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自由、平等、独立……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打倒孔家店!”
课堂小结
兴起 新 文 化 运 内容 动
意义
背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尊孔复古逆 流猖獗一时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倡导文学革命
随堂演练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 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 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
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 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 想解放运动 化存在偏激情绪和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呢? 片面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⑴中华民国成立后,出现.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新青年》杂志社迁往北京
2.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 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 教师在这里也多是敷衍塞责,上课时 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 只顾自己读讲义,而不管学生听与不听; 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 考试时把题目和范围都告诉学生,以避 学生称教员为“大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免学生怀恨以及顾全自己的饭碗。 不是看他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而是看他 在政府中的官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
“打倒孔家店”。
——吴虞
对东西方文化全盘 肯定或否定。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前期新文化运 动局限在知识分子
的圈子内,新思想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 没有普及到工农群
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 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动摇了、使——接受了、为——起了、为——创造了
整体把握
特 点
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
(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
层
启示:
层
1、资本主戊义戌的变法道(路资在产阶中级国维行新派不)通递进。
2政、治只制度有共产党(变才法图能强,挽君主救立宪中制国)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众中去。 ——李时岳
——陈独秀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结合。
——鲁迅
6、小 结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旗帜(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运 动 内容
前期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 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 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 今。
③为随后 爆发的五 四运动起 了思想宣 传和铺垫 的作用。
感悟、追问新文化运动
宣
庶 民
传 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20年春,北大 招收了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暑假 又正式招收女生 ,开中国国立大 学男女同校之先 河。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⒈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西方的学和 科学精神。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19主12年制南度京+临民时政 府废 倡主止自思读由想经、拜平孔等提
《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 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在那个时代掀起了 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哦!不然后果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回顾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 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袁世凯还率领百 官演出了一场“祭孔”丑剧,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反动逆 流。
1914年12月冬至日,袁世凯身 穿皇帝礼服模仿古代帝王率官员在 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愚昧迷信
口号: 民主
科学
民主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愚昧盲从
DEMOCRACY-- 德先生
民主
赛先生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 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 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 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 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 难估价的。他们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 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
。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封建专制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 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 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 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 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 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 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 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 问题。
部编版: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
部编版: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文解读】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还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背景延伸: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开始时间及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口号:民主和科学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来的。
(3)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延伸理解: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
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
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动脑筋
请您回答:一是梁启超之问:郑和下西 洋乃“有史来最光焰之时代”,为什么 “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二是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现代科技 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 与经济最发达的中国?
三是黄炎培之问:如何找到一条新路 ,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 周期律?
总结(作业):12、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制度不足以救中国;
(2)、针对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口号(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迅
6、活动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7、新文化运动论著: 陈独秀《敬告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鲁 迅《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D.新文化运动
A
9.初三年级某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
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
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
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
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D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遗憾
难过
同情
不解
2、文学革命(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9张PPT)
A
D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想一想
“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思想与道德体系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
打倒孔家店
民主、自由、平等
三、文学革命
1.标志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代表
胡适、陈独秀、鲁迅。
《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影响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二、民主与科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八项主张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文学,摆脱八股文只顾。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18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儒孔家子思想 157 2 孟子 61 3 民孙主中共山和 17 … …… …
表2:1924年北京大学 “最 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民孙主中共山和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14 儒家孔思子想 1
赛先生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 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 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 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兴起
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掀起了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一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 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 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阶段。让 同学结合前三节课的所学内容,梳理近代化探索的历 程。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 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民主、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抨击旧道德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 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是三纲五常、三 从四德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前几天行政院……邀我 去做行政院秘书……为这件 事我复电拒绝……请同学们 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 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 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 字。 (白话文)干不了,
谢谢。
文言: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2.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 运动号角。
陈独秀
《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第 二期改名为《新 青年》,1917年 《新青年》编辑 部迁往北京。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地点:上海(后迁往北京)
标志:《青年杂志》(《新青年》)
陈独秀
3.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4.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现 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 儒家传统道德。历代封建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臣民的思想。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谢谢大家的聆听!
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
P58
课后活动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 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族共和、民主 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结合本课内容,请你谈谈民主与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
答:通过对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回顾,理解中 国人对于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的。再从民主与科学口号在新文化运 动中的作用及在当时条件下的先进性来理解和 把握。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二课 新文化运动
例 2 (四川成都)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 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 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 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评价新文化运动。 (1)进步: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
主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五四运 动作了思想准备;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利于文 化的普及与繁荣。
(2)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 对否定的偏向;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没有提 出反帝的要求。
考点 新文化运动 例1 (山东菏泽)“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 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 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 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作 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 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 动的号角,A、B两项排除;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 思主义的是李大钊,D项排除。1917年,胡适在《新青 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故选择 C项。
答案:C
谢谢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 《新青年》)封面中的LA JEUNESSE,在 法语中是“青年”的意思。其下是青年 学生或深思或交流的画面。封面下面的 人物是卡内基(美国企业家)。陈独秀 先生希望中国的青年学生不仅要用法国 启蒙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面对 中国当时的境遇,能像卡内基一样在困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状元;成才路
提倡民主与科学状元成才;路 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意义: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 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 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 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否应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 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 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 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 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人物扫描: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
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16 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 “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 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 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 蔡元培 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1868-1940) 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
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5.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6.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相关史事: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
B.辛亥革命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
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C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内容:三纲五常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 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 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
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2.(2019•四川泸州•14)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
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旧冲突——探背景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1914年9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冲突
“国民教 育,以孔 子之道为 修身大本”
二、春风拂面——谈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历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器物)
(思想)
(制度)
特点: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责任 担当 创新
课堂总结 (1)背景 (2)兴起
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
口号 (3)内容: ① ② 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从而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
了基础。
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每周评论》
《庶民的胜利》
1的、思新四:想文、大化新解运放文动运化是动我运。国动历的史作上用一次空前
2、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 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 4、不过,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的绝
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 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 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 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 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 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 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 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 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即为明证。只 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 良的,而不是革命的。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
B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2、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 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
D.新文化运动
3.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 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 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 对专制与愚昧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民主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反对专制 反对迷信
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1915年在《青年杂 志》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2张PPT)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知识拓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 与书写成了少数人读书人的专利。近代以来,要求简 化文体、使用口语化的白话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 了一些宣传白话文的报纸,如《无锡白话报》等。官 方告示也有采用白话文的,但总的来说,白话文不是 很普及。
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陈独秀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 —新—文鲁化迅运《动狂的人倡日导记者》们还有哪些主张?
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
2019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地位(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 统治地位;
内容:
2.提倡民主和科学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推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民主
资产阶级的民 主思想和民主 制度
(德先生)
科学
科学常识、理 性分析社会的 科学观点
(赛先生)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
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
②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 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科学
袁世凯政府:尊孔复古
西方民主、 自由、平 等、博爱 思想传入 中国,深
激新 烈旧 冲思 突潮
受青年学
生欢迎
新生的中华 民国很快陷 入政治混乱, 袁世凯为独 裁专制,掀 起一股尊孔 复古的逆流
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
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合作探究: 你认为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要抱着“扬弃”的态度。对于优秀的 文化传统我们首先要学会继承。对于不适合当今
时代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批判。所以我们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
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1)抨击旧道德文化;(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2)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
)
3)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化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
2、意义及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料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