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十五讲 第二讲
汉语虚词知识点总结
汉语虚词知识点总结一、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关系的虚词,通常位于名词、代词或动词短语前面,用来说明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介词有"在、从、向、跟、和、到"等。
例如:"在家、从操场、向南、跟我、和你、到北京"。
介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是连接名词短语与其他成分,表示空间位置、方向、时间等关系。
二、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句子成分或短语的虚词,通常位于句子中的关键位置,起到连接句子成分、承接上下文、衔接逻辑关系的作用。
常见的连词有"和、而、因为、所以、然而、但是"等。
例如:"和朋友一起、而且很快乐、因为天气好、所以出去玩、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依然坚持"。
连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并列成分或引导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作用。
三、助词助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虚词,它是用来表示词性、语法关系、句法功能等的词,通常位于实词之前,与实词一起构成词组或短语。
常见的助词有"的、地、得、着、了、过"等。
例如:"这篇文章的内容、漂亮的花园、快乐地玩耍、跑得很快、吃了早饭、过生日"。
助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是表示修饰、补充、连接等语法关系,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变。
四、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种用于标志语句成分之间关系和句子结构的虚词,它通常用于句子的末尾或成分之间的分隔。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
、,?!:;"等。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我们一起去公园吧!"。
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是标志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语气等,使句子更加清晰流畅。
总的来说,虚词是汉语中一类重要的语法成分,它包括介词、连词、助词、标点符号等,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衔接等作用。
掌握虚词的用法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习者应该加强对虚词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汉语语言的运用水平。
现代汉语虚词讲解
副词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介词(1)表示时间方所: 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 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 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 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 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 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 比和同连词连词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等并列连词:有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
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精选版课件ppt
16
7、练习:指出下列句中红色词的词类。 [1]你为谁?——要为群众着想。 [2]应该对事不对人。——要对人民负责。 [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你比他差远了。 [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上海参观。 [5]爸爸给他一只金笔。——爸爸给他买一支金笔。 [6]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 [7]窗户朝南。——窗户朝南开。 [8]朵朵葵花向太阳。——朵朵葵花向太阳开。 [9]跟上队伍!——跟党走! [10]这件事不能由你。——这活由你负责。 [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 [12]到黄山经过南京吗?精选—版课—件pp他t 们经过南京去上海。17
其中的“在”是动词,如例。
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
其中的“在”是介词,如例和例 。
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如例。
精选版课件ppt
15
6、有两个特例:叫、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
叫他打了(介词)
叫他来了(动词)
让他打了(介词)
让他来了(动词)
区分办法:
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必须
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 过分
精选版课件ppt
太简直不 不
9
二、介词:
1、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组成“介词(宾)结
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起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引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引出时间:从、自从、打、到、在、由、当、当着、于、趁、
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第十五讲: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语法知识大讲堂第十四讲: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十五讲题目
