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上全部诗歌,已全部校对无误!)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滕王阁从军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淑.气(sh ū) 绮.筵(q ǐ) 银烛.(zh ú) 扁.舟(bi ǎn) B .物候.(h òu) 宦.游(hu àn) 铁骑.(q í) 江渚.(zh ě) C .绿(p ín)凤阙.(ju é) 端倪.(n í) 凋.旗画(ch óu) D .琴瑟.(s è) 环绕.(r ào) 牙璋.(zh ān ɡ) 金樽.(z ūn) 2.对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长河:银河绮筵:华丽的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B.⎩⎪⎨⎪⎧淑气:美好古调:古代的歌曲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C.⎩⎪⎨⎪⎧ 西京:代指长安凤阙:相合的兵符凋旗画:指旗上的图画黯然失色D.⎩⎪⎨⎪⎧ 帝子:帝王槛外:栏杆的外面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3.填入下面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是令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中,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半是赞秋月的,而今夜是冬月,没有①________,没有②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①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②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B .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C.①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②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D.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②淡淡的秋风、浓浓的树影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云霞出海曙,________________。
(2)忽闻歌古调,________________。
(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
(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复习资料——唐诗部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复习资料——唐诗部分一、诗句背诵与默写:可以根据课本要求,对名句加以背诵默写训练。
二、诗歌阶段划分初唐诗歌①贞观诗坛:-上宫体:上宫仪-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②馆阁体诗:-文章四友:杜审言等-律诗定型:宋之问、沈佺期③唐诗风骨:-陈子昂:《感遇》38首④诗境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盛唐诗歌①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其它:裴迪、储光羲、张子容、常建等②豪侠诗人:-王翰-王昌龄-崔颢-其它:李颀、祖咏等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其它:王之涣、陶翰等李白①诗歌创作:-乐府诗作-歌行体诗-七五绝句②艺术成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想落天外的想象特色-意象丰美,语言明丽杜甫①诗歌创作:-写实“诗史”-近体律诗②艺术成就:-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大历诗坛①创作特点:-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出中唐面目②代表作家:-韦应物、刘长卿-大历十才子-顾况、李益中唐诗歌①元白诗派:-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成就最高)-杂律诗-元稹:-新乐府-艳情诗、悼亡诗(成就最高)-张籍:-乐府诗(以之著名)-近体诗-王建:-乐府诗(成就最高)-宫词(影响最大)②韩孟诗派:-韩愈:-古体诗-近体律绝-孟郊③长吉体:-李贺游仙诗④诗豪刘禹锡:-讽喻诗-感遇诗-咏史诗(成就很高)-民歌体诗:竹枝词、杨枝词晚唐诗歌①李商隐:-政治讽喻诗-咏史诗-无题诗②杜牧:-咏史诗-伤别诗-纪行诗、写景诗③许浑:-咏史怀古诗④贾岛:-五言律诗⑤姚合:-武功体⑥其它:-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陆龟蒙等⑦司空图:-诗歌理论《二十四诗品》三、诗歌类型鉴赏1.田园诗:意象:家常生活,农忙景象。
手法:白描,色彩,叙事情节。
情感:喜悦,友情,平和,自得其乐。
意境:恬淡,宁静。
如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语文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上全部诗歌,已全部校对无误)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滕王阁——王勃※从军行——炯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子昂春江花月夜——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九龄※送万之京——颀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白※送友人——白将进酒——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儋元锡——韦应物登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湘——愈西塞山怀古——禹锡※自经乱关阻饥……——白居易天上谣——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绰判官——杜牧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商隐※安定城楼——商隐长安晚秋——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璟※乌夜啼——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幕遮(碧云天)——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慢(淮左名都)——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 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 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录
