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全模型1

合集下载

第4章习题与解答

第4章习题与解答

第4章数据库和数据仓库4.1本章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它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已经成为人们存储数据、管理信息、共享资源的最先进最常用的技术。

认识和掌握有关的数据库技术对学好本课程具有重要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相关概念包括数据的组织层次、数据模型、信息模型、关系规范化等,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数据库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概念。

4.1.1 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一、数据的描述与组织(掌握)(一)三个世界1.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3.计算机世界(二)数据组织的层次1.数据项(字段)2.记录3.数据文件4.数据库二、数据库管理技术(一)数据管理的发展(了解)1.简单应用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二)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1.数据库系统(DBS)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2)数据库的操作功能(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4)数据库的维护功能(5)数据的存储管理三、数据模型(掌握)(一)信息模型(概念模型)1.信息模型的要素2.两个实体集之间联系的分类3.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二)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2.数据模型与信息模型的关系3.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2)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3)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三)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四)关系的规范化1.第一范式(1NF)2.第二范式(2NF)3.第三范式(3NF)五、数据库设计(掌握)(一)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二)数据库设计步骤六、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了解)(一)数据仓库1.数据仓库的概念2.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的区别3.数据仓库的特性4.数据仓库的基本结构5.数据仓库工具的组成(二)数据挖掘1.数据挖掘的概念2.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关系4.1.2 学习重点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三个世界即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的特点及区别与联系;2.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及数据库系统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关系的区别;3.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4.信息(概念)模型的要素、E-R模型的绘制方法;5.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与信息模型的关系、关系模型;6.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7.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4.2 教材习题与解答4.2.1 习题一、名词解释1.数据库2.记录3.DBMS4.DBS5.概念模式6.数据模型7.概念模型8.键或码9.数据操作10.1NF 11. 2NF 12.3NF 13.关系14.关系模式15.数据仓库16.数据挖掘二、简答题1. 数据库系统组织数据的特点是什么?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区别是什么?3. 数据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4.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6. 信息模型的要素有哪些?7. 试述概念模式在数据库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安全技术 第4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4章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1)

对称密码体制是从传统的简单换位发展而来的。其主 要特点是:加解密双方在加解密过程中要使用完全相 同或本质上等同(即从其中一个容易推出另一个)的 密钥,即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所以称为传 统密码体制或常规密钥密码体制,也可称之为私钥、 单钥或对称密码体制。其通信模型如图4.2所示。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密码技术概述 加密方法 密钥与密码破译方法 常用信息加密技术介绍 数据压缩
4.1 密码技术概述

密码技术包括密码算法设计、密码分析、安全 协议、身份认证、消息确认、数字签名、密钥 管理、密钥托管等。可以说密码技术是保护大 型通信网络上传输信息的惟一实现手段,是保 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它不仅能够保证机密 性信息的加密,而且能完成数字签名、身份验 证、系统安全等功能。所以,使用密码技术不 仅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而且可以保证信息 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信息被篡改、伪造和 假冒。
三种加密方式



链路加密方式:把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的每一位进行加密。不但对数 据报文正文加密,而且把路由信息、校验和等控制信息全部加密。所以, 当数据报文传输到某个中间节点时,必须被解密以获得路由信息和校验 和,进行路由选择、差错检测,然后再被加密,发送给下一个节点,直 到数据报文到达目的节点为止。目前一般网络通信安全主要采这种方式。 节点对节点加密方式:为了解决在节点中数据是明文的缺点,在中间节 点里装有用于加、解密的保护装置,即由这个装置来完成一个密钥向另 一个密钥的变换。因而,除了在保护装置里,即使在节点内也不会出现 明文。但是这种方式和链路加密方式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需要目 前的公共网络提供者配合,修改他们的交换节点,增加安全单元或保护 装置。 端对端加密方式:为了解决链路加密方式和节点对节点加密方式的不足, 人们提出了端对端加密方式,也称面向协议加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 由发送方加密的数据在没有到达最终目的地——接受节点之前不被解密。 加密解密只是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进行。因此,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按各 通信对象的要求改变加密密钥以及按应用程序进行密钥管理等,而且采 用此方式可以解决文件加密问题。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网络上的每个用 户可有不同的加密关键词,并且网络本身不需增添任何专门的加密设备; 缺点是每个系统必须有一个加密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管理加密关键词) 或者每个系统必须自己完成加密工作,当数据传输率是按兆位/秒的单位 计算时,加密任务的计算量是很大的。

信息安全(马建峰)第1-4章章 (4)

信息安全(马建峰)第1-4章章 (4)

