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项目和谐管理的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学校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学校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学校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推动学校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学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关系,规范合作过程,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研项目合作等各类产学研合作活动。

第三条学校产学研合作应坚持“市场主导、需求导向、双向选择、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合作机制第四条学校产学研合作由学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管理,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学校产学研合作应建立合作项目申报制度,明确项目的申报程序、资金分配、成果共享等具体事项,确保合作项目的有序开展。

第六条学校应建立合作单位库,定期对已合作单位进行评估,确保合作单位的资质和信誉,保障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第七条学校产学研合作应建立项目评审制度,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学校产学研合作应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纠纷,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九条学校产学研合作资金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监督机制等具体事项。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和合法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一条学校产学研合作资金应与合作单位共同管理,建立合作款项专用账户,确保合作款项的安全和透明。

第四章知识产权保护第十二条学校产学研合作项目涉及知识产权应建立专门的保护机制,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分配方案。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使用效率和保护力度。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对合作单位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合作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绩效评价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合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对合作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提高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产学研合作 多方位促进技术交流 文

加强产学研合作 多方位促进技术交流 文

加强产学研合作多方位促进技术交流文/曹兆敏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2001年4月,是首批获得国家批准的国家级技术转移基地之一,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是组织与整合学校高新技术资源面向市场,实施企业化运作的服务性机构;中心秉承学校科研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心严格遵循着“立足上海市,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宗旨,坚持"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服务理念;以优秀的人才、高新的科技成果、完善的管理,与国内外各机构、企业结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整合国际技术市场资源,将技术创新各阶段成果以多种方式向国内转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配合企业共同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申报国家、省、市、地区各类科研基金,促进高新技术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加深对技术转移理论、政策和方法的研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贡献。

发展特色(一级标题)通过几年的发展,中心的业务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心组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知识转移战斗力的技术经理人的队伍,目前拥有全职、兼职人员共四十八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研发人员占半数以上;通过几年在技术转移工作中的探索与发展中,特别在国际技术合作与转移中业绩显著,与各大跨国大公司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业务突飞猛进,培养出若干能够独立完成国外引进技术开发项目的梯队。

主要发展特色有:(1)重点地方与企业合作的确定原则重点地方与企业合作的确定原则是,a、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各地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b、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c、与上海交通大学已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如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的企业。

d、近期与学校有较大合作前景的企业(2)为已合作地方及企业提供服务的措施根据现阶段已构建的校企合作大平台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包括技术服务,科技人才、经营人才输送与培养。

(3)坚持走国际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心充分利用地处上海市的地域、区域优势与诸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几年来的紧密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各国政府、国际企业的充分认可,同时中心也积累了国际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并在国际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坚持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努力为国内外企业输送培养了大量复合型高科技人才,跟踪国际发展动向,为我校大范围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人才基础。

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主体关系与职责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主体关系与职责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主体关系与职责研究陈建国;陈一昌;唐晓珊;刘玉华;黄瑞兴;吴献【摘要】基于福建省产学研发展现状,分别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各主体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关系及各自的需求和职责,为构建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依据.%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IU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all cooperation bodies as well as their need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s ofgovernment,universities,research institutions,enterprises,and intermediary service agencies,separately.It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of Fujian province.【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3)002【总页数】5页(P248-252)【关键词】产学研;大数据环境;协同创新;合作主体【作者】陈建国;陈一昌;唐晓珊;刘玉华;黄瑞兴;吴献【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1.课题研究背景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和提升生产力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模板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模板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模板第一条为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管理,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与专业知识交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高校与企业在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的各种合作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合作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人员配备、技术转移、成果共享等。

第三条产学研合作双方应遵循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协作共赢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第二章合作模式第四条产学研合作可以采取委托研究、共建研究中心、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移等形式。

双方应根据具体合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

第五条委托研究指企业委托高校研究团队开展特定科研项目,合作双方应明确项目内容、经费来源、研究期限等事项,并签订合同。

第六条共建研究中心指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科研任务、人才培养等工作,合作双方应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

第七条技术交流包括企业派员到高校学习交流、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合作双方应制定交流计划,确保交流顺利进行。

