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案2 7-13回
《红楼梦》11-20回学案答案
《红楼梦》11-20回学案答案红楼梦》周阅读11-20 回一、阅读重点:1、11-12 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刻画了王熙凤那“明是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心机和手腕。
贾瑞固然行为卑下,而王熙凤也显出了她的心狠手毒。
2、13-14 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一回的丧事,是红楼中第一次的大排场。
熙凤精明能干,要强逞能。
“协理宁国府”突出表现了她的治家才能、才干魄力、威重令行。
3、15 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王熙凤既是贾府的管家,又是贾府的蛀虫。
若用“欲壑难填”一词来形容她的贪财好利,亦不为过。
“弄权铁槛寺”就深刻地表现了凤姐贪婪的性格。
4、17 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反映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贾宝玉的文才;表现贾政对宝玉的严厉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为下文元妃省亲做铺垫;暗示人物命运、暗示人物间的亲疏关系。
5、18 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贾元春是《红楼梦》中唯一正面塑造的宫中女性形象。
“元春省亲”深刻地写出了这一人物的表面上的极其尊贵与内心的极度悲苦。
二、故事梗概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情节梳理填空】不久宁国府为庆的寿辰,摆下家宴。
但是,他长期住在道观修炼,不愿回来接受众人庆贺。
只好一面派贾蓉送些稀奇果品与吃食,一方面在家中摆宴祝贺。
贾氏家族中晚生后辈男女老幼几乎都过来拜寿并共享家宴。
只有和缺席了。
因问起秦氏的病情,大家都深表惋惜和同情。
饭后,一向与秦氏要好的带领探望秦氏。
秦氏极其瘦弱,并对病体复原不抱信心,说了很多悲痛的话。
凤姐宝玉听了十分难过,尽力解劝宽慰。
辞别秦氏,凤姐赶往园中听戏。
猛然间从假山石后出来,有意调戏凤姐。
凤姐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他的用意,心中早已定好整治他的计策。
然后照常与邢王二夫人并尤氏等说说笑笑,看戏听曲。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情节梳理填空】贾瑞在园中调戏凤姐后,竟又跑到挑逗。
凤姐假意殷勤,让座倒茶,并举止暧昧,约贾瑞晚上在等她。
《红楼梦》学案1 1-6回
《红楼梦》阅读建议:
1、阅读《红楼梦》,留心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可用批语记下你的印象,也可用随笔写出你的思考。
☆☆2、摘抄并记诵《红楼梦》中的诗文佳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
☆☆3、选择《红楼梦》中一个人物写一篇小传,或选择《红楼梦》中一个事件写一个故事梗概,了解人物相关事件和性格特点,能对人物进行赏评。
课题
《红楼梦》1—6回
学习目标
1、概述贾府状况。
2、记诵第五回中的对联、判词和曲词。3、理解“金陵十二钗”判词的内涵。
重点
1、理解第二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2、记诵
2、理解“金陵十二钗”判词中隐含的意思。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⒁.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木石前盟”的含义。
导读思考:
1、积累记诵第五回中对联、判词和曲词。(建议摘抄于读书笔记上。)
请指出下列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贾府中哪个女子的命运。
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⑵.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4、结合具体内容对《红楼梦》的思想主旨作思考分析。
5、结合具体内容鉴赏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1—3回重点内容赏读:
1、《红楼梦》第二回在全书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回以冷子兴的寥寥数语介绍了贾府概况,是一种高明的叙述手法,既使读者初步接触贾府的概貌,也为读者掌握贾府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提供了必要线索。这对于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长篇小说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回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在人物对话中,夹杂了不少议论,评价历史人物。这些议论,对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作者通过第三者闲谈,讲故事般的介绍,使读者像贾雨村一样,倾听冷子兴的叙述,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也是《红楼梦》全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红楼梦71-80学案
《红楼梦》周阅读(71—80回)(一)阅读重点:1.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2.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3.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4.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二)通读打卡: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八月初三日_____________,贾母只叫_____________探去见南安太妃。
尤氏肚饿,先到凤姐房中,凤姐不在,未吃饭,平儿给点心未吃,又到园里,看见园正门、角门未关,传管家婆子,两个分菜果的婆子听见是东府里奶奶,便不放在心上,不去传。
周瑞家的素日因与这向个人不睦,告诉凤姐,传人捆起两个婆子,交马圈看守。
邢夫人当众向____________为两个被捆的婆子求情,尤氏说凤姐多事,___________责令放了婆子,__________灰心落泪。
鸳鸯于湖山石后遇见_____________。
司棋求其超生,____________保证不外传。
