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综合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沟边杂草喷药防治。拔 除病 苗,翻种或 改种。
22 防 治玉 米 螟 。每 亩 可 用 3 . %辛硫 磷 颗 粒 剂 2 0g加 细 品种 ,小麦和 . 2 耐)
玉米 的种 子 要 精 细 选 种 , 剔 除 病 虫粒 、秕 粒 及 杂
,k 叠施于心叶 内,可兼治玉米蓟 马。防治二代粘 虫和玉米蓟
玉 米 主 要病 害有 玉 米 粗 缩 病 、 叶 斑 病 、褐 斑
苗后茎 叶处理 ,每亩用 4 %玉 农 乐 胶 悬 剂 7 茎 叶 喷 雾 , 5ml 或 每 亩 用 2 %克 无 踪 水 剂 10~10ml 水 3 0 2 5 兑 0~5 ,在 O 玉米 苗 高达 3 时 定 向 喷雾 防 治 ,对 阔 叶 杂 草和 禾 本 科 杂 0m c 草 均 有 良好 的 防效 ,注 意 不 要 喷 到 玉米 植 株 上 。
产量影响极大。因此,要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采取减少灰
飞虱 虫 源 和 做 好 传 毒 昆虫 防 治等 措 施 ,一 定 要 把传 毒 昆虫 控 制在传毒之前 。 21 防 治 灰 飞虱 。 较 好 的 药 剂 有 吡 虫 啉 、 异 丙 威 、 仲 丁 威 . 等 。每 亩 用 1%n 虫啉 1 ~2 雾 防 治 , 同 时 注 意 田边 、 0  ̄ 5 Og喷
1 种 子 处理 。 防 治灰 飞虱 ,预 防玉 米 粗 缩病 , . 6 可 用 7%" 虫 啉 或 2 %先 净 悬 浮 剂 分 别 按 种 子 0 i t 5
32 玉米虫 害的防治 。玉米穗虫 害可用 9 %敌百虫 80倍 . 0 0
深翻破坏病虫 的栖息场所 ,将土壤表层越冬 的病
虫 翻 入 土 中致 死 ,从 而 减 少越 冬病 虫 的密 度 ,消
玉米褐斑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发生 , 生面 积 8 发 . h , 20 5万 m2为 0 4年 的 2 - , 生 3倍 发
程度 由 2 0 0 4年 的 2级上 升 为 3级 :0 7年 全市 发生 20 面积 1 . 1 7万 h 为 2 0 m , 0 4年 的 32倍 . 生程 度贝 上 . 发 0
升 为 4级 。
已上升 为 玉米 生长 中后 期 重要 病 害 ,严 重制 约 了玉 轻 ; 玉米 常年 连作 地块 重 。 ’
米 安全生 产 。2 0 0 4年 菏泽 市发 病 3 . h ,0 6年 2 重 发 原 因 7万 m22 0
发病 近 9万 h 2 m 。发病 田玉 米一 般 减 产 5 1 %, %~ 0 严 21 菌 源 基 数 增 加 .
