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前两章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XXX教案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任课教师:未提供教研室:教育技术学院:XXX第1次课2学时章节:绪论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一、介绍总授课内容本课程将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论、视觉媒体的原理和使用、听觉媒体的原理和使用、视听媒体的原理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之一:PowerPoint、教学设计理论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音视频数字素材采集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之二: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等内容。

二、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课堂讨论、网络交互)、任务驱动(活动教学)和实验等方式进行授课。

三、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将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等,总结性评价将包括期末考试和作品(论文、课件等)。

四、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本节课将介绍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电化教育等内容。

教学方法将采用讲解和幻灯片演示,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

作业要求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并制作一个关于教育技术概念的PPT。

参考资料:《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XXX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次课2学时章节: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一、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介绍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育理论和研究理论。

其中,视听教育理论将介绍XXX的经验之塔,研究理论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内容。

教学方法将采用讲解和幻灯片演示,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

作业要求学生了解视听教育理论和研究理论,并制作一个关于这些理论的PPT。

参考资料:《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XXX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教育技术的误解。

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中,重点讲解现代教学环境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中,着重介绍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各个主要的知识点的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现代教育技术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参考资料

第一章1.教育技术的定义(名解)广义的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结。

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狭义的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2.AECT94定义/05定义(名解)AECT94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形态:理论与实践。

研究目的:为了促进学习。

研究对象:有关的过程和资源。

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AECT05定义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研究范畴:创造,使用和管理。

研究对象:技术过程和资源。

研究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研究形态: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填空)(1)学习理论(2)传播学理论(3)媒体教学理论(4)系统科学理论4.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填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迷笼也叫猫笼实验{优:技能训练,行为矫正。

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斯金纳){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斯基)5.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简答)(1)行为主义(学习是新旧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①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②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③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2)认知主义(①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②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得来的①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②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③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6.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简答)(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2)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3)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4)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更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7.传播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简答)8.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填空)(1)课堂教学(2)远程教育(3)企业培训9.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填空)(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0.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填空)(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及方法[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1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论述)(1)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形式(3)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第二章1.教育设计的概念(名解)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1-2章学习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1-2章学习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1-2章目录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教育技术的概念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演变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技术定义四、教育技术相关概念辨析第二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二、教学理论三、传播理论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变革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第二章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第一节现代教学媒体一、教学媒体的概念及分类二、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三、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应用第二节现代教育环境一、现代教育环境的概念二、现代教育环境教学功能第三节现代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一、校园网二、多媒体教室三、网络技术四、数字图书馆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教育技术的概念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演变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分为三条脉络:一是早期的个别化教学,经历程序教学,最后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发端于直观,经历视觉教学运动,视听教学运动,最终形成的媒体教学;三是由经验性的教学系统方法发展形成的教学系统开发和设计。

(一)直观教学阶段(20世纪初-20年代)(二)视觉教学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三)视听教学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四)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五)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0年6月25日,全美教育协会的视听教学部正式更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早期,我国的教育技术称为“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创的名称,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中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

1919年,我国的教育工作开始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

我国的电化教育分为两个阶段:视听教育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

(一)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在视听教育阶段,电教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是:投影、录音、电视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大纲第一章技术与教育1.1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1.1.1 对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

(3点)P2-31.1.2在教育领域中对技术应用的不同态度: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主要观点(P3)1.2 教育技术发展的三阶段:(1)视觉教育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媒体: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

(2)视听教育与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媒体: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电视等。

(3)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1.2.1 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

(重点)1.2.2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后)我国教育技术在“电化教育”的名义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P8第四段)。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概念。

1.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1.3.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4点)(重点)P9-10。

1.3.2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作用(或重要性),(4点)。

(重点)P10-11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2.1 传播理论2.1.1 传播的概念及其三种分类(P18)2.1.2 传播的主要模式:(1)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的内容及其对传播学、大众传播等的影响。