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司棋因姑舅兄弟私逃而病倒,__________探望问候司棋,发誓不告外人,___________感谢不尽。
鸳鸯顺路探望问候__________,无意中说凤姐患的是___________。
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查不出来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___________来说雨村降了,___________说远着他好。
林之孝给贾琏说旺儿的儿子吃酒赌钱无所不为;凤姐已给彩霞母亲说了____________的事,贾琏不同意,凤姐数落贾琏:我们王家的人连我还不中你的意,何况奴才呢?__________怕旺儿媳妇倚仗凤姐之势作成婚姻,悄悄去求_________,赵又去求__________,贾政说他已瞅准了两个丫头,一给_____________,一给_____________。
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邢夫人发现傻大姐拾到_____________,塞在袖内,那绣春囊十分罕异,邢夫人暗自揣摩此物从何而来,不形于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学案
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就中学阶段中国古代小说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受课程体制、教学时间、师生精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短篇小说更适合中学语文的教学需要,而长篇小说只能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进入语文教学。
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区别并不仅仅体现在篇幅上,两类体裁的作品对人物、情节、时空、结构等方面的安排处理乃至创作手法都有明显的不同。
仅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限于篇幅,短篇小说只能从特定角度截取其人生的一个片段,突出其某一个方面的特点。
而长篇小说则可以较为完整详细地描写其人生的各个时期、多个方面。
同样,短篇小说只能展现人物性格中的某一个方面,而长篇小说则可以充分展示其性格的各个层面,展现其性格的形成过程,写出人物形象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短篇小说中的人物通常是扁平的,而长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则多为立体的。
将长篇小说剪裁为短篇小说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往好处说,是尝鼎一脔,通过精彩片段的学习领略全书之一斑,但其缺憾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挂一漏万,只能领略作品的部分佳处,把握作品的部分特点。
人们过去经常将以偏概全的方法说成是盲人摸象,但实际上这种裁长篇为短篇的方式正是盲人摸象。
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这是刘姥姥第二次去贾府,也是《红楼梦》中的重要情节,曹雪芹整整用了三回多的篇幅,在作品中能占到如此多篇幅的故事并不多,只有秦可卿之死、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和尤二姐、尤三姐之死等。
但教材并没有完整收录这个故事,而是节选了第四十回中的部分内容,即刘姥姥吃饭逗众人发笑的这个片段,连一回的篇幅都不到,就《红楼梦》全书来看,不到作品的八十分之一。
教材所选刘姥姥吃饭的这个片段固然写得非常精彩,但无论如何不能替代对《红楼梦》全书的阅读,即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刘姥姥,在这个选段里也只能展示其部分特点,根据这个片段产生的刘姥姥印象,与读过全书之后对刘姥姥的印象会有较大的差别。
毫无疑问,必须将全书有关刘姥姥的描写汇总起来,才能完整、准确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红楼梦含解析
《红楼梦》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2.初读《红楼梦》,能复述《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3.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A级)1、《红楼梦》的地位《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代表作。
她是世界文学中一颗最灿烂的明珠。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可见她的影响之大。
研究《红楼梦》的学会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有专门的学术杂志《<红楼梦〉研究》学刊。
中国清朝有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
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
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问题: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如黛玉支持宝玉雪八股文。
3、当代续书作者当代影响最大的续书是作家张之续写的《红楼梦新补》,共三十回,依据曹雪芹留下来的后三十回提纲续写而成,但在语言、风格、诗词等方面不如高鹗的续写。
4、《红楼梦》的版本(1)抄本系统(脂评本)①甲戌本16回本(乾隆十九年)。
②己卯本41回加两个半回(乾隆二十四年).③庚辰本78回(乾隆二十五年,价值最大的版本)。
戚蓼生序本80 回。
研究《红楼梦》以抄本为主。
(2)印本系统①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程伟元用排版印刷,高鹗补了四十回.②程乙本。
程伟元第二次排版印刷,高鹗加工润色.5、脂砚斋脂砚斋是何许人,姓什么?不得而知。
高一语文红楼梦第27,28回导学案
2月20日《红》导学案
一、阅读《红楼梦》27、28回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主要情节:
(1)薛宝钗扑蝶听到红玉等人的“私房话”,以“金蝉脱壳”之计摆脱尴尬。
(2)探春让宝玉代买东西,两人议论赵姨娘。
(3)林黛玉因误会宝玉,感伤身世,吟《葬花词》。
思考问题:
(1)薛宝钗的扑蝶和“金蝉脱壳”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2)“黛玉葬花”的寓意有哪些?(3)作者将“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在一起写有什么用意?
