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七》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十七》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练习十七编写意图(1)第1题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练习。
第(1)题是4道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第(2)题是3道用整百数除的新问题,与第5题一样,意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第2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的能力。
(3)第3题通过选择正确的余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简便计算中余数的含义。
(4)第4题通过辨析过程,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加深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5)第6题是商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
这里安排了3组习题,每组题中有被除数变化、除数变化、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等不同情况,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6)第7题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关于总价、单价、数量关系的练习题,既巩固了商不变的规律,又加深学生对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
(7)第8题通过辨析正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了解它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商0”的认识。
(8)第9题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即A÷B÷C=A÷(B×C)。
教学建议(1)提高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迁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
如第1题,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教材提供4道用整十数除和3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
练习时,先出示第(1)题的4道题,提出:同学们会口算这几道题,那能不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口算呢?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完成口算。
之后,选两题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促使学生学会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然后,出示第(2)题的3道口算题,请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新的口算问题。
要注意让学生交流口算过程,让学生通过交流活动了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的思维过程,掌握新的口算方法。
同时,锻炼、提高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注重学生“说理”训练。
这些练习题的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并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因此,在练习中要注重让学生“说理”,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第3题可让学生先自主选择,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余数是这个数呢,你是怎样想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的练习十七进行教学。
练习十七主要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书写解题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方程解法的正确运用,特别是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准确地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纸、红笔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解决。
- 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为学生解本题做知识准备。
2. 新授(15分钟)- 讲解练习十七中的典型题目,重点强调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 通过例题,展示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3. 课堂练习(2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七中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提示。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 每组选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5. 总结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易错点。
-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以下几部分内容展开:- 练习十七的主题和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中的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1. 完成练习十七剩余的题目。
2. 选做一道拓展题,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练习十七》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练习十七》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第1题的口算练习是在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些口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第2题意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使学生熟练计算,掌握验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第3题是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两幅实物图动态呈现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读数,获得相关的数据,并运用小数计算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第4题通过计算、填表等活动,将统计知识和小数的计算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统计知识做准备。
教学建议(1)注意练习的层次,做到自觉验算。
计算练习应由易到难,在学生熟练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第1题可让学生口算后结合具体题说说口算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如整数部分是O的小数加减法及进位加、退位减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
第2题可先让学生说说笔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使学生明确不仅要仔细计算,还要自觉验算。
教学时应注意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情况,使学生自觉应用小数的性质来化简计算结果。
(2)应用小数加减运算解决生活问题。
第3题可用课件出示或设计称量小实验来进行。
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指名看指针来读出称量前后的质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认真审题,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所给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来解决问题,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编写意图(1)第6题意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练习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计算中易错之处,使学生在判断、改错的过程中,内化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2)第7题结合人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等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3)第8题是应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同时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七》学习活动方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七》学习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试题。
学习难点: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学习准备:习题卡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2复习旧知
二、导学:
活动一:复习算理
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算式?”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的要求呈现在大屏上,全班齐读。
2.自主学习:请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试着列式计算。
3.小组讨论:由组长带领,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算法,并讨论形成小组的意见:。
4.展示分享:一小组上台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梳理提升: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活动二:计算比赛
活动任务:探究“怎样正确计算练习十七各题?”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呈现出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24题,比一比谁算得快。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计算方法,并总结形成小组的意见。
4.展示分享:一小组上台展示算式及计算方法,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梳理提升:师生共同订正。
三、导练
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378, 10题
四、导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计算9加几的最佳方法,巩固9加几的计算,进一步理解算理。
(2)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看图列式:
1、基本题:练习十七第1题、第3题。
先说说图画的意思,填写两个加数,再算出得数,写出完整的加法算式。
对于蚂蚁搬大青虫一题,需要渗透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
2、用数学:练习第4题。
(1)先说说大括号的意思。
(2)提问:要求图上一共有几个娃娃。
你想怎么列式?