(P19)(2)香农——韦弗提出的传播的数学模式(图2-1)。

(P20)(3)贝罗的SMCR传播模式的四要素、主要内容(结合图2-3复习)(重点)。

贝罗的SMCR传播模式所有模式中与教育联系最紧密的传播模式。

(P21)2.1.3 教育传播的概念(P21)2.2 学习理论2.2.1 学习理论的两大基本阵营(p24)2.2.2 教育技术的学习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理解(P28第一段)。

(重点)2.3 教学理论2.3.1 如何理解教学:教学的概念(P30)、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其本质(P30)。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信息时代的教育传统教育①教育目标:创新型、能力本位型;知识型、学科本位型②教学环境: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以学校、教室为中心③教师地位: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④教学方式:灵活便捷的个性化教学,混合教学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说教性讲授⑤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依靠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⑥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很少改变⑦教学资源:以书本、电子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为主以书本为主⑧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⑨教育制度: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学校教学,仅针对在校学生2、AECT的定义:“1994”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一个目标),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两大对象)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两种性质)。

启示:1、理论与实践并重2、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3、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4、信息化教育定义: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5、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关注的主要是与先进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是教育技术的BA广义定义 B AECT94定义 C AECT2005定义 D国际定义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CA 学习B 实践C 评价D 改善3、A4、AECT2005定义的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不包含以下的CA 创造B 使用C 评价 D管理5、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AA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B 学习态度C 学习结果D 学习动机6、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不包括CA 开发B 利用C 分析 D评价7、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A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教育过程D 实践过程8、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A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A 有形技术、无形技术B 人文、技术C 硬件应用、软件应用 D媒体环境、知识态度9、教育技术是一门C的学科A 理论B 实践C 理论与实践并用 D理论与实践分开10、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C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变革.A 网络技术B 多媒体技术C 现代教育技术 D信息技术11、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C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C.教学资源的利用D.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12、大约在C.“现代教育技术”一词开始在我国使用,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个概念.A 20世纪70年代初期B 20世纪70年代中期C 20世纪70年代末期D 20世纪80年代初期13、AECT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B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 定义B开发C 设计 D拓展1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A 获取知识能力B 信息应用能力C 获取信息能力 D科学研究能力15、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A更名为“教育技术”A电化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C数字技术 D计算机辅助教育16、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DA视频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17、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C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C、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语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8、B年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A 1997B 2004C 2008D 201419、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D年对教育技术做出了定义,是目前国际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也是我国大多数教育技术学教科书所采用的定义A 1972 B1973 C 1977 D 199420、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1920到1968年对应DA萌芽阶段 B初步发展阶段C全面发展阶段 D电化教育发展阶段21、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二十世纪初到七十年代至今对应BA视听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22、C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A 二十世纪以前B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3、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B下的二级学科A理学 B教育学 C工学 D文学2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是C,在国外听教育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运用幻灯广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A 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30—50年代C 20世纪20—50年代 D20世纪60—70年代25、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国外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以C媒体的介入为标志A有声电影、录音 B 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C电视、电子计算机、程序教学 D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26、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早期被称为CA电视教育 B函授教育 C电化教育 D电影教育27、电子出版物得到广泛应用,教学信息也以超文本组织结构方式呈现这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什么趋势DA网络化 B智能化 C多元化 D多媒体化28、根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的教育教学技术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B的理论与实践A开发、利用、管理、评价、设计B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C利用、设计、开发、管理、评价D管理、设计、开发、利用、评价29、下列教育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CA教育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B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的媒体C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30、教育技术领域最核心的内容是BA教育媒体 B教学设计 C计算机教育应用 D教学研究方法31、现代的学校不仅是全日制学校、面授学校等有形的学校,还有教育学校、网络学校等无形的学校,这体现了哪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DA现代教育观 B现代师生观 C现代人才观 D现代学校观32、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细化不包括DA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的改革3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不包括BA 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 B教育技术的改革.C.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技术,34.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AA 传统教育技术 B.现代教育技术.C.多媒体教育技术 D 媒休教育技术.3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A 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36.教师信息素养不包括CA 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C.情商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37.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是AA 教师办公环境 B.网络教学环境C移动学习环境 D.多媒体教学环境、二、多选题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概括为ABCDA 媒体技术能力 B.信息应用能力.C.教学实践能力D.评价研究能力2 教育技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包括ABCDA 提高教学质量B 改善教学效果C 提高技学效率D 扩大教学规模+3.与1994 定义相比.ACE 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ABCDA 领城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B.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C.研究对向定为“促进学D.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资源的开发4.下列哪几项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ABCDA资源的开发 B.教学的设计 C资源的评价 D资源的运用.5.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 基本信息素养B 多媒体素养C网络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定义的主要贡献ABCDA 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展到企业绩效领域B.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C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D.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符色和工作重点.7.随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A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B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的研究C.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要研究D.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E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主拟化.8.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设计主要包括ABCDA 教学系统设计B 信息设计C教学策略设计 D学习者特征分析.9.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BC阶段.A 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B.电化教育发展阶段C 全面发展阶段 D视听传播阶段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ACA学习过程 B教学策略 C学习资源 D 信息设计.11 从AEC 11994定义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文践并里的学科.B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象.C 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个层面.D.