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12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之《青玉案.元夕》古典诗词中的美人意象探究——以《青玉案·元夕
香草美人
古典诗词中美人意象探究
——以《青玉案·元夕》为例
初读感知
1.齐读全词,初步感受元夕之景。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 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 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人为何苦苦寻觅?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郑风》
知人论世
平戎万里,整顿乾坤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形象探究
1.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 2.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 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 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不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辛弃疾心中住着一个 “那人”,文人骚客心中也都住着一个美人。我们心 中是否也有一个值得我们为之憔悴的“伊人”呢?
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将本词改写为一篇散文或小说, 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文人学士与美人的追求有相似性,美人希望美 貌为人欣赏,文人渴求才华得以施展、自己得以重 用。传统的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影响着文人有 政治追求、政治抱负。然而文人理想往往落空,往 往会陷入知音难觅的孤危地位,他们出于自身特殊 处境的考虑,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故而托儿女 之情以写君臣之事或借美人不遇、迟暮、自守表达 自己处境、人格等。
2018秋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命题揭秘](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杨炯《从军行》中的书生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1.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和“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2.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意助读】楚地的酒香醇劲大,饮了连醉三日;醒后看到园中的花经雨之后,格外红艳。
没有人能画出我陈居士的形象,我在亭角迎风站立,在寻找诗情,风将我的衣袖吹起。
我喜欢手把山瓢痛饮,你不要笑话;心里发愁的时候,酒在助眠上有奇功。
酒醒后,我推门去寻觅诗情,只见明月辉映下乔木高峻突兀立在那里。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形象特点:①行为洒脱,(1分)②情趣高雅。
(1分)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1分)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第十二专题 水龙吟
“鲈鱼堪鲙”,典出《晋书·张翰传》,说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说:“人生贵得适意,何能羁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还乡。典故原意是说张翰厌恶为官的黑暗,为全身避祸而弃官归隐。
作者用此典,既表明自己所处南宋时的政治环境与张翰相似,朝廷也是昏庸黑暗,又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愿像张翰那样为全身远祸而归隐,要不亡国事,努力抗争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教学案
科目:高二语文主备人:备课日期:
课题
水龙吟
第1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稼轩词的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
2、学会品读赏析诗词,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会品读赏析诗词,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一、检查背诵《水龙吟》
二、作者及背景
1、辛弃疾(略)可以让学生看《学海导航》
2、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十二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鲈鱼堪鲙”,典出《晋书·张翰传》,说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说:“人生贵得适意,何能羁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还乡。典故原意是说张翰厌恶为官的黑暗,为全身避祸而弃官归隐。
作者用此典,既表明自己所处南宋时的政治环境与张翰相似,朝廷也是昏庸黑暗,又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愿像张翰那样为全身远祸而归隐,要不亡国事,努力抗争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公开课教案_12
【课题】《九日齐山登高》【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情感表现;3、了解登高诗的主题内涵;4、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情感表现【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对话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道具】多媒体、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投影1)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中国古人具有深厚的登临情结,他们登高放目,望远思深,百感交集,留下了无数登临诗作。
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杜甫的《登高》(出示投影2),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投影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登临之作——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出示投影4)。
二、解题(请学生解题,教师补充)(出示投影5)九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按古人阴阳学说,“九”这个数字是阳数,九月九日含有两个阳数,所以叫做重阳。
又因为“九九”谐音久久,日期数字很吉祥,古人认为宜于长久,所以古时候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登高饮酒,赏菊簪花,祈求长寿。
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东南,是江南名胜之地。
登高,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
从这首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临齐山,有感而作,属于登高诗。
(又叫“登临诗”)(如果想读懂一首诗,第二步是看作者,尽量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这用行话说,叫“知人论世”,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杜牧)三、作者介绍(出示投影6)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称名家。
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最新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2)[命题揭秘]1.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
2.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诗意助读】刚刚从午睡的梦乡中醒来,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使人愁闷。
于是卷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一腔愁绪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长长的白天,没有诗朋酒侣,寂寞的自己,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
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那飘着絮影、沁着香的地方,自己找到了春意。
划动小船,欣然前往。
还没有写出新的诗句,梨花滴到墨中,满砚充溢着梨花之香。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参考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解题攻略]正确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五个角度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十二++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答案病例诊治[对应学生用书P10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答案的拟制是制约考生得分的一个“瓶颈”。
要突破这一“瓶颈”,首先得明白“瓶颈”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因“病”施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诗写“雨后”池塘景象,从“动”与“静”设题,正合此诗妙处。
命题非常标准,答题角度(从“静”与“动”的角度)限制明确,要求具体(“赏析”)。
答这一个题的要求是在读懂的基础上,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其表述思路是:怎样写“静”——怎样写“动”——怎样体现“动静结合”。
