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_麦克尤恩其人其作_蓝纯

合集下载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

金言睿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自20世纪70年代出道以来,佳作不断,如今已一跃成为获奖无数的当代英国国民作家。

迄今为止,麦克尤恩已出版15部长篇小说,不少著作渐有经典化的趋势,国内对其小说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一、麦克尤恩其人其作麦克尤恩的小说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创作阶段。

从其出道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出茅庐的麦克尤恩被评论界称为“恐怖伊恩”。

在此期间,他的作品创作晦涩,着眼于禁闭的私人空间,小说题材大都与乱伦、暴力、情色、谋杀相关,在评论界褒贬不一,争议性十足。

这阶段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为《水泥花园》(1978)以及《陌生人的安慰》(198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麦克尤恩开始寻找崭新的创作空间,逐渐将作品抽离出晦暗逼仄的私人空间,开始探讨社会上的道德困境与伦理危机。

随着《赎罪》等佳作的问世,麦克尤恩逐渐成长为如日中天的国民作家。

该阶段的代表作主要有《阿姆斯特丹》(1998)、《赎罪》(2001)、《追日》(2010)以及《甜牙》(2015)等。

其中《阿姆斯特丹》荣获布克奖,而“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1]《赎罪》一经问世,便斩获多项文学界大奖,也在国内外掀起一股“赎罪热”。

二、文学史与硕博士论文综述国外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起步早,几乎与其出道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5)同时,且已形成体系:迄今为止,问世的成果包括专著二十余部、数十篇博士论文、二百余篇硕士论文以及数百篇研究型论文。

而国内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步,此时恰逢他的作品《阿姆斯特丹》获得布克奖,提高了麦克尤恩在国内学界的热度。

随后,译介工作也随之跟进,进一步打开了当代英国文学的研究空间。

20世纪末以来,国内出版的英国文学史已专门撰写章节介绍评价麦克尤恩,其中刘意清和刘炅合著的《简明英国文学史》认为其作品“记录了尖锐社会变革的影响”[2]。

最后的纯真年代——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

最后的纯真年代——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

弗 洛 伦 斯 的家 境 比爱 德 华 优 越 。她 的 母 亲 是 一 位 大 学 教 授 , 当 时 在 英 国 家 喻 户 晓 的 家 政 女 王 伊 丽 莎 白 ・大 卫 跟
( l a eh D vd 和 作 家 爱 丽丝 ・ 多克 (r r o h 是 E i b t a i) z 默 Ii Mu d c ) s 好 朋 友 , 她 的 父 亲 是 一 位 成 功 的 商 人 。 从 小 她 便 衣 食 无 而
l9 98年 麦 克 尤 恩 凭 借 《 姆 斯 特 丹 》 Ams ra 获 得 了 阿 ( t d m) e 布克 奖 。他 于 新 千 年 发 表 的 小 说 有 《 罪 》 A o e n , 赎 ( t n me t
20)《 0 1 、 星期 六 》 S t r a , 0 5 和 《 切 瑟 尔 海 滩 上 》 On (aud y2 0 ) 在 ( C e iB ah 2 0 ) 其 中《 罪 》 《 切 瑟 尔 海 滩 上 》 被 h s ec ,0 7 , l 赎 和 在 都 列 入 了 当 年 布 克 奖 的 提 名 名 单 。在 评 论 家 及 读 者 眼 里 , 他 的文 学 地 位 已无 可 动摇 , 国 2 0 英 0 7年《 期 日泰 晤 士 报 》 星 中 的一 篇 文 章更 把 麦 克 尤 恩 誉 为 “ 们 的 国 家 作 家 ” 我 。 《 切瑟尔海滩上》 在 讲述 的 是 爱 德 华 和 弗 洛 伦 斯 之 间 令 人 窒 息 的恋 爱 过程 。他 俩 是 在 一 次 解 除 核 武 器 运 动 的集 会 上 第 一 次 相 遇 的 。那 时 古 巴 核 武 器 危 机 的 阴霾 即将 笼 罩 全 世 界 ; 时 英 国还 没 有 经 历 1 6 那 9 3年 为 了“ 鹅 ” 版 的《 企 出 查 泰 莱 夫 人 的情 人 》 行 的 荒 诞 审 判 ; 时 离 婚 是 少 有 的 事 , 进 那 同性 恋 和 堕胎 都 是 违法 的 。 婚 前 性 行 为 是 耻 辱 的 , “ 孕 而 避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黄伟龙【摘要】文章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探讨“边缘人”形象塑造与作家个人生活经历及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深刻隐喻.麦氏笔下的“边缘人”既有欲望横流下迷失人性的边缘人,又有亲情疏离下伦理错位的边缘人,亦有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边缘人,分别代表人性畸变、亲情缺失、身份迷失这三种特征.“边缘人”形象塑造特征亦关联着作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2【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麦克尤恩;“边缘人”;人性畸变;亲情缺失;身份迷失【作者】黄伟龙【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凭借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新人伊恩·麦克尤恩荣获次年的毛姆奖。

在其后4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麦克尤恩在文坛上孜孜不倦,创作出20余篇小说和剧作,揽获包括布克奖在内的许多文学大奖,成为当代英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具有离奇古怪、荒诞不经之风,有“黑色喜剧”之称。

这些作品从“边缘人”的叙述视角出发,紧扣“性虐、暴力、乱伦、死亡”等阴暗主题,勾勒了英国底层社会的生存面貌。

麦克尤恩中后期作品,其创作风格出现很大变化:叙事者以中产阶级为主,讲述童真追寻、救赎、生态危机、人际关系冲突和伦理道德危机等主题;小说融入时下的政治、生态与社会背景,夹杂着作者对边缘群体的他者审视。

无论是边缘人视角下的边缘诉说,还是他者对边缘群体的审视,麦克尤恩至始至终保持对“边缘人”的深切关注。

尽管作家的创作风格、叙事主题在不断变化,但是“边缘人”的书写却延续其创作历程的不同阶段。

因此,“边缘人”形象塑造是麦氏作品的一个重要整体特征,是丰富与拓展麦克尤恩作品研究的重要视角。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未成年人形象、成长主题、叙事技巧及道德伦理视角等来探讨,往往局限于麦克尤恩的单一作品或阶段性作品,对麦克尤恩的整体创作特色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照。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郭先进【摘要】摘要: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国外研究(主要是指英语国家)较为全面,宏观上涉及青少年成长﹑爱情﹑人际道德伦理关系﹑生态环境和创伤等宏大叙事主题的探索,微观上触及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叙述策略、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还彰显出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具体表现为叙事学分别与心理学﹑神经学和历史主义等研究层面相互交融和关联。

但是,国外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6【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 国外研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当今英国文坛最重要作家之一,获得毛姆奖﹑惠特布莱特﹑布克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众多奖项,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Crampton,2010:24)。

自197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问世以来,麦克尤恩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13部(The Cement Garden, 1978; 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1981; The Child in Time,1987;The Innocent,1990; Black Dogs,1992; Enduring Love,1997; Amsterdam,1998; Atonement,2001; Saturday,2005; On Chesil Beach,2007; Solar,2010; Sweet Tooth,2012; The Children Act,2014)。

另外,他已出版数量可观的电影﹑电视剧本﹑清唱剧和儿童文学。

1 国外研究述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关于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全球最大在线图书馆”(The World Largest Onli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有关麦氏研究的评著20多部。

编剧家:伊恩·麦克尤恩人物简介

编剧家:伊恩·麦克尤恩人物简介
• 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成为英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
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 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 丰富了英国文学的题材与手法
• 对英国文学传统的创新与发展
伊恩·麦克尤恩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对后世作家的启示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与手法
• 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绘
• 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真实感人的人物关系
• 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 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 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
人物与环境的互动
• 塑造具有时代背景的人物形象
• 探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 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
03
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品分析
《水泥花园》的人物与主题解析
• 强调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
• 对后世作家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产生了启示
• 重视道德与伦理的探讨
• 成为后世作家学习与模仿的典范
• 追求真实感人的文学表达
05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的电影改编与评论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的电影改编概况
电影改编作品数量
电影改编作品类型
• 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
• 恐怖电影
• 电影改编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 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 对时间线的灵活处理
• 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赎罪》的历史背景与道德探讨
历史背景
道德探讨
• 讲述二战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 对道德困境的描绘
• 对战争对人性的影响的探讨
• 对伦理冲突的探讨
• 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反思
• 对道德救赎的追求

