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作品 鲁迅《两地书》读后感

合集下载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1从1953年到1966年,无数封家书联系一起,映照的是父亲对儿子浓浓的关切,教导与期望,是父子间浓浓的爱。

信中,父子似朋友般的相处,好是似一成不变般的唠叨的教诲,却是呕心沥血般的关切和爱意,“你觉得我这段话说的对不对”,“你是不是这么觉得”,没有父亲高高在上的架子,朋友般的探讨,虽身在两地,心却紧密相连,这样的说话方式又何不是爱的表现呢?在对儿子儿时的教育中,傅雷是严厉的,是不近人情的,大到读书学习,小到吃饭说话,严格十分,但严厉衬托的又何不是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万一有什么低潮来想想你的爸爸举着她一双瘦长的手臂远远的在支撑你”更想想有这样坚强的党,政府与毛主席,时时刻刻做出许多伟大的事业,发出许多伟大的言论,无形中但是有效的在鼓励你前进。

孩子,我千言万语也说不完,我相信你一切都懂,问题只在于实践,这是父亲对孩子说的话,这是父亲对孩子莫大的支持与信任,更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分隔两地,父亲拖着病痛的身子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儿子收到来信满是感动与挂念。

一年一年又一年,父子的心在一封封家书中联系一起,浓浓亲情无不动容,这一切的一切,带着无时无刻的关心,伴着一句句的教导。

儿子逐渐出色的样子,绘出了大海般如此深切的父子情,两地分割,家书往来,浓浓深情,源于父子。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2“多少读者来信,希望我多跟他们通信,可惜他们的程度与我相差太远,使我爱莫能助。

”这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提到的,傅雷很想给傅聪来信的,那么傅雷为什么要给傅聪写家书呢?有四个原因,傅雷在1955年5月的信中有提到过,傅雷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篇1父亲的爱是坚韧而有力的,母亲的爱是温暖而无私的。

在书中不仅存在着父亲对儿子的教导,还有父母对儿子的思念以及浓浓的爱。

傅聪在外上学,长时间不能看望父母,但父母依然没有让傅聪担心,却让他在外好好上学,好好学习、成长。

傅聪虽然还小并且在外,但父亲依然以信的形式传递自己对儿子久久不归的思念与怀念,无论父亲上班有多忙,都不忘给自己的儿子回信,表达自己永远爱着自己的儿子。

傅聪成人后,父母也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渐的变老,但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在为自己的儿子着想,不仅仅是学习和人际交往上的,还有傅聪生活上的。

虽然傅聪上学在外,但父母也对他的生活给予了帮助,让他不论离自己的父母多么遥远,都如同父母时时刻刻的陪伴在身边一样。

“几次三番动笔写你的心都没有写成,而几个月的保持沉默也使我魂不守,舍坐立不安。

”“孩子:两次妈妈给你写信,我都未动笔,因为身体不好,精力不支。

”“你回波后只来过一封信,心里老是挂念。

不知你身体怎么样?学习情况如何?心情安宁些了么?”从这几句话当中,虽然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但还是在时时刻刻的担心这在国外的儿子傅聪,这字里行间存在着父母对儿子的担心、思念与怀念,但流出的却是那浓浓的爱与亲情。

虽然儿子在国外不能回自己的家,只能用书信的形式和父母传递自己对对方的爱与亲情,本书更流露出的是父亲对儿子那浓浓的爱与思念,所谓“父子情深”。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篇2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们身上总会牵系着父母的心。

暑假里读了一本《两地书父子情》,书中父亲沈喜阳先生用键盘将这份“父母心”写在邮箱里,让爱化为电邮,一封封寄往远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沈晏齐。

'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从《两地书》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从《两地书》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Famous Works 名家名作south wind 南风 17[关键词]鲁迅;《两地书》;反抗绝望;人生哲学在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盒子中最后留下的东西。

希望,是心中最真切的希冀、最期盼的情绪;希望,是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希望是昨日的瓢泼大雨、亦是今朝的晴空万里;希望是清晨的朦胧薄雾、或是黄昏的似火晚霞;应是沙漠中的绿洲、应是生命的源泉。

希望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而绝望则是一种指引你适应恐惧的力量。

绝望没有神话,它只能是潘多拉盒子空空如也的样子。

绝望,是心中最深刻的痛疮、最怜悯的凄凉;绝望,是梦破碎后、幻想破灭后、自赎的必经之径;绝望是眼前的黯淡灰霭、亦是此刻的黯然神伤;绝望是黑暗中的鬼魅碎影、或是阴森里的虚无荒凉;似是无力的死火、似是冷却的灰烬。

