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湿热病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
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
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
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
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
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
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
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
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
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
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
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
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2)【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
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
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
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
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
湿邪在表,宜用辛温芳香药物,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祛除表湿,如: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
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湿热病
更 容易损 伤脾胃,导 致湿邪 内困;又此 时暑气犹 盛,湿 气 机 。
易 蒸腾,且雨 水较多 ,湿气偏重 ,故易致 湿热为病 。故 1. 2. 3 病情缠绵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涩滞;热为
叶 天士 说:“ 外邪入 里, 里湿为 合”[ 1 ] ;薛 生白说 :“ 太 阳 邪,其 性炎 上, 易化 燥伤 津, 故湿热 病的 病因 “湿 ”
阴 内伤,湿饮 停聚,客 邪再至,内 外相引, 故病湿热 。” 与“ 热”,一 阴一 阳, 彼此 属性 不同, 侵犯 人体 后湿 与
[ 1 ];吴 鞠通说:“内不能 运水谷之 湿,外复感时 令之湿” 热胶 结,多滞着 难化,不若 “寒邪之 一汗可 解,温热之
[ 2] 。就是说湿热的发病,必须有外感湿热病邪和内在脾湿 一清可除”。这两种相互对立、矛 盾的病邪共同致病于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 nes e Medi ci ne Moder n Di s t ance Educat i on of Chi na 第 6 卷第 08 期 2 008 年 08 月
8881881
论辛开苦降法0 6 级博士研究生(21 004 6 )
摘要 :笔者通过对 湿热病的概念、 特点;辛开苦 降法的概念及 其在湿热病 中应用的论述 。对辛开苦降 法这一重要治疗 方法在湿热 病治 疗中的运用 规律进行了探 讨。
关 键词: 辛开苦 降; 治法; 湿热 病; 中 医治 则治法 学
1 湿热病概念及特点
机 不 宣 ”、“ 湿 久 生 热 , 气 阻 不 爽 ”、“ 暑 湿 热 必 先 伤
1 . 1 概念 湿热病,是 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气分”都是强调湿热病邪邪易阻滞气机。而身热不扬、畏
湿热病邪四季均可产生,但以长夏季节为甚。长夏湿热偏 寒 、身 重 、头 重 如裹 、 神情 呆 顿 、胸 闷 、脘 痞 、腹 胀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湿热病初起
伤寒太阳表寒证
四肢倦怠,肌肉烦疼, 胸痞等
+苔腻、渴不欲饮
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无汗
赵绍琴治案
李某某,女,20岁。初诊;1982年9月30日。 主诉:患者于8月5日自觉恶寒发热,体温
在37~39℃之间。曾服解表药,热势不退。 因持续发烧19天以“发烧待查”收住院治疗。 历用液体支持疗法、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卡 那霉素及雷米封等药治疗,中药曾服清营汤、 调胃承气汤、白虎汤、紫雪、至宝以及秦艽鳖 甲汤等方药,其效不佳。体温仍在38℃左右。 9月30日请我会诊。
宜涌泄
栀、豉、枳、桔轻开上焦之气, 使气化则湿亦化
薛氏所云:“涌泄”似非本证适用之法, 且栀子豉汤并无涌吐之功。此处“涌泄” 似可理解为清宣上焦气分郁热。
身热不甚,心烦懊憹,起卧不安,舌红, 苔黄,脉滑数。
