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_技术进步和_省略__下_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的一般概念

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的一般概念

第一章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的一般概念1.1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的一般概念1.1.1 跨国公司由一国的企业或公司,向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投资,并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办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或独资企业,这就是所谓的企业跨国化经营,也称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跨国企业从广义上指在国外从事生产作业或销售作业的厂商。

具有以下特点:在特定的国家设立总公司,由总公司直接投资,在其他若干国家设立实质上由其支配的附属公司,构成国际性的公司集团;在总公司的统一经营策略下,其生产、销售、资源分配、资金流动、技术转移等实行国际化操作;公司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等大的决策由总公司统筹策划,有时分公司需遵从其强制性的指挥监督;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虽具有国际性,但大都不致超越总公司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

1.1.2跨国企业的意义及其优势跨国经营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实现了内部的国际化。

它能够利用境外的优势资源组织生产,并将产品就地或就近销售,这有利于企业尽快达到规模经济水平和获取经济效益。

跨国经营的意义在于它符合时代的要求:1、实现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符合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要求。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与国家之间经济依赖关系的加强,促成了国际市场的拓展和贸易量的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大型跨国企业成为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主体。

它们具有快捷的信息网、优化的决策系统,雄厚的实力,能够冲破贸易堡垒和地区保护主义,利用多国资源。

2、实现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有利于合理使用和组合国际资源,实现国内外、境内外的优势互补。

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类,主要可以利用国际经贸信息、国际闲散资金、境外资源、境外政策等。

实现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就要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管理模式、方法、标准等来操作,这有助于企业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增强活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跨出国门,进行跨国化经营。

跨国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境外扎根生存,必须要有东道国企业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才能弥补自己在异境异地的劣势。

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
措施:在我国建立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势在必行。
3、外资享受的优惠政策过多,享受超国民待 遇
措施:2006 年10 月,商务部发布 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指出“十一五”期间,将逐 渐形成内外资政策一致、公平竞争 的市场经济环境。这意味着,多年 实施的外资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 将走向终结。
Colonel Sanders' March on China
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1984); 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1991);
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
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
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 系更加紧密
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状况
特点:
来源广泛: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半来自港澳台,四分之一来自欧美日
企业数量多 投资方式多样: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各占40%左右,中外合作企业占17% 投资领域覆盖面宽:第一产业占2%;第二产业比重接近70%,第三产业达30%左右 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地区分布集中:86%左右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引进来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扭转,因此我国企业要想迎合国际经济市场就 必须采取“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引进来”并不是一味的照搬,而 是要根据国内产业的发展情况科学的引进,同时要把握好引进技术与 自主创新的关系,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力度,最终使其转化为我国 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实质上就对外开放,并且随着 我国入世,“走出去”这一发展理念的落实有了更好的条件,首先要 以“引进来”为基础,提高引入的质量和规模,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开 展“走出去”,这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政治上能 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在经济 上则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为建立我国 自主的跨国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 力。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分析【摘要】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迅猛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的措施,跨国公司投资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带动了更快的经济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逐年增加,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和战略,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1)跨国公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20年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除个别年份有所减缓外,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势头,大型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平均单项投资规模也不断提高。

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是投资额多、单个项目大。

2002年,《财富》杂志排名最大的30家美国公司中,己经有21家在华投资,一共投资176个项目,其他9家公司多数是服务业或烟草公司,因我国政策限制而没有投资。

2002年,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吸引外资更是超过500亿美元,超过美国首居世界第一。

(2)跨国公司投资区域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

跨国公司一直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投资场所,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沿海城市和内地呈梯级发展,这同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形势是一致的。

截至2001年底,东部地区外商投资的企业项目数占全国的比重达82%,而同期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占全国的不到5%。

(3)跨国公司投资偏重第二、第三产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

农业由于资金投入大、投资效益率低、资本回收慢等原因,在跨国公司投资中所占比重不大。

在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累计额中,第一产业仅占2%,第三产业占36%,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投资占三个产业总数的比重在60%以上,特别是制造业方面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吸引的投资尤为显著。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所使用献。

1的企业)包括外商[1]。

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4.4%。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国公司均已来华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 家[2]。