第八条科技成果转移指高校研发的科技成果转移到企业应用,双方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明确转让条件、转让费用等事项。

第三章合作机制第九条产学研合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设立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合作项目管理和协调。

第十条合作办公室应定期召开合作项目会议,总结项目进展、解决问题、调整计划等事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合作双方应派专人负责项目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向合作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第十二条合作项目应建立科研数据库,记录项目资料、研究成果等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共享、传承。

第四章经费管理第十三条合作项目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企业投资、高校经费等,合作双方应根据财务协议确定经费分配比例。

第十四条项目经费应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私分经费,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项目经费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合作双方应定期进行经费核算和审查。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十六条合作项目中的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等,合作双方应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人员配置。

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有哪些注意点

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有哪些注意点

一、概述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但是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本文将从合作意识、目标选择、合作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注意点,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发。

二、合作意识1. 理性认识合作意义企业和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应该明确理性地认识到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双方可以互相借鉴、互利共赢,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竞争力。

2.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和高校在合作时要有长远眼光,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

三、目标选择1. 确定合作目标企业和高校在合作前要明确合作目标,包括科研方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要有明确的合作方向和目标。

2. 排查合作动机双方应该排查合作动机,防止出现单方主导或利益不对等的情况,确保合作双方利益一致。

四、合作机制1. 建立合作评台企业和高校应该在合作前建立合作评台,明确合作方式、机制、流程,统一管理合作项目,提高合作效率。

2. 定期交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合作进展、风险情况,并共同解决问题,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五、风险控制1. 评估合作风险企业和高校在合作前应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等,准备充分、应对迅速。

2. 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应该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行为,有效防范合作风险。

六、成果共享1. 合理分配成果权益企业和高校在合作成果上应该合理分配权益,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成果的合法权益。

2. 公平共享成果双方要公平、透明地共享合作成果,促进双方长期合作,鼓励更多的创新合作。

七、结语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双方间密切互动、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式,遵循合作意识、明确合作目标、建立合作机制、合理分配风险成果权益等要点,是确保合作顺利进行、取得共赢成果的关键。

希望企业和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能够谨慎对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浅谈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单位互相利用各自在人力、科研、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更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对目前科研机构和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的三种模式及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若干完善建议,对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产学研的深入合作和科学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问题建议科研机构和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体是科研机构与企业等自然法人单位,其优势在于利用双方独特的资源,其目的是要能够积极促进科研机构的科研转化成果的实现,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力,利用合作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共赢,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1.产学研概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变了科研机构只注重科研理论研究,而轻视实践应用的科研观念,它将传授以科研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思路与直接获取实际效益、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的进行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科研机构只注重理论研究,而忽略社会实际生产需求的矛盾,增强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社会适应力、生存力和创新力,受到了科研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已成为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市场竞争将会愈加激烈。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之间博弈实质上就是人才、技术等资源之间战斗。

拥有强大的人才、技术等资源,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更需要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理念。

此外,科研机构虽然拥有大量的科研队伍、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科研和发展的资金保障不足,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科研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强联合,不仅能够实现双方共赢,更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科研机构、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总目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总目次

高速铁 路建 造技 术 国家工程 实验 室产 学研 一体 化模 式研 究
… … … … … … … … … … … … …
重 大 工 程 规 范 化 管 理 技 术 研 究 … … … … … … … … … … … … … 王 孟 钧 张 少 锦 程 庆 辉 ( . 3 62 )
王 孟 钧 郭 乃 正
赵 付春
凌Hale Waihona Puke 鸿科技 管理 创新
新宏 观环境 下 的“ 品创新 管理 ” 究 产 研
… … … … … … … … … … … … … … … … …
公共 安全 科技 的风 险分 析及 其解 决路 径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 玉 娟 ( . 7 42 )
《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0 0年 总 目 次 科 ) 1 2
・I・
科技进步与对策) 总 目次 2 0 0年 1
院士专 稿
工 程管理 信息 化 的内涵 与外 延探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孙 斐


