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1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合集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XXX制定的课程标准。

本标准的前言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因此,本标准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即通过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提供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判断能力。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旨在整合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内容涵盖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研究与社会参与的交互促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研究强调知与行相统一,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具有弹性,能够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研究起点和研究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研究结果,更重视研究过程和日常行为。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道德与法制百题知识竞赛

道德与法制百题知识竞赛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2011年版课程标准百题知识竞赛复习题学校姓名:一、填空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3、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是(知识)目标。

4、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5、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7、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1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13、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的途径)的途径,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5、品德与社会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媒体。

16、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7、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三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三

课程简介《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课程简介】我们拟划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国家级培训课程,共分两个模块。

模块一是总体说明部分,主要内容涉及两个《标准(2011 年版)》的顶层设计、《标准(2011 年版)》实施中的成就与问题、修订《标准(2011 年版)》的主要依据和思路等。

模块二是从有效运用《标准(2011 年版)》的角度,着重于在学习方式、资源和评价等方面落实课程性质、发挥课程功能。

本讲是模块一的专题二:两个《标准(2011 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

为了使老师便于掌握课程内容,深入理解《标准(2011 年版)》的修订精神、思路和主要方面,在专题下再分三个主题内容,即《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内容调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内容调整;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在实施方面有哪些重点。

【学习要求】1.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了解调整后的课程内容;认真贯彻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性质,使课程内容落到实处。

2.认真学习脚本,重点部分可摘录并使之条目化,以便进一步理解。

学习的基本着眼点,一是充分理解课程性质,准确把握课程理念,深刻认识课程目标,清晰课程内容是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具体反映;二是理解课程内容调整的依据和重点,知道这些重点所体现的内容涵义;三是通过视频讲解、学员互动,特别是要结合视频中的案例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顾瑾玉(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郭志滨(史家小学,小学高级)上一讲我们对《品德与生活》课有比较具体的了解,概括地说,它强调以儿童的现实为基础,自然课程内容也一定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

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

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说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与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011版《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学习体会

2011版《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学习体会

《 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品 德 与生活 》的第二个特 点就是开放性。内容 广泛 ,涉及到学生生活 的方方面面,直接地 反 映了儿 童的现实生活。虽然 ,我们教学 时 有相应 的教材 ,这些教材 的设计从儿 童生活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合作重活动 出发 ,选择了儿童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题材 , 《 品德与生活 》主要是通过教 师指导下 非 常丰富多彩,但我们要考虑 到儿童的个性 差异 ,儿童生活 的环境差 异,包 括 自然的与 社会 的,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捕捉儿 童生活 中有 教育 意义的内容,及 时地把儿 童生活的 新 问题、社会 中的新信 息、科学技术 的新成 果等吸收到课程 内容之 中。与此同时 ,课堂 也不再局限于教室 ,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 及其他生活空间, 而且体现课前 、 课中、 课后、 校内校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应该 说我们 的生活有多广 ,学生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广。 例如:第三单元 《 我们真棒 》中的第九课 《 我 棒你也棒 》,即有课前 的调查 、访寻 ,爸爸 妈妈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邻居眼中的 我……通 过大家的儿 童的生活为 基础 ,以培养 品德 良好、乐于探究 、热爱生 活 的儿 童为 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此课程 的结构 由三条轴线、四个 方面架构而成。三 条轴线 :儿童 与 自我 ,儿 童与 自然 ,儿童与 社会 ;四个方面 :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 、 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 、 有彝 地生活 , 动脑筋 、 有创意地生活。 《品德与 生活 》的基 本理念 :道德存在 于儿 童的生活 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学 习 做人 是课程的核心 ;珍视童年生活 的价值 , 尊重儿童的权利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 的生
地学 习和发 展 。
儿 童 的品德 和 生 活 源于他 们 对 生活 的认 识 、体

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1. 课程背景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道德素养和对社会的认识和参与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体小学学生。

2. 课程目标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3. 课程内容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情感培养: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受、道德情感以及自尊、同理心、友爱等道德情感。

- 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是非善恶,培养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决策能力。

- 道德行为培养:通过亲身实践、模拟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社会行为。

4. 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 案例讨论:通过真实案例或虚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分析。