主要人物:
薛宝钗:
林黛玉: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主要情节:
(1)听黛玉《葬花词》,宝玉悟道,欲出尘网。
(2)宝玉向黛玉解释,二人冰释前嫌。
(3)冯紫英家宴席众人行令,蒋玉菡与贾宝玉互赠礼品,宝玉将茜香罗转赠袭人。
(4)见薛宝钗褪红麝串,宝玉发呆。
思考问题:
(1)宝玉、黛玉冰释前嫌的经过。
(2)冯紫英宴会上,众人行令表现了行令者怎样的特点?(3)贾宝玉与蒋玉菡互赠礼品的经过。
(4)元春为什么要赏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物?
主要人物:
贾宝玉:
林黛玉:
蒋玉菡:
薛宝钗:
二、背诵《伶官传序》。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红楼梦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不朽的红楼红楼梦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红楼梦》,驾驭阅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初步把握全书梗概。
3.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究小说主题。
4.厘清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情境任务“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处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盼,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走进这部宏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你肯定会不虚此行。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清代小说家。
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满语奴仆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起先,三代世袭江宁织造。
雍正年间,他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缘由,被罢官、抄家,家道从今衰落。
曹雪芹晚年居于北京西郊,终因疾病而卒。
曹雪芹性情傲岸,嗜酒健谈,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作品]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陵十二钗》,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巅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评价]清代闻名文学家,创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作品。
2.写作背景《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它创作于18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
虽处于“康乾盛世”,但已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种种社会冲突特别尖锐。
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根本不了解西方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在这种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的局面下,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曹雪芹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和脉搏,他笔下的盛极而衰的贾府就是危机深重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的前期,曹家又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是《红楼梦》中很多故事情节的原型。
其中曹雪芹早年的奢华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出名的藏书家,闻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红楼梦》阅读学案21-30回答案
《红楼梦》周阅读(21-30回)答案(一)阅读重点:1.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2.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3.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4.第30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二)通读打卡: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情节梳理填空】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情节梳理填空】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要比林黛玉高出一等。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说明她善于自我把握,反映她城府很深)宝玉:“不敢说”,(说明他体恤黛玉,关心黛玉)湘云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显示了她率真爽直。
湘云、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目下两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
袭人劝宝玉“大家随和”,宝玉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笔占一偈,又填一《寄生草》,心中自得。
宝钗说她是引起宝玉说疯话的罪魁。
元妃送出灯谜让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
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
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情节梳理填空】元妃回宫以后,把那天省亲时的题咏编录成册,命贾政等在园中磨石镌刻。
贾妃因怕大观园寥落,竟命令宝玉与诸姐妹搬进去居住。
