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业课考试大纲
微机原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8086系统结构[2-3]
15:28
22
二、系统的复位与启动
【8086CPU时序】
① 复位信号:通过RESET引脚上的触发信号来引起8086系统复位和启
动,RESET至少维持4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
② 复位操作:当RESET信号变成高电平时,8086/8088CPU结束现行
操作,各个内部寄存器复位成初值。
标志寄存器
清零
指令寄存器 CS寄存器 DS寄存器 SS寄存器 ES寄存器
的比例倍频后得到CPU的主频,即: CPU主频 = 外频 × 倍频系数
⑥ PC机各子系统时钟(存储系统,显示系统,总线等)是由系统频率按 照一定的比例分频得到。
15:28
5
内频 550MHz Pentium III
倍频系数5.5
L1 Cache
L2 550MHz Cache
处理机总线 100MHz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四讲
15:28
第二章 8086系统结构
内容提要
z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z8086CPU内部结构 z8086CPU引脚及功能 z8086CPU存储器组织 z8086CPU系统配置 z8086CPU时序
15:28
2
※有关概念介绍
z 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z T状态 z 总线周期 z 指令周期 z 时序 z 时序图
总线操作
读存储器操作 (取操作数)
写存储器操作 (将结果存放到内存)
读 I/O 端口操作 (取 I/O 端口中的数)
写 I/O 端口操作 (往 I/O 端口写数)
中断响应操作
总线周期
存储器读周期 存储器写周期 I/O 端口读周期 I/O 端口写周期 中断响应周期
15:28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大纲(3)
“微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学生一、考试目的掌握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微机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指令并灵活运用指令编制程序;加深接口电路功能及接口设计方法的理解;具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和设计接口电路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第一章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1 计算机中的数值与编码系统1.1.1 计算机中数值的编码,要求掌握。
1.1.2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表示,要求理解。
1.1.3 基本数据类型,要求掌握。
1.1.4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要求掌握。
1.2 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1.2.1 指令与程序概述,要求了解。
1.2.2 指令类别,要求理解。
1.2.3 指令与程序的执行,要求掌握。
1.2.4 指令执行过程举例,要求掌握。
1.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先进技术1.3.1 顺序执行技术,要求理解。
1.3.2 微程序控制技术,要求了解。
1.3.3 流水线技术,要求理解。
1.3.4 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要求理解。
1.3.5 虚拟存储器技术,要求理解。
1.3.6 乱序执行技术,要求了解。
1.3.7 CISC与RISC结构,要求了解。
1.4 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举例1.4.1 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要求理解。
1.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要求了解。
1.4.3 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要求了解。
第二章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2.1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2.1.1 算术逻辑单元ALU,要求理解。
2.1.2 控制与定时部件——控制器,要求理解。
2.1.3 总线与总线缓冲器,要求理解。
2.1.4 寄存器阵列,要求掌握。
2.2 8086/8088微处理器2.2.1 8086/8088 CPU的功能结构,要求掌握。
2.2.2 8086/8088 CPU的寄存器结构,要求掌握。
2.2.3 8086/8088 CPU的引脚信号及功能,要求理解。
2.3 8086系统的组成,要求掌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考试提纲
第一章1、微型计算机主要由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四部分组成。
2、8086 CPU的总线结构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三种总线形成,其中地址总线是单向总线,数据总线是双向总线。
3、微处理器一般也称为CPU,它本身具有控制和运算功能。
4、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答:微处理器即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
微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构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机。
微计算机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外设置后,就成了微计算机系统。
1、8086是16位的微处理器,有16 根数据线和20 根地址线,可寻址的地址空间1MB 。
2、为了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充分使用总线,8086 CPU内部被设计成总线结构和执行部件两个独立的功能部件。
3、8086CPU的标志寄存器共有16 位,其中7位未用。
根据功能,8086的标志可分为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两类。
4、8086CPU被复位后,以下各寄存器的内容是:Flag:0000 H;IP:0000 H;CS:FFFF H 。
