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
简单机械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在新课学习中,部分学生对杠杆概念理解不透,尤其是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故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加强对杠杆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本质,进而加强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着重强调对力臂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复习杠杆原理实验,通过系列问题情景的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杠杆原理的能力。
滑轮的复习可着重强调对滑轮实质的认识,通过典型实例帮助学生对滑轮、滑轮组中受力问题的分析。
[复习目标]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
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4.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1.杠杆的概念,会画杠杆所受力的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3.动、定滑轮实质的理解,滑轮组的正确应用。
[教具和学具]几件生活用品(指甲钳、脚踏式垃圾桶等)滑轮、细线、支架等,有关PowerPoint课件。
[课前准备]1.自主复习杠杆的概念,会对常见生活用品中杠杆进行分类。
2.结合实例会画力臂。
3.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及研究方法。
4.两种滑轮的特点,滑轮组中省力情况的判断。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杠杆的五要素(12分钟)生活中杠杆应用的例子很多,请举几例。
问:这些例子中有何共同特点?教师强调支点后,复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要素。
让学生画出羊角锤拔钉子时的杠杆示意图。
小结:先确定支点,画出两力,再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符号标出力臂。
概括为“一点二线三垂直四标号”的步骤。
强调:①动力和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②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学生举例答:在力的作用下可围绕固定点转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
本节课主要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功率的定义、计算以及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如剪刀、锤子、辘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功的。
2. 知识讲解:(1) 功的概念:通过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机械效率的概念: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率的概念4. 功率的计算方法5. 机械效率的概念6.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各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s=5m,求物体所做的功。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5m/s,运动时间t=2s,求物体的功率。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力的影响。
2.能够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力学现象,并能够计算简单机械的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1.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
3.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强调力的作用方式和简单机械的区别。
–介绍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固定轴、滚轮等。
–描述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运用范围。
2.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例子讲解不同类型简单机械对力的作用方式。
–强调杠杆的力矩原理和滑轮的力的方向改变原理。
3.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讲解简单机械的力的乘积公式并给出实际计算例子。
–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展示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情境展示简单机械的应用。
–实验探究法:鼓励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和操作。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2.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30分钟)–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45分钟)–第三课时: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45分钟)–第四课时: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45分钟)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教学评价:–基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情况进行评分。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进行评价。
–通过小测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它的原理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教学资源:–教科书《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2.参考资料:–《物理教学参考书: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实验与探究教材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环节三:交流与小结 教的活动 3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进一步强调作图过程中的注意点)
学的活动 3 学生总结:
1. 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 2. 杠杆示意图及力臂的画法
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叫杠杆。 杠杆的 5 个基本要素: 支点 O: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 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方法:(略) 力臂的两种画法:
学科 年级
物理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第十一章
单元(或主题)名称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拔图钉”活动到“设计制作一个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 始终突出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夹子、螺丝刀入手,简单、有趣, 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知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杠杆的五个基本要素。 3)杠杆力臂的正确画法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5. 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当堂练习(判断题 1 题,余力题 2 题),课后巩固练习(杠杆的辨别
1 题,力臂的判断 1 题,作图 3 题) 通过当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正确掌握力臂的画法,发现学生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可能接触到如剪刀、指甲剪、夹子等物体,但他们仅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整理复习课题第一单元复习(一)杠杆课型:复习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5. 理解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具学具杠杆、挂图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复习作杠杆的力臂。
1.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指名板演动手操作集体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活动2.如上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3.如上图所示,O 是杠杆OA 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4.如下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F 和它的力臂L (支点O 已在图中给出).5.如上图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机械效率教案新版苏科版
11.5 机械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的节约型社会,时时处处都要讲究提高效率,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