热在胸膈
清宣郁热 栀子豉汤(《伤寒论》)
患者王某,去年10月其弟病故,三月后 出现头晕,晨起为甚,午后自觉发热, 时时欲吐,能食,口苦,胸中懊恼,时 烦不得眠,时神疲欲睡,二便尚利,尿 短赤,舌苔微黄腻,脉数。
栀子10、豆豉10、枳实10、桔梗10、 栝楼皮20、黄连6、柴胡10、半夏10、 甘草5
【原文】 7.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 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宜草 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 用,或加皂角,地浆水煎。(14)
自注:此条乃湿热俱盛之候。而去湿药 多清热药少者,以病邪初起即闭,不得 不以辛通开闭为急务,不欲以寒凉凝滞 气机也。
阳湿伤表证治
阳湿伤表
指湿邪伤表,已经化热
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滑石、豆卷、茯苓皮、通草、荷叶等淡渗 凉泄之品以利湿泄热,藿香叶、桔梗?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先师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
赵绍琴临证400法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先师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一)芳香宣化法(上焦)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痠沈无力,小溲赤黄,舌苔白腻而滑。
湿温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方法。
鲜佩兰5(后下)、鲜菖蒲8、大豆卷10、鲜藿香5(后下)、嫩前胡3、川郁金6、白蒺藜10、姜竹茹10、制厚朴5、川黄连3(研冲)、通草3。
(二)芳香疏解法(上焦)暑湿外受,表气不畅。
形寒头晕,周身痠楚,身热肌肤干涩,恶心呕吐,腹中不舒,中脘满闷,脉象濡滑。
法当芳香疏解,以退热定恶。
佩兰叶12(后下)、广藿香10(后下)、陈香薷5(后下)、大豆卷10、制厚朴6、新会皮3、制半夏10、苦桔梗6、枳壳6、白蔻仁5、煨鲜姜3、杏仁6、太乙玉枢丹1(研细分冲)。
(三)芳香化浊法(上、中焦)暑热湿滞,互阻中焦。
身热泛恶,呕吐痰水,胸闷腹中阵痛,大便欲泄未得,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舌苔白腻。
用芳香化浊方法,以定呕降逆折热。
佩兰叶10(后下)、藿香6(后下)、制厚朴6、半夏曲12、川连3、大腹皮10、佛手10、煨姜3、保和丸12(布包)、焦麦芽10、赤苓12。
上落水沈香末1、白蔻仁末1,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沈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
治说若不当,即可转痢。
(四)轻扬宣解法(上、中焦)暑湿蕴热,互阻肺胃。
身热头晕,咳嗽痰多,两脉弦滑畧数,按之濡软。
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需轻扬。
香豆豉12、炒山栀6、嫩前胡3、象贝母12、杏仁泥10、枇杷叶12(布包)、保和丸15(布包)、鲜芦根30。
(五)宣肃疏化法(上、中焦)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苔黄垢厚。
可用宣肃上焦,疏化畅中方法。
前胡3、象贝母12、杏仁10、香豆豉12、山栀3、炙杷叶12(布包)、保和丸15(布包)、黄芩10、焦麦芽10、枳壳3。
(六)轻宣清化法(上、中焦)暑热偏多,湿邪畧少。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
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代表方剂如银翘散。
(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
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
(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
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
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
“气化则湿化”对湿温病治疗的启示
“气化则湿化”对湿温病治疗的启示【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温病条辩》中“气化则湿化”的理论,探讨其对于湿温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本文认为湿温病初起,湿在上焦,应治以宣肺化气、祛湿开郁。
湿邪阻滞中焦,当重在运化脾气,宜用升降散之辛开苦降之法,使脾气畅达,水湿自从内化。
而治疗湿阻下焦,关键在于温煦膀胱利其气化,通利小便。
故治疗湿温病,重点在于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