辛 江 龙 (. 2 4 1)
黄 光 辉 ( . 7 4 1) 成 豪 ( . 1 42 )
知 识 产 权 证 券 化 的 风 险 : 成 机 理 与 化 解 途 径 形
刘人 怀 孙 凯(9 )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 于 资 源 观 的 R&D 联 盟 管 理 思 路 研 究
胡树 华 邓 恒进 (. ) 1 1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国社科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国社科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社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指企业与高校之间开展协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学生。

这种协同育人项目能够有效扩大企业内部人才储备,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就业环境。

一、合作模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如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等。

其中,实习实训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推动科技发展。

创新创业项目则是通过在校内设立创业基地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合作内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专业来确定。

学生可以参与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项目或研究,从而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管理和专业技能要求。

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环境、师资指导、培训课程等,帮助其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双方收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具有明显的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参与协同育人项目可以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提前发现潜在人才,降低招聘成本。

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还可以分享学校资源和科研成果,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高校来说,通过产学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加强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以某高校与某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首先,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项目目标和合作内容。

然后,学校为学生提供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内部实践和项目研究。

在企业的指导下,学生逐步了解企业业务和专业技能,并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将根据企业需求,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产学研理论框架

产学研理论框架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源泉与研究回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体现了系统的思想,与技术创新模式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紧密相关,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深化,反映了当前科技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

自从Schumpter 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学者Nelson 和Winter 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引发了从系统总体的视角剖析创新过程机理的大量研究。

80 年代后,基于科学创新的新兴产业( 如生物、信息通讯技术产业) 大量兴起,学术研究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在政策上关注如何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许多国家通过建立相关法律并完善支持机制,鼓励产学研之间形成更紧密的互动。

90 年代初,Freeman 和Lundvall等学者开创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部门创新系统、技术系统、创新网络、集群创新等关注制度、环境、网络等层面的研究,产学研结合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1 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同,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合作各方的组织特征、合作意愿、绩效评价的研究。

2003 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 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1],对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创新要素以创造新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知识的创造和扩散以及高级人才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应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大学等外部知识源进行广泛合作”。

Etzkowita所著的《三重螺旋》[2]更指出产学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 the third mission) ,“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六所简介(简洁版)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六所简介(简洁版)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及设计六所简介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介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重点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甲级设计研究院之一,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

现执有国家建筑行业工程设计(含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市政公用行业(排水、道路、桥梁、城市隧道)、工程咨询(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咨询、工程设计资金申请报告)、建筑智能化系统专项工程设计、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等甲级证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房建、市政(道桥、给排水)一类证书;城乡规划编制、市政行业(给水、环境卫生)、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工程勘察(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等乙级证书;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系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评估一类机构。

业务范围有高层、超高层的大型办公、宾馆、商业综合体、行政办公楼;学校校园规划与设计;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体育建筑;医院类建筑;城市设计;智能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市政公用工程;岩土工程;幕墙设计;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的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等;所有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

坚持“营造和谐、放眼国际、产学研创、高精专强”的办院方针,2000年1月16日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目前有8个综合设计所,12个专业工作室,2个专业设计所,2个技术研究中心,咨询和节能2个子公司,以及岩土工程、市政交通、风景园林、建筑装饰、建筑幕墙、规划、宁波、安徽、舟山等9个分院组成。

聘请国际建筑大师安德鲁先生任名誉院长兼艺术总监,现有员工513名,其中中国工程设计大师1名,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4名;高级技术职称87名;一级注册建筑师77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9名,注册岩土工程师14名,注册咨询工程师10名,注册造价工程师7名,注册电气工程师14名,注册给排水工程师19名,注册暖通工程师11名,注册动力工程师1名,注册规划工程师4名。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不创造 价值 创 造价值 价 A分 配利 己 C分 配利 己 值 分 配 不创 造价值 创造价 值 B分配 不利 己 D分 配不利 己
真正进 入 生产过 程 的技 术 . 一体 化 的复杂 性技术 和社会 是
带来 的价 值 只进 行 估算 . 签 订协 议 , 对科 技 成果 定 价 化技术 产 品生 产产业 化 完成 了科 学技术 从潜在生 产力 到 并 在 暂不 争议 的情 况下 . 于未来 一定 时 期 内企业 的 经营 效益 现实 生产力 的飞 跃 。 对 不确 定 的情 况实 施 某种 约 定 . 如果 约 定 的 条件 出现 . 校 高
和科学技 术应 用到 生产实 践 的技 术 产业化 过 程 这个两 个 过 程包括 四个阶段 :科 学原 理 技术 化一技 术 原理 V
Vl
。 。 ’ ‘ 。 ‘ ’ 。 ‘ 1
此 . 单个 产 品 生 产到 批 量生 产 是 第 三次 飞跃 。 从 由普 通 工
了较 快 的发展 . 仍存 在着 制约 高校 产学 研 合作 的诸 多 问 但
题 . 中最关 键 的就 是 高校 与企 业 的 利益 分 配 冲突 , 其 而且

