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视角下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
中国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的影响
中国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的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政策对农民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农业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旨在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投入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和农民收入保障等方面,探讨中国农业政策对农民的影响。
一、农业投入政策的影响农业投入政策是指国家对农业生产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农业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以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
首先,农业投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政府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给予资金支持,农民得以享受到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例如,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业投入政策提升了农民的种植结构。
政府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的粮食种植模式,向优质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发展,如蔬菜、水果等。
这不仅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
政府鼓励农村农民转变经营方式,从传统的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型,这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由于农村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发展,农民可以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村旅游等领域,拓宽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增加了收入。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
规模化经营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农业科技和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农村土地政策的影响农村土地政策是指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利用规定。
中国政府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承包地流转政策等措施,努力解决农民土地流转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
首先,农村土地政策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通过承包地流转政策,农民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公共福利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针 对 以往 国 内学者 在 此 问 题实 证 研 究 上 的不
足 , 文拟 用 1 8 - 2 0 年 相关 时 间序 列数据 , 本 95 06 采
用 AD F平 稳 性 检 验 、 整 检 验 等 计 量 经 济 方 法 , 协 研 究我 国公 共 福利 支 出对 城 乡 居 民收 入 差距 的影
公 共教 育支 出规模 与基 尼 系数成 反 比, 由于使 用 但 的是 6 8个 国家 的截 面 数 据 , 结 论 不 能 直 接应 用 其
于我国。
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的持 续扩 大 不仅 阻碍 经济 发展 ,
也 影响社 会稳 定 。探 讨 我 国城 乡 居 民收 入差 距 扩 大 的动 因 , 出相 应 对 策 , 提 已成 为 国 内众 多学 者研
经济 ・ 管理
20 年第 2 09 期
绿色 世昂・ 科技 大 绿色
公共福利支 出对 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影 响的实证 研究
施
( 中南财 经政 法 大 学经济 学 院 , 武汉 4 0 6 ) 3 0 0
摘 要 :本 文 用 AD F平 稳 性 检 验 、 整 检 验 等 计 量 经 济 方 法 , 究 了我 国公 共 福 利 支 出 对 城 乡 居 民 收入 差 距 的 协 研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乡 居 民 收入 差 距 与 支农 支 出 水 平 、 会 保 障 支 出水 平 、 策 性 补 贴 支 出水 平 之 间 存 在 协 整 关 城 社 政 系 。其 中 , 策 性 补 贴 支 出水 平 对 城 乡 居 民收 入 差 距 有 显 著 的 负 影 响 , 支农 支 出 水 平 、 会 保 障 支 出 水 平 则 对 政 而 社
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成为各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分配方式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一些建议。
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支出可以用于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等,为居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的提供,可以减小居民之间因地域、收入差异等而带来的不平等现象,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2.促进收入再分配公共财政支出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式对居民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以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通过纳税制度,高收入群体可以承担更高比例的税负,而低收入群体则可以享受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这种再分配机制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3.刺激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公共财政支出可以通过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刺激经济增长,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都会对居民的收入分配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公共财政支出还可以用于培训和教育等方面,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进而增加他们获取高收入机会的可能性。
4.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公共财政支出可以通过社会救助和福利项目,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类群体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等,他们通常面临着生活上的困境和收入不足的问题。
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分配可以缓解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救济和保障,使这些群体获得更好的收入分配。
尽管公共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问题需要关注。
一方面,高额的财政支出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也会影响到财政支出的效果。
因此,必须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摘要:财政支出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而进行的支出活动。
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政策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实际效果。
1. 引言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潜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能力。
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来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2. 财政支出对农村收入的影响2.1 教育支出教育被视为提高个人技能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农村教育资源和改善教育设施,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2.2 医疗支出财政支出用于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可降低农村居民因疾病导致的贫困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健康属于人类基本权益,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提升。
2.3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财政支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电力、通信等,可以降低农村交通和通讯成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
这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商机和工作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 财政支出对城市收入的影响3.1 教育支出教育对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城市教育资源和改善教育质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3.2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用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可提供社会安全网,降低城市居民因风险而导致的收入下降风险。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安全感。
