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高中沈阳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文科适用)

合集下载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1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1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历史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我国古代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道导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是A.淮河流域的芍陂B. 关中的漕渠C.西域的坎儿井D. 四川的都江堰2、中国古代第一次将人力解放出来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是A翻车 B曲辕犁C汉代犁耕法D高转筒车3、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非常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劳动B.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C.承担着国家沉重的赋税徭役D.自给自足经济很少商品交换4、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①是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②往往导致阶级矛盾激化③与封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④封建政府能够彻底消除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5、下列关于租佃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产生于战国,土地兼并促进其发展B.从宋代开始,租佃经营超过自耕农经营,成为重要经营方式C.契约纳租方式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明清时期,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联系,促进农业发展6、我国古代从田庄制到租佃制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B. 封建剥削方式的变化C.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D. 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变化7、唐朝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这句诗揭示了①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致 ②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少数民族 ③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北民南迁推广了生产技术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8、汉代经济重心分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A .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 .沿运河两岸由北向南延伸C .沿长江两侧东西延伸D .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B 、南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是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C 、宋代出现的缂丝技艺,极具艺术神韵D 、明清时期烧制出的著名瓷器有斗彩、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10、我国古代唐宋时期,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①阶级矛盾 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③民族矛盾 ④人地矛盾A.②④B. ①④C. ①②D. ②③11、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中国的手工业状况是①冶铁业规模大 ②手工业者分工协作,技艺高超③造船业发达 ④这时用木炭冶铁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2、关于明清时期出现的徽商、晋商、宁绍商人等商业团体的认识,叙述正确的是 A. 带有地域、血缘特点 B.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C .依靠官府垄断商贸 D.扰乱社会经济秩序13、近代前夜阻碍中国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有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重农抑商政策 ③矿禁、海禁政策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4、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到欧洲和亚洲,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40.doc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40.doc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全卷满分必修100分,选修120分。

其中1一38题全体学生必做;39、40题选修学生必做,必修学生不做。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的一个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2.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3.右图是出土于河南安阳的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图片,该鼎是下列哪个朝代铸造的?A.商朝B.周朝C.秦朝D.汉朝4.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你认为诗句中描写的应是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彩瓷5.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

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景,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况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白天定时开关6.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D.唐政府设立了新商业特区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请答案写入答题卡中)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D.维护清朝封建统治5、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6、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有:①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③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的推动④人们的愿望与追求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发展B.奴役了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都是积极方面的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8、对罗斯福新政的“新”最确切的理解是A、提供了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C、整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银行业D、采取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的措施9、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它的制定是当时特殊形势的需要C.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D.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10、“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第1~5单元,侧重于后三个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①粟②小麦③玉米④水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 人们对牛郎织女神话的钟爱C. 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D.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3.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5.从战国到清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庄园经济 B.小农经济 C.井田制 D.集体经济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有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A.迪亚士、哥伦布 B.哥伦布、达·伽马C.达·伽马、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8.“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2007年辽宁省沈阳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2007年辽宁省沈阳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2007年辽宁省沈阳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将第Ⅱ卷试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2.“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3.以下诗句描绘的隋唐经济状况中,对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的是A.云帆转辽海,粳米东吴来B.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D.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4.下列名句、警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5.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错误的一项是6.历史上改革往往因专注救治前朝制度之弊,忽视了新创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北宋军事改革②北宋财政改革⑨王安右募役法④商鞅按军功授爵⑤唐实行募兵制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③④⑤7.以下地区正式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应是①西北地区②西藏地区③岭南地区④东北地区A.⑧④①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8.印章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在古代社会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08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08

1高一历史期中试卷2008.11命题人:沈红芳 审核人:刘明珍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是2006年5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 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周初实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A .排斥异姓贵族B .削弱功臣,贵族权力C .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国家政权D .掠夺地方百姓 3、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4、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的时期是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5、皇帝身边的侍从、秘书可以参与军国大事是在( )A .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 .极力提高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将帅权力D .削弱地方势力 7、我国古代通过削弱或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王朝是: ①唐朝 ②北宋 ③元朝 ④明朝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C.官僚机构膨胀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9、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 .疆域最辽阔B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 .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D .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10、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陪审法院D.五百人会议 11、下列关于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重视、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与责任感 ②保证了公民较高程度的自由 ③铸就了希腊人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④提供了任思想广阔驰骋的广阔空间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民主的表述,最为合理的是A .都维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B .都使妇女权益最受法律保护C .都导致最终的衰落D .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13、罗马成文法的出现是由于:A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B .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C .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D .奴隶主的自觉行为 14、宣扬君权神授的英国国王有①詹姆斯一世 ②查理一世 ③查理二世 ④亨利二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5、 “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精)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精)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选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计30分。

