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幸福感调查”看衡量幸福的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作者:鄂璠来源:《领导文萃》2013年第04期“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NO1 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NO2 最具成就感的幸福:收入满意在“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中,收入排名第一。
中国人对于收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2011年,甚至也超越了健康。
但是,调查显示,高收入者并不一定活得幸福快乐,低收入者也并不一定过得悲催郁闷。
那些对于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者,才能将钱和幸福统统抓在手中。
NO3 最温馨的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无论哪个年代出生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重视家庭。
国人普遍看重家庭,讲究“家和万事兴”、“常回家看看”,因此“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往往都有着较高的幸福指数。
NO4 最浪漫的幸福:得到爱“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单身人士们所期待的“爱”更多地来源于和他/她在一起时的感觉,他们希望理想中的“另一半”能尽快出现,并幻想着那种美好而浪漫的感觉;而已婚人士们所期待的“爱”更多地来源于和他/她之间的情感,他们希望彼此间能够用沟通和理解搭起“心桥”,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然后一起慢慢变老。
NO5 最安心的幸福: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在中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哪怕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空间,却是能够为人生挡风遮雨的地方。
NO6 最超值的幸福: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体现《小康》向千余名劳动者发问,“就职业而言,您认为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除了“收入”之外,回答最多的就是“个人能力得到体现”,而在50后受访者眼中,“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和“收入”同等重要。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xx人xx的十大标准NO.1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是健康。
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也应该是心理上的。
NO.2最具成就感的幸福:收入满意高收入者并不一定活得幸福快乐,低收入者也并不一定过得悲催郁闷。
那些对于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者,才能将钱和幸福统统抓在手中。
NO.3最xx的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无论哪个年代出生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重视家庭。
NO.4最浪漫的幸福:得到爱爱,有许多种。
爷爷奶奶的喜爱、父母的关爱、情人的深爱、领导的厚爱……得到爱,便是幸福。
NO.5最安心的幸福: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中国人一直用“安居乐业”来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中的“安居”无非就是拥有一套能够起居的住房。
NO.6最超值的幸福: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体现稳定的职业能带来安全感,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NO.7最实在的幸福: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今年,一部以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
节目火爆的原因无疑是公开的——中国人重视对“吃”的体验。
NO.8最基本的幸福: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很多国家的“幸福秘籍”中都可以看出,环境保护越好,国民幸福指数就越高;环境污染严重,国民幸福指数就会降低。
NO.9最长久的xx:社会安全很多采访对象说,他们所认为的幸福感是可以与安全感画等号的,但几乎也有同样多的采访对象抱怨说,自己太缺乏安全感了。
NO.10最可靠的幸福: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在中国人的幸福生活里,朋友是不可或缺的。
幸福在哪里?——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发现的中国幸福观
待 幸福 感 。 在马 克思 的理 论 框 架 内 ,幸福 首先 意 味 着
人 类 在精 神和 物 质上 的 全面 发 展 与 自 由,而就 幸 福 的 终 极价 值 而 言 ,平等 、自 由 、和 谐 都 是最 重要 的 组成 部分 和 先决 条件 。
查 ” 的全部 数 据 录入 编辑 、审核 处理 ,以 及统 计 分析
22. 。 3%
财 富 与幸福 到 痘是 什 么关 系 ?越 富有 是否 就 会越
幸福 ?