伊恩·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暴力书写——以《蝴蝶》和《只爱陌生人》为例

伊恩·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暴力书写——以《蝴蝶》和《只爱陌生人》为例

伊恩·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暴力书写——以《蝴蝶》和《只爱陌生人》为例作者:孙国男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12期孙国男(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至今仍活跃于英国文坛。

因其1974~1987年的作品充斥着暴力、性变态、惊悚和乱伦等描述,麦克尤恩因而被冠以“恐怖伊恩”之名,但其暴力书写并非是僵化不变的。

通过对麦克尤恩这一时期的两部代表作品《蝴蝶》和《只爱陌生人》中的暴力叙述的分析,在感觉钝化的趋势下,探究其暴力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一笔带过”的叙述到运用暴力美学的渐变过程。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早期小说;暴力书写;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2-0028-02[作者简介]孙国男,男,吉林安图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虽已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至今仍活跃于英国文坛。

自1974年麦克尤恩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家庭制造》以来(此作品后被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他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5),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1978),长篇小说《水泥花园》(1978),长篇小说《只爱陌生人》(1981)。

一般认为,这些是其早期作品。

麦克尤恩也由于这一阶段(1974~1987)的作品而被冠以“恐怖伊恩”之名,这些作品中充斥着暴力、性变态、惊悚、乱伦等描述,“主题通常是污秽和令人作呕的,他的想象力执著于展现青春期的性错乱和性幻想。

”[1]的确,暴力书写贯穿了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这一阶段更多体现的是直接暴力,且都采用了感觉钝化的处理方式,“感觉钝化”(desensitize):即通过虚拟的暴力和凶杀模糊和钝化人们对真实生活中暴力和凶杀的震惊和抵制。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人物简介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人物简介
• 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对于婚姻的探讨
03
爱情主题
• 关注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 探讨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 如《赎罪》中对于爱情的救赎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风格特点
独特的叙事技巧
• 运用倒叙、闪回等手法
• 使作品具有悬念和吸引力
• 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对于时间的处理
细腻的心理描绘
• 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
上具有一定的现代主义特征
伊恩·麦克尤恩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对英国文学的
影响 -他的作
品关注人性、
家庭、爱情等
主题
对英国文学的
贡献 -他的作
品在文学风格
和主题上有所
突破
01
02
•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
• 赢得了国际文学界的广泛关
文学风格
注和好评
• 为英国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
• 为英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
04
伊恩·麦克尤恩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伊恩·麦克尤恩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伊恩·麦克尤恩在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
的地位 -他的作品关注人性、家庭、
爱情等主题
• 以关注社会现实、人性探索为主题
•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继承了这一传

伊恩·麦克尤恩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主义文学
伊恩·麦克尤恩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他的作品关注人性、家庭、爱情等主

• 以反传统、探索新艺术手法为主题
•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 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寻求陌生人的慰藉——论麦克尤恩的《只爱陌生人》

寻求陌生人的慰藉——论麦克尤恩的《只爱陌生人》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寻求陌生人的慰藉——论麦克尤恩的《只爱陌生人》伊先丹 辽宁大学摘 要: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被称为“恐怖伊恩”,他在《只爱陌生人》中刻画了四个主人公形象,以内部和外部不同的叙述视角探测人物的性爱心理以及行为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以玛丽视角观察到的罗伯特和卡罗琳的变态性爱,描写了一段施—受的变态性爱,这打破了科林与玛丽的正常性爱交往模式,使他们的性爱体验一下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新鲜感,相爱相杀的陌生人带给游客科林与玛丽无疑是鲜血与死亡。

关键词:陌生人;变态性爱;死亡作者简介:伊先丹(1991.3-),女,山东省兖州市人,辽宁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146-01一、引言在充满阳光的威尼斯,作者麦克尤恩不带脏字的描写了一个肮脏的故事,这么一个诡异的故事背后,隐藏着的是瘟疫般的抑郁,让人不禁感叹“恐怖伊恩”的叙述魔力是如此强大,一场惊艳的谋杀背后揭示的是家庭危机的出现,科林与玛丽平淡的性欲被陌生的恋人重新激发出来,“人本恶”意识诱发出人物的不正常的渴望,通过这种隐喻的手法,使得作者对恶的批判更有力。

二、陷阱——陌生人的慰藉作为游客身份的科林与玛丽已经熟悉了每日两人的“任务清单”:谈梦、洗澡、做爱、抽大麻、精心打扮、出门游玩,如此反反复复,而就当两人的性爱关系陷入僵局或倦怠之际,两人都把性爱的激情抛之脑后,却关注于做爱的规矩和程序。

在旅途中遇到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令他们的旅程多了一份惊喜与未知。

如果没有当时的那一场奇遇,他们谁也不会肯承认他们的已经进入了一种倦怠期,而且十分的脆弱和敏感。

罗伯特与卡洛琳正好出现在他们的性爱关系进入僵局之际,而作为女性的玛丽,抵制不住好奇的冲动。

在陌生的环境中,别人的私生活总是会引起自己的密切关注。

罗伯特以陌生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的奇特的家族史以及遭遇,而卡洛琳作为罗伯特的妻子,在他们的性爱关系中扮演着受虐的角色,她向玛丽坦言,相爱就是会为对方做任何事,甚至甘心让对方杀死自己,而且在性爱中越是痛苦越是感觉到兴奋。