(3)完成练习。
3、开放题;练习十七第五题。
(1)你能说说图画的意思吗?
(2)要计算“有多少只蜜蜂”可以怎样列式?
(3)要计算“有多少朵鲜花”可以怎样列式?
二、看卡片口算。
9+5= 9+3= 9+9= 9+6=
9+4= 9+2= 9+8= 9+7=
三、变式训练练习十七第二题,课前把题抄在黑板上
(1)选择计算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看谁算得多。
请算得又对有又快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诀窍。
(2)请学生依次观察左右两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四、连线题练习十七第六题抽几题说说计算的方法。
五、游戏:摘果子(练习十七第七题)
6+3= 9+5= 2+5= 9+7= 5+5= 3+4= 9+9= 9+4= 1+9= 9+8= 9+6= 5+4= 六、作业随堂练习。
人教版数学练习十七教案
人教版数学练习十七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数学练习十七教案教案目标:1. 熟悉并掌握人教版数学练习十七的内容;2.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简单复习相关知识点;2. 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逐题分析并解答本课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2. 针对每个知识点,给予学生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3.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解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对于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的重要知识点;2.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解题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调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适当调整教案中的步骤和时间分配。
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十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十七》教案题目概述《练习十七》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份习题册,包含数学多个知识点,如:长度单位换算、简单的三角形计算等。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主要讨论《练习十七》中的重要数学知识点和题目类型,以及如何针对这些题目类型做出策略性的解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以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能够在习题中遇到难题时有解决思路,避免失分。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掌握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教学准备•《练习十七》数学习题册;•《数学》教辅书;•课堂黑板和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具体教学流程Step 1:导入教师拿起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册,调取与本课时相关的题目,放到黑板上,让学生先看看这些题目,看看其中有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
Step 2:学生练习学生将《练习十七》中有关长度单位换算和三角形计算的题目,在黑板上解答并进行讨论。
Step 3:老师讲解解答完毕后,教师将结合讨论情况进行讲解。
以下为具体内容:•首先,介绍长度单位换算。
将米、厘米、分米、千米四种长度单位进行对比,以及四种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可以结合教辅书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列出相应的例子。
帮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其次,介绍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以计算三角形周长、面积为主要点,介绍如何针对不同的三角形形状,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例如,根据三边长判断三角形种类和角度大小,并根据三边长计算三角形周长和面积。
也可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于《练习十七》中的相关数学问题,并协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Step 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帮助解答不懂的地方。
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针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十七》这本习题册进行探讨。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择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这两个部分不仅是分数运算的核心,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基础。
我通过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运算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内容的安排上,我采取了从易到难的顺序。
讲解了分数的乘法,然后是除法。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分数运算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目标既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也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
我希望通过这些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我明确了教学难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过程中,分子与分母的交叉约分以及运算的规律。
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
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讲解、演示、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同时,我也指出了教学重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四、教具与学具的运用我准备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本、笔、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这些工具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六、板书设计我设计了题目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板书,包含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这样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分数运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我设计了两个作业题目,一个是计算题,一个是应用题。
练习十七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七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时作者:陆晓春单位:浙江省富阳市实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学习目标:1. 通过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以及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练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中获得知识的拓展,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3. 让学生在拓展练习中感受数学思考的趣味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在计算中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看到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练习十七》,将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练习提高。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咱先不忙着下结论,先来一个小小的热身吧,小试一把。
