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二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课件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二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课件
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__含__有__较__多__的__蛋__白__质____。
3.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 压的大小主要与无__机__盐__和__蛋__白__质__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 源于___N_a_+_和__C__l-____。
思考答案 思考一:都没有分级调节现象,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思考二:脚部毛细血管受挤压受损后,造成通透性增大,若只造成血浆蛋白 外渗则会产生组织液增多,即水泡;损伤进一步增大,则会造成连同血红细胞一 起外渗,即血泡。 思考三:白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以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都 是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思考四: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前者表现在免疫 系统对外来抗原攻击的同时,“敌我不分”地对自身某些组织器官也进行攻击, 后者是对再次侵入机体的“过敏原”进行的强烈免疫反应。免疫缺陷是免疫系统 功能低下引发的疾病。器官移植后要降低病人的免疫能力,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 所以应和免疫缺陷病类似。
____更__多________,机体患病程度轻或者不患病。 9.吞噬细胞既参与____非__特__异______性免疫,又参与____特__异________性免
疫;T 细胞既参与______体_液_______免疫,又参与_____细__胞_______免疫。
核心考点·整合
洞察考情 微析考点
考点 1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机制 一|线|考|情
__免__疫__活__性__物__质__(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 7.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___淋__巴__因__子_____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
___增__殖__、__分__化___,大部分分化为____浆__细__胞______,小部分形成__记__忆__细__胞______。 8 . 二 次 免 疫 与 初 次 免 疫 相 比 , 反 应 _____更__快_______ 、 抗 体 产 生

2019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

状元笔记1.与兴奋有关的4种物质运输方式(1)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外流为协助扩散。

(2)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Na+通道开放,Na+顺浓度梯度内流为协助扩散。

(3)静息电位恢复时Na+外流,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4)释放神经递质—胞吐。

2.准确描述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信号转化方式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兴奋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流”,但并非“全部”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调节因子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调节因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状元反思1.“离体”与“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否相同?提示:(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兴奋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为何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有感觉,但无反应?提示: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可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无法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反应。

3.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中,为什么不同激素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提示: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

考点一神经调节1.(2018·全国课标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A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配套课件】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五 第2讲

高考生物二轮【配套课件】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五 第2讲
第2讲
【考纲要求】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1.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Ⅱ);(2)细 胞外液的成分(Ⅰ);(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Ⅰ);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Ⅱ)。 2.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节的比较(Ⅰ);(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Ⅱ);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Ⅱ);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Ⅱ);(4)免疫学的应用(Ⅰ)。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 如下: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例 1】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 Y、 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A.若饮食过咸,则 Y 中渗透压会升高 B.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 进入 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 X 的 pH 降低 D.X、 Y、 Z 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2) 哪些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把信息传递到细
思考连 接处
胞内?
提示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3) 免疫调节中是否存在没有识别作用的淋巴 细胞?
提示 浆细胞(效应 B 细胞)对抗原无识别作用。
考点 1
内环境及其稳态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填写相关名称,体会内环境的功能
消化 呼吸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答案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维延伸 体吗?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控制
(2)将测量所得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 的膜电位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下图),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表示高Na+ 海水的曲线是___a_____,说明理由?
高Na+海水与神经细胞内Na+浓度差大,Na+内流的速度快、数量多,导致膜 电位上升的速度快、峰值高
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 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答案:A
6.[2022·浙江卷]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 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 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 无”现象。欲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请完善实验思路,分析和预测 结果(说明: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仪器使 用方法不要求;实验中标本需用任氏液浸润)。
3.反射可以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选择性必修1 P22正 文)( × )
4.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着突触的传递也叫神经冲动。(选择性
必修1 P27正文)( × ) 5.静息时,细胞膜仅对K+有通透性,K+外流。(选择性必修1 P28
正文)( × )
6.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 腺素都属于神经递质。(选择性必修1 P29“相关信息”)( √ )
(4)抑制性递质导致负离子(如Cl-)进入突触后膜,强化“外正内负” 的局面。
(5)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内的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不耗能。 (6)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并不都是有机物,如NO是无机物。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篇 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五 个体稳态和调节讲义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篇 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五 个体稳态和调节讲义

五个体稳态和调节保分必背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

3.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4.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产生,然后传到效应器。

5.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是有利于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6.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高级中枢的调节。

7.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来控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的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

9.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原因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10.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的根本原因是促甲状腺激素对应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才表达。

11.渴感形成的具体过程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渴觉中枢→产生渴感。

12.寒冷时能使散热减少的反应是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13.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14.饭后血糖浓度经激素调节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饭后经消化、吸收作用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15.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16.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17.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8.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五、个体稳态与调节PPT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五、个体稳态与调节PPT共24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五、个体稳态 与调节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新人教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新人教