5、8086可以处理256 种类型的中断,这256种中断可分为两大类:硬件中断(外部中断)和软件中断(内部中断)。
6、简述8086CPU的编程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答:所谓编程结构,就是指程序员和使用者的角度看到的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与CPU 内部的物理结构和实际布局是有区别的。
从功能上,8086分为两部分,即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
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执行部件的功能就是负责指令的执行7、什么是8086的最大模式和最小模式,电路连接如何区分?(1)所谓最小模式,就是在系统中只有8086一个微处理器。
所谓最大模式就是在系统中,总是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其中一个主处理器就是8086,其他的处理器称为协处理器。
(2)1 MN/MX端接+5V,决定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MN/MX接地,决定8086工作在最大模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大纲 (2)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后续课程和应用,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作为信息或控制系统的核心与外界联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两部分。
通过80x86微处理器和PC机的硬件和软件分析,阐明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以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芯片与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各种典型环境下接口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先进微处理器芯片结构、微型计算机实现技术、计算机主板构成、接口技术及其应用编程方法,同时掌握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也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及编码方式、数的表示范围及数制之间的转换规则;(2)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微处理器CUP的基本结构与指令控制流程。
建立完整的计算机概念。
(3)掌握8086/8088指令格式、寻址方式、伪指令和指令系统,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初步的程序设计。
(4)初步掌握中断技术、特别是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及其系统组成,进而介绍了IBM PC/XT和IBMPC/AT微机系统(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微机的简单知识和微机的分类情况;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IBM PC/XT微型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IBM PC/XT微型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第二章微处理器(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和总线时序,以及802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8088系统总线的概念及总线技术;IBM PC/XT中的CPU子系统中各支持芯片的功能和电路原理;Intel80286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理解:8088微处理器的基本时序概念掌握:微机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Intel8088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8088的外部引脚及其功能第三章半导体存储器及其接口(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的基本知识,并介绍了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与CPU的连接以及PC/XT中RAM子系统及其操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89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目代码:891 一、微型计算机概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分类,微机技术的两大分支;●微控制器基本结构及其特点;指令、指令体系、程序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二.STC15注系列微控制器结构和原理●STC15系列微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控制器内部组成及信号引脚;存储器配置情况;●并行输入/输出电路结构;●时钟电路与时序、系统复位。
三.基于C语言的程序设计●C51数据类型;●基本运算符的应用;●C51程序结构及语法特点;●常用程序的设计流程和调试方法。
四.微控制器存储器扩展●微控制器存储器的扩展结构和实现方法●存储器扩展的编址技术;五. 中断系统●微控制器中断的概念、功能、中断源、处理流程;●STC15系列微控制器中断系统结构、中断处理过程;●STC15系列微控制器中断控制方法和编程技术。
六. 定时器与计数器●STC15微控制器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STC15微控制器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方法和编程技术;七.模拟接口技术●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结构特点;●TLC5615接口芯片的内部结构与工作方式;●TLC5615与STC15系列51微控制器的连接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结构特点;八.串行数据通信●微控制器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STC15微控制器串口的内部结构、控制寄存器的结构、工作方式设置;●异步串行通信编程方法;●RS-232C和RS-485的概念;九.人机接口技术●矩阵键盘的行列式扫描法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动态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十.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能够结合日常生活,描述单片机的具体应用。
