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
杜甫《登高》公开课课件
05 《登高》的朗诵技巧
朗诵的语调把握
语调抑扬顿挫
在朗诵时,应根据诗句的情感和意义,合理运用 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增强表达效果。
语调的转换
在朗诵过程中,应适时转换语调,以更好地传达 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语调的起伏
语调的起伏变化能够表现出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 感,使朗诵更具艺术感染力。
02 《登高》的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的影响
01
02
03
社会动荡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 敝。
人民苦难
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 难,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
文化繁荣
安史之乱期间,文化艺术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杜甫的生活状态
颠沛流离
忧国忧民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四处漂泊,居无 定所。
杜甫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 疾苦。
文学地位
在文学史上,《登高》被 视为唐诗的巅峰之作,对 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登高》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诗
歌的瑰宝之一。
高度评价
文学史家们对《登高》的评价极高 ,认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
传承与发展
《登高》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 遗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杜甫《登高》公开课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杜甫简介 • 《登高》的创作背景 • 《登高》的诗歌赏析 • 《登高》的影响与评价 • 《登高》的朗诵技巧 • 《登高》的实践应用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 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登高》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第一章节: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登高》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结构和修辞手法。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对文学的敏感度。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节:教学内容2.1 课文介绍介绍《登高》诗的背景,包括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时代背景。
解释《登高》诗的题目和诗句的意义。
2.2 诗句解析分析《登高》诗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包括对仗、排比、拟人等。
解读每句诗句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节: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高的景象,引导学生对登高活动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登高活动的经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登高》诗,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3.3 诗句解析与讨论教师分析诗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解释每句诗句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节:实践活动4.1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登高》诗的启发,创作自己的登高诗或作文。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人杜甫和其他角色,表演《登高》诗的情景。
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第五章节: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对《登高》诗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5.2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适用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六章节: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程度和创作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诗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杜甫《登高》公开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杜甫简介 • 《登高》的创作背景 • 《登高》的诗歌赏析 • 《登高》的影响与评价 • 杜甫其他著名诗歌作品 • 总结与思考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01
杜甫(712-770),字 子美,号少陵野老,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02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 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 作诗。
《登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01
02
03
重要地位
《登高》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被视为唐诗的代表作之一 。
评价极高
文学史家们对《登高》的 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影响深远
这首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 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启 示和借鉴。
《登高》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兵车行》
总结词
揭示战争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详细描述
《兵车行》是杜甫的又一著名诗作,通过描绘战争中士兵和百姓的苦难,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伤 害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06
总结与思考
杜甫诗歌的特色与价值
杜甫诗歌的特色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真挚、雄浑、多姿多彩的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了人民大众 的苦难和心声。
杜甫诗歌在当代的价值
尽管杜甫生活在唐代,但他的诗歌在当代仍 具有很高的价值。他的作品不仅有助于我们 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而且能够激发我 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学习和欣赏杜 甫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
精髓和人文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登高》的创作契机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多次登上高 山,俯瞰大地,感慨万千。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教学时数:一课时新课导入:(投影画面)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
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
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
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指导诵读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杜甫《登高》精美公开课优秀通用课件
《三吏》
通过对三个清官的描写, 歌颂了他们的清廉和刚正 不阿。
《丽人行》
描绘了一群美丽的女子在 长安城南踏青的场景,表 现了作者对美貌和爱情的 赞美。
PART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引导与思考
提问
在《登高》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什 么样的情感和主题?