现代汉语十五讲题目十五讲补充关于汉语1.语言:系统里,语音、词汇、语法被看作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2.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文字学、方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理论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习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新闻语言学、广告语言学、语文学、写作学、修辞学、第二语言教学学、计算语言学3.汉语的特点:1)语音上: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2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2)词汇上:1双音节词占优势2合成词占绝对优势3)语法上: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3上述两点带来的次特点:A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的对应B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C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无任何形式标志4.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5.有量词和语气词汉语研究概述20世纪汉语研究:1.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现代汉字学的建立3.现代汉字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汉字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50年代王力开创了汉语语法的历时研究,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5.80年代开展了“语法化”即实词虚化的研究6.黎锦熙和吕叔湘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者7.20世纪初,实验语音学进入萌芽阶段8.刘复《四声实验录》是我国第一部用实验方法研究汉语语音的著作9.赵元任创制了五度制标调法-国际通行的标记汉字声调的方法,《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誉为音位学创始时期的经典著作10.最早先后提出区分字和词的是章士钊和黎锦熙11.词本位的确立是现代汉语词汇学建立的前提12.“义素分析法”的引入、“词义构成成分分析法”的提出,标志着汉语词义研究逐步走向成熟13.西汉扬雄《方言》是我国最早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14.赵元任最早按《切韵》设计了《方言调查表格》15.《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音库》是我国语言科学的基本建设16.陈望道《文字发凡·修辞学》真正建立起比较科学、完整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体系,明确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修辞宗旨17.50年代提出“结合现实语境、注意交际效果”的原则18.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19世纪70年代被确认,标志是《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出版发行19.对外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围绕着“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外国或外族学生尽快学习、掌握好汉语”这一基本问题全盘规划,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强相应的教材建设。
现代汉语虚词(分类、用法、区别方法)
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三、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 段落的词。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 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 但……而且、虽然……但是”。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 、就、将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渐 渐、终于、忽然、偶尔、常常、时常、永远 、永久、一直、一向、一再、再三、屡次 ……
表示程度:很、挺、更、更加、极、越、极 其、非常、十分、最、太、过于、稍微、略 微、略略……
表示范围:都、全都、总、统统、仅仅、只 表示重复:连续、又、再、也、还 表示语气:可、却、倒、偏、决、难道
表示依据、方式 按照、依据、以、本、通过、经 过
表示原因、目的 由于、因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同、和、与
表示排除 除了、除开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 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 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 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 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四、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 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
么、哇”。 注:语气助词一般在句末。
五、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一般在句首)
第十五章 古代汉语虚词 课件
• 2.2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 • 今者项庄拨剑舞。 •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 2.3其他情况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 对)——孤有孔明。鱼有水。
• 这种“之”字,王力仍认为是“介词”, 郭锡良仍认为是“连词” 。
• 2、代词
• 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或物,一般情况下, 不能单独作主语,通常用来代第三人称。 偶尔可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看作代词的活用。
•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代物
三、者
• 1、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 其特点是:1、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称代
一定的人或事物;2、这种“者”字不能 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别的词或词 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充当句 子成分,从称代作用上看,具有代词性; 从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角度看,它又 有助词的性质。
• 大者王,小者侯。(功劳大的封王,功劳小的封侯。) 《汉书·高祖纪》a.S
• 臣请事之。(郑伯克段于鄢) 代人
• 3、动词
• 从之的字形去分析,之的本义当为动词, 从一处出发,往也。上面讲的虚词,助词 和代词均为假借义。
• 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
•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 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 4、其他情况 • 4.1宾语前置的标志。(郭本认为是复指宾