考点二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2.水盐调节分析 (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释放部 位是垂体后叶。 (2)在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3)渗透压感受器及水盐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 脑皮层;参与水平衡调节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试题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某人突然被冰水浇湿,冷觉感受器兴奋,体温 调节中枢(下丘脑)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并在突触中完成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 元。(2)图示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相似,由此可推知激素 A 是下丘脑分泌的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 B 是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 关激素,这属于负反馈调节。(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可合成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 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 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试题
解析
►角度一 内环境的成分的分析 1.(2015·高考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 1.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 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 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 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 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第二讲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第二讲
记忆
细胞,可
长期存在。而被动免疫的受体体内只是被注射 了 抗体(及淋巴细胞) ,不能长期存在。
专题导航自主填充
组织液
杀菌 吞噬
物质
器官
核心考点题点突破
考点一 典例 1 内环境稳态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 pH 的相对稳定, 激素、 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属于 稳态范畴 C.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 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也是 机体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
答案
①④
回归命题本源
1.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 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 垂体 , 通过控制 垂体 的功能 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①下丘脑内有 血糖调节 中枢, 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 胰岛细胞,调节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
②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 于 血清 中,也分布与 组织液 、 外分泌液 中, 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高尔基体 ____________和线粒体。 核糖体
、 内质网、
4.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其他免疫失调类型还 有 过敏反应 和 免疫缺陷病 。 5.主动免疫的受体体内产生了大量
②我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后出现的适应性 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 增强、 激素分泌量增加 a (2008· 山东, 改编) 3 ③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 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身体的皮肤中,效应器为 骨骼肌,而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2008· 海南,9 改造) ④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 38℃时,会引起下丘脑分泌 e 激素量增加, 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致使 尿量减少 (2010· 上海, 改编) 54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

第五单元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专题二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B级必测1.(2016·南通三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B.内环境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C.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免疫无关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答案 D2.(2016·苏锡常镇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内的K+浓度与组织液的最接近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血糖浓度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C.受到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马拉松运动时,人体饮水量增加而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减少解析K+主要分布于细胞内,组织细胞内的K+浓度大于组织液中K+的浓度,A错误;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加快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同时在神经一体液调节下,血糖浓度也能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属于免疫调节,免疫调节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C错误;剧烈运动时,人体出汗量增加,体内细胞外液渗透乐升高,人体饮水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

答案 B3.(2016·南通、扬州、泰州二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少,尿量增加B.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C.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相对稳定D.抗原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消灭并清除抗原解析来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A错误;人为恒温动物,体温相对稳定,进入寒冷环境后,为维持体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产热增加,B正确;喝酸性饮料后,就与NaHCO3即缓冲对中的碱性成分发生作用,使得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抗原,并清除,D正确。

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

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

课时跟踪检测(九)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细胞器中,均只含单层膜结构的一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溶酶体D.液泡和核糖体解析:选B 根据是否含有膜结构及具有生物膜的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三类:①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②具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③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2.郁金香的花朵呈鲜橙色,十分鲜亮夺目,其亮丽的颜色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决定的( )A.叶绿体B.液泡D.细胞质C.线粒体解析:选B 花的颜色主要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

叶绿体内的色素主要是光合色素,与花的颜色无直接关系。

3.生物学家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B.差速离心法A.酶解法D.细胞共振荡法C.冻融法解析:选B 用酶解法会破坏细胞器的结构;冻融法和细胞共振荡法是制备细胞膜所使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故常用于细胞器的分离。

4.银杏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而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下列结构在银杏和大鲵细胞中都含有的是( )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⑥中心体⑦核糖体⑧染色体B.①④⑤⑦⑧A.①②③⑥⑧D.②④⑤⑥⑦⑧C.②③⑤⑦⑧解析:选B 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均含有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染色体等。

②细胞壁、③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没有。

⑥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和线粒体B.所有细胞的能量代谢都离不开线粒体和叶绿体C.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也有线粒体解析:选D 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而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并非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叶绿体,如动物细胞和根尖细胞等;根尖细胞不具有叶绿体;只要有叶绿体,说明为植物细胞,所以一定有线粒体。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2021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专题一版含答案生物