根 据现 代经 济 学原 理 ,对 于 “ 完全 理 性” 的人 来 讲 ,如果 财 富越 多 ,那 么选 择 的 自由越大 ,那 么就 更
可能 获得 最 大化 自己幸 福 所需 要 的各 种 资源 。然 而 对 于 “ 全理 性 ”这 一前 提假 设 却一 直争 议 不断 。 完 为进 一步 发现 物 质财 富 的多 少与 人们 的 幸福 之 间 的 关系 ,我 们 通过 “ 调 查 ”中 连续 4年 的 随机 大样 大
而 是财 富 的正 确 分配 问题 ……人 要想 快 乐 ,便 脱 离不
了享受 的 物质 手段 ,这在 一 切文 明 社会 里 主要 就是 财 富 ,但 是人 们 可 以在 拥有 较 少财 富 的情 况 下达 到前 所
各省 的 人 口比 例相 协 调 。如河 南 省人 口最 多 ,调查 者
的 比重 也最 高 .达 66 %。 . 8
什 么是幸福?达林 ・ 麦马虹 ( ar Ma o , D ri Mc h n n
问卷 中的回答 是被 调查 人个 人关 于 自身当前 生活 幸 福 的主观 感受 ,也 是人 们对 于 自己生 活状 态 的正 向
情 感认知 评价 ,这就 是主 观 幸福感 。 近 年来 ,使 用这 种主观 幸福 感定 义人 们的 生活 感 受 得到 了 心理学 成果 的支 持 ,心理 学家 卡尼 曼 的研 究
央视随机调查 你幸福吗 再次撩拨国人 幸福神经
央视随机调查"你幸福吗"再次撩拨国人"幸福神经"2012-10-17 10:16:10 来源:新华报业网央视近日连续播出记者街头随机调查——“你幸福吗”,再次撩拨国人屡遭冲击的“幸福神经”。
回归个体,才能表达幸福感受“幸福”,本是哲学范畴的词语,甚至算得上人生的终极追求。
而央视的幸福街访,终于让“幸福”回归“个人”表达,正是这一点,再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幸福”这个词在媒体和舆论中高频使用,大约可以追溯到六七年前江阴第一次提出“幸福指标体系”,这体现了政府从唯GDP走向民生幸福的追求转变。
今天,“幸福XX”的构词已经遍布祖国各地,而有关方面造性地用“幸福”一词柔化而诗意地概述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的成绩及目标,国人对此的态度是普遍地会心地接纳。
政府的着力,在补缺补短以满足大多数人群的基本需求,比如最低工资、义务教育、医保社保、群众文化等等,是逐步提升社会的底线,所以,非底层的老百姓当然不会把自个儿的幸福愿景,与指标体系相提并论。
这时候,央视用随机街访再炒“幸福饭”,让“幸福”以个人体验的形式呈现——不代表别人,也不被别人代表。
正是这种带着体温体味的真人表达,让观众又有了嬉笑怒骂的激情。
不能不说,这是“幸福调查”的突破,也是“幸福”的回归。
快乐是容易的,幸福是困难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生活中,很多人不吝于表达自己的“幸福感”,所有开心、高兴、快乐的感受统统可以称为幸福。
面对“你幸福吗”这样的严肃问题时,人们自觉主动地将“快乐”和“幸福”做了区分,于是,即使是那些时常喊着“幸福啊”的年轻人,也会愤愤不平地历数自己的不幸福。
原来,“快乐”是容易的,“福”则是困难的。
其实,老祖宗有一句话最能概括幸福感:“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谓“隔锅的饭香,别人家的孩子最优秀”由是观之,幸福总在别处。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谁没有生存压力,谁没有生活烦恼?没有人能坦然回答“我是幸福的”,这原本就是人性之通病,不是靠社会进步就能改变的,更不是专家教授一番谆谆教导就能点化的当然,“幸福”的反面未必就是“不幸福”,我们大多数人就生活在“不够幸福”向希望中的“幸福”追求的过程之中。
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2013-7-10………………………………………………………………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收入、健康、家庭、朋友、社会,新时期中国人对幸福的感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对上千人进行深入调查后,《小康》杂志梳理出现时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幸福,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幸福,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却又因人而异,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幸福的姿态各式各样,幸福的标准更是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欲望及生活态度等紧密相连,无法进行统一的测量与评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手中握着的幸福,不要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从大家手中握着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试图用10个手指头来“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十大幸福标准。
1、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既不是金钱、财宝,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
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也该是心理上的。
《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近百年间,中国人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问一个你身边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怎样保养的,大部分人可能会告诉你,“心态要好,多锻炼”。
中年一代信奉“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
70后、80后甚至90后们则认为“工作第一”,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多赚些钱,于是习惯了熬夜和在电脑前一坐长达数小时的生活,等发现自己有了颈椎病或者轻微脂肪肝的时候,“小资”们便去健身馆办卡了,但是开了卡之后,也许一年过去了,去运动的记录却屈指可数。
幸福的三个标准
幸福的三个标准
幸福,是人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的定
义可能有所不同。
然而,无论怎样定义幸福,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我看来,幸福的三个标准
分别是健康、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满足。
首先,健康是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没有健康,再多的财富和
名利也是无法享受的。
因此,保持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基础。
无论
是饮食、运动还是心理健康,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面。
只有拥有
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其他的幸福。
其次,人际关系也是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无论是家庭、朋友
还是同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支持。
在困难的
时候,有人陪伴、有人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成就,也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身边的人际
关系,用心去维护和经营。
最后,内心的满足也是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无论是对自己的
成就、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对未来的期许,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
调整。
只有内心的满足,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因此,
我们需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总而言之,幸福的三个标准分别是健康、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满足。
只有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吧!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中国人幸福感十大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十大标准2012年11月06日08:12 小康杂志国人幸福观(资料图)文|《小康》记者鄂璠幸福,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幸福,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却又因人而异,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幸福的姿态各式各样、风情万种,幸福的标准更是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欲望及生活态度等紧密相连,无法进行统一的测量与评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手中握着的幸福,不要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从大家手中握着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试图用十个手指头来“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十大幸福标准。
