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包括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梯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能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梯形面积计算。
4.了解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梯形面积公式,以及如何将梯形面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物模型或纸片模型,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梯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方法。
3.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理解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将梯形的定义、性质、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点整合成简洁明了的讲义,并准备好实物模型或纸片模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梯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方法。
2. 导入新知识引入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通过实物模型或纸片模型来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3. 知识讲解通过示例来讲解如何使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梯形面积计算。
辅助以纸片模型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讨论来理解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强调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并对掌握不够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4《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4《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4《梯形面积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教材通过引入梯形面积的计算,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并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比和推理。
然而,梯形面积的计算相对于其他四边形来说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空间想象,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纸。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梯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梯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背后的原理。
3.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
4.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拓展思考其他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梯形面积的计算1.引入:实物梯形展示2.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3.原理:通过割补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计算它们的面积和4.计算方法:a.画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b.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c.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再除以2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观察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计算梯形的面积。
二、教学重点1.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对图形的长宽不确定时如何计算面积。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板书内容: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师说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师在板书上画出梯形的图形,并讲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观察讨论教学内容: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个图形,这是一个梯形,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的底和高,请问该如何计算它的面积?教师展示一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如何计算该梯形的面积。
3. 计算面积教学内容: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梯形的定义和性质,那么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教师在板书上写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讲解,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些梯形的面积。
4. 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现在,我们来做一些巩固练习,以确保大家已经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一些梯形的面积计算题目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后进行讲解和归纳。
5. 课堂小结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导入新课、观察讨论、计算面积、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的流程展开,通过板书、讲解、示范、独立完成等多种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结合学科本质、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和教学有效性,该课程很好地有效地展示了学科教学的本质和教学者的专业素养。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先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其中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以旧促新,探究新知1、出示梯形请学生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带领学生回顾以前知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使学生明确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然后教师启发:我们能否也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探讨。
本环节的设计,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类比迁移,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条件。
2、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时,我先课件显示操作提纲:1、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2、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3、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防止出现学生不知道做什么的现象。
然后学生示范拼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由于学生操作的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因此未出现异常现象,学生都兴奋地说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为了加深学生对书本图示的理解,我故意剪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任意梯形,结果问题就出现了,一名学生没有按照书本上的拼法,结果自然没有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都感到惊讶。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2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如梯子、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那么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课题。
2. 探究梯形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启发他们尝试运用转化的方法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并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梯形之间的关系。
(3)小组汇报: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
(4)推导公式: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2。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一练”,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并交流计算方法。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总结提升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并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梯形,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4梯形的面积(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2.4梯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2. 探究新知(1)观察梯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面积与底、高有关。
(2)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①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 观察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两倍。
③ 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3)归纳总结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巩固练习(1)计算给定梯形的面积,验证梯形面积公式的正确性。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土地面积、房屋面积等。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尝试计算其面积。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的思维发展,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梯形面积的概念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4. 课后作业布置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在探究新知环节,我们需要详细解释和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
《梯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教案:《梯形的面积》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2. 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1.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解决实际问题中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二、探究1. 出示梯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
2. 提问:如何将梯形转化为我们已学的图形?3. 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式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4. 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讲解1. 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示例计算梯形的面积,强调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四、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选取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五、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2. 强调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并尝试计算其面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思考如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2)引导学生将梯形分解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或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让学生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总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 2。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六、板书设计1.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 2。
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
3.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 梯形的面积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梯形的定义;- 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能够应用梯形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具:教师黑板、彩色粉笔、梯形模型;- 学具:学生教材、练册、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见过梯形吗?梯形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梯形,并标明底边、顶边、高和斜边。
2. 教师解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 + 顶边)×高 ÷2。
3. 教师通过几个例子演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跟随计算。
练(20分钟)1. 学生打开教材的相关页面,完成课本上的梯形面积计算题目。
2. 学生自主进行练,教师巡视指导。
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梯形模型,并要求学生测量底边、顶边和高。
2. 学生利用测量结果计算梯形面积,并报告结果。
3. 教师根据学生报告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小结(5分钟)-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和要点,强调梯形的定义和面积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练册上的梯形面积计算题目;- 布置思考题:能否找到多个底边和顶边不同但面积相同的梯形?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讲解、练习、拓展和小结等环节,全面引导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和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和应用练习,提高了解决梯形面积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环节引入实际测量和实际模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在布置思考题的作业中,鼓励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灵活且紧凑,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2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能够: 1. 认识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2. 熟练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定义和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2.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自主探究(15分钟)1.让学生运用纸片或其他物品制作梯形,并观察其性质;2.引导学生总结梯形的性质和特点。
2. 新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梯形的定义;2.提示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3. 讲解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等方法理解梯形面积的公式;2.让学生尝试计算几个简单的梯形的面积。
4. 拓展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尝试计算其他形状比较复杂的图形的面积;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更多数学知识。