三个要点答到一个给2分,缺乏分析扣2分,存在其他问题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考生所犯的毛病主要有:一、未说行话[病例1]这首诗先从首联、颔联描写池塘水面的静,用它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檐楹来表现,而颈联、尾联则是通过一阵东风吹来,吹动杨柳舞动,水面泛起波纹来描写它的动,全诗形成了一种静中之美、动中之丽的图画。
[病症]该考生答题思路清晰,但偏偏没有点出“动静结合”的术语。
[并发症]常识错误(绝句没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分,单独一个句子也不成“联”)。
[得分]4分。
[病例2]水面的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正是微风拂动吹起的朵朵涟漪,明镜一般可照射出檐楹的影子,由下及上,由上到下地写到东风垂杨舞,风过池面,荷心声音起伏,更勾画出一幅静谧的池塘与大自然风声结合的画面,拟人、比喻使画面美丽动人。
高中语文苏教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十二 专题检测(十二) 含答案
专题检测(十二)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én)悲怆.(chuànɡ)玉簪.(zān)怙恶不悛.(quān)B.讳.言(huì) 螺髻.(jí)蓓蕾.(lěi) 不容置喙.(huì)C.菁.华(jīnɡ) 口讷.(nè)堪鲙.(huì) 信手拈.来(niǎn)D.揾.泪(wèn)骁.勇(xiāo)笑靥.(yàn) 蓦.然回首(mò)答案A解析B项“髻”读jì;C项“鲙”读kuài,“拈”读niān;D项“靥”读yè。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B.毕竟..东流去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C.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D.众里寻他千百度.度:遍答案B解析毕竟:终归。
3.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错误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遥岑,献愁供恨答案B解析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辛弃疾那为国而萌生的满腔忠愤之情?答案示例:桃花潭中的千尺深水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李白因好友汪伦而萌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苏轼因远方的弟弟子由而萌生的浓浓思念之情?5.请参照第二节,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
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一 综合技能培养全面版
三、知背景 一看诗前“小序”,往往诗人的写作缘由和背景尽在其中。例 如看《孔雀东南飞》的诗前小序,就会略知故事内容。二看“注释”, 有些诗歌注释中写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例如读文天祥的《过 零丁洋》,看注释就知诗人为元军所俘,路经零丁洋写下了这首著 名诗篇。
四、找诗“眼” 所谓诗“眼”,应指最为精炼、传神的能表现一首诗的意 境、主旨的画龙点睛的词或者句子。例如,刘禹锡《秋词》(选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今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的诗“眼”是“胜”字。因为“悲 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别开生面,赞 颂了秋日天高气爽、明净辽阔的碧空,比春天的早晨还要美的 境界,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并 序》全诗的诗“眼”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六、挖意境 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 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 者感情的东西。赏析时要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说明的是要想准确 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所谓意 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望月怀远,闻笛思 乡。鸿雁:信使,思念亲人。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 鹧鸪:凄情之音,怀乡之情。东篱:隐居山乡,脱俗之境。竹子:虚心, 富有气节。菊花:傲霜高洁,战地芬芳。杨柳:离别怀思,家人盼归之 情。如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 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 “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迎刃而解。
一、阅题目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 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 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目中的“九月九日”交代 了写作的时间,“忆”字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山东兄 弟”则表明了特殊的人物关系;通过解题,我们就已经对诗歌 的主旨或情感——思念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和认知。
2018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2)[命题揭秘](一)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二)考查角度(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典例试做]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诗意助读】风雨不断吹打着凋残的花枝,落花满地,沾满泥浆,风吹不动。
池水绿波荡漾,带来阵阵寒意,雨过天晴,而红日却已西沉。
卷起半边窗帘,看见燕子双双归来。
想隐瞒内心的愁绪,却双眉紧锁,奈何不得。
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重新着棋,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1分)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2分);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分)[解题攻略]鉴赏“四法”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品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如果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如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凉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5)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5)[命题揭秘](一)炼句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全诗中极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
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诗句表达效果的考查角度主要有:阐明诗句的含意;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诗句所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
②黄华,菊花。
【诗意助读】(登上快哉亭,只见)雨过天晴,树上的蝉畅快地鸣叫着;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
大病初愈,(但因乡愁太重,)频频把盏;梦醒之后,倚楼远望,内心乡愁无限。
斜阳中,乌鸦飞向古刹投宿;暮霭中,远去的道路渐渐隐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
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而今滞留他乡,无计归去,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4分)参考答案:此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1分)暮霭之中,夕阳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1分)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1分)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
(1分)[解题攻略]赏析诗句四技巧1.弄懂表层含意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回答此类问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
2.把握句式特点3.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注意句子位置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2018秋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1)[命题揭秘](一)把握思想情感,评价深层内涵“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描摹,都是为了解读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
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二)主要考查形式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诗歌的情感,主要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诗歌全篇。
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做个性化的解读。
主要题型有: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主旨是什么?[典例试做]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诗意助读】我年近半百,才成为您的座上客,实在是不才。
今天您宴请宾客,我已萧萧华发,同宴席上的闪闪酒盏相互映衬。
您的东阁延请,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我担任曲台,修纂礼书,费时五年,皓首穷经,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
