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探索春天里自然界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2. 春天的植物生长变化3. 春天的季节性疾病预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天的特征,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 难点:季节性疾病预防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变化。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材料:植物、土壤、水等。

3.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春天的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3. 实验: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春天的秘密。

5. 总结:讲解季节性疾病预防的方法,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地球上的不同地貌。

2.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上的地貌类型3. 地球环境保护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地貌类型的识别。

- 难点: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地貌图片。

- 实验法: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地球仪3. 地貌图片资料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貌。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地貌图片,认识不同的地貌类型。

3. 实验:使用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地貌。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地球地貌的特点。

5. 总结:讲解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电流表等。

2. 学生准备:记录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的连接方式,记录实验现象。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 应用:学生通过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正确连接电路。

2. 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判断他们对电路的理解程度。

3. 课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堂练习:1. 请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一个串联电路的图示。

2. 请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一个并联电路的图示。

3. 请用文字描述一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里尝试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拍照留念。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电路的小作文,内容包括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以及他们的实验体会。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让学生实地了解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

2. 邀请电力工程师来校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电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后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课程概述
本教案为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生物、物质和能源等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实验和探究自然现象,培养科学实践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育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结合教材内容,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科学知识。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间的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启发。

教学评价
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考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 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鼓励积极思考和贡献。

教学资源
1.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图书、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教学安排
本教案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时为45分钟。

教学计划
下面是本教案的教学计划:
以上是本教案的基本框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I. 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编写,该教材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教材。

此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II.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记忆本册科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 掌握研究内容中的重要科学概念和基本常识。

- 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个人和团队合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团队合作的态度。

III.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IV. 教学方法1. 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研究变得生动有趣,提高研究积极性。

2. 导引式讨论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小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互助。

V. 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单元:磁力与物质- 课时安排:- 课时1:磁场与磁力- 课时2:磁铁吸铁物体- 课时3:磁力的方向- 课时4:材料间的吸引与排斥- 课时5:实验探究:磁物质与非磁物质的区别2. 第二单元: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课时1:用水的必要性与节约- 课时2:水资源的分布- 课时3:实验探究:“消失”的清水- 课时4:家庭用水的节约方法- 课时5:饮水的小知识3. 第三单元:动物和植物的共生- 课时安排:- 课时1:动物与植物的生活环境- 课时2:动物和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 课时3:实验探究:植物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课时4:动物和植物的保护- 课时5:观察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响应4. 第四单元:光的传播- 课时安排:- 课时1:光的传播方式- 课时2:光的直线传播- 课时3: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课时4:光的反射- 课时5:光的折射与颜色VI.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设计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及详细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节《种子发芽了》,第2节《植物的营养需求》,第3节《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2)第二章《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第3节《电路的故障排查》。

(3)第三章《磁现象与磁场》: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场的发现》,第3节《磁场的应用》。

(4)第四章《声音的传播与接收》: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接收与转换》,第3节《声音的利用》。

(5)第五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结构》,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3节《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掌握植物的营养需求,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

2. 理解电路的串联与并联原理,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与故障排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掌握磁现象与磁场的相关知识,了解磁场的应用,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4. 理解声音的传播与接收过程,掌握声音的利用,提高观察与思考能力。

5. 认识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探索宇宙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串联与并联原理,磁场的发现与应用,声音的传播与接收。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的连接与故障排查,磁现象与磁场,声音的利用,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电路实验盒、磁铁、声音实验器材、地球仪、宇宙挂图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奥秘。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磁现象与磁场、声音的传播与接收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的连接、磁现象与磁场、声音的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一、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天气、季节变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是否有所提高?是否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二、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1.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反思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物质基本性质的概念?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三、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反思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四、第四章: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认识简单机械,了解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反思学生在操作简单机械的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五、第五章:环境保护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反思学生是否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是否养成了学生的环保习惯?六、第六章:生物的多样性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不同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内容。

具体涉及第一章《植物生长与变化》第一、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条件、植物光合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植物生长过程,掌握种子发芽条件。

2. 使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原理。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条件及植物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植物生长过程视频资料。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瓶、绿豆种子、土壤、小喷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绿豆种子,提问学生:“大家知道绿豆是如何发芽、生长?”引导学生回答,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导入:播放植物生长过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变化。

3. 例题讲解:讲解种子发芽条件,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必要条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中种植绿豆,并分享种植心得。

5. 知识拓展:讲解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引导学生解植物如何制造养分。

7. 课堂反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种子发芽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3. 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条件光合作用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条件。

(2)用自己话解释植物光合作用。

(3)观察家中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1)种子发芽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

(2)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有机物和氧气过程。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解植物生长过程和种子发芽条件。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册13课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13课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13课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

1. 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13课。

2.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电流的传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传导原理,知道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方式。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电流的传导原理,导体中电流的传导方式。

2. 教学难点,理解电流的传导原理,掌握导体中电流的传导方式。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内容,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教学资料。

2. 教学环境,保证教室内的安全,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

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电流的传导原理,让学生了解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方式。

3. 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流在不同导体中的传导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 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流的传导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导体中电流的传导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好笔记。

2. 督促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八、板书设计。

1. 电流的传导原理。

2. 导体中电流的传导方式。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流的传导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