我国连续21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表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我国。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据上图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3]。

2.1 萌芽与开始阶段 (1979—1986年)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

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

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这些探索性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初级阶段的政策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

此时,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增长速度较慢。

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区。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10大案例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10大案例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10大案例戴·克:盯住东北亚市场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1510多亿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46.6万人。

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东北亚是戴·克公司优先发展长期业务的地区之一。

虽然如此,但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营业额远远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生产潜力,为此,戴·克公司就把中期目标定位在提高这一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份额。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01年2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着这家公司的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

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戴·克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核心,负责包括中国、韩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25个代表处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和协调。

这家公司的首要业务活动包括加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面包车和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支持现有合资企业项目,进一步在中国寻找新的机遇并开拓新的伙伴合作关系。

在中国开展业务60多年中,戴·克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分支机构均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如轿车、商用车、柴油发动机、飞机发动机、汽车电子和服务等业务。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在中国共有5个合资和独资项目:北京吉普、亚星—奔驰、苏州安特优发动机、上海新代车辆技术以及MTU珠海维修有限公司。

在服务领域,1990年建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集团,主要从事金融财务和信息技术服务,其核心部分是为汽车产品提供金融和租赁服务,同时也为特许经销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第八章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

第八章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
2020/5/24
技术控制
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技术,大多是已经成熟的或 者较为落后的,部分先进技术(专利),也被外资 企业垄断,唯恐被模仿和抄袭。 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 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 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即使那些在国际市场中被广 泛认为已经具备竞争能力的产品。
2020/5/24
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这个低端消费市场 的领导者能否“天天见”尚不明朗; • 一度独领风骚的乐百氏,在被达能收购前曾做到了中国市场第一, 占到30%的份额,在收购完成的六年后,市场份额仅为5%; • 纳入竞争对手吉列之手的南孚电池在海外市场无所作为; • 易手后的“中华”和“美加净”在联合利华的大树底下没能发扬光 大; • 小护士与欧莱雅历时4年的谈判没能换来完美联姻,收购完成后欧莱 雅也曾投入重金发展“小护士”,怎奈因种种原因折戟沉沙,此后 这个老化的品牌便基本陷入自身自灭,占有率逐年锐减,品牌排名 也到了十名之外……
2020/5/24
2010年中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
2020/5/24
二、我国利用FDI阶段特征
2020/5/24
1.萌芽试探阶段(1978-1984年)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 新决策。
•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第一个利用外资的法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我国相继开放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3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个台商投资区。 1980年4月,北京航空食品、建国饭店、长城饭店成 为首批获准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公司开业,成为中国第一 个汽车合资企业。
1979—2009年,全球来华投资的国家(地区)已经 超过190个,我国累计批准成立6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 实际利用FDI金额达7666.65亿美元,全球500强中约 有490家在内地设立了企业和机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 研发中心超过1160个。

后危机时代中国吸收FDI的趋势分析

后危机时代中国吸收FDI的趋势分析

后危机时代中国吸收FDI的趋势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FDI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吸收FDI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额连创新高。

然而,2008年,因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继而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这一趋势。

进入“后危机时代”后,FDI更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了重大的影响。

一、当前全球FDI发展态势受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FDI流入量从2007年*****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下降到2008年的*****亿美元,下降幅度为14.25%。

截至2009年底,全球FDI流入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次下降34.35%,降至*****亿美元。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全球FDI流入量在2010年将会回升至1.2万亿万美元以上,2011将进一步升至1.3~1.5万亿美元,2012年则向1.6~2万亿美元挺进。

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全球FDI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作为全球FDI目的地和来源地的相对重要性预计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经历了6年的连续增长之后,FDI 在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流入量于2009年下滑27%,降至5480亿美元。

虽然FDI出现了收缩,但是这一类别表现出的危机抵抗能力却强于发达经济体,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

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在全球FDI流入量中所占份额持续上升,2009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将近半数全球FDI流入量(42.9%)。

在这最大的FDI接受国中,中国于2009年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全球FDI接受国位居前6位的目的地中,有半数为发展中或转型期经济体。