同学们的练习纸上有三组口算题,请你拿好笔,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练习纸上计算)900÷30= 180÷20= 990÷90=450÷90= 400÷80= 461÷20≈840÷40= 520÷40= 669÷80≈800÷50= 720÷60= 313÷30≈1. 学生完成练习纸的口算题(包含估算题)。
2. 反馈个别说说是怎么想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二、笔算练习1. 回顾所学知识师: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个单元中,我们除学习了口算除法外,还学了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主要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当中有“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还有“商的变化规律”。
那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呢?2.(点课件)出示:270÷54 435÷45 1700÷40 4567÷44师:我们就来判断一下这几题的商分别是几位数?(第四题商为什么是三位数?结果大约是多少?)3. 计算4. 实物投影反馈270÷54 435÷45 (答案校对)1700÷40 (运用商不变性质计算,强调余数是20)4567÷44 (商中间有零)5.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竖式意义(1)(点课件)出示435÷45的竖式,这道算式有可能是在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指2——3名学生说后,同桌说一说,(再点课件)出示“体育室章老师准备了435元钱,去买每45元一个的篮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练习十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练习十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练习十七(1)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3.钢笔每支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汇报。
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汇报: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课时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练习十七(1)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批注教学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3.钢笔每支18.5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38.8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①(x-3102)×2.5=135x=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3102×2.5=135x=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练习十七教学内容:教科书P75~76“练习十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和本单元所学习的口算。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练习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一)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七”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订正。
(二)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6题。
1.限时1分钟进行口算比赛。
2.交流订正,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回顾旧知识。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训练,采取游戏比赛的形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二、练习指导(一)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7题。
1.仔细读题,获取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共有72人参加视力检查,已经检查了40人,其中有6人近视。
师:“其中6人近视”是什么意思?2.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师:要求“还有多少人没有检查”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需要知道的是“共有72人参加视力检查”和“已经检查了40人”这两个条件,“其中有6人近视”这个条件是多余的。
师:怎样列式解答?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想一想,然后跟同桌交流。
师:已经检查的人中,有多少人没有近视?怎样列式?【设计意图】通过多种信息呈现,提高学生根据问题选择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呈现错例,集中分析原因。
(三)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10题。
1.先计算,再比较计算的结果。
2.出示“58-5○58-50”和“20+62○62+8”。
师:观察这两组中每一组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如果不计算,你能得出比较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比较的?【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七》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练习十七编写意图(1)第1题是依据一张月历进行天数计算、推测日期的实际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掌握有关月、日、星期等相关知识,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2)第2题,精选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保质期、保修期等,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第3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一年的天数,既巩固年、月、日知识,又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题可配合前面一年天数计算的教学时使用。
教学建议(1)要以实际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
以一些现实的、常见的实际问题为任务驱动,可促使学生自觉运用习得的知识去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时,可以用教材习题作为线索,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除了教材上已经呈现的问题,还可灵活补充一些类似的问题。
(2)要引导学生个性化、多角度地思考。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展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
例如,在计算经过天数时,有的学生是依据月历数出来的,也有的学生是通过巧算得到的,都应给予肯定。
又如,“妈妈出差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及出差几天”的问题,既要考虑4月是小月,最后一天是4月30日,又要考虑一星期是7天,问题的解决具有开放性,应鼓励学生个性化和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3)将数学学习适当延伸至课外。
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关注甚至收集一些保质期、保修期等与年、月、日有关的问题,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编写意图(1)第4题和第5题,都是巩固闰年的相关知识。
