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习题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掩埋(yǎn)坚韧(rèn)一隅(yú)淳朴谦逊(xùn)B.汹涌(xiōng)什物(shén)事迹(jì)聚歼敌人(qiān)C.溜达(liū)胸脯(pú)惊讶(yà)永垂不朽(xiǔ)D.摁倒(èn)过瘾(yǐn)犁耙(bà)千载万世(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19世纪,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关系长期紧张。
B.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市民提高了安全意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5.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答案】A【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2.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暮色称职(chèng)人声顶沸杞人忧天(qǐ)B. 雕像抽噎(yē)畏罪潜逃恍然大悟(huǎng)C. 和蔼宿儒(xiù)神采弈弈参差不齐(cēn)D. 气慨滑稽(jī)眉开眼笑哄堂大笑(hòng)【答案】B【解析】A项“称职”的“称”读作“chèn” “人声顶沸”应写作“人声鼎沸”C项“宿儒”的“宿”读作“sù” “神采弈弈”应写作“神采奕奕”D项“气慨”应写作“气概” “哄堂大笑”的“哄”读作“hōng”故选B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发、双喜、阿长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C.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 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的“纱”“绫”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文”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谥号“文忠”【答案】B【解析】B项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而《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王安石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B. 小说《驿路梨花》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答案】A【解析】A项《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B.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C. “那时候的条件十分艰苦三四个年级的学生只能靠一个老师来教”简老师回忆道D.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答案】B【解析】B项“注视着注视着”是并列谓语中间应该用逗号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青年是祖国和人民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努力成为信念坚定、知识丰厚、脚踏实地、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①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②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③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④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④③②①D. 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通读语句可知“信念坚定”对应“爱国主义” “知识丰厚”对应“勤奋学习” “脚踏实地”对应“深入实践” “品德高尚”对应“奉献社会” 据此可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D7.下列画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 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让人叹为观止B. 为了增加建筑用地面积沿海城市纷纷填海造陆真可谓沧海桑田C. 可是到了中段后剧情便渐渐失控很多剧情不但不能自圆其说还前后矛盾D. 宜宾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绕城【答案】C【解析】A项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褒贬误用不符合语境B项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也形容变化久远与“填海造陆”没有任何关联不符合语境C项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符合语境D项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与语句后面表述内容不符不符合语境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1)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2)《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3)《孙权劝学》这篇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情调是不同的()【答案】(1)×, (2)×, (3)√【解析】(1)“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说法有误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说法有误应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3)说法正确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①问女何所忆()②策勋十二转()③出郭相扶将()④著我旧时裳()9.(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完全一致的是()9.(3)翻译下列句子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9.(4)本诗是写木兰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答案】(1)①思念, ②记功, ③外城, ④穿【解析】(1)①句意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忆思念②句意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③句意互相搀扶着出外城(迎接木兰)郭外城④句意穿我以前的衣服著穿【答案】B【解析】(2)A项买/集市B项都是“像……一样”C项文告/同“贴”D项织布机/战事故选B【答案】(3)①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②对着窗户和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解析】(3)①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打更的器具铁衣铠甲②当对着当窗、对镜互文手法一起翻译为“对着窗户和镜子”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帖”【答案】(4)因为全诗的重点在于讴歌她英勇孝顺、敢于担当、不贪富贵和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而非她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所以对十年军旅生活略写【解析】(4)木兰的故事突出点在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关于战场上的表现是次要的毕竟木兰不是什么著名的帅才更没有具体的战役值得去描述所以就简单带过而诗歌的主要目的是讴歌她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这部分写的比较详细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回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10.(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答案】(1)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解析】(1)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解答时根据句意和自己的理解用流畅的话语把它写出来即可【答案】(2)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解析】(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句中把自己比喻成“落红” 形象生动地写出自己即使辞官仍会关心国家前途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11.(2)选文第①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1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1.(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答案】(1)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解析】(1)这篇文章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①段可概括为“红军战士在山谷露宿” 第二部分是第②段到第⑧段可概括为“红军战士艰难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 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 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战” 写寒冷【解析】(2)感官描写包括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味觉描写视觉“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把“星星”比喻为“宝石” 可知红军战士距离星星的距离较近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之高“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把“黑色的山峰”比喻为“巨人” 也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大听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把“声音”比喻为“春蚕、野马、山泉、波涛” 生动形象地把声音的“不可捉摸”的特点具体化了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达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写出了山之静触觉“逼、刺、打着颜”连用几个动词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答案】(3)这两句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 后一句以“井”喻“山谷” 二者结合起来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出山高谷深的壮观景象这样的环境描写也衬托出红军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解析】(3)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前一句把“黑色的山峰”比喻为“巨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大后一句把“山谷”比喻为“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谷之深山高谷深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答案】(4)“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解析】(4)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这个句子主要通过动词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抢”字在这里不是“抢夺”的意思而是“抢先”“争先”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为节约时间而争分夺秒吃饭的场面侧面写出了登山时间宝贵、任务重的特点1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2.