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

合集下载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物谈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物谈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物谈作者:李靖靖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10期内容摘要: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围绕三个男人展开戏剧冲突,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电影中的丁务源、秦妙斋、尤大兴这三个男人,唱的这出戏也是精彩纷呈,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物谈《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

创作于七十年多前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其中揭露的中国式人情,时至今日依然大行其道。

可以说,电影深得小说精髓,不仅展现出错综复杂的世态、人情人事的纠葛,而且还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地呈现在银幕上。

一.左右逢源的职业经理——丁务源丁务源是树华农场的负责人,替股东们管理着树华农场的大小事务,同时游走于股东们(主要是大股东许老板)的家和农场之间,为股东们的日常生活操持着。

丁务源总是穿着一身一尘不染的半旧长袍,脸上是憨憨的笑,毫无锋芒,操着各地的方言,还夹杂着英语,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一举一动都是沉稳的、不急不躁的,别人问他什么事,他总是满脸堆笑地说:“不成问题。

”所以许多人与他相处,都是很舒服的,感觉到他的周到、亲和、与人为善。

许老板家的三太太是最赏识丁务源的,这是因着丁务源的忠心,从打麻将故意为三太太放炮到为许家小少爷办寿宴,许家的大小事情,丁务源都事必躬亲,处理的圆满、得体;还因着一年四季丁务源没有短缺她家厨房的东西。

在工人面前,丁务源一直强调“我们这个农场,没有等级,全是朋友;没有主任,全是兄弟”,所以上工期间工人打牌,丁务源不仅不责骂,反而是“与民同乐”;卖猪菜的钱不仅不没收,反而下令谁卖的归谁;工人们有什么需求,丁务源进城一定想着帮他们捎回来,虽然价钱高了很多,但是工人认为难为丁主任想着他们,而且丁主任买的,质量不会差了。

即使清高的佟小姐,她的冷漠、不屑在丁务源面前很快就土崩瓦解。

就在观众认为丁务源的人设就是圆滑、世故、老练时,赶走尤大兴的庆功宴上看似无心的问话及第二天秦妙斋的被捕,不仅让观众有些惊愕:秦妙斋是他职场斗争胜利的大功臣啊!但惊愕过后,又不得不认可这种逻辑的可能性:其一,秦妙斋别抓后,知道尤大兴被赶走真相的人就没有了;其二,卸磨杀驴,一旦利用完没有价值了,当然就要除去;其三,秦妙斋没有给丁务源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赶走秦妙斋,把房子租给能拿出钱的房客,增加了农场的收益,账面上会好看些。

论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电影改编

论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电影改编

论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电影改编作者:李春苗来源:《卷宗》2018年第17期近年来,随着老舍作品的“改编热”,学术界对其文学作品的改编研究多集中于《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作品上,对短篇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尚未成体系,本文将以文学作品为本位,分析文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与梅峰所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的异同。

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发表于1943年,讲述了抗战时期大后方重庆一个物产丰富的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在小说影视化的过程中,导演梅峰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改编。

影片采用“三段论”的形式,分别以丁务源、秦妙斋、尤大兴作为中心人物,影片结构和人物联系密切,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兼顾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将小说中所表现的半个多世纪前的人情世故再度呈现,并延续了老舍对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批判性思考。

(一)第一段故事与主角丁务源有关。

开场一片静默,场景一一呈现,丁主任一连串起床洗漱喂鱼戴表整理衣冠对镜作揖的动作一气呵成,一句“三太太,农场的肥鸡肥鸭都给您准备好了”,一张讨喜而不油腻、圆滑而知分寸的丁务源肖像就呈现在眼前。

画面定格在这一刻,既保留了老舍对人物的漫画式描写,又不露声色地给人留下第一印象,也暗示了丁务源的“戏精”人格。

这与原著中丁务源的形象十分贴合——“四十来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丁务源不是个俊秀的人,而令人喜爱。

他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已经教人一见就痛快,再加上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与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讨人爱,而且令人信任他了。

”[1]丁务源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中庸”的一切要求——处于中年,既去了青年意气不失老成又不至于暮气沉沉过于迂腐;中等身量——没有瘦削身材的形销骨立单薄尖刻之感,也没有发福到笨重油腻的程度;连脸上那点胖得发亮的肌肉都恰到好处。

“好人”丁务源,做主任时对上谄媚,对下压榨,都拿捏得当,做人做事滴水不漏。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篇一起初不知道老舍写过这篇简短的小说,是在演员王传君的微博下看到的这段评语。

随后去看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这篇小说。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社会的大背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重庆。

小说故事情节发生的场地:树华农场。

小说的主要人物:丁务源(丁主任)。

开篇大多描述了丁主任圆滑的处事方式及脑满肠肥的人物形态,老舍通过简短的文字淋漓尽致的描写了丁主任八面玲珑的形态,就算是树华农场亏钱也没有股东去直接指着这个树华管理者丁主任的脑袋去骂,也没有人直接去说,因为每个人都收到了来自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损坏个人的利益,我就不需要去管。

树华农场就是这样在丁主任的“完美管理”下进行的,员工每日“修身养性”的工作着,等到食物成熟,需要往外面运的时候就到了,挑拣和计划的关键时候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直到来了一位自命不凡的“大艺术家”秦妙斋的到来,他们看似友好的相处,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直到一日上面对丁主任的不满加上“大艺术家”的汉奸朋友被抓,终于迎来了丁主任的死期。