学资源是优化学过程的必要条件.一12.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C网络素养 D.课程整合素养1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包括ABCA 视听教育的理论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技术.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 教育技术的改革14.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 ABCD教育技术体系A 语言技术B 系统技术 C.媒体技术 D 直观教育技术15.信息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ABCDA.数字化B.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16.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CDA 数字化 B.多媒体化 C资原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17.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ABDA网络化 B智能化 C数字化 D虚拟化18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促进教学方式的发展ACA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资源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19 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ABC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A 教师教学观B 学生学习观 C.学校办学观 D 学校发展观20 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体现在ABCDA提高教学质量 B改善教学效果C.提高教学效率D.扩大教学规模.21.教师信息素养包括ABCDA 基本信息素养B 多媒体袁养C 网络素养D 课程空合素养22 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含哪些 ABCDA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B 网络教学环境C.移动学习环境 D 多媒体教学环境三、填空题1、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大类.4、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5、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6、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7、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8、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信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9、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10、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 .11、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包含语言技术、直观教学技术、系统技术、媒体技术在内的教育技术体系.12、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传统教育技术 .13、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14、信息化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1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1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21世纪30-50年代.17、直观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以前18、视觉教育阶段的时间20世纪初至30年代19、视听传播阶段的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0、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2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两个阶段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教育技术全面发展阶段22、教育技术从哪三方面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学校办学观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23、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四、判断题1.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2.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4.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文学下的二级学科.×5.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70年代至今对应教育技术阶段.√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是20世纪50-60年代.×7.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终身学习.√8.教师应具备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9.教育技术能力不是教师基本要求.×10.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教师“教”的方法.√11.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学生“学”的方法.√12.教育技术的定义只有ACET1994版×13.ACET1994定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4.ACET1994定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5.教育技术的手段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16.教育技术的目标不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17.信息化教育是以传统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18.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需要科学化、专业化,不能只看重分.√19.远程教育使教学活动不受时空、教材和媒体的限制,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20.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五、简答题1、教育技术的ACET1994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研究内容答: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5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第二章学习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理论是教学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流派是C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2、把学习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的认识DA、戴尔B、奥苏贝尔C、加涅D、布卢姆3、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B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教学资源B、学习者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4、C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A、香农B、麦克卢汉C、戴尔D、施拉姆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A、语言符号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D、设计的经验6“经验之塔”理论强调的是D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给学习者的刺激7、“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A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8、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A、CMIB、CADC、CAID、CAM9、1948年B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香农B、拉斯威尔C、贝罗D、戴尔10、传播过程是以中国信息传送和B的过程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11、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符号和D A.符号B.图形符号C、目视符号D、文字符号12、人们构图时往往将主题放在视觉A以突出主题.A、重心位置B、左边位置C、游遍位置D、靠上或靠下位置13、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在人们视觉心理产生不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粗线弱、细线强B、浓线轻、淡线重C、实线静、虚线动D、没有正确答案14、根据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心理反应或联想,可以将颜色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下列颜色中,D属于冷色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15、B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A、戴尔B、斯金纳C、克劳德D、加涅16、A通过“饿猫打开谜箱”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17、在教育技术领域,B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18、A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有外在的“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是刺激----反应的联结.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信息加工1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其中“顿悟说”是由其代表人物A 提出的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0、B的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积极的意义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2、C根据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九段教学法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3、学习理论的新取向----连通主义学习理论是由D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加涅D、乔治.西蒙斯24、提出强化理论的是BA、布鲁纳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25、提出试误理论的是DA、斯金纳B、华生C、布鲁纳D、桑代克26、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认知理论优于行为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优于认知主义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由于行为主义理论D、不同的理论优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优劣之分27、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A.A、促进迁移原则B、小步子原则C、及时强化原则D、积极反应原则28、以下那位学者提出程序教学法A.A、斯金纳B、布鲁纳C、桑代克D、维特罗克29、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A.A、程序教学B、试误法C、建构主义理论D、认知—发现理论30、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B.A、学生的保姆B、学生的帮助者C、知识的传播者D、学生的家31、人们的想象力会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这种现象称为B.A、视觉里重心的右撇B、心理趋合C、画面均衡D、画面统一32、斯皮罗认为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原则是C.A、抛描式教学B、自上而下的教学C、随机通达教学D、支架式教学33、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B.A、学习是认知、发现B、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D、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3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B.A、建构主义理论B、强化理论C、认知主义理论D、试误理论35、视觉重心的右撇现象是指B.A、人的视觉会使画面趋于平衡B、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右边重些C、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左边重一些D、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右边部分36、在经验之塔中,塔的底部是C.A、设计的经验B、参与演戏C、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D、观摩示范37、在经验之塔中,参与演戏是属于B.A、抽象的经验B、做的经验C、