那么,什么是机械效率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日常生活中,人们搬移物体,不是将物体平移到另一个地方,就是将物体从低处搬到高处(或从高处搬到低处)。
课件展示有关生活、生产中搬移物体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
搬移物体过程中,可以用手直接搬,还可以利用机械。
演示:(1)用手将一重物直接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2)利用斜面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3)用动滑轮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交流:这些实验中,如何测算人做功的多少?测算:测出上述实验中人所做的功。
分析:利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为何多一些?讨论:哪些功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哪些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可以作答。
分析:哪些功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哪些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
1.有用功(W有用):为达到目的人们需要且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功。
4.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 总=W 有用+W 额外。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一、知识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二、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掌握如何计算简单机械的功和效率•熟练解答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三、教学内容1.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2.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3.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4.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5.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6.进行练习和小组讨论四、教学方法•讲述: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和原理•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简单机械和功的理解和应用•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提问:请回顾一下,机械有哪些种类?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吗?•学生回答:杠杆、轮轴、轮轮组合等。
•解释:回顾了机械的种类和定义后,引入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静止时,合力为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效果。
•解释:通过这些例子,解释简单机械和力的关系,例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步骤三: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庭、农业和工业等。
•提问:你认为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步骤四: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讲解:分别介绍杠杆、轮轴和轮轮组合的原理和公式。
•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例如如何计算杠杆的力矩、轮轴的力比等。
步骤五: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些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小孩用力拉绳子,绳子上拉着一个物体,物体被拉起降低绳子时,小孩为什么会感到难以拉起?步骤六:练习和小组讨论•分发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三、功教案 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三、功
一、设计思想
功的概念与前面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紧密相连,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功率、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让他们去发现问题。
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让学生从探究中体会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让他们认识到在使用简单机械时省力的机械要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要费力,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同时知道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差不多的数值,是有物理意义的,我们把这个量定义为机械功,简称功。
通过对生活实例、图片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区分生活中的“工作”和“做工”与机械功的区别,认识在什么情况下、是哪个力在做功。
在理解功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能用计算公式解题,了解功的单位。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砝码
学生分组: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砝码
三、教学流程。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2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简单机械的运动特点和作用; 3. 理解和运用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能够实际操作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和观察。
二、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简单机械的运动特点和作用;3.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简单机械的实验和观察。
三、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和运用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四、教学准备1.教材: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材第11章;2.实验器材:斜面、劈木器、弹簧等简单机械。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
1. 理论讲解首先,向学生介绍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简单机械是指结构简单、原理清楚、功能单一的机械装置。
根据原理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杠杆类; - 滑轮类; - 轮轴类; - 斜面类;- 螺旋类。
然后,重点讲解每种分类的运动特点和作用。
以杠杆类为例,教师可以用物体在杠杆上的行为来说明瓦和扳手的作用。
接下来,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
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的单位是度(°)。
2. 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进行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斜面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块斜面、一个滑落物体和一个弹簧测力计。
学生可以将滑落物体放在斜面上,通过测力计测量滑落物体在不同倾角下的重力和斜面对滑落物体的支持力,以及滑落物体滑行的距离。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计算每种情况下的功。
然后,让学生进行其他简单机械实验,如使用杠杆、滑轮等进行力的传递和功的计算实验。
3. 实验总结在实验操作之后,进行实验总结是必要的。
学生可以交流归纳实验结果,总结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功的计算方法。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3功教案(新版)苏科版
11.3 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功和能的含义,学习从物理规律中归纳简单的物理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地测算功。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劳而无功”这一成语出自《庄子•天运》:“是犹推舟子涉地,劳而无功。
”释义“功”,功效。
花了劳力却收不到功效,形容白费力气,可见古人早已知道花了力气而没有功效这一物理现象。
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功”是如何定义的?怎样才算做功呢?二、新课讲解(一)怎样才叫“做功”1.通过实验,体验“做功”。
学生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小车所受的推力以及运动过程。
点拨:此例中小车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s。
学生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物体所受的拉力以及运动过程。
