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21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济宁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13.03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24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答题前,学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1—13小题每小题4分,l4—20小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Ca:40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C.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D.安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15.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处'O(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

已知容器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0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面对容器有向右的摩擦力B.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12mg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D.弹簧原长为mg Rk +16.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两个阻值均为2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的两端。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牛顿运动定律B卷)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牛顿运动定律B卷)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牛顿运动定律B 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当突然撤去外力F 的瞬时,物体和秤盘所受向上合外力为30N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向上的加速度为10m/s 2。

根据题述,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 作用下保持静止,弹簧对秤盘向上拉力为60N 。

突然撤去外力F 的瞬时,对秤盘,由牛顿第二定律,60N-mg-F N =ma ,解得F N =20N ,选项C 正确。

2、BC 解析:由L=vt解得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4 m/s ,最大速度为8m/s ,选项A错误;由vm=at可知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选项B正确;加速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mg-f1=ma1;减速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f2-mg=ma2;a1=8m/s 2,a2=4m/s 2,联立解得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选项C正确。

由x=12at2可得加速下滑位移为x1=4m,减速下滑位移为x2=8m,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2,选项D错误。

3、C 解析: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重力、质量为m 的木块的压力、m 对其作用的向后的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五个力的作用,选项A 错误;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F/6m ;隔离后面的叠加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轻绳中拉力为F’=3ma=F/2。

由此可知,当F 逐渐增大到2T 时,轻绳中拉力等于T ,轻绳才刚好被拉断,选项BC 错误;轻绳刚要被拉断时,物块加速度a’=T/3m ,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ma’= T/3,选项D 错误。

4、D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12122/F F a m s m m -==+,以1m 为研究对象,11F T m a -=,解得T=26N ,故选项A 、B 错误。

在突然撤去F 2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发生变化,选项C 错误。

贵州省册亨一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质点、参考系

贵州省册亨一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质点、参考系

贵州省册亨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质点、参考系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概念的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B.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视为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质点D.质点是真实存在于坐标轴上的一个点【答案】C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教室里吊扇的运动情况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原因【答案】A3.关于参考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D.参考系的选择应尽量使研究问题简单【答案】CD4.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C.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D.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答案】B5.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答案】D6.飞机着陆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移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停在机场的飞机B.候机大楼C.乘客乘坐的飞机D.飞机跑道【答案】C7.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答案】D8.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答案】D9.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答案】BD10.在下列各运动物体中,可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D.研究汽车从杏林开往北京【答案】D11.下列哪种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同学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你自己骑车的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12.北京时间2007年11月6日11时21分34秒,“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2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3。

贵州省册亨一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自由落体运动

贵州省册亨一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自由落体运动

贵州省册亨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自由落体运动一、选择题1.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 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 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

45mD.小球在0.8s内的位移为1。

7m【答案】ABC2.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0~t2:B.t1~t2:C.t1~t2:D.t1~t2:【答案】D3.两物体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gt2 B.3gt2/8 C.3gt2/4 D.gt2/4【答案】D4.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答案】AC5.大橡皮擦从书桌落到地面的时间和速度大约是( )A.1s,10m/s B.0.6s,6m/sC.0.4s,4m/s D.0。

1s,1m/s【答案】C6.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答案】B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两物体的形状不同,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将释放时刻作为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0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B.t0时刻之后,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小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C.t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D.t0时刻之前甲下落的高度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答案】BD8.如图所示,一根一端封闭,另一端装有阀门的玻璃管,内有纸片、羽毛、金属片。

2013届高考理综模拟物理一(含答案)

2013届高考理综模拟物理一(含答案)

物理模拟测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5、16、21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他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是物理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或仪器,由图可知这四个实验或仪器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 极限的思想方法B. 猜想的思想方法C. 控制变量的方法D. 放大的思想方法15.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继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太空飞行进入了新的时代。

天宫一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影响,轨道高度会不断衰减。

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后,为减少对天宫一号轨道维持的次数,18日19时22分,天宫一号成功实施升轨控制,轨道高度由337km抬升至382km,在大气阻力的影响下,其轨道高度缓慢降低,以满足约一年后能与神舟九号在343km的轨道交会对接。

假定在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不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维持,则在大气阻力的影响下,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会缓慢减小B.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始终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天宫一号的机械能不断减小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会缓慢增大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阻R,电容器的电容C = 2.0x10-6 F,并联在电阻R两端,电阻阻值R=10Ω。

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是1AB. 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Q= 2.0x10-5 CC.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D. 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10V17.如图,质量为M、倾角为α=37°的斜面B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A,在力F的作用下使AB两物块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B上的外力F增大时,物块A仍保持与斜面相对静止,下列情况中可能正确的是A.斜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斜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B.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C.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斜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8.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 U 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C.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19.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l和图2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g=l0m/s2)A.滑块的质量为0.5kg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C.第1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JD.第2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1.5W20. 20.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两个电子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对准圆心;进入正方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垂直于边界,从中点进入。

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套卷(大纲版,十三)

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套卷(大纲版,十三)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三)一、多选题(本部分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15、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8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16、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1/4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柱体由某种玻璃材料制成。