(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12.(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①“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画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12.(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A.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B.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 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C.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D.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答案】C【解析】(1)C项“妻子的事迹详写”理解错误文章中写妻子的事迹只是一笔带过属于略写【答案】(2)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解析】(2)通读全文后可根据第⑤段结尾句“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第⑥段结尾句“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第⑧段句“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中名列前茅”等句子组织答案【答案】(3)①“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了驻守小白杨哨所的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②“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正式考核时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解析】(3)①“才”“终于”是副词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阅读原文由“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可得知他们去哨所的路程十分艰难“才”和“终于”两个副词连用更能强调他们路程的辛苦困难对驻守小白杨哨所的边防军人的形象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②“反复”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文中写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在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取得了哨所正式考核时从未有过的好成绩之后考核组组长进行检验的过程联系前文“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 可知考核组组长不相信边防连的同志能打出这么高的环数所以反复确认【答案】(4)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了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解析】(4)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王克怀王克怀是一个吃苦耐劳、认真执着、勇敢坚毅的战士写他儿子在艰苦环境中的表现其实就是为了侧面烘托王克怀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作答即可【答案】(5)①指塔斯提边防连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解析】(5)关于标题寓意不仅要回答表层含义还要理解深层含义本文标题“一棵小白杨” 其实象征着北疆哨所同时也指在北疆哨所中像王克怀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军人们等13.(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13.(2)品析词句①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从用词的角度)②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从情节内容角度)13.(3)节选的这部分作者为什么采用略写手法而没有详细记叙描写邓稼先?【答案】(1)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解析】(1)阅读文本可知选段主要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及对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贡献【答案】(2)①使用时间副词“立即” 不做任何停留迫不及待回国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②这一情节内容表现了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解析】(2)①解答此题需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立即”是一个时间副词即“立刻、马上” 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马上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回国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②解答此题需从情节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在身患重病之时邓稼先仍关心着国家的核武器事业这体现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答案】(3)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采用略写手法主题上主要表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材料上分隔大洋两岸作者对邓稼先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现有的材料不很多等原因构思上重点写对老朋友的无尽思念又渗透着自己人生某些相同的东西【解析】(3)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可知《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崇高精神与品质选文部分是对邓稼先生平与贡献的简要介绍作者没有详细记叙描写邓稼先一是因为他对邓稼先当时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二是因为作者重点想要表达的是对多年老友的思念及两人作为科学家所共有的情怀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4.(1)【礼仪标语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弘扬文明礼仪的宣传语14.(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①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 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久违久仰)大名!”②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莅临光临)指导!”③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阅读拜读)!”14.(3)【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示例一言行举止有礼仪文明住在我心里示例二花儿用容貌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解析】(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是“礼文化” 拟写标语时要切合本次活动主题语言简洁凝练可用对偶、拟人的修辞【答案】(2)①久仰, ②莅临, ③拜读【解析】(2)①“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②“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度不够故选“莅临”③“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答案】(3)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解析】(3)这是一道开放题赞成与否定皆可关键在于陈述的理由要充分如果赞成可从热情待客的角度来谈如果不赞成可从来客的喜好以及卫生的角度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权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
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
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
而且这些水草叉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
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1)本短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是________。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答案】(1)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法国(2)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解析】【分析】(1)结合“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
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
”得出出自《海底两万里》。
