- 演示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如Microsoft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的技巧和要点- 图形、动画和多媒体元素的插入和编辑6. 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检索-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常见网络应用和资源检索技巧-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技能。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等。
课堂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2-2013学年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XXXXXXXX小学2013.22012-2013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WORD的使用有了初步的基础,学会了简单的排版方法,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15课,分为制作表格、制作电子表格和数码照相与相片处理三个模块。
“制作表格”是上册“WORD字处理”软件基础知识的延续,通过本主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制作表格的操作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字处理的操作能力,更加全面地掌握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制作电子报刊”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板报的设计规划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码照相与相片处理己学到的字处理操作技能完成一个具体任务的能力。
“数码照相与相片处理”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是图像处理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本册安排以数码照相与相片处理为实际应用的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它不仅趣味浓,很有生活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制作多媒体作品准备图片素材的一项重要的技术。
三、教学目标制作表格模块1、认识表格结构。
2、学会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制作简单表格。
3、学会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制作不规则表格。
4、掌握文字表格的修饰方法。
制作电子板报模块1、了解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
2、体验具体主题内容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制作简易电子板报。
4、学会评价电子板报。
5、感受电子板报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数码照相与相片处理模块1、了解数码相机及数码形成的过程。
2、学会用数码相机拍照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构图方法。
3、学会将数码相片输入电脑中,在电脑中浏览、查看及删除数码相片。
4、学会在电脑中修补数码相片。
5、学会在电脑中提高相片清晰度。
6、学会在电脑中调整相片色彩。
7、学会在电脑中美化与装饰摄影作品。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
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X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
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X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xx、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
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总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为WINDOWS操作的,第四章是分别为办公软件word文字编辑与电子表格EXCEL,第五章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六重新对第一章进行补充详细说明。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Xcel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2013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0-2011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操作系统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2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主要是字处理软件word.内容:文字排版基础,文档的美化,版面设置,图文混排、制作表格,打印和输出文档说明:Word是Office办公套装软件之一,主要进行文字处理工作,具有灵活易用的图形界面,完善的文字处理功能,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本书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文档,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综合作业:电子报刊三、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习,熟悉和掌握Word文字处理、编辑和排版功能及其使用方法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操作;3.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安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基本知识。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 计算机操作技能。
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应用的基本操作等,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 计算机信息素养。
包括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4. 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和综合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采用讲授、示范、演示等方法,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综合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计算机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拓展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验室实践。
提供良好的实验室条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学习交流等,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日常成绩评定。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全面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教研室工作计划和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简析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本教材分为两章。
第一章维护计算机硬件。
本章主要是了解硬件维护的基本知识,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有:1.控制和运算设备;2.存储设备;3.输出设备;4.输入设备;5.多媒体设备;6.网络设备;7.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第二章维护计算机软件。
本章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维护和系统安全设置,掌握数据备份及还原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有: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2.文件系统规划与磁盘维护 3.数据备份 4.数据安全 5.系统安全 6. 网络安全7.系统维护工具。
三、学情分析本计划针对九年级全体学生,基础差,低子薄的特点加大上机练习,特别是打字速度的练习,效果颇佳。
四、目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探索新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成绩指标:平均分80,及格率98%,达标率80%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同时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钻研,精心备课2、仔细讲授3、耐心辅导4、严格要求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公共计算机教研室谢谢想
为落实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精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制定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深入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带领周围的同志一道,围绕“责任、创新、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实现学院的工作目标尽己所能,献计献策。
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
1、本学期我担任2012级鲁班精英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4节。
我要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耐心辅导学生实验。
力争在一个学期下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构成,会使用word 做出一些简单的排版编辑,以及excel表格的制作和公式的基本应用等,为学生就业增加一种技能。
2、坚持每周三的教研例会的师德学习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研讨,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等教学思想大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新的一学期,我要在院系领导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为学院尽快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