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交通研究

合集下载

双碳目标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路径研究——以邯郸市回车巷为例

双碳目标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路径研究——以邯郸市回车巷为例

的庄严承诺。

而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占我国常住人口的60%,碳排放量占据全国总数的70%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面对巨大的减碳压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经济发达区、生态环境保护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等多类型区域进行试点 改革[1]。

中国在实施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进程中不断开拓与创新,获得了明显成效,这为中国下一步在更多地区,甚至更大区域中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累积了不少可以推行的宝贵经验。

双碳理念在城市街区规划中的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

虽然已经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较多关于双碳理念的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但在城市单元——街区层面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尤其是在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殊对象的研究上尚有空缺。

本研究通过对邯郸市串城街南段的调研,总结梳理相关资料,将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双碳理念相结合,在街区更新设计层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低碳改造设计进行系统的探讨。

1历史街区概况回车巷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历史典故《将相和》中,蔺相如做上卿时与赵国同僚的大将军廉颇回车让行之处,在河北邯郸丛台区老城区串城大街南段附近,摘要 以邯郸市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双碳理念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目标,从而挖掘该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问题,综合双碳理念及各影响要素,提出适应当地气候的可实施的改造路径与策略。

以期改善该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低碳改造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双碳;问题;改造路径中图分类号 TU984.11+4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XY202270)DOI 10.19892/ki.csjz.2023.20.10Abstract Tak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Huiche Lane in Hand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dual carbon concept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and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By integrating the dual carbon concept and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it proposes feasible transformation paths and strategies that adapt to the local climate. It aim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and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double carbon; problems; transformation path“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面对全球气候恶化的险峻问题作出作者简介:薛浩然(1998-),男。

浅析历史街区慢行系统规划 游灵轩

浅析历史街区慢行系统规划 游灵轩
二、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将步行及非机动车的规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重庆磁器口古镇进行分析。首先,历史街区除了建筑及街道自身的历史沉淀及内涵以外,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商业配套也是提升街区活力主要因素。历史街区主要以步行体验为主,因此步行环境品质的提高也为街区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其次,考虑到街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及部分行人和商业运营的需求(日益兴起的外卖文化),因此非机动车的规划也将被纳入考虑。历史街区中的慢行交通空间旨在将街道空间归还给行人使用,以此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实现安全、宜居、高质量的交通模式。成功的历史街区保护设计是在遵循统一完整的区域规划的原则下进行的。
关键词:历史街区;慢行系统;规划
引言
历史街区近年来开始成为商业发展的重点,它的历史人文价值与商业利益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历史街区保护的理念在中国形成时间晚,理论研究少,快速的开发与对外经营等一系列不成熟的快销手段对历史街道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历史街区慢行系统不乐观的现状,主要由历史遗留问题及人为措施不当两大因素造成。因此,慢行交通系统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磁器口街区规划初期的主要问题同大多数传统街区一样,受重庆本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要素影响,形成了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备的背景。磁器口老街作为一个成功的步行规划案例,依山而建的封闭式步行系统值得学习与借鉴:
1、磁器口规划首要问题是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的限制,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了磁器口街区发展的是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在磁器口的山区地形,街区内部维持着原有的封闭步行系统。同时,街区内大量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规划提出修建环城公路,连接周边城市道路,并建立景观、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为保留山城山地和水运渡口的特色景观,以及为了营造更好的街区环境,在城市道路环线增加了新的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界面与传统街区的过渡带。

国内外历史街区对比分析研究汇总

国内外历史街区对比分析研究汇总

国内外历史街区对比分析研究汇总(一)
览,胡同文化节等。

区的保护尤为重要。

保留历史延续性的街区洋溢着生活的活力。

上图为自中心纪念碑处向外放射状伸展的两条街道。

1974年,七暑区被宣布为伦敦的历史保护区域,伦敦人开始细心地在维护七唇区的魅力。

卢森堡公园香榭丽舍大道
塞纳河
古罗马斗兽场
西安古城墙钟楼广场
芝加哥的唐人街历史城区水上建筑
新颖的规划首都的建设,
加大设计理念,整体规划,
园林
为主。

造成发展后劲不足。

民俗:快摇船。

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

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

街道 功能定位
宽巷子
“闲生活”区 以旅游休闲为主题
窄巷子
“慢生活”区 以品牌商业为主题
井巷子
“新生活”区 以时尚年轻为主题
业态业种 目标客群
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 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休 闲酒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 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 区
针对怀旧休闲客群
打造成以各国西餐、各地品牌餐 饮、轻便餐饮、精品饰品、艺术 休闲、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的精 致生活品味区
针对主题精品消费的目的性消费 客群
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庆、 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 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 区
针对都市年轻人客群
建筑材料 Architectural style
宽窄巷子古街
宽窄巷子与锦里都因 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 发挥传统材料的优势,引 入新材料,顺应时代的发 展和地域性设计的要求。 宽窄巷子使用了传统材质 与现代材质结合的方式, 以木材、青砖、石材为主 要材质,配以玻璃、铁艺、
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7个公交 站点。最近的不到200米,交 通方便人流量也巨大。
宽窄巷子
公交站点
长顺大街
案例概况 Case situation 定位
政府:成都文化名片 市民:老成都情感记忆纽带 业主:文化商业旅游区域
成都历史风俗画卷 成都市井生活场景 成都时尚消费景观
意向定位
—在记忆的门里承载现代生活
磁器口古镇
重大B区
主要城市道路
地铁一号线
案例概况 Case situation
磁器口原名龙隐镇,因明惠帝曾避难于此而得名。 历史上磁器口为巴县辖地, “磁器口者,瓷器转运之口岸也”。清康熙初年,磁器口附近建成了许多碗厂,所产 瓷器色泽淡雅,细腻精美,除在镇上出售外,还通过码头上船远销省内外。久而久之, 人们便将瓷器转运口岸称为瓷器口,因“瓷”与“磁”相通,人们遂将“瓷器口”称 为“磁器口”。长期以来,龙隐镇与磁器口两名并用,解放后就称为磁器口了。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以瑞安市玉海文化游览区改建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交通影响分析内容和方法,研究了优化基地交通组织、增强基地动力与活力、降低基地更新对瑞安旧城道路交通影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交通影响分析;历史街区;玉海文化游览区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ruian yuhai cultural tour area re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process in traffic,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base, strengthen base power and vitality, specific measures to reduce the base update traffic impact on old ruian road.keywords: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historic district; resort yuhai culture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引言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传承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生活、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原有空间肌理和建筑风格的重大价值,但其普遍存在着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方便、人口过于密集等问题,急需改建与更新,以更好地积淀当地特有文化,恢复传统人文活动,唤起人们对历史积存的追忆,适应居民现代生活要求。

