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概述

单元一机电一体化概述1. 1. 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门技术学科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技术学科。

1. 1. 3机电一体化的内容机电一体化包含了技术和产品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其次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

1. 1. 4机电一体化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多功能、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同时又具有轻、薄、细、小、巧的优点,其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和省时、省力、方便的需求。

1.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1. 2.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传统的机械产品主要是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的问题,而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外,还要解决信息流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功能包括变换(加工、处理)、传递(移动、输送)、储存(保持、积蓄、记录)三个目的功能。

主功能也称为执行功能,是系统的主要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

机电一体化系统还应具备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等其他功能。

加工机是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原料、毛坯等)、能量(电能、液能、气能等)和信息(操作及控制指令等),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的系统(或产品)。

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是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或物质)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或物质)的系统(或产品)。

信息机是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输出某种信息(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系统(或产品)。

1. 2.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机械本体、传感检测、执行机构、控制及信息处理、动力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机电一体化概论

机电一体化概论

机电一体化概论第一章机电一体化概述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3•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徽电子技术,并将机核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总称。

5•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8•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于1971年出现在日本。

它是取机械学的前半部和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但是,机电一体化并非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第二章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L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传动部分、导向机构、执行机构、轴系、机座或机架。

2.机电一体化中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高精度、小惯量、大刚度、快速响应性、良好的稳定性。

9•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的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13•常见的接近开关及其应用:电涡式接近开关(金属)、电容式接近开关(导体和非导体)、霍尔接近开关(磁性物件)、光电开关:透射型,反射型(统计产量,检测包装,精确定位等)。

16.在控制系统中根据系统信号相对于时间的连续性,通常分为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18•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及计算机担当的角色: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助手)、宜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决策者,操作者)、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 操作指导系统与DDC系统的综合与发展,决策人)、分级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工厂自动化(FA)系统。

25•接口的分类(1)根据接口的变换和调整功能特征:零接口、被动接口、主动接口、智能接口。

(2)根据接口的输入\输出功能的性质:信息接口、机械接口、物理接口、环境接口。

(3)按照所联系的子系统不同:人机接口、机电接口。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总称。

是机械技术及信息技术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

精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新形势。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使系统高附价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化、省材料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的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解决产品(系统)采用微电子技术所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系统必须具有的目的功能:变换(加工、处理)功能;传递(移动、输送)功能;储存(保持、积蓄、记录)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即相应功能):动力源(提供动力;内脏);控制器(控制;头脑);机构(构造;骨骼);检测传感器(计测;感官);执行元件(驱动;肌肉)接口:是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接口变换、调整功能分为:零接口、无源接口、有源接口、智能接口接口输入/出功能分为: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工业三大要素:能量、物质、信息(省能、省资源、智能化)系统内部功能评价参数:1主功能:系统误差、抗干扰能力、废弃物输出、变换效率。

2动力功能:输入能量、能源。

3控制功能:控制输出/入口个数、手动操作。

4构造功能:尺寸重量、强度。

5计测功能:精度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调与调试运动参数:用来表征机器工作运动的轨迹、行程、方向和起、止点位置正确性的指标动力参数:用来表征机器输出动力大小的指标。

力、力矩、功率。

品质指标:用来表征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品质的指标。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虑方法:机电互补法;结合(融合)法;组合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开发型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设计程序分为:总体设计、部件的选择与设计、技术设计与工艺设计总体设计:明确设计思想;分析综合要求;划分功能模块;决定性功能参数;调研类似产品;你定总体方案;方案对比定性;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设计准则要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械系统设计
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于1981 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于1981 年提出具有通用性定义: 年提出具有通用性定义: • 即“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 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 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 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 它体现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技术的基本 内容和特征,所以具有指导性的定义。 内容和特征,所以具有指导性的定义。 •
• 3)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 传感与检测系统: 程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 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 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 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 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 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传感与检测系统的 功能一般有传感器或仪表来实现, 功能一般有传感器或仪表来实现,对其要求是体 积小、便与安装与连接、检测精度高、抗干扰等。 积小、便与安装与连接、检测精度高、抗干扰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 展的趋势。国外将其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 展的趋势。国外将其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MEMS),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或微机电 一体化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 一体化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 机电产 并向微米、纳米即发展。 品,并向微米、纳米即发展。
• 4)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根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 功能和性能要求, 功能和性能要求,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受传感 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运算和决策, 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 实现控制功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中, 制,实现控制功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信息处 理及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以及 相应的接口所组成。要求信息处理速度高, 相应的接口所组成。要求信息处理速度高,A/D D/A转换及分时处理时的输入 输出可靠, 转换及分时处理时的输入/ 和 D/A转换及分时处理时的输入/输出可靠,系统 的抗干扰能力强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概念: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结。