入发 生始 盛期 , 提前 3 d左右 。2 0 ~ 0 6年 田间调 0 0 4 20 查, 7月初 始 见 发病 株 , 7月 1 ~ 6日进 入 盛 期 , 21 7月 2 0日进入 第 一次危 害高 峰 。2 0 o 7年 田间最 早发 病为
学 防治 为 辅助 的综 合 防 治策 略 , 足一 个 “ ” . 立 早 字 做 到 “ 发 现 、 预 防、 早 早 早防 治 ” 。
维普资讯
粮食作物20. 08 4
瘩i I 础琏弛
玉米褐斑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郝 伟
( 山东省 菏泽 市植 物保 护站 2 4 0 ) 7 0 0 摘 要 :0 4年 以来菏 泽 市玉米褐 斑病 发 生呈 明显加 重趋 势 。 者 阐述 了玉米褐 斑病 的发 生特 点 , 20 作 分 析 了重发 生 原 因, 并提 出了相 应的 防治 对策 。
鞘相 连处 出现 明显 褐色 病斑 ;近 几年 始发 部 位 明显 31 .. 合理 轮作 重发 生 田应 与 非禾 本 科作 物 如棉 2 上移 . 多集 中在 中上 部 叶 片 , 部 先 出 现褪 绿 斑 点 , 花 、 类 、 病 瓜 蔬菜等 经 济作物 轮作倒 茬 。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但是,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玉米,提高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了解玉米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斑,斑点周围常常有红色边缘。
严重的话,叶片会枯萎,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种植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二、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花粉和花丝变色,甚至变成红色或紫色,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的花粉无法正常传递,影响玉米的受精和结实。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三、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的斑点,斑点周围常常有黑色的病斑。
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变黄,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四、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斑点周围常常有黄色的病斑。
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枯萎,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五、玉米螟虫玉米螟虫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叶片和玉米穗为食。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许多小孔,穗子被啃食后变成“虫穗”。
该害虫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种植前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虫剂等。
六、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叶片和茎干为食。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变黄,叶片上有粘液,茎干变薄弱,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适合病菌生长繁殖的气候条件较为普遍,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农民们需要认真了解和掌握玉米的病害防治知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本文将介绍关于玉米常见的10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真菌病之一,主要具有环形或椭圆形的灰色胞内孢囊,可造成玉米叶片的脱粉、枯黄、死亡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时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
2.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它会使玉米叶片出现红棕色或黄色的小点,然后从叶边缘向中心扩展,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预防锈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除草和清理病叶、及时灌溉等。
3.叶斑病叶斑病主要是由霜霉菌感染引起的,使玉米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的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失去功能。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4.褐斑病褐斑病是无性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使玉米叶片上形成褐色的小斑点,逐渐增大,终至叶片枯死。
防治褐斑病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除草和清理病叶、加强肥料管理等。
5.苗期腐烂病苗期腐烂病是由土壤中的细菌和霉菌引起的,主要在玉米种子发芽时发生。
其症状是玉米幼苗出现腐烂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幼苗死亡。
预防苗期腐烂病的方法包括皮肤消毒、保持土壤通气性、选用新鲜种子等。
6.疫霉病疫霉病是由一种疫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穗部、叶片和茎部。
它会导致玉米出现炭疽病样症状,如大量死亡、桔红色病斑、病叶、病茎等。
防治疫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玉米田里的死麦草和禾本科杂草、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溉等。
7.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白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和穗部。
它会使叶片形成白色的粉状物,严重时导致玉米叶片干枯、死亡。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及时除草、避免过度使用肥料和农药等。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V1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V1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当地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草害的侵害,这不仅会导致产量的下降,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障玉米作物的安全生产,以下为大家介绍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做好田间管理,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病害的传播。
2. 在病害发现的早期及时采取化学控制措施,如喷洒杀菌剂等,以阻断病害向整个田块的蔓延。
3. 经常疏通排水沟,保证田块通风与排水,减少杂草的生长。
二、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是玉米上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它寄生在玉米梗和穗上,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防治玉米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采用防螟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虫能力。