点拨:此例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2.找找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
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1)这两个实验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共同点: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3.功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二) 如何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课堂教学设计及练习
撬棒跷跷板压水井把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课堂教学设计及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节《杠杆1》课堂教学设计及练习一、自主先学1、对照课本图11—1试一试,你是怎样拔出图钉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什么方法更省力?2、在拔图钉的过程中,螺丝刀是如何运动的?二、合作助学(一)观察并讨论下列工具或物品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拓展导学(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杠杆的几个名词是如何定义的?符号分别是什么?杠杆: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总结作力臂的方法:2、用起子给老爸开一瓶啤酒,看看五要素在哪里?下题图2为其中一种方法在图中标出五要素试试!3、怎样才能正确的画出力臂?自己试一试。
裁纸铁锨铲土钓鱼镊子(二)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下列杠杆的五要素 1、画出图1中动力F 1的力臂2、如图2所示,用力F 踩汽车刹车踏板,请画出此力对支点O 的力臂。
3.在图3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 2以及动力F 1的力臂.四、检测促学一 基本知识1. 所谓杠杆,是指一根 ,在 下,能够绕着 点转动。
2. 杠杆的五要素是指(1)杠杆转动时绕着的固定点叫 ;(2) 的力叫动力;(3) 叫阻力;(4)从 到 的距离叫动力臂;(5)从 到 的距离叫阻力臂。
二 考点训练:作图1、如图1,试画出缝纫机脚踏板所受动力、阻力的力臂。
图3A2、如图2所示,O为支点,请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五、反思悟学图8是安装在安全文明小区进出口的栏杆(栏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压力F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压力F的力臂L1,和重力G的力臂L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2》课堂教学设计及练习一、自主先学1.阅读3页活动11.2“做一做”第一段落,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杠杆平衡?(2)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若发现杠杆向右偏。
2021年苏科版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
一.杠杆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文件大小: 18K 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击本地下载地址
【苏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苏科版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坎北初中
教师:坎北初级中学初三物理教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主备人:姜云章 2013.8课题 11.1 杠杆(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尺、线、夹子、老虎钳、羊角锤、起子、木板、开瓶扳手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说,他能搬动地球。
但有个前提条件,你知道是什么前提条件吗?(给他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这句话中“一个支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了这两个条件就能翘起地球?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杠杆(1)活动: 11.1 拔图钉(见课本)根据器材的多少决定是分组活动或者学生到前台做演示。
讨论:大家可以利用哪些工具帮助我们拔出图钉?这些工具在工作时都有哪些特点(共同点)?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在工作时有类似的特点?(图11-2)(2)根据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请你给杠杆下定义。
(教师作指导)(3)杠杆定义:(4)注意点: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但一定是硬的。
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固定点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杠杆的五要素其实在几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有时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杠杆的名词。
学生参照课本“图11-3 用螺丝刀撬图钉”理解杠杆的5个名词。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功率教案新版苏科版
11.4 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2.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3.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学习用比值法研究物理问题。
4.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功率的测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在建筑工地上,需要把几百块砖全部送到楼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你认为应选择哪种办法?为什么这样选择?二、新课教学(一)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力做功时,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慢。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仅要注意做功的多少,更要关心做功的快慢。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活动: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观察课本图中两个情景,图中两种情况下,小明都在上楼,只是上楼的快慢不同。
2.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
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得出: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来表示做功的快慢。
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
3.小实验:(准备:在讲台两侧地面上分别放四块砖。
)实验1:两位同学都搬四块砖,从地面搬到讲台上。
要求:一位同学一次将四块砖搬到讲台上,另一位同学分四次将四块砖搬到讲台上,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也就不同了。
实验2:要求:两位同学用相同的时间,一位同学将两块砖,另一位同学将四块砖,同时从地面搬到讲台上。
实验3:要求:一位同学用较短的时间将两块砖从地面搬到讲台上。
另一位同学将三块砖用较长的时间从地面搬到讲台上。
观察讨论:谁做功快,谁做功慢,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分析实验1可得出:方法一:做相同的功,用时少做功快。
分析实验2可得出:方法二:做功时间相同,做功多的做功快。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学案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课目的】讲课时间1.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知道杠杆的相关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会画出杠杆的力臂【教课要点难点】要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有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样杠杆的特色。
难点1.理解力臂的观点,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经过本质应用理解并领会杠杆的作用。
【课前预习】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相关名词定义:支点(符号):;动力(符号):;阻力(符号):;动力臂(符号):;阻力臂(符号):;【讲堂学习】问题1:拔图钉时,不用手,有哪些方法能够做到呢?生活中,有哪些任务用近似的方法来达成呢?请举例。
问题2:察看图11-2,概括出什么叫杠杆?问题3:杠杆的五个名词之间有什么差别与联系?问题4:你以为在画力臂时有什么规律可寻?【当堂反应】1.以下图,用老虎钳拧图钉时:(1)动力的作用点在(2)阻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点,方向向;。
2.对于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3.在图1中画卖力F1、F2对支点O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L1、L2表示。