5. 小结(5分钟)让学生尝试总结当堂课的内容,确定下一步口号。
第二课时1. 小结暗示(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学习过程。
2. 讲解计算梯形面积的步骤(10分钟)1.让学生明确计算梯形面积的步骤;2.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计算梯形面积的实例。
3. 计算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完成一些计算梯形面积的练习题,提高其计算能力;2.利用同桌或小组合作方式,互相检查的方法,增强互助能力。
4. 拓展应用(10分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应用。
5. 总结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2.让学生思考自己还有哪些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思考能力、交流能力等;2.作业评估: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估,包括正确率、完成时间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汇聚了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设计了许多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2.将学生分组完成练习题,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为之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苏教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第19页例6、“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要求:1.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使学生深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组织形式:小组围坐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出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关于梯形你知道什么?复习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基本特征。
提问: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算吗?引导学生进行初步讨论。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思考。
小结: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可以先设法把梯形转化成已会计算其面积的图形。
二、初步感知。
1.出示例6,明确题意。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从125页剪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填在课本的表格中。
学生操作,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2)交流操作情况和讨论。
让学生自由讨论操作情况与填表结果。
小组讨论: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b)×h÷2(4)指导完成“试一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2.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梯形的面积公式。
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梯形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梯形特征,教师总结。
二、探究梯形面积公式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做准备。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各小组分享探究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梯形面积公式。
三、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思路。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运用梯形面积公式,使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梯形面积公式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和小组合作,自主发现并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这个过程是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梯形面积的计算第二课时-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第二课时-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梯形面积的概念2.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 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a.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b.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接法、割补法等方法,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c.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a.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强调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b.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尝试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的思维方法,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2. 板书内容:a. 梯形面积的概念b.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c.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3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教学内容:教材14—15页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的:1.先生经过自己探求,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停止正确计算。
2.先生经过操作和观察,开展空间观念;培育先生的剖析、综合、笼统、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思索方法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3.先生在探求发现的进程中,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探求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探求中了解梯形的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剪下书上第117页的梯形。
自主探求方案:一、自主预备:你能想方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计划怎样做?与同窗交流。
〔可以在图上画一画〕假设要你探求梯形的面积,你计划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停止研讨?我想转化成:二、自主探求:〔剪下课本第117页的6个梯形〕1.拼一拼:剪下的梯形中,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入手拼一拼。
2.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求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再填写下表。
3.想一想:⑴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⑵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⑶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三、自主运用:试一试: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6米,下底54米,高40米。
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自主质疑:说一说: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你有什么疑问?⑵你以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教学进程一、、明白目的提问:同窗们,经过自主学习,你知道明天的学习内容吗?〔提醒课题〕你以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探求交流1.出例如6,交流梯形的面积。
〔1〕组织汇报:面积是多少。
〔2〕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组织全班交流.2.出例如6,交流梯形面积的探求状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计算第1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计算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和估测梯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和估测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并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梯形模型、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回顾: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引入新课:展示一些梯形的生活实例,如梯子、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什么图形?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二、新课1. 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①将梯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再相加;②将梯形拉成长方形,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2;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等。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找出最简便的方法,并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2.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出示例题: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
(题目可适当变化,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梯形)(2)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强调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拼摆三角形下载)二、设疑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已标出底和高)。
这个梯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还是小?相差多少呢?要想得到准确地结果该怎么办?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三、指导探索第一部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纲:2.(演示课件:拼摆梯形下载)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
3.由学生自己说明梯形面积=(上底+下底)times;高divide;2的道理。
4.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提问:(1)(上底+下底)times;高求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除以2?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times;高divide;2第二部分,应用公式计算。
1.出示例1、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
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提问: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3、列式解答(2.8+1.4)times;1.2divide;2=4.2times;1.2divide;2=2.52(平方米)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2平方米。
四、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2.动手测量学具(梯形)的相关数据,并计算梯形学具的面积。
3.下面是一座水电站拦河坝的横截面图,求它的面积。
五、质疑总结。
1.师生共同回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求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求梯形面积需知哪些条件?2.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解题。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梯形面积的计算丨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梯形面积的计算课程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梯形模型和计算工具。
2. 学生准备草稿纸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梯形面积如何计算呢?二、新课1. 讲解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梯形模型,发现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3. 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 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避免死记硬背。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第5课时 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5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1. 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梯形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梯形的概念及特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时学习的内容,重点复习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展示一张梯形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梯形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开始了解梯形的概念。
第二步: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讲解以及举例说明,详细介绍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梯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和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来计算梯形的面积。
第三步:练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设计多个梯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四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设计实际问题例题,引导学生在应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答疑解惑,强调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重要性以及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意义。
4. 扩展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自由探究,设计梯形面积计算的相关实践活动,例如制作梯形墙贴、梯形窗帘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绘画设计、建筑施工、商业运作等,在学习本课时时,除了要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中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2单元第3课时 梯形的面积(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第3课时梯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梯形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那么梯形面积如何计算呢?二、探究梯形面积公式1. 出示梯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
2. 提问: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4.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推导过程和结果。
5. 教师总结并给出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三、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1. 出示一些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 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推导过程往往比公式本身更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