NO1 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既不是金钱、财宝,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
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也该是心理上的。
《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近百年间,中国人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问一个你身边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怎样保养的,大部分人可能只会告诉你,“心态要好,多锻炼”,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电视、报纸上的医疗广告那么火,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要花大价钱去买保健品。
中年一代信奉“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他们的锻炼场所多在附近公园,居住小区。
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
人们厌倦了烟酒生涯,越来越多的开始户外休闲。
70后、80后甚至90后们则认为“工作第一”,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多赚些钱,于是习惯了熬夜和在电脑前一坐长达数小时的生活,等发现自己有了颈椎病或者轻微脂肪肝的时候,“小资”们便去健身馆办卡了,但是开了卡之后,也许一年过去了,去运动的记录却屈指可数。
爱的真谛——央视幸福调查有感
"爱"的真谛——央视"幸福"调查有感作者:谢珩来源:《市场观察》2012年第12期国庆期间,CCTV新闻联播连续播放对中国公民的随机采访---“什么是幸福”?昨晚,当又看到记者随机采访一个公民"你觉得什么是幸福"时,我随意地问了下我四岁零10个月的女儿:“诺诺,什么是幸福呀?”,她依偎在我身边说:“爱呀”。
我低头看了看她,又问:“那什么是爱呢?”,她一边掰着手指头玩一边说:“爱就是爱大家呗”。
我四岁多的女儿,也许她还不会解释“爱”,她只是用"爱"字造了个句;亦或她真的觉得“爱”就是应该对别人好。
但无论怎样,她的回答让我重新在思考,究竟什么是“爱?什么又是幸福?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来就不缺乏“爱”这个字,中国儒家的“仁”讲的就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己及人的“爱”;东方佛法的“慈”讲的也是爱,平等无差的爱;西方基督教的“救赎”讲的也是“爱”,奉献牺牲的“爱”。
可是纵观今日的世界,“爱”在哪里。
我们不缺的是“爱”这个字,我们没有的是“爱”这颗心。
繁体的“愛”告诉我们,“愛”字从“心”。
就在昨晚的新闻联播时,就在我女儿的回答中,我想起了一行禅师在《故道白云》这本书里提到的慈悲:慈悲就是无条件、无希求的爱心。
“爱”的原意是“怀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西方奉献牺牲的“爱”,也是指对他人而言。
而我们现在的“爱”,有几人言他?也就在几年前,我也曾是“爱谁不如爱自己”的“爱”的拥趸者,为什么要把福给人,为什么要让利于人,为什么要牺牲自我?这一切除了意味着吃亏、倒霉还能有什么呢?为什么必须得“爱”他人?这恐怕是我们现今社会每个人都不甚清楚的疑问。
一行禅师给了我答案。
一行禅师依佛祖之释,认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
比如一个人的存在,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如果别人不为你提供任一方面的帮助你都无法生存。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幸福,是一个让人们向往的词汇,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的标准又是不尽相同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的标准呢?幸福的标准,或许可以从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开始。
对于一些人来说,幸福是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过上安稳的生活。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幸福是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拥有充分的自由和创造空间。
而对于还有一些人来说,幸福是能够和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享受彼此的陪伴和关爱。
除此之外,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体现在对健康的追求。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因此,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和家人都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爱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在当今社会,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体现在对于精神追求的满足上。
一些人认为,幸福是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和素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
他们愿意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当然,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体现在对于外在环境的满足上。
有些人认为,幸福是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谐美丽的环境中,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和宁静。
他们愿意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美好。
总的来说,幸福的标准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标准,而这种多元化也正是幸福的魅力所在。
无论是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对健康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还是对外在环境的满足,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理解每个人的追求,让多元的幸福标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和快乐。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
首先,幸福的标准可以是健康。
没有健康,再多的财富和名利也是空谈。
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基石,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其他的幸福。
因此,健康应当是衡量幸福的首要标准。
其次,幸福的标准可以是家庭和睦。
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息息相关。
无论是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交流,都是构建幸福家庭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人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幸福的标准还可以是自我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也是幸福的一种体现。
当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幸福的滋润。
最后,幸福的标准还可以是社会贡献。
在社会中,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帮助,也是一种幸福的体现。
无论是做公益事业,还是为社会做出贡献,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综上所述,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多元的,它既可以是健康,也可
以是家庭和睦,更可以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
每个人对幸福的追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幸福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
但无论如何,幸福都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而我们也应当珍惜当下,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
首先,幸福的标准可以是内心的满足感。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感到满意和愉悦时,就会产生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是源自内心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一个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积极的调适和改善,从而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其次,幸福的标准可以是身心的健康。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一个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需要健康的支撑。