2021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专题一版含答案生物

专题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 .状元笔记1.与兴奋有关的4种物质运输方式(1)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外流为协助扩散.(2)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Na+通道开放,Na+顺浓度梯度内流为协助扩散.(3)静息电位恢复时Na+外流,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4)释放神经递质-胞吐.2.准确描述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信号转化方式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兴奋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化学信号→电信号.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 "主流〞,但并非 "全部〞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调节因子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调节因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状元反思1. "离体〞与 "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否相同?提示:(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兴奋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为何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有感觉,但无反响?提示:假设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可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无法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反响.3.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中,为什么不同激素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提示: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考点一神经调节1.(2021·全国课标卷Ⅰ,4)以下与神经细胞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 ,A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 ,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 ,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 ,D正确. 答案 B2.(2021·新课标全国理综)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 "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此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人看到酸梅时会分泌大量唾液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此题中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酸梅色泽直接刺激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沿着反射弧传递,最||终引起唾液分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时,有 "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 C3.(2021·全国课标卷Ⅱ ,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 "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 ,再到达突触后膜.(3)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那么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那么A -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4.(2021·全国新课标卷,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答复以下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局部,a是________ ,b是________ ,c是________ ,d是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填 "轴突〞 "树突〞或 "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填 "轴突〞 "树突〞或 "细胞体〞) .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高|考)对本考点考查的题型多样,内容灵活丰富,涉及反射类型与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分析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与神经调节动物生理实验等,题目难度相对较高,把握反射弧及兴奋传导、传递分析技巧,并沿反射弧 "顺杆爬〞是解题关键.1. "反射〞完成的2个必备条件(1)必须具备 "完整的〞反射弧,不经完整反射弧,不属反射.(2)必须具备 "适宜的〞刺激(刺激类型、刺激强度均适宜) .如下列图: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的传导①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②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③特点:可双向传导(但在机体内反射弧中只单向传导) .(2)兴奋的传递①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少数为轴突膜.)②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③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命题点1反射与反射弧1.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简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电位为正电位B.②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C.③为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D.刺激④会引起⑤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解析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A错误;②为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B正确;③为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刺激④引起⑤的收缩,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答案 B2.(2021·武汉调研)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响,如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答复以下问题.(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 "条件〞或 "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___(填 "属于〞或 "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填"长〞"短〞或"相等〞),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非条件(2)不属于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完整反射弧参与(3)长前者反射弧中突触数量较多【名师支招】1. "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 "三看〞法判断反射弧结构命题点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典例现有四个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 ,给予坐骨神经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肌肉在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下能收缩.假设将四个标本分别浸泡在如表所示的任氏液(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中,再给予坐骨神经同等强度的电刺激,那么肌肉可能不收缩的是()标本编号标本1 标本2 标本3 标本4任氏液中添加的物质烟碱肉毒杆菌毒素马拉硫磷箭毒作用机制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翻开Na+通道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抑制胆碱酯酶(能分解乙酰胆碱)活性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关闭Na+通道A.标本1、标本2 B.标本1、标本3C.标本2、标本3 D.标本2、标本4[慧眼识图·获取信息]借用突触图解分析如下答案 D对点小练1.以下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解析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A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D错误.答案 D2.(2021·经典(高|考))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由图可知,①为线粒体,②为突触小泡,③为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结构①在突触小体中,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结构①产生的能量不可能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错误;神经递质被②突触小泡包裹运输至||③突触前膜,发生膜融合后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神经递质与④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④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产生膜电位变化,D正确.答案 D1.巧记神经递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效果(注:神经递质起作用后,有的被酶分解,有的被重新运回突触小体,并不会 "进入〞下一个神经元.)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1)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3)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命题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1.(2021·海南卷,15)以下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而中枢神经又分为脑和脊髓,其中脑又可分为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小脑(主要维持身体协调、平衡) ,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 D2.如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局部调节简图.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由图可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各局部中,位于膀胱壁内的有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最||可能表现出以下哪种情况?________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D.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对下丘脑的 "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________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人的尿量将________ .(5)不同于③ ,⑤的作用途径是________ .答案(1)感受器和效应器(2)C(3)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4)渗透压减少(5)体液运输1.大脑皮层3大功能(1)对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予以 "控制〞,因而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2)一切 "感觉〞形成的唯一场所- -躯体感觉中枢.(3)具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功能.2.图解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考点二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2021·全国课标卷Ⅱ,5)以下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指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该方法比皮内注射吸收快) ,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答案 B2.(2021·全国课标卷Ⅱ,3)以下关于动物激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根底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 错误.答案 D3.(2021·全国课标卷Ⅱ ,30)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 ,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 ,汗液分泌会________ ,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 ,分解代谢会________ .解析(1)实验动物处于41 ℃的高温环境中,此时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增加散热的途径有: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加.(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素)会增加.(3)室温是动物甲正常的温度环境相当于不做温度处理,室温下动物与41 ℃环境中动物进行对照.(4)假设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分解过程,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答案(1)舒张增多(2)增多(3)作为空白对照,用以分析实验组由于温度改变引起动物的行为变化(4)增加加快4.(2021·课标卷Ⅱ ,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别是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此外还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各种细胞.(3)激素的作用方式特点主要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答案(1)下丘脑垂体(2)细胞代谢发育和功能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微量、高效5.(2021·课标卷Ⅰ,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答复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填 "催化〞 "供能〞或 "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填 "酶〞 "神经递质〞或 "激素〞) ,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是(高|考)命题高频切入点,解答体液调节类题目宜从 "来源〞、 "靶细胞〞、 "作用〞予以分析.针对动物生理实验,会从实验原那么、对照组设置、结果描述、结论推导等方面予以考查,加强模板语言描述等方面训练是解题关键.1.几种常考的激素2.几种协同或拮抗关系的激素(2)胰高血糖素:除(1)中协同关系外,还与胰岛素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甲状腺激素:除(1)中协同关系外,还与生长激素协同,共同促进生长发育. 3.牢记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只有这类细胞上才有激素受体) .注: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应被灭活(神经递质也可重新运回突触前膜内) .命题点1体液调节及其特点1.(2021·海南卷,27)答复以下与人体的体液调节相关的问题:(1)与激素一样,CO2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之一是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____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________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________(填 "外环境〞或 "内环境〞) .解析(1)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 ,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2)根据内分泌腺的概念可知,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体液调节因子,不进入导管中,而被直接释放到细胞外,然后经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而题中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体液运输.因为胃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所以属于外界环境.答案(1) 血液(体液) 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2)血液(体液)外环境2.如图为人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三种器官,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c表示睾丸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②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解析此题考查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响调节.a是垂体,b是睾丸,c是下丘脑,A错误;激素③为雄性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正确;激素③水平降低,反响作用减弱,激素①分泌增多,C错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呆小症,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错误.答案 B【名师支招】界定激素的 "分级||调节〞与 "反响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响调节) ,如下列图:命题点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及实例(2021·全国大联考)2021年6月,英国科学家揭示了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的机理,又向肥胖症的治疗迈进了一步.如图为肥胖症发生机理的局部示意图( "+〞表示增强) ,请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由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________(填 "促进〞或 "抑制〞)胰岛素的产生,从而引起血糖含量________ ,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可________ ,从而引起肥胖.(2)肠道中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增多,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会分泌________作用于胃黏膜分泌细胞,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产生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增多又会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说明①②③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3)胃饥饿素可以使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兴奋,动物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还可以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激素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进而导致肥胖.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________调节.解析(1)由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促进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增多会引起血糖降低,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通过转化为脂肪,从而引起肥胖.(2)副交感神经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分泌细胞,促进胃黏膜分泌细胞分泌胃饥饿素,此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微生物产生乙酸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反过来会增加乙酸的产生量,因此为正反响调节.(3)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分级||(激素)调节,下丘脑通过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答案(1)促进降低转化成脂肪(2)神经递质神经(正)反响(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分级||(或 "激素〞 "体液〞)【名师支招】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三种模式的判断(如下列图)。

