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佐才为了克服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与学校教师之间、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弊端,充分发挥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点、提高教师自主权和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的优势,搞好我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现就校本课程的性质、类型、特点、开发和效应谈一谈,与同仁共磋。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

简言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具体地说就是某一类学校或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性质、类型及特点(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

而显性的校本课程比较强调课程的多样性,且不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可以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校际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甚至包括某些地区学校共同合作编制的课程。

隐性校本课程具有随意性、偶然性、独家性等特征。

它表现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别需要和发挥创新意识,体现在教师介绍乡土内容,增加最新动态,综合多学科知识,补充学习内容,给学生开小灶,展现教师独特见解等。

(二)校本课程的类型。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划分校本课程的类型:第一,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第二,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和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导致中央、地方、学校与教师之间基本权力的调整和变更;校本课程体现放权,而不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不仅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鼓励和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共38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共38页
2、2019年3月31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 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为学 校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课校
程 开

发课
简 单



选修类课程 活动类课程
统选类
礼仪 心理健康人文社会类 艺体综合类
中年级 • 舞蹈、小博士数学、英语ABC、小记者、长笛、绘

高年级 快乐英语、舞蹈、数学思维、趣味写作、器乐
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项目 校本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开发
课程 目标 参与 人员
以发展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等 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
所有与课程有关的人士,包括学 校成员以外的人士
学生无个别差异,是被动的 学习个体,课程可以在事前 做好详细的、完善的计划
教师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教 师的职责就是依照设计好的 课程方案加以忠实地呈现
专题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 内涵、 理念 及意义
本专题提纲: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学生文化:“自主发展、追求卓越”。 “自主发展” 就是要紧紧抓住自己发展的命运,相信自己的潜能,培 养自己的特长,规划自己的未来。让每一名附中学生迅 速形成“我要发展,我要成功,我要优秀”的内心需求。 “追求卓越”就是在学校和老师的引领下,在学长们拼 搏进取、追求卓越以及优秀学业成绩的影响下,让每一 个步入附中的学生都要树立“非卓越无以辉煌”的信念 和精神追求。
人文类(语文节、英语节等) 科技类(科技节等) 专题类(读书日、物理年等) 社团类(文学社、话剧社等) 综合类(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学校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规范。

1.背景介绍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发的适应性和个性化课程。

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目标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应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

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确保其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制定程序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制定校本课程的程序。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课程开发和管理。

该小组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如需求调研、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逐步完善校本课程。

4.师资培训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师资的培训要求。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5.教材编写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教材编写的要求。

学校应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的教材。

教材编写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确保教材的质量。

6.资源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应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各种资源。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

7.评价体系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8.监督与考核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校本课程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监督。

同时,学校应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9.信息化支持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学校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教育应用软件等,提供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辅助等支持工具,便于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需求,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二、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应与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目标相一致,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规定校本课程开发流程1.明确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和相关人员的职责;2.制定课程开发流程图,确保每一流程环节得以顺利进行;3.在流程中设立必要的反馈机制,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1.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和场地;2.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3.设立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五、保障课程质量1.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和修订;2.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

六、推广与共享1.鼓励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2.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供其他学校参考和借鉴;3.举办校本课程开发和分享经验的研讨会,促进校本课程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七、制定校本课程监督机制1.明确校本课程的管理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明确的监督和考核;2.建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3.定期组织审核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课程进行整改或淘汰。

八、加强课程宣传1.制定相关的宣传策略和措施,向全校师生宣传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2.通过校园媒体、校报、校网等途径,广泛宣传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和优势;3.加强家校沟通,向家长介绍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九、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1.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估;2.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制度1. 目的和意义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中小学课程开发行为,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工作,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环节。

3. 组织架构教育部负责全国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监督。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设立课程开发与管理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工作。

4. 课程开发流程中小学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下流程:4.1 需求分析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形式和资源等。

4.2 课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课程框架、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等,确保课程内容科学、系统、有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3 课程实施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计划,明确教师职责、学生学习要求等。