然后结合识记《海底两万里》相关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时,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如:第一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
结果遇到了土人围攻。
第二次: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
第三次:是冰山封路和章鱼袭击。
故答案为:⑴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法国;⑵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点评】⑴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二单元非连+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进阶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4日发布“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
据了解,“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
(材料二)网络用语的语言特色鲜明,是网民抒发情感、表达态度的独特方式,线上线下流行度都很高。
网络用语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
它们勾勒新闻热点,描摹人世百态,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
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或为网友有意设计,或为无心之作,生动描绘了网民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
(材料三)以下图表是网民对网络用语态度的问卷调查觉得网络流行词汇污染了网络吗?各选项不会,反而让网络更有趣有些词会会各选项所占百分比24.5% 72.5% 2%(材料四)网友贾亮认为,网络用语一方面给语言带来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对规范语言文字产生巨大冲击。
今天用了“神马”,明天又流行了“木有”,让人尴尬的语言错位,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
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假如它有生命力,它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如果没有生命力,也就会自行消亡了。
1.下列理解完全符合材料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通过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方式获得。
B.网民通过网络用语抒发情感、表达态度,这种独特方式线上线下都很流行。
C.超七成的网民对网络用语持反对态度,他们大多认为网络用语会污染网络。
D.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自然融入到词汇中去,不会逐渐自行消亡。
【答案】B【解析】A.从材料一知,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
选项表述不符合原意;C. 从材料三图表知,超七成的网民认为要“理性选择...会污染网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6分)1. 【2022·吉林】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__①__养。
我们必须把níng__②__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得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滋.________养②níng________结(2)在语段中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和B. 但C. 也D. 就(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 【2022·天津】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语言基础积累(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哺育(pǔ)狂澜(lán) 气魄(pò) 污秽(huì)B.祈祷(qǐ) 炽痛(zhì) 机杼(zhù) 亘古(gèn)C.惩罚(chéng) 谰语(lán) 田垄(lǒng) 默契(qì)D.金柝(tuò) 军帖(tiě) 蚱蜢(zà) 屏障(píng)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C.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景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D.在那恒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宏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夜色如一张大网,吞没了所有bān lán________的色彩,也吞没了白日的喧嚣和fán zào________。
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几颗星星,闪烁在天空。
村庄渐渐安静下来,一切就像一幅粗拙..而简朴的画。
远处的山在夜色中起伏,亘古..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土地。
它..不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片哺育们像一座座píng zhàng________,隔绝了山外的世界。
小小的他坐在门槛上,zhú gān________一样的胳膊撑着大大的脑袋,痴痴地望着山的那一边,胸脯..一起一伏,眼睛里流出一抹期望的光。
(1)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cū zhuōhéng gǔpǔ yùxiōng pǔB.cū zhuōgèn gǔbǔ yùxiōng púC.cū zhuógèn gǔpǔ yùxiōng pǔD.cū zhuóhéng gǔbǔ yùxiōng pú(2)横线上所填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斑斓烦燥屏障竹杆 B.斑澜烦躁屏嶂竹竿C.斑斓烦躁屏障竹竿 D.斑澜烦燥屏嶂竹杆2.抒发感人情怀。
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相应的诗句。
(8分)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 读了《骆驼祥子》这部名著后,祥子的命运让我们感慨万千。
除了“悲”字,你还可以用什么字(词)概括祥子的一生?请阐述理由。
(要求:适当结合书中情节,有理有据)(2) 同学们就《骆驼祥子》中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进行讨论,请根据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50字以内)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 分,共10 分)1、下列字形和加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可汗.(hÁn) 屏.嶂(píng)赫.然(hè)九曲.连环(q )B.默契.(qì)气氛.(fēn)憎.恶(zēng)发扬滋.长(zī)C.碾.谷(niǍn)咀嚼.(jiÁo)渴.幕.(kě)苛捐杂税D.斑谰.(lÁn)机杼.(zhù)蜷.缩(juǍn)不可捉摸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5.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
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B.圣诞、春节、中秋、七夕、重阳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2)(品民俗)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答案】(1)C(2)示例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解析】【分析】(1)C全是传统节日。
A“元旦”“国庆”不是传统节日。
B“圣诞”不是传统节日。
D“建军”不是传统节日。
(2)抓住前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的句式结构。
内容要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且写出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要与前例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 C;⑵示例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腐朽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展先进文化.据此作答;⑵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①________头上有我的手印。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秋天,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niǎn________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áo________……(1)划线字“埋”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名著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小涵就用这种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当他读到下面这个片段时,在旁边作了如下批注。
(2)小涵在批注中提出了“拉车夫”作为书名有何好处的疑问,根据你对全书的阅读理解,帮他解答困惑。
【答案】(1)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2)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③以此为题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解析】【分析】(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第二次,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拉车攒钱,想再买一辆车,这次采用了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
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第三次,祥子还是想再买辆车,结果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
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2)祥子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车夫,“拉车夫”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描写了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拉车夫”的书名概括了文章故事情节;“拉车夫”点明了祥子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故答案为:⑴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⑵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
