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

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怆然( ________ ) 岱宗( ____________ )决眦( __________ )• • •足鸡豚( ________ )叩门( ___________ )吟鞭( __________ )• • •【答案】(1). (chuang) (2). (dai) (3). (zi) (4). (tun) (5). (kou) (6). (yin)【解析】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怆”不要写成"cang-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造化钟神秀钟:—■(2)口缘身在最高层缘:(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 ______• •(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 •【答案】⑴.聚集(2).因为(3).如果这样(4).形容愁思深广【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钟”这里是“聚集"。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吋夜叩门【答案】B【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

B项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Z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答案】C【解析】c项,正确的划分应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七下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及答案

七下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及答案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2)独怆.然.而涕下 (3)齐鲁青未.了. (4)造化钟.神秀 (5)阴阳割.昏晓 (6)荡胸生曾.云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 悲伤的样子 未了:不尽 钟: 聚集 割: 分 曾: 同“层”
MING XIAO KE TANG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夜叩门
MING XIAO KE TANG
10.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 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 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绵 延不尽。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A.应是由远及近。)
MING XIAO KE TANG
【技法点睛】品味诗歌情感: (1)品读题目。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 们可以把握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2)了解作者。具体说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作品 的写作角度。 (3)明确意象。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 而形成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 情意。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 16 题。
MING XIAO KE TANG
(三)(2019·襄阳)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上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解析:B.“闻说”即听说,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可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 象,选项中“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有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望岳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 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四、问题归纳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 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2.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 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当然是因为置身在最 高层。现在常用意: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
吓倒。其实,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等各方面,也都需要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溪水曲折,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绿 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现在常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三、课文翻译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 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 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 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文言词语和文学常识;了解诗中典故和创作背景;了解律诗常识,掌握律诗诵读节奏;体会诗歌主旨;学会欣赏古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解读古诗的方法;学习通过不断吟诵理解诗歌所蕴的情感及其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培养自己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情怀,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品位。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律诗常识、律诗朗读节奏、诗歌主旨。

学习难点:欣赏律诗方法,吟诵理解诗歌情感。

课前预学一.识记文言词语。

解释并识记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查资料,识记文学常识。

上网查找有关杜甫生平及创作的资料,并做好笔记。

三.了解《望岳》的创作背景。

继续上网查找《望岳》写作背景的资料,做好笔记。

四.了解律诗常识。

上网查找有关律诗常识的资料,做好笔记,并与《望岳》作对照,看看此诗是否符合律诗要求。

根据律诗的押韵要求,《望岳》押韵,韵脚分别是、、、。

课堂研讨活动一.探索五律的朗读节奏。

1.自由朗读下面三首五律,边读边想想五律每句诗的停顿规律,试着用“/”画出朗读节奏。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上述探索到的规律,先用“/”给《望岳》划分节奏,再加以朗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简答题及答案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案】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二、《望岳》杜甫【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选择、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选择、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习题及答案题型:【选择题】【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2、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

B.“前木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在这里指古代的贤君,“来者”则指当今的英主。

C.诗的第三句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空间的宽阔与诗人的孤独进行对比,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

D.诗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的这种情绪尤为浓烈,分外动人。

二、赏析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0. 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0. 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

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练习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yōu)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B.岱.( 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dàng)胸生曾云,决眦.(cí)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 shù)望眼,自缘.(yuán)身在最高层。

2.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B.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山重水馥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空旷无边)B.会当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C.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D.落红..不是无情物(落花)4.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_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___,北宋___家、___家、___家。

(3)《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___家。

提升练习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其五)》中的“离愁”是指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南归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汇总与各首阅读赏析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汇总与各首阅读赏析题(含答案)

第20 课《古代诗歌五首》1.文学常识(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重点字音怆然(chuànɡ)涕(tì)岱宗(dài )决眦(zì)凌(línɡ)吟鞭(y ín )拄杖(zhǔ)叩门(kóu )箫鼓(xiāo )衣冠(ɡuān )3.内容要素(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答: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答: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一、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

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答案: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官。

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

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

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二、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

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答案:《望岳》:结尾两句“望岳”转为“岳望”。

诗人仰望泰山极顶,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了一种登山的渴望。

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

“会当”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

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飞来峰的感想。

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线的。

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曾被用来比喻奸邪小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第五单元20课《古代诗歌五首》限时练时间:45分钟分值:52分鉴赏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见。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采取了长短参错的乐府诗体句法,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2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5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 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 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 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2. 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5分)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起句紧扣诗题,点明登临地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应天塔的高峻。

B.承句从传说入手,写“鸡鸣”就能“见日升”,直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

C.转句使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

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

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

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二、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

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望岳》:结尾两句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

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曾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联系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等行为,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三、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梓州射洪(现四川)人。

唐代诗人。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

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

这种感叹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

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

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

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解析版)

20.古代诗歌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独chuàng(怆)然而tì(涕)下(2)岱.(dài)宗夫如何(3)决眦.(zì)入归鸟(3)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4)xiāo(箫)鼓追随春社近(6)吟鞭.(biān)东指即天涯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齐鲁青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聚集)(4)阴阳割.昏晓(分)(5)荡胸生曾.云(同“层”)(6)决眦.入归鸟(眼眶)(7)会当凌.绝顶(终当,终要)(登上)(8)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9)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10)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11)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文言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作“诗圣”,其诗作被称作“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5.理解型默写。

(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八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八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八十第1题【单选题】关于《望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了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均是倒装句。

C、“一览众山小”暗引《论语》,因为这本书中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

D、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对《望岳》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20 古代诗歌五首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20 古代诗歌五首

20 古代诗歌五首一、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 然tì下岱.宗决眦.鸡豚.xiāo 鼓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字,(朝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字,自号,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被称为“”。

(3)《登飞来峰》作者,字,号,江西临川人,(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字,号,越州山阴人,(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和。

“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4)阴阳割.昏晓(5)荡胸生曾.云(6)决眦.入归鸟(7)会当..凌绝顶(8)自缘.身在最高层(9)莫笑农家腊酒浑.(10)拄杖无时..夜叩门(11)吟.鞭东指即天涯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3),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二、课内精读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什么人?(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
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

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
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

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

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二、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
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

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
《望岳》:结尾两句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
登上峰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

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曾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联系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等行为,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三、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请解释下列
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答案:
1.诗句原意: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
小。

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
层(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3.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
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4.诗句原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可以培育出更
多的新花。

衍生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积累拓展
四、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点拨:背诵要饱含感情,默写要流利准确。

五、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

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
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

点拨:摘抄时可选择千古流传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