又到重阳节,历久的愁绪又爬上心头。
醒时颇感壮志难酬,醉时偶抒雄心壮志。
暮间归来,冷雨凄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反复吟咏新诗。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2分)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2018秋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8)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8)[命题揭秘](一)修辞手法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比拟、对仗、铺陈、比兴、对比、反复、叠字、双关、互文、设问等。
(二)考纲要求高考对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三)考查角度(1)辨认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3)通过意象、诗歌内容、诗歌情感、炼字等间接考查修辞。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诗意助读】(《秋斋独宿》)山中的月亮皎洁明亮,风儿不时吹动竹林。
半夜里鸟儿不时被惊起,只有屋里的人独自静静地安眠。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幽深的竹林中传来阵阵雨声。
惊起的鸟儿不时地一声鸣叫,寒冷的枝头让鸟儿难以安眠。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2分)赵诗: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2分)[解题攻略]鉴赏诗词修辞手法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积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明确其特点和作用如“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凝练,概括力强。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的落叶对“滚滚”的长江,使诗的意境广阔深远,气象万千,从这里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浓浓悲苦。
2.审题,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达方式角度,还是篇章结构的角度进行鉴赏。
2018秋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4)[命题揭秘]诗人在创作时,会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赏析诗词中的字词表达效果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其命题形式主要有:(一)定向赏析要求直接鉴赏关键词: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自主赏析要求找出关键词并鉴赏: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三)比较赏析要求对诗句用词进行比较鉴赏: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典例试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意助读】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净,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做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
(2分)“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
(2分)[解题攻略]赏析字词的“四看”“一结合”1.看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
把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
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
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
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
3.看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
4.看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指词语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018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6)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6)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六)鉴赏语言风格就题干指向的显、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直白式:就是直接告诉学生出题材料的风格,要求学生阐释分析。
这类“风格术语”学生不太常见,故分析有难度。
(2)隐含式:先说出命题材料与某个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相近,再要求学生指出命题材料的风格特征,并做简要分析。
(3)综合式:就是把风格与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
[风格归纳]一、古诗歌流派风格特色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2.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二、诗人风格特色1.豪放:苏轼、辛弃疾。
2.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3.隽永:李煜、刘禹锡。
4.自然:谢朓、谢灵运。
5.清新飘逸:李白。
6.沉郁顿挫:杜甫。
7.雄浑悲壮:屈原。
8.淡远闲静:陶渊明。
9.恬淡优美:王维。
10.雄壮豪迈:王昌龄。
11.豪放磅礴:曹操。
12.旷达俊爽:杜牧。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
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婉之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诗意助读】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参加秋试。
端坐在考场中的他们奋笔疾书,发出了春蚕嚼桑叶的“沙沙”声。
河津桃花浪起,正等你鱼跃龙门;月殿桂子正香,正待你蟾宫折桂。
愿君如大鹏高飞,扶摇直上;如丹凤朝阳,恰逢明时。
2018秋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3)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3)[命题揭秘](一)事物形象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具体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意,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注】也愁人苦。
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莫,莫非。
【诗意助读】楼外杨柳垂下千万条如丝的枝条,好像要系住那春天,但春天经过短暂的逗留,还是决然离去了。
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是否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春残时节,花落草长,山野一片碧绿。
远望着这暮春的山野,听到传来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杜鹃即使(便做)无情,也为“春去”而愁苦,因而发出同情的哀鸣。
我只好举酒送春归去,春却没有回答。
看到的只是在黄昏中忽然下起的潇潇细雨。
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
(概括形象特点,2分)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到哪里去。
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
(结合具体词句分析,3分)[解题攻略]一、分析鉴赏诗词中事物形象的方法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2018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9)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9)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九)(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虚实相生、欲扬先抑、明褒实贬、欲擒故纵、以小见大等。
(二)考查角度对表现手法主要考查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对表现思想感情,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
高考重点是分析表现手法的类型、特点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①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诗意助读】我年近半百,才成为您的座上客,实在是不才。
今天您宴请宾客,我已萧萧华发,同宴席上的闪闪酒盏相互映衬。
您的东阁延请,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我担任曲台,修纂礼书,费时五年,皓首穷经,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
又到重阳节,历久的愁绪又爬上心头。
醒时颇感壮志难酬,醉时偶抒雄心壮志。
暮间归来,冷雨凄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反复吟咏新诗。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
(2分)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2分)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掌握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明确其表达效果及作用如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10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结构技巧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3.以景结情 示例:(1)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 《山中》 (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 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张可久《卖花声· 怀古二首(其一)》