【关键词】温病湿温气化则湿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六十六难》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运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可见,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
与此同时,肺、脾、肾三脏分属上、中、下三焦,其位置与三焦相近,故水液代谢及气机的升降出入与以上三脏关系密切。
湿为阴邪,重着黏腻,蕴蒸不化,胶着难解,常弥漫于三焦,阻滞气机,导致水液运行障碍,则诸病生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到“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由于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故认为宣畅三焦气机,通阳化气以祛湿是治疗湿温病的一个重要准则。
综观《温病条辨》,处处体现着这一理论思想,为临床治疗湿温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宣肺达表,透热化湿上焦湿热证候为湿温病初起阶段。
湿热邪气在上焦主要侵袭于肺,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致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障碍,而出现卫外功能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的病变。
故湿温初起应治以宣肺化气、祛湿开郁为先。
正如徐灵胎所云:“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宣化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温病条辨》谓:“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且为气化之先”。
拟用三仁汤,以透解肺卫郁闭之湿邪。
方中杏仁开通肺气;白蔻仁配厚朴辛开苦降,燥湿行气开郁;薏苡仁利水走下。
此三仁合剂共治上、中、下三焦之疾。
滑石、通草、竹叶淡渗利湿清热,竹叶又兼轻清宣透,达热出表。
诸药配伍,共奏宣化湿热之功。
湿热
浅析辛开苦降法
1 辛开苦 降理 论的历 史渊 源和发 展
成 无 己 、尤 在泾 等 曾在 诠 释半 夏 泻 心汤 时对 辛
《内经》对于脏腑功能失调 、胃肠寒热错杂的病 开苦降进行过论述。李东垣则充实了辛开苦降,并
证早有明确的论述,《灵枢 ·师传》日:“胃中寒 ,肠 中 创立了补脾 胃泻阴火升阳汤 、升阳益胃汤、枳实消痞 热 ,则胀 而且泄 ;胃中热 ,肠 中寒 ,则疾 饥 ,小腹 痛 丸等辛开苦降方 ,独创 了以诸 风药升发阳气 。张秉
(收稿 日期 :2010-09.13 责任编辑 :蒋力生)
· 6 ·
江西 中医药 2010年 10月第 l0期总 4l卷第 334期
治疗 湿 热病 证 用 药 规 律 体 现 了辛 苦 、寒 温 、轻 厚 并 (甘 ),以甘 缓 之 ,以辛 散 之 ”,“阳 明 之 复 ,治 以辛
用 ,芳 香 、甘 淡 为 主 ,以 开 上 、畅 中 、渗 下 的治 疗 原 温 ,佐 以苦 甘 ,以 苦 泄 之 ,以 苦 下 之 ”。 张 仲 景 则 遵 则 。Ⅲ3 吴 鞠通认 为 “非 苦无 能胜 湿 ,非 辛 无 能 通 利邪 《内经》的理 论原则 ,谨 守病 机 ,各 司其 属 ,集 辛 热 的
关 键 词 :辛 开苦 降 ;脾 胃病
中图分类号 :R 242 文献标识码 :A
“辛开苦降”法又称“辛苦通降”法 ,属 中医学八 等病证 。其病机 特点 多为寒 热错 杂 、虚实互见 ,病位
法中的“和法”范畴 ,是将辛热 (温 )和苦寒 (凉 )两 多以脾胃为主。《伤寒论》中体现辛 开苦 降法的方
胀”;“胃欲寒饮 ,肠欲热饮 ,两者相逆 ”。《素问 ·至 承 明确指 出“半夏 泻心 汤 ”中“黄芩 、黄 连与 干姜 ”的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
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
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
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
关于开泄法的运用
开泄法的运用体会开泄法是以苦(燥)、辛(化)、温(通)之法,宣展气机,泄化湿浊的方法。
针对病机为湿浊偏盛、困阻中焦,适应证是脘痞、胀、闷、痛,苔白腻,如胃、十二指肠炎症,小肠炎症等。
常用方法有:1.宣肺开泄法:又名“提壶揭盖”,常用药物有桔梗、杏仁、白蔻仁、橘皮等,常用处方三仁汤治疗温病初起,上焦卫表证。
2.芳香开泄法:针对湿浊,常用藿香叶、佩兰叶、荷叶(鲜品,后下)、陈皮、香薷、苍术、白蔻仁、石菖蒲。
3.理气开泄:“气化则湿化”,常用厚朴、陈皮、枳壳、枳实、砂仁、槟榔、大腹皮、藿香梗、紫苏梗。
4.温燥开泄:凡常处于低洼湿处患者常用,如苍术、白术、厚朴、干姜、生姜、半夏、白蔻仁、草蔻仁、草果、槟榔、砂仁。
需注意的是用量不宜过大,药品不宜过多,以免伤阴。
5.淡渗开泄法:常用木通、滑石、竹叶、淡竹叶、泽泻、猪苓、茯苓、薏苡仁、大腹皮、大豆黄卷。
其中大腹皮主要针对小便不好解+腹胀;大豆黄卷用量要大,起码60克以上。
临床上凡中焦湿热者离不开这5种方法,如苔厚重用温燥开泄,小便呈水样用淡渗开泄法+苍术,总之要综合应用并有所侧重。