2、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传统系统设计比较特点|:(1)系统工程;(2)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等工具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3)硬件与软件设计并重。

3、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备五种内部功能:主功能(变换、传递、储存)、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结构功能4、组成要素:动力源、机械本体、执行机构、检测与传感器装置、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5、共性的关键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的总体技术6、应用的主要形式:功能附加、功能替代、机电融合7、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1)性质上: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2)功能上: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化;(3)层次上:系统化、复合集成化8、机电一体化机械部分的要求:(1)高精度:机械部分的高精度是为了满足系统能完成其预定的机械操作(2)高刚度:采用高刚度的支承或架体,以减小产品本体的振动,降低噪声;为高精度的执行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承,保证执行精度(3)低摩擦:导向和转动支承部分采用低摩擦阻力部件,以降低机械部分的阻力,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4)良好的稳定性:机械部分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

措施:(1)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的刚度,提高安全性(3)选择最佳传动比(4)缩小反向死区误差(5)改进支承机构以提高刚性9、消除回差的方法:偏心套(轴)调整法、轴向垫片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斜齿轮垫片调整法、斜齿轮轴向压簧调整法、锥齿轮传动轴向压簧调整法、锥齿轮传动周向弹簧调整法10、滚动螺旋传动的特点: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能够预紧、工作寿命长、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同步性好、可靠性高、不自锁、成本较高11、预紧方式: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B)、单螺母增大钢球直径预紧(Z)、双螺母垫片预紧(D)、双螺母螺纹预紧(L)、双螺母齿差预紧(C)12、同步带传动的特点:(1)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2)工作平稳,能吸收振动;(3)不需润滑,耐油、水、高温、腐蚀,维护保养方便;(4)中心距要求严格,安装精度要求高(5)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

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

按输出信 号性质分
模拟型
电阻型:电位器、电阻应变片等 电压、电流型:热电偶、光电电池、压电元件等
数字型
记数型:二值+计数器 代码型:编码器、磁尺等
传感与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目前检测与传感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机电一体化其它相关技术 的发展,使得不少机电一体化产品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或无 法实现设计。
传感器发展方向:
➢ 传感与检测技术研究对象是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装置,将各种被测参 数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入到信息处理系统中。
➢ 传感器是实现检测的核心,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 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被测量 敏感பைடு நூலகம்件
转换元件
基本转换电路
电量
➢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某一物理量。 ➢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量。 ➢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 自动控制技术范围很广,包括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设 计、系统仿真、现场调试、可靠运行等从理论到实践的整 个过程。
➢ 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自动控制系 统分析与设计问题的古典控制技术发展较早,已趋成熟。
➢ 现代控制技术主要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 输出、非线性、高精度、高效能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部件。
➢ 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
➢ 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 并尽可能提高 加速能力。
➢ 缩小反向死区误差,采取消除传动间隙、减少支撑变形 的措施。
➢ 改进支撑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小振动,降 低噪声。
➢ 适应精密化、高速化、小型化及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