现有一束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平行于桌面射到柱体表面上,折射入柱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时分成两束单色A光和B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B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小B.若A光和B光分别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较大C.A光在玻璃中的波长比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D.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屏上B光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大17、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电势分别是,负电荷q在A、B时的电势能分别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8、如图“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轨道近地点M经历三次加速变轨后,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又在月球轨道近月点N 经历三次近月制动,最后进入工作轨道,P 是转移轨道上的一点,直线AB 过P 点且和两边轨道相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 2013年高考真题汇编 专题8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 2013年高考真题汇编 专题8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专题8 力学实验1.(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21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 ○1 2.10cm,或② 2.40cm.(2)1.13m/s,1.25m/s. 小于(3)C解析:(1)选择纸带○1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cm,选择纸带②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2)选择纸带○1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2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 4.5220.02⨯×10-2m/s=1.13m/s. 选择纸带②读出c 、e 两点间的距离为5.00cm.求出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5.0020.02⨯×10-2m/s=1.25m/s. (3)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1做匀加速运动,纸带②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项C 正确.2.(18分)(1)(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1)题)(6分)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填选项前字母)A ..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 .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 、A 、B 、C 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则打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C ②0.653解析: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要去掉细线另一端的钩码.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AB 错误.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选项C 正确.②打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18.59-5.5320.10⨯×10-2m/s=0.653m/s. 3.(13分)(1)(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1)题)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答案:A 11.30解析:测量内径应该用游标卡尺的A,测量外径应该用游标卡尺的B,测量深度应该用游标卡尺的C.该钢笔帽的内径为11mm+0.5×6mm=11.30mm.3.(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8题)(2)(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_运动.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 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少小数点后第四位).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 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的质量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答案: (2)①匀速直线②0.1115 0.1105 ③0.015解析:在O—F过程中,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F·OF=0.2×0.5575J=0.1115J.打F点时速度v=66.77-45.7520.1⨯×10-2m/s ,小车动能的变化△E k =12mv 2=12×0.2×(66.77-45.7520.1⨯×10-2)2J= 0.1105J.根据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 ,小车的质量为0.2kg 可知,小车质量不是远大于托盘和砝码质量之和.由mg-F=ma ,F=Ma 可得m=MF Mg F-=0.02273kg ,即托盘和砝码质量之和为0.02222kg ,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m=0.02273kg-7.7×10-3kg=0.015kg.4.(8分) (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8题)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0.420m 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飞行时间t 和水平位移d ,记录在表中.(1)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 与其初速度v 0成____关系,与____无关.(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89.8ms t ==理,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t ′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 '理,但二者之差在3-7ms 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答案:(1)正比 h(2)g 取值10m/s 2偏大(3)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 与其初速度v 0成正比关系,与h 无关(2)计算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89.8ms t ==理中,g 不能取值10m/s 2,应该取值g=9.8m/s ,这样计算出的t=292.8ms.(3)导致偏差的原因是: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5.(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11题)(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 ,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 ,M 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A )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 )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 )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 )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 ,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 ,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1H 和2H ,测量n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T 和2T .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答案: (1)BD (2)9. 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4)由2111()2T H g t n =-和2221()2T H g t n=-可得12g =因此可以消去△t 的影响. 解析:电路中的电源可以选用直流电源,选项A 错误.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选项B 正确.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减去小球直径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选项C 错误.手动敲击M 的同时,电磁铁断电,小球开始自由落体运动,按下秒表开始计时,选项D 正确.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 ,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 ,单个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0.65s.由H=12gt 2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22H t=9.4m/s 2. 6.(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9题)(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 .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 .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 甲 m 乙 μ甲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①AD ②远小于 ③小于 大于解析:①在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A 正确.木块下滑是受到重力、支持力、细线拉力和摩擦力,要使细线拉力等于木块的合力,需要使木板倾斜,木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应该去掉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选项B 错误.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选项C 错误.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选项D 正确.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③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 ,得到a=F/m-μg.对比图象,可得m 甲小于m 乙 μ甲大于μ乙.7.(18分)(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34题)(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 )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 )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②图16(b )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___s.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_________.图16(b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 答案:①CDBA ②0.1s ③T s s 254+④23216549)()(T s s s s s s ++-++ 解析:①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②时间T=5T 0=5×0.02s=0.1s.③运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速度的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Ts s 254+. ④取3211s s s s ++=' 6542s s s s ++=' 则:T ’=3T.则有△s ’=aT ’2,解得a=23216549)()(Ts s s s s s ++-++.8.(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22题)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 A 和△t B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回答下列为题:(1) 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 cm(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t A ,和△t B,表示为a=(3)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 答案:(1)0.960(2) s 21[(B t d ∆)2-(At d ∆)2] (3) ()Mga m M mg +- (4) 系统误差 解析: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的速度分别为:v A =A t d ∆,vB =B t d ∆...由v B 2- v A 2=2as ,可得a=s 21[(B t d ∆)2-(At d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 a ,解得μ=()Mga m M mg +-. 9.(12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3题)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 板的上表面BC 在B 点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 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 的半径R 、BC 的长度L 和CC /的高度h ;③将物块Q 在A 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__________;(ⅱ)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__________;(ⅲ)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__________; (ⅳ)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 )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答案:(1)(ⅰ)mgR (ⅱ)24mgs h (ⅲ)mgR -24mgs h (ⅳ)24R s L hL- (2)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 处不平滑等)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mgR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s=vt ,h=12gt 2,解得物块从C 点抛出时的速度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12mv 2=24mgs h.由动能定理,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mgR -24mgs h ;由W f =μmgL 解得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4R s L hL- (2)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 处不平滑等.10.(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 第22题)(8分)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桌面边缘,如图(a )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 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 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 ,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A .小球的质量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弹簧的压缩量△xE.弹簧原长l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E k=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次方成正比.答案:(1)ABC (2)24mgsh(3)减小增大 2解析:(1)利用平抛运动规律,测量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由s=vt,h=12gt2,联立解得要测量小球速度,需要测量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根据动能公式,为求得E k,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m,所以正确选项是ABC.(2)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12mv2=24mgsh.(3)弹簧的压缩量△x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小球抛出时的动能越大,所以s与△x成正比.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象斜率会减小.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象斜率会增大.由实验绘出的图象可知,s与△x成正比,而E k=12mv2=24mgsh,所以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x的二次方成正比.。

2013高考新课标1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高考新课标1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新课标卷1)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k3qR 2B. k 10q9R 2C. k Q +qR 2D. k 9Q +q9R 2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 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变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5d 处返回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 、ac 和MN ,其中ab 、ac 在a 点接触,构成“V ”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 始终与∠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201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及其答案(共六套)