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

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

被边缘化的 小人物伊恩 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沈珏莹㊀吴兰香(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㊀㊀摘要:英国当代作家伊恩 麦克尤恩的作品一向关注社会现实ꎬ其2010年的小说«追日»便涉及两位人物的边缘化处境 被诬陷入狱的装修工罗德尼 塔平和意外死亡的年轻博士后汤姆 奥尔德斯ꎮ塔平因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而在庭审中处于劣势ꎬ其后来的刑释人员身份则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处境ꎮ奥尔德斯虽有天分ꎬ但其创新理念不被学术权威所采纳ꎬ他遭遇的文化排斥在学术圈里颇有代表性ꎮ塔平和奥尔德斯都是阶层固化的牺牲品ꎬ前者的边缘化处境较易被人察觉ꎬ而后者受到的不公则更为隐蔽ꎮ在 排斥 的框架下解读«追日»这部小说ꎬ可以更清楚地探知小说中人物边缘化处境的成因ꎮ关键词:伊恩 麦克尤恩ꎻ«追日»ꎻ边缘人ꎻ排斥0.引言伊恩 麦克尤恩2010年的小说«追日»讲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 别尔德的故事ꎬ因此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大多围绕别尔德而展开ꎬ从科技㊁伦理㊁人物塑造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ꎮ伊拉尼 科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小说做了解读ꎬ认为 别尔德具有弑父弑女欲望ꎬ生活在阉割焦虑和死亡恐惧之中 ꎮ(Koganꎬ2012:1299)许绶南从 伦理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人与人之间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ꎮ(Hsuꎬ2016:326)凯特琳 伯恩特则认为小说 表现出社会的弱点ꎬ揭露了自我放纵㊁腐败以及不受限制的消费的危险 ꎮ(Berndtꎬ2017:86)学者周艺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ꎬ从性伦理㊁生态伦理及科技伦理三个角度解读«追日»ꎬ指出小说反映了作者 对人性异化的思考ꎬ以及人性的异化和环境的恶化之间的张力 ꎮ(周艺ꎬ2011:100)张洁等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重要段落进行及物性分析ꎬ分析了 主人公别尔德的懦弱㊁自私且不负责任的性格 ꎮ(张洁ꎬ王腾ꎬ王启辰ꎬ2017:371)ꎬ但基本都把关注点ꎬ与功成名就的学术奥ꎬ后者在学术界艰难挣ꎬ着重分析塔平和奥尔德斯的社会境遇ꎬ探究其边缘化处境的成因ꎬ突出小说的现实意义ꎮ1.被边缘化的塔平边缘化 这一概念与德国社会学家㊁哲学家格奥尔格 齐美尔提出的 陌生人 (stranger)概念密切相关ꎮ随着社会的发展ꎬ边缘化概念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ꎬ并延伸到文学作品分析领域ꎮ在当今社会ꎬ对边缘化的研究常常和 社会排斥 联系在一起ꎮ社会学家希拉里 西尔维在其论文«社会排斥与社会团结:三个范式»中提出团结型㊁特殊型以及垄断型三个范式ꎮ其中ꎬ特殊型范式受英美自由主义的影响ꎬ强调 经济活动的社会嵌入性 ꎮ(西尔维ꎬ1994:542)在这一范式中ꎬ排斥 被认为是特殊化的结果:社会分化㊁经济分工和领域分离 ꎮ(西尔维ꎬ1994:542)当代西方社会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契约交换ꎬ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领域分离ꎮ当 社会领域分离不充分ꎬ其规则不适当地应用于某个领域或各个社会领域不能自由流通与交流 (西尔维ꎬ1994:542543)时ꎬ排斥便会产生ꎮ简单地说ꎬ经济排斥 是指一个群体的成员被排斥于工作机会之外ꎬ从而导致贫困和经济上的边缘化 ꎮ(丁开杰ꎬ2009:37)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了贫穷和失业ꎬ导致了穷人和失业者被排斥的现象ꎮ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ꎬ经济劣势及社会地位低下是他们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ꎮ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伊恩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研究 (批准号«追日»中的塔平就是这样一个因为经济和社会地位而受到排斥的人物ꎮ在小说的开篇ꎬ他被描写成 那个名字凶巴巴㊁身高七英尺的装修工罗德尼 塔平 ꎮ(麦克尤恩ꎬ2012:6)与研究气候变化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㊁坐拥金钱与名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别尔德不同ꎬ塔平生活在社会底层ꎬ以贴瓷砖㊁修理设备为生ꎮ社会分工的不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地位差异ꎮ别尔德拿着高得惊人的学术会议出场费ꎬ住高档社区ꎻ塔平靠双手谋生ꎬ住在残破的街区里勉强度日ꎮ同时ꎬ社会地位的差异也导致塔平在庭审中明显处于劣势ꎮ在对奥尔德斯的死因调查中ꎬ陪审团只用了三个小时便做出塔平有罪的判决ꎮ虽然塔平是被诬陷的ꎬ但 没有人 哪怕是塔平自己 会对判决结果感到惊讶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7)在对塔平的审判中ꎬ作者写道: 带着某种近乎遗憾的口气ꎬ控方将事情一股脑儿摊开:塔平的显而易见的动机ꎬ电话及书面威胁ꎬ已经证实的暴力行为ꎬ扔在灌木丛中的凶器上粘着他的毛发ꎬ死者手里也抓着两根ꎬ那张既有他干透的鼻涕也沾着奥尔德斯血迹的纸巾ꎬ而且他还拿不出不在案发现场的旁证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5126)这个案发现场其实经过了别尔德的改造ꎬ他将塔平的物件遗留在现场ꎬ让警方一下子将嫌疑人锁定为塔平ꎮ但这个精心策划的事故现场并不是疏而不漏的: 至少有这个可能:今天的新鲜指纹ꎬ那些属于他的指纹ꎬ与他几周前留在宅子里的旧指纹有显著差异 ꎮ(麦克尤恩ꎬ2012:117)然而ꎬ并没有人提出疑问ꎬ也没有人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别尔德ꎮ同时ꎬ别尔德从北极回来后径直回到了家ꎬ但为了掩盖行踪ꎬ他故意将行李箱放到物理研究所门外ꎬ并与一位他认识的行政官员说话ꎮ随后ꎬ他又故意去了大英图书馆ꎬ假装自己从未回过家ꎮ警方本可以依据高科技手段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ꎬ并仔细核查别尔德的行程ꎬ却没有这么做ꎮ从警方的角度看ꎬ 事情看起来一清二楚ꎬ警方抓到了他们想要的人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1)没有人怀疑声名远扬的物理学家会伪造现场ꎬ也没有人对一个装修工杀人灭口的行为产生疑问ꎮ在整个事件中ꎬ社会与经济地位较低的塔平理所当然地沦为了 替罪羊 ꎬ成了庭审中无法替自己辩白的边缘人物ꎮ就这样ꎬ社会排斥成了 耻辱化㊁孤立化或替罪羊群体的委婉语 ꎮ(西尔维ꎬ1994:572)塔平本身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不高ꎬ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ꎮ被诬陷杀人并且坐了八年牢之后ꎬ他的处境更加恶化ꎬ其被边缘化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ꎮ学者金碧华指出ꎬ在经历过长期的监狱生活重返社会后ꎬ刑释人员 往往呈现出类似 弱势群体 的特征ꎬ即经济上的低收入性㊁社会生活贫困性㊁政治上低影响力以及心理承受脆弱性ꎬ在很多方面他们都会受到社会排斥的影响 ꎮ(金碧华ꎬ2007:10)塔平也是如此ꎬ虽有手艺在身ꎬ但他深知ꎬ自己的刑释人员身份是个很大的障碍ꎮ无奈之下ꎬ他只好去找别尔德ꎬ想借助后者的影响力找到一份工作ꎬ但再次碰壁ꎮ社会学家阿兰 科克霍夫及麦考密克 托马斯将边缘人的心理特征归为四大类ꎬ分别是矛盾和怀疑㊁内向和冷漠㊁内心动荡和忧郁㊁侵略和偏执狂ꎮ(KerckhoffꎬMcCormickꎬ1955:52)当被排斥者无法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时ꎬ他们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ꎬ呈现暴力倾向ꎬ而这种暴力倾向则使他们的边缘化处境更加恶化ꎮ塔平内心一直是充满矛盾且动荡不安的ꎮ当塔平的目标不能达成时ꎬ他便摧毁了别尔德的催化剂和电子设备ꎬ以表达对别尔德和社会的愤怒ꎮ塔平后来的结局ꎬ小说并未交代ꎮ但可以预见ꎬ他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将会非常艰辛ꎬ因为刑释人员这一污名将始终伴随他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ꎬ劳教人员刑满释放后ꎬ 社会排斥与疏远也随之而至ꎮ在工作㊁交友和社会前途等方方面面被打上了越轨者烙印的人ꎬ便开始围绕着越轨者角色构筑他的全部生活 ꎮ(张远煌ꎬ2008:139)对于塔平这样被边缘化的底层人士来说ꎬ家人或朋友的关心弥足珍贵ꎮ奥尔德斯在别尔德家意外死亡之后ꎬ塔平误以为帕特丽丝是杀人凶手ꎬ不忍心让帕特丽丝去坐牢ꎮ按照内尔 诺丁斯的分析ꎬ在正常的关心关系中ꎬ 如果接受关心的一方身处困境或遭受痛苦ꎬ付出关心的一方也能够感受到相同程度的痛苦 ꎮ(Noddingsꎬ2012:54)从故事中可以得知ꎬ塔平设身处地地为帕特丽丝着想ꎬ为她做出牺牲ꎬ但他的爱意似乎并没有得到帕特丽丝的认可与感激ꎮ当各种证据对塔平不利时ꎬ帕特丽丝不仅没有感受到塔平的不幸ꎬ愿意为他出面做证ꎬ替他澄清事实ꎬ反而代表控方做证ꎬ把 塔平的咄咄逼人㊁粗野残忍ꎬ以及妒火中烧的样子一一道来 ꎬ(麦克尤恩ꎬ2012:126)亲手把无辜的塔平送进了监狱ꎮ显然ꎬ在与帕特丽丝的关系中ꎬ塔平并未收他只是一个 可怜的2012:315)在现实生活中ꎬ底层的 边缘人 ꎮ的排斥大抵相似ꎮ德斯有天分ꎬ斥ꎬ举步维艰ꎮ2.