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2.答第Ⅰ、Ⅱ卷时,先将答题卡首和答题纸首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BC D2.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
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
”以上材料表明()①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②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③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④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4.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的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5.有报道称,目前外来生物的入侵可能致使我国每年直接损失达到170亿美元。
世界范围内的生物交流、传播乃至入侵始于()A.中国古代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B.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C.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加速6.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的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蒸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发展进程起到的最大作用表现在()A.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基础B.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C.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D.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8.“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论据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以下关于先秦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明指南仪器②建立数学体系③记录哈雷彗星④创制浑仪、简仪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2. (2分) (2017高三·太原月考)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
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
”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
”上述材料说明王莽()A . 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B . 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C .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 . 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3. (2分) (2019高一上·信宜期中) 徐天麟《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乃得应选。
”这种变化不能反映出当时()A . 孕育了考试制度的萌芽B . 体现了相对公平竞争的精神C . 察举制被科举考试所取代D . 体现了“以文取人”的原则4.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开学考) 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
”这揭示出宋朝()A . 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B . 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C . 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D .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5. (2分)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 封闭性B . 落后性C . 脆弱性D . 分散性6. (2分)“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1.“疑是蝤蛴美容颜,蛾眉婉转天地间。
高低上下隋唐始,举重若轻似等闲。
”(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身体弯曲细长。
)对这首诗所描述生产工具的特点最适当的理解是()A.深浅自如,简便轻巧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C.踏歌而行,挥手而去D.未雨绸缪,巧夺天工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工”是()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4.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6.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A.发现了美洲大陆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7.多数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2021-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2021-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大夫——诸侯——士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卿大夫D、王——大夫——士——卿2、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宰相中常常有七八个参与议政,这样的主要目的A、加强君主专制B、防止宰相专权C、扩大中央官员的民主权利D、便于向地方派出高级官员4、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其政治体制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君权不断加强,臣权逐步弱化B、文臣加强,武臣削弱C、宦官加强,外戚削弱D、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不断渐弱,5、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A、众多公民权利和意志的表现B、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文化表现C、广大奴隶和平民权利的反映D、奴隶主专政的手段6、罗马的兴衰成败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
罗马法的基本法是A、《十二铜表法》B、《查实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贝壳放逐法》7、一位近代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最能表明此材料所反映英王地位的是A、权力受到某些限制B、英王是“虚位元首”,“统而不治”C、英王与议会分权并相互牵制D、英王受到议会控制8、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宪法的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A、中央集权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9、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联邦议会②帝国议会③皇帝④宰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鸦片战争最主要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是A、《原道救世歌》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D、《原道觉世训》12、中国近代前期,与数额最大的一次对外赔款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还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D、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4、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因素是A、日本侵略者的进攻B、军事指导方针错误C、红军武器装备落后D、敌人兵力的绝对优势15、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标志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马克思恩格斯的诞生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17、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历史含解析1.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
下图所示场景最早有可能出现于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2.《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这反映了唐代手工业者A.地位优越B.职业世袭C.遭受歧视D.地位低下3.《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抑商”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盐铁专卖”的政策D.“精耕细作”的特点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文艺复兴的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水平的提高D.宗教扩张的狂热6.《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7.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
“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A.“地理大发现”时代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8.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
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
材料旨在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
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牧业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故选D项。
2、公元前后,东汉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
图1到图3为汉朝与罗马帝国文明交流的部分实物图片。
据此可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图1新疆出土的罗马纺织品图2中国出土的罗马金币图3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残片A.是全面的B.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C.是单向的D.主要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转运【答案】B解析:图中既有中国境内出土的罗马商品,也有罗马出土的汉代中国丝绸,这表明东汉和罗马帝国之间存在双向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张骞通西域推动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二者交流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故B正确;材料中只有丝织品与金币,无法体现双方交流是全面的,故排除A;二者交流是双向的,故C错误;阿拉伯帝国兴起于7世纪,故D错误。
2021-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3.请将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4.请书写整齐,条理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 封闭性B. 分散性C. 脆弱性D. 连续性2、为迎接xx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他们在网上搜集到以下历史图片。
按照图片中器物出现的先后,它们的排列顺序应为①白瓷长颈瓶②素纱禅衣③龙虎纹尊④花楼机A. ③②①④B. ①③②④C. ③②④①D. ②④③①3、《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的变化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商业管理更加严格C. 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D. 生活作息毫无规律4《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反映的是()A.官府垄断工商业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5、新航路开辟后,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
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
该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D.新航路开辟促进经济的发展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
中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故选择D项。
玉米原产于美洲,小麦原产于西亚,排除A、B、C三项。
2.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A.战国B.西汉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曲辕犁可自由调节耕作的深浅,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耕犁的基本定型,具有深远影响,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灌溉工具的发展。