教师应按照课程设计和实施计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4.4 课程评价建立课程评价机制,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水平、课程资源利用等。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

5. 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5.1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5.2 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3 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发数字化课程,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率。

5.4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6. 监督与保障6.1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小学课程开发工作。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校本课程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校本课程定义本制度所称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和教师专长,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第三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1.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注重学校特色,发挥学校优势。

3. 尊重学生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1.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工作。

2. 校本课程开发应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和学生需求,制定课程开发计划。

3. 校本课程开发者应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确保课程质量。

4. 校本课程实施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注重教学效果。

第五条校本课程管理1. 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师调配等。

2. 校本课程教师应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程实施工作。

3. 学校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确保课程质量。

第六条校本课程考核与评价1. 校本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实际收获。

2. 学校设立校本课程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价。

3. 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课程质量。

第七条教师激励与保障1.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优秀校本课程开发者给予适当奖励。

2. 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培训、交流和科研等。

3. 学校关注校本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第八条学生管理与服务1. 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本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学校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校本课程,确保学生学业平衡。

3. 学校关注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辅导与支持。

第九条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学校有权责令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1. 概述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制定并实施的一套针对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管理规定。

它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 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需求,设计和制定适合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设置。

同时,要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4. 教材选编教材选编是课程开发中的核心环节。

学校应该综合考虑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选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合适教材。

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材的创新和改进。

5.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6. 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7. 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是保证课程开发与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和教育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8. 专业合作专业合作是推进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改进课程。

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支持,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9.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管理规范。

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一、背景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并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1.确保学校的课程开发与管理符合教育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3.有效监督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课程开发1.学校应设立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定课程开发计划。

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处长、学科负责人和相关教师代表;2.课程开发计划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内容;3.学校应定期评估和改进课程开发计划,确保课程的及时更新和适应性。

四、课程管理1.学校应建立课程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课程相关事务;2.课程管理机构应制定课程管理规定,包括课程教材选用、教师培训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内容;3.学校应设立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处长和相关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审批和监督课程管理工作。

五、课程评估1.学校应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评估和学生反馈评估等;2.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相关部门,用于改进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3.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估机制,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六、处罚措施对违反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停职或解聘等惩罚措施。

七、附则该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以上是《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该制度的起草和修改需遵守教育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1. 课程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内部教师和管理团队的合作,独立设计、编写和评估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国家课程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其次,开发课程要紧密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最后,课程开发要富有创新性,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3. 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确定需要开发的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学实施和评估等步骤。

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确定需要开发的课程。

其次,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然后,进行教学实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4.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团队,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项工作。

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和改进的每个环节,共同探讨和决策,提高课程的质量。

5.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供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教育资源。

其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6. 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校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

其次,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课程开发的效果也可能各异。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

7. 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教育部门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其中,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概念、意义、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教育工作。

二、课程开发的概念、意义和目标1.概念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师生实际需求,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设计和改进,形成符合学校特色和教学要求的完整课程体系的过程。

课程开发涉及到教学理念、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方面,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意义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课程的科学设计和不断改进,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程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研究。

通过对课程的开发和改进,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课程开发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通过对课程的优化和改进,可以使学校的教育品质得到提升,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3.目标课程开发的目标是设计出一套符合学校教育目标和师生实际需求的完整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创新化。

三、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开发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2)精心设计。

课程设计要符合学校教育目标和师生实际需求,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3)灵活性。

课程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进。

(4)评估导向。

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评估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评估来检验和改进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方法(1)调研分析。

在进行课程开发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了解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各个学校纷纷推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概念、目的、实施与管理四个方面展开回答,并总结这种规定的意义。

一、概念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自主开发的本土化课程。

这种课程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设置和选修课程两个方面。

学校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办学理念,确定所要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课程;选修课程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

二、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三、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学校需要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

然后,教师团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的实现。

接下来,学校应组织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课程和教学方法。

四、管理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领导层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学校领导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要求。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和监控机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素质。