2. 在田间适时铲除腐烂的玉米秸秆和杂草等,减少虫害的滋生与蔓延。
3. 投放天敌,如菜蛉、多寡小卵峰果蝇等。
三、玉米杆锈病防治技术玉米杆锈病主要由真菌引起,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防治玉米杆锈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做好病害预测和预警,及早采取化学控制措施。
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害部位,及时处理病害垃圾。
3.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玉米的自身免疫力。
四、玉米草害防治技术玉米生长中还有一种常见状况是草害,主要是杂草入侵,会消耗养分、水分,同时还会与玉米争夺空间。
为了防治玉米草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在新玉米施药时加入除草剂,能够去除杂草。
2. 采用机械化除草,如喷草机等,能够将杂草除掉。
3. 结合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理。
对种植者来说,必须要科学地选用优良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及时采取妥善措施,才能保障玉米的生长发育,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草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方法,以期有效控制玉米的病虫草害问题。
一、病害的防治1. 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产量的锐减甚至无法收获。
防治玉米穗腐病的方法主要是选择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健康种子,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株,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空气湿度,及时采取化学防治。
2.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常常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病。
预防玉米叶斑病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浇水、浇水不可溅到叶片,有疫情时要及时用药防治。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黄色链格孢引起的,严重者会造成减产甚至颗粒不育。
防治玉米锈病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锈病的玉米品种,保持通风透光,保持玉米田的整洁,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二、病害的监测和预警要做好病害的综合治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可以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玉米生长期来预测疫情,当监测到病虫的发病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的生长健康。
三、病虫害的防治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在玉米苗期和玉米灌浆期危害较大。
综合治理玉米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混合播种、间作栽培以及采用抗虫玉米品种。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如果发生危害,会造成严重的玉米减产。
我们可以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留茬不深、根据适度施肥及时收获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控制玉米蚜虫的危害。
3. 玉米蓟马玉米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危害玉米和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对付玉米蓟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玉米褐斑病近几年在我市及我省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06年玉米褐斑病在我市大面积暴发流行,全市2万公顷玉米有70%的田块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褐斑病,造成叶片干枯,有的甚至整株死亡,给我市的玉米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一)主要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形或梭形,隆起附近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常呈白色透明;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二)发病规律玉米褐斑病的病菌以休眠体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叶片和叶鞘。
在玉米生长中若遇到温度高(23℃~30℃)、湿度大(相对湿度85%以上),阴雨日较多的天气条件,则有利于病害发生。
一般连作地块和低洼潮湿地块发病较重,土壤贫瘠和缺肥地块病害发生更重,该病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
二、玉米褐斑病的发病原因分析(一)土壤及病残体中带菌率高由于近几年褐斑病在我市发病较为严重,致使土壤中及病残体中病菌带菌率高,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带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在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量相应的增加。
(二)生产上主推广品种抗性较差。
目前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等抗性较差,普通发病。
(三)管理措施跟不上我市玉米多为直播,播种前不施肥,苗期管理粗放,玉米5~8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
玉米褐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评价
编辑
索 相敏
玉 米 褐 斑 病 药 剂 防 治 效 果 评 价
张海剑 ,侯廷 荣 ,吴明泉 ,石 洁 ,张老章
较 好 ,平 均 防 效 分 别 达 9 . 9 和 9 . % 。 67 % 31
关键 词 :杀 菌剂 ; 玉米 ;褐 斑 病 ;防 效
中 图分 类 号 :¥4 5 1 1 5 3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6 t (0 0 0 - 2 - 0 813 2 1 ) 50 9 3 0 0
( . 北 省 农 林 科 学 院植 物保 护研 究 所 ,河 北 省 农 业 有 害 生 物综 合 防 治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河 北 保 定 1河 农 业 科 学 院 , 山东 聊 城 2 20 ) 5 0 0 0 10 7 00;2 .山 东 省 聊 城
摘要 :选 用 7种杀菌剂 ,研 究 了拌 种和喷 雾 2种方 法对 玉米褐斑病 的防治效果。结果表 明 :利 用 7种供试 药剂 进行种子 包衣,对 玉米 出苗率和 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但 对褐斑病 防治效果较佳 ;而在 玉米 5~ 6叶期 2次喷 雾, 对玉米褐斑病具有较好的 防治效果 ,并且防治效果可持续到乳熟后 期。世 高和粉锈 宁药剂对褐斑病的 防治效果
