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九年级试卷分析1
九年级化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年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一)试卷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知识,重点考察三、四单元知识,考察内容较全面,涵盖的知识点详细。
(二)试卷结构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选择题. (40分)注重化学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填空题.(35)考查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
注重对重点核心知识的全面考查。
3、探究题.(19)考查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在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4、计算题.(6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和应用。
试题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
(三)试卷来源:本校老师命题(四)试题难度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容易、中等、较难三种,赋分比例约分7︰2︰1,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试题约占70%,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约占20%,体现一定综合能力的试题约占10%。
(五)试题的质量本试卷的命题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以“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为命题原则。
试卷充分体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
本次试卷难易适中,题量适度,命题质量高。
二、质量分析(一)基本数据显示1、九7班成绩略高于九1班,两班平均分相差1.54 分,差距不大。
2、比较全年级各班成绩,从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上看,我所带班级优良率较高,但平均分、及格率略低。
3、我所带班级低分在全年级所占比例比其他班低,特别是30分以下学生,40至59分学生较多。
(三)逐题分析I、基础知识部分得分情况尚可,实验仍然是难题。
II、典型失分情况分析从考试成绩看,由于试题难易适中,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高低差异较大,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复习或只复习了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不重视化学课的学习。
答题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1.错别字多;2.基础不够扎实;3.审题不够认真,不能很好把握题干信息;4.分析能力较弱、表述不够准。
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试卷结构延续了以往的出题套路,题型变化不是很大(仍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三大板块)。
试卷共120分,时间120分钟。
出题范围是九年级语文上册除第五单元外,共五单元内容。
我校年级交换出题,我们这套题由七年级老师出题并阅卷完成。
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考出真实而满意的成绩,更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敲响了中考的警钟。
二、命题简析、失分原因及对策: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共21分),该部分共7个题。
第1题为根据拼音写词语题,属于低等层级,得分率较高,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为平实积累少。
如:“扶掖”的“掖”写成“腋”。
第2 题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属于文言文词语积累,得分率较低,原因之一是有部分语句是下册内容学生把握不准,另一原因是平时对文言文词语积累不扎实。
第3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失分率较高。
学生多对错句辨析不清。
第4题:考古诗文名句背默,层级较低,得分良好,可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书写错误或不规范是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记忆不准确,没有养成良好在背默习惯,只背不写,背而不准,背与写出现了脱节现象。
教学仍需加大对学生默写名句的检查与训练力度,注重鼓励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力图引用名句;多提醒学生注意名句中的易错点;多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第5题是仿写句子,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第6、7题是综合性运用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得分率为一般。
这道题把学生解题的过程变成了研读资料、处理资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变成了学生阅读、分析、研究的探究过程,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答题方法是: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要点——整合要点,筛选信息——提炼观点,归纳结果。
初三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本试卷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就每个单题而言质量非常高,美中不足的是有些知识点出现重复考察,还有些知识点难度偏大,总体上试卷质量还不错。
一、试卷结构分析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三大题。
1、题型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5个小题(27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9道表一:2010-2011上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考试题型与题量2、考查内容分布:从考查内容来看,试卷涉及九年级(上)第一章—第四章内容“图形与证明二”、“数据的离散程度”、“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四大知识领域。
(见表二)表二:初三数学试卷考查内容分布表题号题型分值内容领域知识点合计比重6选择3图形与证明菱形的性质33分27.5%8选择3等腰三角形、中位线10填空3菱形的判断12填空3菱形的性质16填空3菱形、梯形、直角三角形19解答题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24解答题10梯形、直角三角形3选择3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23分19.17%7选择3统计11填空3标准差18解答题6极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23解答题8统计1选择3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29分24.18%4选择3二次根式性质9填空3二次根式性质13填空3二次根式性质15填空3二次根式性质17解答题6二次根式化简、0指数、负指数21解答题8二次根式性质及化简2选择3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35分29.17%5选择3根的判别式14填空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0解答题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换元法22解答题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5解答题10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二、试题特点分析1、试题源于教材,立足“三基”考查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