分析:诗歌在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使得 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王诗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 一、二句之情,以景喻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诗叙事 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6.首尾照应 示例: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其一)》
分析:韦诗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 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对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③
【诗意助读】 茂盛桃树嫩枝丫,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丫,桃子结得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丫,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问题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 用了 ________ 的形式。 (2 分)
思维建模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本题是问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形式特点,需要从结 构技巧的角度进行鉴赏。 第二步: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并结合诗句 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三章第一句都是“桃之夭夭”,第三句都是 “之子于归”。这是典型的重章叠句的结构类型。 参考答案:重章叠句(2 分)
4.卒章显志 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精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1)[命题揭秘](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杨炯《从军行》中的书生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1.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和“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2.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例试做]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意助读】楚地的酒香醇劲大,饮了连醉三日;醒后看到园中的花经雨之后,格外红艳。
没有人能画出我陈居士的形象,我在亭角迎风站立,在寻找诗情,风将我的衣袖吹起。
我喜欢手把山瓢痛饮,你不要笑话;心里发愁的时候,酒在助眠上有奇功。
酒醒后,我推门去寻觅诗情,只见明月辉映下乔木高峻突兀立在那里。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形象特点:①行为洒脱,(1分)②情趣高雅。
(1分)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1分)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此词写春, 有人读出了愁, 第三步:紧扣要求,理顺思路,形成答案 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 谈你的理解。(6 分) 按照“观点+诗句内容+理由阐述”的模式。 参考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 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 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 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 香春在无 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十二)
分析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揭秘] 1.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 等。
2.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 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 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 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就有 两种:
[解题攻略] 正确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五个角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 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 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 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1)对历史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 安石都写过咏项羽的诗,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 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 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江东子弟今 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2)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 这样的诗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 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作者对生活的观点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是通过写 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 意,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辨析用典,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 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 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 语。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诗意助读】 刚刚从午睡的梦乡中醒来,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使人愁 闷。于是卷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一腔愁绪像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长长的白天,没有诗朋酒侣,寂寞的自己,只有与黄鹂相对 而语。 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那飘着絮影、沁着 香的地方,自己 找到了春意。划动小船,欣然前往。还没有写出新的诗句,梨花滴到墨中,满 砚充溢着梨花之香。
思维建模 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题干给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可以择其一,也可 结合起来谈,但必须结合诗句谈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此词写春, 有人读出了愁, 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 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阐述理由和 原因。如全词写愁。上片:午睡醒来,放飞愁绪, 谈你的理解。(6 分) 心情似乎变轻松了。但在长长的白天里,没有诗 朋酒侣,极感无聊。从而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反 映出闲愁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 并未放尽。下片:自己看到暮春时节,柳絮纷飞, 有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但又愁新 句未成,故而惆怅。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表明观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对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 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有人说本词疏阔放纵,令人生散发弄扁舟之说说你的依据。
【答案】
示例一:同意前者。作者独酌买醉,眼见江南秀润的千里江山,
耳听水乡渔歌唱响,日暮的恬静悠闲的生活,容易勾起作者心羡江上,相忘于 清风白云,散发弄舟之意。 示例二:同意后者。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无辜获 罪罢职,使他不由地产生英雄无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买醉乡间,纵情山水只 是他愤懑悲愁、壮志难酬的伪装、掩饰而已。
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 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5.涵泳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 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