第4章 网络基本安全防护
16
保证系统高度的可用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 针对网络和系统的攻击都是破坏系统的可用性,而不一定损害
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目前,保证系统可用性的研究还不够 充分,许多拒绝服务类型的攻击还很难防范。抗抵赖服务在许 多应用(如电子商务)中非常关键,它和数据源认证、数据完整 性紧密相关。
进程)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这都是导致传统操作系统的访问控 制模型很难用于网络环境。
第4章 网络基本安全防护
15
数据存储于传输的完整性是认证和访问控制有效性的重要 保证,比如,认证协议的设计一定要考虑认证信息在传输过程
中不被篡改;同时,访问控制又常常是实现数据存储完整性的 手段之一。与数据保密性相比,数据完整性的需求更为普遍。 数据保密性一般也要和数据完整性结合才能保证保密机制的有 效性。
实 体
管物 理
计算机安全 应用系统安全
安 全 管 理
Z 实体单元
图4-1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三维框架结构
第4章 网络基本安全防护
9
(3) 实体单元平面给出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各种高单元安全技术或安全系统也可以划分成这几个层次。
(4) 安全管理涉及所有协议层次、所有实体单元的安全服 务和安全机制管理。安全管理操作不是正常的通信业务,但为 正常通信所需的安全服务提供控制与管理机制,是各种安全机 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21
(2) 控制访问网点系统。防火墙还有能力控制对网点系统 的访问。例如,除了邮件服务器或信息服务器等特殊情况外,
网点可以防止外部对其主系统的访问。 (3) 集中安全性。防火墙闭合的安全边界保证可信网络和
不可信网络之间的流量只有通过防火墙才有可能实现,因此, 可以在防火墙设置唯一的策略管理,而不是分散到每个主机中。

管理学第4章ppt课件

管理学第4章ppt课件

案例
A公司是沿海地区某市一家电缆制造公司, 有员工2500人,公司效益一般。今年该市要 进行大规模电力系统改造,需要大量电缆。 该公司拿到了市政府的这笔大额订单,生产 一下子就红火起来。
小杨是公司质量中心从外省新招进来的大学 生,和所有到沿海来闯荡的年轻人一样, 小杨 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决定干出一番事业来。 由于生产任务繁忙,原定于3天的新员工入职 培训压缩为1天。
激发内部矛盾;
鼓舞士气,
晋升人员建立领
更快适应工作, 导威信困难;
降低招聘和培训 成本;
近亲繁殖造成思 维定势;
2.5 员工培训
(1)定义: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 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2)分类 按培训对象 -新员工和在职员工培训 按培训内容 -知识性、技能性和态度性培训
(2)招聘的程序
前提:人力资源规划、职位说明书与任 职资格说明书。
招募:招聘计划的制定与审批,招聘信 息发布,应聘者申请等
选拔:资格审查、初选、面试、测评、 体检、背景调查等
录用:初始安置、试用、正式录用 评估:招聘活动的效益与录用人员质量
评估
讨论:内部招聘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准确率高,
其他组织结构--网络结构
核心技术、部件 的制造能力
研究开发
广告代理商
管理群体
国外的工厂
拿佣金的 销售代表
2 人力资源管理HRM
2.1 人力资源管理含义 (1)HRM的内容 量的管理,就是人力和物力匹配。 质的管理,指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
理。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框架
一个基础-工作分析 两大系统:
-选人系统(人员规划、人员招聘) -用人系统(培训、考核、薪酬)

第4章SNMP网络管理模型

第4章SNMP网络管理模型

4 SNMP二级体系结构三级体系结构多Manager体系结构多Manager体系结构代理配备了Agent 实体的各类设备,如主机、网桥、路通过Get, Set and Trap 等在管理系统和对象间传递View 是允许管理站访问的一个MIB 子集。

MDB 是被管对象值的集合,是实际数据库管理站作为与管理员的接口,由专用设备构成,配置M 实体和一组管理应用程序。

网 络 管 理 — — 第 4 章 SNMP 网 络 管 理 模 型SNMP的协议基本原语GetRequest: 用于请求提取网管信息; GetNextRequest : 请求读取所有管理信息; SetRequest: 请求修改或设置管理信息; GetResponse: 对各种读取和修改管理信息的请求进行应答; Trap: 主动向管理站报告代理系统中发生的事件。

12网 络 管 理 — — 第 4 章 SNMP 网 络 管 理 模 型(3)陷阱引导的轮询初始化时,Manager轮询所有的Agent,读取关键 信息(如接口特性、作为基准的一些性能统计值即发 送和接收的分组的平均数) 。

一旦建立了基准,Manager将降低轮询频度。

而由 每个Agent通过Trap消息报告异常事件。

Manager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直接轮询报告事件 的Agent,对事件进行诊断或获取关于异常情况的 更多的信息。

13网 络 管 理 — — 第 4 章 SNMP 网 络 管 理 模 型4.2.2 三级组织模型代管体系结构14网 络 管 理 — — 第 4 章 SNMP 网 络 管 理 模 型RMON体系结构 管理者通过 RMON Probe 访问MO RMON Probe 对原始收据进 行预处理15网 络 管 理 — — 第 4 章 SNMP 网 络 管 理 模 型4.2.3 多Manager体系结构 当一个SNMP Agent 面向多个管理站 服务时,便构成了多Mannager体系 结构。

第4章数据库安全性_习题

第4章数据库安全性_习题

第4 章数据库安全性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

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3 .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 / TCSEC 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

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 )正式颁布的《DoD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伽sted Co 哪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简称TcsEc,又称桔皮书)。

(TDI / 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m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 又称紫皮书)。

在TDI 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 与TcsEc —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 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