其次,初级部门、制作部门和服务部门这三个部门的FDI不约而同出现了下滑。

制造部门的FDI受挫最大,该部门的跨国并购与2008同比下降了77%,初级部门和服务部门的跨国并购交易的收缩幅度相比要稍微低些,分别为47%和57%,以致初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全球跨国并购交易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而制造部门所占的比例大幅度缩减。

国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及_省略_区的启示_以纽约_伦敦和东京为例_叶振宇

国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及_省略_区的启示_以纽约_伦敦和东京为例_叶振宇
三、东京的发展经验 东京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和物流航运中心。东京市中心商业 区 主 要 由 千 代 田 区 、中 央 区 和 港 区 等 组 成 , 东 京 的 金 融 、信 息 等 服 务 业集中分布在千代田区, 吸引了大
量的国际金融机构, 办公面积达 1700 平方米, 占中心区面积的 60% 左右, 用地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并 已经开始由过去的过度集中转向 分散。
2008.9 19
城市发展战略
city
果从城市中观层面看, 东京的商务 区已经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一 个网络结构的发展空间。
2.政府行为成为生产性服务业 的空间分化的外部动力。
在东京成为国际城市的过程 中, 政府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政府主导的 发展规划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 政府承担着许多原本可由私人 部 门 从 事 的 活 动 。同 时 , 国 家 权 力 的集中带来相关服务产业集聚, 如 金 融 保 险 、商 业 服 务 、教 育 咨 询 等 。 此外, 在历次规划中, 东京多次提 出在首都圈分散中枢管理的职能, 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 特别 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陆续完善了
出, 且金融、国际商务、航运等国际 商业活动兴盛, 最终使伦敦率先成 为世界金融和航运中心, 尤其是 1870 年~1914 年期间, 伦敦的全球 经济中心地位达到顶峰。与纽约的 发展类似, 英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分 布的调整给伦敦生产性服务业的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英国 的 制 造 业 从 20 世 纪 80 年 代 开 始 衰退, 就业人口迅速向服务业转 移, 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 才储备。
3.追求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 持续发展的动力。
行业创新为伦敦的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 方面表现为同类或相关行业的集 聚, 产业集聚有助于产业创新和技 术传播。据统计, 现有近 30 家世界 500 强企业总 部 设 在 伦 敦 , 全 世 界 知 名 金 融 机 构 、法 律 服 务 机 构 和 会 计服务机构都在伦敦设有全球总 部或区域性分支机构。伦敦集聚了 500 多家跨国银行和 800 多家保险 公司, 每年外汇成交总额超过 3 万 亿英镑, 国外上市公司达到 530 余 家, 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 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之一。生产性

公需课-战略性新兴产业试题及答案

公需课-战略性新兴产业试题及答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趋势与广东的机遇挑战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何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实践■2020:下一个十年的全球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高盛:202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超过美国)⊙全球力量的重新洗牌:G20、金砖四国、全球货币体系■2020:中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新政◇全球经济的未来趋势⊙知识经济◇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趋势⊙大规划经济(高铁、基础设施、政府规划推动)——中国经济的特色趋势◇广东:《2020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CEPA II——2010.4.7)◇上海:世博会■中国经济面对的问题⊙国际压力: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大国责任⊙环境和能源困境◇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能耗效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二氧化碳排放为世界第一位。

⊙产业和管理困境◇如果没有产业掌控力和全球领袖企业,中国经济将难以成为经济强国!◇但中国成为大国强国的产业支撑何在?◇产业结构:服务滞后,二元化,地区差异◇产业链:加工贸易主导,高端受控◇全球控制力(竞争力):劳动力优势,国际控制力弱小◇产业组织:弱小散,进入壁垒低,价格竞争为主■中国制造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一般技术产品服务◇处于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如服装、制鞋、玩具等。

◇中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加工组装,技术、设计、品牌、营销等被跨国公司控制。

◇技术含量低。

1992年以来,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趋于下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机制⊙高技术产品服务◇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化(加工贸易型高技术)◇外资主导高技术出口产品服务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何重要■含义: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产业未来◆未来是多久?◇对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经济周期:8年中周期——60年长周期⊙决定着全球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竞争焦点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及其产业化(包括新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如高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工程;生命与健康技术与产业;信息网络与物联网的结合产业等。

国际投资学作业答案.