第1章 机电一体化

第1章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a)人的五大要素 b)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 c)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各要素间联系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其主要功 能是将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 系安置在一定的位置上,并保持特定的关系。随着机电一体化
(机械学)
(电子学)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不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 将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揉和”到机械装 置中去,从而达到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的目的,使机电一 体化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 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 与电子设备以及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 称。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四、机电一体化的组成
机械技术 电气技术 微电子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接口技术 信息技术 机电一体化 控制技术 其他技术 机电一体化装置 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第 一 章 机 电 一 体 化 概 述
机电一体化:将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物 或者是将多种技术柔和地融合在一起的一门 综合学科。
微电子技术 (半导体技术、计 算机技术)
机械技术 (机械学、机构学)
机电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机电一体化”也就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相互交叉、融 合的产物。
机电一体化最本质的特性仍然是一个机械系统,其最主 要功能仍然是进行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互换,利用机械 能实现物料搬移或形态变化以及实现信息传递和变换。机电 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不同之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 术、传感技术和可控驱动元件特性,实现机械系统的现代化、 智能化、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①整体结构最优化:在传统机械产品中,为了增加功能,或实现某一种控制 整体结构最优化:在传统机械产品中,为了增加功能, 规律,往往靠增加机械机构的办法来实现。如果采用机电一体化系统, 规律,往往靠增加机械机构的办法来实现。如果采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 从机械、电子、硬件、软件四个方面去实现同一种功能。 从机械、电子、硬件、软件四个方面去实现同一种功能。 ②系统控制智能化: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 系统控制智能化: 区别之一。电子技术的引入,显著地改变了传统机械那种单纯靠操作人员, 区别之一。电子技术的引入,显著地改变了传统机械那种单纯靠操作人员, 按照规定的工艺顺序频繁重复的工作状况。 按照规定的工艺顺序频繁重复的工作状况。 ③操作性能柔性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引入,能使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个传 操作性能柔性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引入, 动机构的动作通过预先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由电子系统来协调。 动机构的动作通过预先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由电子系统来协调。在生产 动作通过预先给定的程序 对象变更需要改变传动机构的动作规律时,无须改变其硬件机构, 对象变更需要改变传动机构的动作规律时,无须改变其硬件机构,只要调整 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软件,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软件,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①机械技术: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机械技术: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是促进机电一体化技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 术和系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术和系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③检测与传感技术:传感与检测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它 检测与传感技术:传感与检测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 的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的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④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联系,是机电一体化中 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联系, 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 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 ⑤伺服驱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是直接执行操作的技术,伺服系统是实现电 伺服驱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是直接执行操作的技术, 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它对系统的动态性能、 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它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得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它是由机械学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的后半部分组成的。

2、变量施肥的过程:获取土壤的信息,通过农业专家决策,指定变量施肥处方图并将变量数据输入到施肥变量播种机控制系统中实现变量施肥。

不同变量施肥系统包括:步进电机驱动、电控无级变速器驱动、电控液压马达驱动。

3、伺服系统的组成:输出各部分的作用:(1)控制器: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比较的结果,决定控制方式。

常用的控制有PID 控制和最优控制等。

控制器一般都是电子线路或计算机组成等。

(2)功率放大器:控制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很微弱,需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才能驱动执行机构动作。

功率放大器主要由电子器件组成。

(3)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直接与被控对象打交道,最后执行控制器的指令,完成某种特定的动作。

执行机构要准确,迅速,精准,可靠地实现对被控对象的调整和控制。

执行机构主要由各种执行元件和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

(4)检测装置:为了提高工作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伺服系统一般采用闭环控制。

检测装置是系统反馈环节,通过检测装置的测量,将执行机构的输出信号反馈到伺服系统输入端,实现反馈控制。

反馈信号一般为位置反馈信号、速度反馈信号和电流反馈信号,要经过多种传感元件进行检测。

用来检测位置信号的装置有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等;用来检测速度信号的装置有测速发电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等;用来检测电流信号的装置有取样电阻霍尔集成电路传感器等,可检测的装置要求是精度高、线性度好、可靠性高、响应快。

4、采样定理:为了保证在采样过程中不丢失原来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采样频率必须按照香侬采样原理来确定,即要求; f≥fmax(L被来原信号f(t)的最高有效频率)在实际应用中,fn≥(5-10)fmax5、采样/保持电路的作用由于采样信号f※(t)在函数轴上仍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因此还需要A/D转换器将其转换成数字量。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要求:能快速、精确地获得信息并在相应的应 用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
1.4 共性关键技术
2、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完成信息的交换、存取、运算、判断 和决策等.其主要工具是计算机。
传感 器 A/D 计算 机 D/A 执行
装置
3、控制技术
关于软件方面的技术,主要以控制理论为 指导,对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现场调试、可 靠运行等。
数 控 铣 床
数控车床
焊接机器人
1.3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之一!
过程自动化 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 办公室自动化
主要目标
机电一体化
1.3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1 2 3 4 5 6
检测传感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驱动技术 机械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3、检测传感装置 检测产品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实现计测 功能。 要求: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 4、电子控制单元
处理、运算、决策,实现控制功能。 要求:高可靠性、柔性、智能化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5、执行机构
包括机械传动与操作机构,接收控制信息,完 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主功能。
1.2 发展概况