0002页 0004页 0023页 0042页 0061页 0080页 0164页 0254页 0314页 0379页 0445页 0492页 0580页 0601页 0620页 0665页 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
度高二语文苏教《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鬲溪梅令)课件(33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了解背景
这也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 人。所怀念的是合肥的一位女子。姜夔二十多岁时在 合肥结识了一位女子,由于他行踪不定,往往聚会以 后又赋别离。正因为别多会少,两地相思的离恨也就 经常在他笔下出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鬲溪梅令
姜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姜夔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是个布衣文 人,但交游广,声名很大,一生各地漫 游或旅寓,在合肥羁留的时间相当长久。 当时正处在战乱年间,姜夔以清高气节 悠然处世,正如戏中唱到:“我是孤苦 飘零的布衣郎,迷的是浅斟低唱,写的 是性情文章,见不得阿谀,入不得官场, 做不了纳贿营私的纨绔膏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精通吟词作曲的姜夔,在客居合肥城南赤阑桥时, 结识了桥畔柳下坊间善操琴筝的艺妓柳氏姐妹,从 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感旋涡。不久,柳氏姐姐病 故,妹妹柳萧萧与姜夔卿卿我我的爱恋故事继续延 续,这也为姜夔大量词作曲谱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 激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几年后的一天,得知此事的姜夔夫人,千里迢迢赶 到合肥,探访了这位令丈夫魂不守舍的风尘女子。 她被柳萧萧的美貌和才艺折服,以至于夸赞道: “果然是冰清玉洁,果然是品格超凡,果然是技 艺精湛,果然是才貌双全。”既然都爱着同一个 人,何不成为一家子呢?为了留住丈夫,也因喜 欢了这奇女子,姜夔夫人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主 动为丈夫纳柳萧萧为妾。可是柳萧萧毕竟是奇女 子,泪涟涟,意彷徨,痴情原是梦一场。“赤阑 桥啊!你是鹊桥还是断桥?我该举步向何方?自 古来妻妾满堂是纲常,琵琶女心中情与爱岂能分 享?”就在这天夜里,柳萧萧倚在赤阑桥上感慨 伤心无限,纵身跳入水中自尽。这一天正是柳萧 萧的生日,随着这位合肥姑娘的潸然离世,姜夔 的合肥浪漫情怀也释然而止
唐诗宋词选读
温庭筠
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一说形容女 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2)凄凄惨 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3)乍暖还(x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4)将息:调养 休息,保养安宁。(5)怎敌他:对付,抵挡。(6)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7)损:表示程度极高。 (8)堪摘:可,可摘。(9)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1·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1),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qī)(2)。乍暖还寒(3)时候,最难将息(4)。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5),晚来风急(6)?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7),如今有谁堪摘(8)?守着窗儿,独自怎生(9)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0),怎一个、愁字了得(11)!
目录
苏教版
鲁人版
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从军行杨炯 滕王阁王勃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颀 山居秋暝王维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1、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蜀道难 2、杜甫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4、长恨歌(白居易) 5、听颖师弹琴(韩愈) 6、李贺诗二首: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7、李商隐诗二首:锦瑟、无题 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 8、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
[实用参考]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docx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 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0002页 0037页 0081页 0209页 0270页 0286页 0319页 0436页 0492页 0503页 0554页 0574页 0626页 0645页 0693页 0695页 0737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苏教版高中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法探索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苏教版高中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教法探索