第4题,涉及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在进一步理解“年”与“星期”的关系的同时,也可加深对闰年366天的印象。
第5题是一道常见的、有趣的关于闰年的题目。
因为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四年一闰,所以他只过了3个生日。
(2)第6题是一个实践性作业。
第(1)题,首先,让学生制作今年7月、8月的月历,再制订暑假计划,并在月历上标注出来。
《练习十七》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练习十七(第87~89页)编写意图(1)第1题借助绘图纸让学生数数,丰富学生以“一”“十”“百”“千”数数的经验,知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计数,同时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第3题巩固用算盘表示数及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并体会计数的本质。
具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读出算盘所表示的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二是在个位档继续披上一个下珠,重在使学生通过第三个算盘上的数体会计数的本质,感受十进位值制原理。
(3)第4题意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以利于后面读、写数的教学。
教学建议(1)加强数数方法的指导。
第1题可先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数一数,再通过“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对比一下,你觉得怎样数得比较快?”等问题,使学生在体会数数方法多样的同时,知道应结合实际优化数数的方法。
(2)借助算盘,强化“拐弯数”。
教学时,应利用第3题使学生体会满十进一和位值制原理,进而达到对数数难点的针对性练习。
如可以通过在算盘的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来体现,9999添上1,每一个数位上都依次满十进一,同时体会9999到10000是以1为单位累加的过程(计数的本质)。
也可以在其他算盘的个位档连续添1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3)以多种方式表示数,增强学生的数感。
以多种形式表征数,既包括直观的,又包括抽象的;直观的可有多种,抽象的也有多种。
如此相互对照与沟通,长此以往,必能增强学生的数感。
(1)第5题借助五岳的数据练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2)第6题以文字形式呈现,更为抽象,要求逐渐提高,巩固万以内数的组成。
(3)第7题借助算盘创设了“你拔数,我读、写数”的活动情境,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巩固相关知识的目的。
实际活动时形式可以多样。
(4)第8~10题是写数练习,只不过综合程度、题目难度略有不同。
重在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进行巩固。
四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七教案
总第49节13周2 5月14日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第5--10题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练习十七第五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七题。
了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同桌互相提问后并解答。
指名学生提问,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订正。
2、练习十七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解答的理由。
3、练习十七第9题。
学生先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后再计算。
4、练习十七第10题。
先理解题意,再计算。
让学生了解现金日记帐的登记方法。
三、作业。
练习十七第六题
四、课后感:。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设计思想:本节课内容属于四个学习领域中的“数与代数”领域。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求一各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能真正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在“数与代数”内容教学中,要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究模式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还提倡“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因此,本课设计力求从“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出发,让学生乐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教科书的第78页。
练习十七一共安排了9道习题和1道数学游戏,其中第1、6题是用图文或线段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倍的理解,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第2、3、7、8题是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多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出些有多余或几个数量有倍数关系的问题,让他们解答,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题是两道文字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进行抽象化。
这类问题若能掌握好,对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指导练习时,要使学生真正明白7的6倍是6个7,5的4倍是4个5。
第5、7题,是带着练习时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要经常复习已学过的内容,防止遗忘。
三、学情分析:本课时是对7的乘法、“倍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综合练习,并能把它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这是比较抽象、的,需要让学生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不断地练习,接触,运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辨证是非的能力,会根据课件编应用题并解答的能力,能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练习十七教学设计教案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练习平邑县赛博附小陈倩教学内容:练习十七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准确迅速地口算。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和分类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
1.教师用卡片出示下列口算题,“开火车”让学生口算。
300+800= 4200-800= 5600-900= 4200+800= 6300-700=5900-800= 7700-700= 900+1500= 4300+900= 4400-300=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高。
1. 基本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让小组中的3名同学分别代表黑猫、白猫和花猫,另一只代表怪猫,开展捉鼠比赛,比一比哪只猫捉的又快又准。
(2)练习十七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信封上算式的计算,再想一想应该送到哪个信箱?用线连一连。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送信的结果和经验。
2.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七第2题。