4.以下图,杠杆处于均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A.OAB.OCDC.ODD.OF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F6.左以下图是一种常有的活塞式抽水机表示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7.杠杆AB处于均衡状态,请作卖力臂L对应的力的表示图.【教课反省】CAOBGF1的力臂及阻力.章节与主题: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第2课时)课型:新授讲课时间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研究杠杆均衡条件难点:理解杠杆均衡的条件[教课目的]1、理解杠杆均衡条件2、能用杠杆均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教课过程]一、预习:1、杠杆的均衡条件是:2、杠杆可分红、、三种。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
3
【教学目标】1、杠杆平稳条件
2、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
3、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运算
【教学重点】杠杆平稳条件、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运算
【教学难点】
【实验器材】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时间
功
(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
3. 滑轮组
(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叫滑轮组。
(2)原理:即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功
1. 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那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运算:功=力×距离 W=F ×S
3.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 ·m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截了当用手所做的功,也确实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功率
1. 概念:单位时刻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t W P =
2. 运算:公式 功率=
3. 单位:瓦特W ,1W=1J/s
(五)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总
有用W W /=η。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5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温习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一、明白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的示用意,明白得杠杆的平稳条件并能灵活运用解题;二、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明白滑轮组的省力情形及绕线方式;3、明白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的计算;4、明白得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率的计算;5、明白得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6、会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点难点】一、关于杠杆的作图;二、探讨杠杆的平稳条件;3、滑轮组的省力情形及绕线方式。
4、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五、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前预习】一、叫力臂。
二、杠杆的平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经常使用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 ___ 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 _____。
①镊子②铡刀③理发剪子④天平⑤剪修树木的剪子⑥起子⑦钓鱼杆⑧火钳⑨汽车上的刹车闸⑩撬棒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5、功(W)——做功的多少几种不做功的情形: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概念:二、功率(P)——做功的快慢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推导公式:功率的单位: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3、机械效率(η)——做功的效率阻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有效=,W总=,η=用滑轮组平移重物:W有效=,W总=,η=【自检训练】1. 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杠杆,铡刀属于杠杆.二、如图,一轻质杠杆OA在力F一、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用意。
3、如图所示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索绕法.4、工程车上的起重臂确实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所示),利用它的益处是能够省______;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五、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2滑轮教案新版苏科版
11.2 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知道定滑轮及其实质。
3.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滑轮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的应用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提问: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糟的轮子。
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
二、新课讲解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观察课本中的滑轮,教师模拟后,请学生指出,在使用时图中的两个滑轮有何不同点?从而分辨出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教师总结: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如果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就称为动滑轮。
演示:手拿一个滑轮问学生这是什么滑轮。
(可能是定滑轮也可能时动滑轮,关键看如何使用它)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应用定滑轮或动滑轮的例子吗?可见,在生活中,滑轮这种简单机械被人们常用,人们为什么要使用滑轮?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尝试回答)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组织学生实验:参照课本图和装置进行。
提问:(1)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的重力大小有没有变化?(2)当改变钩码的个数时,情况如何?(3)你能从实验测得的数据中发现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吗?说明:若钩码重力G与拉力F不等,说明线与滑轮之间有摩擦力。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组织学生实验:参照课本图和装置进行。
(2)学生思考设计表格(3)通过实验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
内容
第十一章——整理复习
课题第一单元复习(一)
杠杆
课型:复习
课程标准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
的大小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
释机械功的含义。
5. 理解机械效率。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
转移和过程。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具
学具
杠杆、挂图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复习作杠杆的力臂。
1.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仔细观察
指名板演
动手操作
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2.如上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3.如上图所示,O 是杠杆OA 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4.如下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F 和它的力臂L (支点O 已在图中给出).
5.如上图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二、复习相关的计算及杠杆的类型、特点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上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中最合适的是( )
A . 绳直接系在A 点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后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相互交流后完成
说一说解题思路
说说解题思路
图13
O A
图13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