-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惯和能力。

- 社区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承担能力。

5. 评价与考核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培养。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日常观察、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

6. 其他要求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课程安排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7. 实施与推行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与推行应由学校根据本课程标准进行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师资培训和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教育工作。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学习,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了生活技能的培养。

生活技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生活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还强调了社会责任的培养。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培养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社会责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doc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doc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这门课之后,请完成一篇学习体会。

(字数不少于500字)学习体会连云路小学张永利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品生、品社都有其综合性,品生强调活动性主张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开放性,有弹性的特征,这次修订更具体化了,无论品生、品社都有三条主线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讲让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强调学生积极的生活体验,使其心情愉悦积极向上,让他们有应付挑战的勇气,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充满童真欣赏的眼光看自然,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通过感受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倾听表达,学会多角度评价别人,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迎难而上,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老爱幼热爱集体,遵守社会规则有初步的是非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环境,把握好品生品社的度,定位准确,在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方面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更多方面去创造,要保护学生兴趣的积极性,学会动手设计制作的情趣,在更多的方面去创造,要保护学生兴趣的积极性,学会动手设计制作善于思考,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观察春天的景象,观察气温图的变化,还注意让学生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注重教学的连续性,在教学中突出个性,创造性注重把握开放整合及参与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有童趣的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们的课要接近生活源于儿童生活,教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学期我在区教研活动中做了一节观摩课,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我亲自去公园照了许多现在春景的画面让学生明白虽然现在是春天,但受春天倒春寒的影响现在的春天还是很寒冷的,但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还是能够捕捉到春天的美景的。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一、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4分)答:(略)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扌舌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⑵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 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门版)测试题一、选择题(3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C )。

A活动课程E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D生活课程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B )A核心B基础C前提D目标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爭故报警电话是(B )A 110B 122C 119D 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A )A 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B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C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D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5.《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2011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心得
陈亚男
2011年11月8日至12日,我有幸赴江西南昌参加了为期4天的2011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

通过四天紧张的听课观摩学习,我聆听了十一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收获很多。

我的思想也仿佛跟着他们在讲台上一次次碰撞、交流。

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创新的思维,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现将活动心得总结如下: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这11位教师都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他们完全理解到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凭借与手段,因此他们都从教材出发,切实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依据实际,扩大教材的功能,广泛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比如,贵阳市南明区尚义小学郭颖颖老师执教的《祖国,我为你自豪——光辉的瞬间》一课,老师明确教材的意图,让孩子自己去调查,没有用课本上的文字去说教,而是在了解教材意图之后,充分的利用实况录像,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而然的学到知识。

二、追求真实、扎实、高效的课堂。

几天的听课,我感觉这些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朴实、扎实。

少了一些形式主义,少了一些表面的热闹和浮躁,从文本的解读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到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的,都是围绕一节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而设计的,让人有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朴实、扎实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

尤其是导课环节,和以往听展示课不同,所有的课都是直奔主题,而且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形式花哨的课前谈话,也没有挖空心思的课前作秀,给人的感觉更朴实,更简洁。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激活兴趣。

课程源于生活,就《品德与社会》课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这11位教师都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极大的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些活动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再深入到生活中,然后把生活带到课堂上,最后在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中无形地培养起学习意识,可以最大的达到所要的教学目的。

比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丁秀娟老师执教《心灵手巧——废旧物品再利用》一课,老师把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做好的小作品带进课堂,激发儿童活动的兴趣和创造的想法。

四、巧用多媒体,持续兴趣。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某些弊端,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它以直观形象、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静为动之特点整合于教学。

11位教师都是利用多媒体以具体的感觉、
声感、色感等作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更加直观、更为生动。

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着力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

并且有的教学内容是我们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得到的,比如,上海市杨浦区复旦科技小学杨露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控诉》一课,教师以图像、影片片段、数据等形式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就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比起生硬的说教更是事半功倍。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必须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生活激发起孩子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的兴趣。

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特殊作用,把实际生活中难以真实体验的某些情景、活动鲜活化,让孩子们在多媒体虚拟的情景中,较真切地感受生活,放眼世界,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持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再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理念,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拓展兴趣。

这样在兴趣这支指挥棒下,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

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在再一次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