因此,如何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合理组织交通,将街区改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延续街区历史文脉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对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理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

当时,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价值,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保护措施。

例如,法国在 1840 年设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登记和保护。

20 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街区面临着大规模拆除和改造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和社会组织开始呼吁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

1933 年,《雅典宪章》提出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概念,强调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0 世纪60 年代,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同时,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历史街区的适应性再利用,通过功能更新和改造,使历史街区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二、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主要理论与方法1、整体性保护理论整体性保护强调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进行全面保护,不仅保护单个的历史建筑,还注重保护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价值。

2、动态保护理论动态保护认为历史街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变化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社区参与理论社区参与强调当地居民在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增强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社区的认同感。

在保护方法方面,国外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历史街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浅析

历史街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浅析

历史街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浅析摘要:道路交通规划研究是历史街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历史街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承载着多元化功能,本文从相关项目中提炼成熟经验,结合历史街区现状、发展规划,、保护提出历史街区中交通规划的一般方法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历史街区;交通规划;交通组织Abstract:The research on road traffic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historical street. T his paper refines the mature experience fro m related projects,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 ical situ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tection, th e general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160;of the transportation plan in the histori cal block.Keywords: historic district; traffic planni ng; traffic organizationTU984历史街区是指能显示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的街区。

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与交通改善

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与交通改善

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与交通改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

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却忽略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许多历史建筑被高楼大厦取代、宽阔的道路贯穿整个历史街区,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正逐渐消失。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价值的载体,如何合理规划好历史街区的交通空间,通过现代交通方式激活历史街区的生机与活力,是当下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探讨了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并同优化路网、完善交通设施、加强停车管理和慢行交通系统四个方面对历史街区道路交通进行改善。

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规划;交通改善引言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在被信息化社会所同化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出许多问:交通空间狭小、空间风格迥异、交通出行不畅通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历史街区与城市格局的联系,阻碍了城市文脉的延续。

因此,加强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设计,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善,不仅是历史街区道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求,更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历史街区道路空间规划(一)发扬历史风貌特色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城市现存的历史街区反映了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历史街区街道景观、建筑构造、道路形态、空间尺度等特征是区别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

道路空间是历史街区展示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可通过艺术化基础设施、路面及景观小品等手法,使其成为了解历史街区的直接途径。

特色的历史街区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城市对外展现的一个窗口,以西安为例:西安古称长安,至今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

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囊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在明城墙内共有四处历史街区,分别为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和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历史街区。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及启示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及启示

某历史街区位于城市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的发 展,这个街区的活力逐渐消失,许多建筑物处于闲置状态,公共空间也变得拥挤 不堪。为了保护和复兴这个历史街区,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公共空间改造。
二、改造方案
1、设计理念
本次改造秉持“尊重历史、体现文化、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保留历史建筑和景观的原有风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增加现代元素,提升 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成功案例很多,如北京的南锣鼓巷、南京的老门东等。 这些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既保留了历史街区的原生风貌和格局,又进行了合理的 商业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也注重了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征集,以及专业规划和设 计的重要性。
总之,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议题。在改 造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历史街区的价值和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和方法进行改造。也需要我们当前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强重视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街区焕发 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能服务现代城市生活。
然而,改造历史街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商业 利益,导致历史风貌的破坏;有的地方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街区发展不平衡。这 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反思,以确保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历史街区改造的意义和价值重大,既能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又能促进旅游业和城市更新。通过国内外实践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历史街区改造的成功关键在于注重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合理融入现代元素, 强化规划与管理的协调以及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效益。我们也要警惕问题和不足 的出现,确保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次演示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改善规划研究——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改善规划研究——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改善规划研究——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彭敏;阮金梅;陈冠男【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规划在各层次保护规划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而当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护,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改善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分析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改善规划为例,对交通改善规划的目标与原则、规划策略、近远期规划方案、规划实施保障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期刊名称】《中国名城》【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改善规划;规划实施【作者】彭敏;阮金梅;陈冠男【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自1993年《北京总体规划》确定旧城25片历史文保区以来,北京旧城目前总计有33片历史文化街区。

与此同时,北京旧城的保护工作也在逐步加强,从初始的“文物建筑保护”进展到今天的“旧城整体保护”。

北京编制了诸多的保护规划,总体规划层面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如《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等[1][2][3][4][5]。

北京也对这些年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保护规划明确了保护的对象与保护范围,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于保护的认识,对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保护原则与内容至今仍适用”[6]。

梳理上述各层次保护规划,不难发现:交通规划在这些保护规划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内容与深度均有所欠缺。

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重点强调的是“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缺少旧城整体交通发展策略的研究;《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控规层面的规划,交通规划内容较少,深度也较浅,多停留于胡同的宽度、交通组织形式等的研究。