同时,还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改进校本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参与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他们应主动参与和反馈课程开发和管理过程。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参与课程编写和评审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个人能力和兴趣。

七、家长支持家长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期望和反馈,并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育管理

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育管理

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育管理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育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着重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符合本校实际需求和特色的课程。

它与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相辅相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1 课程定位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需要明确课程的学科属性和培养目标,确保与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同时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1.2 资源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整合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材资源、实验装备、教学环境等。

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取外部资源支持。

1.3 参与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师生合作研究、课程研讨会等形式,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学生和家长可以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指将开发好的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几个关键要点:2.1 教师培训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课程理念、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分享,促进经验的传承和学习。

2.2 教学资源支持学校应该为校本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与其他学校、图书馆以及专业机构的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3 评价与反馈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学生作品展示、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

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的开发管理与实施细则及考核

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的开发管理与实施细则及考核

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的开发管理与实施细则及考核为了有效实施小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研究、自主探究和合作学校的能力,___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实施细则。

该细则旨在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落实新课程标准,发挥学校改革发展示范作用,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该细则的总体目标是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挖掘教师编著潜能,形成___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___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决策人和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担任组员,具体负责分学科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审定。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考核和奖励办法,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校本教材实际应用,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校本课程和教材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除了领导小组的工作,___还抓好理论研究和宣传,让全校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积极性,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leading group for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search ___ issues related 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___ should participate in correspondingschool-based curriculum activitie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and strengths。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定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从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重要性、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以及具体步骤等方面展开回答,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的表达方式。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通过调整、改进和创新教育资源,设计具有独特特色的课程设置。

它旨在使教育更加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深入研究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性。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通过针对学校实际需求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此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课程开发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课程设置。

其次,课程应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以便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同时,课程还应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织。

此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应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他们应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人。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步骤和流程。