常用的处方有一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杏仁茯苓广皮神曲麦芽茵陈大腹皮),针对三焦湿郁,脾胃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五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茯苓广皮大腹皮苍术谷芽),针对脘闷便泄;三香汤(括蒌皮桔梗黑山栀枳壳郁金降香)针对素体肥胖,募原直走中焦,出现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仁汤治疗中焦湿热;宣痹汤治疗中焦湿热伴有肢体酸痛。
苦泄法指以苦寒以清热,辛开以化湿,又称辛开苦降法,苦辛通降法。
如叶氏所言,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
针对病机为中焦湿热、湿热并重,适应证是胸脘痞闷或胀或疼痛,舌淡苔黄腻或黄浊,常用的处方:加减半夏泻心汤,黄芩、黄连、半夏、枳实、生姜针对中焦湿热兼恶心呕吐,如伴HP阳性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黄芩、黄连、半夏、枳实、杏仁针对不饥不食不便。
王灿晖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杂病经验
炎 、 砂 型胆 结石 辨证 当属肝 胆 气 滞 、 泥 湿热 内蕴 。 治 以辛 开苦释 、 疏肝 和胆排 石 。药用 : 柴胡 、 枳壳 、 青 皮、 夏、 半 焦栀 子 、 芩 、 金 、 内 金 各 1g 白芍 、 黄 郁 鸡 0, 海垒砂 各 1g 虎杖 1
日因进食 荤 汤后 自觉 胁 腹 窜 疼 , 中隐 痛 泛恶 欲 胃 吐 , 热起 伏 。舌 红 苔 黄腻 , 弦数 。B超 示 : 囊 寒 脉 胆
者 1 年前 作 胃镜 检 查 , 为 慢性 浅 表 性 胃炎 自诉 诊 胃脘 部 嘈杂 , 后作 胀 , 食 胃痛 隐隐 , 嗳气 , 泛酸 , 口干 ,
之效 。现略 举数 例 , 以窥一 斑 。
1 胃 痛 左 某 , 性 ,j岁 , 0 1年 5月 l 日初 诊 。 患 女 6 20 9
胃粘 膜损伤且 能消 炎杀菌
2 胁 痛
全 方于 辛 开苦降 中标
本兼 治 , 气血 双调 , 能取得 预期效 果 故 宋某 , 女性 ,7岁 ,0 1 4月 4日就 诊 。诉 昨 2 20 年
肝 气条 达 , 气降泄 , 胆 则胆 汁 流畅且能 助脾 胃气机 升
关键 词 : 内科 杂 病 ; 医 药 疗 法 { 开 苦 降 法 { 中 医 经 验 ; 中 辛 老 王灿 晖
王灿 晖教授 , 南京 中医药 大学博士 生导 师。王师 不仅在 中医理论方 面有很深的造诣 , 且具 有 丰富的 而
按 :脾 胃内伤 。 病 由 生” 王 师 认 为 , “ 百 胃炎发 病 , 因饮食 不 慎 , 多 情意 不 舒 , 湿 生热 , 胃碍脾 , 酿 壅
清 热燥湿 , 下气 和 阳 , 胃火 之上 冲 , 可 协吴茱 萸 降 且
两 清肝 胃; 炒枳 壳 苦辛 , 白 术苦 甘 , 中焦 升清 降 焦 助
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
1517利福平0.45g,每日1次,饭前2小时顿服,乙胺丁醇0.75g、异烟肼0.3g,每日1次,顿服,联合用药,并对症保肝,采用短程疗法6个月(治疗过程中监测肝功、血常规、血沉、X线胸片等),配合中药养阴清热,解毒活络散结法,用自拟方:玄参20g,地龙15g,丹皮15g,赤芍15g,生牡蛎20g,浙贝15g,丝瓜络15g,忍冬藤25g,黄柏15g,牛膝15g,夏枯草20g,连翘20g,威灵仙15g,蝉蜕15g,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
结核菌非相关的患者单纯口服中药,症状消失后停中药。
全部患者疗程结束后继续观察满1年。
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2个月内症状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疗程结束后一年无复发,有效:2个月内症状消失,6个月内偶有复发,疗程结束后一年内有复发,经中药治疗后症状消失,无效:2个月内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停药一年内反复发作。
4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86.7%;好转3例,占10%;无效1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6.7%。
病案举例:李某,女,37岁,患双下肢胫前结节红斑19年,伴时有低热,T:37.0℃左右,经中西药治疗(包括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青霉素及中药)病情反复发作,查PPD 试验呈强阳性,伴局部瘙痒和水疱,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沉38mm/h,血常规轻度贫血,尿常规正常,ANA(-),DSDNA(-),A NCA(-),考虑该患者的结节红斑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给予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联合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以上述中药汤剂加地骨皮20g,功劳叶15g,生地15g,百合20g,加强养阴清热之功,日1剂水煎服。
一个半月后结节红斑完全消退,停服中药,继续抗结核治疗满6个月,其间结节红斑无再发,停药后观察1年仍无复发,病情治愈。