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
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
我把钢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大海中。
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
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1)该段话是________说的,选文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你的两个情节。
【答案】(1)尼摩船长;法;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①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②尼摩船长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墓园里。
【解析】【分析】(1)根据文段中“红海和地中海”“诺第留斯”等信息可知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这段话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2)仔细回顾小说的内容,或以情节为参照点,或以人物为参照点,概括出情节,点明即可,不要叙述内容。
如,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
击退土著人围攻。
故答案为:⑴尼摩船长;法;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海底两万里》;⑵①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②尼摩船长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墓园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课内现代文阅读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对“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以及后来的两汉、隋、唐、宋等多个强大统一的王朝,其核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城市建设、文学艺术都产生于黄河流域,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最早发现的是黄河,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下面是对《黄河颂》的主旨探究,不准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中雄奇的想象和现实的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词明快刚健,具有音乐阳刚之美。
B.《黄河颂》赞美了黄河雄伟的自然气势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孕育、中华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 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 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 顽强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流不止。他倒在 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 民族……心里平安。”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 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 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最高 的一个。
2.爱国名言名诗
(1)爱国诗词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假如在访问烈士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 你准备如何问? 3.请谈一谈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或者收获。
(2)张自忠的故事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 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 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 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 没吃一点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 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 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 部河山!”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
综合性学习·天 下 国 家
初中语文(Hale Waihona Puke 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引发学生热爱家园、热爱祖国、报效 祖国的情思。
2.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参与,培养其学习语 文的能力及参与活动的热情。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些生意人为富不仁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生财致富实在可恶B.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C. 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D. 成功的方法唯有殚精竭虑不断努力没有别的快捷方式【答案】B【解析】A项为富不仁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使用正确B项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用来形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使用错误C项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使用正确D项殚精竭虑形容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使用正确故选B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核舟记》的作者是清代的魏学洢文章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舟的描述赞美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B.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时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因此更加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笔下的“桃花源”就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答案】A【解析】A项《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是明末的不是清代的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马说》《小石潭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卖炭翁》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 《社戏》是《呐喊》中的名篇《呐喊》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答案】B【解析】A项“浪漫主义的源头”错误应是现实主义的源头C项《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不属于“唐宋八大家”D项《呐喊》是一部小说集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故选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B.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C.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D. 滥用外来语不仅曲解了中华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还破坏了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答案】B【解析】A项“习惯”与“增强”不搭配可以删去“和卫生习惯”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在”和“中”D项语序不当应将“曲解了中华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和“破坏了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互换位置故选B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gāo míng)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B. 我站在高山之巅(diān)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C. 闻先生大无畏(wú wèi)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槺概淋漓D.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xiōng tang)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答案】B【解析】A项“嗥鸣”应读作“háo míng”C项“槺概”应写作“慷慨”D项“胸膛”应读作“xiōng táng”故选B6.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A.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答案】B【解析】B项根据“稻花”“蛙声”可知描写的是夏天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工艺再进一步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B. 法国负责调查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检察官雷米·海茨表示导致火灾的原因可能是电线短路C. 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几乎无时无刻都处于“机不离手无机烦躁”的状态D. 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成为”改为“超过”C项否定不当“无时无刻”是指没有哪一时刻常与否定词“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根据句意可知应该把“无时无刻”改成“无时无刻不”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的措施”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8.