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

4 .试述TcsEC ( TDI )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 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 ( TDI )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 ) 7个等级,依次是D 、C( CI , CZ )、B ( BI , BZ , B3 )、A ( AI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验 iiT 设 th I 中耶iiJFP 购化,保护专Mnwiind, F T 中讯仙)标记安亍琨护t LJ H I II I S VIIPI K 怙Tin”: 受控的“取A +F Fl 讪曲m 口主妄亍嘅护 f I H-HTrlhiftin Fiviirilv 」百4小出护仆恤wu]这些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 提供的安全保护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 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 善的保护能力。

《金融数据分析》第4章 GARCH模型

《金融数据分析》第4章 GARCH模型

的acf检验及可视化
> Box.test(r,lag=5,type='Ljung') #对收益率进行Box-Ljung白噪声检验
> Box.test(r,lag=10,type='Ljung')
> Box.test(abs(r),lag=5,type='Ljung')
> Box.test(abs(r),lag=10,type='Ljung')
➢ 从式(4.4)可几个大的“扰动”后会接着另一个大的“扰动”。同样,几个小的“扰动”后会接着另
一个小的“扰动”。
4.2.2 ARCH模型的性质
ARCH(1)模型的表达式为:
(4.5)
其中0 >0, 1 ≥0。
1. 的无条件方差
的无条件均值为0是显然的。 的无条件方差为:
2
➢ 因为 平稳并且( ) = 0,所以Var( ) = Var(−1 ) = (−1
计和运行规律,有助于全面把握我国外汇市场总体运行状况,增强我国金融服务实
体经济的信心。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波动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际贸
易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1波动率模型的特征及结构
4.2 ARCH模型
4.3 GARCH模型
目录
4.4 IGARCH模型
检验ARCH效应的方法主要有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和残差分析法两种。
1.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检验)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的原假设为0 :1 = ⋯ = = 0,备择假设为1 : ≠ 0 ,当拒绝原假设
时就表示存在ARCH效应。该检验等价于下面的线性回归中检验 = 0( = 1, … ,)的F统

《信息安全与技术》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与技术》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9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9学时总学分:1开课学期:参考教材:参考资料: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信息安全与技术》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选修课。

《信息安全与技术》要求学生在已完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开设。

2.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攻防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相关的攻击者及攻击技术、计算机恶意代码及防治、安全操作系统、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协议、VPN、系统容灾。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对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应对的安全手段有一个总体上的认知和把握。

素质目标:熟悉信息安全涉及的各领域知识,在将来工作中对信息系统需要的安全措施、安全方案能够有系统性的认知和恰当的设置或者使用。

3.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⑴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理论讲授。

⑵自学:一般了解的章节和延伸知识采用自学方式。

⑶习题及作业:每章均要留一定数量的作业。

⑷辅导、答疑:采取不定期辅导和答疑的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未能解决和消化的问题。

⑸实践环节:通过对扫描监听和攻击技术的两次共6学时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攻击技术的认知与体验,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⑹考试:课程设期末考试环节,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教学目标:掌握信息安全的体系结构和意义;掌握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概念,(1)了解各种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概念,了解信息安全的意义;(2)理解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意义和基本内容;(3)掌握信息安全基本要求和信息保障。

第四章 信息隐藏模型汇总

第四章  信息隐藏模型汇总

4.1.2 通信系统模型分析
在本小节中,重点从信息论的观点,揭示信息隐藏内在的性质,应用信息论描 述信息隐藏的嵌入,提取和检测模型,从而为研究信息隐藏的容量分析,极限 隐藏,以及指导设计隐藏算法提供坚实的基础,建立其信息论观点的理论模型, 先分析通信基本通信模型,然后提出隐写术通信模型,从而使隐写术的安全达 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下面首先介绍通信系统模型。 图4-2给出了一个传统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M是准备发送的信息,信道编码器 对信息M进行编码,准备发送,它将所有可能的信息映射为码字,后者从可以 在信道中传输的符号所组成的集合中选择得到。码字序列通常标记为X。标准 的通信模型如图4-2所示。
如图4.6所示,是最早的通信水印模型。如图4.7所示,是数字水印的边信息模型。
M M XN
SN
Y N N (yN | xN ) M
图4.6 早期的数字水印模型
M
M
X N A( y | x) Y N N ( y N | xN ) M
SN
KN
图4.7 数字水印的边信息通信模型
4.2 数字水印空间模型
根据信息隐藏活动的离散化特点,除了可以将数字水印看做是传统的通信模型之外, 最常见的还是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有时也称为空间模型。
空间模型对信息隐藏的对象和过程进行细化和抽象,根据信息隐藏活动离散化特征, 利用集合论和矩阵空间概念描述信息隐藏的基本问题。模型对信息隐藏各元素进行空 间概念表示,对信息隐藏过程进行空间转换描述。
信息隐藏原理及应用
第4章 信息隐藏模型
本章目标
在读完本章之后,你应该能够:
理解隐写术基本模型; 了解隐写术的安全模型; 理解隐写术模型所占有的理论意义; 理解数字水印模型; 理解感知模型。