宝玉从此每天与姐妹们一起读书写字、下棋吟诗,心满而意足。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会真记》(即《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含羞嗔怒之极,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葬过落花,宝玉被袭人叫走。
黛玉一人闷闷回房的路上,竟又听到了《牡丹亭》妙词妙曲,不禁心痛神弛,眼中落泪。
红楼梦第十三回内容讲解
红楼梦第十三回内容讲解
第十三回《贾母令宝玉贾琏和袭人俱拜贾赦湘云让平儿依凤姐之命避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关键章节,以下是对该回的内容讲解:
这一回主要分为两个情节线索:
贾母的命令: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她非常关心家族事务。
在这一回中,贾母命令宝玉、贾琏和袭人一同前往拜访贾赦,这是贾府的一位重要宗族成员。
这个命令旨在加强家族的团结和亲密关系。
拜访贾赦的场面反映了贾府内部的家庭礼仪和家族关系。
湘云的安排:湘云是贾府的女儿,她根据凤姐儿的命令,安排平儿避开宝玉。
这涉及到宝玉与贾府女儿之间的感情纠葛。
湘云的行动也展示了凤姐儿在贾府内的影响力和她对家族事务的干预。
这一回通过贾母的命令和湘云的行动,强调了贾府内部家庭生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贾母的命令反映了她作为家族长辈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反映了家族内部的权威和规矩。
湘云的安排则揭示了凤姐儿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她对家庭事务的掌控。
这一回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复杂性。
《红楼梦》教案2 7-13回
1.周瑞家的送宫花时最后才去送给黛玉,当时黛玉有些生气,说是别人挑剩下的才送给她的,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先看当时送花薛姨妈的交待: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薛姨妈当时的交待很清楚,先给三位姑娘,剩下的六枝,林姑娘两枝,王熙凤四枝。从顺道的角度,先到王夫人处、再到贾母处(林姑娘)、最后到王熙凤处,而周瑞家的如果最后送王熙凤,怕王熙凤多心,既然薛姨妈已经交待先送姑娘们,犯不着去巴结林姑娘先送林姑娘。而先送姑娘们,那只能最后送林姑娘了。没想到林姑娘眼尖嘴刁心细,当即就给她指出来。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就在写的东西不留痕迹,表面上看,是林姑娘小气,刻薄,其实是指出周瑞家的狗眼看人低的势利嘴脸。
参考答案:观点一:秦钟初次露面于第七回“宝玉会秦钟”,接着是第九回“茗烟闹书房”、十五回“泰鲸卿得趣馒头庵”,到十六回,他就“夭逝黄泉路”了。他以一个轻浮子弟的形象出现于这几回书中,这种缺乏鲜明个性的形象,与他做为宝玉好友、三上回目的地位殊不相称。这种情况说明,作者设计秦钟这个人物的着眼点,同可卿相类似,也并不在于他的本身,而在于他的寓意,在于他是别人的影子。“情种”是宝玉的专称,而秦钟又谐音“情种”,可以说明,秦钟是做为宝玉的影子而存在的。
重点内容赏读: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情节概括
大概是这样的:这一回,秦可卿因为病痛去世,在临死之前托梦给凤姐,待凤姐惊醒后便听到秦可卿去世的消息,第二天,贾家各门亲戚便匆匆赶到奔丧,其公公贾珍更是悲痛至极,为儿媳定制千两银子的棺材。主持葬礼这么大的事,宁国府无人料理,宝玉便给贾珍出主意,让王熙凤来料理,贾珍采纳了这个建议,聘请她料理内务。王熙风上任后不负众望出手不凡,将整个丧事期间的内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充分显示和发挥了她的管理能力。
人教版必修下册学案:第七单元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Word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起始阶段:小说通读,提纲挈领小说通读基础学案前五回:小说的纲领学习目标1.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2.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结构脉络;3.理解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及画册、判词的含义和作用;4.学习整本书阅读常用的浏览、跳读、归纳等阅读方法。
自主预习1.查找曹雪芹生平资料;2.阅读《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5回内容;3.阅读周汝昌《<红楼梦>导读》;4.记录在查找和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并进行初步思考。
课堂探究活动一:破解地名、人名、画册、判词中的玄机。
1.“大荒山无稽崖”有“荒诞不经”的意思,此处体现了“谐音”的创作方式。
试着用这种方式猜猜下列地名、人名背后的意思。
青埂峰—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甄士隐—甄英莲—贾雨村—娇杏—2.请梳理列举出前五回中其他谐音现象的例子,并归纳谐音的运用与人物、情节、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3.根据画册中的形象和判词,尝试用谐音法、隐喻法大胆猜测对应的人物及其结局。
活动二:梳理三则神话故事与四则人间故事的经纬。
1.概括三则神话故事与四则人间故事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内容概括石头补天绛珠还泪太虚幻境甄士隐失女出家贾雨村得官纳妾林黛玉初入贾府冷子兴演说贾府2.梳理故事之间的联系,探究故事的作用。
活动三:阅读、参考周汝昌《<红楼梦>导读》中对《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情节划分,浏览全书回目,跳读部分内容,小组合作自定划分标准,对全书结构进行初步划分,设计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评价反馈】班级要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写一段宣传语,以达到介绍全书内容主旨、结构手法、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200字左右。
【课后作业】请依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内容,画出贾府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课后拓展1.下列内容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综合性学习教案)《红楼梦》前五回解读(二)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红楼梦》前五回解读(二)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综合性学习教案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永昌一中张含光本回主要内容:借贾雨村之口粗略介绍了小说的环境及主要人物,给人们一个初步的印象。
