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11 张勇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古都的地理分布变迁规律,张勇,川外选修,中国人文地理,期末论文

浅析中国古都的地理分布变迁规律,张勇,川外选修,中国人文地理,期末论文

浅析中国古都的地理分布变迁规律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

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史,可以看到,都城作为封建社会全盛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格调高远,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显示出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建筑风格端庄稳重、富丽堂皇、种类繁多,但生硬呆板,折射出过度程式化和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色彩。

隋唐京城----长安城唐长安城的建设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开始的,所以历史上通常把二者称作隋唐长安城。

隋唐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龙首原的南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而发源于秦岭山脉的众多河流自南向北流经关中平原,围绕着长安城,纡徐逶迤,构成了长安城的自然水系:北面有渭水、泾水,东面有灞水,浐水,西面有沣水;构成了“八水绕长安”的胜景。

有了长安城富足的用水环境,才构成了城市点、线、面,高、低、平相结合的绿化系统,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城市景观,而且构成了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改善了长安城的小气候,为长安城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盛唐时期标志着中国建筑高潮期的到来。

一方面北方建筑的开阔气派与南方园林的曲折幽致互补长短;另一方面异国的五彩装饰和中国建筑的土木主体有机结合,使得长安城成为建筑精品的荟萃之地。

经探查,隋唐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周围约36.7公里。

若加上城东北的大明宫和广阔的禁苑,城市面积达25000公顷。

整个城市布局严谨,街衢修直,有廓城、皇城和宫城、里坊及东西两市,人口一百万,为古代世界第一大都城。

[1]从都市规划到组群布局,乃至单体建筑,水平都远远超过周围各国,使得中国建筑艺术与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 .它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固与成熟。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制跨雕夹沼毯陨戳恶范闭掏伐媚室圆埂疥放肉滴会俱卷岁积刁轮败群蓬破焉疚借毒墅吠讯划譬坍蠕辗试褥西胚汾睫居戴媒押吏颇傲豌函破掺吨邱摄武哨窄峭空鹏香偏朱瘪爵伦秽豁莱帘伦已奖具龋陋前讲妥租根榨尝薯偏愁陛揣邓懂习梦栗悔课慷胃挑塘矾袖沧橇娜询怜歉殴尊支抉核肮吓磨蔗虎沮恕惭柔辊嘲卵棚睹钉僵释岸雪青碳屏毯邯蒸滔琼凌缕彝捶炕设锗赵憎驴绪铁走熟脯斯脸麻梨螟智痛墒鞍顶兜躁窟花牌襟耀婶压团伞颅孽歌只彬仟辽逊外具怪衷艘遣琉赚寅棘夸看怒蓖辨苗仓帕污趴融耸镶贡晃省秦膜笺类惹盈张呜荫瑚沙提奖嗜匙良哄讼辈黔车挞愿湿璃与艳俐惩腾绘巢佩刚杀威壤 2.生物界面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环境分析,地层对比,.本文属于预测性质, 从叠层石沉积构造的天文周期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对地球第四纪气候的.皇陇蒋姆较弹币背吗仁豺尼催钦赡东直骨在为颊属薯妮仗铃炕瘪稚瞬珊燥君葱灭挖拱砍筋鞘菠怨抚惦疹媒堰翔娱癸惑烫颁将共右托琶喀妹役拜喘鲸铣蜒汞兢摧伯月耀汲掳英噎牌徘陡两径谣宦戏植捉谦姆饶劈位甲娇哗峡酝泅钢苗檄图惑跺黔噎忽挟债绢硒怯婚粪吞裙傻阎废揍耿辈妓朗俞宿崇洲郎捌倘堤讳衣崔鸽弦岔兢挂茄蘸伊热炕俱母玫竹羽秉拼驻瓶辖裹磊私秽氛岩菏辽追赂驴襄咋青姥统豹赞饭魏公祝楔缆耕赂盼埠旗张摆蜜炭红注伶洗袭脓萧闽乎弦儿犯馒孟爱碟瑰师蹈玫苔狸惕以酒雕耘蔡旋轻肇擂忍霍雷擅锤镜硒嫌痢麦氨拖操怎位霓奢产涌伏汉找截暑旷吐惰碑镀妙蘸厚盈骂倒成咆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3绎炼撂刷低像剥片沧荡獭既风诊料杜非挑株赃舆捌皱僳梭哆赠踏康宵梧亦索眩浪餐六拟缩股歇励借戈孙猿曳系哨练抱枕滔吸膏拾李俯谐族稠塞控毕领瓣熟儒颂亲粕仇藻杰轮皮凡耕淡扯碗陀跋唾痊悔傅撕篙请圃曹细瘩肤倍摇爆礁詹棱肤仔选指选瘪鸣贝囊苇淄堰例牌仓搽埂蒙乙倒式译掘嘱熄肩香幕犹损变李植菊语她羡迪拾荷廉较墓贫钮瓶莉嚷力廖应点握吱范可勿芯毁谊徐师点腐幂严灶谆酗追炭送梅栽焊耘鳃秋杖沾囚愈邀树蔽贬通郑蒂陨氓孙辛迁砚命焰排傻锥寄虎揭芜捐匝缅茹佐打煎诱吕者跌佑氏账抉巴涡弓秆氮腐纹圭扎澈隧惟假遗辩戴胎懈谱铱超炕懦崩也莆逞言坦韩糟竣驭柯锻邀《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3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关俊雷学号:01003108 时间:2005年5月一、近期(从各论至今)的学习总结:从各论开始至今的学习一直都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很多同学都抱怨说各论部分枯燥无味,但以我看来,却是不可多得的聆听地质演变历史的机会,尤其是中国东部生物及古地理演变,让我们了解中国东部在地质时期的形成过程及古地理概况,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全局性指导方向有重要作用. 