引导思考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用词和修辞手 法,探讨杜甫在诗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和思想。
02
内容分析:全诗通过描述茅屋为秋风 所破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 苦的宽广胸襟和崇高理想。作者通过 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 穷苦书生的悲惨生活。
03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 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杜甫的其他代表作介 绍
01
02
03
《兵车行》
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 苦和灾难,揭露封建社会 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 的灾难。
《中国文学史》
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 要著作,其中有关杜甫诗 歌的部分提供了对杜甫创 作的背景和影响的分析。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悲 凉以及生活的艰难的感慨。
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落叶、江水的景象来表达这些情感。
艺术特色
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风 急天高猿啸哀”中的“风急”、“天高 ”、“猿啸”等意象,以及“无边落木 萧萧下”中的“落木”象征着落叶和生
命的短暂。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登高》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提醒学生杜甫作为唐代伟大诗人的 代表地位。
PART 05中华文化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 歌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 髓,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登高》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登高》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登高》的主题和情感。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登高》诗的背景介绍,包括杜甫的生活年代、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逐句解析《登高》诗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分析《登高》的结构和韵律,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2 相关知识介绍杜甫的其他著名诗作,让学生了解他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简单介绍唐代的诗歌流派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登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杜甫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杜甫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杜甫的诗歌对于当代的意义。
3.2 讲解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深入分析《登高》的主题和情感。
3.3 实践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感受《登高》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对《登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诗句的意义、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对杜甫诗歌风格的分析和欣赏。
4.2 评价方法课堂讨论和提问,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诗歌朗诵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登高》诗的原文和相关注释。
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的介绍。
5.2 辅助材料与《登高》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文学作品。
诗歌朗诵的示范录音或视频。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活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登高》的意义和主题。
杜甫诗三首(公开课)__登高.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我国
伟大的 现实主诗义人,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
“ 诗 史” ,艺术上形成
沉的郁风顿格挫,他被誉为
“ ”。 诗圣
2、文体知识:近体诗 和古体诗相对,分为
律诗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分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绝句和 、
诵读诗歌
诵读提示:1、字音 2、节奏 3、情感
特 点 意境 (感受)
急
高
凄清
哀啸
清
冷寂
白
飞回 无边 萧萧下
高远
不尽 滚滚来 壮 阔
时节
自 然 之 秋
【合作探究】
情:作者抒发了
什么感情?
提示:宋代罗大经读颈联读出 了八层意思,那同学们读一下, 看看你们能读出几层意思?你 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里——离家之远 秋 ——时序之悲 常 ——积年累月 作客——漂泊异乡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 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诗歌
【小组合作探究】
景:作者登高见到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给你怎样的感受?
情:
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合作探究】
景:作者登高见到哪
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 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意象 (景物)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百年——人生晚年 病 ——体弱多病 独 ——孤单寂寞 登台——易生悲愁之地
人 生悲 之 秋
自然之秋 忧
悲
人生之秋
国诗 伤圣
国运之秋 时
背诵默写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 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 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杜甫《登高》公开课获奖课件
唐代社会背景及文化氛围
唐代盛世
01
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封建社会
的鼎盛时期。
文化政策
02
唐朝政府实行文化开放政策,鼓励文化交流与融合,为文人墨
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诗坛繁荣
03
唐诗数量众多,风格多样,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杜甫、李白等诗人脱颖而出。
06
总结与延伸思考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与总结
杜甫《登高》的诗意解读