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健康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再者,幸福的标准可以是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幸福感。
当一个人能够与家人、朋友、同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关爱时,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此外,幸福的标准还可以是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才能感到幸福和满足。
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成功,更包括精神上的充实和成长。
当一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为社会
做出一定的贡献时,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综上所述,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幸福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更是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幸福不是短暂的情绪波动,更是长久的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标准,努力追求幸福,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真正的幸福生活。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首先,幸福可以从内心感受到。
一个人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是看他内心的感受。
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只要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就可以说是幸福的。
这种内心的满足感往往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投入、对家庭的关怀等。
因此,内心感受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幸福可以从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关系对于幸福至关重要。
家庭和睦、朋友之间的真诚友情、同事之间的合作共赢,都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感。
在人际关系和谐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体验到幸福的滋味。
再者,幸福可以从个人成长中显现出来。
个人成长是每个人一生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当一个人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进步,就会感到幸福。
因此,个人成长和进步也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外,幸福还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体现出来。
当一个人能够给予他人帮助、传递温暖,就会感到幸福。
这种帮助他人的行为,不仅可以让他人感到幸福,也会让自己感到幸福。
因此,对他人的帮助和关爱也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之一。
总的来说,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内心感受、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对他人的帮助,这些都可以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有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因此,幸福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标准,不断追求,不断实现。
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幸福的滋味。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过上快乐美满的生活。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的定义可能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物质财富,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爱情。
那么,幸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很多人来说,物质财富是幸福的标准之一。
他们认为只有拥有了足够的财富,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在不断改变。
有些人认为,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取决于内心的满足。
他们认为,只要生活中有所需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除了物质财富,健康也是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健康,就是幸福。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去追求更多的幸福。
因此,很多人认为,幸福的标准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受疾病困扰,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除了物质财富和健康,家庭和爱情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只有拥有了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爱情,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人们最温暖的归宿,而幸福的爱情更是人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向往。
然而,幸福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人们生活经历和心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幸福就是拥有了物质财富,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幸福就是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幸福就是拥有了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爱情。
因此,幸福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标准。
总的来说,幸福的标准是多元的,它不仅包括了物质财富、健康、家庭和爱情,还包括了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当我们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内心的感受,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标准,努力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幸福,让生活更加美好。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
首先,从物质方面来看,经济独立和物质生活水平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可以保障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生活的焦虑和压力,从而获得幸福感。
当然,并不是说物质生活水平越高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是要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其次,从精神方面来看,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也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
之一。
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使人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同时,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实现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幸福感的获得。
当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再次,从社会关系方面来看,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也是衡
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孤独感和焦虑感,从而增加幸福感。