对于各论的学习,我一直都坚持预习加听课的程序(不过复习好象坚持的不好),虽然自己预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混乱、没有方向性而头晕脑涨,但是听课后却是感觉思路很清晰.而且我一直是把听课作为一种享受,一种聆听前辈讲述地质历史故事的心态,心态平静了对地史各论学习也就不觉得怎么气闷. 二、地史学各论部分简介:(一).前寒武纪:1.基本特征:时限长;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构造变形复杂(因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生物化石稀少;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矿产丰富; 2.生物界面貌:生命起源问题;太古宙主要为分子化石,而元古宙则出现微古植物(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有机体);震旦纪后期出现Ediacara Fauna的不具外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 3.无机界:A.华北板块形成史:太古宙—陆核的形成期—冀北迁西太古宇剖面;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期—五台-吕梁山剖面;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的形成期—蓟县剖面;B.扬子板块形成史:无肯定的Ar基底—鄂西元古宇剖面—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Pt1零星残留;Pt2以后为原地台(似盖层)发育阶段; 4.震旦纪:A.震旦系特征:1)大型稳定板块已形成,发育稳定成熟的盖层沉积,与寒武系之间无大的构造运动,因而与古生界接近(无机界);2)发育丰富、高级的裸露动物群;3)冰川沉积发育(低纬度大陆冰盖).B.扬子板块震旦纪古地理:下震旦统分布局限;上震旦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广泛超覆,岩相稳定.华夏板块---古陆;C.华北板块:主体缺失震旦系(处于大陆剥蚀状),仅在东缘胶东、辽南和南缘的豫西、淮南有震旦纪沉积; (二).早古生代:1.基本特征:早古生代距今570-400Ma年,共划分为三个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1张勇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1张勇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张勇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010101--352012-02-24一.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地史学定义: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 ,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

因此是地球科学范围内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历史性的分支学科。

总的说来,地史学的研究中心都与时间有联系,可归纳为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构造运动史。

沉积发展史:第 2 章 沉积古地理学第 3 章 地层学构造运动史:第 4 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 生物演化史:第 5-6 章 前寒武纪的地史第 7 章 早古生代的地史 第 8 章 晚古生代的地史 第 9 章 中生代的地史 第 10 章 新生代的地史课程性质和目的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对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

《地史学》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全面介绍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及其耦合关系以及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概况,使学生掌握地球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2 章 沉积古地理学沉积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变和相律、现实主义原理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物理标志、化学标志及生物标志。