被边缘化的奥尔德斯江时学(1992:27)指出人们之所以处于 边缘 地位甚或被排斥在社会等级之外ꎬ是因为他们在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上都不能被纳入社会或阶级体系中ꎮ奥尔德斯来自英国诺福克的郊区ꎬ博士毕业后便留在大城市谋求出路ꎮ和事业尚未起步的大部分博士后一样ꎬ他基本上算是实验室里的苦工ꎬ虽拼命工作ꎬ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ꎮ在与别尔德的冲突当中ꎬ奥尔德斯乡气十足的诺福克口音似乎一下子就转成了某种特殊的哀求ꎮ想当年时世艰难ꎬ佃农没准就是用这样的口气哀求庄园主少收点租金的 ꎮ(麦克尤恩ꎬ2012:106)这个比喻非常形象ꎬ清楚地表明了别尔德的控制地位和奥尔德斯的边缘化处境ꎮ如果说塔平遭受的是经济排斥ꎬ那么奥尔德斯经历的则是 文化排斥 ꎮ文化排斥是指人们不能根据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㊁生活发展方向及价值观模式生活ꎮ(Andressꎬ1998:64)在小说中ꎬ别尔德的学术霸权是奥尔德斯遭受文化排斥的原因ꎮ虽说奥尔德斯和别尔德同属学术圈ꎬ但前者显然生活在一种 歧视 之中ꎮ在实验室时ꎬ奥尔德斯对太阳能研究充满热情ꎬ得知自己的团队中有诺奖得主别尔德本人时ꎬ他无比兴奋ꎬ憧憬着大干一番ꎬ为这个星球的未来做贡献ꎮ然而事实上ꎬ顶着 诺贝尔奖获得者 光环的别尔德在学术研究上几乎江郎才尽ꎬ已经没有什么新颖见解了ꎮ当别尔德提出 风涡机 的设想时ꎬ奥尔德斯明确地表示了反对意见ꎮ虽然别尔德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个设想没有发展性ꎬ但放不下权威身段的他坚持原先的主张ꎮ不满意奥尔德斯的反对意见ꎬ讨厌他挑战自己权威的做法ꎬ别尔德对奥尔德斯越来越反感ꎬ甚至直接将他排除在实验室的中心之外ꎮ对于别尔德的这一反应ꎬ巴斯高等学院讲师㊁作家理查德 凯里吉认为ꎬ这是因为别尔德 没有同情心ꎬ被自己那不顾一切地追求短期效应的欲望和野心所困扰 ꎬ(Kerridgeꎬ2010:157)并且指出ꎬ正是这种欲望与野心使别尔德容不下与他意见相左之人ꎮ吴莹等学者曾指出ꎬ当文ꎮ(吴莹ꎬ杨宜ꎬ当一个人的观念或ꎬ会导致ꎬ作为这ꎬ更具权威或更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不希望调整自身以适应其他人ꎮ他们往往期望从属群体调整㊁适应㊁融入他们ꎬ或者保持孤立ꎮ(Stonequistꎬ1935:2)在社会中ꎬ被迫做出让步的往往是处在边缘的人ꎮ在«追日»中ꎬ不幸沦为牺牲品的奥尔德斯便遭遇了这样的边缘化处境ꎮ奥尔德斯在实验室的工作虽微不足道ꎬ但还是一份较稳定的工作ꎮ法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卡斯特认为ꎬ当个体由拥有稳定的工作变为拥有不稳定的㊁间歇性的或季节性的工作ꎬ再变为完全失去工作时ꎬ便会受到排斥 ꎮ(Silverꎬ1994:559)因此ꎬ当别尔德威胁奥尔德斯要剥夺他工作的时候ꎬ他的冷静荡然无存ꎬ变得十分敏感ꎬ之前的强装镇定也消失殆尽ꎬ不得不苦苦相求ꎮ可以预见ꎬ即使奥尔德斯没有意外死亡ꎬ他在学术圈中的边缘地位也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ꎮ不幸的是ꎬ这个一直想进入主流学术圈的年轻人却没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处境ꎮ在人生的最后时刻ꎬ他再次试图哀求别尔德ꎬ却不慎滑倒ꎬ丢了自己的性命ꎮ在奥尔德斯意外死亡后ꎬ别尔德把他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ꎬ并把它变成替自己敛财的工具ꎮ在学术圈里ꎬ没有任何人质疑别尔德学术路径的改变ꎬ或者在奥尔德斯生前曾表达出对其创意的赞赏ꎮ就像别尔德后来对律师伯纳德说的那样ꎬ 在我们这个民主时代ꎬ伯纳德先生ꎬ科学界仍然等级森严ꎬ不可能大家平起平坐 ꎮ(麦克尤恩ꎬ2012:329)其言下之意是说ꎬ资历浅㊁地位低的奥尔德斯根本不可能在学术创新上超过他ꎬ不可能是人工光合㊁光生伏打等理念的提出者ꎮ虽然别尔德心里明白自己剽窃了奥尔德斯的成果ꎬ但他却振振有词地对伯纳德说ꎬ奥尔德斯在与自己的交往中受益匪浅ꎬ这个年轻的博士后只是研究成果的记录者㊁撰稿者ꎬ文件的内容来自他自己的思考和口述ꎮ在谈话的最后ꎬ他还扬言ꎬ他也许会考虑控告伯纳德的委托方ꎬ也就是原中心主任布拉迪对自己的诽谤罪ꎮ明明是在撒谎ꎬ却表现得如此镇静自若ꎬ这说明别尔德深知学术界的游戏规则ꎬ清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ꎮ这也是他在奥尔德斯生前从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的原因之一ꎮ作为别尔德的助手兼司机ꎬ奥尔德斯生前与别尔德之间有过很多接触ꎬ但这些交流都没有转化为关心关系ꎮ作为学术界功成名就之人ꎬ别尔德照理应该关心新人ꎬ帮助实验室里的博士后们把自己的创新理念贡献给社会ꎮ如诺丁斯所言ꎬ在任何真正的充满关爱的交流中ꎬ专注都是关键因素ꎮ专注在此 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ꎬ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和接受 ꎬ(诺尔丁ꎬ2003:24)但别尔德却始终没有真正关注过奥尔德斯ꎮ奥尔德斯一有机会就热情地与别尔德讨论自己对于太阳能㊁人工化合的理念与设想ꎬ但别尔德对此充耳不闻ꎬ并想方设法避免与奥尔德斯进行交流ꎬ用类似于谢谢你的设想ꎮ不过ꎬ说真的ꎬ你应该学会开车看路 (麦克尤恩ꎬ2012:35)这样的话语敷衍了事ꎮ虽然关心他人是一种道德行为ꎬ不会受到法律的强制约束ꎬ但这种人文关怀却对个体的生命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塔平与奥尔德斯都是被边缘化的人物ꎬ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ꎮ对于他们而言ꎬ如果他们身边的人能够给予恰当的关心和帮助ꎬ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处境ꎬ帮助他们与周围人建立积极㊁正面的联系ꎬ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善意大有裨益ꎮ3.结语在«追日»中ꎬ麦克尤恩描述了两个处在边缘的小人物的处境:一个是被陷害而入狱的塔平ꎬ另一个是学术成果被抄袭的博士后奥尔德斯ꎮ两人的命运都与此书的主要人物别尔德紧密相连ꎮ维修工塔平社会与经济地位低下ꎬ被别尔德诬陷时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ꎮ陪审团轻而易举地认定塔平是杀人凶手ꎬ认为自己毫无翻案可能的塔平也没有提出异议ꎮ出狱后ꎬ刑释人员的特殊身份又进一步恶化了其边缘化处境ꎮ与塔平相比ꎬ奥尔德斯受到的更多是文化排斥ꎮ因为学术观点与别尔德这个 文化象征 的观点相悖ꎬ他在工作中受到了排挤ꎮ在他意外死亡后ꎬ别尔德更是剽窃了其学术成果ꎬ其所作所为在很长时间内竟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质疑ꎮ受到排斥的塔平与奥尔德斯都在边缘化的处境中沦为了牺牲品ꎮ只不过ꎬ塔平的处境更易被人察觉ꎬ而奥尔德斯受到的不公更为隐蔽罢了ꎮ参考文献[1]AndressꎬH.J.EmpiricalPovertyResearchinAComparativePerspective[M].ed.Alershot:Ashgateꎬ1998:64. [2]BerndtꎬKatrin.ScienceasComedyandtheMythofProgressinIanMcEwan sSolar[J].Mosaicꎬ2017(4):85101. [3]HsuꎬShou ̄Nan.TruthꎬCareꎬandAction:AnEthicsofPeacefulCoexistenceinIanMcEwan sSolar[J].PapersonLanguageandLiteratureꎬ2016(4):326349. [4]KerckhoffꎬAlanC.ꎬMcCormickꎬThomasC.MarginalSta ̄tusandMarginalPersonality[J].SocialForcesꎬ1955(34):4855.[5]KerridgeꎬRichard.TheSingleSource[J].EuropeanJournalofLiteratureꎬCultureandEnvironmentꎬ2010(1):15561. [6]KoganꎬIlany.IanMcEwan sSolarthroughaPsychoanalyticLens[J].Jour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 ̄tionꎬ2012(6):12991313.[7]NoddingsꎬNel.TheLanguageofCareEthics[J].KnowledgeQuestꎬ2012(40):5256.[8]SilverꎬHilary.SocialExclusionandSocialSolidarity:ThreeParadigms[J].InternationalLabourReviewꎬ1994(133):531578.[9]StonequistꎬEverettV.TheProblemoftheMarginalMan[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ꎬ1935(1):112. [10]丁开杰.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ꎬ2009(10):3641.[11]江时学.边缘化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ꎬ1992(9):2932.[12]金碧华.支持的 过程 :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ꎬ2007.[13]内尔 诺丁斯.学会关心 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ꎬ2003.[14]吴莹ꎬ杨宜音ꎬ赵志裕.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J].心理科学进展ꎬ2014(4):721730.[15]麦克尤恩ꎬ伊恩.追日[M].黄昱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ꎬ2012.[16]张洁ꎬ王腾ꎬ王启辰.小说«追日»人物关系之及物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7(4):368371. [17]张远煌.犯罪论原理(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08:139.[18]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ꎬ2011(1):100107.[作者信息]沈珏莹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ꎬEmail:shenjueying_cassie@163.comꎻ吴兰香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ꎬEmail:wu ̄lanxiangjoy@126.com。