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状元笔记1.内环境三类组成与三大调节网络(1)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与其他两类相比,血浆的最大特点是其中含较多的“蛋白质”(2)三大调节网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人体三类稳态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与水平衡调节,三类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涉及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与抗利尿激素。

3.关注“免疫”中的3个“三”(1)免疫系统三类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卫、监控、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都具有“防卫”功能)状元反思1.体液=细胞内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呼吸酶、DNA等)及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腔或囊(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中的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运输与作用部位分别是什么?提示:合成部位——下丘脑,释放部位——垂体,运输途径——体液,作用部位——肾小管、集合管。

3.尿中含糖一定为“糖尿病”吗?糖尿病患者一定是“缺乏胰岛素”吗?提示:尿中含糖也可能由肾功能障碍引起,未必为糖尿病。

若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为Ⅰ型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治疗);若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则血液中并不缺乏胰岛素,此为Ⅱ型糖尿病。

考点一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2017·全国课标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二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课件

大脑皮层
,产
生渴觉;
③合成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______重__吸__收_____。
(1)被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减少(2016·四川,6D)( ) (2) 人 体 血 浆 中 含 有 浆 细 胞 分 泌 的 蛋 白 质 (2015·海 南 卷 , 11C)( ) (3)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 东卷,4B)( ) (4) 患 者 血 浆 蛋 白 减 少 使 血 浆 渗 透 压 升 高 , 可 出 现 组 织 水 肿 (2015·四川卷,5B)( ) (5) 内 环 境 中 形 成 的 抗 原 — 抗 体 复 合 物 可 被 吞 噬 细 胞 吞 噬 消 化 (2015·四川卷,5D)( )
氧气浓度低,D错误。
答案 B
2.(2011·江苏,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和淋巴中;神经 递质在组织液中与突触后膜结合,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都 有CO2和尿素;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多于渗入淋巴的量; 血浆成分稳定,机体的其他方面不一定达到稳态。 答案 D
命题角度1 内环境组成及其稳态 【典例】 (2016·江苏镇江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
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