3.3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财政支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通信、水利等,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更好的基础设施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
农村经济中财政扶持的作用
农村经济中财政扶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扶持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扶持的作用包括调节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等方面。
一、调节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财政扶持可以灵活调配资金,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和吸引企业资金等方式,实现资金的有效整合和运用;在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农村就业方面注入资金支持,对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扶持可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如为农村供水、供电、房屋建设、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市场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同样,这些支持措施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居条件,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财政扶持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农村财政扶持中,政府重点关注的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扶持农民创业就业,通过投入资金、发放补贴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扶持中小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举措将直接促进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进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四、提升农村社会生活品质财政扶持可以提升农村社会生活品质,为农村民生事业投入一些资金,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这些工程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妇女儿童、劳动就业、基层民主等多个方面,它们的建设都将对农村社会生活造成显著的影响,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卫生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政扶持作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公共服务经济化方面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重视。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财政扶持的力度,必将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财政支农对分组农户收入影响的差异分析
财政支农对分组农户收入影响的差异分析华小全;孙垂强【摘要】为了分析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文章运用2002-2012年财政支农数据,建立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强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和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为负效应,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由中等收入群体向两极收入群体递减,但五等份分农户个体效应限制了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能力。
因此,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缩小农村内部差距,同时应注意政策对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要建立专门针对农村20%低收入群体的脱贫攻坚政策。
%In order to analysis differences influence of national fiscal policies to different groups farmers , the article build panal-data model among finance supports agriculture and peasants income by rural income -quintile households by using data of finance supporting agriculture wielding from 2002-2012.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effect of finance supports agriculture is higher than economy growth rate horizontal , and average number of full/semi labour force per household and average number of dependents per labour force do inac -tive effect to peasants'income.The effect of finance supports agriculture decrease from media-income family to two-poles-income fami-ly,but the particular effect of peasant household have restricted the low income resident increases more rapid .Therefore, enlarging fi-nance supporting agriculture can improve peasants income , and also reduce rural gap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differ-ent influence of policy to every groups simultaneously ,and set up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for 20%low income groups specifically .【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财政支农;五等份分农户;经济增长;差异【作者】华小全;孙垂强【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2.8财政支农政策在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升级、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支出。
尽管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政策目标,但也有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居民的收入分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1.总需求的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总需求的变化。
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例如,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等方面的大量投资,会刺激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能够拉动总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2.收入再分配政府在支出上的决策通常会考虑到社会公平和权利,这往往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方式实现。
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例如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等,政府会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收入再分配,从而改善这些群体的生活水平。
例如,国家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将通过政府财政支出进行保障,让老年人在退休后仍然拥有一定的收入保障。
二、实践分析1.刺激就业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可以刺激就业,从而通过减少失业率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旅游等方面增加了大量的投入,不仅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投资建设公路、高铁、机场等,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机场建设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就业岗位。
从而让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分配的改善。
2.公共服务的提升政府通过支出、补贴等形式向公共服务部门投入财政资金,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向学校投入资金,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书本、学费等支持,这样就可以让权利受限的低收入群体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最终也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提升了收入水平。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扩大,财政支农支出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财政支农支出是指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投入的财政资金。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和效果,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的财政支农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等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给予农民直接补贴、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方式和规模等因素,都会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收集与整理等。
四、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机制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技术推广: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