分析图片信息可见,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为翻车,是在曹魏时期发明和出现的,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4.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芍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故选B。
郑国渠、芍陂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别位于关中地区和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故A、D两项错误;白渠是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故C项错误。
5.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②“相地而衰征”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④“初税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分析材料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故排除①;春秋时期“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反映了按照土地实有数目征收赋税,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故②④正确;“除井田,民得买卖”反映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体现了井田制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变化,故③正确。
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殖,人类开始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的生活,人类的衣食来源更多地依赖这种农耕和畜养。
对这一演进过程解释正确的包括(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②出现了社会的分工和物品交换与贸易③农耕定居使较大居住点成为早期城市④西亚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玉米和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居民创造的有( )①用莎草纸作为书写材料②种姓制度③城邦民主政治④甲骨文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3.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4.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是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
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 )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来获取财富与权势5.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浇灌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
这说明白传统农业( )A. 耕作技术的进步B. 精耕细作的特点C. 生产工具的改进D. 经营方式的变更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从中可以得出的相识是商代()A.种桑养蚕现象起先出现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肯定程度的发展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3.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更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D.士人主流价值取向变更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相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5.“美洲的烟草和可可、中国的茶叶起先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欧洲人以前很少食用的大米、白糖也都成了输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商品。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拓( )A. 丰富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B. 起先了欧洲与外界的交往C. 促进了欧洲人生活东方化D. 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A. 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 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 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 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7.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平台,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2022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2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俗话说得好“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期末到了,我们在复习高一历史的时候,可以多做试题,总结错题经验,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2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希望大家喜欢!▼▼目录▼▼高一历史期末选择题题目高一历史期末非选择题题目高一历史期中考答案2022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2010年1月12日,海地产生7.0级地动,引起天下遍及存眷。
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定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
此定名由来的汗青依据是( )A.西班牙语是本地通用语言B.麦哲伦举世飞行初次到达海地C.哥伦布发明此岛宣布为西属殖民地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谓的音译2.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诉苦说“已往一个月的生存费就五个银币,如今十个银币还不敷。
”这反应了西班牙出现了( )A.贸易危急B.贸易革命C.代价革命D.经济危急3.下表所反应的征象产生的缘故原由是( )年份世界生铁产量(吨) 世界煤产量(吨) 1830 约1,600,000 30,000,000 1870 约12,250,000 220,000,000A.煤铁产量激增B.人口激增C.“钢铁时代”到来D.工业化进程狂飙突进4.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
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B.电话C.汽车D.电影放映机5.世界石油产量从1870年的80万吨提高到1900年的2000万吨。
致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蒸汽机车的发明B.汽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D.石油化工的发展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7.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想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中)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2分) (2020高二下·都昌期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八个。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独操一郡的军事与民政;郡守下的属官有尉和监,尉负责一个郡的军事和治安,监负责一个郡的吏治与监察。
此时的郡守()A . 掌握地方政治军事实权B . 拥有较大的独立性C . 需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D . 可以传位给其子孙3. (2分) (2019高一下·大名月考)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小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A .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B . 沿街开铺的街市C .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D . 地方自治的市镇4. (2分)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有利于A .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B . 淡化传统的剥削关系C . 自耕农经济形式形成D . 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5. (2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④6. (2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宋朝在立国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
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二下·贵州开学考) 正在热播的《芈月传》讲述战国晚期,楚国公主芈姝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芈月嫁给秦惠王为后为妃。
惠王死后,芈姝儿子武王即位,武王死后,芈姝准备立幼子继位。
芈月却依靠弟弟、将军魏冉等人支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昭襄王。
这表明()A . 秦国宗法制较早的崩溃B . 秦楚不受礼制约束C . 王位交接受多因素影响D . 秦国初具皇帝制度2. (2分) (2019高二下·赣州期中)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颁布新规:兵士罢归家乡,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官爵、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抑制商人,或轻田租,十五税。
这些规定旨在()A . 限制土地兼并B . 恢复农业生产C . 增加赋税收入D . 加强中央集权3. (2分)北魏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
这表明()A .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 .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取消C . 私有土地的所有者政府不再对其授田D . 封建国有和私有土地制度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4. (2分) (2020高三上·罗山月考) 唐朝武周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
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 . 新的经济形态萌芽B . 封建经济持续繁荣C . 政府税收大幅下降D . 君主专制受到影响5.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下面一则史料记载了杭州城的商业贸易情况,你认为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
2021-202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历史)2021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道⼩题,每道⼩题2分。
共60分)1.陕西⽶脂曾经出⼟了东汉⽜耕画像⽯,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耕技术B. 曲辕犁在东汉已经出现C. ⼆⽜⼀⼈犁耕法在当时已经较普遍D. 当时⾮常重视农⽥⽔利的兴修2.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篇以茶为主题的⽂学作品。
某班兴趣⼩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学作品虽是社会⽣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时期3.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不⾛分⽔岭及浦城之⼩关,下吴越如流⽔。
其航⼤海⽽去者尤不可计,皆⾐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从六品上;丞⼆⼈,正⼋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中击⿎三百以会众,⽇⼊前七刻,击钲三百⽽散。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唐政府对市场交易进⾏严格管理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D、唐代城市实⾏严格的等级管理5.《清明上河图》反映了A、唐代后期坊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B、北宋汴京的繁华商业景象C、南宋临安城内店铺林⽴的局⾯D、五代⼗国商业的空前繁荣6. 元朝时,世界第⼀⼤港是A. 泉州B. 扬州C. ⼴州D. 上海7.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寻⾦热”,其主要社会根源是A、被⼀些传说所吸引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奢侈腐化浪费⼤量财富D、⾦银⼤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8. 16—18世纪,在美洲⼤陆出现了许多构词⽅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