参考书目:注:学生只需掌握和经典MCS51兼容部分的相关知识即可。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陈桂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考试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考试大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考试大纲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概述1.2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1.3计算机中的数及其运算1.4 模型机重点难点1、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掌握数的概念及数制转换3、掌握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概念4、了解模型机的工作原理5、掌握补码的运算、溢出的判别方法第二章 80X86微处理器2.1 概述2.2 8086的分时复用技术2.3 8086的引脚功能2.4 8086的工作时序2.5 INTEL 80X86微处理器重点难点1、掌握8086CPU的编程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单元部件(EU)2、掌握8086CPU主要的引脚功能及相关概念3、了解8086CPU工作的时序掌握8086与8088的区别4、掌握PSW、BP、SP等寄存器的使用及特点5、了解80X86微处理器第三章 8086/8088指令系统3.1概述3.2 8086的寻址方式3.28086的指令系统重点难点1、了解指令的概念2、掌握寻址方式3、了解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4、掌握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5、掌握主要常用指令功能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 汇编语言源程序4.2 伪指令4.3 DOS功能调用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4.5 常见程序设计举例重点难点1、掌握常用伪指令2、了解DOS、BIOS功能调用3、了解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的结构4、掌握常用简单程序的编写第五章存储器系统5.1 概述5.2 随机存取存储器5.3 只读存储器5.4 译码电路5.5 存储器扩展技术5.6 8086系统存储器的连接5.7 8086的16位存储器的接口5.8 高速缓存(cache)重点难点1、了解存储器分类:RAM、ROM、高速缓存等特点2、了解存储器芯片结构特点3、掌握存储器地址译码4、了解微机系统存储器结构5、掌握CPU与存储器连接6、了解存储器新技术第六章输入/输出方式和DMA6.1 I/O接口概述6.2 无条件传送方式6.3 查询传送方式6.4 中断传送方式6.5 DMA的传送方式6.6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重点难点1、掌握I/O接口的基本概念2、掌握I/O接口的地址译码3、掌握几种传送方式的特点4、了解DMA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第七章中断技术7.1 中断的基本概念7.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7.3 8259A可编程控制器7.4 8259的应用重点难点1、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2、掌握8086中断系统3、掌握INTR、NMI、INTn中断的特点及响应过程4、了解8259A的工作过程5、掌握8259A初始化编程6、了解8259A的应用第八章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8.1 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 8253的引脚及结构8.3 8253可编程计数/定时器的应用8.4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5 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的应用8.6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7 串行通信方式8.8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8.9 A/D、D/A接口芯片及应用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8253、8255接口芯片的应用(初始化、硬件连接、编写应用程序)2、了解 8251A串行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特点。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大纲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大纲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适用专业:理工科专业学时: 72H授课学时: 54H 实验学时:18H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目的: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内存储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基本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微型计算机的中断技术、内存扩充技术、典型接口芯片的接口设计及其应用。
1:实验综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有可能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微型计算的工作原理和微机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
本课程的实验要求包括:熟悉与实验有关的系统软件(如编辑程序、汇编程序、连接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的使用方法;基本指令使用训练;基本程序结构(循环、分支和子程序)训练;几种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编程技术;高级汇编语言技术及连接技术训练;学会正确使用典型接口电路和CPU及外设的接口方法,掌握I/O接口电路的编程原理及其应用。