(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________8.(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________8.(3)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________8.(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________【答案】(1)比喻【解析】(1)句子将“春天的细雨”比作是“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2)比喻【解析】(2)句子将“春雨后树上萌发的叶子”比作“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3)排比【解析】(3)句子用连用三个“你给我的……带来……”的句式表达对春雨的赞美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4)拟人【解析】(4)句子将雨拟人化说它“化了妆” 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①居于东都居 _______________②得钱盈船盈 _______________9.(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9.(3)“母”以为“不敢取”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景让之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答案】(1)①居住, ②满充满【解析】(1)①句意居住在东都居居住②句意找到了许多钱足可装满一船盈满充满【答案】B【解析】(2)“得钱盈船”的意思是“从古墙下面找到了许多钱足可装满一船” “盈船”修饰“得钱” 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D三项故选B【答案】(3)不劳而获会带来灾难, 希望子女学有所成, 教子严明(严厉、有方)有志气(家贫志不穷)【解析】(3)根据“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可知景让之母不取那些钱是觉得不劳而获会带来灾难她希望子女学有所成靠自己的本事过上好日子根据“性严明”“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等语句可知景让之母是一个教子严明(教子有方)有志气(家贫志不穷)的人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请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的表达效果10.(2)怎样理解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答案】(1)示例一运用夸张修辞写出征途之遥和木兰身骑战马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的矫健身姿表现出木兰驰骋战场的英雄气概示例二“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速度形象地表现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解析】(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和一座座高山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军营生活的艰苦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2)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激烈残酷衬托了木兰的机智、英勇善战【解析】(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这两句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特点也表现了木兰的英勇善战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父亲“忽悠”家人的三件事情11.(2)家人对父亲“忽悠”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11.(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11.(4)对父亲这样“忽悠”家人你是怎么评价的?【答案】(1)①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建校费” ②父亲因陪电信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③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解析】(1)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方面来进行概括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如本题中从③—⑤段可归纳出“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建校费’” 从⑥—⑧段可归纳出“父亲因陪电信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 从⑧—⑩段可归纳出“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答案】(2)半信半疑十分生气非常感激【解析】(2)解答此题可从“父亲”所做的三件事家人有何反应来作答可以根据一些相关语句来回答如第③段中当“父亲”说要解决弟弟的上学问题时我们“半信半疑” 第⑦段中当父亲为给母亲解决工作问题喝醉后“母亲气得没理睬他” 第⑧—⑪段中当得知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后“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最后尾段“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 直接表达出对父亲感激的态度由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父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虽然有点喜欢吹牛但是他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他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解析】(4)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原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去分析根据文章第②段首句“父亲喜欢吹牛”和末段“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 可知父亲虽然有点喜欢吹牛但是他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根据父亲为家人做的事情解决了弟弟入学的问题、妈妈再就业的问题、爷爷动手术的问题可知为了家庭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体现出父亲极强的家庭责任感从父亲做的这些事情的出发点来看可知他希望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由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4)示例父亲“忽悠”家人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尊严同时以“忽悠”的方式来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自己父亲的“忽悠”表现了父亲对家人的关心爱护【解析】(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解答本题可从“父亲”关心家人的行为做一正面的评价言之有理即可1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12.(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12.(3)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①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②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12.(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我”之所以会读“报纸墙” 是因为“我”小时候没有书可读比较爱“串门”B.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我读书时候好玩的事情写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C. 当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的时候“我”就没有小时候那么爱读书了D.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小时候读书的事情虽然书鲜亮了我的人生但是“我”觉得自己很辛苦【答案】B【解析】(1)A项有误是因为爱读“报纸墙”才有了“串门”的爱好 C项有误“我就没有小时候那么爱读书了”不正确“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足见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D项有误“我觉得自己很辛苦”的说法是错误的“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足见作者从中感受到的乐趣故选B【答案】(2)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容里读书月光下读【解析】(2)解答时,依据题目要求要围绕“那年读书时”作答结合上下文找出围绕“读书”的部分加以总结即可如“到了别人家里……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写了“我”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谁谁那里有小人书”“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写了“我”借小人书读“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写了“我”捡包鞭炮的纸读“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写了“我”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确定好筛选的信息后,选准关键词再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答题模式人+事【答案】(3)①这是动作描写运用了“抱”“飞奔”“放”“吃”“写”“扎”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鞭炮炸开的带字碎片比喻成舞蹈着的精灵写出了“我”对文字阅读的着迷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解析】(3)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结合句子的这一特点及内容分析句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①“抱”“飞奔”“放”“扎”“看”等动词的运用可见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几个动词写出的是“我”好不容易借到小人书来读的情景结合“小心翼翼”“赶紧”“一页页”“仔仔细细”等词可见写出了作者好不容易得到书的喜悦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②将“碎片”说成“精灵” 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依据比喻修辞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情景表达了……情感”进行答题结合文中“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 可见是写作者能在炸开的碎片上读到文字的喜悦心情也表达了对读书强烈的渴求【答案】(4)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解析】(4)解答此类题目要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解答要理解词义尤其是语境义“花”是指书根据上下文中的“好似故人来”“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等词句可知写出“我”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时给自己带来的强烈震撼及“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中表现出的对读书的依恋答题模式是“……”一词(等词)是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人物……的心理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例句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13.