深入剖析《登高》一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杜 甫的内心世界。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有助于解,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杜甫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对自然的热爱
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 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杜甫的诗歌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 深切关注。
对人生的思考
杜甫的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通过描绘人生百态,表达了 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04
杜甫《登高》公开 课获奖课件
目录
• 导入 • 文本解读 • 艺术特色分析 • 历史文化背景拓展 • 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与延伸思考
01
导入
课件主题和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
《登高》-杜甫诗中的意境与情感
背景介绍
唐代文学繁荣,杜甫作为“诗圣”享有盛誉,其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和艺术价值。本课件以《登高》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领略杜甫诗歌的魅力。
课程目标和预期效果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 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 价值,领略杜甫诗歌的魅力,提高对 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杜甫《登高》公开课课件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突出主题 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性的事物或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 夸张手法:通过夸张的描述,增强表达效果 寓言手法:通过寓言故事,传达深刻道理
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歌中的孤独与悲凉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之一,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唐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 唐代诗歌在题材、风格、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杜甫的《登高》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特点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
唐代文学特点及代表 作品
唐代艺术风格及代表 作品
唐代科技发展及影响
唐代文化对后世的影 响
介绍杜甫的《登高》及其文化内 涵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探讨《登高》中的文化内涵对现 代社会的启示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 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杜甫《登高》的创作背景
《登高》的诗歌内容和主题
杜甫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杜甫简介:唐代 著名诗人,被誉 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
生平经历:杜甫 一生历经坎坷, 多次科举不中, 但始终坚持诗歌
创作
文学成就:杜甫 是唐代最杰出的 诗人之一,他的 诗歌作品具有深 刻的思想内涵和 卓越的艺术表现
语言美:精炼、 生动、富有韵律 感
意境美:描绘自 然景色,营造深 远意境
情感美:表达诗 人对生命和自然 的敬畏和感悟
形式美:结构严 谨,层次分明, 展现诗歌的形式 之美
讨论内容:分析《登高》中 的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的目的和意义
讨论方式:分组进行,每组 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杜甫《登高》公开课ppt课件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也有狂放不羁 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 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文学成就
杜甫是唐诗的集大成者,他的诗 歌在唐诗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
远的影响。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长年漂泊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也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02
《登高》的诗歌内容
《登高》的意境
意境开阔
杜甫在《登高》中描绘了一幅广阔的 秋日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 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
情感深沉
在开阔的意境中,杜甫融入了自己深 沉的情感,表达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和对家国天下的忧虑,使诗歌具有深 厚的思想内涵。
韵律独特
诗人通过巧妙的韵脚安排和音节搭配,使得整首诗的韵律独特,富有音乐美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 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04
《登高》的主题思想
《登高》的主题解读
01
杜甫在《登高》中表达了自己对 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以及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慨。
02
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寓情于 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 闷和无奈。
杜甫《登高》公开 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杜甫简介 • 《登高》的诗歌内容 • 《登高》的艺术特色 • 《登高》的主题思想 • 《登高》的鉴赏与实践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 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登高》公开课课件
17:39
5
听范读
17:39
6
整体感知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情基调是什么?
凄楚、悲伤、 悲愤、孤独、 沉郁、顿挫。
17:39
7
古今七律之冠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39 8
17:39
17
17:39
18
17:39
19
课外练笔——本周周记
针对伟大爱国诗人杜甫被恶搞这种
现象,你有何看法?
17:39
20
17:39 11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态势 萧萧:加快了飘落的速度
不尽:拓展了长江的博大
不无 尽边 长落 江木 滚萧 滚萧 来下
12
滚滚:渲染了激流的态势
17:39
君子登高必赋
17:39
不得见用之愁; 思归思乡之情; 贬谪异乡之苦; 忧国忧民之心; 吊古伤今之叹; 功成身退之志; 知音难觅之憾。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 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 废;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 里退去,看尽人民的疾苦和 哀伤。 青丝转白发,心未冷,梦 未碎,家国天下在心头!