刘敬珍 ( 苏州市 新 区第一 中学 。 江 苏 苏州 2 1 5 0 1 1 )
【 摘 要】 苏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唐诗 宋词选读》 的教 学要 围绕“ 新课标” , 结合传 统教 学方法 , 在教 法上进行探 索。 本文结合教 学实践案
2 归 类和 延 弓
可依据江苏省《 考试说明》 的表述 , 将《 唐诗宋词选读》 的教学重点 分专项归类 。如“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 ” 、 “ 鉴赏作品的语言” 、 “ 赏析表达 技巧” 、 “ 评价作 品思想 内容” 等。 每一项下又可下列若干子项。 把《 唐诗 宋词选读》 中相关篇 目对号入座 , 这样 的归类鉴赏 . 知识点教学定位准 确. 可以强化应试能力 从诗歌内容 的角度来看 , 古典诗歌 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 送别类、 怀古类 、 思乡怀人类 、 战争或边塞类 、 闲适类 、 借景抒情类。可 以把《 唐诗宋词选读》 中的篇 目重新组合 , 进行归类教学 如“ 思乡怀人 类” 中可包括 : 《 春江花月夜》 、 《 商山早行》 、 《 长安晚秋》 等。 这样归类后 再鉴赏 , 诗歌的主旨就基本不会出现偏差 。 除了抓住 类别外 . 还要进行适当地拓展 . 新 旧知识延引结合 . 方能 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 到提高 。 如学习苏轼《 水龙吟》 ( 似 花还是非花 ) 须 结合章氏原词《 水龙吟》 , 鉴赏《 兵车行》 要延 引《 石壕吏》 。 诗 中有诗 , 诗 外有诗 . 以诗带诗 . 把相关 的诗词优化组合 . 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 感悟 , 又丰富拓展学 习内容 . 这是经典古诗文教学的共同特色。 除了诗词之 间延引外 . 诗词 与评论及诗句与诗句 间的延伸牵引 1 比较鉴赏 也值得关注 。 如品味姜夔《 扬州慢》 中的词句“ 过春风十里” , 必须联系 到杜牧《 赠别》 中的诗句 “ 春风 十里扬 州路 , 卷上珠帘 总不如” ; 解读辛 在唐诗宋词 的教学过 程中笔者发现 .用 比较法 可以让学生在题 弃疾 《 青玉案》 中的诗句 “ 众 里寻他千百 度 , 蓦然 回首 , 那人却 在灯火 材、 手法 、 语言、 风格等各个方面对诗词有进一 步的了解 。如学 了“ ‘ 龙 阑珊 处” 。 可 以研 究梁启超对 这几句 的评论 : “自怜 幽独 , 伤心 人别有 腾虎掷 ’ 的稼轩 词” 这个专题后 . 与“ ‘ 新天下耳 目’ 的东坡词” 进行 比较 怀抱 。 ” [ 3 1 这样 的延伸拓展 . 丰富 了课程 内容 . 开阔 了学生视野 , 给学生 后总结得出 :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 . 坦率 开朗的胸襟 . 形成 了 提 供 了更 广 阔 的思 考 空 间 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 辛 弃疾 的词 , 既表现出慷慨激 昂的感情 , 跃跃欲试 学 生 通 过 归类 和 延 引能 够 更 深 入 地感 悟作 品 的人 文 内涵 的雄心 . 又表现 出深沉 的苦 闷和报 国无 门的悲愤 . 形成了豪放而沉郁 的风格 即便是同属豪放派 . 通过 比较也能发现苏轼 与辛弃疾之 间的 3 单总结合 些微差别 . 这样就对辛 弃疾词 的豪放风格认识得比较透彻 结合诗人 的总体风格把握其单篇 作品 的鉴赏 教学, 这 是“ 单总结 除了 同一风格的诗人外 . 也可 以把不同风格诗人 的诗篇进行 比较 合” 的一种。 要让学生熟知唐宋两代代表诗人 的个人风格 : 杜甫的沉郁 阅读 。如把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的《 丑奴儿 ・ 少年不识愁滋 味》 和婉约派 顿挫 、 李 白的清新飘逸 、 白居易 的通俗易懂 、 杜牧的清健俊爽等 。全 面 词人李清照 的《 声声慢 ・ 寻寻觅觅》 放在一起 比较鉴 赏 , 两首词都是采 地 了解某一作家的思想与作 品的风格 . 系统地掌握某一题材 的作 品的 用欲 吐还 咽式 的抒情法 . 但 因为词人派别性别均 不同 . 抒发情感手法 主题 与表达 的技 巧 . 构 建诗 歌的知识 网络 . 这对 提高对这一诗人单篇 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诗歌 的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 的 如李 白是唐代伟大 的诗人 . 以“ 豪放飘 除了对诗人进行比较外 . 也可 以把抒写同样内容 的诗篇放在一起 逸” 而成为唐诗 中不可企及 的典范 。 了解李 白的个人风格后 . 再引导学 比较鉴 赏 。如辛 弃疾 的词《 青玉案 . 元夕》 和欧 阳修 的诗《 生查子 . 元 生体会 《 梦游 天姥 吟留别》 和《 将进酒》 的“ 豪放飘逸 ” 的诗美特点 以及 夕》 , 内的深沉感慨 . 这样学生 的理解就不容易 出现偏差 像这样 却在灯火 阑珊处” ; 一个却说 “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 对 比阅读后 . 结合性 的教学会使学生对李 白诗词 的风格掌握得更加牢 固 学生对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 的不 同也就有了深刻印象 这种单总结合的方法 . 很容 易使学生的知识形 成一个 经纬交织 的 除 了整首诗词外 . 还可 以把诗句放在一起 比较 鉴赏 在学了张先 网络 , 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做到系统化 , 要做到能力化 . 还需要 教师去搜 的《 天仙 子》 后, 学生 了解到 张先善 于在诗词 中运用 “ 影” 字, 其名 句 集整理, 去总结归纳 , 然后指导学生 。当然反过来教学 也是可 以的 , 即 “ 云破月来花 弄影” 让后 人赞叹不已 笔者让学生搜 集了其他写 “ 影” 这种方法 教师在平 的诗句 , 通过 比较鉴别 , 来体会“ 影” 字 的妙处 。学生搜集到 了这些 诗 通过单篇作 品的鉴赏教 学来把 握诗人 的总体 风格 ,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作业:
(选做其一)
1、选择一个词牌,尝试填词。以春天为 背景,抒发某种情感。(注意格律要求)
2、从柳词中的“烟”“柳”“黄 昏”“楼”等意象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 写一篇小论文。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 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 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 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 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品读“秋水”
