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课感受现代科技一节现代科技在身边
现代科技在身边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目标1.感受到科技对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精神,爱科学,学科学。
2. 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速度里第十四课第一项目的内容,着重引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从而自觉养成热爱科学的品质。
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是教学重点,二是“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是教学难点,这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技入手,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物质文明、科技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揭示了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主要围绕“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两个方面展开。
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关于“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科技大展台”、“科技远畅想”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使学生感悟到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关于“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的教学,主要通过“数字天下”、“现场调查”、“生活在线”等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及其影响的相关资料(要求:主要收集科技在农业、工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现代科技在身边》一课的反思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反思
阳城五中宁素萍我本节课讲的是初二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中的第一部分《现代科技在身边》一课。
我认为这是一节比较实用和成功的一节课。
没有运用华丽的教学手段,严格按照我校的课改模式“自主——合作——展示——延伸”四步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本着“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现代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课前生活观察,网上查找等方法,让学生收集到大量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展示,这样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从而突破了重点;又通过展示袁隆平科学家的实例,运用高科技前后的经济效益的对比,以及现代和过去不同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的对比等课件,让学生形象的理解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突破难点。
以上这些都是本节课的优点。
不足的地方是本节课抽象的概念很多。
比如:第一生产力、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这些概念连老师都很难把握准确,以至于学生在训练的时候,遇到相应的内容也是模糊不清、一头雾水,需要学生在不断
的训练中进行摸索,同时也真诚的希望各位同仁帮助指导。
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的第一框题《现代科技在身边》。说课稿

初中政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的第一框题《现代科技在身边》。
一、说教材:本框题是本单元的开始篇,主要讲解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科技的作用。
在本单元中处于启下作用,为今后本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共两个目题:《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第一目题《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由学生结合P58-59四副插图及相关案例,体会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同时结合P59-60“联想集团向人们描绘的未来智能化家庭的惬意生活”,让学生想象和推测,随科技的发展,5年、10年、20年、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从而引出下一目题的学习。
第二目题《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主要讲解了科技的作用。
首先,总体讲述了科技的总体作用: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接着,从三个方面讲解了科技的三个作用: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3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重视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态度; 2、感受科技魅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过程与方法:1、感悟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理解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激发学生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2、认识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的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科技的作用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二、说教法:1、案例教学法。
让学生自主收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的案例,体会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及其作用。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

面对科技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作为中学生 应该怎样做?
1、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人们的愿望逐渐变成了现实。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小名家吃的饭菜以蔬菜为主,适当配以米、面、肉、蛋、奶,营养全面。 ②小 丽家住的楼房宽敞明亮。 ③小亮穿的衣服既舒适又漂亮。 ④小华家有手机、彩电、空 调、数码相机、纳米洗衣机、汽车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化纤面料中加入少量纳米金属微粒,会( ) A、改变面料的性质。 B、穿衣服的时候就不会有静电产生。 C、穿衣服的时候产生大量的静电。 D、衣服容易变脏。 3、以下哪些变化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 ①从不同相机到数码相机。 ②从手洗衣服到半自动洗衣机到全自动洗衣机到纳米洗 衣机。 ③从写信到打电话到发电子邮件。 ④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到邻里之 间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各种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科 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的生活生活的质量,改变人 们的生活观念。 ④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科技发展与社 会发展关系
物质文明
科技—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
是第一生产力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精神文明
传 统 的 生 产
现 代 生 产 方 式
袁 隆 平 和 他 的 试 验 田
据统计,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 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0元,而高新技 术产业人均年产值则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
感受现代科技

感受现代科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互动(问题再现,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收获平台——当堂检测【学情预测】:1学生在自学时总结“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可能不完整,不准确,弄不清“科技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自学检测第2题有些学生可能不认真审题会出错,教师批阅后让优秀学生说理由。
2、突破重难点时,在知识拓展环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和相关事例讲解。
3、在当堂检测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题,学生总结不全,需教师教给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总结问题。
【学情分析】:(添加)1学生在自学时总结“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不完整,不准确,弄不清“科技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2、自学检测第2题有些学生不认真审题出错,教师批阅后让优秀学生说理由。
【内容标准】: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4.4 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品质。
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搜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3、知识: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掌握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中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并能够举例说明【教学重点】: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
【教学难点】: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技发展基本状况。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把学生分为“衣”、“食”、“住”、“行”、“用”等几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反映各自领域变化的资料。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授课人: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二. 教学重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法、归纳分析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学生观看视频《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教师导入新课:嫦娥系列的发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科技世界,聆听科技前进的脚步声、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吧!(二)、新授课;板块一:寻找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1、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生共同分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探讨总结: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人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2、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 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多媒体出示50年后可能出现的生活。
(flash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50年后,人们的物资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文明。
要使未来的生活变为现实,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引出下一部分的学习。
板块二:感受科技: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1、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农业生产的对比图说明: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同学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2、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0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人均年产值则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着大跨越,由10年前的3000亿元变成了现在的1.8万亿元。
初一政治下学期现代科技在身边