第四章 风险管理

第四章 风险管理

五、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潜在后果:用风险量来表示。图示 评价风险潜在后果:用风险量来表示。
P P(概率) 概率) M L q 等风险量曲线 q VL H M L VH H M q(潜在损失) 潜在损失)
风险等级图
六、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步骤
1、收集资料:资料必须客观、可统计 收集资料:资料必须客观、 2、建立不确定性模型 3、对风险的潜在后果进行评价
(三)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
风 险 因
产生或增加
风 风 险 险 事
引起
损 失
产生


实际结果与 预期结果的 差异, 差异,即风 险
二、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后果分: 按风险的后果分: 纯风险:指只会造成损失而不会带来收益的风险。 纯风险:指只会造成损失而不会带来收益的风险。 投机风险:指既可能造成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投机风险:指既可能造成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二、风险识别的过程
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实 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 验论证等方式,在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分解的过程中, 验论证等方式,在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分解的过程中, 认识工程风险,建立工程风险清单。 认识工程风险,建立工程风险清单。
三、建设工程风险分解
建设工程风险分解是根据工程风险的相互关系将其 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使风险识别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使风险识别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核心工作。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核心工作。 分解工程风险的原则是由宏观到微观、由大系统到 分解工程风险的原则是由宏观到微观、 小系统、由总体到细节、层层分解。 小系统、由总体到细节、层层分解。 分解途径:目标维、时间维、结构维、因素维。 分解途径:目标维、时间维、结构维、因素维。有 时需要几种方法组合。 时需要几种方法组合。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第4章 泄漏源模型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第4章 泄漏源模型
源模型给出了流出速率、流出总量(总时间)和流出状态。 l 对存在多种源的过程、设备或工厂,需要多种源来描述
释放。 l 对不确定性问题,参数选择应针对释放速率和释放量
最大化,以确保设计是安全的。
4.1 源模型介绍
2、释放机理
l 大孔(瞬时释放,instantaneous release)——短时间内大 量释放,如储罐的超压爆炸、槽车倾覆等。
l 小孔(连续源释放,continuous release)→连续释放,有限
孔释放。
安全阀
裂纹
孔洞
裂纹
接头 孔洞
阀门(主体+垫片) 泵
裂开或 破裂的 管道
图4-2 各种类型有限孔释放
4.1 源模型介绍
物质的物理状态对释放机理的影响
气体/蒸汽 泄漏
PT>Pa,可 能闪蒸
Pa
蒸汽或两相 蒸汽/液体PT源自4.3 液体通过贮罐上的孔洞流出
孔洞在液面以下
hL处形成,液体经此 小孔流出。
无轴功,过程单元表
压为Pg,外部为大气 压,故ΔP=Pg。储罐 中液体流速为0。不 可压缩流体
At
Pg
u1 0 Ws 0
hL
u2 u P 1atm
A:泄漏面积
图4-5 过程容器上的小孔泄漏
4.3 液体通过贮罐上的孔洞流出
l Ws为轴功率(压力·长度);m为质量流速
4.2. 液体经过孔洞流出
l 对不可压缩液体,有
dP
P
(4-2)
对图4-4情形,无轴功,与基准面的高差可忽略,过程单元 表压为Pg,外部为大气压,故ΔP=Pg.
Δz=0,摩擦损失可由流出系数常数C1来代替,定义:
P
F
C12

2024ITIL第4章PPT课件

2024ITIL第4章PPT课件

ITIL第4章PPT课件contents •ITIL概述与基本原理•服务价值系统与价值链模型•服务组件与流程关系梳理•面向业务需求进行服务设计•持续改进机制建立与实践•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ITIL概述与基本原理ITIL发展历程及核心概念ITIL起源与发展ITIL核心概念阐述ITIL的核心概念和术语,如服务、价值、流程、实践等,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ITIL认知。

ITIL框架结构与价值体现ITIL框架结构ITIL价值体现IT服务管理原则及目标IT服务管理原则介绍IT服务管理的七大原则,包括以客户为中心、注重价值创造、强调流程化运作等,为学员提供正确的IT服务管理理念。

IT服务管理目标明确IT服务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IT服务效率、保障IT系统稳定运行等,为学员指明学习方向。

本章重点内容与学习目标重点内容学习目标02服务价值系统与价值链模型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服务价值服务组件服务价值系统组成要素价值链模型在IT 服务中应用01020304需求分析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提升服务价值策略和方法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组件管理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创新服务模式案例分析:成功实施价值提升方案案例背景介绍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面临的挑战和实施价值提升方案的动机。

方案设计与实施详细阐述企业如何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组件管理、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和创新服务模式等手段,成功提升服务价值。

实施效果评估对实施价值提升方案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服务效率、质量、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经验与启示总结案例企业在实施价值提升方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03服务组件与流程关系梳理提供单一联系点,负责事件接收、记录、初步分类与分派。

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负责事件的检测、记录、分类、调查、诊断和解决,确保事件得到迅速有效的处理。