小结:结节红斑临床上可分为:①急性单纯型:本型多见于青少年,复发偶见,发病初起往往先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头痛、咽痛、伴有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
【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治湿九法】
【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治湿九法】展开全文李东垣在《脾胃论·用药宜禁论》中指出:“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
”认为湿病多与脾胃有关。
兹就其具体的治疗整理出9法,列举如下。
1 袪风胜湿法此法多用于风湿之邪在表,见一身尽痛。
或手足太阳经为风湿之邪所袭,见头痛、项似拔、腰似折、腿痛等证候。
李东垣从《内经》“风胜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得到启示,认为“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在“风湿相搏也,以升阳发汗,渐渐发之”(《兰室秘藏·腰痛门·麻黄复煎散》)的原则下,李东垣重用风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等风药胜湿,若湿邪在表(非仅在太阳经),一身尽痛者,则以风药配苍术、白术等以祛风散湿,使经气通畅。
若经中有郁热,或湿邪化热,见身热者,加升麻;若湿邪上攻头目,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等,并视疼痛所在的部位或经络而加引经药;若兼见浑身肿,以面上尤甚者,合张仲景麻黄加术汤;若病在冬季者,加麻黄;若兼有麻木者,加黄芪、橘皮等以行肺气;若兼有热邪在上焦者,加黄芩(一半酒用,一半炒用);若下焦有湿热,见脚膝无力沉重或腰腿疼痛者,加黄柏、知母、苍术等清热燥湿,并以柴胡为引。
方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中除风湿羌活汤、清空膏、羌活苍术汤、《脾胃论》中除风湿羌活汤、苍术汤、解表升麻汤等。
2 散寒袪湿法此法多用于2种情况:①寒湿之邪在外,见肢节疼痛、身体沉重、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浑身麻木,睡觉则少减等表现。
②在中焦气弱的情况下,脾胃受寒或脏腑积冷,见中满腹胀、脘腹疼痛、大便滑泻、腹中雷鸣、白带不止等证候。
在治疗上,若寒湿之邪在外,李东垣多重用麻黄,并配桂枝、苍术或白术(取张仲景麻黄加术汤之意)等药以散寒祛湿,若湿邪较显,重用羌活,并配防风、独活及肉桂等辛温之品以散寒湿。
而面对中焦气弱,寒湿聚于脾胃的情况,李东垣会重用温中散寒之品如草豆蔻、半夏、益智仁、吴茱萸、干姜等,配茯苓、泽泻等淡渗之品以利水。
湿病的三焦论治探讨
薛生 白《 湿热病 篇》 中指 出 :湿热证 , “ 恶寒无 汗 , 身重头痛 , 湿 在表分 , 宜藿香 、 香薷 、 羌活、 苍术皮 、 薄菏 、 牛蒡子等味” 。叶霖 在评述吴鞠通治上焦湿温用三仁汤时指 出:若湿 自外 来 ,上焦 “
气 分受之 ……宜宣 通气 分 , 豆豉 、 如 苓皮 、 滑石 、 夏 、 半 猪苓 、 米 仁、 、 苓 蔻之属 ” 。故对湿在肌表 , 用药多取芳香宣透之品 , 如藿香
(医源》 4 减 。药用藿香 1g半 夏 9 , 《 )n J 2, g 赤苓 1g杏 仁 1g 薏苡 5, 2, 仁 2 g 白蔻仁 9 , 5, g 猪苓 1g 泽泻 1g淡 豆豉 1g厚朴 9 , 薷 0, 0, 5, g香
9, g 苏叶 8 , g 水煎服 , 剂 ,。 1 d 服用 3 , 剂 热退 , 诸症大减 。 因湿性粘 滞, 恐其卷土重来 , 故又守方服 3剂 , 诸症悉除 。 按: 本病为湿遏卫气 , 内外合邪 。恶寒少汗 , 是湿邪郁遏卫 阳 所致。 身热不扬 , 乃湿 中蕴热 , 热处湿 中的表现 。 午后湿热交蒸更 甚, 故午后热甚 。 湿浊 内阻 , 阳不升 , 清 故头重 如裹 。 湿着肌 肉, 气 机不宣 , 故身重肢倦。湿阻气滞则胸闷脘痞。苔 白腻 , 脉濡缓 , 均 为湿 阻之 征。 故以芳 香宣化之剂 , 以祛表里之湿 。 中用藿香 、 方 豆 豉、 香薷 、 叶芳 香宣透 , 苏 以化 肌表之湿 , 叶兼 能行气和 胃 , 苏 杏
维普资讯
20 年 9 08 月第 4 卷第 2 期 6 5
・
中医中药 ・
湿病的 论治探讨 三焦
毕 务 玲 ( 鲁 石 化 医 院集 团胜 利 医 院 中 医 科 , 齐 山东 淄 博 2 5 3 ) 544
叶天士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温热病
叶天士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温热病
陈志伟;翟玉祥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8(028)012
【摘要】叶天士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并相应地完善了温热病的治法治则,为诊治温热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叶天士承仲景等医家运用辛开苦降法的经验和认识,师古不泥古,灵活化裁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方剂用于多种温热病的治疗,并根据温热病特点将辛开苦降法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用轻苦微辛法治疗温热病.