新主任尤主任的到来为农场添加了一丝生机,本以为转变会从这里开始。

不成想尤太太在暗地里的“偷鸡蛋”彻底的击垮了新主任的复兴之路,秦妙斋趁机股东农场的工人加上尤太太的一步步错路,将原本可以有新生机的农场和前景毁灭与萌芽之中了。

最终农场还是交到了丁主任的手里,而在农场好吃占地的秦妙斋也被赶出了农场。

这篇小说写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人情有时远差于对错,想要日子过得去人情占得比重是在太大了。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篇二故事的内容是:在一个小峡口转过来的江后面是一片世外桃源---树华农场,树华农场的设备是相当可观的,他至少有二十来名工人。

然而,树华农场是赔钱的,农场的实际负责人是丁务源,丁主任。

丁主任只会讨好每一名员工,甚至放纵他们从八小时的工作日可以到不上班,丝毫不管农场怎样,甚至让牛羊饿的叫唤,还自作主张的把农场房子租给别人,租金自己私自收了。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国式人情世故
奋斗的小猪
不成问题的问题,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式的人情世故。

导演用黑白的镜头很好的还原了40年代中国农场的样子,然而即使过了快80年,无论换了怎样光鲜的外皮,这社会,这规则,这人情关系,这冷暖人性,还是一模一样,就像是用黑白镜头拍出
了当下的中国一般。

这种劣根性和体制似乎没有关系,而是一种
历史的遗留,不只在大陆,即使是在台湾,不成问题的问题也仍
然随处可见,或许这也是电影能得到金马奖青睐的原因。

秦妙斋无德无能,却懂得忽悠,混得如鱼得水,是个很典型
的人物;尤主任有知识有文化,力图革新,却不接地气,和旧体
制格格不入,落得结局惨淡。

人物命运的对比、矛盾的设置都相
当犀利。

而丁务源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生存之道。

这个角色像是为范伟量身定做,表演游刃有余,拿下金马影
帝也是合情合理。

这样看来,2017年的金马确实是大陆电影绽放的一年,《八月》,《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是顶级创作,《七月与安生》紧随其后,台湾方面最优质的三部应该是张艾嘉的《相爱相亲》,赵德胤的《再见瓦城》以及钟孟宏的《一路顺风》,香港的《树大招风》
尽管拿下了香港金像奖,但香港电影在整体上已然不如大陆和台湾。

《不成问题的问题》:新学院派“文人电影”的艺术回望

《不成问题的问题》:新学院派“文人电影”的艺术回望
度”的问题 导电影便重拾老舍文本 ,以黑白片的形式再珊经典文本 。这部作品 添入 、取舍 。如何做出选择 ,这在重新创作上是—个 “
故事的正式开场和结束 ,皆以女性视角 为始 终。梅峰导演把初剪将近 4 个小时的影片最后精 简成 1 4 4分钟 , 舍弃了男性的戏份 , 让女. f 生 成为 突出的存在 。的确 ,原著叙事性较弱 ,需要女性 角色作为缓冲 , 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 中不可缺失 的一环 。电影似乎在讲究—种中国社
会的平衡 ,与原著小说的最大不同,是电影加入 了三太太和佟小姐两个女性角色。在农场主任丁
务源的片段中 , 设置三太太这个角色 以处理他们 之间的主仆关系,“ 知识 ̄- 7 - - ”秦妙斋则与佟小姐 开展了爱情关系,新主任尤大兴与明霞 ( 尤太太 )
相应处理了婚姻关系。对仗式的人物让影 片在叙
学的融合 ,又有新时代文人的改编 。它是本年度不容忽视的—部电 影 ,表现了 “ 新学院派”的视角和主张 。为什么是老舍?为什么借
大群体的田园中 , 以夸张的形象塑造 , 浓缩了中国历史 中 “ 人”的
种种形象。梅峰的选择显然是非常有趣的,小桥之外战火纷飞 ,跨
鉴传统美学?为什么如此改编?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想对当今中国 过—条小溪 之后上岸的都是各色立体的人物 。男女老少 ,旨 咙文章
HE A DU NE 头 条
不成问题 的问题 》 ● “ 文人 电影’ ’的艺术回望 新学院派
文 , 戴 薇
著名编剧梅峰首部导演作品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改编 自老舍 选自老舍在 1 9 4 4年出版的 《 贫血集 》 ,是老舍在重庆生活时的创 短篇小说 , 在金马奖中摘得 “ 最佳改编剧本”和 “ 最佳男主角” , 作 作。与大量以北京地区为背景的作品不同 , 这篇小说更像是灵光一 世外桃源 ”里 为今年的 “ 文人电影 ” 备受关注。影片主题关注中国社会不成问题 现的随笔,描述了抗 日战争年代的大后方重庆某处 “ 在—个看似偏离大历史 的问题 , 借古喻今 ,风格上重新回归国产老片的腔调 ,既有传统美 的人情世故 。老舍延续一贯的笑谑与讽刺 ,

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呈现:《不成问题的问题》

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呈现:《不成问题的问题》

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呈现:《不成问题的问题》作者:顾岩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6期摘要: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有成功的范例,也有不尽人意的作品。

文章以《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例,从主题的诠释,人物的设置,视听化的情节结构布局的角度论述电影对于小说的呈现。

关键词:小说;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作者简介:顾岩娜(1997-),女,山东德州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15级戏文系在读本科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小说改编成电影绝非易事,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更是如此。

既要尊重原著,又要有所创新。

下面就以《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例探讨电影对于小说的再现和创新。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梅峰执导的作品,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

讲述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在丁主任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小说的深度来自于夹叙夹议的金句,比如:不过,向上的路是极难走的,理智的崇高的决定,往往被一点点浮浅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坏,情感是极容易发酒疯的东西,它是一种外在的上帝视角,而不是人物的自然呈现。

”[1]小说在树华农场一个封闭的时空当中展开,以农场各个阶层来隐喻当时社会生态,有明显的寓言性质;而电影无论是在主题的诠释,还是在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重新整合,亦或是情节结构的布局,都进行了符合视听化呈现的改编度。