试卷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回归,建议我们以后在编制试卷时多对课本或练习册的例题和习题经过适当的改编,经过了简单的改编,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者楼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数学质量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九年级学生共有386人,参加考试386人。
成绩如下所示:表一:成绩段分布80分以上 70~80分 60~70分 50~60分 40~50分 40分以下 20人 17人 32人38人 57人 222人表二:三率一平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80分以上 60以上 40以下37.75 5.18% 17.9% 81.12%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题量同中考题量,难易程度偏低,第1—23题全部是课本上的练习题,较全面的反应了学生第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情况。
1、考查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二节。
2、考试题型分析:第一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的掌握情况,都是很直接的,只有第10小题是综合性的,10个小题共20分;第二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次根式基本概念、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解法的掌握情况10个小题共30分;第三题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二次根式的运算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情况,第24、25两题是综合性题,实验班学生完成比较好,这部分 5个题共50分。
3、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及原因:第2题;对有理数的概念不清;第3题:没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第4题是一个难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语言的描述转化为数学问题;第7题:根据已知条件来确定正确的图形,由于D答案的图形没有画标准,所以好多同学都没有选对;第14题:这是一套有理数的运用题目,有的同学不会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分类讨论;第19题:很多同学把看成正数;第26题:学生没有掌握两个非负,,2 数相加等于零,这两个数必需同时等于零的道理;第28题:不会分情况讨论,还有解题的顺序;第29题第的第二问负数的实际运用。
三、本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1、做题策略欠佳。
突出表现在解决问题中,此次的解决问题全是考查有理数,由于学生概念不清、运算能力差、分析问题不够全面、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有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了分数考不高。
2010-2011第一学期 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08-2009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基本情况试卷紧扣新教材,考查了双基,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分数的分配合理。
通过考试学生既能树立自信又能找到不足。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想过程,从而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的基础知识,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同时试卷中能力题型的多次出现,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减负。
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
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23题,24题),这类题都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要求考生能对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考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存在问题1 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审题是考生答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因审题失误而失分。
2 计算能力差。
解方程失分的考生不少。
如第21题,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
3 常见的概念模糊,形成错误的定势而失误。
4 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训练和提高,表现在证明题中,做题过程不能做到步步有据,过程严密。
如第26题.5 数学语言的运用有待加强和提高。
初中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这一基础的好时机,平时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口头、书面语的培养,特别是关键字、词,专用术语尤其要用准确.改进之处1.试卷中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较少,不能考查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2.试卷的难度系数较大,得分率较低,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3.期末考试的试题应以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而本试卷的能力综合题较多。
4.试卷中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目较少。
教学工作意见和建议1、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九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本次模拟试题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有听力考试和笔试两部分。
试卷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试卷总体感觉不难,但是从学生角度反应出试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要求学生能够排除干扰因素,并且注意知识细节和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一张质量比较好的考试试题,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们的水平,能基本反映出初中阶段的教学情况。
但是我认为涉及到的原题较多,这一点不是太好。
二、试卷命题的特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听力部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日常英语的能力,相当部分题目直接从录音对话中找到答案,但一些题目找不到直接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思考,从词语释义、句意理解或段意理解等不同方式悟出正确的选择,内容难度不大,而且语速不快,但部分学生本来基础知识欠熟练,而且没有掌握好答题技巧,也就是说没能按老师平时的要求,在听录音前,做到反复看透听力的题目,所以答题反应慢而失分,说明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还待提高。