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① 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 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 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② 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 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③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 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 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机电一体化组成:机械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机械系统:起支承和联接作用;动力系统:提供动力输入;传感检测系统:将机械模块的状态和性能参数转换为电的信号,并进行必要的信息处理后送计算机;执行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信息处理系统:对来自传感器与检测部分的信息进行理,使之符合控制要求。

3.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另一种是变换、调整。

1)零接口:不进行任何变换和调整、输出即为输入等,仅起连接作用的接口,称为零接口。

例如输送管、接插头、接插座、接线柱、传动轴、导线、电缆等。

2)无源接口:只用无源要素进行变换、调整的接口,称为无源接口。

例如齿轮减速器、进给丝杠、变压器、可变电阻器以及透镜等。

3)有源接口:含有有源要素、主动进行匹配的接口,称为有源接口。

例如电磁离合器、放大器、光电耦合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以及力矩变换器等。

4)智能接口:含有微处理器,可进行程序编制或可适应性地改变接口条件的接口,称为智能接口。

例如自动变速装置,通用输入/输出LSI(8255等通用I/O)、GP-IB总线、STD总线等。

根据接口的输入/输出功能,可将接口分成以下四种:1)机械接口:根据输入/输出部位的形状、尺寸精度、配合、规格等进行机械联接,如联轴节、管接头、法兰盘、万能插口、接线柱等。

2)物理接口:受通过接口部位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具体形态和物理条件约束,如受电压、频率、电容、电流等约束的接口。

3)信息接口:受规格、标准、法律、语音、符号等逻辑、软件的约束,如GB、ISO、C++、VB等。

4)环境接口:对周围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磁场、火、振动、放射能、水)有保护作用和隔绝作用,如防尘过滤器、防水连接器、防爆开关等。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2. 机电一体化一般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层含义。

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按机电结合程度分类:✍机械电子化产品✍机械与电子融合的产品。

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动力源。

5. 执行元件: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主功能(三个目的功能):变换、传递、储存。

6. 机械本体(构造功能):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7. 动力源(动力功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8. 传感检测单元(计测功能):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

9. 共性关键技术: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10. 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另一种是变换、调整。

11.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常用设计方法(三种)的区别:✍取代法(机电互补法):取代法就是用电气控制取代原系统中的机械控制机构。

✍整体设计法(融合法):将各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者通用的功能部件(子系统),要素间的机电参数匹配比较充分。

✍组合法:选用各种标准功能模块组合设计成机电一体化系统。

12. 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开发性设计: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适应性设计(改进):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微电子控制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机电一体化全解

机电一体化全解

2.1 精密机械技术
四、轴系
轴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1)旋转精度 (2)刚度 (3)抗振性 (4)热变形 (5)轴上零件的布置 (6)轴系的驱动方法
轴系的分类、特点和结构形式
2.2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检测和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基础之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 的依赖性也就越大。 能将各种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及其应用 技术便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传感器是整个设备的感觉器官,其性能好坏直接影 响到工作机械的运动性能、控制精度和智能水平。
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
单圆弧型
①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 双圆弧型 内循环 ②按滚珠的循环方式 外循环 端盖式外循环 插管式外循环 双螺母螺纹调隙预紧式 双螺母垫片调隙预紧式 ③按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双螺母齿差调隙预紧式 单螺母增大滚珠直径法 单螺母偏置导程法
2.1 精密机械技术
二、机械导向机构
机械部分是主体,这不仅由于机械本体是系统重要的 组成部分,而且系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由机械装置来完成, 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电子技术,这电子技术包括微电 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但重点是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微 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
② 机电一体化将工业产品和过程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因此强 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不是将各个单元或部件简单拼凑到一起。
1.6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1)智能化 (2)模块化 (3)网络化 (4)微型化 (5)绿色化 (6)人性化
总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性能上 高精度、高效率、高性 能、智能化 功能上 层次上 系统化、集成复合化
小型化、轻型化、多功 能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概述

第一章机电一体化概述一、机电一体化定义及特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二、.机电与机械电气的区别: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