(2)不久前你校的陈同学获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校广播站打算推出关于他的宣传报道以此带动同学们开展生活中的创新实践你作为代表前去采访他你会设计哪些采访问题?(两个即可)13.(3)活动结束后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一个简短的总结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不少于50字)【答案】(1)示例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②汽车的广泛使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解析】(1)参照例句“……可以…… 也可以……”句式写出一件既有正面功能也有负面效应的科学发明这类发明很多比如核能、汽车、冰箱等运用以上句式仿写即可【答案】(2)示例你为什么会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呢?你觉得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呢?【解析】(2)根据题干可知陈同学获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所以所提问题应该紧扣“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可以从陈同学与科技创新如何产生关系科技创新活动对他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他关注哪些方面的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提问如你为什么会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呢?你觉得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呢?【答案】(3)示例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依靠更多的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的科学家”在哪里?也许就在我们之中【解析】(3)对于此次活动的总结应该提到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注意题干要求“不少于50字” 注意该总结要简练不要长篇大论。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铁扇仙在哪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
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
莫当耍子。
”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请根据选文的内容说说孙悟空这人物形象。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其他几个称呼。
请从下列称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
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答案】(1)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②自信,不惧艰险;③关心民众疾苦;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2)①美猴王:在花果山上,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就拜谁为王。
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
②粥马温: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派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管天马的小官“粥马温”。
【解析】【分析】(1)通过对行者的语言描写,突出其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④漆:墨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则商也日益________②赐也好不若已者________③即与之化矣化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4)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
这个成语是________。
【答案】(1)每天,一天天也;比得上;同化,与……趋向一致(2)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交往的人。
(3)交往人物之文雅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性与高雅的情趣。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解析】【分析】⑴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日”:每天,一天天。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⑵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是以”“其”“处者”等字词的翻译。
⑶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人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①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②。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④之。
【注】①余浆:剩下的水。
②豚:小猪。
③翕赫:轰动。
④斫: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顾见空桑________②因植种________③意欲持去________(2)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B.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C.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D.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4)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乃”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就是,原来是;②仅仅、只。
对于文中“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一句中的“乃”字,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且生发了启示,请把横线处补充完整。
小文: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①个义项,就是、原来是。
因为张助见到成百上千的车马前来祭拜李树十分惊讶,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就是我种的呀!语气肯定而强烈,所以用“就是、原来是”表达肯定的语气。
小希: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②个义项,仅、只。
因为①________。
小文:我觉得你说得也很有道理,而且你的理解给了我启发,我发现这篇文言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②________。
【答案】(1)回头看;于是;打算(2)A(3)李树使我的眼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祭谢。
(4)张助对众人对李树的祭拜行为既感到吃惊,更觉得荒诞可笑,从语气“耳”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助对这些行为的轻蔑,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只是我种的呀!所以选择“仅、只”;不能盲目相信眼前的事实,要善于思考,不要随波逐流。
1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7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学会分析文中的多音字、形近字、偏旁部首等语言现象。
3.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优美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2. 通过讨论和问答,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及其精神品质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难点1. 课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哪些英雄吗?”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群特别的英雄,他们是谁呢?”自然引出志愿军战士,为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做铺垫。
2. 背景介绍,铺垫情境简要介绍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为了和平与正义,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通过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历史情境的基本理解。
3. 课文原声,感受情感播放《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深厚情感,同时注意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色彩,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情感基。