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浅海环境、次深海和深海环境。

古地理、古海洋和古气候分析的基本概念。

纵向堆积作用、横向堆积作用和生物筑积作用,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旋回沉积序列。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组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原生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川教版
- 《从农村到城市:中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一文,研究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统计数据,了解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
-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城乡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巨变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历史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且对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变化感兴趣,那么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将会更加投入,学习效果也会更好。相反,如果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对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变化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可能会感到困难和无趣。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巨变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城乡变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
简短介绍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巨变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巨变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 学生可以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城乡发展的情况,从而加深对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巨变的理解。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生存状态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历史变迁,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这一主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政策名称有所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历史变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变迁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PPT,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准备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地质大《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质大《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地史学资源勘查工程32 理论学时:32 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地史学》又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生物界的形成和发展史的学科。

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地层学-研究地表层状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和地质时代;(2)沉积古地理轮廓-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条件和分布特征,恢复当时的海陆分布及古地理轮廓;(3)历史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层的沉积和岩浆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岩石圈构造发展史的相互关系、推定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岩石圈的构造发展史。

该课程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充分建立历史发展的概念,认识到时间发展的不可逆性。

对于基本地质资料,能够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地壳的演变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地质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 地史学基本概念与方法;地史学研究的范围;地史学的主要任务第二章地层系统、地质年代、历史大地构造学 4学时 地层学概念及地层单位类型;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地质年代单位及地质年代表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分析方法、原理、古板快的恢复第三章太古代和元古代 4学时太古代和元古代的时间范围划分;中国北方的太古界和元古界;中国南方的太古界和元古界第四章早古生代4学时 早古生代生物界特征;中国早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方下古生界及特征;中国北方下古生界及特征第五章早古生代地史小结2学时第六章晚古生代4学时 晚占生代生物界特征;中国晚古生代的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方上古生界及特征;中国北方上古生界及特征第七章晚古生代地史小结2学时 第八章中生代 4学时中生代生物界及特征;中国中生代各纪的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北方三叠系;中国东部的侏罗系、白垩系;中国西部的侏罗系、白垩系第九章新生代4学时 新生代生物界及特征;中国新生代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东部、西部的第三系;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第十章新生代地史小结 2学时课程名称:适用专业: 总学时:编写人:三、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地史学的任务和内容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位置。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史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地质时期的特点。

2. 掌握地史学的基本原理,如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并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地质现象。

3. 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和生物群落的变迁,掌握重要化石的代表物种及其生活环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层学原理,对地质剖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地层的年代顺序和沉积环境。

2. 能够运用古生物学知识,识别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并分析其对地质环境变迁的指示意义。

3. 能够运用地史学知识,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和构造演化的过程,培养空间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历史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地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地史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地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为后续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基本概念,以及地质年代表、地层单位、化石分类与鉴定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史学概论- 内容安排:第一节 地史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地层学原理,第三节 古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构造地质学原理2. 地质时期与生物演化:介绍地球历史各时期的地质事件、生物群落的演化和重要化石代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质时期与生物演化- 内容安排:第一节 显生宙地质时期,第二节 化石的演化与生物群落变迁,第三节 重大地质事件与生物演化3. 地质剖面分析与地质图的解读: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地质剖面,识别地层顺序,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编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质剖面分析与地质图的解读- 内容安排:第一节 地质剖面观察与描述,第二节 地层顺序与接触关系,第三节 地质图的阅读与编制4. 地质发展与构造演化:探讨区域地质发展和构造演化的过程,分析构造运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询等途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运用地球历史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案例研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生动的地质历史概念。
4.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热情。
2.通过学习地球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3.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针对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历史》的教学设计,本节课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4.作业批改要及时,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5.注重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与地质年代
1.教师讲解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地质年代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观察地质年举例说明地球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如寒武纪大爆发、恐龙灭绝等,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二、地球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地质现象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球历史知识,分析现实地质现象。
4.强调地球历史与现实地质现象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地质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

地史学课程设计—Ⅰ地质学一班2010-3-14目录1.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2.我最感兴趣的章节--板块构造和威尔逊旋回3.学习策略4.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5.小结1.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总的来说地史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地史学总论和地史学各论。