国际投资学作业答案.

《国际投资学》作业集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一、名词解释1。

国际投资是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体将其所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得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2. 跨国公司是指依赖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活动的大型企业。

3。

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二、简答题1. 国际投资的主要特点第一,投资主体单一化;第二,投资环境多样化;第三投资目标多元化;第四,投资运行复杂化。

2.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比较有哪些特点?第一,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这是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第二,实行全球性战略;第三,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

三、论述题1. 书 P35论述题第一题试述跨国公司近年来在中国的投资状况及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 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明显增加, 跨国公司投资更倾向于独资方式, 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低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名词解释1. 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业。

2.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3. 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二、简答题1. 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

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2。

国际生产折中论的主要内容对外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中国企业面对着跨国公司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我想我们应该更好的通过对跨国公司联盟分析得到启示来振兴我们的民族企业。

培养一批优秀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淘汰一批落后的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国有和海外企业,同时扩大市场份额,然后让精英民族企业逐渐取代外资,让海外企业逐渐占领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民族企业,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让民族企业最终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让我国的海外企业成为世界的主导。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

跨国公司通过与中国贸易和技术合作,特别是通过在华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以及战略调整,已经在把中国逐步纳入其价值增值链之中或者经营网络之中。

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中已经占据很大的份额,世界500强商业巨头中已有400多家涉足中国。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重要力量。

他们对中国社会和公众生活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成为中国经济中极具活力的力量。

在中国创造的连续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中,众多跨国公司显然功不可没。

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的投资是集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于一身的复合体。

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拉开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序幕,到2000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66亿美元,其中“九五”期间累计达到2135亿美元,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0.7%;全球500强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

自1993年以来,我国直接利用外资一直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处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2000年为例,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22.5%,(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缴纳工商税占17.5%,出口产品占49.9%,提供就业岗位2100万个。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测试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测试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试题全)————————————————————————————————作者:————————————————————————————————日期:2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上)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00 49 29 [分数]:83分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将影响外需市场。

正确错误2、页岩气是一种储存于页岩(属于沉积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份以乙烷为主。

正确错误3、页岩气不会取代近年发展缓慢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正确错误4、本课程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滞缓了经济复苏步伐。

正确错误5、页岩气产业有助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并推动经济与就业增长。

正确错误6、本课程认为,金融危机会改变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正确错误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是低增长,低债务。

正确错误8、从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这种经济低增长的态势,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正确错误9、未来较长时期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缓慢也将成为常态。

正确错误10、中国是最早在页岩气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国家。

正确错误11、页岩气革命增加了全球的能源供给,对国际能源价格造成了下行的压力。

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我国将有更多的能源供应可供选择。

正确错误12、()是最早在页岩气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家。

英国美国伊拉克日本13、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陷入()的“新常态”。

高增长、高债务低增长、低债务低增长、高债务高增长、低债务14、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是()。

印度中国墨西哥日本1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过去历次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危机结束后的中期内,增长速度比趋势线平均要低()。

20%5%30%10%16、本课程提到,至2015年页岩气将为美国国内GDP贡献1180亿美元约占总量的()。

10%5%1%0.7%17、1992-2001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为()。

上大跨国公司管理

上大跨国公司管理

第一章作业单选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按经营结构划分的跨国公司()A、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B、混合型跨国公司C、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D、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多选题4、下面那些选项是跨国公司结构标准()A、跨国的程度B、生产或服务设施C、国际化指数D、所有权E、跨国指数B、发达国家需要C、自由化政策D、生产力发展E、争夺国际市场判断题7、跨国公司与国际公司的含义和特征相同,两者都具有国际性和多国性。

对错第一章平时作业单选题1、国际化指数是()A、国外资产与总资产比率B、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比率C、国外雇员数与总雇员数比率D、国外子公司数目与子公司总数的比率多选题3、对于跨国公司采取“所有权”衡量尺度时,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包括()A、资产的所有权形式B、同很多国家有进出口贸易C、企业母国所属地D、有相当广泛的地域分布E、国外有生产服务设施判断题5、国际化分工的深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对错第二章作业单选题1、垄断优势理论是由()创立的A、海默B、金德尔伯格C、邓宁D、佛里德曼A、垄断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多选题4、哪些是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A、重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B、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该出口的产品;进口的产品是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C、认为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各国在生产那些密集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D、一国的国际贸易优势应该与该国合理的产业结构相一致;E、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力,资本密集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