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

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年第 # 期
什么事都能像他帮凯特修城堡那样专注和忘我, 他将会是一个有着非凡才能的快活人” (麦 克尤恩 !"! ) 。但麦克尤恩却暗示, 这种快乐是可以通过妥协来实现的, 只要成年人愿意认 可心中的那个孩子。 与 “ 孩子” 意象一样, “ 时间” 意象也起着维系小说整体结构的作用。寻找时光中的孩 子— — —它不光指凯特, 也指每个人的青春本质— — —如同在时间隧道中的一次嬉戏, 它常常温 馨而刺激, 有时又疯狂而滑稽。麦克尤恩创造了一种时间可以自由伸缩、 奇妙异常、 无限复 杂的感觉。时间既是一个破坏者, 因为它能让人们忘却内心的那个孩子, 那种天真无邪、 朝 气蓬勃的生活乐趣; 同时, 时间自身也遭受着破坏: 小说中的人物真切地感受了从时间停滞 到时间倏忽而过, 乃至时间被弯曲变形, 过去与现在并存的奇特经历。但时间不光是一个结 构性的主旨, 它还有支配人物个人生活的趋势。史蒂芬常常通过 “ 井井有条的白日梦” 滑到 记忆中的往昔; 在整部小说中, 时间连续不断地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来回转换; 书中还多次提 及时间看起来并不稳定, 以及如何随着人们的感知而发生改变。史蒂芬尤其易受时间变换 的影响。比如, 想起年迈的父母, 他 “ 感到紧迫, 时间收缩得那么快” ( 麦克尤恩 #! ) ; 在去探 望朱莉的路上, 他的时间感消失了 ( 麦克尤恩 #$ ) ; 他感到似乎 “ 时间把他固定住了” ( 麦克 尤恩 %$ ) ; 当他追赶那个他误以为是凯特的女孩时, “ 时间本身也仿佛具有了一种密闭禁止 的性质” ( 麦克尤恩 !&’ ) 。这些关于时间和孩子的意象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 也有力地烘 托了主题。 二、 “ 孩童是成人之父” 用华兹华斯在诗歌 《 虹》 里的这句名言来概括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主题可谓贴切。小说 中, 失踪女孩凯特是把有关童年和时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中心人物, 也正是她的神秘失踪, 使我们认识了小说中其他众多 “ 时间中的孩子” 。虽然凯特仅在小说开头出现片刻, 但她的 形象却自始至终萦绕在父亲和读者的心头。对史蒂芬来说, 寻找这个小女孩成为生活本身 的目的所在, 同时, 它也成为一个隐喻, 即成年人寻找他们内心那个孩子的象征之旅。没有 了可以去爱和养育的孩子, 生活似乎突然迷失了方向; 同样地, 当童年所代表的心灵养分和 积极的价值观被剥夺以后, 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实际上, 史蒂芬在整部小说中都被描绘成一个孩子或孩子似的人物。政府官员 “ 像对 一个孩子那样” 对他说话 ( 麦克尤恩 () 、 !(’ ) ; 凯特消失不久, 失魂落魄的史蒂芬得到特尔玛 母亲般的呵护; 一想到核战争, 他 “ 突然孩子气地害怕” 起来 ( 麦克尤恩 !)$ ) ; 在跟踪那个假 凯特的过程中, 史蒂芬重返孩提状态: 他走进一间正在上美术课的教室, 当起了学生的角色, 老师叫孩子们画一个中世纪的村庄, 他立刻认真顺从地完成任务; 从学校毕业多年了, 他还 是那么急于打动老师。史蒂芬自幼便对火车和铁轨有一种莫名的迷恋。他曾愉快地回忆起 小时候和父亲在一座大桥上观看火车从下面穿越 ( 麦克尤恩 #) * #’ ) 。在小说结尾, 史蒂芬 被妻子唤去她的乡间小屋迎接另一个小生命的诞生, 为了节省等待下一趟火车的几个小时, 他设法搭上了一辆火车机车。当他把此事告诉妻子时, 她记得那曾是他孩提时代的梦想。 乘坐火车机车使史蒂芬可以重温孩提时看见火车时的那种惊奇感; 这是他找回心中那个孩 子的第一步, 在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当他发现自己又要当爸爸时所体验到的惊讶和快乐。 这种 “ 男孩与男人融为一体” 是充分享受新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的必要前提。可以说, 寻 万方数据 找凯特的过程使史蒂芬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那个 “ 孩子自我” ; 凯特, 正如约翰・本罗斯所