b te . wh c r 6 7 etr ih wee 9 . 9% a d 9 . % . n 3 1 K e r s: F n iie; Maz y wo d u gcd ie; Brwn s o ; Co t lefc o p t nr fe t o
7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药效测评
7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药效测评摘要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钟凯等人通过7种杀菌剂防治玉米褐斑病的对比试验,发现在药后10d和药后20d,7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处理区保叶率普遍高于对照区,保叶效果9.82%~14.16%;处理区较对照区亩增产37.9~72.4kg,增产幅度5.6~10.8%。
综合人工、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推荐使用30g/L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亩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30mL/亩进行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前言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病害是限制玉米产量主要因子之一,因区域差异而南北各有不同但玉米生长中后期的褐斑病具有暴发强、发生重等特点,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而中后期玉米植株高大,防治费时、费力,防治效率低,较为困难。
为突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瓶颈,农技人员探索出了“一防双减”技术,即在玉米大喇叭口-雌穗花丝萎蔫期一次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减少后期虫害发生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
为筛选防控玉米中后期褐斑病的高效杀菌剂,验证当前主要防治病害的杀菌剂对玉米中后期病害的防控效果,优化、集成“一防双减”配套施药技术,开展了针对玉米褐斑病的7种杀菌剂防效试验。
材料方法水稻品种麦茬玉米,聊玉23供试药剂及用量1:30g/L 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瑞士先正达公司 20mL/亩2:30g/L 苯甲·丙环唑乳油(澳丹),澳大利亚纽发姆公司 20mL/亩3: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瑞士先正达公司 30g/亩4: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瑞士先正达公司 30g/亩5: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德国巴斯夫公司 30mL/亩6: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扬彩),瑞士先正达公司 10g/亩7: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安泰生),德国拜耳公司 45g/亩8:清水对照(CK)施药及调查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区及1个空白对照区,共8个小区。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新疆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由于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玉米种植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合理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于保障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疆地区玉米的常见病虫害入手,探讨其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对农民朋友在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一、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害1. 玉米叶斑病:是由玉米叶斑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特征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逐渐向周围扩散。
2. 玉米稻谷病:是由玉米稻谷病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主要特征为玉米穗部出现褐色的腐烂斑点,导致玉米籽粒变质。
3. 玉米锈病:是由玉米锈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特征为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变成红褐色,并使叶片逐渐枯黄干枯。
4.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米灰斑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特征为玉米叶上出现灰色的小斑点,并逐渐蔓延形成灰色病斑。
二、新疆地区玉米常见虫害1. 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以玉米叶片为食,使叶片出现蛀食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2. 玉米甲:是另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主要以玉米的叶片和茎部为食,造成玉米的叶片枯黄、萎缩,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3. 玉米蚜虫: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以吸食玉米的汁液为生,使玉米叶片逐渐枯黄干瘪,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4. 玉米象: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以玉米的茎部和穗部为食,造成玉米的受害部位枯萎腐烂。
三、新疆地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 合理施肥:在玉米生长期间,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增强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玉米的养分含量和产量。
3. 间套作物:在玉米田地里适当的间作或轮作其他作物,能够破坏病虫害的生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包括:
1. 叶片上出现大型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中间部分较为浅绿色或灰白色,有些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2. 玉米穗上的花丝和颖片上也会出现类似于叶片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穗部变形或弯曲,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3. 在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色的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如抗病性强的杂交种、育种材料等。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玉米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滋生的场所。