201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及其答案(共六套)

201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及其答案(共六套)一、选择题(15,18,19为多选)11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15.如图甲所示,一物块m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D.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减小16.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 s做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17.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我国将实施登月工程,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2v20 2Gm月B.如果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R2v0 Gm月C.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R Gm月D.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2πR Gm月18.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而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C.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1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一、选择题(14,17,19,20为多选)14.一滑块放在粗糙带的斜面体上,用水平推力推着斜面体和滑块一起向左加速运动,下面关于滑块的受力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受到了四个力B.一定受到了三个力C.可能受到了两个力D.合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15.质量m=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0~8 s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与1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在0~2 s内的速度变化比2~4 s内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在2~4 s内合外力做的功为零D.物体在2 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16.甲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增大外力F,两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C.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17.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GMT24π2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MmR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8.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用轻杆连接,竖直放置.由于微小的扰动,A球沿竖直光滑槽运动,B球沿水平光滑槽运动.则在A球到达底端的过程中( ) A.A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B.A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轻杆对A球做负功,对B球做正功D.A球到达竖直槽底部时B球的速度为零19.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点的电场强度B.B、D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C.一电子由B点沿B→C→D路径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间电压关系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P为电流传感器,V为理想电压表.实验时,先将开关S1闭合,单刀双掷开关S2掷向a,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到某位置使电容器C充电,当电路达到稳定后记录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再迅速将开关S2掷向b,使电容器放电.电流传感器P将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可显示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然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和电压表的示数.对于这个实验过程和由图象及数据所得出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过电流传感器P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方向相同B.图乙中的第①段(充电阶段)电流曲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的电荷量C.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电荷量随电容器充电结束时两极间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D.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电荷量与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无关21.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的下端接有电阻.当导轨所在空间没有磁场时,使导体棒ab以平行导轨平面的初速度v0冲上导轨平面,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当导轨所在空间存在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时,再次使ab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冲上导轨平面,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两次运动中导体棒ab始终与两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比较,有H=h C.无磁场时,导轨下端的电阻中有电热产生 B.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比较,有H<h D.有磁场时,导轨下端的电阻中有电热产生22.(6分)(2011·高考江苏卷)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23.(9分)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应选用哪个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8 Ω) B.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5 Ω)C.滑动变阻器R1(0~10 Ω) D.滑动变阻器R2(0~200 Ω)(2)实验中要求电流表测量通过干电池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干电池两极的电压,根据图示的电路,电流表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3)若测量的是新干电池,其内阻比较小.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读数变化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1.如图所示,长为l =2.0 m 、高为h =0.2 m 、质量为M =2 kg 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在木板的左端放一质量为m =1 kg 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现以F =11 N 的水平拉力向左拉动木板,取g=10 m/s 2,求:(1)木板运动时的加速度;(2)经过多长时间小铁块将从木板右端脱落.2.如图甲所示,与纸面垂直的竖直面MN 的左侧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E =2.5×102 N/C 的匀强电场(上、下及左侧无界).一个质量为m =0.5 kg 、电荷量为q =2.0×10-2C 的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在t =0时刻以大小为v 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通过电场中的一点P ,当t =t 1时刻在电场所在空间中加上一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使得小球能竖直向下通过D 点,D 为电场中小球初速度方向上的一点,PD 间距为L ,D 到竖直面MN 的距离DQ 为L /π.设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为正.(g =10 m/s 2)(1)如果磁感应强度B 0为已知量,使得小球能竖直向下通过D 点,求磁场每一次作用时间t 0的最小值(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如果磁感应强度B 0为已知量,试推出满足条件的时刻t 1的表达式(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若小球能始终在电磁场所在空间做周期性运动,则当小球运动的周期最大时,求出磁感应强度B 0及运动的最大周期T 的大小(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1)(6分)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B.23892U(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234 90Th(钍234)C .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42He +14 7N →16 8O +10nD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9分)(2012·孝感模拟)光滑水平面有两个物块A 、B 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A 的速度为4 m/s ,质量为2 kg ,B 的速度为2 m/s ,二者碰后粘在一起沿A 原来的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变为1 m/s.求B 的质量及这一过程产生的内能.一、选择题(15,17,19,20为多选)14.(2012·合肥模拟)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所受的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物体在4 s内的运动情况是( )A.0~4 s内一直向右运动B.物体在1~3 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0~2 s内向右运动,2~4 s内向左运动D.物体在0~1 s内加速运动,1~2 s内减速运动15.(2012·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如图,节水灌溉中的喷嘴距地高0.8 m,假定水从喷嘴水平喷出,喷灌半径为4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 )A.水下落的加速度为8 m/s2B.水从喷嘴落到地面的时间为0.4 sC.水从喷嘴喷出后动能不变D.水从喷嘴喷出的速率为10 m/s16.(2012·长春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可看成质点的物块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M点,水平面的右端与固定的斜面平滑连接,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物块与弹簧未连接,开始时物块挤压弹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从M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运动到N点时恰好静止.弹簧原长小于MM′.若在物块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物块与接触面之间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为Q,物块、弹簧与地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为E,物块通过的路程为s.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下列图象所描述的关系中可能正确的是( )17.“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经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 5 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18.(2012·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A和B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极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开始时开关S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a处,此时绝缘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带负电B.当滑动触头从a向b滑动时,绝缘线的偏角θ变大C.当滑动触头从a向b滑动时,电流表中有电流,方向从上向下D.当滑动触头停在b处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大于滑动触头在a处时电源的输出功率19.(2012·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c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A.a、c两点的场强相同B.b点的场强大小大于a点的场强大小C.da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D.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等于在c点的电势能20.(2012·山东四市模拟)如图甲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输出交流电的电动势图象如图乙所示,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的理想变压器给一灯泡供电如图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灯泡额定功率为22 W,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则( )A.t=0.01 s时刻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为零B.交流发电机的转速为50 r/s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1 A 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2 V21.(2012·山西四校联考)如图,足够长的U形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时,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A.ab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v B.沿导轨方向的位移大小为qRBLC.产生的焦耳热为qBLv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B2L2vRsinθ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题,共47分)22.(6分)(2012·宁夏银川一中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③W∝v2.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在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计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3)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数据.其中W1、W2、W3、W4…表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v1、v2、v3、v4…表示小车每次获得的速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W-v图象,由图象形状得出结论W∝v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实验次数1234…W W1W2W3W4…v v1v2v3v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9分)(2012·西安质检)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绘额定电压为3.0 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并研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及灯丝温度等问题.(1)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仪器连成完整的实验电路.(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灯泡I-U图线如图丙.造成图中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是曲线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I-U图线,可确定小灯泡在电压为2.0 V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 ℃时电阻是1.5 Ω,并且小灯泡灯丝电阻值与灯丝温度的关系为R=k(273+t),k为比例常数.根据I-U图线,估算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____________℃.1.一物体在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地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P-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计算:(1)物体在0~t2时间内的总位移;(2)水平拉力在0~t2时间内所做的功;(3)物体的质量;(4)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Ⅳ象限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4.0×103V/m,现从图中M(1.8,-1.0)点由静止释放一比荷qm=2×105C/kg的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后经x轴上的P点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经y轴上的N点离开磁场.不计重力,问:(1)若磁感应强度B=0.2 T,则N点的坐标是多少?(2)若要求粒子最终从N点垂直y轴离开磁场,则磁感应强度为多大?从M点开始运动到从N点垂直y轴离开磁场的时间为多少?3.(1)(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1 牛顿第一、三定律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1 牛顿第一、三定律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3.1 牛顿第一、三定律一、选择题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