伊恩_麦克尤恩其人其作_蓝纯

伊恩_麦克尤恩其人其作_蓝纯
他笔下的人物从乱伦之恋的姐弟到肠断心碎的大猩猩从施虐狂与受虐狂的情人到尸体解剖者无一不在做着现代文明废墟上龌龊的爱情游戏lian卡特angela奢望着能维系一种较持久的关系奢望着能从这种关系的维系中寻求庇护借以逃脱无处不在的混乱与动荡
蓝 纯
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
在过去 20 年里, 英国文坛涌现出很活跃 的一批作家, 他们的作品评论家们褒贬不一, 但市场上畅销无阻。这批作家包括马丁·艾 米 斯( M art in Amis) 、朱 利安 ·巴 恩斯 ( Julian Barnes ) 、安 吉 拉 · 卡 特 ( Angela Cart er ) 、萨曼 · 拉什 迪( Salm an Rushdie ) 、 费依·韦尔登( F ay Weldon) 、威尔·塞尔夫 ( W ill Self ) 及伊恩·麦克尤恩等人。他们的 创作文笔犀利, 锋芒毕露, 矛头直指现代社会 的种种荒谬与弊端。在他们笔下, 一切社会既 定的观念与 条条框框都受到 挑战, 性别、等 级、财富分配、文化差异等等带来的种种限制 被重新界定。麦克尤恩可说是这批当代作家 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位之一, 他的文风融合了 无所顾忌和蓄意的简洁, 在揭露我们自身和 社会的弱点的同时, 他的兴趣更多地放在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操纵及由此而产生的性行为 上。他将男女之间的关系视为整个社会的缩 影, 其间充斥着暴力与困惑, 混乱与挣扎。
奢望着能维系一种较持久的关系, 奢望着能 从这种关系的维系中寻求庇护, 借以逃脱无 处不在的混乱与动荡。从 1978 年出版的第二 本 短篇小 说集《在被 单里》( I n Betw een the Sheet s) 开始, 他的创作逐渐表现出一种自觉 的社会意识, 他开始更深入地剖析现代社会 的混乱与动荡如何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正常关 系的发展, 并进而毁灭了个人。他的作品的另 一主题是鞭笞现代社会所鼓励的男性为尊的 观念及由此产生的男女关系的畸变。

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

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

第12卷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12No.2 2010年4月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pr.2010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李桂荣(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是活跃于当代英国文坛的多产作家之一。

其小说《赎罪》获布克奖提名,被认为是其写作风格转型的鼎力之作。

本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赎罪》中言语缺失在特定语境下造成的模糊、误解及对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

关键词:《赎罪》;言语缺失;救赎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10)02-0049-03一、引言伊恩·麦克尤恩是活跃于当代英国文坛的作家之一,已有多部作品问世:《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阿姆斯特丹》(获1998年布克奖)、《星期六》和《在切西尔海滩》等。

他著述颇丰,其作品“将英国文学从温文尔雅的家庭生活的挖掘拓展到对后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审视”。

[1]《赎罪》(Atonement, 2001)以布里奥妮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年幼的她错误地指控罗比是强暴其表姐罗拉的真凶,导致了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的人生悲剧。

成年后的布里奥妮希望通过纪实小说把真相昭然于世,寻求一份心灵的慰藉。

《赎罪》获布克奖提名,被认为是麦克尤恩写作风格转型的鼎力之作。

本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赎罪》中言语缺失在特定语境下造成的模糊、误解及对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

二、言语缺失掩盖下的人性罪恶言语缺失在《赎罪》中体现为沉默、含糊的言语片段,其中的沉默场景并没有使小说情节变得乏味,恰是这些沉默成为下一个高潮的潜在诱因。

罗拉作为强暴事件中的女主角在众人猜疑和法官审讯过程中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让表妹热心地替她张罗一切,自己保持沉默之外,她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蓝纯
12.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 《外语研究》No. 3, pp. 14-21 (2001)。 13.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导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4. Pragmatics 导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5.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外语教学与研究》No. 4, pp. 7-15 (1999)。 16. 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 《外语研究》No. 3, pp. 11-15 (1999)。 17. 伊恩 麦克尤恩其人其作 《外国文学》1998 年第 6 期。 18. 评《陌生人的安慰》 《外国文学》1998 年第 6 期。 19.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UP-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at do they reveal about the English mind and the Chinese mind? In LO, T. ed. Linguistics in ESL and Text Analysis. Vol. 2, no. 2, pp. 125-140 (1997)。 专著: 1. 《修辞学:理论与实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 《语言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语言导论》(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空间隐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教材或教参: 1. 人类文明史读本第三卷上、下册《人类的想象与创造》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008 2. 人类文明史读本第二卷上、下册《人类、文明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006

伊恩·麦克尤恩转型时期作品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转型时期作品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转型时期作品研究综述□ 武娇娇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乃至世界现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多年来他笔耕不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于1998年的《阿姆斯特丹》是一个分水岭,将他的作品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的“恐怖伊恩”之作与后期的充满人文关怀之作。

本文基于《阿姆斯特丹》及其前后两部作品《黑犬》与《星期六》,对相关文献进行整合与梳理,探究麦克尤恩转型时期的作品书写,为进一步研究麦氏作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转型作品;综述[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2-0016-03收稿日期:2020-8-8作者简介:武娇娇,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1 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伊恩·麦克尤恩一直是国外文学评论界研究的热点。

通过EBSCO 及PQDT 等数据库检索查得自麦克尤恩步入文坛至今,有逾300篇硕博论文以麦克尤恩小说为研究基础,相关研究性文章也逾200篇。

迄今为止关于麦克尤恩的研究专著近20部,多部专著关注麦克尤恩作品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大体上来说,国内对麦克尤恩小说,尤其是对《黑犬》《阿姆斯特丹》《星期六》三部小说的研究视角可分为两类:对历史及其创伤影响的追问及伦理道德批评。

1.1 对历史及其创伤影响的追问文学评论界首部有关麦克尤恩的研究专著当推基尔南·瑞恩(Kiernan Ryan )所著的《伊恩·麦克尤恩》。

Ryan (1994:2)在书中指出麦克尤恩是在“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的接触”中结束了对充斥在其早期作品中的幽闭恐惧的书写。

Malcolm (2002:7)在其专著《理解伊恩·麦克尤恩》中认为在《黑犬》这部小说中,“历史渗透了整个文本”,并进一步指出麦克尤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从对“近乎反社会和反历史的心理的关注转向对更广泛的历史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原罪宿命读后感

原罪宿命读后感

原罪宿命读后感《原罪宿命》读后感《原罪宿命》是一部由伊恩·麦克尤恩所著的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和对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原罪和宿命的力量。

这部小说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力量,引发了我对自己和世界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面临着各自的原罪和宿命。

他们或许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或许被命运捉弄,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原罪和宿命的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罪,或许是一时的错误,或许是一生的遗憾,但这些原罪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宿命则更加深远,它是无法逃避的,是无法改变的,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命运紧紧相连。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开始思考人类的原罪和宿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或许有过错误的选择,或许有过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原罪。

而宿命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命运,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无论我们如何改变,宿命都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让我感到宿命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让人感到无力和渺小。

然而,小说中的人物并非被原罪和宿命所束缚,他们在面对这些力量时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

他们或许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或许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原罪和宿命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决定我们命运的唯一因素。

我们可以选择面对,也可以选择改变。

在读完《原罪宿命》后,我开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因为无论我们的过去如何,无论我们的命运如何,我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正视自己的原罪,也可以选择面对自己的宿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幸福。

这部小说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原罪和宿命。

虽然这些力量无法逃避,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面对,选择改变。

在这个充满原罪和宿命的世界里,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希望。

这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纯真之谜麦克尤恩小说《无辜者》中的寓言叙事

纯真之谜麦克尤恩小说《无辜者》中的寓言叙事

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2020年第41卷第4期2020Vol.41No.4DOI:10.16482/j.sdwy37-1026.2020-04-009纯真之谜:麦克尤恩小说《无辜者》中的寓言叙事陈丽(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19-10-22;修改稿,2020-05-20;本刊修订,2020-07-05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冷战前后英国小说人物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25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丽,博士生,讲师。

研究方向:20世纪英国小说。

电子邮箱:chenli9911@126.com。

[摘要] 《无辜者》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转型后的代表作,它以寓言叙事的方式突出了人性纯真指涉的悖论。