用读书人与商人担当介绍贾府角色正好,一看官事,二看经济,三看人物。
1、贾雨村上京赴考,中了进士。
2、再次见到娇杏时雨村做了姑苏府知府,收娇杏为小妾,后来扶为正室。
3、后来“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后被弹劾,削职,漂泊到扬州。
4、认识了林如海,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顺便交代了林黛玉的家庭背景,一是林家本身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二是引出其外祖母家是当时很显赫的贾家。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馀。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
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4、贾雨村做了家庭教师,因贾夫人仙逝而停教,在闲逛中遇见了京城古董商人冷子兴,于是初步介绍了宁荣二府及府中人物。
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
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
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
”贾雨村:“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此段文字表明,贾府的家世。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红楼梦》第11回——第13回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阅览课第11--13回教学设计阅读目的:1、了解故事情节。
2、从王熙凤设局害贾瑞和协理宁国府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学习重点: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重难点思考:1、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托梦的主要内容?2、王熙凤设局害贾瑞、协理宁国府中分析王熙凤的性格。
学习过程:一、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第11回:贾瑞见凤姐,起了淫心,凤姐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到祖父贾代儒责罚。
但贾瑞邪心不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里见面,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但一病不起。
又因多次正照风月宝鉴,不治而亡。
第12回:她先摆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了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
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第13回:凤姐为秦可卿送葬前往铁槛寺,住宿馒头庵,庵内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二、重难点思考:1、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托梦的主要内容?参考:因为她不可能托梦给其他人。
给贾珍?不行,正是贾珍把秦可卿本人、也把宁国府引上了不归路;托梦给贾蓉?也不可能,秦可卿和贾蓉本来就是表面上相敬如宾、实际上同床异梦的夫妻;托梦给尤氏?岂不成“鸡对鸭讲”?秦可卿只能托梦给平时和她关系最密切的王熙凤。
她认为只有王熙凤可能挽救两府的没落。
这一点秦可卿对王熙凤说得很明确:“婶婶,你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一句话抹倒贾府所有束带顶冠者。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婆,也是荣国府实际掌权人物。
《红楼梦》第11回——第13回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阅览课第11--13回教学设计阅读目的:1、了解故事情节。
2、从王熙凤设局害贾瑞和协理宁国府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学习重点: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重难点思考:1、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托梦的主要内容?2、王熙凤设局害贾瑞、协理宁国府中分析王熙凤的性格。
学习过程:一、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王熙凤的性格。
第11回:贾瑞见凤姐,起了淫心,凤姐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到祖父贾代儒责罚。
但贾瑞邪心不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里见面,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但一病不起。
又因多次正照风月宝鉴,不治而亡。
第12回:她先摆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了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
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第13回:凤姐为秦可卿送葬前往铁槛寺,住宿馒头庵,庵内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二、重难点思考:1、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托梦的主要内容?参考:因为她不可能托梦给其他人。
给贾珍?不行,正是贾珍把秦可卿本人、也把宁国府引上了不归路;托梦给贾蓉?也不可能,秦可卿和贾蓉本来就是表面上相敬如宾、实际上同床异梦的夫妻;托梦给尤氏?岂不成“鸡对鸭讲”?秦可卿只能托梦给平时和她关系最密切的王熙凤。
她认为只有王熙凤可能挽救两府的没落。
这一点秦可卿对王熙凤说得很明确:“婶婶,你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一句话抹倒贾府所有束带顶冠者。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婆,也是荣国府实际掌权人物。