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概述

信息和检测等多种技术相互交叉融合而成
5)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的新兴技术。
非接触传感器检测、无刷电动机驱
2)层次多,覆盖面广
动、简化的机械系统以及计算机在线监
覆盖了包括机械、电子、信息、计算 测、误差补偿和校正等技术提高了系统
机、控制和检测技术等多门学科。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体小量轻,结构简化,方便操作
机电一体化概述
返回
1.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与实例
1.3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特点
1.4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概述
1.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返回
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 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的。
2.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检测的精度和分辨力直接决定 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其检测的信息全 面与否决定着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而检测 信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直接影响系统的精 度。
3. 计算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是根据各种理论
和算法,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运算、判 断与决策。
4. 接口技术
接口技术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
机电一体化概述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与实例
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例
2. 指针式石英钟
指针式石英钟的组成框图
指针式石英钟步进电动机原理图
机电一体化概述
1.3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特点
返回
1.3.1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1. 机械技术
与一般的机械装置相比,要求质量小、 转动惯量小、摩擦小、误差小、效率高、 精度高,同时要能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一、“机电一体化”?它的来源是什么?“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这一名称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上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五大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1、五大组成要素: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

(请参考机电之家机电一体化频道)机械本体(结构组成要素)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

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依据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

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对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机电一体化简述

机电一体化简述

第五节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及其工程路线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附加值与技术构成的关系
机械元器件为主,1948年出现电子元器件 发 展 历 程 机械元器件+电子元器件,1974年电子微处 理开始应用 机械元器件+标准电子电器硬件+软件, 1987年专用集成电路开始应用 机械元器件+标准电子电器硬件++专用硬件 +软件
对设计者的要求
开发性设计 要求设计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 的市场洞察力。 适应性设计 要求设计者对原有产品及相关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 进步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变异性设计
要求设计者注意防止因参数变化可能对产品性能产生 的影响。
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时,应尽量以计算机为工具,充分利用计 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分析、模拟设计、优化设计、动态分析设计、可 靠性设计等现代化设计方法,以提高产品的效率和质量。 机电一体化设计同样也要遵循产品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即在保证 产品目的功能、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意味着,
动力源
动力
计算机 执行件
计测
控制
操作
传感器
构造
机电一体化产品五大功能
机构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部件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部件又称为结构要素
例1 人体五大要素及功能
食 物
运作 内脏
外 界 信 息
感官
头脑
手足
计测
控制
动作
构造
骨骼
人体五大要素 人体五大功能
例2
CNC机床的内部构成
热、振动 热、振动、切屑
毛 坯 ( 物 质 )
由图知:在当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单纯的机械技术 的附加值越来越少,而微电子技术的附加值越来越高, 因此其经济效益也相应增高。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一、机电一体化概念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 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现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上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技术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机械是现代工业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离不开机械。

机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不论哪一种机械,从诞生以来都经历了使用—改进—再使用—再改进,不断革新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对于某一种形式的机械,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存在某些固有的缺点,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工作原理,发明新型的机械.从而使得具有同一用途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种类。

机械本身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但是这种发展却是缓慢的。

各种机械发展到今天.单从机械角度对它们进行改进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电子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从分立电子元件到集成电路(IC),从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向其他学科渗透,把人类带人了一个神化般的世界。

信息技术(3C 技术)的主体包括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同机械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古老的机械技术焕发了青春。

在原有机械基础上引入电子计算机高性能的控制机能,并实现整体最优化,就使原来的机械产品产生了质的飞跃,变成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的机械产品或系统,这正是机电一体化的意义所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特别是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并使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今天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5个组成部分构成。
四大原则
四大原则
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接口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 换四大原则。
接口耦合:
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环节之间,由于信息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 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传递和交换,必须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而两个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环节之间,也必 须通过接口耦合后,才能匹配。变换放大后的信号要在两个环节之间可靠、快速、准确的交换、传递,必须遵循 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才行,因此接口耦合时就必须具有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的 模式进行交换与传递。
机电一体化
机械微电子技术术语
01 发展
03 内容 05 组成要素
目录
02 研究目的 04 阶段 06 四大原则
07 选型与设计
09 就业前景 011 光
目录
08 课程简介 010 发展方向
基本信息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 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 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 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原型阶段
成功的测试之后,就会建立一个原型。这里要特别的是模型特性,这些特性特指通过特别费力的仿真所决定 的特性,比如组件损耗(性能)。这些数据结果,为模型基础性分析提供服务,同时为进一步研发提供知识基础。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一、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传感器: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4、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