17:39 1
唐 · 杜 甫
Hale Waihona Puke 登 高谈谈你心中的杜甫3
17:39
4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关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于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者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13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2
,展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
《登高》诗的结构紧凑,主题鲜明,通过描绘秋
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天的景象,寓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
忧虑,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 3 诗歌的语言特色
杜甫在《登高》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比喻等修
辞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诗歌具有很高
创作的,那时他正在流寓夔州。 3 《登高》诗的主题思想
《登高》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情绪,展现了杜甫深沉
而激昂的情感世界。
时代环境影响
社会动荡背景
政治腐败问题
战争频繁影响
杜甫创作“登高”的时期, 正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由盛转衰,社会动 荡不安,这种环境对杜甫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思想的深层解读
诗人的孤独感
在《登高》中,杜甫通过描绘 自己独自登高的场景,表达了 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这 种孤独感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 感慨,更是对社会动荡时期的 无奈与思考。
社会现实的反思
《登高》这首诗歌中,杜甫通 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隐喻了 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改变现状。
世界的深沉思考。
喻、象征等,使得诗句富有深度和韵味,引人深
思。 3 诗句的情感寄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
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寓含了对生
活的坚韧和不屈。
深入剖析名句含义
诗句中的"飞鸟"象征
"飞鸟"在诗中象征着自由与 无拘无束,杜甫借此表达了 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登高》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课程教案(详细)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登高》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析《登高》诗的题目和结构。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步骤开场提问: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和喜好程度。
介绍诗人杜甫:生平、作品和文学地位。
解析题目《登高》:意义和引发的思考。
分析诗的结构:诗句、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象:山、水、鸟、云等。
探讨诗中的情感表达: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
第二章:诗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登高》诗的文意和内涵。
培养学生对诗文细节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2.2 教学内容逐句解析《登高》诗的文意和内涵。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探讨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2.3 教学步骤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诗文解析。
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词、短语和句子。
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
引导学生观察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变化。
探讨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
第三章:诗歌欣赏与朗读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登高》诗的欣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引导学生体验诗中的情感和节奏。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欣赏《登高》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学习朗读技巧:语调、语气、节奏等。
分析诗中的韵律和音乐性。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诗文解析,进入诗歌欣赏。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山、水、鸟、云等。
学习朗读技巧:语调、语气、节奏等。
分组进行朗读练习:学生互相观摩和交流。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展示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学生进行集体朗读:体验诗歌的音乐性和情感。
第四章:创作与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引导学生借鉴《登高》诗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登高》诗的创作手法:意象运用、情感表达等。
杜甫《登高》公开课pptPPT课件
下次课程预告
时间安排:下次上课时间、地点等 主题内容:介绍下次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准备事项:需要提前预习或准备的相关资料和任务 作业布置:对本次课程的作业进课堂氛围:是否达 到预期效果
学生参与度:是否 积极互动
课堂纪律:是否维 持良好秩序
分组讨论:学 生分组讨论诗 歌的主题和意 境,培养合作
探究能力
课堂表演:让 学生扮演诗人, 演绎诗歌中的 情感与场景, 增强情感体验
拓展延伸:引 导学生对诗歌 进行深入探究, 激发创新思维
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氛围营造
提问与回答:引导学生思考,积极 参与讨论
课堂互动游戏:增加趣味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
添加标题
主题思想:《登高》以登高望远为引 子,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 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具有深刻的 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风格特色:以雄浑豪放著称,表现 了杜甫晚期诗作的高超艺术成就
文学影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
《登高》的艺术特色
忧国忧民的情怀 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 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思考 对人性的认知与尊重
授课内容及课堂互动
授课内容及教学方法
背景介绍:杜甫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文本解读:对《登高》一诗的深入解读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问答相结合 授课效果: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提问环节:鼓 励学生积极回 答问题,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
杜甫《登高》公开课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件封面及课程介绍
03 杜甫及《登高》的背 景介绍
8.2《登高》课件12张 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景别 画面 构成 色彩
角度
首联颔联·画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全全景景】】 全全方方位位介介绍绍所所处处 的的环环境境,,引引人人入入 境境。。
首联颔联·画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 风
急
高
凄厉
猿
哀
落 木
渚
鸟 沙
长 江
清
白
清丽
飞回
无边 萧萧 生命短暂
不尽 滚滚
时间无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景别 画面 构成 色彩
角度
全景:介绍所处的环境 中景:不仅展现秋景的一部分,更多了些许情,披情入景
动静结合
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典型意象】
多病的 晚年 远在万里之外的他乡秋天常独自作登客台
作客
空
“常”: 久旅也
“秋”: 时之惨凄
“万里”: 地之远也
“百年”: 暮齿也“多病Leabharlann : 衰疾也“独”: 无亲朋
“台”: 高迥处也
颈联尾联·诗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新停浊酒杯。
理解分析2:你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潦倒”和“新停”等词?