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不少于实验课时数的预习与准备。
实验结果必须经实验教师认可。
2:实验环境与先修课程实验环境:硬件条件:高档PC机和专用实验板。
软件条件:∙DOS 操作系统。
∙任意一种编辑程序,如EDIT。
∙宏汇编程序MASM。
∙连接程序LINK。
∙调试程序DEBUG。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微电子学基础3、实验内容3.1 实验一实验名称:80X86指令系统及程序调试实验时间:实验课时2H,预习及准备课时不得少于2H实验目的:掌握汇编语言基本运行环境和熟悉DEBUG调试程序命令。
∙学习使用指令,掌握常用的指令功能和简单程序设计。
∙掌握DEBUG调试程序的命令,熟悉程序输入、存储器和CPU寄存器及标志位的检查方法,单步、断点、连续等运行程序的调试方法。
实验题目:编制一个数据块传送程序。
首先将内存RAM中的有效偏移地址为600H开始的单元内存入1-20H连续排列的字节数据,然后将该内存的数据送入有效偏移地址为400H开始的内存中。
Removed_《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研复习大纲
硕士入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注:★表示仅作简单了解●表示不作重点要求第 1 部分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1.1 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简介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1.2.1 计算机中的数制1.2.2 计算机常用的编码1.2.3 计算机中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1.3 微机系统组成1.3.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1.3.2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1.5 主流微处理器了解● 1.5.1 Intel 80X86★1.5.2 PowerPC★1.5.3 ARM第 2 部分80X86/Pentium 微处理器内部结构2.1 8086/8088 微处理器2.1.1 8086/8088 微处理器的结构与特点2.1.2 寄存器配置★2.2 80X86 微处理器的结构与特点2.2.1 802862.2.2 803862.2.3 804862.2.4 Pentium 系列★2.3 64 位计算机结构第 3 部分指令系统3.1 基本概念3.1.1 指令与指令系统3.1.2 CISC 和RISC3.1.3 指令的基本格式3.2 指令的寻址方式3.2.1 寻址与寻址方式3.2.2 8086/8088 寻址方式3.3 8086/8088 指令系统3.3.1 数据传送指令3.3.2 算术运算指令3.3.3 逻辑运算、移位指令和循环移位指令3.3.4 控制转移指令3.3.5 串操作指令3.3.6 处理器控制指令● 3.4 8086/8088 指令格式及执行时间3.4.1 指令的基本构成3.4.2 指令的执行时间★3.5 Intel 32 位微处理器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3.5.1 寻址方式3.5.2 指令系统第4 部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 概述4.2 汇编语言基本语法4.2.1 汇编语言源程序格式4.2.2 汇编语言语句类型及组成4.2.3 数据项及表达式4.3 指示性语句4.3.1 符号定义语句4.3.2 数据定义语句4.3.3 段定义语句4.3.4 过程定义语句4.3.5 其它指示性语句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4.4.1 程序的质量标准4.4.2 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的步骤4.4.3 程序流程图4.4.4 有关I/O 的DOS 功能调用4.5 顺序程序设计4.6 分支程序设计4.7 循环程序设计4.8 子程序设计4.8.1 寄存器传送参数4.8.2 利用存储单元传参数4.8.3 利用堆栈传送参数4.9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4.10 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混合编程第5 部分8086/8088 CPU 的总线操作与时序5.1 总线结构与总线标准概述5.2 8086/8088 引脚功能5.2.1 8088CPU 引脚功能5.2.2 8086CPU 引脚功能● 5.3 8086/8088 支持芯片5.3.1 8284 时钟发生器5.3.2 8282/8283 8 位三态输出锁存器5.3.3 8286/8287 并行双向总线驱动器5.3.4 8288 总线控制器5.4 8086/8088 的工作模式5.4.1 最小模式系统一以8088 为CPU 的最小模式系统二以8086 为CPU 的最小模式系统★5.4.2 最大模式系统一以8088 为核心的最大模式系统二以8086 为核心的最大模式系统5.5 8086/8088 CPU 时序5.5.1 时序概述一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T 状态二学习CPU 时序的目的5.5.2 8086/8088 典型时序分析一8086 存储器读时序二8086 存储器写时序三8088 访问存储器时序四8086/8088 访问I/O 口时序五中断响应周期六8086/8088 等待状态时序七8086/8088 总线空闲周期★5.5.3 最大模式系统的时序简介一最大模式系统存储器读写时序二最大模式系统I/O 读写时序●第6 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6.1 80X86/Pentium 系列微机硬件系统6.1.1 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6.1.2 IBM PC/XT 微机硬件系统6.1.3 IBM PC/AT 微机硬件系统6.1.4 386、486 微机的硬件特点*6.1.5 Pentium 以上系列微机的硬件特点*6.1.6 芯片组简介6.2 微机系统的内存结构6.2.1 内存分层6.2.2 高速缓存Cache6.2.3 虚拟存储器6.3 微机系统常用的总线标准介绍6.3.1 系统总线6.3.2 PCI 局部总线6.3.3 通信总线第7 部分半导体存储器7.1 概述7.1.1 存储器的分类7.1.2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7.2 读写存储器RAM7.2.1 静态RAM(SRAM)7.2.2 动态RAM(DRAM)● 7.3 只读存储器ROM7.3.1 掩膜只读存储器ROM7.3.2 可编程PROM7.3.3 紫外光擦除可编程EPROM7.3.4 电可擦除的可编程E2PROM7.3.5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7.4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7.4.1 