【总页数】2页(P865-866)
【作者】陈志伟;翟玉祥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1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
京,21001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05
【相关文献】
1.叶天士温热病"透邪"退热探微 [J], 李跃庆
2.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温热病与湿热病气分证的治法 [J], 刘景源
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J], 刘景源
4.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
疗原则 [J], 刘景源
5.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 [J], 刘景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湿热证治
浅谈湿热证治发表时间:2012-07-16T11:32:35.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开琼1 吴闵兴2 [导读] 仍守前方去车前仁加白术10克,连服五剂,后访已痊愈。
吴开琼1 吴闵兴2(1湖北省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宜昌 443711;2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31-03 【摘要】探讨祖国医学对自然界湿热二气致病因素理论性认识,了解湿热浸犯人体病因、病机、病位不同特点,掌握其辨证施治要点,审识其用药组方、用量、加减变化所在,分析病因,谨守病机;体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该在于此,均获良效。
【关键词】湿热祖国医学病因湿热二气,是祖国医学的致病因素,属外感“六淫”的一部分。
二者浸袭人体,有同时感受者,如长夏雨湿较盛,天署地热,湿热熏蒸,人在其中,感受湿热而致病。
非同时而感受者,有内生和外入之别。
有感而即发者,有过时而发者,常与感受邪气之轻重、人体正气之强弱有关。
将其成因、性质、证治分述于下。
1 成因1.1 湿有由外而入者,如雨露之湿。
有由内而生者,如过于饮冷和食生冷之物所致。
湿著于体,必随人之中气强弱而转化;中气弱则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谷之湿,邪从湿化,而归于太阴,即湿重于热。
中气强则胃阳禀望,里热熏蒸,阳明气盛,邪气交併,邪从热化,而归于阳明,即热重于湿。
说明湿热为脾胃病变之中心。
齐秉慧云:“有在天之湿,雨露是也(先中卫表)……。
有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先伤肌肉筋骨、血脉)……。
有饮食之湿,酒水乳酪是也(胃为水谷之海,先伤脾胃)……。
有汗湿之湿,谓汗出而粘衣湿透,未经解换者也。
有足太阴脾土所化之湿,不从外入者也。
阳胜则火胜化为湿热。
阴胜则水胜化为寒湿”。
《齐氏医案》对湿邪的成因阐明得比较具体,俾学者一目了然。
1.2 热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者常见于湿热病类,内伤者如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阳盛者属实热,阴虚者属虚热。
治疗湿温病的体会
凉遏
•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生冷,或贪凉过度,或 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 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 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
• 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 楚,大便溏薄,小溲不畅,面色淡黄,舌质 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
凉遏
• 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 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 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 草豆蔻等。
•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 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 藿梗、防风等,方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辛 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
(一)中、上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上焦湿热
• 以上焦心肺为主,湿热上蒸,心肺受迫,胸中者 气之海,故感胸满闷痛,肺受湿热所迫,故咳嗽、 喘逆且肺部满堵,舌白,脉象浮数按之濡。
• 以宣肺为主,肺气得宣则胸满闷堵皆愈。
• 可用疏卫、芳香、宣化以开胸中之气机。药用佩 兰、藿香、杏仁、炙枇杷叶、旋覆花、片姜黄等。
辨证治疗原则
➢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 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 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 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 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 的关键。
辨证治疗原则
➢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 阳化气祛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在治疗 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 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 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 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 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根据热的多少,可加 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周建华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周建华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闫成秋;周建华;司永梅;徐龙飞;刘欢;贾瑶瑶;支晨阳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22(42)7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病情常反复发作,是世界范围内的难治性疾病。
周建华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周建华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内盛、寒热错杂,主张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3页(P782-784)