判断题8、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第二章平时作业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折中理论的是()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技术优势D、区位优势多选题2、根据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以下那些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A、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课后测试题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课后测试题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课后测试题
1.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外商直接投资()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 疫情后伴随全球供应链调整,虽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有所减少,但依然对在中国的投资充满信心。

()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3.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对于东道国没有不良影响。

()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4. 东道国文化的作用只影响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影响他们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

()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5.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合作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其影响已经遍布全球生产。

()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研究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2. 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 欧盟的环境贸易政策及其启示4. 论非关税壁垒下的我国农产品出口 ??5. 非关税壁垒的新形式及中国的对策6. 纺织品的绿色关税壁垒与应对方案7. 避免国外反补贴调查的策略8. 调整我国出口补贴政策应对反补贴摩擦9.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成因分析10. 中国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1.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12. 绿色壁垒对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13. 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14. 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15. 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分析16. 美国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分析17. 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18. 国如何运用普惠制原产地规则19. 我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分析及对策20.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21. 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22.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与我国对策23. 论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24.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25. 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评析26. 当前中国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探析27. 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与贸易指导思想的转换28.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29. 产业内贸易的动因探析30. 产业内贸易的动态效应31.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32.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33. “比较优势陷阱”评析34. 区域经济一体化非传统理论评析3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述评36.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37.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创新思考38.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3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效应探析40. 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41.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在中国的适应性42. 幼稚产业的标准4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44. 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经验研究述评45.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46.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启示47.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特色48.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49. 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50.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51.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三)国际服务贸易研究52.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53. 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54.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55. 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56. 中国服务业市场准入研究57.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8.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59. 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对策60. 论建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61. 论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策略选择62. 完善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63.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64.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65.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66.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67.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68. 我国服务贸易承诺表中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研究69. 服务贸易中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70. 我国服务业的生产率分析71. 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72. 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及我国的对策73. 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及对策74. 国际海运服务贸易市场与我国海洋运输业75.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76. 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比较研究及其理性选择77. 论信用证欺诈例外与第三方欺诈78. 国际商会仲裁机制探析79. 信用证独立性的欺诈例外与违法例外80. 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81. 信用证迈向电子化82. 如何避免提单“过期”及其收汇风险83. 国际贸易中的佣金问题84. 国内信用证为何遭遇冷落85. 空运方式下的信用证风险防范86. 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87. 造成国际贸易拖欠的原因及对策88. 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89. 海运提单的风险和防范措施90. 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91. 反信用证欺诈的对策研究92. 无单放货研究93. 无船承运业务若干问题研究94. 论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5. 如何保证EDI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96. 外贸出口谨防商标侵权97. L/C项下的押汇与议付98. 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指标探讨99. 提单纠纷的类型与防范100. 延期付款信用证的风险101. 倒签提单及收货人的权益保护102. 浅议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技巧103. 货运代理提单对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的影响104. 信用证保证人责任及其免除105. 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风险与防范106. 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的产生及其预防107. 浅议可转让信用证对第二受益人的保障108. 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及应注意问题109. 浅谈进口业务中对卖方风险的规避110.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与防范111. 出口报价方法研究112.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探析113. 国内申请人开立假远期信用证的目的(五)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研究114.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115. 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经营理念实践及其启示116. “世界工厂”的变迁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研究117. 从新贸易理论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118. 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119. 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战略研究120. 国际价值链分工条件下我国的战略对策121. 全球化制造条件下的价值链优化12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影响123.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效应分析124. 国际投资中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125. 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分析126. 当前国际投资和贸易形势分析及其影响127. 国际投资结构调整取向与我国的利用外资方略128. 国际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129. WTO框架内国际投资自由化的新发展130. 外国制造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31. 外国服务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32.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133. 外资质量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134.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135. 外资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控制研究136. 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研究137. 跨国公司在中国研究与开发(R&D)的现状、影响与对策138. 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厂商的跨国经营139.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公民”行为研究140. 我国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研究14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1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143. 跨国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44. 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营销渠道的构建145. 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146. 中外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147. 美、日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148. 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49. 我国报关行业的发展研究(六)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50. WTO后过渡期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战略研究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152. WTO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53. WTO与国企改革路径选择研究;154. WTO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研究;155. WTO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的战略转变;156. WTO与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157. 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158. WTO框架下中国应对环境贸易壁垒研究;15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障碍与对策研究;16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161. 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及其存在问题探讨;162. 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163. WTO框架下中国银行业战略竞争模式研究;164. 加入WTO与中国幼稚产业的保护;165. 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16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16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168. 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比较研究。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加人WTO以来。

