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设实践与研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
高职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构、作用与思考
作者简介:黄朝川(1982一),男,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石爱民 (1970一),男.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751812009)15-0048加3
强的重要保障.
念:改变了课堂效果决定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转 变成为学生能力评定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改 变了教学以讲授教材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变成为传 授学生能力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身份由讲授的教 授转变成为传授能力的“师傅”。学生的身份由听课 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和掌握能力的“高 徒”。 但是.建立和实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 仍需要解决一系列的若干问题:
的互动。
二、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作用 f一、人才培养符合“三个标准” 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行业、学校、企业三方共 同参与的考核方式.因此符合行业的要求和企业的 需求.高职毕业生符合行业的标准、企业的标准和 专业的标准这=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也是高职毕业 生能否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1.行业的标准。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将行业专家 纳入职业能力测评团队中.是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符 合行业准入标准。行业自身有特色.隔行如隔山。尽 管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经过了 企业调研.但行业的特色要求是非常具体的.学生 只有具备行业的基本素质才能真正“入门”。实际教 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并未真正深入到行业中了解 行业的需求.对行业内部运行机制、人才特殊需求 不能够做到深入的了解,、而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能 力测评.自然会对其行业参与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出 许多具体的问题和指导意见.这样对于保障人才具 备行业标准必然起到莺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这种 体系下测评出的学生是符合行业的标准的。 2.企业的标准。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一直以来 存在着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而职业能 力测评体系的建立将减少这种差距和脱节.企业对 人才需求具有具体性和特殊性.职业能力测验用一 种模拟招聘的形式来进行.使得企业自觉将其用人 标准和职T能力测验的要求贯穿于其中.并以此来 测定学生是否合格。这样的测评.就是企业的招聘 会.就是学生的应聘会,就是行业的准入关。因此这 样的人才是必然符合企业标准的。 3.专业的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对于保障学 生能力的社会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行业和 企业并不能将学生置于其所学专业的框架和学校 的人才素质培养这个背景中予以测评.因此专业教 师的参与则能够很好地将测评与专业要求和职业 能力掌握的阶段性结合起来,保障测评的科学性和 合理性.并能够在测评中将教学和实习的内容进行 考核和测验。这样测评出的学生才是符合本专业人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研究作者:杨同前来源:《市场周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培养学生优秀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这种共识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而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主体、细化评价指标、科学计算评价结果才能为优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促进高职院校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主体;评价体系研究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6 -02一、引言当前,在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鉴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始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但在此过程中,高校除了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等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外,几无具体的培养信息反馈,无法有效地指导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具体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职院校在积极开展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畅通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渠道,从而提升培养实效。
二、评价主体的界定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培养质量从宏观方面来说关乎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各方面的建设,从微观方面来说关乎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所以,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政府,因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作为产品的供给方,当然享有评价的权利;其次是学生,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学生是当然的评价主体之一;第三是市场(用人单位),作为未来的“产品”接收主体,“产品”质量的高低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去考核、评价以及反馈教育质量是市场的权利和使命;第四是高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其有义务去了解、评价分析学生培养效果,从而进一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第五是家长,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才是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购买者,也是最为关注培养质量的主体,他们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给予了无私的投入和美好的期待,也时刻对高校的培养质量进行着监督和评判。
高职学生实践教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学生实践教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李乐姚静怡来源:《商情》2014年第39期【摘要】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形式简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形成一个成熟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是重视不够。