其中出错较多的是第四题,尤其是第四题的2.5为失分率最高的题目,below 和lost 失分最多。
满分20分,学生得分还可以,大多数在15分左右,一个班满分的同学为两个。
第二部分为笔试考查,共100分,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考查。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有15小题,学生得分在11分左右。
大部分题目不是孤立地考语法知识,而是将他们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必须看懂题干的全部内容以后,经过思考方能选出正确答案。
其中出.错最多的是16、20.21.26。
这三个题反映出学生们对平时不太强调的单词和语法掌握不好,做题技巧还有待于加强,满分的同学一个班在四个左右。
第二题:完型填空。
分值为10分,大多数学生得分为7分左右,得满分的同学有一个。
难度适中,文章很容易读懂,但学生得分率并不高。
这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只是凭感觉做题,不利用所指导的技巧去分析题目,其中出错较多的是33.34.37、40。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这份试卷的基本分大约为98分左右,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想过程,从而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的基础知识,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我认为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与大家探讨:一、以课本为载体,转变知识的考查方法。
试卷中有许多试题都是直接从教材中选编或改编而成。
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以及计算题中的部分试题,特别是第1、2、3、4、5、6、7、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6题。
我认为这样命题给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那些认为课本无用论者严重的打击。
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
另外考查的形式和方法与课本所体现的不同,例如:第20题不是直接考查投影的基本知识,而是逐步地应用投影知识,使学生能通过解题,了解投影知识的真正内涵。
二、重视双基的考查,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我认为本试卷对课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都进行了直接考查和应用,而没有出现繁杂的内容和知识的叠加,例如:第2、4、7、9、10、13、14、15、17、18、20、21、22、23、24、25、26等,使教师认识到题海战不能使学生取得高分,更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而我们感觉到要使学生取得高分,使学生全面发展,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这张试卷用不同形式的试题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第10、15、16、20、23、26题)、分类思想(第6、8、15、22、24、25、26)题、分析与综合(第23、25、28题)。
三、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我认为《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平时教学和中考总复习工作的依据,2007年中考说明为依据,期末试卷中的试题基本以中考要求为标准,例如填空题的第18题是展开图的计算,虽然本题的得分率较低,难度较大,但它并没有超过中考的要求,仅仅是出题者巧妙将这两个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
2010年 2011年 2010年 2011年
10
8
20%
19%
18
19
30%
37%
16
17
32%
35%
6
a6
12%
12% 3
2011年度吉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布统计:
一级考点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考点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地球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 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
a
23
中考命题规律
• 该部分的命题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 际应用为背景,设计情景题,体现学以致 用的原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题型涉及选择、填空、实 验探究、计算等。
• 复习该专题时要注意对知识的系统化理 解和应用,尤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掌 握答题技巧。
a
13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课标要求:
a
14
重点掌握: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等。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 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 蕊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化学物质与健康
三级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硬水与软水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2010第二次月考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1.重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认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地理问题的基础。
没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学生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升华为综合能力。
2、重视对地理图表的考查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
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提取、分析、推理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学好地理的工具。
试题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配用了相应的图表,呈现了“无图不成题”的局面。
图表的设计,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判断、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思维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法的形成。
3、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综合性强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考查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社会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解决简单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年级总平均分为81.29分,总优秀率为66.85%,总合格率91.46%。
成绩较为理想。