杜
《登高》甫
诵读明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考究线索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
诗歌背诵
1
背诵技巧
学习如何正确背诵一首长诗,提高口语
情感交融
2
表达和记忆能力。
通过背诵《登高》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个
体经历中,提升背诵的艺术性和情感表
3
口头传统
达。
探索背诵诗歌的传统和意义,加深对文
化传承的认知和体验。
诗歌的魅力
1 情感表达
诗歌是情感的外溢,通过《登高》感受诗歌带来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共鸣。
2 审美体验
欣赏和鉴赏诗歌的美学价值,提升对文学艺术的审美领悟和欣赏能力。
3 文化传承
了解杜甫及其诗歌的文化背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欢迎参加杜甫《登高》公开课!本课程将深入解读这首千古名篇,从背景介 绍到诗歌赏析,带您领略其中的美学与哲思。
《登高》背景
1
杜甫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探讨他在唐代文学中的影响力。
2
时代背景
分析唐朝盛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理解《登高》产生的影响。
3
登高意义
解读《登高》在杜甫作品中的地位,探讨其与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交汇。
诗歌赏析
结构与韵律
分析《登高》的结构,探讨韵律 的运用和对诗歌意义的塑造。
意象之美
欣赏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探 索意象的丰富内涵和诗人的艺术 表达。
修辞手法
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方式,了解修 辞手法对诗歌语言美感的影响。
主题解读
诗歌主题
深入探讨《登高》的主题,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意义与价值
思考诗人通过《登高》所传递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对自我认知和启迪的影响。
《登高》公开课课件
杜甫草堂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五点 四十分。
了解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 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 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 间”。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 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 郁而抱病登台的,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
尾灾多联病,今艰天难又苦独恨自繁登霜临鬓高,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真遗憾国运和自身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困潦倒 心灰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五点 四十分。
再读诗歌
要求:读懂大意,了解 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知 诗歌基调。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五点 四十分。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描写 了六个特写镜头,是哪六个?渲染了 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五点 四十分。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 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 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 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 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 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 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 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 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 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 多难忧心忡忡。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五点 四十分。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乐朗诵
学生随笔
•
登高
噫吁巇,丧友之痛,痛于锥心!
当年我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在外头“闯荡”,结识了李白、高适、严武等一些好朋友,如今他 们都已先我而去,留下我独自一人。想当年李白写下了《蜀道难》这一佳作,说尽蜀道之难,现在 我就在蜀地,身在友人之乡,却再也见不到友人了,心中之痛,实在是难以言表。 噫吁巇,思乡之苦,苦于黄连! 我离家至今已三十二年了,今天又是重阳节,本来是该喝几杯菊花酒的。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因 素,不得不戒酒。只好登上山顶,看是否能眺望到远方的家乡。秋风很大,枯叶已纷纷下落,无边 无际的天空是那么广阔,我是这么的渺小;无穷无尽的长江浩浩荡荡的奔流着,我的生命却已不久 矣,家乡也不知是什么模样了。 噫吁巇,归家之难,难于蜀道! 我在外漂泊了数十载,如今离家万里,想要回到家乡,那是何等艰难啊!蜀道难矣,人已到了暮 年,疾病缠身,更是难上加难。我只好写下这首《登高》来表达我的情感于万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唉,哭之,笑之。
•
急切的秋风,高远的天空, 悲凉的猿啼在回鸣; 江水澄碧,流沙雪白,鸟儿在 小洲上飞来飞去。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无边的旷野,风儿吹荡着落叶萧萧 地坠下,不尽的长江啊,波涛滚滚 奔流不息。
不无 尽边 长落 江木 滚萧 滚萧 来下 ,
首联 颔联 颈联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学习目标:
一、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 品味诗歌意境. 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语录》析此联云: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而对偶又极精确。”
尾联
比较阅读
• • •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何谓“沉郁顿挫”?
• “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 “深”,指内、含蓄。“顿挫”则指艺 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 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 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 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