而且,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环境的健全,也是保障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满足,还包
括精神方面的内心体验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得到满足和平衡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关注和改善自己的幸福感,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让幸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首先,幸福的标准可以从个人的内心感受出发。
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内心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幸福的一种表现。
因此,个人内心感受的幸福程度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从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出发。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物质条件,也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幸福感。
例如,一个人是否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否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
因此,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劣也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再者,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从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实现出发。
一个人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幸福感。
因此,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总的来说,幸福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个人内心感受的满足和快乐,也包括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劣,更包括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实现。
只有当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和实现,一个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美好。
因此,衡量幸福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考量,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而这种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不断探索和拓展幸福的内涵,让幸福的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既包括个人内心感受的满足和快乐,也包括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劣,更包括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实现。
只有当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和实现,一个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享受幸福的美好。
幸福调查后的思考
幸福调查引发的思考最近央视的“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很火,我看到那些被采访者的回答,心中有说不出的感觉。
幸福是民生之大事,幸福来自于自身的感觉,来自于需求实现后的满足感。
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幸福的标准就不同。
幸福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不同人的需求是不同的。
美国心理学马司斯洛1943年提出的人的需要结构理论,人的需要按重要和层次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需求(饥饿、寒冷)----安全需求(安全、保护、稳定、健康)---社会需求(友爱、归属)--地位需求(成功、声望)---自我实现(自身发展、成就),共分五个层次。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以上可以看出,人的一生根据所处的阶段和社会层次不同,幸福标准也在不断发生者变化。
但是“知足长乐”是适合所有人的,欲望少了,幸福感就会增多。
相反一个充满很多欲望,永不满足的人,她(他)也将会一直处于失望、焦虑、愤恨之中。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一个腰缠万贯的商人,如果背离了经商的准则、靠投机、靠欺骗所聚集的财富,他的内心是恐惧的,是不踏实的,这样的生活也注定是不幸福的。
人的一生能拥有多少幸福?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和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在于你能不能把超越自我当成一种幸福,而不言放弃;在于你能不能把物质上与人的差距当成一种幸福,而后清净心灵。
幸福不是索取,不是攀比,不是逃避,更不是占据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付出和给予,这样你才能感知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这样你就会幸福。
享受幸福也是一种能力,那就是珍惜身边所拥有的,懂得分享、感恩、珍惜和付出,你的幸福就会永远存在。
“珍惜才会长拥有,幸福快乐每一天”与大家分享。
你幸福吗央视调查报告
你幸福吗央视调查报告《你幸福吗?央视调查报告》央视新闻播出了一份幸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部分:前言幸福,是生活的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央视新闻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和实践存在巨大差异。
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在生活中的状态密切相关,这份报告将会给您带来感性而深刻的触动。
第二部分:幸福感的来源幸福感的来源,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报告显示,大多数人对于幸福感的认定主要来源于经济、情感、社交等方面。
家庭稳定、情感满足以及承认感、自我价值感都是重要的所得来源。
物质水平的提高虽然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显著提升,但并不是唯一的幸福感来源。
第三部分:幸福感的差异就业、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均影响了人们在幸福中的感受。
比如,高薪的工作并不等于高幸福感。
同时,城市和农村的人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城市居民幸福感大幅度增长,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也在逐渐提升,但两者之间仍存在差距。
第四部分:幸福感的未来报告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整体上呈增长的趋势,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比如,孩子教育负担的加重、居民的生活压力、老年人的健康及养老问题等,需要全社会关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五部分:结论在报告中,我们发现幸福感并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度的人生体验。
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人的幸福感在逐步提高。
但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解决,为国民的更高幸福度创造更好的条件。
结尾,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走自己的路,相信也有自己的幸福。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首先,衡量幸福的标准可以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考量。
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确实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拥有稳定收入、良好住房条件和丰富物质生活的人,往往会感到更加幸福满足。
然而,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因为物质的满足往往是短暂的,人们追求的更多是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其次,衡量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从精神生活方面来考量。