绝望的出现,正代表着希望的存在。

既然绝望生于希望,那它就有使希望复活的可能性。

绝望与希望如影随形,依附希望而存在,它是虚空和荒谬的集合体。

除却虚空和荒谬的方式惟有抵抗,即反抗绝望。

回到鲁迅,在鲁迅精神思想的世界里,在他丰富的心路历程中,有着最强烈的希望和最强烈的绝望。

希望和绝望于他不可分离,制造其人生的跌宕起伏;二者又交织在一起,成就其智者的思维高度和思想深度。

另一面,鲁迅洞悉彻底,他于同希望一样虚妄的绝望中奋力进行着绝望的反抗,他竭力用成为自我的心声个人化地抗争着。

这是他的生命选择、人生态度。

由最亲切的《两地书》生发开去,寻索这一思维的深广,醇化心灵,启迪人生。

1 皆为虚妄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

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

对于将来,希望;对于黑暗,绝望;如是也。

希望与绝望同在,将来与过去呼应,光明与黑暗交错,是一个事物的两翼,永不分离。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两地书》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两位主人公分别身处两个地方为背景展开,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心灵迷茫和生活困境。

通过读这本书,我体验到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字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写,也被其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命运所感动。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所吸引。

第一位是彭宇涵,一个在法国长大的中国女孩,她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身上带着一种独特的优雅和自由,但内心却是孤独和迷茫的。

她试图寻找自己的根,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生活,却在这个遥远的祖国中感到无所适从。

与她相对的是杨绛,一个在上海长大的女孩,她本来也渴望着自由和独立,却因为时代和家庭的压力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立体,他们的内心纠葛和迷茫引发了我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小说中所展示的女性面临的困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揭示出了女性在旧社会的束缚和无奈,无论是彭宇涵还是杨绛,都面临着社会和家庭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定型。

她们被迫要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被要求顺从和唯唯诺诺。

尤其是杨绛,作为一个有着自己梦想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她却在家庭的压力下选择了婚姻,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事业。

这让我感到痛心,也让我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自由。

此外,小说中的语言和叙述方式也是其魅力之一。

张爱玲的文字简洁而恰到好处,她通过几句简短的话语,就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她的叙事风格也非常独特,通过时空转换和人物的回忆,展示了两位主人公的思想与情绪的变化。

这种错综复杂的叙述方式增添了小说的趣味,也使我更加沉浸其中。

最后,在《两地书》中,爱情是主线,也是最感人的一部分。

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复杂和矛盾,他们深爱着对方,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走到一起。

他们的相遇和分离,悲欢离合,让我不禁为他们的遭遇而流下了眼泪。

爱情是伟大而无私的,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也会变得苦难和不堪。

从《两地书》看鲁迅许广平对真爱的呼唤

从《两地书》看鲁迅许广平对真爱的呼唤

迅 的生活 , 使得 鲁迅 吮吸 到 了真 爱 的 甘泉 , 使 得 么狭 窄 ; 更 穷人 是 这 么相 爱 , 又 不 得 相 爱 ; 年 是 而 暮 他 拥 有 了真正 的正 常的 家庭 生 活 。而 这 里 的研 究 这 么孤 寂 , 又不 安 于孤 寂 … …爱 是何 等 地 纯 洁 , 而 ”5们。还 有 他 那熟 1 始终 离不开 的就 是 鲁迅 许 广 平 通 信 集 《 地 书 》, 而 又何 其有搅 扰 咒诅 之 心 呵 ! _l 两 这 是 鲁迅与 许 广 平 热 恋 的经 历 的真 相 , 他 们 朴 悉 的呐 喊 : 我 们还 要 叫 出 没有 爱 的悲 哀 , 出无 是 “ 叫
[ 收稿 日期]2 1 O 0 00一 1— 4 [ 作者简介] 王吉鹏 (9 4 ) 江苏东 台人 , 14 一 ,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鲁迅和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 。 柏朝霞 (9 5 ) , 18 一 女 山西临汾人 , 辽宁师范大学中 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 究生。
与回应, 寻见那洋溢着他们在“ 携手共艰危” 的战斗生活中产 生的“以沫相濡” 的诚 挚爱情, 以及“ 革命的爱在 大众” 的爱情理念 时刻显 示着博大 的人 的关怀。
【 关键词 】 鲁迅 ; 两地 书》 许广平 ; 《 ; 真爱 【 中图分 类号】2 6 6 I0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3— 8 3 2 1 ) l一 0 3— 4 10 6 7 ( 00 0 0 2 0
第3 O卷 第 1期 21 0 0年 2月
盐 城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o n h n e c e s Un v ri Hu n t s& S c a c e c s o r a fYa c e g T a h r ie t s y( ma i e i o ilS in e 、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两地书〉读后感》读完鲁迅先生的《两地书》,我的内心像是被投进了一颗情感的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在这本书信集中,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的文字交流,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充满了真实与亲切。

就好像在一个安静的午后,你坐在朋友的对面,听他们倾诉着生活的琐碎和内心的想法。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在信中谈论的那些细微之事。