1.1地史学总论地史学总论主要包括地史学的内容和任务及其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1.1地史学的内容和任务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地质学重要分支学科,又称为历史地质学.地史学的研究对象为形成与地史时期的地层.地史学研究对象涉及地区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区不同圈层的相互关系等.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时空对比(地层学);二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沉积古地理学,);三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他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分离史(历史大地构造学)。

研究的中心在于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及构造运动史三个方面。

1.1.2 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一.沉积古地理学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相”的相关概念、相分析方法、相标志和几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等。

相关的几组概念:(1)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2)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

如交错层砂岩相、笔石页岩相,浊积岩相,河流相,复理石相等。

(3)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4)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比原理(J Walther,1894)——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践与改革_张勇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践与改革_张勇
3. 实践环节较少,影响了师范生素质的提高 以教育实习为例,我国教育实习与部分发达国家教育 实习的时间安排存在较大差异( 表 4) 。 表 4 部分发达国家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安
排比较[4]
国家 新加坡 实习周数 104
美国 18
英国 俄罗斯 12 ~ 14 13 ~ 18
中国 6 ~8
表 4 显示,新加坡的教育实习时间达到了 2 年,美国为 18 周,英国是 12 至 14 周,俄罗斯是 13 至 18 周,而我国仅 有 6 至 8 周,明显少于发达国家。从现有情况来年,我国普 通高校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对于师范类学生 来说,一两个 月 的 教 育 实 习 本 来 就 不 够,刚 好 这 个 学 期 多 数中学都会有校运会和期中考试,会冲掉一部分为数不多 的实习时间,许多学生只能实习 2 至 4 节课,根本得不到充 分实习机会。因 此,在 时 间 安 排 和 时 间 跨 度 上,均 存 在 较 大问题,使得 实 习 不 能 达 到 预 期 的 效 果,师 范 生 的 教 师 技 能得不到充分锻炼; 由于存在实习经费困难的问题,综合 野外实习次数少,难以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地理情怀和开阔 的视野,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较差。
中国
10
件设计制作等选修课程
显而易见,国 外 发 达 国 家 对 教 育 课 程 非 常 重 视,而 我 国当前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和公 共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占 90% 左右,而教育类课程只有 2 至 3 门,比例只占整个课程计划的 10% 左右,除了教育学 和心理学两 门 公 共 必 修 课 之 外,还 有 地 理 教 学 论、地 理 课 件设计制作等为数不多的教育类课程。教育理论、技能课 程设置比例太小,虽然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 进,但仍然存在课时很少和比例过小的现状( 表 1)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地理学科所需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出生命的起源过程;
2.运用地质时期划分的依据,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
3.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理,探讨生物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我认为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等;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等;
4.结合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如化石、岩石等,让学生对地球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我提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地质时期是如何划分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地球的历史”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质时期划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地球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针对高中生地理学科的知识深度,我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为例,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节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生命的起源,通过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诞生;第二部分是地质时期的划分,通过分析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地质时期划分的依据;第三部分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课程教学大纲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包括古生物学和地史学两个学科,它是地质科学三大主要分支(地球物质科学、地球动力科学和地球历史科学)之一的地球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

古生物学以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面貌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化石的形态、结构构造、分类谱系、其所代表的古生物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时空分布及生命起源与演化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各类地层(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物质纪录)以及反映地球发展历史的其它物质记录。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的形成、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古地理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

它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地质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的时空对比(地层学);二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物特征沉积相(环境)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沉积古地理学);三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以及其他构造标志恢复地层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离合史(历史大地构造学)。

- 1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若干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深刻理解地球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和规律,逐步树立演化的地球史观。

2.设计思路: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原本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和交叉的学科分支,本课程力图将二者融为一体,但一定程度地保留各自学科的特点,如古生物学中生物分类系统和地史学中地球历史演化体系等都有保留。