2019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三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 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 专题三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状元笔记1.巧判植物生长趋势(1)长不长——作用部位有生长素才生长。

(2)弯不弯——生长素分布不均才弯曲生长。

(3)均不均——单侧光、重力、离心力会导致分布不均。

(4)感不感——有尖端才能感光。

2.生长素“化学本质及三种运输”(1)化学本质: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吲哚乙酸”(切不可视作“分泌蛋白”)(2)三“运输”①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下端(为主动运输,与光照无关)。

②横向运输:a向光侧→背光侧。

b远地侧→近地侧。

③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激素与“果实的发育”(1)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赤霉素(2)促进果实“成熟”——乙烯(3)促进果实“脱落”——脱落酸状元反思1.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其合成还受“基因”控制吗?提示: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但它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此相关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受基因的控制,因此植物激素的合成间接受基因的控制。

2.使用生长素都能避免减产吗?提示:对于收获“果实”的茄果类作物,如果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或大雨等影响了传粉,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避免减产;然而对于收获“种子”的作物,没有受精就不能形成种子势必会造成减产,此类状况并不能通过补充生长素弥补。

3.无子黄瓜、无子辣椒等都是通过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得到的,从变异角度分析它们与无子西瓜有何区别?提示:无子黄瓜和无子辣椒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而无子西瓜是三倍体,是可遗传变异。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1.(2018·全国课标卷Ⅲ,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状元笔记1.内环境三类组成与三大调节网络(1)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与其他两类相比,血浆的最大特点是其中含较多的“蛋白质”(2)三大调节网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人体三类稳态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与水平衡调节,三类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涉及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与抗利尿激素。

3.关注“免疫”中的3个“三”(1)免疫系统三类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卫、监控、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都具有“防卫”功能)状元反思1.体液=细胞内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呼吸酶、DNA等)及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腔或囊(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中的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运输与作用部位分别是什么?提示:合成部位——下丘脑,释放部位——垂体,运输途径——体液,作用部位——肾小管、集合管。

3.尿中含糖一定为“糖尿病”吗?糖尿病患者一定是“缺乏胰岛素”吗?提示:尿中含糖也可能由肾功能障碍引起,未必为糖尿病。

若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为Ⅰ型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治疗);若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则血液中并不缺乏胰岛素,此为Ⅱ型糖尿病。

考点一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2017·全国课标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 C2.(2016·全国课标卷Ⅲ,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答案 B3.(2014·全国课标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一般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A错误。

答案 A4.(2014·全国课标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5.(2015·课标卷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答案 A6.(2017·全国课标卷Ⅰ,31)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2)增多下降(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7.(2014·全国课标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尿量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一向是高考重点、热点,水平衡调节、内环境组成与功能原为“冷点”,近年也趋向“热点”。

备考时宜将三大调节及内环境三组分间的联系予以系统归纳整合。

1.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机制2.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1)与血糖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能通过有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2)与体温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体温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产热和散热;②寒冷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与水盐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具有渗透压感受器;②能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③合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命题点1内环境组成及其稳态典例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 C对点小练1.(2017·经典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浆细胞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人体饥饿时,血糖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C错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进入垂体后叶贮存,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所以垂体细胞和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答案 B2.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③、②和③、③和④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花粉过敏时,⑤的通透性增大,液体③增加,导致组织水肿C.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液体②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若①为肝脏细胞,人处于饥饿状态时,A处血糖浓度高于B处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⑤是毛细血管壁,其中③组织液与④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方向的,只能从组织液到淋巴,A错误;花粉过敏时,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液体③增加,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液体③增加,导致组织水肿,C错误;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B处血糖浓度高于A处,D错误。

答案 B【名师支招】1.灵活解答“新情境”题“新情境”是全国课标卷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题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善于沿给定情境“顺杆爬”,其答案甚至有可能背离已有教材知识储备,考生必须依据给定信息作出科学推断,如上述[考情·速查领悟]6题中关于血浆渗透压划分为“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解答即属此类。

2.“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据箭头方向快速确认体液组分命题点2血糖平衡调节及相关实验探究1.(2017·全国课标卷Ⅲ,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