3. 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 直接补贴和农业保险:政府通过给予农民直接补贴、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 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政府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相对较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也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相对较少,但也在逐步增加。
努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
在 新 的 历 史 阶段 ,做 好 “ 三 农” 作, 工 必须 认 真贯 彻 落实 胡 锦
2 t 04 2J .£2. 1 . 0 6
维普资讯
三农 问题
涛 总书 记 “ 个 趋 向” 重要 论述 , 两 的 牢 固 树 立 以 人 为 本 、 面 协 调 可 持 全
农 民社 会 保 进城 乡统 大
筹 , 别 是 在 扩 大 公 共 财 政 对 农 村 特 公 共 事 业 的 覆 盖 面 方 面 应 迈 出 实 质 性 步 伐 。 键 是 要 进 一 步 调 整 国 关 民收 入分 配结 构 和财政 支 出结 构 ,
是 带 有普 遍 性 的趋 向 。”在 2 0 04
般 规 律 ,在工 业 化 发 展 中期 阶
段 , 由 于 工 业 已 经 有 了 一 定 的 积 累 能 力 和 出 口创 汇 能 力 , 工 业 发
展 具 备 了不 再 依 靠 农 业 来 提 供 资
本 积 累 和外 汇 供 给 的 条 件 ,应 努 力 增加 农 业 自我 积 累 、 自我 发 展
村 的 交 通 运 输 状 况 。 努 力 把 “ 村 村 通 自来 水 ” 工 作 提 上 重 要 议 事 日 程 。 加 强 农 村 电 网设 施 建 设 , 顺 理
三 、 大 公 共 财 政 对 农 民 扩 社 会 保 障 的 覆 盖 面 . 步 建 立 逐 健 全 农 民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电价 , 改进 服 务 , 扩 大 农 村 电 器 为
消 费创 造 条 件 。加 快 农 村 村 庄 的 规 划 建设 , 点 加 强 “ 乱 差 ” 治 , 重 脏 整
常 突出的 问题 。随着 国家经济 实力
的增强 ,应努 力把农 民的社会保 障 纳入公共财政 的覆盖范 围 ,逐步建 立健 全农村社会保 障体系 。一是 进
浅谈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浅谈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农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对农村进行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则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财政支农的定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对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浅谈。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财政支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和支持,可以促使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总体效益。
财政支农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财政支农可以扶持农村产业。
通过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要想充分发挥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要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
只有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注】以上仅供参考。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业补贴政策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也对农民的收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农业补贴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经济上的支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首先,补贴可以改善农产品市场状况,提高市场价格,使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其次,政府对农业生产提供的补贴还可以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使得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农产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利润。
此外,农业补贴政策还可以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通过补贴措施,政府可以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发展高效、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农村贫困问题。
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还可以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补贴措施,政府可以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政策提供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保障,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生活保障水平,从而改善农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四、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增强农民对政府和社会的归属感。
通过补贴政策,政府向农民传递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使农民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除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外,它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社会地位。
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任务,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财政支持政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政策,并分析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一、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财政支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农业产业链不完善等。
财政支持政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首先,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无论是道路、水利、电力还是信息化建设,都是实现农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
财政支持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发展。
三、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其次,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例如,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遍不足,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难以满足需求。
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补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此外,财政支持政策还可以用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投资农业科技、推动农业企业化等手段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财政支持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减轻税费负担等帮助,推动农业产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财政支持政策还应关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财政支持可以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机构、推出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等方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支持农民的经济活动。
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另外,财政支持政策还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如水污染、土壤荒漠化等。
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与建议
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与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和农民的生存状况。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农民是我国的基本群众。
如何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公共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公共财政指的是政府通过税收、国债、基金等途径筹集并支配的公共资金。
公共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补贴:政府通过对农业生产者提供直接补贴,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
2. 农业信贷:政府通过向农民发放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3. 农产品储备:政府通过建立大型的农产品储备库,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4. 农业科技研发:政府通过加强科技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以上支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存状况。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 农业补贴难度选择:尽管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但是补贴的范围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2. 农业信贷利率高:由于我国的农村信用体系尚未完善,农业信贷的利率相对较高,很难满足农民的需求。