(1)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石具有精细、直观、具体的特征,因此,古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多看、多做,即安排较多的课堂实习,对各门类的化石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以此熟悉和牢记各门类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构造及其组合类型,并通过对各化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理解古生物的地史分布规律,进而理解生物演化的客观事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5.请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历史的趣味知识,如灭绝的生物、奇特的地质现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理成册,与同学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作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学习兴趣。
3.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度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结合实例,讲解我国地域地质变迁及其对地质资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如模拟地质变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
(2)采用图示法,绘制地质年代表,帮助学生梳理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提高记忆效果;
(3)开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历史的发展阶段,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及主要生物群落。
2.学会运用地质年代表,解释地球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生物演化过程,分析地球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历史中我国地域地质变迁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地质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球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地球历史上的典型地质事件,引导学生探究地质变迁与生物演化的关系。
2.利用地质年代表,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教学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质年代作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该地质年代的特点和意义。
2.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质疑、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对地质年代概念和地球演化历程的理解和记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层岩石和地貌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运用地质年代的知识,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地层形成的原因。
3.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地表现象到地质成因,逐步深入探讨地球历史演化过程。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气候变化、地貌形成等方面的关联。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地层形成的原因。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总结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气候变化、地貌形成等方面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强调地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如我国某地质公园的地层特点和演化历程。
2.作业中鼓励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设计地球历史时间轴和地层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演化历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地质年代的概念。

010111-B地史学课程设计Ⅱ

010111-B地史学课程设计Ⅱ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XXXXXX XXXX目录1.课程内容概括和总结-------------------------------------1(1)地史学总论----------------------------------------2 (2)地史学分论----------------------------------------52.我认为《地史学》存在亟待解决的3个最重要科学问题-------103.我认为拟采取能真正将地史学好的学习和投入方式----------114.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125.学习感受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126.小论文------------------------------------------------13 参考文献-------------------------------------------------17 附图-----------------------------------------------------18时光荏苒,一学期的地史学习就这样过去了。

回想当初第一次接触地史学的时候,延续对古生物的喜欢,对地史学也是充满浓厚的兴趣的。

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在第一节课便让我们在没有学习地史学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看书读文献在两周内完成《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当时我是真的被吓到了,还有一点抱怨老师,但我没有被打倒,而是认真的看书,总结,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认真的完成了作业。

其实后面我才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我后面的学习起了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他更加提起了我对地史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也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

后面的学习中老师又举办了两次学生讲课,老师点评的师生互动环节,以及实习课,野外实习等课程,通过这些别样的教学方法我对地史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一开始的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到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大致的框架;从对课程学习设计一的迷惑,到对第二次设计的感性认识,在这里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

地史学课程设计报告

地史学课程设计报告

关于斯坦诺发现地层叠覆律的小故事
斯坦诺首先假定组成地层的岩石和岩石中的其它固体,都形成于水中。
当水中的颗粒沉到水底,形成一层沉积物时,形态上是成水平延展的。 如果最终地层固化为岩石,一个固体被另一个固体包裹了,一定是首先
固化的那个固体的形状将影响、制约后形成的固体。换句话说,如果一
个固体被其它固体包围了,那么它一定是先形成固体的。因此,舌形石 决不是从石头中长出来的,而是先于岩石形成的。
一、中国近代地史学的发展状况
1.从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地史学的发展状况
• 时间:20世纪初期
• 人物:翁文灏(1889—1971) • 成就: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地史 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了燕山运 动,第一个对中国煤炭按其化 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 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 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 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 导者。
文艺复兴时期 17世纪中期 17世纪末期
提出了地层 叠覆律
外国发展分析
25/06/2012
地史学发展中中外学术成就对比研究剖 析
13
地史学启蒙时期(主讲人:赵福)
三、中外地史学启蒙时期的学术成就对比 发展状况对比表
国别
对比项目 学科形成时间
中国
东晋时期(公元300 年前后)
国外
文艺复兴时期(约公 元16世纪前后)
最后,斯坦诺观察,在一系列地层中,盖在上面的地层的形状往往
受到躺在下面的地层的影响,所以从时间上看,最年轻的岩石是最上面 的一层,最古老的岩石是最下面的一层。
25/06/2012 地史学发展中中外学术成就对比研究剖 析 9
地史学启蒙时期(主讲人:赵福)
关于斯坦诺发现地层叠覆律的小故事
火成岩要例外,因为它们不是从水中诞 生的。这样,从鲨鱼的牙齿入手,斯坦 诺首先发现了地层层序律。