高中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中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1.【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危机是由于基本矛盾、生产与销售矛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引起的,D项不能说明危机的原因,符合题意。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大危机中,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D项错误,符合题意。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A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B、D 两项是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C项是罗斯福为渡过危机挽救经济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D项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A项是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B、C两项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5.【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世界贸易额的下降,主要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实行贸易壁垒。
故选A。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这项措施是新政中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方面的内容,整顿银行,是为恢复银行信用,故选B。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罗斯福上台后,为缓解大危机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选C。
8.【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就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故选B。
9.【解析】选A。
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也没有提到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综合判断,再排除D。
1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A、B两项的表述不正确,罗斯福不可能放弃资本主义制度,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只有C项是新政的内容。
11.【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1933年独裁者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可判断,这位议员是对罗斯福新政中干预经济的政策不满,批评罗斯福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故选D。
2021年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2021年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2xxxx年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BBBCDCDABAB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ACABDDDCCBCBD非选择题答案:31.(1)核心:皇权至上(2分)矛盾:皇权和相权(2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2分)(2)唐朝:三省六部制(3分)明朝: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内阁(3分)(3)言之有理,依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
(2分)进步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消极影响:①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封建社会末期,皇权专制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于西方。
言之有理,依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
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232.(1)赞同,(2分)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分)(2)不会立刻服从,(2分)因为首相是英国的最高行政首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分)(3):停止出兵,(2分)因为首相与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2分)33.(1)两条(2分),和平与战争(或议会选举与武力统一)(2分)(2)统一问题(2分),战争(2分)(3)普鲁士领导下的三次王朝战争(2分)。
德国强大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一跃成为欧洲强国(2分),但是又保留了封建主义与军国主义,最终为德国和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
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 耕作技术的进步B. 精耕细作的特点C. 生产工具的改进D. 经营方式的变化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3.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D.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5.“美洲的烟草和可可、中国的茶叶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欧洲人以前很少食用的大米、白糖也都成了输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商品。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丰富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B. 开始了欧洲与外界的交往C. 促进了欧洲人生活东方化D. 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A. 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 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 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 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7.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平台,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其展品应该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蒸汽锤、铁路设备C.电灯泡、蒸汽织布机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8.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油井,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
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
石油产量的增加得益于( )A.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B. 电力的广泛运用C.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 垄断组织的形成9.中国茶叶出口在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达到每年5000万磅之多。
上海开埠后,达到每年7000万磅,此后几年中一直保持着每年7600 万——8400万磅的增长,1851年,我国茶叶出口达到最高峰,每年9000万磅。
材料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日益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政府主动调整了闭关锁国政策C.上海开埠带动中国采茶技术发展D.清政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10.“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下列企业中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 C.发昌机器厂D.江南制造总局11.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2.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包括如下关键词:“十年对峙”、“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制碱业”、“南京”。
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 B.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D.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13.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废铜烂铁。
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 彻底改变工业落后面貌B. 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C. 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 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14.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15.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李桂仙创办的悦来饭店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美国合众社记者尤布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重新焕发生机B.发展私营工商业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16.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
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方式发生改变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7.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办的电影院座位是男女分开的,20年代以后则逐步变为男女混座。
这反映出( )A.传统习俗被完全摒弃B.中国电影业发展比较迅速C.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男女社会地位实现了平等18.服饰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后我国服饰变化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西服传入使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B.长袍马褂和中山装是传统的中国服装C.旗袍是民国时期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D.西方服饰的传入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19.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数据的变化表明上海( )A.近代交通工具普及B.城市交通进步显著C.生活方式普遍西化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20.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
这说明( )A.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C.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21.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制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美国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 )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B.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C.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D.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22.罗斯福认为:“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 实行美元贬值②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③ 推行以工代赈④ 鼓励增加农业产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3.尼克松就职时曾说:“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保护多数的穷人,那它也不能保护少数的富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中,与尼克松的说法相一致的是( )A.发展“新经济” B.建立“福利国家”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4.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25.有的学者认为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世界进入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力量是( )A. 生活习俗的现代化B. 区域经济的集团化C.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二、材料题(3题,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四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行什么样的农业政策?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不利的影响?(6分)(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能长久吗?为什么?(6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7.(16分)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
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