• 2、语气助词
• 2.1用在判断句中,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 义,与“也”连用。
•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笔记
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笔记LT第三讲: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2、在一个语言组合里一个语言项目替代另一个语言项目的过程。
是语言研究中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
等量替换:替换不改变结构的长度。
看书→看报、看戏超量替换:看电影→看中国电影不等量替换:替换一定改变结构的长度。
差量替换:喜欢看电影→喜欢看3、A扩展式在长度上超过模型条件B扩展式与模型能有替换关系,即能在相同语境出现。
C模型中被替代的语言项目,到扩展式里,在那个用来替代的语言项目中居核心地位。
*他爱干净→他爱干净的孩子(扩展通过替换实现,但替换不一定都造成扩展)A更迭性扩展老师的衣服→我的老师的衣服做作业→做完作业他去→他去北京(定补宾)XZ →XYZ类型B组合性扩展去→我去批判→批判康德学说吃饱→吃饱肚子2XO →XYC插入性扩展看完→看得完/看不完AB →ACB4、语言结构层次性:①语言结构的层次性对句法结构来说是隐性的。
发现敌人的哨兵②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属性之一。
5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结构的层次分析。
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找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部分,因此又叫。
由①美·布龙菲而尔德——首先明确提出并建立赵元任——最早用之描写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口语语法》②层次分析的两个内容:切分、定性5、层次分析作用:①适用面广②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③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6、局限:只能揭示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即语义结构关系。
鸡不吃了他的篮球够漂亮的了她的毛衣织得好关心的是她的母亲345一致。
(静态动态)☐病人在床上躺着—病人躺在床上☐书在地上堆着—书堆在地上☐孩子在马背上跳着—孩子跳在马背上*☐对联在门上贴着—对联贴在门上☐刀在石头上砍着—刀砍在石头上*5、作用:更有效地消化歧义格式;有助于探究更深入的语法规律。
古代汉语15changyongxuci
这种方法源远流长。 《墨子》:“或也者,不尽也。” “假者,今不然也。” 《尔雅》:“朕、余、躬,身也” 。 “粤、于、爰,曰也。” 《说文》 “乎、语之余也。” “兮、语所稽也。”“者,别事词 也。” “宁、愿词也。”“乃、曳词 之难也” “皆,俱词也。”……
第二种,语法的方法 吕叔湘《文言虚字》; 何乐士《古汉语虚词通释》 第三种,虚词来源的研究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 第四种,历史比较的方法 如:丁声树:释弗不;
3、古汉语虚词的特点与研究 特点之一:由少到多,来源不一 王世舜《尚书译注》说: ‚和《左传》《国语》不同,《尚书》不 用或很少用‘也、乎、哉’一类的文言虚词, 而这些文言虚词则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 气的。运用这些虚词,不仅可使语义明确, 而且也可使句子琅琅上口,显得通顺流畅。 《尚书》中不用或很少用这些文言虚词,所 以显得非常拗口。‛ 如:
掌握古汉语虚词的方法 第一、 三定: 定性【词性】、 定义【语法和词汇意义】、 定用【在句中的用途,翻译】 第二,分析比较,舍同求异。 第三,突出重点,解剖麻雀。 【最常用的30~50个】
6、本章所讲虚词实际是传统语言学中 的虚词。 7、本章我们采用以字为纲的讲授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将古汉语中使用 频率高、语法作用复杂、意义比较虚 灵的字(往往代表几个词或具有几种 词性)集中在一处讲述,避免一字分 散在几个章节中出现。
“古【者】我先后既【已】劳乃祖 乃父,【则】汝共作我【之】畜 民。【若】汝有戕则在乃心, 【则】我先后【必】绥【于】乃 祖乃父。【若是,则】乃祖乃父 乃断弃汝,【而】不救乃【之】 死。”
虚词来源有三: 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 乌,孝鸟也。——借为叹词。 焉,焉鸟,出于江淮。——借为合 音词,‚于之‛。 而,頰毛也。——借为连词。 则,等划物也。——借为连词。
第十五讲 介词
(2)介词“为”还可以表示被动,读Wéi,如:
“而身为宋国笑”
“止,将为三军获”
2、连词,用于原因分句句首,表原因。 ①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②为平贫,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3、动词,做谓语,有宾语,其含义笼统,须在具体前后文中理
解。
①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③女为周南,召南乎? ④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四、与 (介词 连词 动词 语气助词) 1、介词 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宾词组用做状语。“和,
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如例二《荀子.劝学》: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2)二是它的宾语可以前置。为了强调“以”的宾语, 可以把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如:
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②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③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④左右以君
贱之也,食以草具。
⑤宫之奇以其族行。
⑥余船以次俱进。
⑦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注意:其他的意义一般都是从“凭借”的意义引申出来的。 因此,各用法之间的界限有时就不很明显,例如:
第十五讲 介词
介词是一种起标记、介绍作用的虚词,不能单独 充当句子成分。而是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 性词组的前面,并与之组成介词结构,共同作动 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跟动作或性状 有关的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等。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 与、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 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掌握 起来并不困难。
读书笔记】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1】