虽然这是一部带有文人气质的作者电影,其改变却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主题的影像化拓展老舍的小说集中在树华农场一个封闭的空间之内,以农场的各个阶层来隐喻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当然这个隐喻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而电影也同样呈现出了同样的主题,影片当中各个阶层仍有现实层面的影子,这也与小说一脉相承。

除此之外,随着电影对小说空间上的拓展,主题也有了除去政治意义上的讽刺之外的意味,这涉及到男女和上下级的关系上。

小说的篇幅很短,故事性不强,看似讽刺人,其实正从侧面说明了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是靠人脉,必须有人际关系,事情才能办好。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三副启蒙面孔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三副启蒙面孔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三副启蒙面孔韩旭东一 以“启蒙”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梅峰导演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

从美学形式上看,黑白色、明暗调颜色运用与光影技法、乡村山水风景定格、室内静物空镜头、凝固的人物中景特写、镜头间慢节奏剪切,都体现出导演对民国黑白电影的致敬意识:影片讲述的是一则关于古旧中国的“故”事/历史寓言。

从表演技法与故事内容来看,演员们(范伟与史依弘)含而不露的演技与中/全景镜头定格的封闭空间(凉亭、办公室、老宅),又将片中“会谈”的空间场景/演戏舞台变成了电影里的戏中作“戏”:三太太与丁务源明知道秦妙斋是江湖骗子,却在四人凉亭会面的场景中,故意不点破他的真实身份,让秦妙斋与佟小姐的“戏”顺其自然地发展;在丁务源为佟老板和许老板倒茶的场景中,佟老板知道丁务源克扣工人工资,却因股东合作人身份不便点破他的秘密,只提醒他不要做“下人”做的事,目的是为了顾全许老板的面子;丁务源一早得知秦妙斋害死吴教授的真相,却因秦有利用价值而将其视为“兄弟”,利用他的无知与激愤赶走尤大兴。

影内容提要:梅峰编导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借启蒙与反启蒙之间的话语张力,传达了现代人/启蒙者意图建构新型民族国家的主体诉求。

被有意遮蔽的权力话语、人情世故的内敛表达、封闭的农场空间等,共同构型了第三世界导演在当下重新建构的、内含启蒙现代性的国族寓言。

本文从真启蒙者尤大兴、反启蒙者丁务源、假启蒙者秦妙斋之间所纠缠的利益关系入手,考察该作对真假启蒙话语的影像表述,以及启蒙神话崩塌的过程和原因。

同时结合电影所使用的镜头语法,来考察隐含作者对启蒙问题的价值立场与镜头细节所暗含的形式意识形态,以此强调新世纪中国知识界重返启蒙起跑线的必要性。

关键词:《不成问题的问题》 启蒙现代性 反启蒙话语 民族国家寓言155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156片讽刺了中国的面子文化,用暗讽的手法调笑了虚伪的人情寓言。

该作的形式/叙事手法与内容/演员演技的艺术魅力,均体现在上述“不说”与守静的传统人生“哲学”中。

《不成问题的问题》:衣装里的人情世故

《不成问题的问题》:衣装里的人情世故

《不成问题的问题》:衣装里的人情世故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7年第23期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1943年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在20世纪40年代,抗战中的重庆。

虽在那个年代,但到了影片中的主场“树华农场”,却有脱离尘世之感,如陶渊明所述世外桃源,与时代无关。

如把影片中的置景、服装造型和人物口音抛却——这个“树华农场”即使放到现在,某个建设中的新农村,抑或某个城市中的创业公司,想来故事都是成立的。

因其主旨是讲中国的人情社会,而主角丁务源便是深谙人情之道,在庞杂的关系中不断周旋总能化矛盾冲突于无形的“Mr.No?Problem”(没有问题先生)。

他的一言一行、一词一句、一颦一笑,在电影的放大镜下,把重人情的荒诞也放大到了极致。

丁务源由范伟主演,去年范伟凭此角获得金马奖影帝。

导演梅峰在谈创作时就说到,看到小说中的丁务源立马就想到范伟。

他的形象与丁务源一拍即合,演技也着实为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语动作加持,把这个老练油滑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先来看小说里老舍的原话——“四十来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丁务源不是个俊秀的人,而令人喜爱。

他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已经教人一见就痛快,再加上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与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讨人爱,而且令人信任他了。

”然而老舍先生刻画最妙的却是丁务源的衣着——“最足以表现他的天才而使人赞叹不已的是他的衣服。

他的长袍,不管是绸的还是布的,不管是单的还是棉的,永远是半新半旧的,使人一看就感到舒服;永远是比他的身材稍微宽大一些,于是他垂着手也好,揣着手也好,掉背着手更好,老有一些从容不迫的气度。

他的小褂的领子与袖口,永远是洁白如雪;这样,即使大褂上有一小块油渍,或大襟上微微有点折绉,可是他的雪白的内衣的领与袖会使人相信他是最爱清洁的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影片一开场,丁务源的第一个镜头就从他照镜穿衣开始,那宽大的长袍上身,朴素的颜色,洁白的袖口,布的质地厚质,既像穿了些年数了,又没有破旧不堪。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后感读完老舍先生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小说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洞察,让我对人性、人情和社会现实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场,丁务源作为农场主任,看似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将农场上下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妥妥当当,却使得农场在他的管理下亏损不断。

他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对上司阿谀奉承,对下属和工人百般讨好,看似解决了一切问题,实则是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丁务源的形象让我深思。

他的圆滑世故、见风使舵,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能让他在短期内获得表面的成功和他人的好感,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却对事业的发展毫无益处。

他没有把精力真正放在如何改善农场的经营管理上,而是专注于维护自己的地位和人际关系。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善于揣摩人心,善于利用人情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往往忽视了事情的本质和真正的价值。