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

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

第41卷第4期2021年4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Vol.41No.4Apr.2021doi:10.16169/j.issn.1008-293x.k.2021.04.004彭俊,戚益朵,曹鼎臣,等.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一一以绍兴古城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21,41(4):26-34.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彭俊戚益朵曹鼎臣胡亚芳陈利花(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古城区往往承担着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商务等众多功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导致古城区产生交通拥堵、居民停车困难、公共交通不畅等诸多问题.本文以绍兴古城为例,在保护古城背景下,对现状交通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古城交通特色,结合古城空间布局和疏解思路,提出古城交通优化策略.重点应合理引导古城发展、增强公交吸引力、保护街巷格局、发展慢行交通.并制定交通优化方案,提出古城外围建立交通保护环,古城内部优化道路交通、构建特色公交体系、规划慢行交通系统,最后从可操作层面提出了实施政策和建议.关键词:古城保护;交通优化;交通策略;绍兴古城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21)04-0026-09收稿日期:2020-08-07作者简介:彭俊(1985—),男,湖北仙桃人,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E-mail:1411302218@戚益朵(1973—),女,浙江绍兴人,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空间规划.E-mail:306864544@0引言由于我国古城历史上往往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目前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出现了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对老城区的用地、交通进行疏解和整治,由于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整治思维,使得古城的道路越建越宽,停车设施越建越多,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机动车交通功能,既破坏了古城的格局与肌理,又造成了古城的交通拥堵.现代化进程下的机动车交通流很难通过古城区的狭窄街巷来消化,如何平衡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优化古城交通变得尤为重要.为满足市民出行与古城保护的要求,需根据古城实际制定适宜的交通策略与交通方案,满足古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古城区(中心区)交通改善已有一定的探索,主要体现在疏解古城功能、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支路网密度、古第4期彭俊,等: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一一以绍兴古城为例27城新增停车场等四个层面.沙里宁1918年提出有机疏散理论,主张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中心区外围,缓解中心区拥堵;巴黎市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公交优先”的理念,提出发展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通行缓解巴黎老城的交通拥堵.南京老城区2006年以来通过发挥支路毛细血管作用、提高支路网密度,按照正金字塔式路网密度指标的结构优化老城区道路交通.近年来为缓解苏州古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苏州市积极推进改善停车的系列工程,加强停车泊位建设[1].本文针对绍兴古城交通规划实践案例,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古城交通优化的技术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从城市整体出发,从疏解非古城功能着手疏解古城交通,在古城外围建设多级交通保护环,减少入城交通.并针对古城历史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公共交通,增强公交吸引.利用传统水网、历史街巷特色,串联街区、景点,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慢行系统.文章确定的古城交通优化策略部分已付诸实施,对于国内外同类城市交通规划以及政策的制定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1绍兴古城交通概况1.1用地情况绍兴古城(以下简称“古城”)指绍兴环城河外侧河沿以内约&32km2的历史城区,是越王勾践建城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古城历来都是区域政治、商业和手工业聚集地,是绍兴市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现存越子城、八字桥、蕺山街(书圣故里)、鲁迅故里、西小河-新河弄(阳明故里)、石门槛、前观巷8片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48处,约占越城区总数的一半.截至2018年底,古城范围内有2个街道,2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3万人.随着《绍兴古城保护条例》的出台,古城的人口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部分人口和城市功能开始外迁,但居住、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依然占据较大比例,由于居民外迁和古城内用地集中所导致的居民出行需求增大使古城面临着更大的道路交通压力[2].1.2交通概况古城格局起步于春秋越国时期,勾践引水入城进行功能分区,形成“勾践小城,山阴大城”,街道呈“井”字布局;发展于秦汉至隋唐时期,鉴湖围筑,开拓了山会平原,北人南迁,城市人口增加,商业繁荣;完善于宋代,宋代古城政治地位上升,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宋代形成的“坊巷制”,基本奠定了绍兴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一河一街”“一河两街”“有河无街”“有街无河”的街河布局,非常适宜步行,见图1.明清随着三江闸的建成,古城的水环境有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城内河道众多,古城形成“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典型水城.现状道路以井字架和环城路为骨架的“外环内方格”城市道路系统,主次干路、支路总长约50km,路网密度约6km/ km2,人均道路面积约为6m2,道路资源稀缺.交通流量主要分布在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解放路形成的“井字架”路网以及环城路、延安路等城市道路上,并在交叉口聚集,交通拥堵状况明显,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此外,还有约80条巷图1街河布局现状示意图28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 41 卷路,宽度主要在3 m~5 m,分布均匀,串联各个景 点,总长度45. 3 km,密度为5. 4 km/km 1 2 ,绝大部 分仅适合于非机动车及行人出行[3],见图2.1. 3存在问题1.3. 1 土地利用与交通供给不协调古城原为绍兴市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市区级公共服务功能齐全,集聚了大量的居住、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形成了大量的诸如大型医院、学校、商务、办公等大型交通吸引点.导致“早晚高峰”“钟摆式交通”出现.加之,古 城以南为大规模居住区,古城以北镜湖新区为绍 兴新的城市核心,城市功能的不合理导致南北向 交通量大,加剧了城市内部及周边交通拥堵,解放路和中兴路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1.3.2支路网密度低城市主干路6条,总长度24. 3 km ,路网密度2. 9 km/km ;城市次干路8条,总长度11. 6公里,路网密度1- 4 km/km 2;城市支路总长度13.6公里,密度约1.6 km/km 2.路网结构不合理,流量 集中在干道,未发挥支路毛细血管作用.主干路至I 马路】至青甸湖区{新池i至青甸湖区,环城南踣绍 诸 高 速鲁迅中岡延安路|新 建UJ街77^'FT ~r圉例瞬主Til 财次干道■ ■■■ 林娠——巷路■ 主要妞节点--n 绍兴SiM图2道路交通现状图密度过高,次干路密度满足标准,支路网密度较低,不及规范要求的一半.已建成的支路也多互不对应,丁字路口、尽端式道路较多,尚未形成网络系统.且道路路幅过窄,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干扰严重.1. 3. 3道路功能混合使用现象偏多商业区机动交通与人行交通混杂.出现大量的“门脸房”,使很多道路兼具“商业性”和“交通性”的双重功能,解放路尤甚.既限制了道路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制约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利 用.同时由于道路断面较窄,而且有公交线路经 由,行人及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干扰严重,加重了本来已十分紧张的交通拥挤状况,拥堵时有发生.1.3.4静态设施缺乏近几年来绍兴机动车增长迅速,古城内大型 停车场较少.集中停车场多为单位内部使用,未共享,社会公共停车利用率低,不能满足需求.另外古城内每年接待约1 500万人次,造成了较大 的旅游停车需求,旅游景点周边停车以小汽车为主,旅游巴士多以路边停靠为主,城内旅游大巴 停车场仅6处100余处车位,严重不足.