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

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

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

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工资水平逐渐上升。

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

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

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

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

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

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1)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程度。

(2)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影响了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3/4集中在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上主要是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4)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制成品贸易的比重上升,初级产品贸易的比重下降。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弥补了资金不足、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培养了新型人才、带动了经济贸易增长、提升了贸易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了体制转轨过程、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等。

然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也给我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市场受控、转让低技术、转移污染企业、国内企业受压制、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控制难度增加等。

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1 增加了资本形成数量,提高了资产质量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国内积累能力有限,储蓄严重不足,而投资需求却逐年扩大,导致储蓄缺口逐年增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进口需求迅速增长,但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大,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创汇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进口的需求,因而导致外汇缺口也逐年增大。

而外资的进入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

1979~198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578亿美元,而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企业50多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存量超过2700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不仅增加了我国资本形成的数量,而且改善了资本质量。

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投资比率明显高于国内企业,其资产质量高于我国工业整体资产质量和国有资产质量。

2 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差距,获得了技术扩散的积极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目前全球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所设立的国外分支机构销售额占全球GDP的1/10和全球出口的1/3。

2001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量6.6万亿美元,设在国外的分支机构雇员约有5400万,实现销售额19万亿美元。

一、在华跨国公司简况(一)在华跨国公司基本情况近几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跨国公司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长迅速。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9年的不足9%增至2001年的48%,其中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从1996年的59%增至2000年的81%。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特点1、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已由生产加工型向研发生产型转变。

随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能力增强,同时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在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华投资策略逐步由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的研发生产型转变,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本地化转变,由被动的硬性技术转让向自觉的技术投入转变。

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签订技术引进合同3471个,合同金额131.03亿美元,占国内技术引进合同的75.36%。

近年来,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也不断增多。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共设有研发中心400多家,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化工、生物医药等资金技术密集型领域。

2、跨国公司本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最初,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地化经营是适应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规避贸易壁垒、先行进入市场而做出的决策。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坚定了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念,把本地化经营作为一种长期的系统化战略安排,加强了人才本地化、原材料配套和生产的本地化、产品研发本地化以及企业文化本地化等等,全方位、更深层次的推进本地化进程。

3、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把地区总部搬到中国。

贡献我为国家的贡献

贡献我为国家的贡献

我创业我奉献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者。

“履行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是我公司的主旨,也是我们有限责任企业的共同心声与心愿。

据国家发改委披露,2006年,全国中小企业出口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8%,纳税占全国的21%,直接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28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

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不仅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工业化的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税收、创造就业、培养人才、乃至推动中国经济体制完善和创新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企业创造的财富和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此次《在华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的内容包括: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保护知识产权,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带动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履行社会责任,让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和行动。

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石广生在论坛上指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看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有必要继续深入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要义。

石广生强调,外商投资企业要把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从传统的慈善捐助、扶贫助学等项目,转向利用自有技术、管理和资金的优势,参与解决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同时,为中国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论坛上表示,希望更多的在企业,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问题,从而更深地扎根在中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 2000年第5期 中国工业经济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下)——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三、若干重要启示11正确理解吸引大跨国公司的必然性最近10年,国际经济新的发展趋势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

尤其在一些技术进步速度快的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更新迅速,需要持续的巨额研究与开发费用,生产能力投资额巨大。

在这个大背景下,进口替代显然是一种风险巨大的选择,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形成自己控制的生产能力,占领国内市场并向国际市场出口,是进口替代模式的理想轨迹。