采取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没有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无法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及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现状,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实践教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一、实践教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只是口号喊得响亮,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形成一个成熟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是重视不够。
采取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没有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无法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及教育教学质量。
很多数高职院校制定了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实习手册、实践教学操作规程等制度,重要的是缺少实践教学技能的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规范。
很多高职院校的考核主体仍然是学校的任课教师,缺乏社会、企业及自我评价,很难真实的反映实践教学的效果。
对学生时间教学质量的考核内容为实习日志、总结、鉴定等项目,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缺少对学生顶岗实习及工作适应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考核。
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成绩多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体系,难以准确表达考核评价质量的准确差异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信息采取简单的传统的表格式管理,缺乏高效的软件分析平台,难以全面掌控成绩,存在信息沟通迟缓、不畅,也存在实践教学监管困难的问题。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应当考虑以下原则:系统全面性、评价多元性、可行性。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是一个全面性的系统工程,在制定指标体系、操作程序时要全面、多层次考虑设计、组织、管理等环节,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全面反映实践教学质量;实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校管理评价和企业考核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实践论文
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本文就对高职教育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行了思考,并对应用能力测评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测评体系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社会各类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个性特征和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鉴的管理活动。
它是一门融现代心理学、测量学、社会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及计算机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对学生学业的测评主要还是采用普通教育模式,测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测评方式主要是笔试,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当前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然后给学生一个分数,以此来衡量学生学业的优劣。
其实,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衡量学生学业的优劣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学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和全面素质。
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结果评价应指向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测评,研究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一、构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的思路我校构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测评体系的思路是:第一,以综合能力分析为依据,制定能力测评目标。
测评目标就是测评所要评价的学习行为的结果。
制定能力测评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上岗前应具备哪些能力,我们将“能力”界定为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包括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第二,通过教学分析,确定能力测评内容。
首先是通过教学分析和研究,依照测评目标的要求,选择那些足以如实反映学生真实水平又能体现教育目标和测评目标的具体内容。
并在对教学步骤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掌握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求得对能真实反映他们水平的考核内容及方式的最佳选择。
第三,设计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能力测评方式及考核方式。
如何制定考核是测评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测评目标的关键。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职 学 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 的 问题 及应对 策略
王厚兵 钱治磊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摘 要: 高职院校 大学生综合测评主要是对学生德 、 智、 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 也是评定 国 家奖助学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 然而现行的测评 系统还不 系统化、 不规范 , 没有形成体 系, 主要表 现 在德 育测 评 完全 量化 缺 乏科 学性 , 定 性评 价 不 够 、 重 结果 轻过 程 , 测评 导 向 不 清晰 、 设 置 不合 理等。针对测评 中存在的问题 , 我们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希望满足高职教 育的实际需要 , 建 立起 以职 业能 力 为核 心 , 科 学、 合理、 有 效 的 学 生综合 素质 测评 体 系 , 有 利 于 学生 整体 素 质 的提 升, 推动职业院校应用型人 才培养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综合素质测评 ; 量化考核
本来 是 职 责范 围之 内 德育 综 合 测 评 包 括 思 想 表 现 、 学 习 态度 、 遵 纪 利 用 职务 之便 为 自己多 加 分 , 却 出 现 了反 复加 分 , 在 同 学 中造 成 了很 大 守法 、 劳动观念 、 团 队意 识 和 服 务 精 神 等方 面 。 为 的事 情 ,
中 图分 类号 : G 7 1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8 1 5 3 ( 2 0 1 5 ) 0 2 — 0 0 0 8 — 0 4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测评是 以量化考核为主 , 评 动 ” 应 该 是 学 生 应 当履 行 的 纯粹 的 “ 义务” , 不 应 当 议为辅 , 以系团总支学生会 、 班委会 日常记载为重 单独列 出作为奖惩的依据之一 。这样 , 极易激发学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n t S a i cn lct tee u a o a t o g t cu a l,a it e tec nrl n dut n o ec ig a d e u a o r e e- o. o t t t a ae h d ct n h u h c r e f la h o t d aj s h o i l a ty ci t oa me t f ahn n d ct n moe f c T i
I N o 9 0 4 SS 1 0 -3 4
E m i ky cc ec — a : f @cc. t a l j n.