另外城市对外出口处缺乏停车中转设施,未对入城交通 进行截留.1.3.5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强公交可以发挥价格杠杆吸引公交客流的作用,然而市区公交虽然线网密度大(达4.3 km/km ),但重复系数高.长期的低票价未能有效吸引客流,采用公交出行的主要群体集中在出行距离较 长的学生群体和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而对上班族的吸引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交车线路长、速度慢、不准时等问题,给乘客带来较高的时 间成本.公交运行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足弱化了低票价的吸引力.以上诸多问题从客观层面反映了古城交通具有历史性、特殊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相比新 区通达性的路网具有先天不足.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古城人口增长和交通流增加,古城的原有空间形态和路网结构适应不了快速城第4期彭俊,等: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一一以绍兴古城为例29镇化生活方式和出行要求.加之古城绿色交通、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出行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保证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需秉承人文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发展理念,制定可持续、与古城保护相适应的交通策略,提升居民和游客出行品质.2交通优化重点2.1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合理引导古城发展针对古城区人口密度高、交通压力大的特点,首先应对古城区人口、用地、交通进行疏解,将古城区的非古城功能,如市级行政办公、大型商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仓储等功能适当迁出,严格控制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其次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战略体现在城市性质、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开发强度等方面.针对老城区集中了城市的主要职能,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而新城区功能不完善,发展缓慢等特点,应将老城区的部分功能适当迁出,严格控制老城区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人口规模⑷.在《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心、三片、三楔”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指引下,城市结构形态的主要特征为组团式城市.将古城片区吸引大量交通流的原市级公共服务、行政办公、商业商务等功能逐渐向周边新区疏解,古城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主要功能以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发展为主.需要以城市交通走廊连接城市组团,以公共交通优先支撑组团平衡发展.以快速道路为骨架,构筑城市机动车走廊,截流并疏解城区对外交通、片区间的长距离交通,支撑和引导古城周边地区的开发、用地调整和功能疏散,有效地保护古城.2.2将古城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增强公交吸引力针对古城公交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应借鉴国内外同类公交发展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交通发展特点,制定了交通发展总体政策.着力构建“立体、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构成多方式、多层次、满足多重需求的综合公交客运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为骨架,以保证古城与各城市组团的快速连接;以常规公交为基础,满足城市公交服务的覆盖率;其他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结构体系,包括水上巴士、旅游专线、学生班线、超市班线、社区巴士等,以满足各类地区点对点的可达性.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公共交通出行率为30%、慢行交通出行率为55%、小汽车出行率为15%,保障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5].增强绍兴公交的吸引力一是要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提高舒适性、稳定性与可达性.二是加强对外交通枢纽,如自行车、步行系统的衔接,保障古城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三是针对古城特色发展人文公交,融入绍兴文化特色,包括线路设计和车身设计等.2.3处理好交通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关系,保护街巷格局与常规的城市交通改造不同,对古城区进行交通改善,应当在尊重古城的布局风格、保护古城的传统风貌、延续现有路网空间尺度的前提下进行改善[6].因此老城区道路组织应当充分考虑人文古迹约束,道路规划应考虑到城市历史遗存保护与串联,必须保持街巷格局的完整,保护城市河道水系.道路交通在规划过程中应保护原有空间肌理和格局,避免“新城式开发”的大拆大建[7].可选择景观优美、历史文脉浓厚、具有典型性的支路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保护,并对沿线景观进行改造,突出其文化历史氛围.而不是陷入机动化交通的发展思维对传统街巷进行拓宽.必要时组织系统的旅游路线,削弱其机动车交通功能,实行交通管制,设置无车区域,禁止机动车交通通行.在区域外部布设干路,并设置适量的停车场与公交枢纽,解决该片区居民出行不便问题.2.4重点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古城内沿河、沿路、公园广场等绿化空间构成了优质的慢行资源,规划应提升慢行廊道,挖30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41卷掘慢行资源,优化背街小巷,以“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为目标,打造一个展现古城特色,兼顾交通旅游等多重功能,满足全域旅游的慢行系统•古城的环城河慢行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与其空间格局、历史风貌是相互渗透&的•古城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桥资源,可充分利用其水陆并行的优势,结合现有的水上交通游线和游船码头、城墙遗址,营造水陆联动的慢行空间.利用古城特色水网、恢复水上公共交通功能,结合滨水空间的重塑和水质的改善提升,使绍兴恢复水中有船,岸边有人,沿途有景的生产生活画面,构建亲切怡人、自在畅游的水上活动游线/公交系统[9-,丰富各类水上活动,营造宜人滨水环境.3交通规划方案3.1外围建立交通保护环,减少古城内交通穿越解放大道、中兴路为穿越古城南北向的主干道,现状承担着过多的通勤交通,未来随着古城旅游人口的增加将导致道路更加拥堵•为切实保护古城、延续现有路网尺度,避免大量的过境交通穿越、破坏古城的历史环境,利用古城外围的主次干路形成交通保护环是相当有必要的,对穿越古城的东西向,尤其是南北向的交通通过外围交通环线进行分流.规划建立并完善古城外围交通保护环,加宽并优化环线道路横断面,减少古城过境交通穿越•规划形成三级古城交通保护环,通过交通管控等方式控制解放路和中兴路进入古城车流量•其中一级保护环为古城内最外围环线,由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组成,未来主要承担古城内部车辆、旅游及公共交通功能;二级保护环为越西路-城南大道-平江路-二环北路形成的交通环线,距离一级保护环600m〜1000m,主要承担由南至北的过境交通、通勤交通;三级保护环为二环东路、南路、西路、北路,距离一级保护环1600m〜3000m,主要承接进出高速路和国道等的城市外部交通.详见图3.图3古城交通保护环示意图3.2优化古城内部交通,梳理特色交通系统针对古城内部支路网不完善的情况,应以“疏导为主、改善为辅”的基本原则•通过交通整治、管理,充分挖掘道路潜力,优化古城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完善支路网、打通断头路、改善交叉口、设置小型集中停车场等形式综合梳理古城交通系统,增加古城内部道路连通性,发挥支路毛细血管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规划开辟连通次干路1段,开辟疏通车行支路12条,开辟疏通步行支路15条,满足车行需求局部拓宽支路若干条,如图4所示.规划增加点对点图例'S现状主干道is现状次干道s现状支路现状巷路1=^增加次干道匚m增加车行支路三增加步行支路铁路e停车场图4道路交通规划图第4期彭俊,等: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31小型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周边,停靠主要以大巴车、社区巴士为主,让景点停留更便捷.另外通过横断面设计、路权管理等方式整治古城道路,对交通进行合理分流,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车、步行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影响,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道路系统设计和规划中体现对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优先思想,例如采取公交优先配时、设置公交专用道、自行车在交叉口优先权、提供行人两次过街驻足区、安装行人过街信号灯等措施进行保障.3.3构建特色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出行比例通过建立以快速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其他辅助公共交通方式(水上巴士、出租车、学生班线、超市班线、短驳线等)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10],构成多方式、多层次、满足多重需求的综合公交客运体系.