技 术发 明产 品化 是从 技术 发 明向现实产 品 的转 化 。 技
术发 明 只是提 供 实现 技术 目的 的可能 性 , 术上 可行 的产 技 品在 生产 上未 必可行 。 可能 性转化 为 现实性 是一个技术 创 新 的过程 . 必须 满足 社会 经 济 的可行 性 。这是技 术发 明转
校 产学研 合作实 践具有 一定 的参 考价 值 。
机 制 的 理 论 基 础
飞跃 , 产 出 了样 机 或样 品 。 决 了技 术发 明转化 为一 般 生 解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_理论视角_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_曾萍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_理论视角_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_曾萍

2014年第2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4No.22收稿日期:2014-02-26,修回日期:2014-07-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市场分割制度环境、核心能力与民营企业成长战略选择: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71272133);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企业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B07020001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政府支持、组织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GD10CGL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2013XZD02)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4.22.007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曾萍,李熙(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

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机制;研究综述;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22-0028-06Review of Frontier Research on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Modes and MechanismZENG Ping ,LI Xi(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black box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operation mode ,its influences ,and the synergic effects of mechanism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evant empirical studies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fro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cooperation modes and mechanism.Then ,som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studies in this field are con-cluded and som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ffered.Key words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review ;cooperation modes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该说, 我国在产学研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 对促进技术 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 , 走产学研 研 , 但这些法律 、 法规之 结合的道路 , 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 的条块 分割 、 力量分散的问 创新和提高产学研结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题” 20 年 1 2 。 06 月 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了《 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 间尚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缺乏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配套政策和措
产学研合作是科研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是科研和 究和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具体实践 , 我们认为 目前制约我国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表现 . 是市场经济 发展水平 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如何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 已经成为 21宏观层面 . 建设 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 问题 。产学研结合 的广度和深度 已 在经济体制方面 , 企业难以成 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不少企 经成为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业不是 围绕市场转 , 而是围绕党委和政府转 。 不会运用国际规则参与
0 6 。因此 ,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 结合 , 加快科技 创新 , 为世界变革之潮流 。产学研结合在经济发展 2 0 ) 成 在法律制度方面 。 有关保障和规范产学研结合 的法律 、 法规和政 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 , 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共识 。美国 、 已成 日
95 先后出台了《 中共中央关 本 、英国等国家都根据本 国的实际形成了各 自的产学研发展特色模 策不够健全。虽然我国从 18 年开始至今 , 于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 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 式。1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大学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发展中 93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0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口 国家 的工业化进程做 出卓越贡献 , 把加强产学研结合作为一项 重点工 《 《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 《 作来推动 。 和修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自 20 年 7 1日 ( 08 月 从 2 世纪 9 年代开始 , O 0 我国已认识到产学研结合在经济发展中 法》 起拖行) 。这些 已 布的法律 、 公 法规 , 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产学 其 的重要战略地位。 9 6 19 年党 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 有条件的