在冷战历史语境中,自我的纯真与生存意义具有共谋性。

在叙述话语层面,小说以多重叙述声音共存于一个文本中,产生的间离效果体现了自我追寻纯真的寓言式言说困境。

在政治层面,柏林作为地理空间的寓言化用意,体现了纯真作为意识形态话语产生的自我异化效力。

在认知层面,小说对主人公伦纳德浪漫之爱的否定性书写,充溢着对纯真悖论的寓言式救赎力量。

本文认为,《无辜者》以寓言叙事方式呈现了残酷的生存本相,它导致人性纯真在追寻中不断消解,表达了麦克尤恩对救赎式生存美学以及对纯真本质的复杂态度。

[关键词] 麦克尤恩;《无辜者》;寓言叙事;纯真[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 2643(2020)04 0082 09TheMythofInnocence:AllegoricalNarrativeinTheInnocentbyIanMcEwanCHENL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2,China;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Abstract:TheInnocent,asoneofIanMcEwan’srepresentativesafterhistransitioninfictionalwrit ing,highlightstheparadoxofinnocenceinhumannaturethroughallegoricalnarrative.InthehistoricalcontextoftheColdWar,theinnocenceofselfisimposedwiththemeaningofexistence.Onthenarrativelevel,variousnarrativevoicescoexistinthetext,andtheeffectofalienationconveysthepredicamentofallegoricalnarrative.Onthepoliticallevel,Berlin,asageographicalspace,signifiesthatinnocenceisalienatedasanideologicaldiscourse.Onthecognitivelevel,thenegativewritingofLeonard’sErosisfilledwithpowertoredeemtheparadoxofinnocence.ThisarticlearguesthatTheInnocentrevealsthecrueltyofexistencethroughallegoricalnarrative,whichleadstothedissolutionofinnocence,anditsparadoxrepresentsMcEwan’scomplexattitudestowardtheaestheticsofexist enceandtheessenceofinnocence.Keywords:McEwan;TheInnocent;allegoricalnarrative;innocence28陈丽 纯真之谜:麦克尤恩小说《无辜者》中的寓言叙事1.0引言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1948-)转型后的代表作《无辜者》(TheIn nocent)在1990年甫一面世,就被评论界划入“心理小说”“间谍小说”“惊悚小说”或“成长小说”之列(Childs,2006:89)。

好书鉴赏(无声告白)

好书鉴赏(无声告白)

好书鉴赏(无声告白)《无声告白》-伊恩·麦克尤恩这是一部关于家人之间秘密和互动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苏格兰高原,通过主人公穆格·罗斯的回忆和回顾,揭示了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和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对过去和回忆的追忆。

在穆格·罗斯的回忆中,他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父亲是一名严厉的律师,母亲则是一个温柔但软弱的女人。

他们的婚姻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只剩下互相的怨恨和冷漠。

穆格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妹妹,名叫莉迪亚。

她是一个美丽而聪明的女孩,但她的性格却与家人格格不入。

她热衷于阅读和写作,喜欢与家人不同的爱好。

穆格对莉迪亚产生了深深的嫉妒和羡慕,因为他的生活充满了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而莉迪亚却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中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穆格发现,他的祖父母曾有一个被隐瞒的私生子,这个秘密让整个家族陷入了混乱。

穆格开始试图了解这个私生子的故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实。

最终,穆格决定将家族的秘密写成一部小说,以此来怀念自己的祖父母和家族的历史。

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意义。

他意识到,无声的告白可能是最有力量的,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字将家族的秘密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了解家族的真实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苏格兰高原为背景,展现了家族之间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穆格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以及他对家族历史的追忆和怀念。

同时,小说也呈现出了20世纪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生活。

羽毛读后感

羽毛读后感

羽毛读后感《羽毛》是一部由美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小说,是一部关于成长、友情和家庭的故事。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弗兰克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和成长。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的主人公弗兰克是一个普通的美国男孩,他和他的朋友阿尔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和悲伤的时光。

然而,弗兰克的家庭并不幸福,他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让他倍感压抑。

在这样的环境中,弗兰克渴望逃离现实,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小说以羽毛为象征,寓意着人生的轻盈与自由。

在故事中,弗兰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一根漂亮的羽毛,他被羽毛的轻盈和自由所吸引,于是将它视为自己的宝物。

在弗兰克心中,羽毛代表着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了他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弗兰克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羽毛的情感。

在他心中,羽毛是他的宝物,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梦想。

当他感到孤独和失落时,他会拿出羽毛来抚摸,让自己感到安慰。

在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羽毛也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羽毛给了弗兰克力量和勇气,让他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

除了羽毛,小说中还有许多温暖人心的情节。

弗兰克和他的朋友阿尔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他们一起探险、一起玩耍,互相扶持。

在他们的友情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真挚和温暖。

而在弗兰克的家庭中,尽管有着矛盾和纷争,但在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下,他们也渐渐走向了和解和理解。

通过《羽毛》,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成长和人生的思考。

小说中的弗兰克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向前。

他在羽毛的陪伴下,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善良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友情,如何理解家庭。