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甲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对“拔河”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手和凳子间的摩擦力较大B. 乙的手和凳子间的摩擦力较小C. 甲的手和凳子间不会有相对滑动D. 乙的手可以和凳子间一定有相对滑动1.C2.(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一物块m从某曲面上的Q点自由下滑,通过一粗糙的静止传送带后,落到地面P点。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传送带也随之运动,再把该物体放在Q点自由下滑,则A.它仍落在P点 B.它将落在P点左方C.它将落在P点右方 D.无法确定落点2.A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其惯性不断变化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D.在匀速上升的气球中落下一个石块,在石块刚离开气球的瞬间,石块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4.C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D.物体自由下落时比竖直上抛时的惯性小5.B6.(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在加速上升的电梯地板上放置着一个木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小于木箱的重力B.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木箱的重力C.电梯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大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D.电梯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等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6.D7.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10月份三县联考)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4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4

图D4-4
A.“缆线”上各处角速度相同 B.“缆线”上各处线速度相同 C.“缆线”上各质点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缆线”上各处重力加速度相同 6.纵观月球探测的历程,人类对月球探索认识可分为三大步 ——“探、登、驻”.我国为探月活动确定的三小步是:“绕、落、回”,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其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18 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 一步.我们可以假想人类不断向月球“移民”,经过较长时间后,月球和 地球仍可视为均匀球体,地球的总质量仍大于月球的总质量,月球仍按 原轨道运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月地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大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将变小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将变小 7.地球“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 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 致.关于该“空间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运行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二、实验题(共16分) 8.(6分)如图D4-5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 沿斜面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从右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则物块入射的 初速度为________.
图D4-2 A.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R B.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C.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D.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 到的最大高度比P点高 4.如图D4-3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在地球表面附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17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17