政府介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政府介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12 指 令 模 式 的运 作 机 理 .
在指令模式 的运作 过程 中 ,政 府通过计 划指令对 产学 研 合作 实施直接控制 ,即完全 控制产学研 的人 、财 、物 等资 源 的配 置以及整个产学研 合作项 目的研发 和应用 过程 ,产学 研 合作 无条 件服 从政 府控 制 。这 一模 式 的控 制 机制 比较 简单 , 如 图 1 示 ,指令 模 式 中,政 府 以 当前 的 技术 需求 为 背景 , 所 制定科技 发展 规划 、计划和研发项 目,然后再考虑所属企业 、 高校 和科研 院所的特点 、专长 和当前科研 情况 ,用命 令的方 式 ,把研发项 目和指标 下达给所属的企业 、高校和科研 院所 , 并促使他们 三方 合 作 ,而产 学研 三方 必须 服从 政府 的安 排 , 这种服从并不 出于 自愿 的需 求 ,而是 迫于行政 的隶属 和指令 的权威性 。
实际合作过程 中,由于三 方在价 值取 向和社会 职责上 存在差 异甚至 冲突 ,因此 ,如何 找到产 学研合作 的最佳 切入 点 ,实 现三者在价值 目标上整 合 ,同时 使三方都 获得更 高 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保证 “三赢”,成为各地 产学研 合作共 同 面 临的难题 。在这个 问题 上 ,作为地 方经济建 设和 社会 管理最 主要 的责任主体——政 府 ,对 提倡 、推动 、组 织 、协 调 、激 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 正常 、深入 、有 效地 开展具 有重要 的职 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美 国,政府是产 学研合 作 的发起 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也是最 早的合作 方之一 和首 笔合作 经费 的提供方 ;在英国 ,政 府和 企业是产 学研合作 模式 中 的主要
中 图 分 类 号 :F7 . 2 2 6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推动产学研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产学研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体 系 ,形成 自主创新 的基 本体 制 架构 。逐 步形 成 以 国内外 市场 需求 为导 向 ,企业 为 主体 ,政府 、高
校 和科 研机 构 为纽带 的 产学研 科 学发 展机 制 。充分 发 挥 政府 的政 策 指 导作 用 、企 业 的主力 军 作 用 、 高校 和科研 机构 的科 研 先 导 和 人 才 培 养 作用 ,真 正 建 立 起 坚 持 “ 以人 为 本 ” ,以 企业 为 “ 心 ” 核 , 高 校和科 研 机构 为 “ 主体 ” ,政 府 为 “ 主导 ” 的系统 结构 ,实现 “ 育和科 学 技术 面 向经济 建设 主 教
企 业要 主动探 索 建立产 学研 科学 合作 发展 中 的利 益分 配 与 风 险共 担 等 机制 ,采取 提 成 、技术 人 股 、 技 术持 股等 分配 办法 ,将 高校 和科研 机构 应得 的报 酬 与 企业 的经 济效 益 挂 钩 ,形成 风 险多 方共 担 、
利 益多 方共 享 的分配 机制 。高校 应 当承担 人 才培养 的 责任 ,同 时与科 研 机构 和企业共 同承担技 术创
聚 ,促进 科技 成果 向现 实生 产力 转化 。深化科 技 管理 体制 改革 ,优 化科 技 资源 配置 ,完 善鼓励 技 术
创新 和科 技成 果 产业化 的法 制保 障 、政 策 体 系 、激 励 机 制 、市 场 环 境 。进 一 步 营 造鼓 励 创 新 的 环 境 ,努力造 就 世界一 流科 学 家和 科技 领军 人才 ,注重 培养一 线 的创 新人 才 ,使全 社会 创新 智慧 竞相 进 发 、各方 面创 新人 才 大量涌 现 。积 极建 立 以企业 为 主体 、市 场为 导 向 、产 学研 相结 合 的技术 创新
进产学 研 的科学 合作 外 ,还要积 极 推进 “ 产 ” 学 学”、“ 研 ” 之 间 的大联 合 ,进 一 步减 少 碰 产 、“ 研

关于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的调研报告9月中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xx、xx的带领下,对我市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视察了肯达机械、朗越工程、昭田磁电等企业及xx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科技局《关于我市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的通报》。

与会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产学研结合情况。

委员们在实地察看、听取通报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产学研结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企业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采用成果转化、重金引智、战略联盟、挂牌共建、项目申报等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纵深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全市目前高企已达43家,其中有3家高企位于全省百强,蓝德、缸盖、天康、昭田为国家级重点高企。