教师先根据画面内容,给学生讲解桂林山水景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课件展示)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在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收集数据,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练习十七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画,收集数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A:火车和汽车每分钟一共行多少千米?800+1500=2300(千米)B:火车每分钟比汽车多行多少千米?1500-800=700(千米)*3. 提高练习。
练习十七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填一填,再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想的,可以填哪些数字。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方框里应该填比8263的百位上2大的数字,可以填:3、4、5、6、7、8、9.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填空。
1.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练习十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练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讲解。
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列方程以及列方程解相遇问题,那谁能说一下我们都学了那些知识?教师小结:课件出示所学内容。
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十七的习题来巩固一下学到的解题方法。
二、练习十七讲解(部分试题的说明)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
①(x -3102)×= 135 x =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3102×=135 x =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3.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七第12题。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的有用信息。
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根据“总路程=(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列出算式,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 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十七(第87~89页)
编写意图
(1)第1题借助绘图纸让学生数
数,丰富学生以“一”“十”“百”“千”
数数的经验,知道根据实际需要选
择合适的计数单位计数,同时巩固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第3题巩固用算盘表示数及
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并体会计数
的本质。
具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
读出算盘所表示的数并说出数的组
成;二是在个位档继续披上一个下
珠,重在使学生通过第三个算盘上
的数体会计数的本质,感受十进位
值制原理。
(3)第4题意在让学生熟练掌握
数位顺序表,以利于后面读、写数
的教学。
教学建议
(1)加强数数方法的指导。
第1题可先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数一数,再通过“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对比一下,你觉得怎样数得比较快?”等问题,使学生在体会数数方法多样的同时,知道应结合实际优化数数的方法。
(2)借助算盘,强化“拐弯数”。
教学时,应利用第3题使学生体会满十进一和位值制原理,进而达到对数数难点的针对性练习。
如可以通过在算盘的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来体现,9999添上1,每一个数位上都依次满十进一,同时体会9999到10000是以1为单位累加的过程(计数的本质)。
也可以在其他算盘的个位档连续添1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3)以多种方式表示数,增强学生的数感。
以多种形式表征数,既包括直观的,又包括抽象的;直观的可有多种,抽象的也有多种。
如此相互对照与沟通,长此以往,必能增强学生的数感。
编写意图
(1)第5题借助五岳的数据练
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既达到了巩固
知识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还可以增长知识,培养民族
自豪感。
(2)第6题以文字形式呈现,
更为抽象,要求逐渐提高,巩固万
以内数的组成。
(3)第7题借助算盘创设了
“你拔数,我读、写数”的活动情
境,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
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巩固
相关知识的目的。
实际活动时形式
可以多样。
(4)第8~10题是写数练习,
只不过综合程度、题目难度略有不
同。
重在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进行巩固。
教学建议
(1)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培养数感。
学生每一天都可能要接触到很多数,但能真正去感受数的意义的机会并不多。
为此,教学时要结合素材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在情境中去感受数的意义。
结合第5题,可让去过的学生表述到底这些山有多高,与登山时的身体感觉结合起来。
结合第9题,可让学生说说这些钱分别能买什么等,以便切实感受到它们的多少。
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实例提供给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2)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借助教材提供的素材,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学习和借鉴,体会表述数的不同形式,感受数在表示和交流中的作用,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使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
编写意图
(1)第11题是关于读数和写
数的针对性练习,重在对读、写数
的难点知识进行巩固。
(2)第12题结合学生熟悉的
量,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且
重在非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
的关系。
(3)第13题以开小火车的游
戏形式让学生按规律数数,既包括
了找规律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
计数单位的认识,积累数数的经
验。
(4)第14题通过调查生活中
的数据,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
体会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感受数
学的价值。
(5)第15题是巩固数的组成的变式练习,将数的认识和计算统一起来,既丰富了数的表示方式,又体现了计数的本质。
(6)思考题渗透了排列的知识,重在巩固位值制的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有序地排出并读写出全部的6个数:346,364,436,463,634,643。
教学建议
(1)针对难点或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练习时错误的情况,归类后进行有针
对性的练习。
如,读写有0的数是教学难点,往往也是学生易错点,结合第11题,教师可组织重点练习。
又如,第12题涉及了带量的非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涉及的计数单位跨度较大,学生也易出错,可对此进行拓展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形成探究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本页习题的完成,需要把握解题的先后顺序。
如第12题,为降低难度,可先想10张该面值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再想100里有10个10,进而解决问题;第13题,需要先根据已知数找出规律,按规律继续数数或填出缺失的数再读出来;第16题需要先去调查,再写数;思考题则要先想一想怎样做才能不重不漏地排出所有不同的三位数,再有序地排出数。
这些都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