规划古城内公共交通,形成“二条轨道交通、三级公交体系、二类旅游专线”,见图5.■O•轨道交通及詁.点阳明故金'•阪史街区3n图例B陋卜旅游专线=0=水上专线及站.点历史文化街区亠ri迢路图5古城公共交通规划图二条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一号线与轨道交通四号线(《绍兴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明确),一号线在古城内南北向沿解放大道设置并东连至杭州(现在建),四号线在古城内东西向沿胜利路设置.未来轨道交通将是古城内居民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沿线主要商场、超市、大型住区等人群集散区域附近设置若干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枢纽,老城内站点按照800m半径轨道交通服务覆盖率达85%,能满足老城区大部分居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三级公交体系:针对老城区日益恶化的交通问题,力图通过公交通道的建设,满足古城内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形成“公交快速通道-公交干线通道-常规公交通道”三级体系,并设置公交专用道,古城内公交站点按照300m半径公共交通服务覆盖率达100%.公交快速通道作为各个组团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干道上,共3条,东西向沿环城北路、人民路,南北向沿中兴大道,运送速度为25km/h-30km/h.公交干线通道为在各区内部以次干道为基础而形成的主要通道,作为公交快速通道的有效补充,共2条,东西向位于城南的环城南路,南北向沿解放大道,运送速度为15km/h-20km/h.常规公交通道作为快速通道和干线通道覆盖区域之外形成的公交通道,提高公交网络覆盖面的有效手段,分布在公交快速通道和干线通道以外的城市道路上,运送速度根据具体路况而定,一般为10km/h-15km/h.二类旅游专线:一类为陆上旅游专线,另一类为水上旅游专线.按照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交旅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设置一条陆上旅游专线,即环城公交专线-越巴士,线路把古城区内多片历史文化街区有机串联起来并形成环线覆盖古城区内的主要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有效助力全域旅游向多元化发展.特色公交车身融合“绍兴文化”元素,以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和名仕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见图6.配备移动电视、5G网络、GPS定位系统、车辆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游客体验.水上旅游专线为兼容观光、度假和交通功能的“乌篷船专线”“画舫船专线”.乌篷船专线为城内水上游线,适合城内各河道要求船身宽度为1-2m~1.5m,通过水上游线串联各历史街区与旅游景点,形成各类主题旅游线32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41卷曲丈他绍兴乌篷船•询丈他紹兴越巴士 ___|11|811111|・时▲绍兴画舫船图6越巴士-乌篷船-画舫船设计意向图路;画舫船专线依托环城河形成环城游线,并依托鉴湖及浙东运河与区外主要景点相连,船宽度为5 m 〜8 m 满足大容量载客要求.加快修建水上旅游配套设施,在传统水乡风貌突出的特色空间节点增设游船码头,引入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水上活动,开发独特的水城旅游产品,带来丰富多 元的水上体验.3.4划定无车区域范围,规划慢行交通系统为改变古城内以往“重车轻人”的建设思路,规划共划定8片无车区域,共约290公顷,约占老城区面积的35%.为古城内8片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形成的7片无车区域,面积约210公顷,目的是保护街巷肌理,增强游客安全感;另1 片为环城河内侧绿地形成的无车区域,面积约 80公顷.无车区域内以传统街巷及慢行路径为主,禁止机动车通行,见图7.区域外围可设置若干社会停车场保障区内居民停车.依托9片无车区域构建“两环”以步行为主慢行系统,东南西北通过四条慢行步道联系“两环”.一环为“内环 文化旅游路径”,分别连接“阳明故里-书圣故里-周恩来故里-八字桥街区-鲁迅故里-前观巷-越子城”,路径全长约7.3 km,依托绍兴传统街巷而形成,分布形态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巷道、弄堂、里弄等,宽度多在3 m~6 m.对沿线景观进行提升,补充文化旅游相关的服务设施,改善核心文化展示片区的慢行体验.另一环为“环城河滨水休闲步行道”,依托环城河及其内侧绿地组成,全长约12. 2 km,以休闲健身为主,延续护城河作为古城的空间边界,打造成以休闲游憩、绿地公园和活力社区为主题的带状地区,形成古城外围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景观界面「11].并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建立慢行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衔 接良好的换乘系统.口]内环文化路径E 外环健身路径-I —T 内外环联系路径'Q 无车区域道路—环城»越了•城 历史也黑图例比商明故里--or o图7古城慢行系统结构图第4期彭俊,等:古城保护背景下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一一一以绍兴古城为例334实施对策建议4.1制定共享停车政策,缓解停车难问题深度挖掘停车资源,弥补古城停车供应缺口,缓解停车难问题.引导城市居民合理地利用小汽车出行,处理好居民机动化出行习惯和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推动“共享停车”政策的实施,即推进闲置车位社会共享.统筹使用生活圈内停车位,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非居住类用地的停车泊位作用,在双休日、节假日及夜间错时面向周边公众免费开放;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居民同意、条件允许、利用社区低效空置用地空间建设地下或地面的公共停车库,缓解老旧小区停车不足问题.此外应建立区域差异性停车设施建设政策和收费政策.人员密集的中心区,提供适量的停车设施,并实施较高的收费;外围区着重解决住宅区停车、换乘停车设施.4.2出台交通管制政策,减少机动车进入古城古城内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应出台交通管制政策,逐步扩大古城内机动车禁行区、限行区和单向交通组织范围.古城内部除允许公家车、救护车、军警车等特殊车辆进出外,应严格限制机动车进出古城.建议采用“价格杠杆+政府调控+外围停车换乘”等手段,控制进入古城的机动车交通,通过发放通行证、单双号限行、进城收费、停车导向等形式实施.倡导古城内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尽量少使用小汽车出行,并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鼓励其公交出行.外地车辆可采取错峰限行进入古城或通过停车换乘地铁、公交车等方式进入古城.在古城外围主要出入口附近结合轨道交通线路、公交枢纽站设置若干座“P+ R”停车场(“Park and Ride”的缩写,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市民驾车停进古城外的P+R停车场,然后去换乘公交车、地铁抵达古城内目的地,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方便市民停车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古城.4.3制定公交优先政策,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公交企业自身因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相结合的特点,政府应对公交企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支持和法规上的保障[12-.这些优惠政策措施主要表现在投资融资政策、税费和补贴、经营政策和技术支持政策这四个方面.投资融资政策为政府通过建立“公共交通发展基金”形式用以支持公交改革和发展.税费和补贴为政府对公交在收费方面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如减收国家税收、免养路费等其他费用.经营政策为鼓励公交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并进行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为出发点的多方面综合扶持,如燃料供应优先、上盖物业开发、公交广告租赁等.技术支持政策为公交运营公司、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包括车辆、车票、车辆调度、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如节能公交开发、自助乘车系统等. 5结论在古城保护背景下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是国内很多古城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今天,我国许多古城内部道路已经被拓宽改造,建设了大量停车场,使古城产生了大量的机动车交通功能.古城的交通优化必须从城市整体结构出发,跳出“需求满足型”的怪圈[13-.古城内应疏解非古城功能与机动车交通,在外面建设新城承接古城疏解的部分功能.结合人文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发展策略,以古城为核心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作用,有效挖掘道路潜力,优化古城内部交通.充分利用水网、河网、传统街巷,构建特色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划定无车区域,将慢行系统布局与山水资源、传统街巷、历史风貌保护等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慢行系统.古城交通发展还需要政府层面制定各项政策疏解古城机动车交通堵塞、发展古城公共交通、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参考文献:[1]陈德超,高若愚,李新.苏州市绿色交通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2,29(4):62-68.。