初一语文教案红楼梦第二回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教案红楼梦第二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练运用《红楼梦第二回》中的生词和词语;2. 通过阅读《红楼梦第二回》,了解古代宴会文化;3. 分析《红楼梦第二回》中的情节,揣测人物性格;4.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2. 理解并分析《红楼梦第二回》中的情节;3. 准确表达对人物性格的揣测和推断。
三、教学准备1. 《红楼梦第二回》相关资料及解读;2. 生词表和词语解释表;3. 学生分组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积极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新课呈现】1. 教师分发生词表和词语解释表,请学生先阅读课文生词和词语的解释。
2.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音频或图片,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古代宴会文化的背景。
3.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二回》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节或人物进行讨论,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推测。
2. 回顾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拓展延伸】1.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将《红楼梦第二回》中的情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其中的启示和感悟。
2. 学生可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第二回》情节发展或人物描写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课堂总结】1. 教师以概括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观察到学生积极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然而,教师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得每个小组都能积极参与,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红楼梦第十三回内容讲解
红楼梦第十三回内容讲解
《红楼梦》第十三回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以下是对该回的内容简要讲解:
第十三回主要描写了贾宝玉与黛玉的相遇和交往。
在这一回中,贾宝玉在荣府中闲逛,偶遇了正在修缮的芳官别墅。
在别墅中,他遇到了正在读书的黛玉,两人第一次交谈。
宝玉被黛玉的聪明才智所吸引,两人展开了一段深厚的感情。
在这一回中,作者通过宝玉与黛玉的初次相遇,巧妙地描绘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
贾宝玉的文雅与黛玉的聪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展现了两位主人公在感情上的复杂性。
此外,这一回中还涉及了对芳官别墅的修缮,暗示了贾府内外的繁华和荣华。
这也为后续小说中贾府的兴衰、家族命运的起伏埋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第十三回是《红楼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章节,通过宝玉与黛玉的初次相遇,为后续故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情节铺垫。
《红楼梦》精读学案76-80回
《红楼梦》精读学案(第76至80回)【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1. 本回梗概:(1)宝钗姊妹家去圆月,李纨、凤姐病着,贾母感叹人少冷清。
贾赦歪了腿,贾母叫邢夫人回去,尤氏因公公孝服未满未回,蓉妻送邢夫人回家。
宝玉因晴雯病势加重,也早回去歇息。
贾母吃酒闻笛。
看贾赦的婆子说贾赦不要紧。
笛声又起,比先凄凉,笛音悲怨,大家不禁伤感起来。
(2)黛玉因贾母叹人少,而对景感怀,湘云劝她,并责怪宝钗自食其言。
二人到凹晶馆赏月联句。
2. 简述“凹晶馆联诗”中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一联相关的情节。
答:(1)中秋家宴冷清,湘云与黛玉去凹晶馆赏月联诗。
(2)黛玉发现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捡个小石片打过去,却飞起一只白鹤。
湘云灵机一动,便联出上句“寒塘渡鹤影”。
(3)黛玉寻思半日对道:“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称赞,但又觉太颓丧。
(4)后来妙玉从山石后转出,说这几句虽好但关人之气数,让她们不要再联下去。
3. “冷月葬诗魂”一语有何作用?答:(1)表现黛玉孤寂高傲的性格。
(2)预示着第97 回焚稿的不幸结局。
4. “凹晶馆联诗”中“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历来争议颇多,你的看法如何?简述理由。
答:我同意“冷月葬诗魂”。
理由是:(1)黛玉把诗当生命,她不仅用毛笔,用头脑去写作,她还用思想、心灵去写作。
诗词不仅是反映了她幼时良好的家教,她敏捷的才学,更反映了她的灵魂,她的感情。
(2)香菱请教作诗时,黛玉告诉她,只要有创意,不按规则行事也未尝不可。
所以,黛玉是喜欢新奇的句子的。
(3)黛玉的诗词,如人一般,忧郁,凄美,醉人,《葬花词》、《海棠诗》、《桃花行》、《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柳絮词》、《题帕三绝句》等等都是如此。
答:我同意“冷月葬花魂”。
理由是:(1)黛玉是群芳之首。
★(2)黛玉第一次葬花(第23回):黛玉认为宝玉想把落花送人池中的做法不妥,因为“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什么没有?仍旧把花糟蹋了。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案
教学目标1.积累语言基础知识。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品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在文学层面鉴赏人物形象提升欣赏水平。