h t /www. z .e .a tp: / dn sn tc
C m u r n we g n e h oo y电 脑 知识 与技术 o p t K o l ea dT c n l e d g
Vo . , . 4 16 No3 ,De e e 01 P . 9 6 9 0 c mb r2 0, P 9 0 — 9 8
T h 8 — 5 — 6 0 6 5 9 94 e + 6 5 5 9 9 3 1 606
高 职 院校 学 生实 践 能 力评 价体 系构 建 初探
陈 优, 乾, 雄 经 肖自 王弗
i as et t n l t d n s rcia b l l i r v o a o a c H g s p c l et g a d e u ai n l e c i g I i n to l n i o tn ai o u p a t l i t wi mp o e v c t n l o e e s e i t s t n n d c t a a h n . t s o ny a c a i y l i ay i o t mp r t s a b s f rq a t f h t d n s b ta o a mp r n o o u i o e s e t u l n i o t tc mp n n f n t ci n ld s n B v l aig s d n s rc ia a i t , a n e- ly t u , s a o e to s u t a ei . y E au t u e t i r o g n t p a t l bl y we c n u d r c i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制约了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效果。
为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需要从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和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只有构建起完善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分析其必要性、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具体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旨在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成绩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和潜力。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自我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管理,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个性化教育和发展规划,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还有利于学校与社会需求对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谈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谈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体系可以直接客观的鉴定出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学生在学业成绩以及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对教育内容、方法的调整,这也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学生存在问题能力评价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14-0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故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和偏差,而评价模式也沿袭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做法,考试的题目仍然以标准化为主,考点也侧重于在知识的记忆上。
这种终结性的评价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当中仍然作为“一统天下”来实施着,很少运用形成性等其他考核形式。
对于这种评价机制来说达不到全面考查学生水平以及能力的的要求,从而反映不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
(1)评价方式单一。
绝大多数还是依靠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就考试题型的设计而言,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在内容设计上,深受标准化考试的影响,既不利于考查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评价内容片面。
以往的能力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书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的是对认知目标或学业成就的评价,对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能力关注较少,难以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展示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作者:范辰来源:《商情》2020年第31期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抓手,促使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发挥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中的主体作用,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工作目标;坚持全员参与,把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机制保障(一)综合素质评定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标准及学分计量方法》,按学期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评奖评优直接挂钩。
学生毕业前,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在校期间的综合评分总成绩,综合评分高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二)奖助学金评定及评优评先修订完善《学院奖学金管理办法》《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学院院内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学生奖励条例(试行)》等制度文件,按年度对学生进行奖助学金评定及评优评先。
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家庭贫困的学生。
设立企业奖学金、校友奖学金等,表彰、鼓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六类十佳”青春榜样引领机持续在学生中开展十佳学习标兵,十佳学风班级,十佳学生干部,十佳孝老敬亲,十佳助人为乐、十佳团员等六类十佳青春榜样评选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的模范、学习的标兵、技能的行家、爱心的使者。
在学生中形成人人崇尚美德、处处践行美德的良好氛围(四)生活设施保障机制打造优质的校园生活服务体系,拥有完备的生活设施,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保障。
关于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思考
为 了解 高 职学 生综 合 素质 测评 实施 现状 与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有 针 对 性 的 改 进 措 施 ,笔 者 于
2 0 1 2年 3月对南 京某高 职 院校在校 生进行 了问卷 调查 。采 用 分层 抽样 的方 法 ,选取 1 7 5人 构成 样 本 ,发放 问卷 1 7 5份 ,实 际回收有效问卷 1 7 1 份, 回收率 为 9 7 . 7 %。统计结 果见表 1 。
调查结果 ( 所 占比例 %) 比较了解 基本 了解 不 太了解
( 2 9 . 2) ( 4 9 . 7) ( 1 3 . 5)
表 1 . 高职 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 实施 现状的调查 问卷统计结果
非常 了解
( 4 . 1 )
完全不 了解
( 3 . 5)
完全一致 ( 53)
合素质测评 体系这一课题具有深远 的现实意义 。
一
、
高职 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现状
等 重要 依 据。 大学生 综合 素 质测 评是 高校 大学 生
评 价 体 系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大学 生综 合素 质测 评 体 系 科学 与否 直接 关 系到学 生综 合 素质 的培养 与 提高 。什 么样 的学 生是 高 素质 的学 生 ,是 高校 学 生综合 素质 测评首 先要解 决 的问题 。 当前 ,随着 我 国高等教育进入 大众化教育 阶段 , 高等职 业教育
.