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38、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以接受的信息内容的过程一般称为A.A、译码B、反馈C、编码D、信道39、教师教学时,以不同的媒体呈现同一个概念,以便学生能完整的理解该概念,是遵循了哪条传播效果原理B.A、共同经验原理B、重复作用原理C、信息来源原理D、抽象层次原理40、“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B.A、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重要B、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具体C、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抽象D、上层的经验比下层的经验重要41、编码的过程是BA、信息转化为符号B、信息转化为信号C、符号转化为信号D、信号转化为符号二、多项选择题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BCD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2、认知主义学习的代表人物有ACDA、柯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3、经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D是学习环境的主要因素A、情境B、协作C、绘画D、意义建构4、新建构主义与经典建构主义相比,主要有一下ABCD几个方向的不同A、考虑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特征B、强调网络时代,会搜索就会学习C、注重“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D、强调学习创新观5、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BCDA、多做练习B、问题情境C、假设与检验D、整合与应用6、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大致步骤有ABCDA、呈现先行组织者B、呈现学习内容C、知识的整合协调D、应用7、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程序,他的结构应与人的任何活动的一般结构相似,即应遵循ABCD这些步骤A、任务B、内容C、形式D、方法8、人的视觉心理包括了ABCA、心理趋合B、画面均衡C、视觉重心D、视觉范围9、人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ABD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10、影响信息的因素有ABCDA.、符号B、内容C、处理D、通道11、教育传播要素包括ABCDA.、教育者和被教育者B、教育信息C、通道和媒体D、传播环境12、教育的传播基本方式有ABCDA、自学传播B、个别传播C、课堂传播D、远程传播13、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包括ABCDA、共同经验原理B、抽象层次原理C、重复作用原理D、信息来源原理14、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BCDA、平衡原理B、反馈原理C、有序原理D、整体原理15“经验之塔”中,底层“做的经验”包括了ABCA、有目的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参观展览16、“经验之塔”中、顶层“抽象的经验”包括了ABCA、视觉符号B、静态图形C、言语符号D、观摩演示17、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ABD的科学A、模式B、原理C、信息D、规律18、贝罗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ABCD等基本要素A、信源B、信息C、通道D、受传者19、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ABCDA、及时强化原则B、低错误率原则C、小步子原则D、积极反应原则三、填空题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CAI2、“经验之塔”理论是由美国的教育学家戴尔提出来的.3、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交换的过程.4、斯金纳最早提出了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5、布鲁纳认知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6、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响度、音调、音色.7、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8、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信息、规律9、语言符号包括了口头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10、布卢姆将学习目标分成了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1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包括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四、判断题1.有形教育技术是物化形态技术,主要是指所运用的策略、技巧、方法等.×2.斯金纳通过“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3.教育水平必须适应现代的发展,能用网络多媒体完成的,就不要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常规媒体.×4.一堂课是否吸引人,就在于多媒体课件做得是否精彩.×5.有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五、简答题1.“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3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4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2、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原则是什么答: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3.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2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3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强化4.简述加涅提出的九段教学法答:第一段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第二段告知目标——激起期望.第三段提示回忆先前知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第四段呈现新知识——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第五段提供学习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第六段引发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适用对象:师范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3.教学设计理论4.信息化教学设计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6.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7.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验实训12学时。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含义:术涉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人们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2.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对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调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苛勒的顿悟说“接竹竿实验”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学习不应只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构造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的优秀教案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与特点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传统教育技术阶段信息化教育技术阶段智能化教育技术阶段1.3 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2.1 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认知发展理论2.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2.3 混合式教学理论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第三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3.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网络资源的搜索与筛选多媒体资源的制作与整合3.2 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教学软件的选择与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运用3.3 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流程第四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1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4.2 互动式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驱动学习讨论式教学4.3 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第五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创新5.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与价值整合的方法与策略5.2 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5.3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第六章:现代教育技术与管理6.1 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育技术管理的意义与目标教育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6.2 教育技术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教育技术规划与管理教育技术资源管理教育技术项目管理与评价6.3 教育技术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教育技术管理成功案例教育技术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7.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与评价7.2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7.3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挑战与对策第八章: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8.1 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技术对教育模式的影响8.2 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公平教育技术在弱势群体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8.3 教育技术改革案例分析国内外教育技术改革成功案例教育技术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九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安全与伦理9.1 教育技术安全问题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教育技术设备与设施安全9.2 教育技术伦理问题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困境教育技术伦理规范与教育政策9.3 教育技术安全与伦理案例分析教育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教育技术安全与伦理案例研究第十章:现代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育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科技进步与教育创新社会需求与政策支持10.2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教育技术个性化与适应性教育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0.3 教育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应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挑战推动教育技术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的优秀教案,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创新、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安全与伦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十个章节。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AECT1994和AECT2005的定义、内涵、范畴)(1)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与AETC’94定义相比,AECT’05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①英文定义的“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④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