这些都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

总的来说,小说《羽毛》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作品。

通过对主人公弗兰克成长历程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真挚和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年, 《新 美 国 评 论》( N ew A merican Rev iew ) 杂志刊出了麦克尤恩的 处女作《自 制》( “Ho memade”) , 他从此步入 文坛, 并 且 一发而不可收, 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 从影 视剧本创作到儿童文学到广播剧、音乐剧, 涉 猎之广, 作品之丰, 在当代作家中实属少见。
约翰·伦纳德( John L eonard) 在评论麦 克尤恩的作品时这样说: 〔他的〕脑袋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值得一访, 但 要我长住我可不干。那里漆黑一片, 弥漫着乙 醚的气味。弗洛伊德吊在房梁的钩子上, 床脚 箱里装满骷 髅, 蝎子满地 横行, 蝙蝠四 处乱 撞。所有的性交均以失败告终……¹ 在谈到麦克尤恩本人时, 小杰克·斯莱也有 一句有意思的评语: “他实在是个相貌平平的 家伙, 真的, 尤其对于一个写出那样作品的人 来说。”º 言下之意是写出那样血腥恐怖的作 品的人在长相上也应该有骇人之处。然而麦 克尤恩偏偏生得温文尔雅, 瘦长的脸上引人 注目的是一双连心眉和藏在镜片后的专注的
蓝 纯
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
在过去 20 年里, 英国文坛涌现出很活跃 的一批作家, 他们的作品评论家们褒贬不一, 但市场上畅销无阻。这批作家包括马丁·艾 米 斯( M art in Amis) 、朱 利安 ·巴 恩斯 ( Julian Barnes ) 、安 吉 拉 · 卡 特 ( Angela Cart er ) 、萨曼 · 拉什 迪( Salm an Rushdie ) 、 费依·韦尔登( F ay Weldon) 、威尔·塞尔夫 ( W ill Self ) 及伊恩·麦克尤恩等人。他们的 创作文笔犀利, 锋芒毕露, 矛头直指现代社会 的种种荒谬与弊端。在他们笔下, 一切社会既 定的观念与 条条框框都受到 挑战, 性别、等 级、财富分配、文化差异等等带来的种种限制 被重新界定。麦克尤恩可说是这批当代作家 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位之一, 他的文风融合了 无所顾忌和蓄意的简洁, 在揭露我们自身和 社会的弱点的同时, 他的兴趣更多地放在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操纵及由此而产生的性行为 上。他将男女之间的关系视为整个社会的缩 影, 其间充斥着暴力与困惑, 混乱与挣扎。
Cloning of J oanna May ) 更直接影射切尔诺 贝利核事故, 警告世人们核电站潜藏的威胁, 如她所言, 人类共同的心腹之患使世界变小 了。
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得这一批作家拥有了 广大的读者, 他们想传递的信息也为读者所 倾听。从一个更广的意义上来说, 英国文学在 峰回路转之后, 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维多 利亚时代的改良文学, 像当年的狄更斯、艾略 特和卡莱尔一样, 发出对社会上种种弊端的 悲叹、抨击和警告。所不同的是, 维多利亚时 代的作家们面临的是贫民窟的黑暗和劳工们 的惨状, 而现代作家们面临的则是核扩散的 阴影和男权至上意识的无处不在。尽管如此, 尽管相隔数百年, 两个时代的作家在面对各 自的文化、社会和人性时, 所表现出来的关注 却是一样真挚, 一样发自肺腑。英国文学素以 其作家强烈的社会良知著称于世, 现今的麦 克尤恩和他的同时代人不过是在继续这一传 统罢了。
继承了愤怒的青年的反骨, 7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涌现出来的作家继续宣扬反 叛现实社会的主题。愤怒的青年曾经一反当 时文坛盛行的实验主义手法, 而采取新现实 主义的写作态度。与之相应, 当代也有一大批 作家重视自己作品所蕴含的社会信息, 他们 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内心对社会上的虚伪、 残暴和不公正的强烈愤慨。例如, 麦克尤恩的 创作不仅鞭笞男权社会固有的弊病, 而且抗 议极权政府 的强制性统治; J. G. 巴拉德( J. B. Ballard) 的名作 《垮台》( Crash) 力图唤 起 人们对这个偏执于技术的社会所隐藏的危机 的警 惕; 马丁·艾 米斯的《伦敦 旷野》( L ondon Fiel ds) 揭露核武器制造者们的疯狂, 称 核武器的发明为地球上最可悲的事情; 费依 · 韦尔登的小说《乔安娜·梅的复本》( T he
奢望着能维系一种较持久的关系, 奢望着能 从这种关系的维系中寻求庇护, 借以逃脱无 处不在的混乱与动荡。从 1978 年出版的第二 本 短篇小 说集《在被 单里》( I n Betw een the Sheet s) 开始,பைடு நூலகம்他的创作逐渐表现出一种自觉 的社会意识, 他开始更深入地剖析现代社会 的混乱与动荡如何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正常关 系的发展, 并进而毁灭了个人。他的作品的另 一主题是鞭笞现代社会所鼓励的男性为尊的 观念及由此产生的男女关系的畸变。
不过麦克尤恩自己并不愿意与任何文学 团体或流派挂上钩,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认识很多作家, 作为普通人我很喜欢他们, 他们的一些作品, 长篇小说或者短篇小说, 我 也很喜欢, 但是我肯定不愿意将自己归入任 何一个有共同品味、共同艺术追求或者评论 立场的团体, 我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属于任何
¹ 劳 里·马 奇尼 克( Laurie M uchnick) , 《你必 须割 开 这 个》( “Y ou M ust Dis memb er Th is”) , 见 《乡 村 之 音》 ( Vi ll age V oice ) , 1990 年 4 月 28 日, 第 102 页。
1975 年麦克尤恩的第一个短 篇小说集 《最初的爱, 最后 的仪式》( First L ove, L ast
·24·
Rit es) 出版, 其中所收多为他作为硕士 论文 提交的毕业作品, 次年该书获萨默塞特·毛 姆大奖。时隔三年, 他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 《在被单 里》和他的第 一部长篇《水泥花园》 ( T he Cem ent Garden) 又与读者见面。与此同 时, 他开始电视剧创作, 其中三个剧本于 1981 年结集出版, 同年他的另一部影响很大 的 长 篇 《陌 生 人 的 安 慰 》( T he Comf or t of St rangers ) 面市, 此书为 他赢得布克奖 的第 一次提名。
从伍尔弗斯顿毕业后, 麦克尤恩进了布 赖顿的萨塞克斯大学, 主修法语和英国文学, 1970 年获英语学士学位( 1989 年该校又授予 他名誉博士学位) 。大学第三年, 他开始文学 创作, 恰逢此时东英吉利大学开设的一门硕 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 而只要求 提交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 这正合了他的心 意。他即刻报名参加了这一课程, 并于 1971 年获得文学创作的硕士学位。1972 年他一度 加入了去阿富汗朝圣的嬉皮士行列, 后来回 忆起这段时光时, 他不无感慨地说: “那是遥 遥无期的一个又一个星期的等待, 无聊至极, 抽大量的海洛因, 却不知究竟为何。”º
进入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麦克尤恩主 要专注于长篇小说创作, 而且收获颇丰。1987 年出版的《逢时的孩子》( T he Child in T i me) 获该年 度惠特 布雷德 大奖, 1992 年 《烦闷》 ( B lack Dogs) 面市, 为作家赢 得第二次布克 奖的提名。这一时期, 他还执笔创作了两部儿 童 作品, 即 1985 年的《罗斯·布兰奇》( R ose Bl anche) 和 1994 年的 《幻 想 者》( T he Day dreamer ) 。
在评论麦克尤恩和当代这批作家时, 劳 里·马奇尼克有下面的言论: 麦克尤恩属于将近中年的英国男作家中的一 员。他们将英国文学从温文尔雅的家庭生活 的挖掘拓展到 对后现代社会的全方位 的审 视。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萨曼· 拉什迪、石黑一雄、布鲁斯·查特温、麦克尤 恩等人创作出了近十年来最激动人心的文学 作品, 成为当今极具影响力、同时又高度商业 化的文学群体。¹
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刻意令读者反感, 令 读者难受, 可被称为一种“震荡文学”( l it er at ure of shock) , 满纸满篇尽是乱伦、残暴、 变态性行为和谋杀, 描绘出现代社会一幅幅 阴森恐怖的画面和挣扎在其中被形形色色的 欲望所折磨、所扭曲的灵魂。他笔下的人物, 从乱伦之恋的姐弟到肠断心碎的大猩猩, 从 施虐狂与受虐狂的情人到尸体解剖者, 无一 不在做着现代文明废墟上龌龊的爱情游戏,
同期麦克尤恩创作的音乐剧《要么我们 去死? 》( Or Shall W e Die? ) 也在舞台上获得 了巨大成功, 此剧情节围绕核威胁展开, 1983 年由伦敦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在伦敦皇家假日 大厅首演, 反响热烈, 1985 年 在纽约再次公 演。该剧的大受欢迎使麦克尤恩倍受鼓舞, 他 继 而创作了电影剧本《庄稼汉的午餐》( T he P loughman' s L unch) 。1983 年该片首映, 获 同年 Evening St andard 的最佳影片奖、最佳 剧本奖、最佳导演奖等三项大奖。这一年麦克 尤恩可以说是吉星高照, 又顺利入选英国二 十大优秀青年小说家之列。此后他对电影的 兴 趣 有 增 无 减, 于 1988 年 将 蒂 莫 西 · 莫 ( T imo thy M o ) 的 短 篇 小 说 《酸 甜 》( “Sour Sw eet ”) 改编成电影。
¹ 转 引自杰 克· 斯莱 ( Jack S lay) , 《伊恩 ·麦 克尤 恩》( 纽约: Tw ayne Publ ishers, 1996) , 第 ix 页。
º 同上。
·2 3·
眼睛, 那眼神明白地写着两个字: 观察。
一 、伊恩·麦克尤恩其人
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 Ian Russell M cEw an) 1948 年 6 月 21 日出生在英格兰的 一座军营小城奥尔德肖特( Al dershot ) 。两个 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都比他大十几岁, 不可 能成为亲密的玩伴, 因此, 幼年麦克尤恩的心 里一直将自己视为家中唯一的小孩。他的父 亲戴维·麦克尤恩当年苦于找不到工作, 17 岁就虚报年龄参了军, 后来随部队驻守新加 坡、利比亚等地。麦克尤恩的整个童年时代就 是 在父 亲的一 个又 一个 军营 里度 过的 。19 59 年, 父母将 11 岁的小麦克尤恩送回英国, 进 了萨福克的一间名叫伍尔弗斯顿·霍尔的寄 宿学校。成名以后的麦克尤恩回忆起母校时 这样说: “那是一座相当严厉的学校, 不过教 学质量不错, 而且校园生活相对英国的大多 数学校来说可能都要活跃、有趣。”不过他也 承认自己那时只是个“中等生”。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