历史文化名街完整街道设计的分析与探讨——以苏州十全街设计为例

历史文化名街完整街道设计的分析与探讨——以苏州十全街设计为例

– 52 –历史文化名街完整街道设计的分析与探讨——以苏州十全街设计为例□ 王 龙,魏桂芬,王雨幻(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摘 要:历史文化名街作为城市的经脉,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同时又体现着时代的风采与变化,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历史街区中原有传统风貌及建筑肌理正快速消失。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位于苏州老城区的十全街早在吴王阖闾时代就已存在,承载着姑苏的历史文脉。

本文通过对苏州十全街进行调查与研究,初步探讨街道在交通体系、景观空间、文化建筑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对历史文化街道有效的品质提升策略及改造方案。

关键词:十全街;完整街道;慢行交通;景观特色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19)07-0052-04Historic and Cultural Streets Design–– Taking the Suzhou Shiquan Street as an ExampleWANG Long, WEI Guifen, WANG Yuhuan(Shenzhen Urban Traffic Planning Center Co., Ltd, Shenzhen 518000, China)收稿日期:2019-06-04第一作者简介:王龙 (1976-),男,满族,辽宁铁岭人,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设计、交通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features and architectural textures in historical blocks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 as the meridians of the city, carry the memory of the city and reflect the style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Suzhou is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Shiquan Street in the old city of Suzhou was already existed at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Suzhou Shiquan Street, initially discus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street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landscape space, cultural architecture and so on, and propose effective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transformation plans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Key Words: Shiquan street; Complete street; Slow traffic; Landscape features0 引言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始称于宋,因旧有十口井得名,后改为十全街。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研究——以北京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研究——以北京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为例

18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6街道和住房更新换代,很多历史街区已经不具备居住条件,更有甚者被彻底废弃。

而某些历史街区虽然经过修复及改造可以继续使用,甚至成为地方特色,但在文物保护和商业发展的平衡上仍然值得审视。

北京作为历史名城,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具有数量庞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前门作为重点文化遗址,周边拥有东交民巷、大栅栏、鲜鱼口、琉璃厂等诸多历史文化保护区。

其中,大栅栏里的杨梅竹斜街经历270年的发展,如今的历史风貌还可见一斑,并且这条胡同在兼具商业和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拥有文化及文物价值。

因此,笔者将以杨梅竹斜街为例展开研究,对其修复及整改的成果进行后评估。

1问题提出1.1杨梅竹斜街改造历史及选址原因1900年5月,大栅栏地区遭到义和团焚毁。

同年7月,又受八国联军破坏,曾一度变得门庭冷落。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大栅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保留了大量如瑞蚨祥、同仁堂、六必居、内联升、不瀛斋、亨德利等老字号店铺和特色商品,又新开办了许多国营商店和专业商店等。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大栅栏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而同时也成就了一个目前仍然保存较完好的大栅栏[2]。