然而,在一些核心技术变化快的产业中实行这个战略,甚至在未等到形成生产能力时,引进的技术与产品已经过时的并不是少数,形成生产能力后缺乏竞争力更是常见的情形。

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的几乎所有特性,都与控制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有关。

据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85%以上的技术开发能力,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流动愈来愈依靠跨国投资作为载体。

因此,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

例如汽车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就像美国这样的汽车生产大国,其零部件的自制率也只有40%,更多的零部件是在国外择优配套。

而中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明确规定,引进汽车整车生产技术的企业,3年内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要达40%,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要达80%以上。

这样做实际很困难,其原因是:第一,目前,国际上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3~5年,而中国引进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时间一般都超过3~5年,对引进技术尚未消化吸收,别人就已经更新换代了。

第二,汽车是一个综合技术产品,涉及机械、电子、冶金、化工、橡胶、塑料、玻璃、纺织等领域,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些领域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

21竞争是转让技术和提升结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进先进技术。

较早时期,引进技术的要求主要通过审批过程体现,在外资项目审批中,有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

此后,我国又确定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希望通过开放部分国内市场,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

然而,无论是审批办法还是后来的“以市场换技术”的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引进技术的实际状况并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较少,国内企业竞争力又较差,一些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缺乏竞争。

竞争是跨国公司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的真正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跨国公司在华大量投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形成了激烈竞争。

以汽车为例,自1990年以来六七年内,我国轿车行业一直是一枝独秀,上海大众生产的普通桑塔纳车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是国外母公司和国际市场已经淘汰的车型。

随着上海别克、广州本田雅阁的上马,德国大众才改变态度,将先进的奥迪A6引入一汽大众,将帕萨特引入上海大众,使B2级的桑塔纳跃升三个等级,一次性升为B5级的帕萨特。

此时,中国汽车才可以说跟上了世界潮流。

其他行业,如移动通讯设备、办公设备等行业,都是在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局面后,企业才开始引进最先进的技术。

结论是,只有竞争才能促使跨国公司最大可能地转让技术。

31理解跨国公司的决策标准(1)需求档次和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决定在华投资项目时,首先要考虑我国现有的需求档次和技术水平。

如果国内市场对某项技术领先的产品(同时很可能也是价格昂贵的产品)缺乏需求,或者缺乏支持这项技术有效使用的技术基础,跨国公司就会选择技术水平相对低一些、但更符合我国产业和技术平台以及市场需求的技术。

(2)行业特点。

建立全球生产和配套体系的跨国公司,其所处的行业通常具有技术复杂、制造过程高度专业化的特点,例如大型客机、高档轿车等。

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需要许多高技术水平配套行业的发展,显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如此多的行业都居于领先地位,跨国公司要想使其产品居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配套。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和技术整体水平不高,要求这类行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在国内配套很难做到。

(3)国内市场结构。

我国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有较大差别。

有些行业的市场结构是竞争性的,国内企业已经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锻炼,质量、技术和服务适合我国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又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跨国公司要挤占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难度较大,投资决策比较慎重。

有些行业由于存在种种竞争障碍,国内市场结构是垄断性的,国内企业没有经过激烈竞争的淘汰,竞争能力差,跨国公司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投资的积极性较高。

受上述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向的选择,并不主要遵从我们的引导政策。

跨国公司主要在那些它们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的行业中投资。

例如,500强中所有以汽车为主业的跨国公司和兼有汽车业的跨国公司,都已在我国投资;500强在机械行业中的329家企业,主要进入市场潜力大、市场回报率高的行业,比较集中投资的有工程机械、电梯、电工电器等。

尽管国家对这些行业或一些重点产品引进外资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但跨国公司投资仍然很踊跃。

41国内企业仍然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虽然500强在华投资企业总体上看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国内企业也有自身的竞争力。

以机械行业为例,目前对市场有垄断力、盈利水平较高的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梯、办公设备、汽车等行业。

机床和工程机械行业,一些国内企业前些年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具备较强竞争力,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水平一般,仅能持平。