首先,学校需要组织课程开发小组或教研组,负责进行相关工作。

其次,小组需要深入研究学校的教育目标和需求,与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建议。

然后,通过调研比较其他学校的经验,吸取优点并创新,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和内容框架。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龙舟xx中学xx一校本课程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校本课程的根本特征⑴课程目标的针对性A、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需求和兴趣爱好;B、针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教师状况、学校资源;C、针对社区环境、社区条件、社区需求和社区特色.(2)课程内容的开放性A、课程开发者的广泛性决定了内容的开放性B、学生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xxC、社会、经济、科技的开展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动态性(3)课程决策的民主性A、课程是校内外资源及各类人员智慧的集合B、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有自主权C、在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学生、教师有主动权(4)课程形态的个性A、表达学校的特色、风格、个性B、表达学校教师、领导的素养及xxC、表达与社区、社会开展的同步性3、校本课程的意义(1)作为一种新课程的开发策略,表达了课程开发及课程决策的民主化2)能更好地表达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在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我们的办学宗旨只能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课外活动等有限的途径表现出来,在系统性、结构性、连续性、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多限制,而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比拟系统的、结构化的把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表达出来,拓宽学校发挥教育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水平.(3)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满足了学校开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由于他们广泛的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校本课程能更加贴近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从而丰富学生在校生活体验,并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4)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是具体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方面的各项规定的重要举措.(6)能够为教师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时机要求学校成为吸引教师工作的场所,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形成支援、激励和合作的气氛,这些条件的创设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特别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过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已经编写完成的,甚至连参考书都已经备齐的教科书,教师的能动性主要表达于教学方法一个环节,专业水平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使教师有时机全面地了解课程的编制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为教师提供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二、校本课程开发1、校本课程的界定2、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开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其中开发〞是指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到课程实施与改良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课程开发,这时,学校是课程的权力主体,所开发的课程叫校本课程,它就成为一个课程板块,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国家仍是课程方案的权力主体,学校教师更多的是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这时,开课程目标已经明确规定,课程内容也根本确定,但学校教师仍然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就课程资源、单元进度、授课顺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课程议题进行自主决策,可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3、澄清两个易混点(1)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不能混(2)校本课程开发指向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校本课程那么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和结果,一般表现为学校自主决定的可供学校选择的课程方案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不仅表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上,更表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自主开发自己学校的独特课,也可以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从而使国家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 但它并不改变国家对于课程权力的主体性质.而校本课程的权力主体显然是学校,因而准确的说是校定课程,而且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对象范围的一局部.(2)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不能混淆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心落在校本课程〞上,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一个课程板块,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它们共同构成根底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这时,课程开发活动,开发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地方层面的,还可以是学校层面的即校本〞的,这种开发活动既可以只针对局部课程,也可以针对全部课程,具范围是不确定的,因而,其享有的权力和承当的责任就会很大,也就是说校本的课程开发〞在理论上享有对学校全部课程事务进行自主决策的权利.4、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模式(1)需求主导模式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即以学生的需求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其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开展需求,通过对学生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学校办学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培养和提升教师和校长的课程意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2)条件主导模式以学校资源条件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有限考虑的是学校的现实可能,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其它因素只能服从资源条件的限制,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教师条件等.比方,有些课程可能是学生很需要的,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只得割爱;有些课程,学校开设出来学生不一定特别需要和喜欢,但开设了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好,学校还可以继续开设,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需要.(3)目标主导模式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办学目标,其它因素只能服从或效劳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开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引导和带动的.比方,有些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是一致的,但却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只要学生不是特别反感的,学校就会坚持开设,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吸引和激发他们进入课程与教学过程;有些学校现有资源条件并不具备某类或某门课程,但只要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就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设.5、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A、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一是政策依据,尤其是三级课程治理政策在本地区的具体落实;二是描述本校学生实际需要和特点,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需要空间;三是描述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四是描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主要说明学校的开展方向.B、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概述的目标不易太多、太复杂)C、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一是按内容性质进行规类;二是按治理性质进行规类.(3)教师的课程说明为了更好的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最好撰写一份针对学生的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要尽量突出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的意义和特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步骤(1)分析阶段分析学生:学生的根本状况、学生的需求状况;分析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哲学思想、传统特色等;分析教师:教师的素养、水平、特长、优势;分析资源:校内外教育资源;分析社区:社区气氛、家长状况、社区特色.分析阶段需要形成的材料: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底、条件及资源状况分析.(2)选题阶段根据分析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工程及工程框架第一步: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及开发意向;第二步:在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中征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工程、专题(特别应注意教师个人的选题);第三步:学校广泛听取意见,对所征集的选题进行筛选;第四步: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开发工程或主题.选题阶段应形成的材料: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程说明.〔3〕设计阶段根据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定的工程,组织教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工程或专题设计第一步:落实工程的分类〔可采用招标制、自荐制、小组承当制、群体开发制等方法〕;第二步: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一般内容,它包括主讲教师、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教学材料.二是具体内容,它包括目标陈述、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第三步:具体进行课程开发纲要的编写与材料的撰写;第四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并通过纲要.〔4〕实施阶段A、校本课程实施的两种根本形态必修校本课程〔共性:表达学校特色、传统〕选修校本课程〔个性:表达个性开展需要〕B、校本课程实施的根本方法〔有讲座式、自学式、研讨式、体验式、实践C、校本课程评价〔有主体评价、开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多元评价等根本评价思路〕3、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类型A、特色类:表达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社区特色的校本课程.B、社会类:开发与学校紧密相关的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事件、人物、团体、单位及其它.C、兴趣类D、科技类E、艺体类F、人文类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治理与评价1、校本课程开发的治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或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不仅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而且本身也应该成为一个进行宣传和发动,提供支持和效劳,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所以,该组织成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且要表达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它的工作程序要有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的精神,要有利用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充分开展和表达.A、规划、筹划本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B、制订、编制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方案及开发纲要C、审定开发成果〔主要指纲要、指南、资料、材料等〕D、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与治理,并制定相应的举措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监控E、对课程质量的治理实施前,对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水平以及开展教学的资源条件〔现有条件承受力与课程本钱〕.实施后,对效果治理可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反映,教师自己的总结与同事的反映,治理部门抽查结果等信息来决定校本课程的进退.F、对学生选课的治理〔开学时,给学生一周的自主选课时间,太长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G、对上课常规的治理H、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治理根据对学生的考勤记载,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总结、报告、小组评议等给出学生的课程成绩,并将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2、校本课程的评价A、评价的根本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针对性原那么、主体性原那么、动态性原那么、实效性原那么〕B、评价的根本方法〔资料袋评价法、个人开展评价法、综合评价法、过程及效果概述法〕C、评价处理校本课程评价应纳入对学生总体评价范畴,其评价结果要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或素质1、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所特有的突出的风格和特点2、学校特色的根本特征积淀性、相对稳定性、社会性、兼容性、开展性等特征.3、决定学校特色的根本因素A、学校及校长的办学思想B、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群体C、学校的传统优势及特征D、学校潜在的开展水平及初显的特色因素E、学校、社区、社会的资源条件4、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开展)(1)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底A、学校特色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B、学校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更具有系统性、传统性、开展性和标准性(2)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生长点A、校本课程建设应为生成和开展学校特色效劳B、增强校本课程建设能加速学校特色的形成5、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的根本思路、方法、途径。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学校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的教学设计,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允许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更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贴近实际:校本课程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开发。