分析问题根源,制定预防措施,减少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管理和维护配置项信息,确保配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第四版教学课件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第四版教学课件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31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2.控制、消除事故体系 控制、消除事故体系是指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得到最有 效的控制并消除的体系。这个体系首先要求生产系统应有 一定的容错和纠错功能。
32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3.减少事故损失体系 当事故难以控制和消除时,要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 失。这个体系主要是要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这两 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D)。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 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 、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5)伤害(A)。由于事故而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
10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五个因素,但每个因 素的含义与海因里希的都有不同。
(5)对人的行为有一定激励作用。
第三节
事故预防措施
44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一、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1.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 根据系统寿命阶段的特点,为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 可采用以下几种安全设计方法。
45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1)控制能量。 常用的能量控制方法有: 1)限制能量。 2)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 3)防止能量积聚。 4)控制能量释放。
18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在能量转移理论中,把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 值的能量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 的。
19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 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伤害及事故,主要取决于人所接 触的能量的大小、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力的集中程度 、受伤的部位及屏障设置的早晚等。

第4章结构化分析建模

第4章结构化分析建模
第4章结构化分析建模
4.1 系统分析的任务
2021/1/18
2
4.1.1 系统分析的依据
▪ 系统分析员要在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用户密切配合,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的 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详细掌握有关的工作流程,收集票据、账单、报表等资料,分析 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找出制约现行系统的“瓶颈”,确定新系统的逻辑功能,根据企 业的条件,找出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比较这些方案的投资和可能的收益。
▪ 组织结构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弄清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各部门之间的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信息资料的传递关系;物资流动关系与资金流动关系。此外,还应详细了解 各级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系统的要求等。
4.2.2 组织结构图
▪ 组织结构图是把组织分成若干部分,标明行政隶属关系后,补充其他关系的一种图表工具。 它是一种类树结构。
充订货。 ▪ ④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
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并通知车间领料。 ▪ ⑤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车间
领料通知
未批准 领料单
用料 流水账
领料单
库长
库存账
已批准 领料单
库工
入库单
▪ ③对象视图。对象视图是从对象基本处理要素的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其中对象是由相互关联的、在各个 系统层面上的处理要素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单元。如状态转换图、类图、协作图等。
▪ ④ 任务/岗位视图。任务/岗位视图是从活动的岗位和人员分配的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其中任务是由相互 关联的、从各个系统层面上的分配到各个岗位的活动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单元。如面向岗位的信息流图、 岗位功能图、工作对象图等。

第4章安全性评估准则TCSEC

第4章安全性评估准则TCSEC

计算机安全等级
1、D安全级 – 最低安全级,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整个系 统是不可信的 – 硬件无任何保障机制 – 操作系统容易受到侵害 – 无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 典型系统是MS-DOS
2、C1安全级——自主安全保护级 – 实现粗粒度的自主访问控制机制。 – 系统能把用户与数据隔离, – TCB通过账户、口令去确认用户身份 – 硬件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机制 – 通过拥有者自定义和控制,防止自己的数 据被别的用户破坏。 – 要求严格的测试和完善的文档资料。 这类系统适合于多个协作用户在同一个安全 级上处理数据的工作环境。
• 可信计算基(TCB) 是实现访问监控器的机制。它可以是一个 安全核、安全过滤器或整个可信计算机系 统。 • TCB支持安全策略 • 包括操作系统与安全相关的主要元素。
访问
主体 集合S 集合
控制 策略
目标 集合O
•TCB满足: * 处理每个主体(s)对目标(o)的每次访问 * 是抗篡改的 *足够小,便于分析、测试、验证与监控
• 隐蔽信道的最重要参数是带宽,可以传 递的信息量。例如,如果以一个文件的 存在与否作为隐蔽信道,那么该信道所 能传递的信息量为1个比特。 • 时钟信道的信息量可以正比与CPU时钟。 但时钟隐蔽信道很难检测。 • 消除隐蔽信道很困难,减少的代价也较 高。通常认为低于1比特的隐蔽信道是可 以接受的。
• 只有主体的敏感等级大于或等于客体的 敏感等级时,才允许该主体去读该客体, 而且该主体的信息访问类包含该客体中 信息访问类的全部内容。信息访问类中 所包含的信息是非等级性。 • 只有主体的敏感级不大于客体的敏感级 时,才允许该主体去写该客体,而且该 主体的信息访问类包含该客体中信息访 问类。

• 军用安全策略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它既 具有按非密、秘密、机密和绝密的等级 性级别的标记,又允许某个主体知道多 种级别信息组成的无等级性类别的信息。 对于强制性访问控制政策的模型是BellLaPadula模型,在该模型中要支持军用安 全策略。B1类系统对所有访问都要实现 这种模型,同时也支持有限的用户自主 访问控制功能。

《物联网信息安全》(桂小林版)(第4章)