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26.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8%。

1、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我市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每年科技节搭建产学研对接活动平台,开展“十校百企”产学研对接会。

目前已拥有3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研究所、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地市级技术中心、9家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技型试点企业2家,xx市科技型企业12家。

今年以来,专利申请量1223件,其中发明838件;专利授权量70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件,拥有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各1家,地市级9家。

先后荣获首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市”称号。

2、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推进了院士工作站、联盟、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先后引进2个创新团队、3名院士、10名高校博士生导师、15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等高层人才来xx指导工作或创办企业。

我市企业与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全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达4500多人,其中初级职称以上1000多人,中高级职称近百人。

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

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

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
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旨在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该项目强调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参与教学和评价过程。

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此外,项目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思政项目,高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科研机构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最终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学生四方共赢的局面。

完备的产学研联合协议书

完备的产学研联合协议书

完备的产学研联合协议书一、背景为促进产学研联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制定此《完备的产学研联合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

二、合作内容1. 双方将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与开发、技术转移、人员培训等。

2.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双方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并共同评估项目的效果与成果。

4. 双方将保护和维护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合理分配合作成果的权益。

三、合作方式1. 双方将签署具体的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责任、义务、权益等事项。

2. 双方将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和进度履行各自的合作义务,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3. 双方将建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

四、保密条款1. 双方将保守对方提供的商业机密和技术信息,不得未经对方书面同意向第三方披露或使用。

2. 双方将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

五、争议解决1. 对于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的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 如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同意提交至所在地法院进行诉讼解决。

六、协议生效和终止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年。

2. 任何一方有权在提前______个月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3. 协议终止后,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处理未完成的事项,并保密已获得的对方商业机密和技术信息。

七、其他1.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补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2. 本协议的一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八、签署甲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件:合作项目计划书、商业机密保护协议、知识产权归属协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如 图 1 示 。 所
作用 日趋 明显 , 于产学研 合作条件下 的资源共 享 、 基 优势互 补 以及 能力整合 , 高等学校 、 研 院所 以及企业单 位将越来 科 越倾 向于开展产学 研合作 项 目的研究 。鉴 于产学研 合作各 方作 为不 同的利 益主体 , 工作 方式 、研 发理念 、行 为风格 、 思维 习惯 、 风险偏好 等不尽相 同, 因此产 学研合作 过程 中的 冲 突不可避 免 … 。然 而 , 学研 合作项 目中的冲 突本 身具 产
() 2决策思维 的中庸化 。当前 , 绝对的科学管理学 派 、 行 为科学学 派 、组织管 理学派等 均无法满 足解决实 际问题 的
需要 , 在产学研合作 项 目开展过程 中决策 思维 已经越来越体
现 出中庸化 的特征 。绝对 的刚性思维可 能在产学研 合作项
收稿 日期 :2 0 一l_ 5 0 9 l_ o
目中各类资源 的边 际替代率 以及组合 效率 , 如何在产学研合
作项 目的组织边界 内外集成各类 资源 ,如何避免产学研合作
作者 简介 :孙婵 (9 3 )女 , 1 8 一 , 湖北武汉人 , 国地质 大学硕士研 究生 , 究方向为公共 管理、科技 管理 。 中 研
在知识 经济 时代 , 科学 技术迅 猛发展 , 信息 容量急剧 提 升 , 赋予各类经 济主体新 的行为准 则 、 动秩序 以及思想 其 活 观念 。在倡 导多 态文化 融合 、多类思 潮汇 聚 、多种经济 理 性并存 的条件下 , 产学研合 作项 目的运行及 管理处于开放式 的复合环 境 中, 对产学研合 作项 目协 同管理 迫切需要 降低 针 内耗 、 加速 整合 , 和谐管 理模式具 有较强 的适 应性 和匹配性 。 产学研 合作项 目和谐 管理 模式 有助 于在产学 研合作 项 目团 队 中孕育 和谐 的文 化 、打造 和谐 的团队 、推行 和谐的理念 , 并能 实现产学 研合作 项 目的组 织和谐 、 目标 和谐 、方法和 谐 以及过 程和谐 。 体而言 , 学研合 作项 目和谐 管理 的动 具 产
有两 面性 , 其负面效应 在于可 能导致动态联 盟稳定性 减低 、
合作组织 效率下 降、协 同优势 难以发挥 , 其正面效应 在于合 理 的冲突将 引致群体 智慧 的进发 , 联盟组 织在动态 调整过程 中增加对 于特定项 目的适应性 , 拓展产学研 不 同个体 或组织
在合作过程 中相互磨 合的界 面。 在产学研 合作项 目中 , 为协
0 引 言
随着我 国“ 以企业 为主体 的技术 创新体 系” 的明确提 出 ,
以及产学研 战 略联 盟 的方式对 于推 动企业技 术创 新建设 的
比较优势 与潜在 能力 , 免不必 要 的冲突与 风险 , 避 均很 有必 要 实现对 于产 学研合作 项 目的和谐 管理 。
1 产 学研 合作 项 目和谐 管理 的动 因分析
孙 婵
( 中国地质 大学 公 共管理 学院 ,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4
摘 要 : 剖析 了产 学研合 作项 目和谐 管 理的 重要性 , 资 源要 素 的 多元 化 、决策 思维 的 中庸化 、价值 塑 求的 从
满意化 、主客 关 系的复 杂化 等 角度揭 示 了产 学研合 作 项 目和谐 管理 的动 因 , 和 则机 制 、谐 则机 制 以及 耦 从
科 技进 步与 对 策
2 1 年 00
项 目开展 过程 中部分 资源供 给不足而部 分资源严 重浪 费并
尽其 才 , 由于人 的主观性 所导致的最终产学研合 作项 目 减少
存 的现 象等 ,以上 问题均需 要借助 和谐 管理进行 有效 的协
调。
效率、 效果与效益 的不确定性 ; “ 谐则机制” 主要针 对产学
第 2卷 第 5 7 期 21 00年 3 月