31题14分,32题16分。

)31、(1)水运发达;商船贸易繁荣。

(2分。

答出其中1点即可)(2)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2分)促进了扬州经济的发展。

(1分)(3)纺织业和面粉业。

(2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同时由于战争的需求,给中国的粮棉商品出口提供了机会;江浙一带纺织和粮食加工的原料资源丰富。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3分)32、图一:举措:中共八大召开。

(2分)意义:提出许多正确的方针和设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成功探索。

(2分)图二:举措:“大跃进”运动。

(2分)影响: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分)图三: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2分)图四:举措:对外开放(2分)意义: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三、问答题。

(本大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33、(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织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

每一次对应任写其中两个。

(2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2分)34、⑴《南京条约》中上海作为五口通商之一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

(任答1点,每点1分,共1分)⑵过程: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必修2模块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考生必须用2B铅笔将所选择的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好涂黑)1.远古时期,传说中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出现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赞颂某一水利工程的话。

如今这一水利工程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一工程是:A.灵渠B.郑国渠C.白渠D.都江堰3.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统治阶级的提倡B.国家分裂的影响C.社会人口的增加D.铁犁牛耕的出现4.明代前期以前,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手工工场5.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A.官府统一管理B.拥有最高生产技术C.生产大多不计成本D.市场竞争力比较强6.“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农民家庭有耕有织②农民注重树木栽培③农民家庭劳作艰辛④农村棉纺织业非常发达A.①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7.“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8.唐朝的长安,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西市。

这里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这表明:A.长安是著名的商业城市B.唐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商业发展C.唐统治者实行有限的发展商业政策D.唐统治者已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B.城市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D.城市中的娱乐设施齐全10.我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井田制的实质是:A.土地属于国王的土地国有制B.奴隶主贵族所有的土地私有制C.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D.国王所有的自耕农土地所有制11.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①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②安定人心③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④巩固封建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下列中国古代商人的活动,成为封建统治者“抑商”理由的有:①城市繁荣,出现众多的商业都会②农民羡慕从商利润丰厚,弃田从商③商人凭财势侵夺地产,使农民失去土地,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④奢侈之风导致人心腐化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历史)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1.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A农耕 B水利 C纺织 D畜牧业2、“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B、铜器C、铁器D、牛3.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4、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东汉5、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7、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8、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9、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10、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慨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C“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服务设施11.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 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12、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1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破坏是在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1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C.农村 D.城市17、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1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19、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A.汕头B.厦门C.深圳D.珠海2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2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2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资本主义的萌芽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D、洋务企业的诱导23、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A、买办资本B、日本资本C、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2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2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2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8、“引进来”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A、资金B、先进技术和设备C、先进的管理经验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29、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3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科技和教育3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A、片面强调公有制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3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3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A、市场B、行政手段C、国际环境D、人民自觉35、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②经营管理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6.有关下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37、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8、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沈阳市第170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1

沈阳市第170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1

沈阳市第170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栏中,否则零分;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上,只上交答题纸。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兴建,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臻成熟。

回答1~4题:1、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千耦其耘2、传说上古时候,神农氏成为农业的始祖。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原始农业确立的基础B、农作物的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C、采集经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D、家畜饲养业成为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和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铁农具,可见当时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铁农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开始出现B、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C、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D、最早的铁农具是耒和耜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水利设施的修建出现了一次高潮,例如: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么,形成这种兴修水利工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水利技术的进步C、政治局面的稳定D、耕作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土地公有制发展到土地私有制,并且土地的经营方式也多种多样。

回答5~7题:5、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随之出现。

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的实质是A、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B、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D、公田由得到份田的农民耕种6、从东汉时期开始,豪强地主力量壮大,采取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土地。

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A.清朝B.夏朝C.唐朝D.商朝2.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下西洋3.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部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5.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其创始人是自称为“安拉使者”的穆罕默德。

这个新生的宗教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席卷阿拉伯半岛。

随后,又伴随着阿拉伯大军的新月旗帜和弯刀,跃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该宗教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6.右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

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阿拉伯7.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

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

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8.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如暴风,如骤雨,打垮了专制帝国,建立了共和政权,足以宣告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开始在欧洲大陆形成,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就要到了,这是一次对自己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 2008 年 1 月 l 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A、二府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商品经济的发达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应是A、齐桓公B、汉景帝C、东汉光武帝D、唐太宗4、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现象是A、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代替了“苏湖熟,天下足”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小户听大户唤织”与“计日受值”的现象5、“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始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6、下列关于宋代城市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市坊界限B、由政治、军事中心变成了单纯的商业中心C、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严格监视7、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A、商业的不稳定性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C、加强耕作、中央集权的需要D、鼓励海外贸易8、下列航海家的活动最能证明地圆学说的是A、迪亚士B、哥伦布C、郑和D、麦哲伦及其船队9、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到欧洲和亚洲,改变了人民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现象带来的结果A、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世界市场形成D、贸易中心的转移10、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1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C、蒸汽机的发明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12、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现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13、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15、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A、中国茶、丝制造水平高,竞争力强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A、19世纪70年代前后B、甲午战争后C、辛亥革命至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大战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7、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织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辛亥革命之后18、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2008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答题卷