而尤大兴的到来,给农场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有能力、有抱负,一心想要整顿农场,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他的正直和严格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最终在众人的排挤下黯然离去。

尤大兴的遭遇让我感到悲哀和无奈。

他代表着那些想要真正做事、想要改变现状的人,但在一个充满人情世故和潜规则的环境中,他们的努力往往会遭遇重重阻力。

这让我不禁思考,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正直和才能是否真的能够得以施展?是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小说中的工人和其他配角们也各具特色。

他们有的贪图小便宜,有的随声附和,有的见风使舵。

他们的行为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的不良风气。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似乎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恰是最严重的问题。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潜在因素,往往会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影响事情的发展和结果。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疏忽或者不良习惯,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注重表面的和谐,而忽略了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部由中国近现代作家老舍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于1943年发表。

小说通过讲述抗战时期大后方树华农场在不同管理者下的兴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小说中的农场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不同的人物形象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老舍先生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这些人物的特点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使得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让读者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通过不同管理者的更替,展现了农场的兴衰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贪婪、自私、虚伪和善良。

尤其是丁务源这个角色,他的管理方式虽然看似高明,但实际上却是在玩弄权术、不干实事。

这种行为方式最终导致了农场的衰败,也凸显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最后,小说中还有一些细节描写非常出色。

比如,老舍先生通过对农场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农场的美丽与宁静;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刻画,表现了他们的性格和身份;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些细节描写使得小说更加生动、具体、有感染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那个场景之中。

总之,《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情节设计和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其深刻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同时也对老舍先生的才华和思考能力产生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这部小说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思考人性的本质,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追求真实、善良和美好。

老舍先生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这部短篇小说以抗战时期的树华农场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纷繁复杂的人性。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同名电影上映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同名电影上映

龙源期刊网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同名电影上映作者:
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1期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知名度算不上太高,甚至在去年金马奖上由它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奖后,很多人才第一次听说了这部短篇小说。

老舍在文中塑造了一名抗日战争时期极通人情世故、善于左右逢源的农场主任丁务源,而电影则让演喜剧出身的范伟捧走了其人生中第一座金马影帝奖杯。

《不成问题的问题》由老舍先生发表于1943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树华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怎么想到拍这样一个“非著名”的名著,可能是很多人对这部影片的首要疑问。

导演梅峰笑言,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很多,且基本都有了影视作品的改编,“但我们不想做翻拍片。

《不成问题的问题》很生动,具有可辨识的当代性,那个时代的人物也适合做视觉还原。

”梅峰将它拍成了一部三幕剧寓言片,无论故事还是结构,对原著的还原度都很高。

他把自己的风格重点放在了视觉语言上,把影片拍成了黑白片,并且从头到尾采用单机拍摄,呈现出来的多是中景和大全景,舞台意味浓厚,再加上身着旗袍、马褂的人穿梭其中,让人觉得好似在欣赏一部民国时代的老电影。

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

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

16中国电影评论Chinese Film Review文人电影是与戏人电影相对应的影视分类范畴,它与中国古典美学一脉相承,在艺术上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冲淡效果,在剧情上坚持非情节化叙事。

随着民间文学的逐步流行,富有烟火气息的市井生活成为电影重要的表现对象,文人电影也开始寻找向大众化转型的方法,“新文人电影”由此应运而生。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新文人电影依然采用传统的透视法,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去感情化的创作,却又吸取了民间文学的精髓,用大量讽刺、戏谑、幽默的喜剧元素来刻画角色。

本文以近期典型的新文人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例,通过分析片中主要人物,完成思想题旨上的追本溯源。

一、 丁务源——“不成问题”的多面人物《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著名编剧梅峰执导的首部作品,实现了豆瓣评分8.2的高口碑,并在台湾第53届金马奖与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不俗成绩,其中,丁务源这个人物的改编及范伟精彩的演技功不可没。

作为本片的中心角色,丁务源的口头禅便是片名“不成问题”,而这句“不成问题”却在现实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在成事与做人、效率与面子的亘古难题背后,隐藏着丁务源为人处世的所谓“规矩”,它使人窥见整个工于心计、苦于钻营的市井阶层,更使人体味到本片文人性的哲学沉思,为作品洞悉人世的高标远见所折服。

老舍先生的原著将丁务源描绘成了一个极体面的人物:“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这些词汇构筑了人物饱满的神态,一个让股东感到喜爱、让工人感到亲切的主任形象跃然纸上。

梅峰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很注重角色身上可视的部分,因此,丁务源一出场的镜头就是在穿衣镜前整理仪容,一身半旧的黑布长袍,却不忘露出洁白的袖口,再揣好怀表,连作揖的动作都是浑然天成,丝毫不显谄媚,这样的开场似乎是在暗示着人物滴水不漏的性格,为后来的“不成问题”埋下伏笔。

随着农场的效益越来越差,一股积累已久的怨气在股东和工人两个层面蔓延,丁务源作为农场主管,却能完美地保持两股势力的平衡,对上级,他能敷衍便敷衍;对下级,他纵容工人们中饱私囊,却又在牌桌和酒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 蒋 芳 杨彦京【作者简介】蒋 芳,女,辽宁营口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营口理工学院讲师; 杨彦京,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

电影和文学是一对双生子,文学作品改编向来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电影和文学是一对双生子,文学作品改编向来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电影和⽂学是⼀对双⽣⼦,⽂学作品改编向来是电影创作的⼀个重要⽅式 电影和⽂学是⼀对双⽣⼦,⽂学作品改编向来是电影创作的⼀个重要⽅式。