3. 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拮抗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但是,化学防治应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害
的目的。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综合 防治措施
陈香琳
近年 来 , 玉 米 病 虫 危 害 呈逐 年加 重趋 势 , 已 成 为 玉 米 生 产上 的主要 限制 因素 。 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 、 玉米灰 斑病 、 玉米褐斑 病 、 地老虎 、 粘虫和玉米螟 等 , 所以, 在玉 米 生长 发育过程 中 , 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 防治 工作 , 以最大 限度 地减少其危 害。 1 、 玉米黑粉病 : 玉米整个生长期 地上部分均可受害 , 但 在抽雄期症状表现 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 瘤 状物 , 大的病瘤直径 可达 1 5 厘米, 小 的仅达 1 —2 厘米。 初期瘤外包 1 层 白色发亮 的薄膜 , 后呈灰 色, 干裂后 散出黑 粉。 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 雄穗上产生囊状的 瘿瘤 。其 他部位则 多为 大型瘤状物 。 防治措施 : 播种时用种子量 0 . 4 %的 2 0 %粉 锈宁乳油拌 种, 同时 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 和粪肥处理 。 生长期彻 底防治玉米螟 等虫 害。 2 、 玉米 灰斑病 : 主要危 害玉米 叶片 , 也侵 染 叶鞘和 苞 叶。发病初期 在叶脉 间形成 圆形 、卵 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 斑, 病斑 多限于 叶脉之 间 , 与叶脉平行 , 成熟时病斑 中央灰 色, 边缘褐色 , 大小 ( 4 —2 0 ) 毫米X ( 2 —5 ) 毫米 。湿度大时病 斑背面生 出灰 色霉状物 。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 的 , 病原菌主要 随玉米病残体越冬 , 在适宜条件 下产生分生孢子 。 分 生孢 子 随气 流和雨滴 飞溅而传播 , 玉米发病 后 , 病斑上又产生分生 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 生多次再侵染 。 病 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 叶片开始发生 。 气温低( 2 O ℃一2 5 ℃) 、 雨水 多 , 大气相对 湿度高达 9 0 %以上 , 灰斑病严 重发生 , 易 易造 成 流行 ; 而温度高 、 干旱则抑制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 :发病 初期及 时进 行喷 药预 防 ,药 剂选 用 7 0 %甲基托 布津可 湿性粉 剂 5 0 0倍 液 、 1 0 %世 高水分散 剂 5 O克 、 7 0 %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 5 0 0倍液 、 6 8 . 7 %银浊利悬 浮 剂每亩 1 0 0毫升或 5 0 %多 菌灵 可湿性粉剂 5 0 0倍 液喷雾 。 间隔 7 —1 0天喷一次 , 连续 喷 2 —3次 。几种药剂进行交 替 使用效果较好 。 3 、 玉米褐斑病 : 发生在 玉米叶片 、 叶鞘及茎秆 , 先在顶 部叶片的尖端发生 , 以叶和叶鞘 交接处病斑最多 , 常密集 成 行, 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 , 病斑为圆形 或椭 圆
2024年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2024年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预计,2024年我省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总面积约1.3亿亩次。
主要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玉米蓟马、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弯抱霉叶斑病、锈病等。
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锈病等迁飞流行性病虫害,在局部地区有集中暴发风险。
东方粘虫在半岛、鲁北中东部沿渤海、鲁南等局部地块有偏重发生风险;南方锈病在鲁西南、半岛和鲁南局部中等至偏重流行发生风险较高。
玉米螟、棉铃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叶斑病、茎基腐病、蓟马、地下害虫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
为全面做好玉米病虫草害防控,保障秋粮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以上,力争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切实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分区施策的原则,适时适地适病虫,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加强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着力推进规模化统防统治,确保防控实效和可持续治理。
三、防控重点重点防控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弯抱霉叶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桃蛀螟、螃虫、蓟马、地下害虫等。
胶东沿海、鲁北中东部沿渤海、鲁南等地区重点加大粘虫、草地贪夜蛾等迁飞害虫监测防控;鲁西南、半岛和鲁南地区重点早查早防南方锈病等流行性病害。
四、防控措施(一)强化病虫监测预警。
针对粘虫、草地贪夜蛾、南方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要及早行动,加密监测网点设置和田间调查频次。
特别要加大我省南部及沿海地区市、县(市、区)的监测力度。
针对常发病虫害,要做好病虫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全面、准确掌握玉米各生育期病虫实时发生情况。
及时分析会商,发布预警预报,加快病虫信息传播,扩大信息覆盖面。
加强信息调度,严格周报制度,随时上报粘虫、草地贪夜蛾、玉米南方锈病等易突发暴发病虫动态。
(二)播前种子处理预防病虫。
针对本地实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健身栽培。
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见病害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霉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普通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常见虫害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蓟马、玉米红蜘蛛、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大垫尖翅蝗、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赤须盲蝽、叶蝉类、粟茎跳甲、粟灰螟、甜菜夜蛾我县夏玉米病虫害玉米蓟马,玉米螟,高粱条螟,玉米蚜虫,玉米粘虫。
玉米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叶斑病,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等。
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蓟马、玉米螟、高粱条螟和玉米蚜虫。
一、玉米螟 1、为害状和部位:①玉米心叶,横列排孔;②雄穗;③雌穗;④茎秆。
2、代次:我县一年发生三代,1代幼虫6月中旬盛发; 2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此时夏玉米处于10叶期至抽穗授粉期;3代幼虫8月中下旬发生,夏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