何克抗教授提出了较能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内涵:①理论和实践并重;②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3)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需要理解、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1)做学生的向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涉及组织者;(5)做终身的学习者。

4、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需要理解标准、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第⼀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第⼀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1994年AECT概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节教育技术发展简史2、教育技术的产⽣是以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视觉教育运动”为起点。

3、教育技术不是在某⼀领域或⽅向上的逐渐深⼊,⽽是多条线索多个领域并⾏交叉结合的过程,具有综合性特征。

4、教育技术的三种系统⽅法(1)媒体技术与视听教育美国⼼理学家普莱西是世界上第⼀台教育机器的发明者,1924年,他根据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练习律、效果律、同化律理论设计了⼀台可以进⾏测验、记分和教学的简单仪器。

20世纪50年代美国⼼理学家斯⾦纳设计出了新的⼀代教学机,被称为“斯⾦纳程序教学机”。

(2)教育传播(3)系统⽅法5、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对媒体技术和理论依据的关注,都表现出⼀定的选择性;对⼈的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断吸纳新的观念,并且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并且在此过程中快速发展其⾃⾝。

6、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进⼊80年代,我国电话教育迅速发展。

80年代后期,随着与外国教育技术界交流的增加,以及对新的理论、经验、成果的不断吸纳,然们发现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在视听教育的研究范畴。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7、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界的观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技术的、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法以及学习⼼理学成果的指导下展开的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活动,⼀般都称为现代教育技术。

8、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深⼊地运⽤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第⼀,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第⼆,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

第三,信息传输⽹络化。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9、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向,主要是在对新技术、新媒体的应⽤、教与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技术能⼒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领域。