《物联网信息安全》(桂小林版)(第4章)
入xi和输出f(x1,x2,…,xn),再没有任何其它多余信息。
如果假设有可信第三方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十分容易,
参与者只需要将自己的输入通过秘密通道传送给可信第三
方,由可信第三方计算这个函数,然后将结果广播给每一
个参与者即可。但是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让所有参与者
都信任的的可信第三方。
25
4.4 数据库隐私
究和使用。
Alice
Bob
数据发布
Cathy
Doug
数据接收者
数据收集
数据发布
20
4.4 数据库隐私
4.4.2 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
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扰动原始数据来实现隐私保护,扰动后的数据
满足:
攻击者不能发现真实的原始数据。
经过失真处理后的数据要能够保持某些性质不变
21
4.4 数据库隐私
5
4.1 隐私的定义
什么是隐私?
狭义的隐私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而不包括商业秘密在内
的个人秘密。
广义隐私的主体是自然人与法人,客体包括商业秘密。
简单来说,隐私就是个人、机构或组织等实体不愿意被
外部世界知晓的信息。在具体应用中,隐私为数据拥有
者不愿意被披露的敏感信息,包括敏感数据以及数据所
表征的特性,如个人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宗教信仰
4.2 {ID,A1,A2,…,An}←{ID,A1*,A2*,…,An*}
4.3 用Ki加密{ID,A1*,A2*,…,An*}并传递给另一站点;
4.4 用Ki加密另一站点加密的泛化数据并回传;
4.5 根据两个站点加密后的ID值对数据进行匹配,构建经K1和K2加密后的数据表T*{ID,A1*,A2*,…,An*,

物联网安全技术第4章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物联网安全技术第4章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4.Wormhole攻击 Wormhole攻击通常需要两个恶意节点相互串通,合谋进 行攻击。一般情况下,一个恶意节点位于Sink节点附近,另 一个恶意节点距离Sink节点较远,较远的那个节点声称自己 和Sink节点附近的节点可以建立低时延、高带宽的链路,从 而吸引周围节点将其数据包发送到它这里。在这种情况下, 远离Sink节点的那个恶意节点其实也是一个Sinkhole。该攻 击常和其他攻击,如选择转发等手段结合进行。 5.Hello泛洪攻击 很多路由协议需要物联网感知节点定时发送Hello包, 以声明自己是它们的邻居节点。但是一个较强的恶意节点以 足够大的功率广播Hello包时,收到该包的节点会认为这个 恶意节点是它们的邻居。在以后的路由中,这些节点很可能 会使用这条到此节点的路径,向恶意节点发送数据包。 针对进攻者的攻击行为,物联网的感知节点可以采取各 种主动和被动的防御措施。主动防御指在网络遭受攻击以前, 节点为防范攻击采取的措施,例如对发送的数据加密认证,
布置区域的物理安全无法保证物联网的感知节点通常散布在无人区域因为其工作空间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节点很可能遭到物理上或逻辑上的破坏或者俘获所以物联网感知层安全设计中必须考虑及时撤除网络中恶意篡改节点的问题以及由于恶意篡改节点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即因为该节点的恶意篡改导致更多节点被破坏最终导致整个网络被恶意篡改或者失效
线电管理规定,在个人电子设备的扫描探测段不需要进行加 密,如光学存储介质使用激光、条码与扫描头之间的激光, 以及主动或被动式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进行加密。 大多数国家要比美国弱得多,从近年美国参与的波斯湾 战争、波黑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来看,美国军事上和政治上都 无意隐藏其进攻的动机,相反在战前都是在大张旗鼓地调兵 遣将,大规模地运送物资。美国不但不再以对手知道自己的 物流信息,相反还主动发布这些信息,使对手产生恐惧心理, 希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是基于美国军事、经济 和技术均大幅度领先对手,而军队又极度依赖技术的前提下 采用的合理策略。 但是对于落后的国家而言,却不能掉以轻心。在可以预 见的将来,我国面临的主要战争威胁仍然来源于周边国家。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技术、经济和军事力量并不占有绝对 优势。不管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隐藏真实意图,保持军事行 动的突然性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CCNA第四章答案

CCNA第四章答案

第4章1 网络接入层1OSI 模型的哪一层负责指定特定介质类型使用的封装方法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封装是数据链路层的一种功能。

不同介质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封装。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2 points for Option 30 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22 2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描述了物理层的信令?异步发送信号意味着无需时钟信号即可传输信号.在信令中 1 始终代表电压0 始终代表没有电压.无线编码包括发送一系列点击来划定帧。

信令是一种将数据流转换成预定义代码的方法.除了表示是否存在电压外也可使用许多方法在铜缆上表示0 或1 信号。

无线网络技术的运行频率远远超出人类可听的范围并且不使用点击。

编码或线路编码是一种将数据位流转换为预定义代码的方法.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2 points for Option 10 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23 3 下列哪两项是物理层协议使用帧编码技术的原因请选择两项。

降低介质上的冲突数量甄别数据位和控制位提供更好的介质错误校正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提高介质吞吐量编码技术可将数据位流转换为发送方和接收方都能识别的预定义代码。

使用预定义模式有助于区别控制位和数据位并提供良好的介质错误检测.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Option 2 and Option 4 are correct。

1 point for each correct option.20 points if more options are selected than required.44 快速以太网的吞吐量为80 Mb/s.同一时期用于建立会话、确认和封装的流量开销是15 Mb/s.该网络的实际吞吐量是多少15 Mb/s95 Mb/s55 Mb/s65 Mb/s80 Mb/s实际吞吐量就是给定时间内传输的可用数据吞吐量减去用于建立会话、确认和封装的流量开销后的结果.因此如果吞吐量为80Mb/s而流量开销为15 Mb/s则实际吞吐量为80 - 15 = 65 Mb/s.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2 points for Option 40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255 网络管理员发现一些新安装的以太网电缆传输的数据信号损坏和失真.新的布线接近天花板上的荧光灯和电子设备。