⽽反过来,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给予⽂学⽂本以更加直观和充分的表达空间。

⽼舍写于七⼗多年前的⼩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何复现于21世纪的银幕之上,让⽹络时代的观众不觉出“隔”,饶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也想必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梅峰所⾸先⾯对和思考的问题之⼀。

梅峰是“新学院派”的代表,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业内“道⾏”不浅的编剧。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他的导演处⼥作,处处闪现着浓厚的实验性征和⽂⼈化的审美趣味——⼤幕拉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的画⾯、⽔墨画的质地、对称的画框式构图、含蓄的微讽、潺湲的节奏、耐⼈寻味的留⽩,这些都令⼈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的民国电影经典之作《⼩城之春》;⽽故事所聚焦的圆滑的⼈情世故、复杂微妙的⼈事关系,⼜仿若《围城》之重庆乡下的翻版。

可以说,电影不仅尝试回到⽼舍的⽂本,也努⼒尝试着回到抗战⼤后⽅的历史现场和民国电影史的呈现现场。

梅峰曾在采访中谈到,这⼀次在改编剧本时颇下了⼀番功夫,“最⼤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电影的层次感”。

这种“层次感”,在最终成形的电影中卓有显露。

⼩说中的故事⼀直发⽣在重庆郊外的树华农场,电影则增添了许⽼板的重庆⼤宅,并充分描摹了宅中阔⼈们打⿇将、看川剧、过⽣⽇、唱《贵妃醉酒》等丰腴的⽣活细节,通过丁务源的船来船往,实现了这两处场景的变换和勾连。

⽽许⽼板⼀家⾃上海来内陆,⼀⼝地道沪语,和农场⼯⼈的四川话,丁、秦、尤等⼈的国语普通话形成了语⾔上参差不齐的交映。

⽼舍的⼩说,主线是三个男⼈和⼀个⼥⼈的故事,三个男⼈即丁务源、秦妙斋、尤⼤兴,⼀个⼥⼈是尤的太太明霞。

电影⾥,⼜添了若⼲个新⼈物,不仅把原作中处于模糊背景位置的股东们明朗具象化了,还着⼒突出了两⼤股东之间的⽃争,尤其是增添了许⽼板的三太太和佟⽼板的⼥⼉佟⼩姐(秦妙斋在戏中屡屡称其“密斯佟”)这两个新的⼥性⾓⾊,为原来的⽂本进⾏了⼀些性别上的平衡。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没有故事的故事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没有故事的故事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没有故事的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猝不及防地火了,赶去影城尝了个鲜。

很多人问我好看不好看,实话实说:不好看。

不好看,不是电影的问题,以我近年来看过的各种老舍改编影视剧来衡量,《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最忠实于原著的,或者说,是唯一一部忠实于原著的。

这个“近年来”,大概可以往前推到二十年前吧,嗯,近二十年来……所以,“不好看”的锅,是老舍的。

《不成问题的问题》原著小说就不好看。

是一个很短的白描,写了三个夸张的人物,构成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

因为没有故事,所以《不成问题的问题》,从写作本身,就不是奔着“好看”去的——不客气地说,老舍的短篇小说,几乎没有奔着“好看”去的——所以,不好看,很正常,好看才不正常。

电影总体上是不错的,很美,很忠实,很无情,很中国。

好话他们已经说得太多了,我来吹毛求疵,说一点问题所在。

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对,这些问题也只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那再好不过。

毕竟中国艺术电影能有票房也是我期待的。

丁务源,不够坏范伟演的这个丁主任,很有意思,沉得住,了不起,令人刮目相看。

有没有问题?有,不是范伟的问题,是改编的问题。

……遇见大事,他总是斩钉截铁地下这样的结论——没有问题,绝对的!说完这一声,他便把问题放下,而闲扯些别的,使对方把忧虑与关切马上忘掉。

等到对方满意地告别了,他会倒头就睡,睡三四个钟头;醒来,他把那件绝对没有问题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直等到那个人又来了,他才想起原来曾经有过那么一回事,而又把对方热诚地送走。

事情,照例又推在一边。

及至那个人快恼了他的时候,他会用农场的出品使朋友仍然和他相好。

天下事都绝对没有问题,因为他根本不去办。

看,这是老舍点题的话,树华农场的问题在哪里?就在丁主任对付任何事情都是一句“不成问题”,但是事实上又不作为,到头来假公济私,拿农场的产品来成全他和朋友的交情。

丁主任的“坏”,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说老舍用的是夸张的白描,他不需要表现一个“人性”的丁务源,他写的就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坏人”丁务源,但是电影把丁务源骨子里的“坏”大大地稀释了。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影评:老舍先生早已看透了一切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影评:老舍先生早已看透了一切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影评:老舍先生早已看透了一切编者按:《不成问题的问题》绝对近年来华语电影中文学改编最成功的一部。

演员精湛的表演,放之四海皆准的人情世故,几千年不变的酱缸文化,都离我们那么近。

影片中1943年的故事,放在今天又何尝不可?名著就是名著,大师就是大师。

喜剧外壳,悲剧内核世界上最大的悲剧,绝对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让人痛哭流涕那种。

而是借用其他形式为外衣,裹挟着深入腠理的伤痛,在悄然不知的情况下袭击人的内心,甚至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让人傻呵呵就接受,无法反抗甚至麻醉其中。

鲁迅先生的【黑屋子】理论如此,我们沿袭了数千年的酱缸文化更是如此。

油腻中年丁主任《不成问题的问题》选择了国内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范伟先生担当主演。

除了看重其精湛的演技,更要借用其乐呵呵的喜剧造型去反衬作品的悲剧性。

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圈套,并沉醉其中。

丁务源这个永远一脸和气,与人为善的农场主任,通过一系列小人物的行为方式,游刃有余的幸福生活在救国戡乱之下,市井百态之中。

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人畜无害的外表和行为所懵逼,进而支持他,同情他,喜欢他,甚至成为他。