存储器的工作时序7.4.2 存储器组织结构的确定7.4.3 存储器地址分配与译码电路7.4.4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7.4.5 存储器扩展寻址第8 部分输入输出接口技术8.1 接口技术基本概念8.1.1 接口的必要性8.1.2 接口的功能8.1.3 分析与设计接口电路的基本方法8.1.4 CPU 与I/O 设备之间的接口信息8.1.5 I/O 端口的编址方式8.2 输入输出传送方式8.2.1 无条件传送方式8.2.2 查询传送方式(条件传送方式)8.2.3 中断传送方式8.2.4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传送方式8.3 I/O 端口地址分配与地址译码8.4 I/O 端口地址译码与读写控制8.4.1 I/O 地址译码方法8.4.2 I/O 地址译码的几种方式★8.5 用GAL 实现端口地址译码和读写控制●第9 部分定时与计数技术9.1 概述9.2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9.2.1 外部特性与内部逻辑9.2.2 读写操作及编程命令9.2.3 工作方式及特点9.3 定时/计数器8253 的应用举例1. 8253 在发声系统中的应用2. 8253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第10 部分并行接口10.1 概述10.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10.2.1. Intel 8255A 的基本特性10.2.2. 8255A 的外部引线与内部结构10.2.3. 8255A 的编程命令10.2.4 8255A 的工作方式10.3 8255A 应用举例第11 部分串行接口11.1 概述11.2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1.3.1. 串行通信的特点11.3.2. 串行通信传输方式11.3.3. 信息的检错与纠错11.3.4. 传输速率与传送距离11.3 串行通信协议11.4.1. 异步通信协议11.4.2. 同步通信协议11.4 串行接口标准简述11.5.1 EIA RS-232C 接口标准11.5.2 RS422、RS423、RS485 接口标准11.5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11.6.1 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任务11.6.2 串行接口电路的组成★11.6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0 11.6.1 Intel 8250 的基本性能11.6.2 8250 的内部逻辑与外部引脚11.6.3 8250 的控制字与状态字11.6.4 应用举例★11.7 USB 接口★第12 部分人机交互接口12.1 键盘接口12.1.1 健盘与键盘接口原理12.1.2 PC 系列机键盘及接口12.2. LED 显示器接口12.2.1 LED 显示器及显示原理12.2.2 一位LED 显示器接口12.2.3 多位LED 显示器接口12.3 CRT 显示器接口12.3.1 概述12.3.2 CRT 显示器及显示原理12.3.3 CRT 控制器接口12.4 打印机接口12.4.1 打印机及打印控制原理12.4.2 打印机接口方法12.4.3 PC 系列微机的打印机接口适配器12.5 鼠标器接口12.6 触模屏接口第13 部分中断与DMA 技术13.1 中断的基本概念13.1.1 中断13.1.2 中断处理过程● 13.2 PC 系列机的中断结构13.2.1 内部中断13.2.2 外部中断13.2.3 中断矢量和中断矢量表★13.3 8259A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13.3.1 8259A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特点13.3.2. 8259A 的框图和引脚13.3.3 中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13.3.4. 8259A 的编程控制13.3.5. 8259A 的工作方式★13.4 PC 系列微机的中断13.4.1 PC/XT 系统中的中断13.4.2 在PC/AT 系统中的中断★13.5 可编程DMA 控制器13.5.1 DMA 传送过程及工作状态13.5.2 可编程DMA 控制器8237A-513.5.3 PC 机的DMA 电路简介第14 章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14.1 概述● 14.2 模拟量输出接口14.2.1 数模转换器(DAC)的基本原理14.2.2 DAC 的主要参数指标:14.2.3 D/A 转换器的的选择要点14.2.4 D/A 转换器与微机系统的连接● 14.3 模拟量输入接口14.3.1 A/D 转换的方法和原理14.3.2 ADC 的主要参数指标14.3.3 ADC 与系统的连接*14.3.4 典型8 位A/D 转换芯片:ADC0809*14.3.5 典型12 位A/D 转换芯片:AD574★14.4 采用DMA 方式的A/D 转换器接口电路★14.5 微机中的模拟输入输出通道14.5.1 模拟通道的电路组成14.5.2 模拟通道的结构形式注:★表示仅作简单了解●表示不作重点要求。
微机接口原理总复习
4.什么叫寻址方式,
定义:指令中用于说明(找打)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
5. 设DS=1000H, ES=2000H,SS=3500H,SI=00A0H,DI=0024H, BX=0100H,
BP=0200H,数据段变量名为VAL的偏移地址值为0030H,试说明下列原操 作数字段的寻址方式是什么?物理地址值是什么? (1)MOV AX, [100H] 直接寻址方式,10100H
(3)两数相减后比较大小?进借标志位CF,CF=0时,被减数大于等于减数,
还需要考虑全零标志位ZF ,若ZF=0,说明两数是相等的;CF=0, ZF=1,说明被减数大;CF=1,说明被减数小。
(4)中断信号是否允许?用中断标志位来判断,IF=1,允许CPU响应可屏
蔽中断;IF=0,不响应。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置的,处于总线和外设之间,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⑴设置数据缓冲以解决两者速度差异所带来的不协调问题; ⑵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如可采用MC1488、MC1489、MAX232、
MZX233芯片来实现电平转换。
⑶设置信息转换逻辑,如模拟量必须经 A/D变换成数字量后,才能送到计 算机去处理,而计算机送出的数字信号也必须经D/A变成模拟信号后, 才能驱动某些外设工作。 ⑷设置时序控制电路; ⑸提供地址译码电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复习
第一部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1. 8086CPU内部有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大致是如何工作的?