45 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 )[ 考察范围:第三单元分值:120 分]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48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必定律仅合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必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快度a= 0 条件下的特例D.牛顿依据理想实验推出,假如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拥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持续运动下去2.以下对于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作使劲和反作使劲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遇到太阳的引力作用C.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了然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3.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资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 D3- 1 所示的简略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 和 CD 互相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究竟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备瓦被破坏,以下举措中可行的是()A.增加每次运送瓦的块数B.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C.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D.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图 D3-1图 D3-24.物体 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 、μ ,用水平拉力 F 拉物体 A 、B,所得加快度 a 与拉力 F 关系图线如A B图 D3-2 中 A、 B 所示,则()A.μ=μ,m A >m B B.μ>μ, m A<m BA B ABC.μA>μB, m A= m B D .μA <μB, m A>m Bm1和 m2的木块 A 和 B 之间用5.如图 D3- 3 所示,在圆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轻弹簧相连,在拉力 F 作用下,以加快度 a 做匀加快直线运动.某时辰忽然撤去拉力F,此时A和B的加快度为a1和 a2,则()图 D3-3A. a1=a2=0B. a1= a, a2= 01 / 6m 1m 2C . a 1=+ ma , a 2=m 1+mam 122D . a 1 =a , a 2=-m 1am 26. 如图 D3- 4 所示是一种起落电梯的表示图, A 为载人箱, B 为均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 M ,由越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若电梯中乘客的 质量为 m ,匀速上涨的速度为 v ,在电梯马上到顶层前封闭电动机,靠惯性再经时间 t 停止运动卡住电梯,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则t 为 ( )图 D3-4vA. gM + m vB. MgM + m vC.mg2M +m vD.mg7.如图 D3- 5 所示,物体 A 的质量为 2m ,物体 B 的质量为 m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B 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 用水平力 F 向右推 A 使 A 、B 一同加快运动, 则 B 对 A 的作使劲大小为 ( )F - μ mg F - 2μ mg A. 3 B. 3F - 3μ mg 2F -4μ mg C. 3 D. 3图 D3-5图 D3-68.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竖直悬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并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悬挂一个重为 10N 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经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 D3 - 6 所示.则以下剖析错误的选项是 ()A . 从 t 1 时辰到 t 2 时辰,钩码处于失重状态B . 从 t 3 时辰到 t 4 时辰,钩码处于超重状态C . 开始电梯可能停在 10 楼,先加快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D . 开始电梯可能停在1 楼,先加快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0楼二、实验题 (共 18 分)9.(6 分 )如图 D3- 7 所示是在考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依据实验数据描述出的三条a -F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2 / 6图 D3-7①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同样② 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一样③直线 1 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④直线 3 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10.(12 分)实验室给同学们供给了以下实验器械:滑轮、小车、小木块、长木板、停表、砝码、弹簧测力计、直尺,要求同学们用它们来大略考证牛顿第二定律.(1)实验中因波及的物理量许多,一定采纳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达成该实验,即:先保持________不变,考证物体________ 越小,加快度越大;再保持________不变,考证物体________越大,加快度越大.(2)某同学的做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小木块组成一斜面,用小木块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滑轮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沿不一样倾角的斜面由顶端无初速开释,用停表记录小车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试回答以下问题:①改变斜面倾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停表记录小车下滑同样距离(从斜面顶端究竟端)所经历的时间,而不是记录下滑相同时间所对应的下滑距离,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要较正确地考证牛顿第二定律,则需利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小车的运动状况.图D3 - 8 是某同学获得的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 、B、 C、D、E 、F 共 7 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 的低压沟通电源.他将一把毫M 刻度尺放在纸上,其零刻线和计数点O 对齐.图 D3-8①下表是某同学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的记录表,此中最后两栏他未达成,请你帮他达成.线段OA数据 (cm)②由以上数据可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 A 、B、C、D、E 各点时物体的刹时速度,此中打E 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取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 (共54分)11.(15 分)如图 D3- 9 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 A 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 B 点, B 点在 A 点正下方, A、B 距离为 b,两绳另一端在 C 点相接并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绳 AC 的长度为 2b,绳 BC 的长度为 b.