杨梅竹斜街自2012年起,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长达6年的改造。

整个改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2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第二阶段是2015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66—摘要 目前,古文化街区经过保护和改造后,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文章对北京前门周边一些街区及胡同在商业、住房、消防及文物等方面的规划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相关数据,对现有成果进行评估。

再根据评估得出的结论,提出改进方案,使得已改造街区在文物保护等方面得到完善,或为未改造历史街区的修复及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体系;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中图分类号 TU201.2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历史街区保护的后评估研究”(202106033)DOI 10.19892/ki.csjz.2023.16.48Abstract At present, after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al distri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some neighborhoods and alleys surrounding Qianmen in Beij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ommerce, housing, transportation, fir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relics, and made an evaluation on the existing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 improve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of the renovated district, o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reformed historic district.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system; Dashilarn; Yangmeizhu byway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1]。

济南历史街区明府城道路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济南历史街区明府城道路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表 1三 粪街 巷 的交通 功 能
首先将 明府城划分为以将军庙厦芙蓉街一百花 洲两大历史街区为主的6个核心保护区 ( ) 图5 .围绕楔 保护区设置交i 生 。 谴 4. 2道路网规划调整 1.

逋 .
萎 罢 薹
将明府 般商业

( 6 圉 ,表 1 )
() 1 交通性街道。 在保护历史街 区原有历史建筑 街 巷肌理的基础上,重点改善老街巷核心 保护区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 围绕将军
目 2 府 域 边 线 路 目
构建便捷低碳的宁静交通体 系。具体表
现为:既要注重保护街巷肌理 又要实现 相应的交通性及功能性;弱化车行系统, 降低对小汽车出行的吸 I 力:通过实旋
严格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重点打造便
l - *i t l l E l *§
庙、美容街一百花洲两大历史街区规划 拓宽原有外 围街道,与明府城周边城市 干道形成环路,满足小型机动车通行要 求 另外 ,在明府城周边城市道路及交 通性街道尽头设置公共停车场,满足旅 () 2 一般商业性街道 为满足周边一般 地区商业 网点的交
通需求.保留和改造观秆城一般地 区商
变通的衔接,墙是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人
台理开发与利用
作者简介] 隋严春,许
建.硕士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I 程师。
街 院后街等街道经反复修建改造后,宽度在 6 m以上 而其余大部分街巷,路边建筑乱措乱建随意侵占街道的
现象 较为普遍 ,多数 宽度在 3 以 ( 1。许多 下 图 ) m 现行
通车的街道线形曲折,道路宽窄不一,多为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混,,通行能力差,转弯半径 安全视距均难以 疗 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加之多数路段车辆随意占道停车,

青岛市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究——以青岛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快速路南段为例

青岛市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究——以青岛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快速路南段为例

分历文化街区内的建筑遗产免遭过度破坏。

2020年6月,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详细控规将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划为综合居住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配套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

现有的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定义差异并不显著,本文将其定义为以居住功能为主且能够反映特定地域风貌,区别于以商业活动和强烈历史文化色彩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广泛存在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定的人文特色风貌,但其仍然存在配套基础设施陈旧、私搭乱建滋生、物质环境品质较差、年轻人口流失等问题,成为城市经济、交通发展更新的桎梏。

同时,作为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历史文化街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其活力亟待激活。

本文以青岛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快速路以南部分为例,采用问题导向式的研究方法,即梳理实地调研所发现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并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未来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策略,以期在双保前提下推动城市结构改善与功能品质提升。

1街区历史沿革与现状发展困境1.1街区概述研究基地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是由苏州路、胶东路、莱芜一路围合成三角形的区域。

基地地形为坡地,莱芜一路为高地,南北的苏州路和胶东路分别向下延伸,两路交会处目前正在修建地铁一号线与四号线相交的江苏路换乘地铁站,这也是此地块的最低点。

苏州路原是观象山和伏龙山之间的一条山沟,20世纪20年代被修成了马路,两侧分布着许多当年左联成员和地下党居住和办公的小洋楼。

胶东路就是大名鼎鼎的青岛“波螺油子”,20世纪90年代青岛修建东西快速路的时候,“波螺油子”摘要 为探究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本文以青岛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快速路南段为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阐述其街区肌理特征遭破坏、业态特色逐步衰退、新旧居住环境失衡、公共服务品质较差的发展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以遗产价值判定为依据进行城市空间单元划分,再通过边界的完善与历史风貌的重塑对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的设计策略,以期在双保前提下推动城市结构的改善与功能品质的提升。

官渡古镇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官渡古镇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官渡古镇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作者:段寒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7期摘要:城市是一个生物有机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它在不断发展进化。

官渡古镇在旧城区和历史街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是:怎样在部分保护的问题上根据部分的有机更新,且保存历史的风格。

本文以官渡古镇最为背景,通过对古镇街区现状的描述,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性分析及其主要内容关键词:官渡古镇道路交通系统分析引言官渡古镇属于云南昆明市六个市辖区中的官渡区所在管辖的一个古镇(纳入昆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并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这里过去有过一段非常繁荣的时期,官渡渔灯笼是昆明八大古风之一,古镇有着古老的桥梁、传统的民居住宅、街巷、道路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遗迹,这也是保护昆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而在实际生活中,古镇的有些道路,因为村民缺乏保护意识和建设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古镇的道路有一定的破坏,这极大的摧毁了古镇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文化。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为了拯救国家保护历史古迹,比如钻石塔(展示古镇的当地风情和文化景观)。

此文重要的对昆明市官渡古镇的道路交通系统作出分析。

1 官渡古镇现状分析官渡古镇从新街南边的观宝路出发,向北走到庙站寺,它长300多米,在其街道中间有一条东西贯通的步行街。

官渡古镇中古老的商业街就属官渡街,承载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整条街保留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街巷,也是该镇为主区以东西方向的主轴。

金刚塔成为官渡街和新大街的中心,步行交通由两条街所构成一个系统。

新街中间有一座钻石塔,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钻石塔建于明代,它属于钻石王座的类型。