8086CPU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指令执行部件EU组成,BIU和
EU的操作是并行的。 总线接口部件BIU形成访问存储器的物理地址、完成取指令, 读/写操作数,送结果送到指令列队中。 指令执行部件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进行指令译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50分)第1章基础知识一、发展历史: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一阶段(1971~1973)以Intel 4004和Intel 4040等4位微处理器为基础;第二阶段(1974~1977)以Intel 8080/8085、Zilog公司的Z80及Motorola公司的6800等8位微处理器为基础;第三阶段(1978~1981)以Intel公司的8086、Motorola的68000和Zilog的Z8000等16位和准32位微处理器为基础;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IBM公司推出开放式的IBM PC,采用Intel 80x86(当时为8086/8088、80286、80386)微处理器和Microsoft公司的MS DOS操作系统并公布了IBM PC 的总线设计;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技术的问世。
二、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1.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阵列组成。
2.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微机的分类:单片机、单板机、个人电脑。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及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三、总线:微机系统中的三种总线:片总线(元件级总线)、内总线(系统总线)、外总线(通信总线)。
系统总线是CPU、内存、I/O接口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公共通路,由数据总线(双向)、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四、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1.进制转换:R进制的数向十进制转化:按位权展开相加。
十进制数转化为R进制数:整数(除R倒取余)、纯小数(乘R取整)。
二进制与8、16进制:3位、4位一组对应一位。
2.有符号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及其真值:3.浮点数的表示:阶码、尾数;N=2±E×(±S)4.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用七位二进制编码来表示一个符号,共有128个符号(27=12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大纲格式
七.模/数和数/模转换
了解数/模(D/A)转换器,模/数(A/D)转换器,采样保持电路,多路转换模拟开关,熟练掌握D/A与CPU接口原理图及相应程序设计。
八.存储器
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内存的通常结构,静态RAM,动态RAM,存储器的工作时序,熟练掌握存储器与CPU接口原理图。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填空题(15分),简单问答题(20分),绘图题(15分),简单编程题(30分),综合应用题(20分)
熟练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四.微型计算机和外设数据交换
熟练掌握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号,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五.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
串行接口和串行通信,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并行接口和并行接口,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熟练掌握8255A与CPU接口原理图及相应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大纲格式
考试科目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考查要点:
一.概论
了解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二.8086微处理器
熟练掌握8086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和8086的存储器组织和I/O组织。了解8086工作模式、8086的操作和时序。
三.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89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目代码:891 一、微型计算机概论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二、8086/8088CPU的体系结构1.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2.8086存储器组织、最小系统配置和8086CPU时序的基本概念。
三、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1.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
2.8086/8088的指令系统。
四、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半导体存储器1.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组织和各类存储器的工作特点。
2.8086/8088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六、I/O接口与总线1.I/O接口的概念、功能及其寻址方式。
2.CPU与外设间的各类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
3.总线的概念及分类。
七、中断系统1.中断概念、中断分类、可屏蔽中断响应的条件及处理过程。
2.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的概念。
3.中断控制器8259A的编程方法。
八、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1.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六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和编程方法。
九、并行I/O接口8255A1.8255A三个并行口A、B、C的工作方式和编程方法。
十、串行通信和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1.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向(单工、半双工和双工)、工作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传送速率等概念。
2.8251A的编程方法。
3.EIA RS—232C串行接口标准。
十一、A/D和D/A转换1.AD0809与DA0832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参考书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周荷琴、吴秀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6。
自学考试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微机接口技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工程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在《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学习对掌握现代通信和计算机通信领域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重点论述了微机接口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总线的结构和功能, 微机接口中数据传送的方式、传送过程及控制方式等有关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认识,达到熟悉并理解微机接口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通信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通信专业的培养方向。