【作者】闫成秋;周建华;司永梅;徐龙飞;刘欢;贾瑶瑶;支晨阳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
【相关文献】
1.魏玮教授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2.颜乾麟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
3.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经验撷萃
4.魏玮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体会
5.杨国红教授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匮要略问答题
金匮要略问答题第一章1.《金匮要略》是如何一本书?其价值如何?《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
因为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对于后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有侧重要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赞美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模范。
2.简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何异同?从内容上看,《伤寒论》以论外感慨寒为主;《金匮要略》以论内伤杂病为主。
从辩证上看,《伤寒论》以六经辩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辩证特别是脏腑辩证为主。
从治疗上看,《伤寒论》以祛邪为主,祛邪亦即安正;《金匮要略》以扶正为主,扶正亦即祛邪。
但二者亦有相通之处,如《金匮要略》的《腹满寒疝宿食病篇》、《黄疸病篇》、《呕吐哕下利病篇》与《伤寒论》的《阳明病篇》、《太阴病篇》有好多共同之处,许多治法、方子能够互用。
3.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用药特点?《金匮要略》一书用要侧重发挥单味药的主治功能:如用百合以治疗百合病;用黄连泻火解毒以治疗浸淫疮等。
同时亦侧重药物配伍组合后的共同作用:如桂枝一药,在桂枝汤顶用以调解营卫;在桂枝茯苓丸中则以散结行瘀。
还对药量的多少以及药物的炮制、煎煮后的功能变化亦极为重视:如桂枝加桂汤中,桂枝加量可平冲以治奔豚气。
干姜炮黑能止血;乌头蜜煎则毒性减小等。
第二章1.仲景预防疾病的思想是什么?张仲景预防疾病的思想大概有以下五方面:①内养正气。
即“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②预防灾祸。
即“更能无犯国法、禽兽灾伤” 。
③克制性欲。
即“房室勿令竭乏” 。
④调理饮食冷热五味。
即“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
⑤注意穿着寒热变化即“节其冷、热”而适其寒温。
2.五邪伤人各有什么特点?五邪指大邪、小邪、浊、清、饪之邪。
①清邪为雾露之邪,旧居于上而连及皮腠。
②浊邪谓水湿之邪,为重浊之邪。
故伤于下而流入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1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1 湿热病概念及特点1.1 概念 湿热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湿热病邪四季均可产生,但以长夏季节为甚。
长夏湿热偏盛,脾胃功能本多呆滞,若复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更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湿邪内困;又此时暑气犹盛,湿易蒸腾,且雨水较多,湿气偏重,故易致湿热为病。
故叶天士说:“外邪入里,里湿为合”[1];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1];吴鞠通说:“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2]。
就是说湿热的发病,必须有外感湿热病邪和内在脾湿困阻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皆不会引起湿热病的发生。
湿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主要症状。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留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湿盛则阳微”两种不同转归。
1.2 特点1.2.1 脾胃为主 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
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1]。
湿热病的病变部位从总体看来多以脾胃为中心。
然,又因病人素体阳气盛衰的不同,其证候类型又有“胃湿”与“脾湿”之别。
胃为阳土主燥,以阳气为用。
阳盛体质之人多胃热,故当湿热病邪侵犯时,往往呈现为热重于湿、以热为主的现象,其病变中心在胃,即叶天士所说的“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1]”。
脾为阴土主湿,其阳气易伤。
阴盛体质之人多脾阳虚衰,故当湿热为病时,往往呈现为湿重于热、以湿为主的现象,其病变中心在脾,即叶天士所说的“在阴盛之体,脾湿也不少”[1]。
薛生白亦说:“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1]。
上述“胃湿”与“脾湿”两类病证虽然初起表现不同,但随着其病程发展,由于治疗用药等因素的影响,二者皆可化热化燥,出现相同的证候,故叶氏谓其“化热则一”。
1.2.2 郁阻气机 湿为重浊阴邪,其性黏腻,易郁阻气机。
如叶天士所云:“湿热阻气”、“秽湿内著,气机不宣”、“湿久生热,气阻不爽”、“暑湿热必先伤气分”都是强调湿热病邪邪易阻滞气机。
而身热不扬、畏寒、身重、头重如裹、神情呆顿、胸闷、脘痞、腹胀等不同阶段的见症,也说明了湿热病邪易困遏清阳,郁阻气机。
1.2.3 病情缠绵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涩滞;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化燥伤津,故湿热病的病因“湿”与“热”,一阴一阳,彼此属性不同,侵犯人体后湿与热胶结,多滞着难化,不若“寒邪之一汗可解,温热之一清可除”。
这两种相互对立、矛盾的病邪共同致病于人体,导致了湿热病在临床表现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同时病程中化热较缓,传变较慢,所以湿热病大多病程较长,缠绵难解,且瘥后易于复发。
2 湿热病治则 湿热病证兼具湿、热双重性质,所以必须湿热兼治。
如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等方法[1];薛生白提出“湿热两分”和“三焦分治”的方法[1];吴鞠通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2]然湿与热合,热在湿中,湿不祛则热不清,所以治疗着重点在湿邪,治疗原则祛湿通阳。
而祛湿为通阳之手段,通阳是最终目的。
3 辛开苦降法概念 辛开苦降法,属于“八法”中“和法”、“消法”的范畴,是利用辛、苦两类不同性质药物配伍使用的方法。
该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用于痞证的治疗,开创了辛开苦降法的先河。