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5、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6、人机接口:人机接口(HMI)是操作者与机电系统(主要是控制微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完成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

7、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8、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素以及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9、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就如何交换信息所建立的一些规定和过程,包括逻辑电平的定义、应用何种物理传输介质、数据帧的格式、通信站地址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轧钢机械设备的概念:主要指完成由原料到成品整个轧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

2、轧钢机械设备的分类(按什么分类)根据各设备在轧钢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习惯上将轧钢设备分成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两大类。

主要设备直接使轧件产生轧制塑性变形的设备称为主要设备,亦称轧机、轧钢机、主机列。

辅助设备①切断设备:剪切机、锯切机等②矫直设备:矫直机③运输翻转机械:推钢机、出料机、辊道、升降台、冷床等④收集轧件的机械:卷取机、垛板机、打捆机等⑤表面加工设备:酸洗机组、镀复机组、清洗机组和打印机等⑥改善组织与性能的设备:退火装置、淬火设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设备等1)轧钢机的分类:通常按用途(P1)结构和布置三种方式分类。

3、轧钢机的构成(六章)①工作机痤:轧辊、轧辊轴承、轧辊的调整装置、机架、轧辊导卫装置、机痤。

②主传动装置:联接轴、联轴节、齿轮痤、减速器如何选用减速器?③主电机3、轧钢机的标称重点轧机标称由以下六部分组成:产品类别-辊身尺寸-轧辊数目-轧机台数-布置型式-工作制度(1)轧机所生产的产品类别①开坯机:初轧机、中小型开坯机②型钢轧机:轨梁轧机、大型型钢轧机、中型型钢轧机、小型型钢轧机及线材轧机③板带轧机:厚板轧机、中板轧机、薄板轧机④钢管轧机⑤特殊用途轧机:齿轮轧机、钢球轧机等(2)轧辊辊身的主要尺寸a. 板带轧机以轧辊辊身长度为标称组成,四辊或多辊轧机是指工作辊。

b. 型钢轧机轧辊的名义直径为标称组成,名义直径是指人字齿轮座的中心距或人字齿轮节圆直径。

c. 钢管轧机直接以其能够轧制的钢管最大外径来标称(3)轧辊数目(4)轧钢车间轧机的台数(5)车间各轧机的布置型式典型的布置型式有:横列式、串列式、半连续式、连续式(6)轧机的工作制度可逆式与不可逆式两种。

注:①机座数为1时,在轧机标称中不标出;②不可逆工作制时,在轧机标称中不标出。

举例:(1)1150二辊可逆初轧机。

(2)800二辊可逆/760×2三辊/650二辊两列横列式大型型钢轧机;(3)1700二辊/1700四辊可逆/1700×2四辊连轧/1700×7四辊连轧热轧带钢轧机。

4、轧钢机械设备的发展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轧钢机一、轧辊1、轧辊所受的载荷机械载荷、热载荷、摩擦磨损2、轧辊的破坏、失效主要形式:磨损失效、折断(理解)3、对轧辊的要求:A、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B、结构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制造、安装精度。

4、轧辊的结构轧辊由辊身、辊颈、辊头(轴头)三部分组成。

工作部分,直接与轧件接触。

是支承部分,安装在轴承中。

传递扭矩,与联接轴相接。

5、轧辊的参数轧辊尺寸参数包括辊身直径、辊身长度、辊颈直径、辊颈长度、辊头尺寸等,其中辊身直径和辊身长度是表征轧辊尺寸的基本参数,6、轧辊的材质(了解)7、轧辊的强度计算辊身:弯曲强度辊颈:弯曲与扭转强度辊头:扭转强度。

二、轧辊轴承1、轧辊轴承的工作特点(1)承受单位压力高,比普通轴承大2-4倍;(2)承受的热许值即PV值大,PV值代表能量消耗指标,是普通轴承的4-24倍;(3)工作温度高,(4)工作环境恶劣2、轧辊轴承的类型轧辊轴承可分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种。