信息安全工程师模拟题库 第 4 章:网络安全体系和网络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工程师模拟题库 第 4 章:网络安全体系和网络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工程师模拟题库第 4 章:网络安全体系和网络安全模型1. 网络安全体系的特征中的()特性是指具有动态演变机制,能够适应网络安全威胁的变化和需求。

A. 整体性B. 协同性C. 过程性D. 适应性2. 关于 BLP 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安全特性主体只能向下读,不能向上读B. *特性主体只能向上写,不能向下写C. 在一个访问类中,仅有单一的安全级,而范畴可以包含多个D. BLP 模型用于确保网络安全体系的完整性3. 关于 BLP 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LP 模型有两个特性∶简单安全特性、*特性B. 信息流只向高级别的客体方向流动C. 高级别的主体不可以读取低级别的主体信息D. BLP 机密性模型可用于实现军事安全策略4. 关于 BiBa 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iBa 模型可以上写下读B. BiBa 模型主要用于防止非授权修改系统信息C. BiBa 模型主要保护系统的信息完整性D. BiBa 具有三个安全特性:简单安全特性、"特性、调用特性5. 以下不属于信息保障模型分类的是()。

A. PDRR 模型B. 信息流模型C. P2DR 模型D. WPDRRC 模型6. P2DR 模型的要素由策略、防护、检测、()构成。

A. 恢复B. 响应C. 处置D. 反馈7. 能力成熟度模型级别分为五级,其中()是具备主动、非体系化的过程。

A. 1 级-非正式执行B. 2 级-计划跟踪C. 3 级-充分定义D. 4 级-量化控制8. SSE-CMM 是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不包括()。

A. 工程过程类B. 项目过程类C. 组织过程类D. 技术过程类9. SSE-CMM 工程过程类的过程列表中,()属于保证过程。

A. PA11-核实和确认安全B. PA10-明确安全需求C. PA09-提供安全输入D. PA08-监控安全态势10. 软件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中 CMM3 级的过程内容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安全模型
4.4.1 安全模型概述 安全模型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它是精确的,无歧义的 (2) 它是简单的,抽象,也是易于理解的 (3) 它仅涉及安全性质,不过分限制系统的 功能与实现
4.4.1 安全模型概述
非形式化的安全模型
形式化的安全模型
4.4.1 安全模型概述
一 非形式化的安全模型 它是用自然语言对系统的安全需求 进行描述,这种描述方法直观,易于理解, 但不够严谨,容易产生歧异,并且不简洁. 对于安全性要求不高,或改造一个已 存在的系统,增强其安全性时,可以使用这 种描述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6)give-read/write/append/execute : ρ6(RK, v) ≡ if σ1≠sλ∈S or γ ≠g or (x ≠r,w,a and e) or σ2= Ф then ρ6(RK, v) = (? ,v) if x或c 不是 Mλj的元素 then ρ6(RK, v) = (no ,v) else ρ6(RK, v) =(yes , (b , M⊕[x]λj, f) )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10)delete-object : ρ10(RK, v) ≡ if σ1≠ Ф or γ ≠d or σ2= Ф or x ≠ Ф then ρ10(RK, v) = (? ,v) if c 不是 Mij的元素 then ρ10(RK, v) = (no ,v) else ρ10(RK, v) =(yes , (b, M ◎ [r,w,a,c,e]ij,1≤i≤n , f) )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4)get-write: ρ4(RK, v) ≡ if σ1≠Ф or γ ≠g or x ≠w or σ2= Ф then ρ4(RK, v) = (? ,v) if w ∉ Mij or (f1(si) < f2(oj)orf3(si)不包含f4(oj) ρ4(RK, v) = (no ,v) then
if Uρ4={o|o∈b(si:r)and[f2(oj)<f2(o) or f4(oj)不包含 f4(o)的子集]} ∪{o|o∈b(si: a)and[f2(oj)>f2(o) or f4(oj)不是 f4(o)的子集]} ∪{o|o∈b(si: w)and[f2(oj) ≠f2(o) or f4(oj) ≠ f4(o)]} = Ф then ρ4(RK, v) =(yes , (b ∪{(si,oj,r)} ,M, f) ) else ρ4(RK, v) = (no ,v) end
if x或c 不是 Mλj的元素 then ρ7(RK, v) = (no ,v) else ρ7(RK, v) =(yes , b – {(si,oj,x)} , M ◎ [x]ij, f) )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8)change-f : ρ8(RK, v) ≡ if σ1≠ Ф or γ ≠c or σ2 ≠Ф or (x不是F的元素) then ρ8(RK, v) = (? ,v) if f1* ≠f1 or f3* f3 or [f2*(oj) ≠ f2(oj) or f4*(oj) ≠ f4(oj) for some j∈A(m)] then ρ8(RK, v) = (no ,v) else ρ8(RK, v) =(yes , (b, M, f*) ) end
F = CS×CO×PKS×PKO 是4个集合的笛卡儿积