下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自然现象1.1 地球上的水1.2 空气的力量1.3 光和影子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2.1 动物的特征2.2 植物的特征2.3 生物的相互关系3. 第三章:力的世界3.1 力的测量3.2 力的作用3.3 简单机械4. 第四章:电的世界4.1 电路的组成4.2 电流的作用4.3 安全用电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现象、生物多样性、力的世界和电的世界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计算电路的连接与设计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规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实验器材、空气实验器材、光和影子实验器材动物、植物标本和模型力的测量工具(如弹簧测力计)、简单机械模型电学实验器材(如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记录本、尺子、放大镜等观察和实验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知识框架:自然现象生物的多样性力的世界电的世界3. 重点知识: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球上的水有哪些特点?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请列举三种简单机械及其应用。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2. 答案:水的特点: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等。

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生存条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单元一: 春天的气息第一课: 春风的故事- 目标: 通过讲述春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春风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气象现象- 学生制作春风相关的手工作品- 学生讨论春风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第二课: 春雷的声音- 目标: 让学生了解春雷的原因和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雷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模拟雷电的声音,通过音乐教学深化学生对雷电声音的理解- 学生分享自己在雷电天气下的经历单元二: 植物的奥秘第三课: 种子与植物- 目标: 了解种子的构造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种子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 活动:-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观-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过程- 学生制作种子图集,记录不同种子的特点第四课: 植物的营养- 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不同营养需求,培养学生对植物养分供应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制作植物养分补充的小册子,介绍如何合理为植物提供所需营养单元三: 动物的秘密第五课: 动物的生长- 目标: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生长的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家禽和野生动物的成长过程- 学生制作动物生长影集,记录不同动物生长的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生长的观察和认识第六课: 动物的食物- 目标: 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培养学生理解动物饮食惯和生态平衡的意识。

- 活动:- 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 学生模拟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游戏加深对食物链的理解- 学生制作动物食谱,设计适合不同动物的饮食方案单元四: 太阳系的奥秘第七课: 太阳系的组成- 目标: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行星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3、翩翩雌与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

3、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3、乐于参与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教学准备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导入提出问题:小鸡是从哪里来的?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小鸡是怎样出生的。

二.阅读从蛋到鸡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或完整讲述: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分裂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

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

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

告知学生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对小鸡出生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小鸡生活趣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现象的神奇,激励学生观察鸡蛋结构的兴趣。

特别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

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而且它们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

三.活动观察鸡蛋1、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

②、观察要求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2.1 动物的适应性2.2 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风、雨、雷、电3.1 天气的形成3.2 天气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

2. 认识动物的适应性、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掌握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掌握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动物的适应性:以鸟类为例,讲解动物的适应性。

(3)天气现象:以暴雨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4)光的传播:以小孔成像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和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

(4)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株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行为行为:觅食、繁殖、防御、攻击3. 风、雨、雷、电:天气形成:水汽、温度、气压天气现象:风、雨、雷、电4. 光与影: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降落伞原理过程与方法: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1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1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1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1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不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能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探究能力:层次 1:不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层次 2: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是指对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制定出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思路: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物理:简单机械、物体的运动、热与温度、声音和光的传播。

3. 化学: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

三、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2. 教师通过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观察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5. 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教师进行课后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物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物理和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和科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通过电子设备展示教学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2. 实验室设备:通过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3. 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通过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2)指说各个部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单元备课(四)年级(科学)学科备课人:(四)年级(科学)学科备课人:(四)年级(科学)学科备课人:(四)年级(下)学科科学备课人:(四)年级(下)学科科学备课人:(第二单元养蚕)单元备课(四)年级(科学)学科备课人:《我们来养蚕》教案教学目标: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2、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3、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1、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2、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3、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播放视频,让学生看后再议)4、看完视频提问:你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有意识的提出以下问题:(1)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2)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知道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并且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蚁蚕的图片)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用语言描述蚁蚕。

5、解决问题:(1)蚕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呢?蚕需要呼吸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总目标教学进度安排课时教学设计学流程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有多少呢?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课时教学设计教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学流程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上台来制型举例说。

学生解剖观察通过实验看到了……达标检测题目标对应点课时教学设计学流程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学生回答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1、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2、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3、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4、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6、学生活动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页)5、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

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目标对应点达标检测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总课时数( 3 )课题3、肌肉课型新课第1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人数教材分析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教学策略教具学具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还缺少什么?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

(可结合录像)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学生制作。

学生展示,评价达标检测题目标对应点课时教学设计学流程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2、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学生讨论,说明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目标对应点达标检测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总课时数(5 )课题第一单元复习题课型复习第1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人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正在进行,教材把居于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检测本单元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策略教具学具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人的手骨共有(27)块。

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状关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节)。

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40%)。

目标对应点达标检测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总课时数(6 )课题 1 养蚕课型新课第1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人数教材分析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观察蚕卵和蚁蚕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教学重点掌握养蚕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教学策略教具学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板书课题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目标对应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流程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

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课时教学设计教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学流程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

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起来进行实验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目标对应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总课时数(8 )课题3、我们来抽丝课型新课第1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人数教材分析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学习抽丝;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学会缫丝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策略教具学具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具学具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备注“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

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课时教学设计教师生双边活动备注学流程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你有什么发现?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达标检测题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目标对应点课时教学设计学流程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