不仅反映了佛教秘方的内容,还保留了早期喇嘛的特点,同时,在宝塔上,它是根据晋以来纪念石柱的流行,具有着历史文化的底蕴。

近年来,由于塔楼的沉没,塔楼的基础已被淹没。

为了科学有效地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2002年7月14日,塔体整体被吊起,成功提升达到2.6米。

在新街北部,有一座大倒市级保护的历史文物-苗寨寺东塔。

历史街区路网对交通出行影响

历史街区路网对交通出行影响

历史街区路网对交通出行影响【摘要】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路网,通过对其路网和道路情况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从路网结构、交通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慢行交通主导出行的特征,并对路网对此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一个普适性的小街坊模式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结论。

【关键词】四川北路街道;路网结构;慢行交通;小街坊一、街道介绍四川北路街道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西南部,东至欧阳路、临平北路、四平路、虹口港、海宁路、吴淞路;南至苏州河,与黄浦区相望;西至河南北路、武进路、罗浮路、轨道交通3号线、宝源路、宝山路、东江湾路,与闸北区相邻;北至四川北路、甜爱支路、山阴路、四达路。

辖区面积约2.33平方公里,2009年统计户籍人口7万多民。

由图1可见,街道位于内环线内,靠近市中心,南临苏州河,北接居住区级公园—鲁迅公园。

在历史上,四川北路街道辖区属于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20世纪初,在多伦路、溧阳路、山阴路、黄渡路两侧兴建了众多的花园洋房、公寓、里弄住宅,今日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为数众多的日本侨民在此居住,出现为其服务的福民医院等。

同时,亦有鲁迅、茅盾等众多作家在此定居,开展文学活动。

如今尤有鲁迅故居、瞿秋白故居等历史保护建筑。

以及恒丰里、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等历史街区。

在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中,此处的溧阳路、山阴路-祥德路、甜爱路名列其中。

见图3.四川北路街道内道路自修建至今大多未经拓宽,大体仍保持租界时代的路幅,网络变动较小,从而也必然具备着新规划建设的中国式道路所没有的特征。

二、现状路网分析(一)网格图形特点见图4。

从道路路网形态来看,本街道有南北长东西窄的特征,其路网基本呈棋盘式,在顺应河流等地形的基础上及跟随城市发展变化时有错位。

棋盘式路网长处在于提供给出行者较多的可选路径。

棋盘式道路的缺陷在于对角线方向到达绕行,但在这样的街道尺度来计算,从西南角往东北角直线距离为2823m,道路距离为3348m,仅超过500m左右。

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研究与分析

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研究与分析

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研究与分析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历史街区也是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需要更新和发展。

本文以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利用为基点,从历史街区的保护完好程度、景观环境、功能演变、交通现状以及宜居性五个方面,对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四个地块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保护性建议与规划,以期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在实施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historical district is thecityhistory of non renewablebuildingcultural resources,should be effectivelyprotected;at the same time,a dynamic organismvitalityhistoric districtisin the city,the need to updateand development.Based on the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the historicuseas the starting point,from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condition,landscape environment,function evolution,traffic situation and the livabilityin five aspects,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four plots inChengdeHeping District,Tianjincity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uggestionand planning,in order tothe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resources of the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theprotected,and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implementing thecity’sharmonious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Key words:historic districtprotection and renew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引言: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城已有600年的历史,六百年的历史积淀,给城市留下了众多的宝贵建筑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规划要根据各历史街 区不同特征,因地制宜选择不 同规划手法。
Page 5
汇究
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南北向穿过青岛老市区,南起太平路,与广西路、湖 南路、沂水路、龙山路、齐东路、伏龙山路、莱芜一路、苏州路、观象一路交汇,北抵胶州路及 热河路路口,全长1361米,宽15米,全路段有两处大坡,坡度较大。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 斯麦大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已改名江苏路。今天街道两侧还保留不少当年的 德国建筑。特别是江苏路中段15号位于一个小丘上中世纪城堡风格的江苏路基督教堂,最具有代 表性。基督教堂北面,隔墙相望的是江苏路17号,民国时期,曾是青岛保安总队的队部。基督教 堂正西面的江苏路12号,建于1908年,原来住的是胶澳总督的助理,老百姓称之为"二提督楼", 后作为青岛保安总队队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曾长期作为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办公楼。基督教堂西 北角,是青岛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医院,曾是总督医院,日占时期分为陆军医院与疗养院,后叫同 仁会医院。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医学院,这里作为附属医院,青岛人叫它"山 大医院",1958年山大已迁走,老青岛还叫它"山大医院",现在实际的名称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医院中的老建筑里仅存有几座附属建筑了。它的东面曾是青岛医学专科学校,1946年合并 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后又曾作为护士学校,旧楼也已拆除了。上去长长的大坡,东边的江苏路27 号是日本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官邸,日本人在青岛建的私人住宅中,这是面积最大的,也是设备 最豪华的,它有一个很大的日式园林,楼前园内有停车场。日本军方,兴亚院与领事馆三方首脑 多次在这里开秘密会议。再走过去时青岛有名的"六路口",也被很多住在附近的人称做"三角地", 江苏路在这里与观象一路、苏州路、伏龙路、齐东路、龙山路相会,上下起伏,左右跌宕,成为 一处景观。
Page 2
江苏路沿线基本上为居住用地,与平原路交汇处的青医 附院为医院用地,是街区内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靠近 广西路和太平路是太平路小学。都会产生较大的交通流 量。
以江苏路为中心的几个旅游风景区,在旅游旺季时的客 流高峰期,庞大的客流量也会对街区交通造成严重的干 扰。
由于是居民区,上下班时段也是交通拥堵的高发期。
Page 3
人们渴望保存历史街区的原始面貌
历史街区自身的空间尺度狭小
现代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庞大
如何保护好历史街区的原真性
怎样疏导街区内外交通流
如何在现代社会激活街区活力
Page 4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如 何处理好街区保护、利用及改 造的关系。
道路交通是历史街区的脉动, 在历史街区保护中要极其注重 交通整体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