想象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20年、 50年以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材料一:航天将撑起现代农业“半边天”,航天育种为发展现代 农业提供了新术支撑,经过太空育种的“太空过客” 正逐步走向人们的餐桌。太空育种可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水稻单 产可达800公斤以上,蛋白质含量比普通水稻高出8%--12%,太空 椒比普通青椒增长两成,维生素C等含量高出7%--20%,2000年, 仅 上海市场出售的太空椒近5万公斤。航天育种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 高效开辟了诱人的前景。欢迎Βιβλιοθήκη 导泉林镇中心中学潘在忠
第十四课
感受现代科技
一、现代科技在身边
教学目标:
1、现代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七嘴八舌话科 技
观察生活,列举事例,说一说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哪些影响?
自主感悟
刚才我们走进了科技世界,聆听了科技前 进的脚步声,领略了现代科技的神奇和力量, 你想说点什么?
上述材料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已成为成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一课一得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感悟? 感 受 现 代 科 技
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科技--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精神 文明的发展
我们的结论
: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 们应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思想,自觉养成热爱科学 的品质。
谢谢指导
再见
; /Product_b39.html 螺杆泵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课件设计

看到这样的小发明,作为中 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科技发展的 大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衣
现 代 科
现代科技给生 活带来新变化
食 住 行
技
用
在 身 边
科学技术是第一 科技-----社会 生产力(物资财富)
发展的强大 推力
住
和谐号动车 和谐号动车
和谐号动车
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提
提
改
供
高
变
了
了
着
丰衣足食 科技含量 生活观念 舒适住行 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
现代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
想像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 的发展,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 是怎样的……
戴上50年后的飞行帽后,想要到处走走 可比骑车快多了,也方便多了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 的标志(精神财富)
我们生活在这个千变万化的 世界里,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 乐趣和文明,感受世界的发展, 让我们携手奋进,努力学习现代 科技知识,为祖国的腾飞,为世 界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议一议:科技如何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 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家庭聚餐
小组交流
做为一名学生,过去获取知 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老师讲课,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学习 的方式很多很多……你认为还有 哪些好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作用?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右图这个图片是酒后禁驾器一旦在我们的机动车里安上这个小设备司机酒后驾车的时候车辆是无法被启动这个小发明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革命
代
电力应用
美国
第三次科 20世纪40年 电子计算机应
技革命
代
用
美国
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但到封建社会末期,统
中国封建
治者在文化教育上仍顽固地坚持“八股取士”,而实用性
社会
的技术学问却被斥为“异端”、“邪说”,从而被排斥在
末期科技
外,中国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世界。很快,西方列强
的发展 打开了中国国门,耻辱的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合作交流
回顾历史,通过比较你能发现 国家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之间的 联系吗?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科技进步——国家兴盛 科技落后——国家衰败
结论;
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每一次 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袁 隆 平 和 他 的 试 验 田 ( 图 )
材料一: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上率先突破 传统理论禁区,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多年来, 杂交水稻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 谷可养活6000万人,人们称赞他是用“一粒种 子改变世界“的农业科学家。
七课感受现代科技一节现 代科技在身边
第七课:感受现代科技
第一节:现代科技在身边
想象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
5年,10年、20年、50年后人们的生 活可能是怎样的 ?
翻开科技的历史
师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时间
标志
经济强国
第一次科 18世纪60年
技革命
代
蒸汽机应用
英国
第二次科 19世纪80年
道理:
科学技术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科
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每一次
学
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技 术
科学技术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是 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第
一
生 产 力
科技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提供 了新的载体。推动着精神文明 的发展。
1.下列对科学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①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 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②科学 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 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③科学 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 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 的因素.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发 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想一想:为什么人们称赞他是用“一粒种子改变 世界”的农业科学家?
结论: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 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 富。
科技成果对我们的 学习有什么促进作用?
结论:
科技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提供 了新的载体。推动着精神文明 的进步。
现 代 生 产 方 式 ( 图 )
传 统 的 生 产 图
以上两种生产方式那种工作效率高些? 通过比较说明了什么道理?
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现
代
科 技
社 会
每次社会的进步都伴随着科技Biblioteka 进步。在 身发科 展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边
的
强 技 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
大
动 力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精神文明的进步。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