10、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中的作⽤A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的突破⼝。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在《教育大词典》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2.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1)视觉教育阶段:19世纪90年代,幻灯机介入教育领域。

20世纪初,无声电影开始应用于教学。

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是《视觉教育》/(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线电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介入教育领域。

(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程序教学机也风靡一时,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阶段,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和理论观念更新,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

受美国视觉教育的影响,以及伴随20世纪初幻灯、电影等传入我国,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开始有人利用幻灯和电影进行教学。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各地也开始建立电化教育机构。

全国8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许多中小学也先后建立了电教机构。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至此,教育技术学科建立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判断)4.教育技术的定义:(1)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研究内容是对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开发: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2)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及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1)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以专职教师的出现为标志2)? 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研究范畴基本相同3)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步阶段的萌芽思想是(?教学设计4)?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电化教育5)教育技术是以视听教育为基础,下面属于视听教育媒体的是(有声电影6)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A.?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探究动机B.?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C.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D. 7)? 根据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学习资源8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A.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B.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D.9 )? 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环境变革的是(多媒体网络教室 A.子书包、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电 B.录播教室的使用 C. 10)??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第二章1以后这个孩子每次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1元钱交给老师,一个孩子捡到? 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B.2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

贝尔洛 C.3“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

?种观点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4个体能正确构建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

? 引导自己的人生。

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内省智能 D.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版)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版)

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技术94定义是什么?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04定义是什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利于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是什么?每一个范畴各包含哪些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

设计: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评论: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利用: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并制度化、政策与法规;开发:文印技术、音响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自主化、国际化成为可能。

•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和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第二章:1、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媒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籍、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的播放设备等。

当媒体承载的是教育信息时,被称为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指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第⼀章教育技术概述1.概念: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定义)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校应⽤现代教育技术提⾼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答:学校应⽤现代教育技术,提⾼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1)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的师资队伍;(2)环境——建设多媒体和⽹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3)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能⾼度分享;(4)设计——对多媒体与⽹络教学资源和教学应⽤过程的策划;(5)过程——把多媒体与⽹络技术应⽤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根据刘雍潜提出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结构,教师能⼒应包含哪些⽅⾯的能⼒?答:教师能⼒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1)学科教学能⼒:指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与教学基本环节相对应的教学能⼒,由“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形成(2)教学设计能⼒:由“技能-教学法知识”(TPK)形成(3)资源应⽤能⼒: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能⼒,由“技术-内容知识”(TCK)形成。

4.根据我国教育部2014年5⽉颁布的《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标准(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能⼒主要包括哪两⽅⾯的能⼒?答:教师的信息技术应⽤能⼒包括:(1)应⽤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教)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进⾏讲解、启发、⽰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2)应⽤信息技术转变学习⽅式的能⼒(学)。

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持学⽣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

5.《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标准(试⾏)》在应⽤信息技术转换学习⽅式⽅⾯,主要关注教师哪些⽅⾯的能⼒?答:在“应⽤信息技术转变学习⽅式的能⼒”⽅⾯,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持学⽣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创造、使用、管理三个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系统科学理论。

传播模式有哪些
信源、信息、通道和接受者。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强化石学习成功的关键。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而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景中。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要学的好,必须采取发现法。

(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并用系统的观点、方法考察教学;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学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教学最优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贝罗传播模式
说明信息传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而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部分巨鼎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源、信息、通道和接受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
的。

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地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教育技术则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情景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与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传播模式有哪些
工程学模式、心理学模式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怎么划分人们获得的经验
第二章:
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
媒体: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信息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用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的现代化信息工具,由硬件和软件两个要素组成。

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有哪些
重视力、表现力、传播力、参与性、可控性。

教学媒体的类型有几种?如何划分?
按照媒体对受信者感官的刺激及交互性分类: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按照媒体的物理性能分类:光学投影类媒体、电声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
概念:是指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进行服务的各种人力和物力,既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也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分类:环境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

教学资源的检索
浏览、分类目标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

设计与开发教学网站的主要过程
熟悉教学网站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步骤,掌握利用网站工具制作简单网页的基本方法,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设计主题,内容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