3. 农产品储备难以操作:政府储备的农产品需要实现销售,但是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产品储备难以操作。
4. 农业科技研发存在短流程:由于我国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体制还不够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存在短流程的问题,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
以上几点表明,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存状况。
三、建议1.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政府应当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健全农业信贷体系: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信贷体系,使农民能够方便地获得贷款。
关于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关于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部门对农业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一种措施。
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下面将对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财政支农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
财政支农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进行资金投入,用以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
这些投入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财政支农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财政支农,农民可以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财政支农还可以推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财政支农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财政支农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差别化的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财政支农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通过财政支农,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以增加,这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
农民的消费需求的增加将带动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增加农民对工农业品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财政支农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理念下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M 新农村建设理念下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张福海黑龙江省鸡东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摘要][关键词]政府农业支出作为一条支持、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实质上看是一种对农业的资本投入。
因此,财政支出的结构和规模都能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农业经济根据最优规模理论的观点,公共产品的支出规模是由消费者的所愿意支付的边际支付愿望之和与提供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来决定的,最优规模应该是二者完全相等。
否则,一旦出现一方失衡,即有可能出现公共产品不足或是公共产品供给过剩的现象。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较为复杂,表现出并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或者供给过剩,有的公共产品如果既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领导者的政绩,即使超过了农民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政府也在积极的提供。
另外,.由于农业财政支出各部分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尽管都存在着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加以具体分析仍然十分必要。
自1978年以来,我国各年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额除了1980年、1981年和1999年有所下降以外,各年的支出总额均呈现上升的较快增长态势。
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到2008年的3172.97亿元,增长了21.06倍,年均名义增长速度为11.50%。
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产出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而同期政府对农业特别是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却大幅度减少,国家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从1979年的62.41亿元减少到1981年的24.15亿元,下降了61.3%。
从1982年开始又缓慢增长,直到1990年才恢复到1979年的水平。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中国家在通过发行特别建设国债,支持包括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农业支出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
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农业政策一直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政策的角度,探讨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中的相关问题。
一、直接经济效应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直接的经济效应上。
政府通过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政府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鼓励农民科学种植,提供农资补贴和农技培训等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政府还通过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措施,鼓励农民将耕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从而分配农民的劳动收入和就业机会。
政府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保障,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通过农产品增值,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间接社会效应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还体现在其间接的社会效应上。
例如,政府通过补贴和减税等措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农村就业增加,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
这样一来,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多,收入分配的范围会扩大,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受益。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其产出和收入水平。
例如,修建农村道路可以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销售收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三、思考与展望尽管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有积极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加强,要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真正做到政策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实施。
发挥财政支农“杠杆”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发挥财政支农“杠杆”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财政支农的定义及意义财政支农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农村进行资金投入,旨在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
财政支农是政府的一种重要职能,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1. 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财政支农可以对农村进行资金投入,支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财政支农可以帮助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3. 保障农村基本民生财政支农可以通过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扶持,帮助农村改善基本民生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财政支农“杠杆”效应的理论基础1. 扩大资金规模财政支农可以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扩大资金规模。
政府每投入一元资金,可以引导农村和社会资金投入一定金额。
2. 提高资金效率财政支农可以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政府引导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资金的利用效果。
3. 促进农民投资财政支农可以激励农村和农民进行投资,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带动农民进行跟投,形成资金链条,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推动乡村振兴。