“辛开苦降”法的明确提出首当叶天士,叶氏继承前贤经验,得出“湿热非苦辛寒不解”的临床体会,从而扩大了对湿热病通治的范围。
4 辛开苦降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湿热病的常用方法,自清代叶天士以来,后世医学家在临床中多有发挥,将该法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临证时随证加减化裁,用之于临床屡见应验,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现对辛开苦降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简要剖析如下。
4.1 叶天士关于辛开苦降的论述及应用 叶氏认为: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湿热病朱建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210046)摘要: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的概念、特点;辛开苦降法的概念及其在湿热病中应用的论述。
对辛开苦降法这一重要治疗方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辛开苦降;治法;湿热病;中医治则治法学88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
”;提出了“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的论点,指出“辛可通阳,苦能清降”,辛苦合用则 “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泄浊”。
叶氏在《温热论·第十一条》云:“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1]。
《临证指南医案》云:“先生又借用半夏泻心汤,减去守中之品,取补以运之,辛以开之,苦以降之,与病情尤为允协”。
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将辛开苦降法广泛用于湿热证的治疗,化裁出多个治疗湿热诸疾的泻心汤类方。
略举例如下[3]:如:“倪妪,湿热脚气,上攻心胸,中满胀,呕逆,乃湿上甚为热化,与苦辛先平在上之满胀,用泻心法。
”药用川连、黄芩、枳实、半夏、姜汁、杏仁(卷三·肿胀)。
“马三二,病后食物失和,肠中变化,传导失职,气滞酿湿,郁而成热,六腑浊为之聚……”。
该案为气滞湿热腑聚,川连与厚朴苦辛同用,配合泻下的芦荟,理气的木香、青皮,消食的莱菔子、山楂共奏祛湿除热、理气消滞之功(卷四·积聚)。
“顾四二,腹满坚实,足跗胫痛肿,二便皆不通利,因湿热壅其腑气也,此非中虚,当以宣通为法。
”该案为湿热壅腑,药用黄芩、黄连、厚朴、枳实、青皮、卜子、丹皮、山栀皮(卷四·积聚)。
“张,脉沉,湿热在里,郁蒸发黄,中痞恶心,便结溺赤,三焦病也,苦辛寒主之。
”药用杏仁、石膏、半夏、姜汁、山栀、黄柏、枳实汁(卷四·疸)。
“蔡,阳虚挟湿,邪热内陷,所以神识如蒙,议用泻心法”。
此为湿热内陷,药用人参、生干姜、黄芩、川连、枳实、生白芍,辛开苦降、祛湿通阳(卷五·湿)。
“叶,久寓南土,水谷之湿,蒸热聚痰,脉沉弦,目黄肢末易有疮疾,有湿热盛,致气隧不得流畅,法当苦辛寒清里通肌,仿前辈痰因热起,清热为要。
”生茅术、黄柏、瓜蒌实、山栀、莱菔子、川连、半夏、厚朴、橘红、竹沥姜汁丸。
方中川连、黄柏;半夏、厚朴苦辛开降,共奏祛湿通阳之功(卷五·痰)。
“某,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
”药用川连、淡黄芩、人参、枳实、淡乾姜、生白芍。
瘅,是热病。
脾瘅,即脾胃湿热证。
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过,助热生湿,脾气滞而不能输布津液,上溢于口,而见口甘之症。
叶氏用干姜;川连、黄芩辛开苦降(卷六·脾瘅)。
“徐,夏季痢症,多是湿热食积……。
又,湿热下痢,必用苦辛寒为治。
”厚朴、黄芩、川连、木香汁、楂肉、炒银花、麦芽(卷七·痢)。
“陆,湿热内蕴,中焦痞结,阳气素虚体质,湿注自利不爽,神识昏乱将变柔痉。
炒半夏、人叁、枳实、川连、干姜、黄芩、姜汁(卷七·痢)。
4.2 吴鞠通关于辛开苦降的论述及应用[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论述到“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徒清热则湿不退,徒袪湿则热愈炽”。
提出了“苦与辛合能降、能通”的论点,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
其对湿热病的治疗,于辛开苦降法亦有发挥。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云:“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组成为: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方中以三仁为君,开上、畅中、渗下,通利三焦气机。
其中半夏、厚朴辅助白寇仁辛开苦降,燥湿行气以畅中。
中焦篇运用辛开苦降法较多:《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三十八条》云:“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方剂组成:黄连二钱,栝蒌三钱,枳实二钱,半夏五钱。
“得水则呕”是因为湿郁中焦,水不下行,反来上逆,则呕。
方中以黄连、栝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强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三十九条》云:“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满,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方剂组成:半夏一两,黄连二钱,黄芩三钱,枳实二钱,杏仁三钱。
此方主治湿热互结,阻滞中焦气分证。
方中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四十二条》云:“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
”方剂组成:杏仁三钱,滑石三钱,黄芩二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郁金二钱,通草一钱,厚朴一钱,半夏三钱。
此方主治“湿热两停”, 方中以厚朴,苦温而泻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橘、半,强胃而宣湿化痰,以止呕恶。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四条》云:“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方剂组成:人参二钱,干姜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枳实一钱,生白芍二钱。
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识88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如蒙。
因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七条》云:“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
”方剂组成:橘皮三钱,竹茹三钱,柿蒂七枚,姜汁三茶匙冲。
此方主治湿热壅遏胃气致哕,以上诸药共奏苦辛通降之功。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六十三条》云:“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