两绳可以蒙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2mg.求:(1)绳BC恰好被拉直时,车的加快度是多大?(2)为不拉断轻绳,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快度是多大?图 D3-93 / 612.(19 分)如图 D3 -10 所示,有一质量为 1kg 的小球串在长为 0.5m 的轻杆顶部,轻杆与水平方向成θ= 37°.由静止开释小球,经过 0.5s 小球抵达轻杆底端,试求:(1)小球与轻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在竖直平面内给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轻杆方向的恒力,使小球开释后加快度为2图 D3-1013.(20 分)如图 D3- 11 所示,皮带在轮 O1、 O2带动下以速度 v 匀速转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皮带 AB 段长为 L ,皮带轮左端 B 处有一圆滑小圆弧与一圆滑斜面相连结.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右端后,能在皮带带动下向左运动,并滑上斜面.已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2v摩擦因数为μ,且μ>.2gL(1)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右端 A 处,求其运动到左端 B 地方需的时间;(2)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右端 A 处,求其运动到左端 B 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3)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不一样地点,则其沿斜面上涨的最大高度也不一样.设物体放上皮带时离左端 B 的距离为 s,物体沿斜面上涨的最大高度为h,请画出 h-s 图象.图 D3- 11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1.B[ 解读 ]牛顿第必定律表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拥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故牛顿第必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选项 A 错误.牛顿运动定律都是在宏观、低速的状况下得出的结论,在微观、高速的状况下不建立,选项 B 正确.牛顿第必定律说了然两点含义,一是全部物体都有惯性,二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其实不可以完整包括这两点意义,选项 C 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必定律的基础,选项 D 错误.2. B[ 解读 ]作使劲和反作使劲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选项A错误;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遇到太阳的引力,且引力方向沿着两个星球的连线指向太阳,选项 B 正确,选项 C 错误;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选项 D 错误.3.C[ 解读 ]依据题意,瓦在竖直面内受力剖析如图甲所示.联合弧形瓦的特色对其截面进行受力剖析如图乙所示,F N1= F N2,且 F N1与 F N2的协力为 F N,而 F N= mgcosα.若两杆间的距离不变, F N1与 F N2均与瓦的质量成正比,则摩擦力f=2μF N1与质量成正比.为了防备瓦被破坏,应使瓦块下滑的加快度减小,而a= mgsinθ- 2μF N1,与质量没关,应选项 A 、Bm错误.增大两杆间的距离, F N不变, F N1与 F N2将增大,则摩擦力增大,加快度减小,切合题意,选项 C 正确.减小两杆间的距离会使加快度增大,选项 D 错误.甲乙4 / 614. B[ 解读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μ mg = ma ,解得 a = m ·F - μg,由此可知: a - F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质量的倒数,因此A 的质量小于B 的质量,再由纵轴截距截距可得μ>μ, A B因此选项 B 正确.5.D[ 解读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得拉力F = (m 1+ m 2)a.忽然撤去 F ,以 A 为研究对象,因为弹簧在短时间内弹力不会发生突变,因此 A 物体受力不变,其加快度 a 1= a.以 B 为研 究对象,在没有撤去 F 时有: F -F ′= m 2a ,而 F = (m 1+m 2)a ,因此 F ′= m 1a ;撤去 F 则有:- F ′= m 2a 2,因此 a 2=- m 1a.选项 D 正确.m 26.D[ 解读 ]设钢索对载人箱和人整体拉力大小为 T ,对载人箱和人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 律有 (M + m)g - T = (M + m)a ,对均衡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 - Mg = Ma ,联立解得 a =mg,再由运动学规律 v =at ,得 t =2M + m v,选项 D 正确.2M +m mg7. B[ 解读 ]对整体: F - μ·2mg = 3ma ,对物体B : F ′= ma ,联立得 F ′= F - 2μ mg3 ,选项 B 正确.8.D[ 解读 ]由图可知:从 t 1 时辰到 t 2 时辰,弹力小于钩码重力,钩码处于失重状态,A项正确;从 t 3 时辰到 t 4 时辰,弹力大于钩码重力,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 项正确;依据题目 的情形,电梯可能是先加快向下运动,加快度向下,失重,再匀速向下运动,加快度为零,最后减速向下运动,加快度向上,超重,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 9.②④ [解读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a , a = 1·F ,直线的斜率等于质量的倒数,三 m1 条直线的斜率不一样,说明三条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一样,由图可知,直线的斜率最大,所对应的总质量最小;直线 3 的斜率最小,所对应的总质量最大.10.(1)合外力质量质量所受合外力 (2)①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②记录更正确(或:更简单记录,记录偏差会更小,时间更简单记录,方便记录,方便计时,地点很难记录等近似答案均正确 )(3)①表一线段 OAOE OF 数据 (cm)7.009.40 或表二线段 OADE EF 数据 (cm)2.252.40② 0.23311. (1)g (2)3g[解读 ] (1) 绳 BC 恰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为 AB = BC =b , AC = 2b ,故绳 BC 与 AB 垂直, θ= 45°.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tan θ= ma 解得 a = g.甲乙(2)小车向左加快度增大, AB 、BC 绳方向不变, 因此 AC 绳拉力不变, BC 绳拉力变大, BC 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加快度最大,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 m + mgtan θ= ma m因 T m = 2mg ,因此最大加快度为 a m = 3g. 12. (1)0.25 (2)8N 或 24N5 / 6[解读 ] 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 θ-μ mgcos θ= ma1 2又 x = 2at联立解得 μ= 0.25 (2)若 F 垂直杆向下,则 mgsin θ- μ(F + mgcos θ)= ma ′解得 F =8N若 F 垂直杆向上,则 mgsin θ- μ(F - mgcos θ)= ma ′ 解得 F =24N 13. (1) L + v(2)1m v 2 (3)以下图v 2μg 22可得 1[解读 ] (1) 由 μ> v mv 2<μ mgL2gL2说明物体抵达 B 以前就与传递带共速,设其加快度为 a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 mg = ma加快阶段的时间为v t 1=a加快阶段的位移2vs 1=2a匀速阶段的时间L - s 1t 2=总时间 t =t 1+ t 2联立解得 t = L + vv 2μg(2)物体在加快阶段与传递带的相对位移1 s = vt 1-2vt 1产生的热量 Q = μmg s 联立解得 Q =1mv 22(3)以下图6 / 6。