比较贴近
( 4 6 . 2)
基本 一致
( 2 6 . 3)
有些不同
( 1 8 . 7)
相差很远
( 3 . 5)
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新的着力点,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践锻炼效果进行检测的标准和导向。
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的本质特点,对其评价体系的依据和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同时提出了评价的量化和定级方法,指出了评价体系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锻炼;评价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颁发之后,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新的着力点。
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很少对学生实践锻炼的成效进行评价,也缺乏一套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缺失又反过来作用于学生实践锻炼,学生实践锻炼成效的未知性对于学生实践锻炼的全面深入扎实开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形势下,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体系的特色,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实践锻炼成效的评价体系,是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的本质特点及其评价依据、原则高职高专学生实践锻炼区别于本科学生教育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其本质特点是:着眼于技能型人才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活动,积极帮助学生对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有全面认识,具有扎实够用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习惯于用脑思考问题;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具备突破传统的勇气和理想;能够融入团队并在团队中尽其所能贡献力量的技能创新型人才。
当然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大学课程内的实践,也包括课程以外的实践;不仅包括校内实践,也包括校外实践;不仅包括专业实习实训活动,也包括校园科技学术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第4期摘要:面对新的教学理念以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应顺应历史潮流,坚持素质教育理念。
文章重点探索了如何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一、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意义(一)适应新时期国家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一线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技能知识学习的基础,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顺应了新时期国家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应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1]。
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是落实中央文件,服务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实施路径(一)构建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为更好地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需先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设计。
例如,采取学分制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首先,把评分的指标分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实践创新四项,每个指标占一定的分值。
然后,进一步分类,比如,将思想道德分为政治表现、道德习惯、法纪观念和学习态度,将科学文化分为各类竞赛、各类选修及考证、文艺特长以及科学文化,将心理身体和实践创新指标也划分为若干个考核和测分点。
(二)利用互联网,快捷方便地构建评分体系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是开展各项素质拓展活动的保障,互联网的应用让素质教育测评更加快捷有效。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和学生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与特点高职学生是经过职业教育培养、在一定领域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等。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工作。
2.思想道德素质:高职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科学文化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4.身心素质:高职学生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心理健康状态。
5.创新能力:高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评:包括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实习实训成绩、专业能力考核等,用于评价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思想品德测评: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用于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创新能力测评: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用于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权重分配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评因素的重要性和特点来确定,以保证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不同重要程度,将测评的权重进行合理分配。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如何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研究者探索多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1. 素质与综合素质。
在现代汉语中,素质最初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
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共同点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
个体生理、心理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
综合素质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异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
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需具备一般大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四个要素。