2008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答题卷

2008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答题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7分,28题16分)
26、(1)唐太宗时期,尚书省长官实际称什么?(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分)
(2)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3分)明朝历史的发展是否与其愿望相符合?(2分)为什么?(3分)
(3)唐代实行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和明初废宰相、权分六部的相同目的是什么?(4分)
27、 (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和国体?(4分)
(2)材料二中的“五分之三非公民”是何人?(2分)印第安人为何不算正式公民?(2分)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该宪法有何局限性。

(6分)
28、(1)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3分)材
料一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3分)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1分)说说你的理由。

(6分)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下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

(3分)。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D.风力水车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6.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100亩B.200亩C.300亩D.500亩7.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D.反腐倡廉的政策8.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

辽宁省沈阳市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doc

辽宁省沈阳市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doc

第二十二中学沈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新民一高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文科)试题(全卷两个大题,共37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3.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均田制B、井田制C、屯田制D、授田制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5.《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6.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7.自南宋起,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政治重心的南移B、政治重心的南移带来了经济重心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8.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瓷器。

2007年沈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与答案

2007年沈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与答案

2007年沈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2.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政府北伐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5.图1是沈阳慈恩寺大雄宝殿,寺内的比丘坛是僧人讲经传戒的场所,坛后的藏经楼收藏“三藏”经典并供奉释迦牟尼像。

与该寺院有关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怀揣着梦想的探险家们向着未知的海域驶去。

哥伦布航海西行发现的新大陆是()A.非洲B. 欧洲C.大洋洲D.美洲7. 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

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形成,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是()①《汉漠拉比法典》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8.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沈阳二中2007—200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10届)历史试题沈阳二中命题中心:杨梅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 (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利簋(guǐ) 食器角(酒器) 耜戈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②④B.①③ C.②③ D.①②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③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4.下面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

你认为这四项可能真实的是①他在公元前350年发生的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其夫人吕后当政时曾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的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6.有关下图(宋代杭州北关夜市)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市时间B.城市中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C.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直接监视 D.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7.曾经在央视热播的连续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重点高中沈阳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文科适用)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1-18课。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

据此回答1-2题。

1.“男耕女织”所反映的典型经济形态是A.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C.计划经济D.自然经济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洋布的大量输入C.民族工业的兴起D.洋务运动的影响3.下列对汉代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田庄内的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B.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备微型的社会C.田庄内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D.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4.下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C.和商品经济发生联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此回答5-7题: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7.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A.商周到宋元 B.西周到明朝 C.秦朝到清朝 D.汉朝到元朝我国古代封建城市的功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

据此回答8-10题8.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A.隋唐B.两宋 C.元朝D.明清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后》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文能载史,文学作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据此回答11-14题。

11.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卖翁。

”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12.“举头铁索(铁线)路行空(横空),电气能收夺天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反映了科技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诗中所赞叹的是A、电报电话B、化学工业C、高架铁路D、火车的发明13.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14.“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这首诗和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应该出现于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义和团运动后D.辛亥革命后15.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两个图,图一(清初)至图二(清中叶)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转变。

图中某国指的是A. 英国B.美国C. 法国D.日本中国的民族工业自起步起发展困难重重,先天即不足,后天又畸形,据此回答16-18题:16.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

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B.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C.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17.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机,这个“黄金时机”主要是指A.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世界大战B.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进行C.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覆灭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18. 下列有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C.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D.政府提倡国货,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回答19-21题19.下图中人物为开辟新航路做出了贡献,他应是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2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通过打败阿伯船队,确立了海上霸权,垄断亚欧贸易长达一个世纪之久C.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家D.通过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和发展银行信贷业,使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2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

据此回答22-25题。

22.英国工业中普遍出现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丝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23.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的是( )A.达比父子 B.约翰·凯伊C.托马斯·纽可门 D.约翰·麦克亚当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钢铁部门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不包括...A.贝塞麦 B.西门 C.吉尔克里斯特 D.李比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计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同时农与商的地位随着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图五(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

请根据图一至图四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一幅图用四字词组概括其寓意。

(2分)(2)依据图五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分)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图一 仙鹤与松树 图二 喜鹊与梅花图三 花瓶与月季花图四 大象与玉如意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

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一贾谊《论积贮疏》(3)材料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2分)材料三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欺压、勒索百姓等。

于是一种新政策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

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入反而成倍增长。

唐宋以来,这种新政策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转卖凭证。

很多商人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尤其是盐商。

材料四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导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

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4)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4分)材料五:图六: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图七: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材料六“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

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但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臵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

……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