财政支农“杠杆”效应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河北省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政府出台了“动能转换”政策,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和农民投资,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在该政策下,政府对农村进行了重点扶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引导农民进行产业投资,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投资,社会跟投的“三位一体”资金运作模式。
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同等资金可以引导农村和社会资金投入多倍的农村产业发展,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江苏省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政府也通过财政支农的方式,构建了一套有效的财政支农“杠杆”效应模式。
农村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农村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对社会福利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通过农村经济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不仅显著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民的收入增加带动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和扩大。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不断增加。
乡村公路的修建、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健全、农田水利的建设等,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
同时,农村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升也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社会福利。
然而,农村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之间的差距加大,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福利水平仍然较低。
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限制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福利的提升。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福利。
首先,应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关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促进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应注重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培育新的农产品和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积极而复杂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而提升了社会福利。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 作者 简介 ] 杨世柳( 96 。 。 18 一)女 重庆人 ,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 究生, 究方 向为农村金 融; 研 温涛(9 5 , 重庆人 , 17 一) 男. 西南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教 授 、 理 学博 士 、 士 生 导 师 。 管 硕
・
31 ・
经济学研究
在此基础上 , 文章就财政 支农投入促进农村居 民消费提 出了简要 的政策建议 。
[ 关键 词 ] 政 支农 投 入 ; 村 居 民 消 费 ; 对 收 入 论 ; 费刚 性 财 农 相 消
[ 中图分类 号] 16 1 F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62 0 12 1) 1 0 1 0 17 —17 (0 10 —03 — 6
者对 此存 在着 分歧 , 的 学 者认 为财 政 支农 对 于促 有 进农 村经 济发展 没有 产 生 多大 的影 响 , 以不 应 该 所 再 继续加 大对 于农 业 的支 出 , 有 的学 者 却持 相 反 而
的观点 。基于 以上 原 因 , 究 我 国财 政 支农 对 于农 研 村 居 民消费影 响 的问题 就显 得 格外重 要 了。
“ 二元 ” 度 经济 国家 , 村人 口为 74亿 , 制 农 . 占总人 口 的 5 .% , 6 1 因此 提 高 农 村 居 民消 费 水 平 、 展 农 村 拓
消费 市场 , 经 济健 康平 稳 发 展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而 对
[ 金 项 目】 文是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国农 村 资金 配 置 绩 效评 价 与 制度 创 新 研 究 ” 76 32 ) 重 庆 市 社 科 基 金 “ 乡 统 筹视 角 下 基 本 中 (0 00 2 和 城 农 村 金 融 可持 续发 展 的服 务 创 新 与动 态竞 争战 略 研 究 ”20  ̄ 7 的 阶 段 性研 究成 果 。 (09 2 ) [ 稿 日期 ]0 0 1 5 收 2 1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视角下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的研究摘要: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提倡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福利水平,而农业的弱质性和城乡分割的实事注定了要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必须采用大量的财政投入。
财政支农已经开展多年,但还有不少问题和亟需改进的地方,本文分析了近十年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影响消费的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收入一、前言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按其贡献比例来说依次为投资、消费、出口,虽然近三十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但其贡献主要来自对外出口和政府投资,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太明显。
尤其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占我国居民消费很大的比重,中国农民消费水平长期不高,不能得到有效扩展,与不断上升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形成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总消费的提高。
2012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继03年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其中2004、2008、2009年三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金融危机后我国重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希望增加政府积极的财政支出来扩大内需,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等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举措相继实行。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乃立国之本,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主要依靠农民,只有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福利才能真正的做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而中国当前的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间、地区间、个人间在收入分配和享有基本公共福利方面的一定差异。
所以从保障民生的角度来说,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就是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
二、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及存在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交易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活动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交易公共制度。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使用货币选票来抉择给其带来最大满足效用的私人物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政治市场上,人们使用政治选票来抉择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法律制度,自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利他主义。
所以,根据公共选择理论要想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达到利他主义,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借助政府的管理作用,由此采用财政支农政策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公共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全体国民的物质及精神生活基本需要而筹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公共福利分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社会保险。
由于公共福利属于公共物品,如果完全由市场机制供应,则必然会存在市场失灵,所以从公共福利角度来说也必须采用财政支农政策来支持农村居民的公共福利。
而农村居民福利涉及农村居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农村教育福利、农村医疗卫生福利、农村文化福利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福利等。