轧辊轴承的工作特点(1)承受单位压力高,比普通轴承大2-4倍;(2)承受的热许值即PV值大,PV值代表能量消耗指标,是普通轴承的4-24倍;(3)工作温度高,最高可达400℃,而普通轴承的工作温度就只有几十度,最高100℃;(4)工作环境恶劣,水、油、乳化液、氧化铁皮、灰尘等液体摩擦轴承是一种流体润滑的封闭式滑动轴承特点:①摩擦系数低,能耗小,f=0.0012-0.0035②适合在高速重载荷条件下工作。

③使用寿命长,长达10-20年④结构紧凑。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板带轧机的支承辊上,二辊钢板轧机,小型和线材轧机的轧辊,某些初轧机。

根据油膜形成的原理(怎么形成),液体摩擦轴承又可分为动压轴承、静压轴承、动-静轴承。

动压轴承a、原理:利用摩擦副表面的相对运动,把油带入摩擦表面之间,建立起压力油膜,把摩擦面分离开。

①如何形成油膜②轴颈与轴衬间具有楔形间隙,以便使润滑油被吸入楔缝的狭窄部分,在轴颈间建立确定的间隙。

③轴颈应有足够的旋转速度,以便在油膜中形成与外载荷平衡的力。

④要连续供给足够的、粘度适当的非常清洁的润滑油。

⑤轴承摩擦面要求高精度加工,表面粗糙度0.1-0.05um。

⑥轴承具有良好的密封。

三、轧辊的压下装置1、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特点作用(1)调整轧辊工作辊轴线的距离,即调辊缝(压下量,平行度);(2)调整轧制线位置;(3)调整轧辊轴向位置,使有槽轧辊对准孔型;(4)对钢板轧机,调整辊型;(5)更换轧辊或处理事故时,需要的操作。

2、轧辊压下装置的结构型式为手动压下装置、电动压下装置、液压压下装置三种。

电动压下装置分类:快速压下装置和板带轧机压下装置1)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快速电动压下装置由于其压下行程大,压下速度快、动作繁、而且不带钢压下,故生产中易发生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

原因:由于操作失误、压下量过大等原因造成卡钢、“坐辊”或压下螺丝超限提升而发生压下螺丝无法退回事故。

此时,压下螺丝上的载荷超过了压下电机允许的能力,电机无法启动,上辊不能移动、轧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为了处理堵塞事故,很多轧机都专门设置了压下螺丝回松机构。

2)压下螺丝的自动旋松(为什么,怎么处理)主要发生在初轧机上(尤其是立式电动机压下),表现在轧制过程中,已停止转动的压下螺丝自动旋松,使辊缝值变动,造成轧件厚薄不均,严重影响轧件质量。

原因:压下螺丝升角大于或接近螺丝、螺母间的摩擦角。

防止措施:(1)加大压下螺丝止推轴颈的直径,并在球面铜垫上开孔;(2)适当增加螺丝直径。

在螺矩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螺丝直径不仅能增大摩擦阻力矩,而且还有减少螺纹升角,增强自锁性的作用。

3、轧辊平衡装置轧辊平衡装置是上辊径向调整装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轧辊的压下装置配套共同完成上辊的升降动作。

轧辊平衡装置的作用:a、消除间隙,防止冲击;b、改善咬入条件;c、压下螺丝反转时,提升上辊d、在四辊板带轧机上,避免工作辊与支承辊间打滑。

4、轧辊平衡装置的类型弹簧平衡装置重锤平衡装置液压平衡装置联接轴平衡装置三类4、压下装置主要参数确定(有哪些参数,怎么表征它,不用记)5、液压AGC:采用液压压下的轧件厚度自动控制系统。

液压压下的特点(1)、具有高的响应速度。

以往复运动的液压缸取代压下螺丝,免去了大量的转动零部件,大大地减少了运动件的惯量,从而获得了极高的响应速度。

(2)、调整精度高。

运动惯性极小,液压传动有良好的刚性,因而负载运动时速度波动小,可以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

最小可控移量:电动0.01mm,液压0.001mm (3)利用液压传动快速的特点,可以实现板带轧制刚度的控制。

(3)、过载保护简单可靠。

液压系统有自动及快速的卸压装置,可以防止轧辊及其轴承的过载和破坏。

(4)、可灵活地改变轧机的当量刚度,实现对轧机从“恒辊缝”到“恒压力”的控制,以适应各种轧制及操作情况。

(5)、简化了机械结构,传动效率高,又便于快速换辊,提高轧机作业率四、轧钢机机架通常机架的构成:左牌坊、右牌坊、上横梁、下横梁、滑板、轨座等组成由于牌坊是机架的主体部件,因此,仅对牌坊进行介绍。