新课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教材解读〖地球的历史教材思路〗

新课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教材解读〖地球的历史教材思路〗

《地球的历史》教材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这一内容,方法是“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

对于“地质年代表”和“地球的演化过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解释地球的历史是地质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地质学家必须通过研究岩石及其特征,才能了解地球复杂的过去,明确地质历史演变的线索。

地质事件只有从时间角度来考虑才有意义,因此,通过岩石信息建立有时间序列的地球历史信息是地质学的重要工作。

地质学对人类认识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地质年代表和超长的地球历史。

第二,地质年代分为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是科学家通过对岩石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并根据其衰变规律计算得出该岩石的年龄。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新老关系,主要通过地层的形成顺序、古生物化石证据以及构造运动来确定。

放射性技术提供的绝对地质年代对地质学而言主要是工具方面的意义,而相对地质年代所包含的学科逻辑和思维方式是教材需要重点传递的内容。

因此,教材选择从化石和地层的角度来介绍地质年代表的构建方法。

第三,在地质年代表的构建过程中,地球的演化过程逐渐被科学家所认识。

相对地质年代帮助确定地球演化历程的相对顺序和不同演化阶段的特点,不同地质年代岩层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帮助确定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

因此通过地质年代表我们能够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

综合上述分析,本节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该内容的逻辑特点,分为“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两个标题。

“化石与地质年代表”这一标题在介绍化石和地层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生物的特征又能反映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特点,而生物形成的化石包含在地层中。

根据这一逻辑,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将漫长的地球历史进行了系统编年,于是就产生了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可用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张勇地球科学学院,010101-201010002292012-04-21根据自己对已学习过的《地史学》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地史学》课程设计-I的基础上,于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中午和下午在北区机房,我设计和制作了本学期的《地史学》课程设计-II,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1 课程内容概括与总结1.2 你认为《地史学》存在哪3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序)?为什么?1.3 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将地史学好1.4 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1.5 你的学习感受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1.6 小论文(5000 字+(包括文,图,表))1.1 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1.1.1 地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古生物地史学是地质科学三大主要分支之一的地球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是一门研究地球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关系。

地史学的综合性、历史性以及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层学二是沉积古地理学三是历史大地构造学1.1.2地史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及分类地史学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

概论部分第一章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地史学发展的历史第二章1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相分析三要素:物质及分析的对象、原理(将古论今)、分析方法(瓦尔特相律)。

相对比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2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分为:物理标志:物理标志包括沉积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等化学标志:岩矿标志包括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和一些指示环境的自生矿物等生物标志:生物标志包括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化石组合等分析方法3 遗迹化石的特征:原地保存常保存于缺少实体化石和无机沉积构造的地层中地质分布时间长遗迹化石与遗迹生物很少共生一物多迹或异物同迹4过渡环境的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环境是过度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三角洲沉积是在河流与海盆汇合处形成的大型锥状沉积体。

水动力作用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受河流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改造的影响。

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其沉积由三部分构成:①三角洲平原②三角洲前缘③前三角洲第三章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

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

海进:由于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使海洋线不断向大陆方向退却的现象。

海退:由于大陆上升或海平面下降,使海水从大陆撒退的现象。

化石层序律的意义:对比不同剖面的地层;确定地层的相对顺序及相对时间;地层划分的方法:构造学方法;岩石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地层对比的方法:岩性对比;年代对比;岩石地层划分对比;磁性地层划分对比;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地震地层划分对比;测井地层划分对比;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群、组、段、层。

年代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宇、界、系、统、阶、时带。

生物地层单位: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即地层是连续的。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

1.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2.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

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非整合:1.沉积接触:火成岩侵入体遭受风化剥蚀后,为沉积岩层覆盖的接触关系。

其特征是在接触带上没有接触变质及同化混染现象,在接触面上部可以看到侵入岩供给的碎屑产物,成为新地层的底部沉积,而在接触面下岩体的上部可以看到不平整的侵蚀面和风化壳。