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训练21机械波

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训练21机械波

物理基础训练21基础训练21 机械波(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波的形成及传播特点,能区别纵波和横波,掌握波的图象和波长、频率及波速的关系.第14题、第15题为创新题.解这类题要特别注意波长、波速、周期的多解性,不要漏解.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M、N为介质中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两点,间距s=1.5 m,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1—21—1所示.这列波的波速的可能值为()图1—21—1A.15 m/sB.7.5 m/sC.5 m/sD.3 m/s2.(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如图1—21—2所示,在平面xy内有一沿水平轴x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 m/s,频率为2.5 Hz,振幅为8.0×10-2 m.已知t=0时刻P点质元的位移为y=4.0×10-2m,速度沿y轴正向.Q点在P点右方9.0×10-1m处,对于Q点的质元来说()图1—21—2A.在t=0时,位移为y=-4.0×10-2 mB.在t=0时,速度沿y轴负方向C.在t=0.1 s时,位移为y=-4.0×10-2 mD.在t=0.1 s时,速度沿y轴正方向3.如图1—21—3所示,S为振源,其振动频率f=100 Hz,所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v=80 m/s,P、Q为波的传播途径中的两点,已知SP=4.2 m,SQ=5.4 m,当S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则()图1—21—3A.P在波峰,Q在波谷B.P在波谷,Q在波峰C.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D.P、Q都在波峰4.图1—21—4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如果此列波的波速为2.4 m/s ,则在传播过程中位于x 轴上0.3 m ~0.6 m 间的某质点P ,从这一时刻起在1 s 内所经过的路程为( )图1—21—4A.2.56 cmB.2.4 cmC.0.16 mD.0.02 m5.(2001年全国高考综合能力试题)如图1—21—5(a )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 s 时的波形图,图(b )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 =25 cm/s,向左传播B.v =50 cm/s,向左传播C.v =25 cm/s,向右传播D.v =50 cm/s,向右传播图1—21—56.在均匀的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质点的距离均为a ,如图1—21—6(a )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并向右传播,其振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 ,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的波形图如图1—21—6(b )所示,则该波的周期T ,波速v 分别是( )图1—21—6A.T =2t ,v =ta 16 B.T =32t ,v =t a 12 C.T =t ,v =t a 8 D.T =43t ,v =t a 67.一列沿x 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 ,波长为λ,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1—21—7所示,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λ,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 )图1—21—7 A.45λ,0 B.λ,AC.λ,-AD.5/4 λ,A8.如图1—21—8所示,S 为向上振动的波源,频率为100 Hz ,所产生的正弦波向左、右传播,波速为80 m/s.已知S P =17.4 m ,SQ =16.2 m ,则当S图1—21—8A.P 在波峰,Q 在波谷B.P 、Q 都在波峰C.P 在波谷,Q 在波峰D.P 、Q 均在平衡位置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9.一列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1—9所示,沿x 正方向传播.已知在0.9 s 末,P 点出现第三次波谷,则从零时刻算起,经_______s ,在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图1—21—9 图1—21—1010.如图1—21—10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象,若已知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则这列波正在向_______传播.11.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1—11所示.已知波速是10 m/s ,图上质点P 的平衡位置为x =17 m ,则质点P 至少再经过_______s 到达波峰.图1—21—1112.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波速为50 m/s,已知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21—12A 所示,图中M处的质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请将t=0.5 s时的波形图象画在图B上(至少要画出一个波长).图1—21—12三、计算题(共36分)13.(12分)一列正弦横波在x轴上传播,a、b是x轴上相距s ab=6 m的两质点,t=0时,b点正好振动到最高点,而a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25 Hz.(1)设a、b在x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试求出该波的波速.(2)设a、b在x轴上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试求出该波的波速.14.(12分)如图1—21—13中的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 s时的波形图象.(1)假定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3)假定波速是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图1—21—1315.(12分)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21—14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 s,求:(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3)这段时间里R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图1—21—14物理基础训练21答案一、1.ACD 2.BC 3.B 4.C 5.B 6.A 7.C 8.A二、9.1.4 10.向右 11.1.312.由t =0时M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出波是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经t =0.5 s 波传播的距离s =v ·t =50×0.5 m=25 m ,波长λ=20 m ,因此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是141λ,而波形每传播一个波长恢复原形一次,故只需将A 图中各点相应左移41λ即5 m ,即可得到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三、13.(1)当a 、b 小于一个波长时,设波由a →b,则43λ=s a b,λ=34ab s =8 m v =λf =8×25 m/s=200 m/s设波由b→a ,则41λ=s ab λ=4s ab =4×6 m=24 m v =λf =24×25 m/s=600 m/s (2)若ab 间距离大于一个波长 当波由a →b时,n λ+43λ=s ab λ=3424344+=+n n s ab (n =1、2、3……) 故波速v =λf =(24×25)/(4n +3)=600/(4n +3n =1、2、3……) 当波由b →a 时,n λ+41λ=s ab λ=1424144+=+n n s ab (n =1、2、3……) 故波速v =λf =600/(4n +1) (n =1、2、3……) 14.(1)s =(n +43)λ=(n +43)×4 m =(4n +3)m (n =0、1、2…) (2)根据t =(n +41)T 得T =144+n t 在所有可能的周期中,当n =0时的最大,故T m =0.8 s(3)波在0.2 s 内传播的距离s =vt =7 m ,等于43147==λs个波长,故可判得波向左传播. 15.P 点两次出现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 s ,所以这列波的周期T =0.4 s.(1)由波速公式得 v =x /T =4/0.4 m/s=10 m/s(2)由t =0时刻到R 第一次出现波峰,波移动的距离s =(9-2) m=7 m.则t =107=v s s=0.7 s (3)在上述时间内,R 实际振动时间t 1=0.7 s-0.4 s=0.3 s,因此R 通过的路程为s 路=4×2×4.03.0 cm=6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七)[考查范围:第七单元 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D7-1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D7-1A .连接A 、B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B .连接A 、C ,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 .连接A 、C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D .连接B 、C ,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2.一只电炉的电阻和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都为R ,设通过的电流相同,时间相同,电动机正常工作,则( )A .电动机和电炉发热相同B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炉一样大C .电动机两端电压等于电炉两端电压D .电动机和电炉两端电压相同3.如图D7-2甲所示,电阻箱R (0~99.9 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 x 为未知电阻.断开S 2、闭合S 1,逐渐减小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得到一组R 、I 值并依据R 、I 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R -1I图线.断开S 2、闭合S 1,当R 调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I 1=1.0 A ;保持电阻箱的位置不变,断开S 1、闭合S 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0.8 A ,据以上数据可知( )图D7-2 A .电源电动势为3.0 VB .电源内阻为0.5 ΩC. R x 的阻值为2.0 ΩD. S 1断开、S 2闭合时,随着R 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减小4.下述关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 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 .测量电阻时,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C .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 .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5.在如图D7-3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则( )A .A 灯和B 灯都变亮 B .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D .电源的工作效率降低图D7-3图D7-46.如图D7-4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 ,R 1、R 3、R 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头P 向右滑动时,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C .