三、存在问题:1、对于基础知识的强调不到位导致个别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较差,缺少分析能力,理解不到,不能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以得分。
2、审题不清,马虎丢分。
学生做题的时候对于审题重视不够,尤其做选择题的时候甚至未将题目看全就仓促作答,导致出现错误。
3、对于简答题提的指导力度不过,学生在做题时不知如何入手。
中考已经确定新增简答题的形式,可通过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情况可以看出来学生在这部分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不知任何入手去分析。
导致失分严重。
四、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对相近、易混淆的知识、概念等在复习时进行列表对比,对主干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梳理,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不混乱,能有比较清晰的知识脉络。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地”——地理位臵、地形、气候等区位特征等的教学,更要强调“理”——道理、原理,要教会学生用地理专业术语解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成因、原理,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答、答好。
2011年中考试卷的分析与教学反思
2011中考试卷卷的分析与教学反思塘沽二中刘海宇2011年的中考已经销烟散尽,我们结束了教学工作。
面对一年的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面对这份中考试卷,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试卷,认真反思教学,期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一、试卷分析2011年的中考试卷结构与去年基本相同,分为两卷。
卷Ⅰ为客观题,共计11小题。
分别考察了字音、选词填空、病句辨析、标点、诗句的赏析、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
字音的考察点集中在常见易误读的字上。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强化这些字的读音,如c组中“即物起兴”中“兴”的读音,很容易误读,但是这个词语在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书下注释里有明确的标注。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正确的字音和字形,不强调错误的书写和拼读,而且注意生僻的不必要反复练习。
选词填空需要答题技巧和方法,如结合语境做好前后词语的搭配、辨析词语的语境义、使用排除法和验证法结合等。
试卷的这道题就可以用结合语境搭配前后词语的方法。
病句的辨析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学生最为怵头的题型。
本次考察常见类型:成分赘余、词语搭配、成分残缺。
我们在七八年级教学时,可以讲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在结合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归纳病句类型,最后要有一定量的习题夯实就ok了。
标点的考察也与病句相同,是难点之一。
本次考点落在省略号的使用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标点的使用设立专题,研究标点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配合联系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诗句的赏析历来为经典题型。
结合本次考察的四个选项发现考察的范围涵括了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文,考点集中在诗词的主题和经典诗句的理解上。
AD选项考的主题,BC选项是诗句的理解,诗句的理解包括诗句的含义和在诗文中的作用。
课内现代文考察的是说明文,题目集中体现说明文的特征。
7、8小题共计八个选项分别考察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语言的特征。
6小题设置主要是对文章句子的理解。
复习时应该抓住文体特征(说明文和议论文)设立专题复习,强化辨析比较不同的表述。
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九年级毕业调研考试语文质量分析育才分校九年级语文一、基本情况分析1、本次考试共参加101人,人平102.2分;尖生数68人,尖率67.3;优秀89人,优率88.1﹪;及格100人,及格率99﹪。
与期中考试成绩相比各项指标有所上升。
二、答卷情况1.“积累和运用”部分:最高分28分,最低分20,平均在24分左右。
字词和文学常识、古诗词默写正确率较高,不少学生得满分;语言运用个别学生没有审好题出现失误;名著阅读部分对《西游记》的阅读较好;综合性学习回答较好。
2.散文阅读,平均得分在12分左右。
第一题回答较差,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回答不完整而失分。
其次是关于“自负”的理解不完整。
3、议论文阅读题,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
主要问题一是论点的概括不完整;二是论证思路把握不准确。
4.古文阅读题,平均得分在12分左右。
其中对实词理解和翻译句子答得较好,大多能抓住重点字词;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现人物方法的分析相对较差。
课内与课相比课外部分答题较差。
对古诗鉴赏题中第一小题内容理解不准确,表述不完整,思想感情分析全面正确,失分较少。
4.作文,平均得分在43左右。
大多学生选择题目命题作文。
作文存在的问题有些作文内容空洞平淡,语言贫乏;有些学生书写潦草,且形式单一。
三.下一步教学措施1.针对卷面上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要找准学生答题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纠错。
2.加强试题研究,注重整合资源,注重规律的总结与方法的积累。
3.提高课堂效率,提高续加强堂清的力度,落实好堂清。
4.要注意加大对现代文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与论文阅读训练,按照课标和中招考点加强训练,克服薄弱环节。
5.抓好综合性学习,减少失误率。
6.要继续加强作文训练,要在学生的写作思路、材料和语言上下功夫,在保证文通字顺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立意新颖、章法严谨等方面迈进。
7.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意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一、命题思想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中考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市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即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1、题型: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分为两部分,一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
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怀。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
3、范围:本次半期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和部分近代史的内容,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
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既反映了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又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4、成绩:从整个卷面看,成绩还是好的,平均分64分左右,达到学校的要求。