读书笔记】汉语和汉语研究⼗五讲【1】第⼀讲&第⼆讲关于汉语和汉语研究【汉语的特殊性,与印欧语系的语⾔相⽐,或者是汉语⾃⾝的特殊特点。
】⼀、语⾔是什么?1.语⾔的功能:语⾔是⼈类最重要的交际⼯具,⼈类思维所依赖的⼯具,也是⼈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具。
2.语⾔的本质语⾔是⼀个有规则、约定俗成和变动的规则体。
语⾔是⼈类借以思维和交际互动的⾳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个变动的⾳义结合系统,在这个系统⾥,语⾳、词汇语法被看做是语⾔的三⼤要素。
注意:语⾔并不是⽂化的产物,⽽是⼈类的本能。
⼈类语⾔存在共性,各个语⾔之间的不同有可能是因为参数设置不同⽽已。
⼆、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语⾳学 phonetics:以语⾳为研究对象的。
⾳位学?Phonology语义学semantic:语⾔的意义词汇学lexics:词汇语法学syntax:⾳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构造规则问题。
语⽤学pragmatic:符号和语⾔符号使⽤者之间的问题形态学 morphic (中⽂中没有)三、什么是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以北京语⾳为标准⾳,北⽅⽅⾔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着作为语法规范。
1.汉语的每个⾳节都有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
(汉语发⾳系统具有声调。
)2.汉语的⾳节分明,构造简单⽽有规律。
3.双⾳节词占优势。
双⾳节词在现代汉语8000个常⽤统计词中占71%4.合成词占绝对优势:重叠、派⽣、合成(合成为主)5.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句⼦的意义需要根据语序、虚词来决定其语义。
),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呈⼀对多的对应。
6.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
7.句⼦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是⼀致的。
这是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及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对应所带来的⽐如结果。
8.同⼀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任何形式标志。
⽐如:吃⾷堂:动作-⽅式吃苹果:动作-受事吃⼤碗:动作-⼯具9.汉语的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语法意义的重要⼿段,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随之改变。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课件
2)指代不定数,译为“上下、左右”,放在数量词之后。 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2、“为…所…”,表被动。 若所皆且为所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复音虚词 1)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秦伯悦,与郑人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连词,译为“和、及”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句末语气词,通“欤”,表疑问或感叹。 其可怪也欤? 4、动词“给予”“结交”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乃的用法
1、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 良乃入,具告沛公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霓为衣兮风为马。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如姬为公子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 行。
6)慎勿为妇死
4、表反问、感叹的句末语气词,可 译为“呢、啊”。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 之民父子为!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我愿与汉王挑战,决一胜负,不要白
“为”的用
2、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
为”。
法 1、介词,可译为“被、替、向、一羽晋之文不之举事,》为)不用力焉。(《齐桓
对、在、为了、因为”。
3、动词,可译为“做、担任、作为、
1)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 认为、成为、是”。
遣。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3)不足为外人道也
3)吾其还也。 4)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且”的用法
1、副词,译为“暂且、将要、将近”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
反对搬迁方案的是他 违反纪律的是他 苦练基本功的是他
.
20
山上架着炮 山上架着炮
炮架在山上 山上正在架着炮
“变换”的本质是将句子中实词之间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 以句法结构的形式体现出来。
变换分析的原则: 1.合格的变换必须形成矩阵,而非单个句子之间的变换。 2.矩阵左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且各句子的 语法意义相同。 3.矩阵右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且各句子的 语法意义相同。
表示比拟: 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一样。 她又矮又胖,跟竹竿儿不一样。(×) 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 她不太狡猾,跟狐狸不一样。 (×)
.
13
④(1)(表示比较)中的“一样”应看做形容词, (2)(表示比拟)中的“一样”应看做助词。
综上,表示(1)比较时,“跟……一样”的构造层次是: 跟 …… 一样
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
参考教材: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一、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1.养奶牛好
2.他不休息
3.便宜、美观、实用
1.养 奶 牛 好 2.他 不 休 息
3.便宜、美观、实用
.
1
所以,同样包含三个词的句子结构,其内部层次构造却 完全不一样。 表面上看,一个句法结构是一个线性序列, 其实其中词与词的结合松紧程度不一样,词和词的组合 有层次的序列, 各个组成成分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 合, 而并非像人排队那样,只是简单地相邻两个词挨次 发生关系。
主谓结构
“的”字结构;动宾结构
反对 的
是他(别人反对的是“他”)
主谓结构
“的”字结构;动宾结构
.