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雨霖铃》词中 有一“千古俊句”,你认为是哪一句?“俊” 在哪里?
咏柳(一) 偎红倚翠欲如何?奉旨填词幽怨多。 万壑千岩行役处,平生心事未消磨。
咏柳(二) 暮雨秋风高柳衰,霜洲烟渚自徘徊。 良宵空负佳人泪,遥望帝都又一回。
咏柳(三) 露花倒影柳屯田,写景摹情彩笔妍。 休笑俚词兼柳尾,铺陈创体子瞻前。
少年游.秋水伊人
柳郎彩笔绘清秋,缱绻恁多愁。风 紧蝉乱,红销翠减,烟雨独凭楼。
品读“伊人”
根据三首词,续写句子:
伊人是执手相看的知己, 是 妆楼颙望的佳人,
是 —《雨霖铃》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在你眼中,他究竟是一个 什么样的形象?写诗评价,展 示诗作。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 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最新同步教案5.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最新同步教案《唐诗宋词选读春夜别友人等》教案5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教学方法:点拨与诵读教学过程:一、导入:1、由《登幽州台歌》引出诗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
)请同学讲出此首诗的作者――陈子昂。
抒发的感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特点―― 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2、诗人简介: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 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
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
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二、单读-齐读三、解读:.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
,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怀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⑪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⑫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⑬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⑭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⑮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⑯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⑰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⑱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⑲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苏教版高中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法探索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迄魏晋南北朝诗,至唐诗宋词达到巅峰。
《唐诗宋词选读》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
在这里选入的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豪情壮志之辞,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亦有“黯乡魂,追旅思”之羁旅思乡之作……其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
但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并尽情徜徉于这一美丽殿堂,感受唐诗宋词的无穷魅力,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就是要通过诗歌鉴赏的途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笔者围绕“新课标”,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特点,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唐诗宋词选读》教法上进行探索,总结如下。
1比较鉴赏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用比较法可以让学生在题材、手法、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对诗词有进一步的了解。
如学了“‘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这个专题后,与“‘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进行比较后总结得出: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即便是同属豪放派,通过比较也能发现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些微差别,这样就对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认识得比较透彻。
除了同一风格的诗人外,也可以把不同风格诗人的诗篇进行比较阅读。
如把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和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放在一起比较鉴赏,两首词都是采用欲吐还咽式的抒情法,但因为词人派别性别均不同,抒发情感手法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滕王阁——王勃※从军行——杨炯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