但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接下来分析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由这四类组成,一是农业生产支出,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三是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支出,四是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从各个来源渠道获得的总收入,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余下部分,计算方法为:农村居民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农民纯收入更能反应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故本文分析时采用农民纯收入而不用总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全年总支出分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活消费支出、财产性和转移性支出四类,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农村居民福利的水平,故只考察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这一指标。
综上,本文目的在于考察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反映了财政支农、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农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10年中总体上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随着财政支农支出的稳步上升而显著的同步变化。
财政支农支出大体上在政府总支出中逐年递增,同时我国财政总支出也是从2001年15,887亿元的增长到2010的89,87416亿元,而支农支出在巨幅增长的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快速增加,充分显示了我国强力支持“三农”事业和关心农村居民福利水平。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也随着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上升而增加,2005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同比增速只有74%,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却高达115%,说明刺激消费政策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
增大财政支农支出会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福利的提高产生显著作用。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科技兴农,财政支农支出的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增加了农作物产量,直接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产性收入。
公共服务兴农,财政支农支出的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支出等补贴,直接以货币形式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消费给予支持,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物品给农村居民,不再挤压农户的消费需求,变相的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消费环境兴农,财政支农支出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大力改变了过去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消费环境,使一直以来农村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现象得到缓解,把农村居民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了出来,农村居民就可以放心消费了。
然而,目前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和比例结构还存在问题虽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呈现高增长态势,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面的支出还大大不足,比例也不太均衡,财政支农支持占国民总的支出比例还是比较低,例如2010年财政支农支出中中央支出为387亿元,地方支出为9774169亿元,中央支出比例偏小,地方政府会因此缺乏积极性。
另一方面财政投入持续性不太稳定,造成政策效果延续性不强,影响总的支农效果,对农村居民福利的长期性支持有限。
(二)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还比较缺乏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现状注定了我国的公共事业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重视改善民生,发展公共保障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这些福利主要体现在城市地区。
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在医疗、教育文化事业、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和生活设施领域,与城市居民还有巨大差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必然会有后顾之忧,不能安心消费来提高自身福利水平。
(三)收入分配制度有失公平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城乡差距巨大,造成了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为4455元,而城市居民为15907元,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是主因。
财政的职能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现有的财政政策未能弥补农村先天不利资源的劣势,现有分配制度反而使得先天禀赋不一的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扩大,加剧国民收入结构失衡。
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消费的扩大,影响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四)财政支农补贴还需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财政支农补贴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支出等,种类繁多,总的投入金额不少,但给农村居民带来的收入增加却不太明显。
问题在于现存补贴项目种类已经沿用多年,未能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做出适当调整,同时这么多种类却并未突出重点,具体单项对农村居民的扶助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另外,不适当的补贴科目也不能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其总收入的增加自然有限。
三、对策建议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
政府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从扶助三农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出发,积极主动推进财政支农政策。
政府的利益和农民的长远利益是戚戚相关的,因此中央政府要主动关注农村居民弱势群体的利益,了解他们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真实诉求,真正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
(一)保持持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规模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的新农村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使财政支农投入保持一个均衡、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且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同时,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除了采用财政无偿投资外,还可以采取贴息、税费减免或投资补助等形式,加强金融支农的作用,强化农发行、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二)大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福利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更加规范和有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灾有所救、贫有所帮”。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社保制度的建设为核心,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社会保障的福利。
(三)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公平正义财政政策在发挥收入分配公平作用时,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在坚持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方式的前提下,加大二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同时应推进开征财产税,降低农村居民在初始经济条件、家庭教育水平、观念意识、地域综合条件方面的劣势,根据2012年末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044,适当地限制目前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对个人财产和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时都要强调公平。
(四)完善和强化补贴政策,保证农民直接受惠加大对绿色政策补贴力度,充分完善其补贴结构。
遵照wto规则。
在改变农业补贴支出路径时,要将政策转变为运用这些“绿色”政策,作为帮助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确保农民得到“真金白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扩大补贴范围,科学设计补贴标准,多采用直补方式;为确保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发放的监管。
参考文献:[1]周冰中国财政支农补贴: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农村经济,2012,(03)[2]钟德仁等制度变迁中财政支农资金低效锁定研究[j]财经论丛,2012,(04)[3]刘笑萍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王娜等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