3.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资料,完成专题研究成果加强思想深度,提高写作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理小说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欣赏人物形象及塑造形象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探究小说人物和主题,理解《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理小说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2、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探究小说人物和主题。
【作者与版本】1.虽然钱钟书先生认为“吃了鸡蛋感觉良好,却不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但了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小说中处处有曹雪芹及其所处时代的影子。
为了避免猜忌,同时使小说具有跨时空的永恒意义,曹雪芹故意模糊了小说所反映的朝代纪年、地舆邦国,但其实写的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域。
在阅读小说之前,你应该对曹雪芹及其家世做一番了解。
2.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曾属“簪缨之族,诗礼之家”。
曾祖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乳母;祖父曹寅是康熙亲信;父辈曹顒、曹頫\袭父职,一家三代任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
康熙南巡时4次住在曹家,曹家地位可见一斑。
雍正时曹家受冷遇,雍正五年被抄家,曹家从此败落。
曹雪芹主要生活在家道中衰之后,从而写下这部带着幻灭悲剧的小说。
3.《红楼梦》有4个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衩》。
《红楼梦》有两个版本系统:脂砚斋评点本(80回)和程伟元活字印本(120回),程本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补写。
【整体把握】4.《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1-5回是序幕,为全书定下骨架。
6-18回通过刘姥姥进荣国府、元春省亲、秦可卿之死,写出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繁盛景象。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一回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2、叙述故事情节,体会开篇神话色彩。
3、体会第一回在整本书主题方面的的作用。
自主学习1、作者及作品介绍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7—13回
学习目标
1.记诵《嘲顽石诗》、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并学会赏析。2.概述相关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性格。3.探究“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原因。
重点
1.记诵《嘲顽石诗》、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并学会赏析。2.概述相关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性格。
难点
探究“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原因。
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容及过程
2.解析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
通灵宝玉铭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四句铭文分别铭刻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出现在第八回中。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其实不过是表面吉利的两句空话而已。
学习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重点内容赏读:
1.《嘲顽石诗》鉴赏
第八回写宝玉去探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把玉解下来递给宝钗。就在此处,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诗。
女娲补天丢弃不用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人世,变成了通灵宝玉,同时又是贾宝玉其人。这是作者凭空虚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因而用荒唐隐喻荒唐。其实,故事的内容并不荒唐,石头由自由自在的神物,变成一个被人百口诮谤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否定,其实是作者在抒发他对人生社会幻灭后的愤激情绪。“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暗示宝钗、宝玉夫妇命运蹇涩,将由花柳繁花的顶峰,跌入贫困凄凉的底层。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形容一切荣华富贵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最终全部毁灭。书中这类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地方不少,要会读,会分析,作正确的弃取。
导读思考:
1.周瑞家的送宫花时最后才去送给黛玉,当时黛玉有些生气,说是别人挑剩下的才送给她的,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请简述“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故事情节,并简要分析此情节体现了黛玉的什么特点?
重点内容赏读: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情节概括
大概是这样的:这一回,秦可卿因为病痛去世,在临死之前托梦给凤姐,待凤姐惊醒后便听到秦可卿去世的消息,第二天,贾家各门亲戚便匆匆赶到奔丧,其公公贾珍更是悲痛至极,为儿媳定制千两银子的棺材。主持葬礼这么大的事,宁国府无人料理,宝玉便给贾珍出主意,让王熙凤来料理,贾珍采纳了这个建议,聘请她料理内务。王熙风上任后不负众望出手不凡,将整个丧事期间的内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充分显示和发挥了她的管理能力。
导读思考:
1.概述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
2.谈谈你对秦钟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