17
戏台上摆着鲜花
戏台上演着京戏
虚词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虚词的定义与分类 • 常见虚词的用法 • 虚词的辨析与选择 • 虚词的误用与纠正 • 虚词的学习与提高
01
虚词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虚词
虚词定义
虚词是汉语语法中一种特殊的词 类,它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 中起到语法功能的作用。
虚词特点
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成 句,通常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 表达特定的语法意义。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获取更多关于虚词学习的信息和资源。
参加学习班或课程
参加学习班或课程有助于系统学习虚词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与他人交流学习
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时间介词
如“在上午”、“从下午开始 ”等。
连词的用法
连词
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短语或句子。
并列连词
如“和”、“或者”、“而且”等。
选择连词
如“或者”、“还是”、“要么”等 。
转折连词
如“但是”、“尽管”、“然而”等 。
03虚词的辨析与选择同义词辨析总结词
同义词辨析是虚词使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更准确 地表达意思。
或方位。
副词的用法
副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表 示程度、时间、频率等
。
程度副词
很、非常、十分、有点 儿等,表示程度。
时间副词
已经、正在、将要等, 表示时间。
频率副词
总是、常常、偶尔等, 表示频率。
介词的用法
介词
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动词或形容 词之间的关系。
简单介词
如“在”、“从”、“给”等 。
复合介词
虚词免费课件
02
常见虚词用法解析
之、其、所等代词的用法
之
所
用于代指人、事、物,相当于“他” 、“她”、“它”。
用于代指人、事、物,相当于“那个 ”、“这个”。
其
用于代指人、事、物,相当于“他的 ”、“她的”、“它的”。
乃、则、且等副词的用法
乃
表示强调或转折,相当于“才不 是”、“就是”。
则
表示因果或条件关系,相当于“才 因为”、“就是才”。
语言教学与规范
语言教学中对虚词的重视程度和规范程度会影响人们对虚词的使用 和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简洁明了,表达准确
详细描述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更加简洁和规范。例如,“的”、“地”、“得”等 常用虚词,能够准确表达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关系,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 。
文学作品中的虚词运用
总结词
富有艺术性,增强表现力
详细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虚词的运用常常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作家通过巧妙运用虚词,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 形象、描绘场景和表达情感。例如,通过运用虚词,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达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02
虚词的演变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逐渐发生变化,如“之”、“其”
、“而”等常用虚词的词义和用法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03
虚词与实词的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和实词的界限并不明显,有些虚词可以作为实词使
用,反之亦然。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演变
新兴虚词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虚词逐渐出现,如“被”、“把”、 “得”等。
分类归纳
将虚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如按 照功能、意义、词性等进行分类,有助于形成清 晰的知识结构。
高中语文专题6《文言基础篇第2讲虚词》教学课件
(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他)与彼.(他)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4)人称复数:“属”“辈”“侪”“族”“徒”等词放在人称
专
项 代词后表多数,可译为“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这些” 返
对
首
点 等词。
页
练
“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返 首
点
页
练
“何以.(凭借)战?”(《曹刿论战》)
2.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因、为、乎。
“于.(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
“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因为)己悲。”(《岳阳楼记》)
专
项
4.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
返
对
首
点 练
“有朋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⑮其:__________ ⑯于:__________
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1)轻微度:少、稍、略。可译为“稍微”“略微”“丝毫”等。
“太后之色少.(略微)解。”(《战国策》)
专
(2)加深度:愈、益、弥、更。可译为“更加”“尤其”等。
项
对 点
“奉之弥.(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六国论》)
返 首 页
练
(3)极高度:最、极、甚、殊、太、至、良、大、绝、特、颇。
(1)表肯定:必、诚、信、固、果。可译为“一定”“实在”“果
专
项 真”等。
返
对
首
点 练
“烟涛微茫信.(实在)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页
汉语虚词十五讲教案