目前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基地建设
杨明珠
【期刊名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8)4
【摘要】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评基地建设,是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杨明珠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21
【相关文献】
1.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与实践——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体系建立为例 [J], 陈卫卫;张涛;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基地建设的思考 [J], 刘霞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思考与探索——以内蒙古某高职院校为例 [J], 吕耀龙;包丹丹;董智勇
4.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 [J], 李智博;张瑜
5.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问题与对策 [J], 钟柳群;覃智;张明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王德信;殷锋社;李颂辉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7(016)017
【摘要】构建与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是培养现代高职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高职综合改革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整合和优化现有理论实践的成果,以理念创新为引领,提出导向性、科学性、重点性等六大指导原则,并构建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框架.
【总页数】2页(P241-242)
【作者】王德信;殷锋社;李颂辉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数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其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 [J], 陈苗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刍议——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杨劲松;
3.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培养为例 [J], 王小龙
4.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力培养为例 [J], 王小龙
5.高职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研究 [J], 刘英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深入开展 , 高校希望能将测评 的 内容深人 地与学生 1 3常行为养成 、素质提升相结 合,希望将学生 的 日常学 习生 活 中的活动做成测评项 目。因此 ,在实施 中高校 的学生综合 素质测评 的加 分项 目越来越细化 。这样做可以使综合 素质测评 比较 容易量化考核 ,学 生对测评打分的结果争议较小 ,但也 导致学生参加任何活 动都问是否纳 入综合素质测评 ,若有加分项就积极参加 ,若是没有 纳入 测评加分 ,则 消极对待 。为 了测评加分而有选 择性地应付 参加 活动的情况 屡见不 鲜, 导致测评加分流于形式 ,背离学校测评 体系设计初衷 。 2 .评价方法及评价主体的不科 学性 虽然在湖工职院现行的评价体系中 , 所有 的测评项均 以量化打分 的 形式完成 ,但是在学生的操行品德 、干部工作 加分 中仍然 是主观定性评 价 。学生 的此项得分往往是由辅导员 、主要学 生干部 、学 生代表等组成
高职 学 生综 合 素 质 测 评 体 系建 设 实践 与研 究
— —
以湖 北 工 业职 业 技 术 学 院为 例
杨 波 王 静
摘 要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评 价学生的方法 , 越 来越 多地 受到高校和 学生的重视。本文通过 对湖北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学生 综合 素质测评 的评价方法为例 ,分析并探 讨 了高职学生综合 素质测评体 系构建改进 方向。 关键 词 : 综合 素 质 测 评 ;大 学 生 ; 高校
的班级测评小 组的人 打分衡量 ,在赋分过程 中,难免存在 对综 合测评标 准认识 不足 、评 分标 准模糊 、打分掺杂个人感情 因素等 现象 ,使综合测 评打分 的准确性 、权威性 、透 明度遭受质疑 ,甚至有可能 引发学生之 间 因测评打分引发的矛盾 , 使综合测试失去原有的意义 。 学 院现行 的智育 素质成绩基本分 由学生本学年各 门考试课 程 的成 绩 平均分构 成 , 但 在具体 的实际操 作 中确存 在疑 问。智育 素 质成绩 是 以 “ 考试课 ”成绩为计算 项 ,那 么 “ 公 选课 ” 如 何体 现?完 全 以 “ 考试 课”成绩代表智育素质分 ,导致的不 良影响是学生为了追求综合素质测 评的高分 ,只重视 “ 考试课 ” ,而忽略 了 “ 公选 课” 。但 是 “ 公 选课 ” 的开设恰恰是 为了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发 展知识 的延伸性 , 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因此 , “ 公 选课 ”的成 绩在学 生综合 素质测评 中没有任何体现是不科学 、不合理的 ,需加以改善 。 3 .综合 素质测评结果激励性不足 在测评结果 的使用上 ,多数 高校 只将 其直接 与各项 奖项评 比挂 钩, 多 属 于奖 励 式 的激 励 方 式 ,这 些 测 评 得 分 高 的学 生 也 多 属 于相 对 表 现 优 秀的学生 ,对有机会得奖 的学生 ,他们 自然会受到激励 ,更加努 力地学 习及工作 ,以期获得更高更好地奖励 ,形成一个 良性循环过程 。而对于 般普通 的学生 ,因受到奖 励数 量等 条件 的制 约,他们 往往 与奖励 无 缘, 综合 素质测评 的结果对他们仅仅代表着一个分数 ,也不会 因测评结 果不佳而受到惩罚 ,渐渐地也就漠不关心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综合素 质 测 评 对 他 们 起 不 到 良好 的 激 励 效 果 。 由此 可见 ,高 校 和 学 生 往 往 更 关 注 测 评 打 分 结 果 的 排 名 , 而 忽 视 了 通过综合素质测评来 了解 自身 ,寻找 自身差距 ,测评结果 的运用 缺乏激 励作用 。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改进方向 ( 一 ) 加 强 引导 、规 范 学 生 行 为 针对学生测评 中出现的功利化行为 ,建议还是要从各个高校倡 导的 核心办学理念 出发 ,关注哪些活动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核心 素质 ,针 对不 同系部人才培养方 向,各系选取有价值的代表性活动予 以加 分 ,严 格控制加分项 目,设置最高加分 ,避免加分情况过多过乱 的现象 .减少 因综合测评导致 的学生功利化行为。 ( 二 )增加测评主体的参与 ,科 学设 置测评指标及权重 为 了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 更具准确性 ,建议一学 期进行 一次测 评 。 在班级测评小组成员 给 同学 打分 时 ,应采 取临 时抽 签的形 式决 定评 价 者 ,班 内学 生 互 评 ,并 且 每 位 同 学 的 得 分 应 由 两 名 以 上 的 测 评 组 成 员 给 出 ,测 评 时间 及 地 点 随 机 通 知 ,测 评 过 程 应 保 密 ,尽 量 避 免 出 现 徇 私 舞 弊或 拉 帮 结 派 的现 象 。 在智育素质测评指标的选择上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更全 面地考查 学生 ,要将素质拓展类 的课程纳人测评指标 ,科学设 置权重 ,每 学期进 行一次认定 。对 于在专业学科领域外取得成绩的学生 ,应予 以肯定其 成 果, 给予加分 ,促使学生不断努力 ,拓宽 自己的学习领域 ,有利 于学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