2.科学合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效果的合理性。

3.多样化:校本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综合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需求分析:学校应通过调查研究和学生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2.教学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团队进行教学设计,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3.内外审议:教学设计完成后,学校应进行内部评审,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可行性。

同时,还应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审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4.方案修订:根据内外审议的结果,学校应及时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

5.试教实施:针对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学校应进行试教实施,了解和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可行性。

6.成果总结:试教实施完成后,学校应总结成果,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意义,为后续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校本课程是指根据教育部的教育规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和目标,由学校组织编写和制定的课程内容和教材。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目标与原则、实施步骤、评估与改进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必要性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学生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其次,学生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目标与原则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社会需求。

课程开发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均衡等。

因材施教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发展要求课程开发要贯彻学科整合、跨学科融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科学、审美和实践素养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要求校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协调发展。

三、实施步骤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确定课程目标。

学校需明确所制定的课程目标与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发展方向相一致,借鉴相关教育政策和专家意见,确保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其次,设计课程结构。

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结构,确保各个学科的衔接和整体性。

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一、引言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日益提高。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围绕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对教育管理者的参考和借鉴。

二、教育目标的确定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即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这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包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开发与设置。

三、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开发的原则包括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全面发展、追求创新和独特性。

学生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应该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充实和乐趣。

此外,课程应注重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者应追求创新和独特性,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提升教育质量。

四、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置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

课程设置应符合科学的教育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此外,课程设置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课程开发与设置的步骤课程开发与设置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内容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

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背景。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接下来,编写适应课程内容的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教学实施结束后,需要进行评价反馈,检验教学效果,为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在课程开发与设置管理制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合理布置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评价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引入我国:
1、99年6月,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制
2、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新课程的特点:
讲究平衡与结合: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的平衡。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平衡
*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平衡
*“打基础”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平衡与结合
*认知发展与情感体验的平衡与结合
*多元智能的发现与开发
*文本学习与行为实践活动的平衡与结合
*事实知识、原理和规则知识、方法策略、知识学习的平衡与结合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平衡与结合
*独立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平衡与结合
三、秦使校本课程现状:
*课时安排:固定课时,每周一节
*组织机构:县区课程审议机构
*政策保障:秦市(2005)127号文件,纳入市级教学评估体系*队伍现状:教研员队伍,教师队伍
*课程资源:乡土资源、学科拓展、校本教研
*教研活动:市课程开发方案、案例、课程故事评比,同时将新增优质课程评比
*课题研究:县区学校质量不高,启动市级课题加以深化
*存在问题:人文学科类、文艺类居多,自然科学类少;以常规课程教学形式为主,实践探究形式较少;小学、初中课程内容设置差别不大,且少深度;多以教师开发为主,与学校办学目标关系不大
*现在基本上是三大类:兴趣类、学科拓展类、学校特色类
初步结论:
*对校本课程价值的认同是课程实施的思想基础
*健全的课程领导机构和必要的制度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兴趣活动课题是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是主要模式
*区域性推进的效益与行政支持力度、教研水平成正比
四、校本课程的界定: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题,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开发并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
*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和教研室组织指导开发的,主体为学
校教师
*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内外部的“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
*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办学模式
五、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是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中的概念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的,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它具有权威性、合法性与强制性。