CS = {f1|f1: S → C} CO = {f2|f2: O → C} PKS = {f3|f3: S → PK} f1给出系统中每个主体的密级 f2给出系统中每个客体的密级 f3给出系统中每个主体的部门集 (即范畴) f4给出系统中每个客体的部门集
(1)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三 安全特性 (安全策略)
(2) 简单安全性 状态v = (b, M ,f) 满足简单安全性 iff 对任意的(s ,o ,x) ∈b, 有 (ⅰ) x = e 或 x = a 或 x = c 或 (ⅱ) (x=r 或 x=w) 且( f1(s) ≧f2(o) , f3(s) ⊇ f4 (o) )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9)create-object: ρ9(RK, v) ≡ if σ1≠ Ф or γ ≠c or σ2 =Ф or (x ≠e and Ф) then ρ9(RK, v) = (? ,v) if j∈A(m) then ρ9(RK, v) = (no ,v) if x= Ф then ρ9(RK, v) =(yes , (b , M⊕[r,x,a,c]ij, f) ) else ρ9(RK, v) =(yes , (b , M⊕[r,x,a,c,e]ij, f) )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5)release-read/write/append/execute : ρ5(RK, v) ≡ if σ1≠Ф or γ ≠r or (x ≠r,w,a and e) or σ2= Ф then ρ5(RK, v) = (? ,v) else ρ4(RK, v) =(yes , (b -{(si,oj,x)} ,M, f) )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六 系统的定义
1.R×D×V×V={(r K,dm,v*,v) | rK∈R,dm∈D,v*,v∈V} 即,任意一个请求,任意一个结果(判断)和任意两 个状态都可组成一个上述的有序四元组,这些有序四 元组便构成集合R×D×V×V。 2.设ω={P1,P2,…Ps}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定义W(ω)是 R×D×V×V的子集. ⑴(rk ,?,v,v)∈W(ω) iff对每个i,1≤i≤s,Pi(rk,v)=(?,v) ⑵(rk ,error,v,v)∈W(ω) iff存在i1,i2,1≤i1,i2≤s,使得 对于任意的v*∈V有Pi1(rk,v)不等于(?,v*)且Pi2(rk,v)不等 于(?,v*)。
4.4.1 安全模型概述
二 形式化的安全模型 它使用数学符号精确描述系统的安 全需求,这种描述方法较非形式化描述方 法显得抽象和较难理解,但这种描述方法 的最大优点是简洁,准确,严谨,不会出现 歧义,并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化的验证或证 明.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一 模型的基本元素 S = {s1,s2, …,sn} 主体的集合 O = {o1,o2, …,on} 客体的集合 C = {c1,c2, …,cn} 主体或客体的密级 (元素之间为偏序关系c1<c2<…<cq) K = {k1,k2, …,kn} 部门或类别的集合 A = {r ,w ,e ,a ,c} 访问属性集 (r:只读 w:读/写 e:执行 a:添加 c:控制)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四 请求 R = S+×RA× S+×O×X 是主体请求集,其中: S+=S∪{Ф},X=A ∪ {Ф} ∪F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系统状态的转换由一组规则定义,一个 规则定义为函数ρ:R×V→D×V。 BLP模型定义了10条基本规则,这些规则 规定了当主体向系统发出访问请求时, 系统应如何进行安全性检查。我们下面 逐条介绍。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1)get-read ρ1(RK, v) ≡
if σ1≠Ф or γ ≠g or x ≠r or σ2= Ф then ρ1(RK, v) = (? ,v) if r ∉ Mij or (f1(si) <f2(oj)orf3(si)不包含f4(oj) ρ1(RK, v) = (no ,v) if Uρ1={o|o∈b(si:w, a)and[f2(oj)>f2(o) or f4(oj)不是 f4(o)的子集]}= Ф then ρ1(RK, v) =(yes ,{b ∪(si,oj,r)} ,M, f) else then
(PK=2k= {H| H ⊆k})
PKO ={f4|f4: S → PK}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二 系统状态
V = P(S×O×A) ×U×F ( P(S×O×A) = 2 (S×O×A) ) 是系统状态的集合. V中的元素v=(b, M ,f)表示系统的某个状态. 其中: b∈ P(S×O×A), 即: b ⊆ S ×O× A 是当前访问集
ρ1(RK, v) = (no ,v)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2)get-append ρ2(RK, v) ≡ if σ1≠Ф or γ ≠g or x ≠a or σ2= Ф then ρ2(RK, v) = (? ,v) if a ∈ Mij then ρ2(RK, v) = (no ,v) if Uρ2={o|o∈b(si:r, w)and[f2(oj)>f2(o) or f4(oj)不包含 f4(o)]}= Ф then ρ2(RK, v) =(yes ,{b ∪(si,oj,a)} ,M, f) else ρ2(RK, v) = (no ,v) end
4.4.2 Bell-La Padula 安全模型
五 状态转换规则
(7)rescind-read/write/append/execute : ρ7(RK, v) ≡ if σ1≠sλ∈S or γ ≠r or (x ≠r,w,a and e) or σ2= 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