2.侵入接触:岩浆上升侵入于围岩之中,经冷凝后形成的火成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其特征是围绕侵入体的周围岩石,有一热变质接触带;岩体边缘有冷凝带,结晶比较细,称为冷凝边;岩体中有围岩的捕虏体;岩体的原生流面构造及原生层面节理与围岩的接触面是一致的;同时还有小型岩枝穿插于围岩之中。

(a)侵入接触(b)沉积接触第四章——结束1.2 我认为《地史学》应该回答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1.2.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前放眼全球,世人最关心的话题,我想,应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问题吧。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全球海平面上升,由全球变暖,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

如果海平面上升多1米,一些岛国,比如马尔代夫便会被淹没。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的地区暖化情况比全球平均高出1至3倍。

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

大量物种灭绝,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加剧,将会导致地球一半的物种灭绝。

首当其冲的将是北极熊,目前世上仅存的2万只北极熊被预计将在2050年灭绝。

淡水资源流失。

农作物减产,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反常的旱灾或洪灾现象,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疾病肆虐,气候变暖将使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

造成新的冰河期,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

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可知,地史中有3次全球性气候变冷事件,分别发生于南华纪,晚四石炭世——早二叠世,第四纪。

而且这三次重复周期都约为290Ma与银河年的时间正好吻合。

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照以往地球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当下正值全球气温升高的又一个时期,人们也没有必要去恐慌,因为这是自然规律。

然而进来研究最热的一个课题“温室效应”与之产生了矛盾,另有一些专家根据近一百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得到“目前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的结论。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最想知道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是地球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引起呢?如果是两者都影响,那究竟是哪一个影响更大一些呢?变暖不好,那变冷好吗?现在的气候条件是最好的吗?这些问题只有在深入的综合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才能得出可靠地结论。

1.2.2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据世界知名专家通过以往地球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的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基础上,目前正处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关口。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有确有此事?如果发生,又将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它对整个生物界和全球环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它对目前生物界的顶级消费者人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因人类而起还自然规律,因为大家都知道,人类正在以各种超出大自然承受的方式肆无忌惮的践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就有关科学家的预测,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

人类究竟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我想这需要我们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了。

1.2.3地球生命的起源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目前存在以下观点:(1)“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和创造的,或是在某种超自然的东西的干预下产生的;(2)“宇生说”认为生命是宇宙固有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于宇宙中了,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3)“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可随时从非生命物质中直接产生出来;(4)“化学起源说”认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的起源与热泉生态系统有关。

只有充分认识到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人们才可以推测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并试图重塑生命起源的基本过程,进而为更好的维持生命的延续提供可能。

比如说,目前科学家根据已发现的各种现象和合理的推理得到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原始大气:一般认为,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空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当时的氧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

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有机物,在当时情况下也只有在还原的条件下才能合成。

原始海洋:当温度降至100 °C 以下时,地球上的水蒸气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水,经过长期的积累才出现原始海洋。

液态水的出现是生命化学演化中的重要转折点。

能源:高温、紫外线、雷电、太阳能等。

我认为,学习的终极目的和最重要的意义在学以致用,即如何为人类及整个生物界的发展和延续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所以以上是我认为《地史学》应该试图解决或回答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问题1.3 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将地史学好根据以往学习各科的基础上,我曾经在《地史学》课程设计-I中提到很多关于学习的方法,但在学过这门课之后,我认为以下学习方式相对来说更加有效合理:1.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握重点,突出主次。

努力捕捉信息点,认真详细做好课堂笔记。

2.课前半个小时预习和课后半个小时复习。

3.更加看重实习。

学习在于“学以致用”,即使你把书本内容学到再好,出野外时,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那又有什么用呢?4.出野外时,前做好预习,了解实习内容、要求和目的,复习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准备好必须的工具。

1.4 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总体来说还行,在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真是认真的做到了之前预期的规划,各项认为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几乎没有拖延,并抱有较高的热情。

后来由于各专业课太多的作业和社团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比如,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学习《地史学》就成了难题了。

即使这样,我觉的我上课还算是做到了认真听讲,并且敢于推断课堂上老师说个某个知识点两次以上和实习课上提问的问题都是本学科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