1、牌坊类型:a.闭式牌坊将牌坊的上、下横梁与立柱制成一体的封闭式整体框架b开式牌坊非整体结构的框架,是由立柱顶端断开或由立柱中部断开的两部分联接而成。

闭式牌坊特点:闭式牌坊优点: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造价低,主要是加工面少闭式牌坊缺点:换辊不方便,需专用的换辊装置。

开式牌坊特点:优点:换辊方便;缺点:强度、刚度差;2、牌坊的主要结构参数: 窗口宽度窗口高度立柱断面尺寸P 66窗口尺寸(H、B),立柱断面形状、尺寸。

形状断面如何选择?牌坊力主断面的形状有近似正方形。

矩形和工字形3种。

答:选用断面形状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牌坊类型;②牌坊受力情况;③制造条件。

(抗弯强度:工>长>方制造难度:工>长>方对高而窄的闭式牌坊,水平力较小,选用近似正方形的断面。

对低而宽的二辊轧机,水平力较大的轧机,易选用工字形或矩形断面。

)五、板带轧机工作机座的刚度重点1、轧机工作机座刚度定义:以轧机工作机座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负载量表示轧机的刚度大小,称为轧机工作机座的刚度系数K。

刚度的意义(1)决定轧机所能轧出板带最小厚度;(2)决定轧机所轧板带的纵向厚差;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由于轧件温度、张力、轧速的变化引起机痤弹跳值的变化,最终使得所轧板带在长度方向上的厚度产生波动,形成板带纵向厚差。

(3)板带轧机工作机座刚度系数的选择,直接决定轧机甚至与之配套的辅助设备的材料用量。

2、板带轧机工作机座刚度系数的选择P79 PPT第五章选定方法:类比法、简易估算法、理论模型计算法3、板带轧机工作机痤的横向刚性P831)工作辊弯曲程度的大小反映了轧机横向刚度的大小。

用下式表式2)K b :轧机机座横向刚度系数,是指板带中部与边部产生1mm厚差时所需的轧制压力值,kN/mm;2)根据被弯曲的对象和施加弯辊力的部位不同,可将弯辊装置分工作辊弯曲和支承辊弯曲两类,每类又有正弯和负弯之分。

A、工作辊弯曲:①正弯:工作辊不带凸度;②负弯:工作辊有凸度;③应用:辊身长度较短L/D<3.5~4B、支承辊弯曲:①正弯:常用②负弯:不用,削弱了支承辊辊颈强度。

应用:辊身长度较长L/D>3.5~4提高板带的平直度和缩小同板差方法(貌似没有)(1)采用辊型补偿轧辊弹性弯曲变形、热凸度和轧辊磨损的方法优点:方法简便,投资少;缺点:对轧制工艺的制订和辊型、轧制力的分布等预设定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难度。

是一种原始、低级的控制板带材平直度与同板差的方法。

(2)采用带弯辊装置的四辊轧机轧制板带靠液压缸的推力使工作辊或支承辊或支承辊产生附加弯曲,加大或减少轧辊在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挠度,以改变辊缝的形状,从而轧出平直度和同板度合格的板带。

4、轧机刚性与板材纵向厚度差的关系1)第一类工艺参数对厚度的影响(问曾哥,貌似没有)根据h=S0+P/K,对于第一类工艺参数变化而言,当辊缝不变仅由轧制力变化引起板厚波动时,则δh=1/K·△P(2)此时扰动影响系数m=1/K,为减轻引起轧制力波动的外扰量对板厚的影响,应采用刚性系数大的轧机2)第二类工艺参数对厚度的影响当辊缝由于轧辊偏心和轴承油膜厚度波动而变化时,轧制力也随之而变,这时的板厚变化为:δh=△S+△P/K(3)而(4)其中=M,称为材料的塑性系数,将(4)代入(3),并经化简得(5)此时扰动影响系数为m=K/(K+M),为了尽量减轻轧辊偏心和轴承油膜厚度波动等外扰量对板厚的影响,应采用刚性系数小的轧机更为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