3.防治方法:掌握在玉米心叶期防治。
①农业防治:处理秸秆等;②灯光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a、心叶期施用颗粒剂,每亩5斤左右;b、喷雾(粗孔茎喷片):玉米打苞露雄时进行,效果好,省工、省时。
c、穗期防治:雌穗上下两叶腋处,玉米雌穗花丝上没药泥。
二、高粱条螟一年二代:一代在7月中旬,二代在8月下旬,防治玉米二、三代幼虫可兼治。
三、玉米禾蓟马发生在夏玉米幼苗期,群集为害,吸食玉米心叶汁液,造成玉米幼苗生长停滞,是近几年发生较重的主要害虫。
在玉米3—5片叶时每亩喷施3%啶虫脒30毫升或菊酯类农药40毫升/亩均可。
四、玉米蚜虫近两年来,后期玉米蚜虫发生较重,特别在玉米抽雄后,发生到达顶峰,一般每株有虫200-500头,多的每株到1000头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适期:夏玉米抽雄厚立即喷药防治。
防治方法:1.8%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1500倍液。
玉米病害玉米病害我县常发的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锈病。
玉米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玉米褐斑病的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
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
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
二、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
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天气多,特别是在高湿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低洼地、连作地发病重。
三、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
若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则效果更好。
喷药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和叶鞘。
另外,玉米生长期要注意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及时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疆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玉米在该地区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增加了该地区的粮食产量,但玉米病虫害也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有效的综合防治该地区玉米的常见病虫害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玉米常见病害1.水稻瘟病:水稻瘟病在新疆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很常见,主要是由大气气温潮湿、土壤水分过多和不透气所引起的。
玉米叶子变黄、叶子和茎干上长出白色长条状霉斑,之后逐渐变成黄色,由下向上依次发展,甚至会导致玉米早衰。
综合防治技术:①深耕灰土,增加土壤透气性;②选择耐瘟病的种子;③及时清除病害部分及时使用药剂,例如25%双氯芬酸乙酯的EC液混合1600倍以上的水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晒干后播种。
2.玉米褐条斑病:玉米褐斑病在新疆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也很常见,是一种由多种植物病原菌共同引起的病害。
当玉米叶子表面出现小点,然后变成黄色或棕色斑点,斑点的边缘是红色或白色,这是玉米褐斑病的迹象。
①在生长季节及时进行排观;②永秀3%乐果水乳剂混合500倍水抑菌治疗;③采用轮作种植。
3.玉米小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新疆盆地地区玉米小斑病发生频率较高。
病害时,玉米秆、叶表面会生长出直径几毫米大小的黑色圆形小斑,表现为叶片变黄,褐色。
在萎缩过程中,数个小圆点从中心出现,并往外发展。
①选择抗病品种和有抗性的玉米品种;②选合适的农田、增加肥力,保持透气性,保湿、施肥、灌溉合理;③使用35%百菌清特效肥有效去除小斑病。
1.玉米象:是新疆主要玉米害虫之一,玉米象幼虫在玉米棵上开小孔,棵内挖掘孔径大,仔粒短小,生长势弱。
①在玉米地周围设置保护虫栏;②采用L-辛酸甘油脂和甲氨蝶呤等药物喷洒;③全程采用薯蓣甲苯威和甲胺磷等多种措施组合防治。
2.斜纹夜蛾:夜间成虫入侵玉米穗,幼虫会对玉米叶面进行刮咬导致玉米叶子斑病,叶子干枯萎缩成黑色。
①使用雄性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出击;②喷洒1.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使用50-75g);③利用昆虫杀虫剂喷洒发生时代阳春花。
河南省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河南农业2016年第7期(上)裂后露出圆形夏孢子堆,直径在1~1.5mm,可散发出橘黄色的夏孢子,叶片两面均可生成夏孢子堆。
玉米南方锈病是气流传播病害,病害发生与外来菌源密切相关,河南省一般在8月中旬后病情迅速发展,降雨和高湿有利于病害侵入发展,该病扩展蔓延迅速,在大发生时,一般7d 左右病斑可布满整个叶面,导致叶片很快干枯死亡,产量损失严重。
(二)玉米褐斑病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形成水浸状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成浅黄色、黄褐色,在叶片上形成几连成片,引起叶片枯死。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可随风雨传播,玉米喇叭口期易感染该病,抽雄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期,7—8月高温高湿、阴雨寡照有利于弯孢叶斑病的发生流行,偏施氮肥、管理粗放也是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病斑主要有4种: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近长方形病斑:病斑初期为水浸状斑点,沿叶脉间扩展,病斑发展受到叶脉限制,形成椭圆形或近长方形病斑,呈黄褐色,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2.条状病斑:病斑呈细长条带状,一般长度20~40mm。
3.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多为椭圆形或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4.抗性病斑: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
玉米小斑病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天气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玉米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玉米抽雄后进入病害发生高峰,7—8月阴雨天气多、雨量大,容易造成玉米小斑病的流行。
三、防治技术(一)农业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是防治叶斑病的有效手段。
根据当地玉米叶斑病发生情况,选择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危害。
2.深翻土地。
秋收后实施土地深耕,可将病残体翻入深层土壤,减少田间菌源量,减轻来年叶斑病发生程度,秸秆还田时将玉米秸秆充分粉碎后深翻,提高防病效果。
同时土地深翻能提高土壤保墒保肥能力,增强玉米长势,提高抗病性。
玉米病虫害诊断