4. 交流探讨,启发思考(二)课文学习1. 课文导入与背景介绍(1)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最可爱的人’是谁吗?”(2)简要介绍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 词汇学习与应用(1)展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坚韧”、“刚强”等,进行讲解和辨析。
(2)通过形近字、多音字的对比,例如“坚韧”与“坚忍”,加深学生记忆。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5黄河颂 光未然
《黄河颂》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二)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来理解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学习黄河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 诗歌中的生字新词及其用法。
3.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二)难点1. 诗歌中抽象概念的具体理解和感受。
2. 诗歌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通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激昂与力量。
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等,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入黄河这一主题。
接着,简要介绍黄河的地理特点,如“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大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2. 背景介绍,铺垫学习(二)新课呈现1. 诗歌朗读与感受(1)播放《黄河颂》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跟随音乐,尝试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体会诗歌的气势和情感。
(3)教师示范朗读,展示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4)分组练习,每组学生轮流朗读,其他组员给予评价和建议,共同提升朗读技巧。
2. 课文内容逐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阅读课文,对每一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昆仑”、“狂澜”等,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学会正确使用。
(3)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例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屏障的象征意义。
2022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及复习要点(附知识点测试卷)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及复习要点附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第二单元课文目录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一、课文内容梳理《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
文章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这篇课文历来深受师生欢迎。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
二、单元字词汇总5.黄河颂烽fē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气魄pò:魄力;气势。
体魄:体格和精力。
巅:山顶。
澎péng湃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掀起:揭起,往上涌起。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谰斓)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培养。
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
发扬滋zī长zhǎng6.最后一课诧chà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悔不该这样。
婉转:形容抑扬动听。
惨白:(面容)苍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A.始终是均匀的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
答案:D
解析:橡皮筋对小车作用过程中小车速度增大,所以点间距增大,当小车离开橡皮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点的间距不再变化,所以选D。
2.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作出W-v2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答案:B
解析:实验证明,力做的功W与物体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即W∝v2,故作出的W-v2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正确。
3.小明和小帆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小明和小帆同学分别有两种接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者“乙”)
答案:甲
4.下面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
①将小车拉至图中C处,使AB和BC间距离大致相等,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放开小车,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下一系列的小点,由纸带分析求出小车通过B位置时的速度v,设第1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②作出W-v、W-v2的图象,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结论。
③如图所示,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在长木板的两侧A处钉两个小钉,小车放在B处挂上一根橡皮筋(即图示情况),使橡皮筋处于自由长度。
④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同样的方法测出v2、v3…记下2W、3W…记入表格。
答案:③①④②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图中所示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配备4~6V的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为了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可将木板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
(3)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________(填“长度”或“条数”)改变功的值。
(4)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以功W为纵坐标,以________(填“v”“v2”或“v”)为横坐标做出的图线最接近一条倾斜的直线。
答案:(1)交流(2)左(3)条数(4)v2
6.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让滑块在某一水平面上滑行,利用速度采集器获取其初速度v,并测量出不同初速度的最大滑行距离x,得到下表所示几组数据:
(1)
理:根据x-v图象大致是一条抛物线,可以猜想,x可能与v2成正比。
请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选择适当的坐标轴作出图线验证该同学的猜想。
(2)根据你所作的图象,你认为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x与滑块初速度平方v2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图(2)x∝v2
解析:(1)做出x-v2图线如图所示
(2)由图可以看出,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x与滑块初速度平方v2成正比。
即x∝v2。
7.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
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2)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所示的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3)试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表:
答案:(1)D
(3)如表所示
8.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力对静止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开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3)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某部分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可能合理的是________。
A.BD B.GI C.HK D.AK
答案:(1)D (2)BD (3)BC
9.某同学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
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静止。
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O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1个点,该同学对数据进行了下列处理;取OA =AB=BC,并根据纸带算出了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0.12m/s,v B=0.17m/s,v C=0.21m/s。
甲 乙
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否大致判断W ∝v 2?
答案:设由O 到A 的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W ,那么由O 到B 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2W 。
由O 到C 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3W 。
由计算可知,
v 2A =1.44×10-2m 2/s 2,v 2B =2.89×10-2m 2/s 2
,
v 2
C =4.41×10-2m 2
/s 2
,v 2B v 2A ≈2,v 2C
v 2A
≈3,
即v 2B ≈2v 2A ,v 2C ≈3v 2
A
由以上数据可以判定W ∝v 2
是正确的,也可以根据W -v 2
的图线来判断(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