一部分学生还取得了90以上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角度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结果导致失分过多,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较简单,得满分的学生很多。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4小题、第11题、第22小题。
在解答选择题时,很多考生是按照思维惯性,在作原有题的基础上,不加思索的选择,而没有考虑题中时间的限定,所以出错的比较多,另外,不少考生因对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取代这一历史规律认识不足,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
201111九年级试卷分析报告
2011年九年级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英语质量分析报告这次九年级英语试卷的命题,从总体上体现了全市中考的基本精神和总体要求,其中个别题型也体现了灌南县命题的特色和教学的指导思想,如汉译英题。
总的来说,注重了双基的考查,紧扣教学重点,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导向性,突出示范性。
整个试卷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并适应中考情境,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样的试卷对英语学科明年的中考复习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校这次考试采用了全体老师参与并流水作业的批阅方式,参与阅卷的老师都能按照组长的指导要求,吃透参与答案,严格把握评分标准,并做到标准统一,对学生做到公平,公正。
从试卷结果来看,主要归功于我校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和采取的相应的得力措施,如早上起身后晨读,上午正课前的早读课以及晚自习前的学生自主学习等时间全部用来阅读英语,记忆单词,英语老师进班及时辅导学习方法,并针对一些作业进行抽查,对一些学困生进行实时地辅导提高,这些措施或许也是近几年长茂中学英语中考成绩持续上升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措施。
另外我校还组织平时每周一次的学情调查,这样能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补救做错的和不会的题目,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这次试题整体难度不是很大。
一.得分情况统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总体得分率在50%左右,其中失分率较高的集中在完形填空和听力题,其次是选词填空和按要求完成句子。
完形填空得分率低于40%,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理解上存在难度,同时有些是基础语法的问题,学生词汇量太少,使其无法完成猜测与推测;听力题得分率低于50%;选词填空得分率也低于50%,主要是最后的适当形式没有变化正确;按要求完成句子得分率没超过55%,失分的原因是一些细节上的失误。
另外,通过这次的答题及成绩分析可知,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答题习惯都存在问题,体现在审题不够细心,答题速度太慢,书写不工整,卷面不够整阿洁,这些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培养并提高。
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2011、11、10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韩集中学李志鹏一、试题分析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涉及到内容有世界近代史第1至第13课的内容,对所有重点知识都做了相应程度的考查,题型也较全面,分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期末调研试题。
二、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1、6、9几个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出错的试题及原因:第1小题,60%的同学答案不全。
第2小题,“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学生表述不清。
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共同结果学生也没理解。
大多数学生只能得到3—4分,这道题是这份试卷中综合性和难度最大的题,学生看不懂问题,不会从材料中找结论,以后一定注意多对学生进行做题技巧的训练。
(五)简答题第1小题,“哥伦布”易错写成“哥白尼”还有学生未能理解材料。
第2小题,大部分学生不能写全没有记清楚新航路开辟的重大意义。
三、采取措施1.夯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选择题是失分较高的题,满分和高分的试卷很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要突出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活用,注重以小专题纵横向整理归纳知识。
学习的第一阶段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
建议以精读课本、背诵检查为主。
第二阶段的小专题知识归纳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精选专题进行归纳练习,学会围绕主干知识设置专题,学会如何进行专题归纳。
第三阶段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复习,着重加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
2011年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分析王忠对于每年这个时候的九年级联考,我们都是非常重视的,从命题到评卷以及成绩的测算,都认真细致,所以也得到了广大基层学校师生以及家长们的重视与配合。
今年的中考考纲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出师表》一文,至此,课表规定的50篇需背诵的文言诗文,只有《孔子语录》(即《论语十则》)《杂说》(即《马说》)不做备考内容,其余48篇都在中考考试之列。
命题时我严格遵照考纲规定编制试题,应该说做到了不超纲。
在评卷过程中,我在完成自己的评卷任务的同时,针对语文、汉语文两套试题的答题情况,分别按照城乡兼顾的原则抽出五本卷子进行了全卷的详细阅卷与测算分析。
从抽样阅卷与测算结果来看,本次联考答题情况,可以说喜忧参半,成绩喜人,问题也不少。
以上表格是对本次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及答题情况的分析,在这一部分的各小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主要问题存在于“枢”字的注音和错别字的找出与修改,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书写内容的寻找方面失分。
2、此题出自课本,约四分之一的同学没有答出此题,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教材不熟悉,也说明学生在用词上还有待于提高。
3、此题中前两句话来自课内,而答案亦在其中,而仍有四分之一多的学生丢分,表现为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不够渗透。
4、修改病句已成顽疾,根源在于对句子成分教学的严重忽视。
(个别学生答得较好,补充了参考答案。
①句:把“我们”移到“在参天……”之前;②句:把“几倍或几十倍”改为“非常多”或“许多”)5、对名著内容不熟悉,读名著的时间严重缺乏,教师没有有意识的引导。
6、这道试题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得分率,说明在这方面学生掌握得较好;7、大约一半的学生未能得分,说明在文言文实词方面,学生欠缺,在教学中应该加强;8、古诗文默写近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得分达到5分以上,失分原因主要是字型错误,其次为脱字落字,部分同学背不准确,少部分同学不会。