汉语虚词十五讲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使用汉语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能够准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的连贯性表达。
3.能够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4.能够正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的修饰和对比。
教学重点:1.理解和运用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运用虚词进行句子的连贯性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2.运用虚词进行句子的修饰和对比。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已学过的虚词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什么是虚词?请举例说明。
Step 2 探究(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和分类虚词。
1.什么是虚词?虚词的分类有哪些?2.介词、连词和助词的功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请举例说明介词、连词和助词在句子中的应用。
Step 3 理解(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句子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1.介词的用法: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目的等概念。
例如:我在图书馆里学习。
2.连词的用法:连接句子、词语或者词组。
例如:我喜欢唱歌,她喜欢跳舞。
3.助词的用法:用来表达动态和变化。
例如:他正在做作业。
Step 4 运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词在句子中正确运用虚词。
例如:1.介词:把饭菜盛____盘子____。
2.连词:我喜欢看书,_____她喜欢画画。
3.助词:他想去北京,_____就在这个周末。
Step 5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拓展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虚词知识。
例如:请用介词填空。
1.我是____孩子____。
2.他正在写____信____。
3.他住得____远____学校____。
Step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虚词进行小结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教学
与文
化资
源中
心
r e s o u r
c e s
.b l
c u p
.n e
t
《汉语虚词十五讲》课程参考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讲
副词(1) 课程类型语法选修
授课时间
第 教学周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材分析:第二讲的内容包括:第一节 副词概说;第二节 表示范围的副词。
在汉语虚词里,副词的数量最多。
汉语副词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一个复杂的集合,既有实词的某些语法特点,又具有虚词的某些个性特征。
副词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因虚化程度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差异。
本教材只就最基本的问题和最常用的副词进行讨论。
教学时间为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副词的基本特征和语法功能 2. 了解副词的分类,能根据意义给所认识的副词归类 3. 了解范围副词“都、才、就”的语义指向和使用语境 4. 了解范围副词“只、仅、光”的语义指向以及与“就、才”的区别。
要求学生能根据书上总结出的意义和用法完成课后练习。
重点与难点:本讲的重点有两个:1. 副词的基本特征和语法功能;2. 范围副词“都” 的用法;3. 范围副词“才” 与“就”意义用法上的异同。
本讲的难点是:范围副词“都”。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想、方法、手段:1.通过第一节的课前练习和课上练习来加深对副词语法功能的理解,了解副词的分类。
教学时间为45分钟。
2.通过 “都”的练习总结出范围副词“都”的使用语境和“都”的其他用法。
教学时间为45分钟。
3.通过练习比较“才”和“就”在意义、用法上的异同。
教学时间为45分钟。
4. 通过练习比较“只”和“光”的异同以及“就”和“才”在表示范围时与“只/光”的区别。
教学时间为45分钟。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做第二讲的课后练习。
2. 预习第三讲,做课前练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第二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王还:《“ALL”与“都”》,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4期。
汉语教学
与文
化资
源中
心
r e s o u r
c e s
.b l
c u p
.n e
t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课后分析第1—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是否完成课前练习。
四、进入新课
1. 对第一节课前练习答案,学生对课前练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并讨
论,教师归纳、总结副词的语法功能。
2. 做课上练习和下一个课前练习(给课上练习中的14个副词分类)。
3. 订正学生的第二节“都”的课前练习答案,讨论,做课上练习,总结
出范围副词“都” 的使用语境。
提醒学生注意“都”的语义指向。
(学生可
能是第一次接触到“语义指向”这个术语)
4. 订正学生的“都”的其他用法课前练习答案,讨论总结。
5. 做课上练习,明确“都”兼表时间和语气,与“已经”有所区别。
五、小结、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与下一节课前练习。
第3—4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与讲评
三、进入新课
1. 订正学生的课前练习答案,做课上练习,比较“才”和“就”的意义、
用法上的异同,注意这两个副词的主观评价性和语义指向的互补性。
2. 做课后练习一、二、三。
3. 订正学生的“只、仅、光”课前练习答案,总结语义和用法上的异同。
4. 做课后练习。
四、小结、布置作业
预习第三讲,做课前练习。
教学与文
化资
源中
心
r e s o u r
c e s
.b l
c u p
.n e
t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