玉米病虫害诊断玉米病虫害诊断简介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防治玉米病虫害对于保障玉米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病虫害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玉米病害的常见症状玉米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茎秆、果穗等部位出现异常症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及其症状特征:1. 玉米叶斑病- 症状: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扩大并融合,叶片逐渐枯死。
- 诊断方法:观察叶片症状、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进行确认。
2. 玉米锈病-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出现红褐色锈孢子堆。
- 诊断方法:观察叶片症状、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进行确认。
3. 玉米褐斑病- 症状:茎秆、叶片和果穗上出现暗褐色至黑色的圆形或不规则斑点,斑点具有水渍状或浅底状,病变组织逐渐干枯。
- 诊断方法:观察病斑的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进行确认。
玉米虫害的常见症状玉米虫害主要以昆虫为主,对玉米造成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玉米虫害及其症状特征:1. 玉米螟- 症状:幼虫在玉米叶鞘内侵食,导致叶片发黄、干枯,甚至导致果穗掉落。
- 诊断方法:观察玉米叶片和果穗的受害情况,使用显微镜观察虫体进行确认。
2. 玉米象甲- 症状:幼虫侵蚀玉米茎基部,导致玉米茎部分折断,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 诊断方法:观察玉米茎基部的受害情况,使用显微镜观察虫体进行确认。
3. 玉米蓟马- 症状:虫卵和幼虫侵食玉米叶片上的餐斑和叶肉,导致叶片出现白化、干枯。
- 诊断方法:观察玉米叶片的受害情况,使用显微镜观察虫体进行确认。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针对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1. 合理选择玉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玉米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选用。
2.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适宜湿度,通过适当的施肥和灌溉来增强玉米抗病虫害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褐斑病综合防治
作者:刘忠强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7期
玉米褐斑病是本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玉米新型病害,随着玉米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特别是夏玉米感病高峰期基本与夏季雨热同步,发病轻者结穗小,产量低,发病重时叶片干枯,光合作用降低,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表现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在喇叭口期始见发病,抽穗期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为害叶鞘及茎秆。
症状首先表现在顶部叶片的尖端,最初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沿叶脉形成条斑,多个条斑形成横向病斑带,发病初期叶肉褪绿变黄,叶脉及叶脉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病斑透亮。
叶片主脉出现1~2毫米的黑褐色斑点。
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
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休眠孢子;在叶片正面主脉上黑褐色斑点连在一起,形成黑脉;叶鞘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块,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
茎秆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常常在感染中心处折断。
二、发病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第二年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温暖潮湿等适合条件后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水滴中游动,形成浸染丝,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
7~8月高温、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大时有利于发病。
在玉米8~10片展开叶时易发生病害,12片展开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病。
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关系密切。
1.病原菌量。
土壤中褐斑病病菌数量多,有利于褐斑病的发生。
2.营养因素。
多年连作地块,耕作层浅,缺少有机肥,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块,造成玉米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生严重。
只重视氮肥,忽视磷、钾肥,植株极易发生褐斑病。
3.环境因素。
夏玉米7~9月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发病。
4.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可导致玉米褐斑病发生严重。
5.虫害影响。
黏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发生,可造成大量伤口,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病虫可直接带菌传病。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组织,并及时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
2.实行轮作。
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
3.合理密植。
玉米定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水浇条件,留取合适密度,提高田间通透性。
4.科学施肥。
现在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多数为高水肥的玉米品种,其抗病性与土壤肥力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生长期内要进行必要的追肥与灌水。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促使玉米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抑制病害发生,即使受到病害侵染也可很快恢复正常生长。
5.防治害虫。
及时防治黏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减少伤口。
田间作业时要尽可能减少对玉米的机械伤害,以减少病菌侵染。
6.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
喷药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和叶鞘。
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叶面宝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