可爱又可怕的他世界上最可怕的人,绝不是横眉冷对的人,而是那种和颜悦色,丝毫不让人防备的人。

你上街看着远处有人拎着菜刀红着眼,你肯定远远躲开。

可面对推销员满面春风向你走来,你再不想买也不会恶语相向。

范伟饰演的丁主任就属于后者。

和老板太太打牌,帮着股东照顾农场,收留“艺术家”举办画展,对浑水摸鱼的长工睁只眼闭只眼收受贿赂,都是丁主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目。

他总是那么热心,以至于放下了主要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与上层交好当中。

他可以放着农场连年亏损而不顾,偏要张罗老爷少爷的生活宴会。

他就是一最普通不过的庸人,庸官。

欧阳修曾痛斥过庸官的可怕。

他们虽然不及贪官那样直接危害国计民生,却会败坏社会风气,扰乱正常秩序。

丁主任到处打哈哈,逢人都笑脸相迎,虽然换来了从上至下的好评,实际上却为整个农场带来巨大的经济亏空。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读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读后感这几天一直读老舍的作品,感受着老舍的京味儿和带点挖苦的幽默。

《不成问题的问题》取材新颖 ,立意深远 ,寄托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表现了老舍对民族文化的冷峻审视和对民族振兴的殷切期盼 ,充分表达了一代文学宗师崇高的爱国热忱和敏锐的现代文明意识。

它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在大前方某农场发生的前后管理者不同管理效果的故事,告诉人们,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是靠人情关系,而不是靠本领、靠业务、靠科学。

一个人只有处事圆滑以及强大的人际背景关系,你才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否那么,一切都无能无力,这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丁务源,丁主任,农场的实际负责人,就很好得诠释了这一点。

我不得不佩服丁主任强有力的外交手段,他为什么能在农场里讨职工们的喜欢?为什么场长和股东们明知道近半年来农场赔钱德原因源自丁务源,但谁也不出声呢?丁务源有一种天生的交际笼络力,他的话仿佛是有一种魔力,他很快便能和职工交熟,使得农场里原本想辞职的职工都缴了械。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职工们对丁主任的信任心也与日俱增。

于是乎,在丁主任的纵容政策下,职工们与丁主任开始“狼狈为奸”:原有的工人再也不像原先那样实地实对地每日工作八小时工,他们自动把八小时的上班时间改为七小时,慢慢地又改为六小时,五小时……其实职工们的“堕落”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丁务源的熏染和放纵,这其实是本性使然,他们的骨子里本就有这一想法,只不过是从未有人激发过他们,而丁务源只是他们的“辅助工具”而已,并不是主角。

《不成问题的问题》中让人最为同情的是尤主任,这个“寿命”不长的主任。

尤主任是学园艺的,他聪明、强健、肯吃苦,他的大手像绣花的姑娘那么轻巧、准确、敏捷,作起用力的工作来,又像一头牛那样强壮,耐劳……因此,尤主任来当农场的负责人无疑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有了他的参加,农场的效益问题应该很快就能解决了。

可唯一的也是致命的缺点是他没有深入群众,了解态势,尽管他经常以身作那么,穿着工人装与工人们一起劳动。

不成问题的问题 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  观后感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名为《问题破解者》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一群热衷于解决各类难题的科学家们的故事,引发了我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触动。

在我看来,问题是我们人类进步的推动力,是我们追求真理与创新的源泉。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跨越了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的边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们追求解决问题的激情和意志力,让我不禁产生对于问题的态度转变:问题并非是令人烦恼的麻烦,而是一种机遇,一种挑战。

在我的记忆中,问题往往与烦恼连在一起。

每当遇到困境和难题时,我会感到无奈和焦虑。

面对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和回避。

然而,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意识到,问题是我们进步的催化剂。

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我们才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

正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一样,问题推动着人类探索科学的边界,拓展着人类的认知。

在纪录片中,科学家们的故事令人振奋。

他们敢于追问,勇于解决。

问题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他们坚信,没有问题成就不了科学,没有问题也无法领悟到真理。

正是这种豪情和决心使他们在追逐科学真理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突破和创新。

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在生活的种种问题中看到可能蕴含着未来的改变和进步。

问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科学领域,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每当我们遇到困惑和尴尬,有些人选择埋头苦想,有些人选择选择释然和忍受。

纵观历史,那些敢于面对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问题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思考,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然而,纪录片也让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

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地思考和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解决每一个问题。

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变得极其棘手和困难,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决心。

这时,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接受一些问题是不可解决的,放下对于完美的追求,接受问题的存在,不为问题所困扰。

《不成问题的问题》影评解说文案_一个坏人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眼里的好人

《不成问题的问题》影评解说文案_一个坏人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眼里的好人

《不成问题的问题》解说文案_一个坏人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眼里的好人.中国剧情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于2017年上映,由梅峰导演,梅峰黄石编剧,影片讲述了“树华农场”,创办于抗战那年,距重庆市三十多里,坐落在江边小山的半腰,是座常引渡客心驰神往的农场。

农场运营三年,虽物产丰富,却在赔钱。

而农场股东们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们都领略过丁主任的种种好。

丁主任,擅长待人接物,更有令人信服的本事,是农场的实际负责人。

丁主任上任的半年间,将有经验的工人换成自己的亲戚。

对工人们的怠工、偷鸡摸狗的行为视若不见。

农场也开始赔钱。

为了整顿农场股东们招了新主任,新主任有知识能力,但严格和刻板的态度使工人们不满。

最后在农场租客–-一个自认是“全能”艺术家的秦妙斋的煽动和带动下,工人们齐力将新主任赶出农场。

而后,秦妙斋也被丁主任交给了保长。

树华农场恢复了旧态,到了夏天,各种果树比往年多结了三倍的果实,那是尤大兴爱护的结果,然而,农场依然是赔钱的。

一个坏人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眼里的好人2017-12-01 假装有趣斜点电影原创在平常生活中要是遇到虚伪、没有实力只会钻营、城府又很深的人,大家肯定是很讨厌的吧,估计也没有谁会说他的好话。