校本课程中,教师是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地方课程目前主要是省编教材,,是对国家教材的补充。

而校本课程反映的是不同学校的需要,即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选修。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国家课程,是必修课,它不是一门校本课,,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

综合课开发的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

在实施上,综合实践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形式。

但不是所有的综合实践课程都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中的调查、研究、访问,可以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中去。

二者之间有交叉也有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依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和实践活动课可以与地方、学校自主实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优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学校特色、与乡土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是以选修的方式出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必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
*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没有得到解决
有的把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同,有的隔离开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门类:显性课程(综合活动、兴趣活动)
隐性课程(乡土化的、学科课程、校园文化)
这两类课程应该相互结合
*内容维度:主题式(卢龙五里台《葡萄》)
领域式 (一般科学文化类,如《书法》)
区域式(家乡文化《美丽的秦皇岛》)
*开发方式:选用、改编、新编
*资源维度: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学科拓展延伸类
***开发程序:首先建立组织机构
1、需要评估:学校、学生、教师及社区现状
2、确定目标:学校课程总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与办学
理念相一致)
课程大致结构(两大类结构)
3、组织与实施: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教师申请,学校审批,形成课程开发方案(什么课,多少学时,如何评价等)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应放在教师档案中)
4、评价:学校方案,教师纲要、学生成绩
只要是学校开发,就必须有四个程序,三个文本!
5、问题认识:
*校本课程就是编教材吗?如果有,可以保留,如果上升不到,有纲要即可。

*校本课程仅限于学校内部吗?可以与校外合作开发。

*校本课程与过去的兴趣小组一样吗?如果叫课程,必须有四个元素,否则叫兴趣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撰写开发方案与课程纲要吗?
*校本课程需要走多远文化道路(区域开发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可是目标、内容、形式,实现方式、评价等)
*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最终方向:特色学校、建构特色课程、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课程方案(学校的)
*一般认为,按发展水平分类,学校大致分为四类:
1、前合格学校;
2、合格学校;
3、特色学校;
4、全面优质学校。

研制学校课程方案是创特色学校阶段及以后阶段所学要的体现了学校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

*** 研制学校课程方案的目的:
1、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给自己看
2、为了给自己看,更为了方便自己做
3、为了有条理地做,更为有追求的做
4、为了有一个指导大家做的文本,更为了在研制过程中加
深对为什么做的理解和怎么做的思考
5、方案研制过程的意义在与方案本身
*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格式
1、学校发展现状:物质条件,非物质条件(长期积淀的学
校传统、办学理念、愿景、学生情况、家庭背景、周边人文环境)
2、办学特色与课程目标
3、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4、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与结构形态)
5、课程实施:(课时目标的确定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场地与设备的选择等)
6、课程评价
7、课程实施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二)、实施设计:必修与选修,课堂与活动
(三)、时间安排:日课表形式,完整日形式(校本一段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段时间,分段安排)
(四)、教学方法:
以学习知识为主(讲座、视听)
以培养品质为主(角色扮演、模拟)
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社区活动、小组调查)
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独立研究、共同探讨)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小学:等级+评语
初中:《河北省初中生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参考表》(2008年)“地方课程、校本门课程选修记录、
出勤、活动记录”
教师评价
课程方案评价:学校评价、县区评价*区域推进:
1、成立领导小组;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3、开展课题研究实验(不同区域、不同项目的学校)
后记:此为2008年10月26日在北戴河育花路小学,据秦皇岛市校本课程研讨会杨葛莉所长讲座稿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