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否,同样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有着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关系、丰富的人际交往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人,往往会感到更加幸福满足。
精神生活的丰富不仅包括了个人的内心世界,还包括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情感支持和认同感,也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再次,衡量幸福的标准还可以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方面来考量。
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感。
例如,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人,往往会感到更加幸福满足。
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不仅包括了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还包括了个人兴趣爱好的追求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总之,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否,更包括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程度。
幸福并不是简单的享乐和满足,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每个人对幸福的追求都是不同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幸福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央视“幸福感调查”看衡量幸福的标准编者按: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黄金时段都会播放一组在街头采访寻常百姓的镜头,共同的问题是“你幸福吗”。
接受调查者五花八门的回答展现了当代中国百姓的幸福观,更引发了一场围绕“幸福”的大讨论——央视“你幸福吗”的提问究竟是简单粗暴还是标志性进步?到底什么是幸福?究竟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幸福?现将有关内容编辑如下,供领导参考。
央视“幸福感调查”节目遭遇褒贬两极评价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街头采访普通百姓,被访者面对镜头反应各异。
在9月29日的节目中,山西太原清徐县北营村的一位中年男子面对提问作出了“我姓曾”的答复——这段有点“黑色幽默”的问答播出后迅速走红网络,也使得央视的“幸福感调查”节目遭遇褒贬两极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多元化的立场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以往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不适合今天中国社会呈现民意的方式。
“你幸福吗”的提问调查是央视标志性的进步。
一些网民发帖认为,“央视能如实播出一些很‘搞笑’的回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不再板起脸孔说话,变得更亲民了,这是值得称道的”。
也有网民发帖指出,央视的调查提问不仅生硬,而且是在镜头前
面毫无顾忌地将受访对象关于是否幸福的回答公诸于众,如此一来,提问得到答案的真实性势必缩减,民意调查得到的结果也将与真实情况有出入。
媒体如此简单粗暴的提问,折射出我国媒体在提问受访对象时缺乏人文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认为,若把央视“你幸福吗”的调查当作“人生百态”来欣赏,看各色人等对“幸福”的理解,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要把这随机的3000多人的回答作为一种“调查”就很不靠谱了,现在应该格外警惕类似阿Q的“精神幸福法”。
《江南时报》认为,从本质上讲,人人都有幸福感,但是否幸福的追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多人不仅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即使有答案,也不愿与外人分享。
《京华时报》认为,街头采访毕竟有限,无论什么回答,都只是一种个体生活状态的具象展示。
假如要用这种个体幸福感的表达,来企图说明整体的幸福感,是徒劳的。
《现代金报》刊文称,调查“不幸福”或许更有意义。
对幸福的回答,说不清楚,难以统一;但人们对不幸福的回答却比较清晰,这就是百姓对身边事的不满。
弄清了哪些事让百姓们不幸福,通过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弥补幸福“短板”,肯定有助于增强百姓的幸福感。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被问及了当下最热门的问题“你幸福吗”,莫言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莫言的“茫然幸福论”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华商晨报》文章认
为,一个人幸福与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从这个角度说,莫言的“我不知道”的回答,才是一个最客观的回答。
因为一个今天幸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否还会这么幸福;而一个不幸福的人,也许明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引发全民大讨论
《新华日报》载文称,快乐是容易的,幸福是困难的。
所谓“隔锅的饭香,别人家的孩子最优秀”,由是观之,幸福总在别处。
当然,“幸福”的反面未必就是“不幸福”,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不够幸福”向希望中的“幸福”追求的过程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表示,人们追求的目标,除了物质财富,还包括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如果这些非物质追求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幸福感就会降低。
著名学者马未都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短暂的幸福感,要获得长久的、一生的幸福需要一个前提——社会公平,或者说趋向公平。
著名企业家王石认为,幸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有一种快感;其次要有一种实现感;最后还要对未来有一种期望。
《中国青年报》认为,对百姓而言,最少的不幸就是最大的幸福——小贩不遇上暴力执法的城管,就是幸福;居民不遇到强拆,就是幸福;守法的公民不用与不守法的公权力打交道,就是幸福;掌权者能尊重法律,而不是将自身的意志和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让民众对自己的利益和财产有稳定的预期,就是民众最大的幸福。
调查发现: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感觉不幸福
“新华网”10月22日报道,一份“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调查结果显示,倘若要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生活不惶恐需月薪达到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
《中国青年报》认为,大城市居之惶恐,主要是缺乏稳定的生活预期与心理认同,原因有三: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形成事实上的“福利洼地”,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方面,农村与城市有着巨大差距;二是收入分配改革迟滞,导致城市普通劳动者在收入上产生疏离感;三是价格体系与保障体系在某些层面的双重失灵。
《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指出,工资凸显出来的人们对于高房价和低保障的焦虑,其背后的身份焦虑才是根本症结。
所谓不惶恐,即让人看到希望。
对个人来说,就是能够通过努力公平地获得上升的机会;于社会而言,是全方位减少社会和制度性不公。
这应该是“月薪九千才不惶恐”背后最应反思的社会性命题。
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Regus)10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华西都市报》载文称,处处“加压”、无处“解压”,才是“高压社会”的尴尬。
市场供给层面,心理干预、情绪护理等行业,尚未充分发育;而公共服务层面,卫生机构仍未构建完善的精神健康监测、疗
治体系。
“新华网”载文认为,“压力全球第一”恰恰折射出时下公众的三重焦虑:福利焦虑、身份焦虑和公平焦虑。
纾解全民压力,应通过完善社会福利,消弭身份裂隙,创造机会公平,让每个人看到清晰可知的未来。
各国研究和建立“幸福指数评价体系”
“人民网”的文章称“在当下的社会中,尚未有任何一种幸福感测量工具能够得到普遍认同”,但世界各国、各地区仍在积极研究和建立相关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
本编辑部在历年的内参中也曾介绍过“国民幸福总值”、“幸福星球指数”等评量方式,下表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有关“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的研究概况。
表:“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资料来源: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