但是看完《不成问题的问题》,小编就奇怪了,丁主任这样的人,电影里居然不管人前人后都有人惦记着他的好。

还好小编有个“烂笔头”的好习惯,看电影的时候会把一些有趣的点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记下来,回家之后对着这么一整理,诶,看出了些端倪,这就把丁主任的“四大招”写出来给大家分享。

01看眼色,会说话要说这人情事啊,丁主任可是个中好手,他的第一大招就是会看眼色和会说话。

很多人要是有一些不好拿到台面上来摆明的事情想对人说,就会选择隐晦地表达,比如在话里暗藏玄机,话里有话,或者给个眼色让你自己体会,能不能看出来这内里乾坤,就要看个人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
作者:蒋芳杨彦京
来源:《电影评介》2017年第24期
文人电影是与戏人电影相对应的影视分类范畴,它与中国古典美学一脉相承,在艺术上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冲淡效果,在剧情上坚持非情节化叙事。

随着民间文学的逐步流行,富有烟火气息的市井生活成为电影重要的表现对象,文人电影也开始寻找向大众化转型的方法,“新文人电影”由此应运而生。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新文人电影依然采用传统的透视法,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去感情化的创作,却又吸取了民间文学的精髓,用大量讽刺、戏谑、幽默的喜剧元素来刻画角色。

本文以近期典型的新文人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例,通过分析片中主要人物,完成思想题旨上的追本溯源。

一、丁务源——“不成问题”的多面人物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著名编剧梅峰执导的首部作品,实现了豆瓣评分8.2的高口碑,并在台湾第53届金马奖与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不俗成绩,其中,丁务源这个人物的改编及范伟精彩的演技功不可没。

作为本片的中心角色,丁务源的口头禅便是片名“不成问题”,而这句“不成问题”却在现实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在成事与做人、效率与面子的亘古难题背后,隐藏着丁务源为人处世的所谓“规矩”,它使人窥见整个工于心计、苦于钻营的市井阶层,更使人体味到本片文人性的哲学沉思,为作品洞悉人世的高标远见所折服。

老舍先生的原著将丁务源描绘成了一个极体面的人物:“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这些词汇构筑了人物饱满的神态,一个让股东感到喜爱、让工人感到亲切的主任形象跃然纸上。

梅峰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很注重角色身上可视的部分,因此,丁务源一出场的镜头就是在穿衣镜前整理仪容,一身半旧的黑布长袍,却不忘露出洁白的袖口,再揣好怀表,连作揖的动作都是浑然天成,丝毫不显谄媚,这样的开场似乎是在暗示着人物滴水不漏的性格,为后来的“不成问题”埋下伏笔。

随着农场的效益越来越差,一股积累已久的怨气在股东和工人两个层面蔓延,丁务源作为农场主管,却能完美地保持两股势力的平衡,对上级,他能敷衍便敷衍;对下级,他纵容工人们中饱私囊,却又在牌桌和酒桌上榨干了他们的外快;对同事,他巧妙地利用秦妙斋这个角色,煽动起工人们对尤主任的不满,最后自己坐收渔利。

在一部重人物、轻情节的文人电影中,丁务源的得势无疑折射出许多现实意义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隐性的,它们并不至于使社会秩序瓦解,却会让原本简单的硬性规定,变为复杂的软性规则。

片中有两场带有隐喻色彩的戏中戏,第一场《贵妃醉酒》借高力士与杨贵妃,暗喻了丁务源与富商太太之间的关系,第二场川剧则更加耐人寻味,台上丑角在卯足了劲逗人发笑,台下丁务源正来回奔走,忙着招呼大家喝茶吸烟,台上台下两相对照,其讽刺意味一针见血。


人、情、事的博弈中,丁务源这类市侩小人往往是最终的胜利者。

这充分体现了文人电影的零度叙事原则,让丁务源的八面玲珑、机灵变通,从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中自然地带出来。

导演的镜头平静淡泊,不预设任何主观立场,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段表现人物,这便是新文人电影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秦妙斋——自命清高的全能艺术家
与戏人电影相比,文人电影从诞生以来一直存在于主流之外,这并非对其思想深度的否定,却也说明了文人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客观事实。

而新文人电影想要突破传统困局,从边缘走入大众视野,便要处理好影片叙事与说理的比重关系,摒弃晦涩难懂的台词和概念,最终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老舍先生的作品通俗平白,具有明显的市民文化特征,非常适合作为新文人电影的创作蓝本,在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导演融入了更多喜剧元素,诙谐风趣的语言风格弥补了黑白色调带来的沉重感,辛辣的讽刺则更是文人电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唤醒了人们刨根问底、观察社会本质的欲望。

张超饰演的秦妙斋在片中是一个戏剧感浓厚的人物,无论是他的行为还是说话方式,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寓言式风格,高大俊朗的外表与浮夸的作风,更让秦妙斋偏向于表现力强的话剧角色。

他从一出场就大言不惭地称呼自己为“全能艺术家”,却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文章或画作,甚至连房间的租金都给不出来,在画展庆功会上更是得意忘形,批判了许多同行。

他将自己的行为称为艺术家的“归隐”,却又在这片世外桃源中疯狂追求佟小姐,用洋文许下漫天诺言。

这种舌灿莲花的嘴上功夫与丁务源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秦妙斋是个外强中干却极富煽动性的人物,他将自己逃避现世的心理压力,毫不保留地挥洒到了农场这个小天地中。