而在家用电器、电工等行业,国内企业已有很强的竞争力,使进入该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只能以新产品、低价格、零利润的方式获得生存。

美国惠而浦公司从其与北京雪花集团合资项目中撤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95年,美国惠而浦公司与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合资建立了“北京惠而浦雪花电器有限公司”,惠而浦占60%的股份。

企业成立后,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线,形成了年产50万台电冰箱的生产能力。

然而,由于合资企业的产品决策失误和合资企业高投入,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冰箱虽然质量良好,但销路不佳。

美国投资者承认低估了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外资企业取得成功的难度。

1997年,美国惠而浦公司决定撤资,撤资的代价是很高的,3300万美元的投资仅收回200万美元。

从全球角度看,有些行业中跨国投资的影响较弱,各国国内企业占主导地位。

例如,在我国纺织业中,大跨国公司投资的比例较低。

500强在中国纺织工业的投资、销售收入和税收,只占整个纺织工业的2.85%、2.59%和2.77%。

与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相比,纺织行业显然是国内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根据以上分析,今后跨国公司在我国有些行业中的地位还会加强,有些行业中国内企业仍将保持主力地位。

例如,机械行业,今后外商投资的重点将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高档轿车、彩色复印机、数码相机、数控加工中心等;而对于那些技术已经成熟、普及的产品,如低档轿车、摩托车、普通相机、冰箱、洗衣机、电机工具等低附加值产品,预计跨国公司将淡出,国内企业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还要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四、政策建议11保持市场的竞争性跨国公司有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有可能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这意味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利益,以较高利润的形式被跨国公司吸收。

本项研究充分表明,保持市场的竞争性,对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行为会产生深刻影响。

有了足够强的竞争环境,外商投资企业出于竞争需要,会不断更新技术与产品,降低成本与价格,以保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1)形成国内竞争者。

形成能够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相竞争的国内企业,是保持市场竞争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胜有负是正常的,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本身竞争力较弱,又缺乏改进的动力,在竞争中失利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惜。

但是应该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也有相当一批企业在激烈竞争的推动下,通过引进技术,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迅速提高,企业规模扩张很快,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知名度,这些企业的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也都跃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这些企业在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中,有些方面的地位不平等,仅仅冗员问题和债务问题,国有企业的负担就要重得多。

这种竞争不平等的状况,是部分国内企业在与外商投资企业竞争中失利的一个原因。

因此,需要为国内企业创造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策环境平等。

与外商合资中的做法、经验,国内企业相互合资、合作、兼并、收购时可以借鉴;给外商的优惠政策,可以给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招商引资的项目,对国内国外投资者应公开条件、一视同仁。

第二,体制环境平等。

要消除国内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国内企业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转机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才会有长期不懈求发展的内在激励,才能在“动力”这个深层面上与外商投资企业处在平等地位,才不会为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眼前利益,不惜代价寻求合资。

只有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解除对国有企业产权重组的不当限制,促进资源按照市场原则合理流动,才能尽快形成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有能力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存在和发展。

(2)形成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有些领域,由于技术和资金壁垒很高,国内企业在短期内还不能具备竞争力,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产品领域中至少要引进两家跨国公司投资,使不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竞争。

这是我国引进大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经验:一个行业中由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与有几家外商投资企业相互竞争,企业的行为是很不相同的。

(3)形成与进口商品的竞争。

较高的进口关税和过多的非关税措施,无论是对国内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都产生同样的保护作用。

如果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我国国内缺乏竞争对手,又没有进口商品作为潜在竞争对手,企业就倾向于使用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失去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因此,在一些由少数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居垄断地位的行业,降低同类产品的进口关税,使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与进口商品处于竞争地位,就能够有效地改变企业的行为。

(4)加快反垄断立法。

一些大跨国公司,有能力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势力,获取垄断利润。

随着我国允许和鼓励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在我国投资,大跨国公司对我国某些市场进行垄断的可能性在增加。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行政办法处理与大跨国公司的关系。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行政干预的方法不能过多使用,需要加快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等立法工作,使我们规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的方式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惯例。

21平等对待各种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对来我国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应该采取相同的政策,不要依据一个或几个单项指标,对某些外商投资企业更优待,同时歧视另外一些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