外电路等效电阻变大D .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大7.在一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排油烟机等.停电时,用多用电表测得该楼进户线A 、B 间的电阻为R ;供电后,设各家用电器全都同时使用时,测得A 、B 间电压为U ,线中电流为I ;经过一段时间t ,从总电能表中测得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下列表达式用来计算该幢楼居民用电的总功率,其中错误的是( )①P =I 2R ②P =U 2R③P =IU ④P =W t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如图D7-5所示的电路中仅有一处电路故障.已知电源电动势E 为4 V ,开关S 闭合后,灯L 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 ab =0,U bc =U ac =4 V ,由此可以判定故障可能是( )A .灯L 短路B .灯L 断路C .变阻器R 短路D .变阻器R 断路图D7-5图D7-69.如图D7-6所示,电源E 的内阻不能忽略,其中,定值电阻R 1=20 Ω,R 2=16 Ω,当开关S 扳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 A ,那么,当开关S 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 )A .0.18 AB .0.40 AC .0.26 AD .0.22 A二、填空题(12分)10.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D7-7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 及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 (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 1,待测电阻R 2,电流表A (量程为0.6 A ,内阻不计),电阻箱R (0~99.99 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图D7-7图D7-8(1)测电阻R 1的阻值,请将下面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 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 2.则电阻R 1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2)测得电阻R 1=2.0 Ω后,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R 2的阻值.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D7-8所示的1I-R 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________ V ,电阻R 2=________Ω.三、实验题(共54分)11.(16分)如图D7-9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由两节干电池和几个电阻等元件组成的电路,a 、b 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a 端连接盒内电池的正极.图D7-9(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准备进行以下几步测量:①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 、b 间的电阻;②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压;③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流.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_”挡位(选填“×100”或“×1”);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D7-10所示,则a 、b 间的电阻为______ Ω.图D7-1012.(18分)(1)如图D7-11所示,0~3 A 挡电流表的读数为 ______A,0~15 V 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V ;如果图中电流表使用的是0~0.6 A 挡,电压表使用的是0~3 V 挡,则电流表读数是______ A ,电压表读数是________ V .图D7-11图D7-12(2)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电器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D7-12所示.现将该元件接在电动势为8 V 、内阻为4 Ω的电源两端,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______A .若将两个这样的元件并联接在该电源上,则每一个元件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W.13.(20分)(1)有一内阻未知(约25 kΩ~35 kΩ)、量程未知(约25 V ~35 V )、共有30个均匀小格的直流电压表V ,某同学用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的多用电表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①请你将图D7-13的实验电路连接起来.图D7-13②在实验过程中,欧姆挡的选择开关应拨至“×________”倍率.(2)图D7-14甲是某实验小组测定电阻约为10 Ω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实物上连线的示意图,教师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的一端接错了地方,请你在图乙中的这根连线上画上“×”并直接在图上画出这根导线的正确连线.图D7-14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七)1.A [解析] 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连接A 、B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选项A 正确;同理可确定选项D 错误;连接A 、C 时,滑动触头不能改变回路电阻,灯泡亮度不变,故选项B 、C 均错误.2.A [解析] 由焦耳定律Q =I 2Rt 知,电炉与电动机发热相同,选项A 正确;对电动机,U >IR ,消耗的功率P 1=UI >I 2R ,而电炉是纯电阻,P 2=U ′I =I 2R ,所以电动机消耗的功率比电炉的大,选项B 错误;电动机两端电压大于电炉两端电压,选项C 、D 错误.3.B [解析] 由I =E R +r得R =E I -r ,则R -1I 图象的斜率k =E =2.0 V ,选项A 错误;R 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内阻r ,即r =0.5 Ω,选项B 正确;S 2断开、S 1闭合时,R +r =E I;S 1断开、S 2闭合时,R x +R +r =E I 2,所以R x =E I 2-E I 1=0.5 Ω,选项C 错误;因R x =r ,所以电路中的外电阻大于内阻,随着R 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将增大,R =0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选项D 错误.4.D [解析] 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过大,说明被测电阻较小,应选用倍率较小的挡位,A 项正确;测量时按规定红、黑表笔分别插在正、负插孔,表笔作为测量的两个引线,本身并无正负,故调换表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B 项正确;根据欧姆表的使用规则,C 项正确;换挡则应重新调零,不用换挡则不需要重新调零,D 项错误.5.B [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使得整个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则干路电流减小,导致电灯A 两端的电压升高,故A 灯变亮,依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此时通过B 灯的电流减小,故B 灯变暗,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于干路电流减小,电源的内阻分得的电压降低,由E =U -Ir 可知,电源的输出电压升高,故电源的工作效率增大,选项D 错误;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但本题中上述电阻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故选项C 错误.6.D [解析] 电路结构是:R 1、R 2并联后与R 4串联,再与R 3并联,电流表测量R 2、R 3电流之和,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头P 向右滑动时,R 2增大,外电路等效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总电流I 减小,内电路消耗的功率P 内=I 2r 减小;由U =E -Ir 知,电压表示数U 变大,通过R 3的电流I 3增大,通过R 4的电流I 4=I -I 3减小,R 4两端电压U 4减小,所以R 1两端电压U 1=U -U 4增大,通过R 1的电流增大,因此电流表示数I A =I -I 1减小.只有选项D 错误.7.A [解析] 由于楼内有电视机、洗衣机等,不是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8.D [解析] 先假设灯L 短路,则外电路只有变阻器R ,由于内电阻的分压作用,R 两端电压应小于电源电动势4 V ,即U bc <4 V ,与题目条件冲突,从而排除选项A.接着假设灯L 断路,此时电路中无电流,所以R 两端电压应为0,即U bc =0,与题目条件冲突,从而排除选项B.再假设变阻器R 短路,此时外电路中灯L 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只要灯未被烧坏,应能发光,这也与题目条件冲突,从而排除选项C.最后假设变阻器R 断路,故U bc =4 V ,因为灯L 中无电流通过,所以U ab =0,U ac =U ab +U bc =4 V ,所以选项D 正确.9.D [解析] 当外电路电阻减小时,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当开关S 扳到位置2时,总电流大于0.20 A ,路端电压小于U 1=I 1R 1=4 V ,电流表中的电流小于U 1R 2=0.25 A ,只有选项D 正确.10.(1)将S 2切换到b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r 1-r 2 (2)1.5 1.0[解析] (1)将S 2切换到b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因电路中电流I 相同,两次测量时电路电阻相等,所以R 1=r 1-r 2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 1+R 2+R ),解得1I =1E ·R +R 1+R 2E,根据图线斜率得电源电动势E = 3.04.0-2.0V =1.5 V ,由纵轴截距得R 2=1.0 Ω. 11.(1)①③ ①用欧姆挡不能直接测量含电源的电路电阻③用电流挡直接测量可能会造成电源短路 (2)×1 12[解析] (2)多用电表用欧姆挡测量时,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说明所测电阻的阻值小,应当选用小量程进行测量;图中所示读数为12 Ω.12.(1)1.77 10.8 0.35 2.16 (2)1 1.5[解析] (1)0~3 A 挡电流表的最小刻度值为0.1 A ,故图中读数为1.77 A .0~15 V 电压表的最小刻度值为0.5 V ,图中读数为10.8 V .如果电流表使用的是0~0.6 A 挡,最小刻度值为0.02 A ,故读数为0.35 A ;如果电压表使用的是0~3 V 挡,最小刻度为0.1 V ,故读数为2.16 V.(2)该元件接在电源上时,路端电压U =E -Ir =8-4I ,在题图中作出该关系图象,与元件伏安曲线交于点(1 A,4 V),所以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1 A ;两元件并联接在该电源上时,设每个元件中的电流为I 0,则路端电压U =E -2I 0r =8-8I 0,同理得交点坐标为(0.75 A,2 V),每一个元件消耗的功率为P =I 0U 0=1.5 W.13.(1) ①如图甲所示②1k(2)如图乙所示甲乙[解析] (1) ①由于黑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故电流从黑表笔流出,因此黑表笔应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电路如图所示.②因电阻表测电阻时,指针指在表盘中间一段刻度范围内处理结果较准确,而中央刻度值为30,故应选“×1k”倍率.(2)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供电电路图是分压式接法,测量电路是电流表外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