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进行有关微机接口的工作原理, 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的考核,使考生熟悉并掌握微机接口的相关技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的基础知识,微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微机接口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3.掌握微机中断系统和中断结构以及接口中数据信息传送的控制方法。
4.学习掌握微机系统中信息传送管理的DMA 方式。
5.学习掌握并行接口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串行接口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学习定时器接口、键盘接口、打印机接口、A/D和D/A接口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7.学习微型计算机总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学习一些基本的通用的接口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9.学习和掌握接口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10 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总线的ISA总线、PCI总线、RS---232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通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通信、现代通讯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相互联系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通信专业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大纲(0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实验总学时数:12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承担实验室:计算机科学系实验中心,计算机技术系实验中心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一。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微机原理基本硬件知识为基础,了解Intel8086/8088片总线及PC总线主要时序逻辑以及微机外部总线技术,掌握接口电路通过外部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原理,即编址、锁存、缓冲以及I/O控制等概念,掌握典型可编程芯片的编程方法,通过定时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中断、异步串行通信、A/D及D/A转换器实验,培养学生对接口设计与应用能力。
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微机I/O设备编址、I/O控制方式、锁存、缓冲以及典型可编程芯片应用知识,通过定时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中断、异步串行通信、A/D及D/A转换器实验,培养学生对接口设计与应用能力。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上述实验均用到PC机及接口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设备情况,确定实验分组人数。
完成上述实验需宏汇编程序MASM.EXE、LINK.EXE、EDIT.EXE(或其它文本编软件纯文本文件编辑,如WORK的.TXT格式文件)、等软件支持。
实验1:定时器的使用内容:定时控制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控制应用问题。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计数,即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完成定时功能时,要求输入脉冲信号是等周期(设为t)的时钟脉冲信号,这样,n个脉冲,就需要nt时间,即实现了定时nt目的;而完成一般计数功能时,不要求输入周期脉冲信号,此种情况下,只考虑脉冲的个数。
不同计数器或定时器响应计数的速度不同,将“符合定时器工作范围要求”的时钟脉冲信号送给定时器,当定时器计数达到“预期”的计数值时,即达到“预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代码:891
总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本考试大纲主要要求学生通过微机原理的学习,正确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理解硬软件间的辩证关系。
具体需要掌握:CP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指令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存贮器和接口芯片的正确、合理选用,基本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控制方法。
为今后设计智能仪器仪表及智能测试控制系统建立基础。
考试基本内容及要求
1.微型计算机概论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8086/8088CPU的体系结构
掌握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及功能;掌握8086存储器组织、最小系统配置和8086CPU 时序的基本概念。
3.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掌握8086/8088的指令系统。
4.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5.半导体存储器
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组织和各类存储器的工作特点;掌握8086/8088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6.I/O接口与总线
掌握I/O接口的概念、功能及其寻址方式;掌握CPU与外设间的各类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掌握总线的概念及分类。
7.中断系统
掌握中断概念、中断分类、可屏蔽中断响应的条件及处理过程;掌握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
的概念;掌握中断控制器8259A的编程方法。
8.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
掌握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六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并掌握其编程方法。
9.并行I/O接口8255A
掌握8255A三个并行口A、B、C的工作方式和编程方法。
10.串行通信和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
掌握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向(单工、半双工和双工)、工作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传送速率等概念;掌握8251A的编程方法,并掌握EIA RS—232C串行接口标准。
11.A/D和D/A转换
掌握AD0809与DA0832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参考教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周荷琴、吴秀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