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_ .7NO. 0 2 1 5 M a . 01 t2 0
S in e& Te h ce c c nolg og e sa d Poiy o y Pr r s n l c
产学研合作项 目和谐 管理 的机理研 究
研合 作项 目不 可或缺 的知识 、流程 、方法 、工具 、载体 等 而言, 即通过必要 的资源配 置与使 用方式 , 使得 物尽其 用 , 减 少 由于客体 的缺 口或差距而形 成对于产学研 合作项 目的 阻碍 ;耦合机制” “ 主要 是针对复杂多变 的产学研合作 环境而 言, 即通 过“ 优化设计” 能动致变” 和“ 的方式与手段 ,实现主 客体 内部关系 以及主体 与客体 之间关系 的和谐化 。
调各参 与方 的工作积极 性与 主观 能动性 , 掘不 同参 与方 的 挖
图 1 产 学研 合 作和 谐 管 理 的动 因
() 1资源要素 的多元 化 。 资源学说 的演变来 看 , 由最 从 其
要素 而存在 , 同时其所涉 及的客体 亦大大增加 。 对于产 学研
初 的庸 俗经 济学 的创始人 萨伊 提 出的资源三 分说 发展 至资
合机制 角度探 讨 了产 学研 合 作项 目和谐 管理 的运行 机制 , 述 了产 学研 合 作项 目和谐 管理 的 实现途 径。 论
关 键词 : 学研 合作 ; 产 和谐 管理 ; 理 机 中图分 类号 : 1 G3 l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17 4 (0 00 — 0 7 0 10 — 3 82 1) 5 0 1— 3
源 四分 说 , 当前 资源的边界 已开始拓 展至时 间 、 机会 、 关系 、
合作 项 目所包括 的各类 技术 资源 、关 系资源 、政策资 源 、
知识资源等进行有效 的配置与使用 ,如何考虑产学研合作项
网络 等多个 领域 。资源学 说 的演变意 味着产 学研合 作项 目
所涉及 的各类资 源的边界 已无 限扩大 , 管理既作 为一种资 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