9、失分率高达74.67%,说明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掌握严重不扎实,我们应该注意踏实稳妥,不要贪多求快。
2011年九年级第一次质检试卷分析
2011年九年级第一次质检试卷分析本次质检试卷难度中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考试出来后,学生普遍认为偏难,不知道如何去做。
反映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不高,特别是理解和运用能力差的特点。
全校成绩最高分为112分,及格率49%,优秀率12%。
质检试卷分为四大部分,总分130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20分,下面对本次学生考试作试卷分析。
一、基础整合部分。
基础整合26分,这部分是学生失分多,20分以上的学生寥寥无几。
主要是选择题第三题,我国历史上的“六居士”是谁?“花中四君子”是什么?学生比较模糊,导致选错答案。
三道选择题全对的很少,说明平时积累少。
诗句填空完成较好,满分多,问题存在“濯清涟而不妖”的“濯”写错了,“涟”写成“莲”。
这是平时不注意字词书写造成的。
仿写句子、写对联及广告词,平时练习做过,容易得分。
二、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目,名篇之一。
试卷难度不大,考察学生的翻译和概括文章段落能力。
最后一题“这段文字的内容要点”学生理解成段意“广开言路”的多。
2、现代文阅读两篇,一篇出自课内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另一篇课外说明文《湿地》。
第一篇考察作者、文体、修辞、论点、论证方法、词语的理解;第二篇考察说明方法、说明特点、中心句等。
难点在本段数字的说明特点是“多用约数”,有些学生答成“多用确数”等。
3、名著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这几年一直不考,学生有点突然,但“草船借箭”故事非常熟悉,不被难倒。
三、作文部分。
作文延续了话题作文形式,以“友谊”为话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考生取材范围广,有利于考生把平时的学习生活锁事收集起来,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写作的积极性和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
友谊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讲十分珍贵,所以文章中真情实感体现得非常充分,话语多。
名句、诗歌、排比修辞随处可见,就连成绩差的学生都写得满满的,写得非常实在。
能把学生的真情实感挖掘出这么深,考试中还是第一次,命题者抓住了学生的特点。
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1、整份试卷体现了思想和知识的融合。
试卷体现着语文知识的考查,自不多说。
本份试卷,更是充满着人性关怀,充满着爱的教育。
其中文言文爱国忠心廉洁;说明文是教育呼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议论文是建造和谐社会;记叙文是教育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从而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奋斗,做一个上进积极的人;写作则是鼓励孩子勇于改变现状,突破自我。
整份试卷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爱环境,爱自己,爱国家的教育,全卷充满着人文关怀。
2、整份试卷沿用了中考体例,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卷面形式,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稳中有变。
试卷分三部分,各部分的分值与以往的分值大体相当。
其中A卷:第一部分基础积累部分共8个小题,占30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7个小题,占30分;第三部分写作,占40分。
B卷:第一部分诗歌鉴赏共3个小题,占10分;第二部分课外文段阅读共6个小题,占20分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共3个小题,占20分。
3、本份试卷阅读量增多,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
其中,文言文阅读,容量大大增加;说明文阅读中增添了阅读链接和图表阅读;而在议论文阅读补充论据时,增添了常见的文言语句的阅读理解,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深度。
4、本份试卷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生活。
说明文阅读,从实际出发,从人们关注的环境入手,议论文阅读重在构建和谐社会,记叙文阅读从一个调皮的孩子角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一种大语文的感觉(生活就是语文)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其分析:这份试卷,尽管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得分普遍不太理想。
就我班为例,80分以上共1人,60-80分的人共计17人,全班平均得分84分。
先将学生每一部分的得分情况和失分题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如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6分以上的同学只占三分之一,大多数同学集中在14-15分,,而13分以下仍有一小部分同学。
丢分最多的题目集中在了字形的把握,仿句练习,和名著的人物形象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九年级二班第一学期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临泉县艾亭中心学校
任课教师:徐彬
2011/1/22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班级:九(2)科目:数学科任老师:徐彬考试时间:2011/1/20一、基本情况:
二、试卷特点:
本次数学期末检测试卷主要着重考查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探究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淡化与减少机械记忆性的内容,情景力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和基本运算的考查,同时渗透了数学思想的考察和应用。
三、试卷内容分析:
本次试卷主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为主,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四、失分原因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本次试题基础题所占比例大,从答题情况看,选择和填空题失分较多,导致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成绩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如:选择题第6题和第12题失分较多。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填空题第15题。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如:解答题第21题。
4、整体表现为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题的习惯。
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同学解题不用演草纸,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布局和设计,解题思路混乱,涂改现象严重,答
题结束不能认真检查。
如:解答题第22题。
5、平时检测密度不够,只注重了新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尤其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对规律探究性问题缺乏归纳和分析的能力,不能正确运用整体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五、教学启示:
通过检测的阅卷分析和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后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表述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还需在教给学生“严谨、勤学、善思、好问”等方面的发展多做探究。
4、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进一步改变教学内容“难、偏、繁、旧”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尽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和矫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进一步细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课堂转差。
转差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尤其作好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入手,避免学生心理抵触情绪的产生。
6、增加平时检测密度,多出好题、新题,拓广学生知识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力求使学生学习数学像学习其他课程一样生动有趣。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临泉县艾亭中心学校
任课教师:徐彬
2011/1/22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上,在其它工作中,都有明显的进步。
我开学伊始就给自己下定了一个目标, 要竭尽全力教好两个年级的课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辛勤耕耘,终于实现了既定目标.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经验不足, 以及自己的急躁情绪,也曾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总的来说, 无论是教学方案,还是教学效果, 都是成功的。
这几个月披肝沥胆, 呕心沥血的工作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成绩是有口皆碑, 有目共睹的。
如果一定要由自己说出优点的话, 我可以举出以下几点:
一、治学严谨
本学期我自从我担任两个加强班的数学课,深感教学经验不足, 我为了尽快进入状态,抽出大量时间听了本校多位数学老师的课,吸取他人长处为己所用。
由于自己刻苦钻研,在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即使如此,我深感水平不够,经验不足。
从一开学,我就开始多方搜集材料, 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复习资料。
自己订阅了数种报刊并经常到阅览室阅读报刊, 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和拓宽知识面. 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决不放过, 尤其是在学术方面,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并且对待课程中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虚心向他人求教。
二、工作态度认真, 对学生极端负责
我对后进学生的补课,更是不遗余力. 力争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更牢固。
我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迅速找出解决
问题的方面,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不循规蹈矩, 墨守成规。
同时,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并在平时和考试中都严格要求学生, 有时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学生一开始啧有烦言, 尽管如此, 我并不因此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 为了把后进学生的成绩提上去,苦心孤诣, 绞尽脑汁, 想尽了一切办法. 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对于不是本班的学生, 我也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 一旦有其它班级学生提出要求, 照样热情辅导, 提供复习材料。
三、对待上级指定的任务,积极完成,速度快,质量好,不讲条件,不提要求。
任劳任怨, 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范。
每当接到领导下达的任务, 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四、最后一方面, 就是我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对待工作和周围的人群。
我的独特的个性和处世原则以及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 也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在我的带动下, 全体学生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我无意中为数学的教学提供了一剂良好的催化剂。
当然, 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就是要象学校对全体教师的要求的那样: 教师无小节, 处处为楷模. 在道德品质方面, 我觉得自己问题不是很大.毕竟我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 并且自认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 有良好修养和基本技能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在政治上,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能够保持和党中央高度一致。
在思想上, 时常以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要求自己, 用名人的事迹和名人名言激励自己, 使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没有任何过失, 也没有给任何人在这
方面留下可以指责的余地. 唯一一点就是自己由于长期受到各种浪漫主义的文学和艺术的熏染, 使自身的外在表现过多地呈现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理想主义色彩, 有时显得与目前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我今后的目标是:
一. 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是停滞不前,自以为是。
二.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在工作中, 虚心学习同事的先进教学经验, 见贤思齐, 从善如流,主动与同事搞好关系。
言语谨慎, 举止得体, 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 在其它方面,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有缺点就改,有不足就纠正, 争取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无可挑剔。
在学校多学一些专业技术, 争取一专多能, 以便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但我有决心在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中, 任劳任怨, 全身心地对待教学工作, 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总之一句话,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教育事业抛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酬谢领导和知己、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