秦妙斋时常标榜自己“全能”“清高”,这些词语放在这样一位落魄青年身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令人哑然失笑。

狂放的行为反衬出了人物内心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秦妙斋与丁务源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合作关系,他一方面渴望逃避,另一方面又必须依附于此而生存。

本片改编于老舍先生七十余年前的作品,其中暗藏的社会规则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国特有的人情问题依然存在,文人电影要求人物具有各类社会下的普适性,秦妙斋这个角色在夸张的嬉笑怒骂之间,完成了联结古今的历史使命。

三、尤大兴——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
《不成问题的问题》将144分钟的片长划分为三个部分,采用三段式的寓言方式进行叙事,章节名便是几位主要人物的名字,几章虽然保持着同级并列关系,但在表现方式上有着较大差别。

丁务源一章稳扎稳打,几乎没有情节起伏,秦妙斋一章打破了农场的平静局面,尤大兴的出场使得农场的竞争走向白热化,本章具体展现了树华农场中丁、尤二人势力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带有较为强烈的悲剧色彩。

长时间的空镜头在本段多次出现,黑白色调遮蔽了重庆山城的斑斓风光,取而代之的是水墨画般的凝重质感,重峦叠嶂阻隔了外界消息,催生出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抒情,为文人电影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了铺垫。

尤大兴的出现,宣告了丁务源的职位遭到威胁,也代表着树华农场即将迎来新的转机,但本片依然保持着旁观者的客观视角,冷静地审视着农场的变动,这种以静衬动的方式更显得局势暗潮汹涌。

尤大兴作为一位有着留洋经历的农业博士,自然可以用最专业的知识改变农场赔本的现状,因此,在尤大兴出场的时候,导演采用较多镜头展现了农场的整体环境与具体工作,这似乎是对丁务源失职的无声控诉。

尤大兴的能力是无可挑剔的,但知识分子骨子中的清高与专注,让尤大兴忽视了人情的打理,满心指望用成绩说话的他,甚至没有注意到丁务源借刀杀人的计划,最后只得在人心尽失的悲哀下,黯然离开农场。

尤大兴在故事中扮演的是一个行事风格锐利的革命者,坚信规则有着力挽狂澜的力量,却输给了丁务源、明霞等人为代表的、圆滑的旧式价值观。

正如三太太在开场时疑惑地发问:为什么农场的果子结得那么好,最后还是会赔钱?理想主义者的眼中没有利益链条,他们注定只能在革命过后的尘埃中惨淡离场,文人电影中这样的角色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有着相当大时空跨度的改编中,理想主义者的碰壁永远是探讨社会稳定结构与新旧形态的理想事例。

四、片中女性群像解读
梅峰将老舍先生原著中的一位女性角色增加至三位,这是对原作讽刺力度的冲淡,为她们的市侩与圆融找到了合理性,让剧中人物普遍获得了观众同情的砝码。

在原作“三男一女”的比重下,丁、尤二人围绕农场主任这个职位的斗争是故事的唯一主线,小人物的狡猾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民国乱世的大背景几乎被隐去。

在70年后的今天,新文人电影以人文关怀与烛照为宗旨,试图寻找时空距离下的人性柔软,新加入的两个女性角色三太太和佟小姐,她们可以被看作连接树华农场和外界的桥梁,更拥有独立的灵魂与人格。

文人电影一贯的冲淡风格,大多是通过简练的镜头语言与潜台词所表现出来的,本片也不例外,全片使用黑白色调,大量空镜留白,似在表现一种桃花源般不真实的幻境。

实际上,树华农场只是秦妙斋之流的避难所,并非真正与世隔绝的净土,三太太和佟小姐这两个人物的台词很好地起到了背景填充的作用。

在三太太家的戏台与卧室中,两个女人唇枪舌剑,表面却不动声色,佟小姐抱怨自己在上海时打牌总是赢钱,到了这里就只能输钱,而丁务源却总给三太太递牌,这些简短而充满暗示性的镜头,揭示了三太太与佟小姐之间的地位变化,也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内迁家族的命运。

这两位女性角色将时代与阶层的变迁引入话题,大大丰富了影片的人文内涵。

殷桃饰演的明霞一角在原著中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女子,在小事上精明,在大事上愚昧、顽固。

丈夫极力想要恢复农场的秩序,她却在背地里收下工人们的鸡蛋,并称其为帮丈夫“做人”,这一行动无疑默认了农场中原有规则的存在,最后酿成远走他乡的悲剧。

电影基本保留了明霞的相关情节,却又增添了对其身世的叙述,她留下鸡蛋的动机就此改变,为这段悲剧增添了一份凄婉的美丽。

而新文人电影中独特的长镜头与固定远景,又为这个角色增添了一份韵律美,黑白画面隐去了色彩,使得观众完全聚焦于角色的行动上,明霞在细微动作上无不体现
出女性的韵味,在山光水色、云雾迷蒙的衬托下更具古典气息,更加符合电影这类可视艺术的要求。

女性角色的加入是本片的点睛之笔,“三男三女”的设置使得人物间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照关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作矛盾冲突激烈的风格,让它更加倾向于文人电影不疾不徐的节奏,有利于培养观众的情感积蓄。

结语
在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中远景镜头拉开了现实与剧中人物的距离,冷静地审视着世间万象,同时,属于当下话语体系的人物又消弭了时空的间隙,引领观众以更深邃、多面、开阔的维度去看待中国式社会的人情问题。

可见,新文人电影在艺术范畴可以看作古典美学的延续,一种温柔隽永的抒情,而在现实领域,又不失为一次深刻的哲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