比如鲁迅先生会提到自己的日常起居,许广平女士会分享自己在学校里的见闻。

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在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距离的原因,和家里的联系主要靠电话和书信。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心情特别低落。

晚上回到宿舍,我就趴在桌子上给妈妈写信。

我把自己的委屈、困惑,还有对未来的迷茫,一股脑儿地全写了进去。

那封信写得很长很长,密密麻麻好几页纸,字里行间都是我的情绪。

寄出信后,我每天都盼着能收到妈妈的回信。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收到了那封带着妈妈温暖的信。

妈妈在信里没有跟我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跟我讲她最近做的菜,爸爸工作上的小趣事,还有家里的花又开了几朵。

但就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让我一下子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妈妈说,她知道我在外面不容易,但是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就咬咬牙挺过去。

看着妈妈的信,我仿佛能看到她坐在桌前,认真地给我写信的样子。

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关心不一定是激昂的鼓励,也可以是这种琐碎的分享和默默的陪伴。

就像《两地书》里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他们在信中交流的也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日常的点滴,让彼此的距离拉近,让心灵相通。

再回到《两地书》,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信集,更像是一幅生活的画卷。

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用他们的文字,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下,两个人在情感世界里的坚守和探索。

他们在信中谈论社会现象,也谈论彼此的理想和追求。

但不管话题多么严肃,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一种温暖的情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两地书〉读后感》读了鲁迅先生的《两地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别样的情感世界。

这不是那种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也不是充满激情的演讲文稿,而是在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两颗心的靠近与温暖。

在这些书信里,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的交流,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亲近之人的聊天,琐碎中带着关切,平实里藏着深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在信中谈论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比如鲁迅先生会提到自己的工作环境,那狭小的空间,堆满了书籍和文稿,仿佛一个小小的“书巢”。

他描述着那些杂乱的纸张,还有偶尔找不到东西时的小小烦恼。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书桌,有时候也是这般凌乱,找一支笔都得翻半天。

许广平女士呢,则会分享自己在学校里的见闻。

她说起那些调皮的学生,还有和同事之间的有趣互动。

有一次,她讲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那尴尬又可爱的表情,让整个教室都充满了笑声。

她把这些细节描述得如此生动,让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场景,听到那阵笑声。

他们也会交流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鲁迅先生对于一些不公之事的愤怒,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平时的那种愤懑。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直言不讳地表达着观点。

而许广平女士则会给予理解和支持,就像一个贴心的伙伴,在你生气时默默地站在你身边。

还有啊,他们会互相倾诉身体的不适。

鲁迅先生说自己的牙疼又犯了,疼起来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捂着腮帮子干瞪眼。

许广平女士就赶紧关心,叮嘱他要去看医生,要注意休息。

这种关心,多像家人之间的牵挂,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满满的都是真情实意。

读着这些书信,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能体会到他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努力维系着这份感情的不易。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和远方朋友的通信时光。

那时候,没有便捷的手机和网络,我们就靠着一封封信传递着彼此的消息。

我会在信里跟她吐槽学校的作业太多,食堂的饭菜不好吃。

她会跟我讲她新认识的朋友,还有她参加的社团活动。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两地书〉读后感》《两地书》,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页纸张,而是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之间情感与思想交流的桥梁。

翻开这本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私密的世界,那里没有喧嚣,没有浮华,只有两颗心在真诚地对话。

书中的每一封信,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的清泉,带着温度,带着深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在信中谈论的那些生活琐事。

比如说,鲁迅先生会跟许广平分享自己在某个雨天的心情,会念叨着最近吃的饭菜是否合口。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馨。

就好像我们自己在和亲密的朋友聊天,毫无顾忌地说着日常的点点滴滴。

许广平女士呢,会跟鲁迅先生讲述自己在学校里的见闻,哪个同学调皮捣蛋啦,哪个老师的课特别有趣啦。

她的文字充满了活力,让我仿佛能看到她眉飞色舞地讲述着那些故事的样子。

他们也会谈论社会的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担忧。

但即便是这样严肃的话题,在他们的信件中,也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和探讨。

还记得有一封信里,鲁迅先生提到了自己在街头看到一个卖艺的老人,老人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和无奈。

鲁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人的神态和动作,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个场景。

他说,那一刻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为老人的遭遇,也为这个社会的不公。

但他并没有只是停留在悲哀中,而是在信中鼓励许广平要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为改变这个社会尽一份力。

还有一次,许广平在信中讲到自己参加了一场学生运动。

她描述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坚定,也提到了遇到的种种阻碍和困难。

鲁迅先生在回信中,既对她的勇敢表示了赞赏,又细心地提醒她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冲动行事。

这种关心和爱护,真的让人特别感动。

读着这些信件,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他们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没有复杂的句式,却有着最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已经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用书信的方式去和别人交流了。

《两地书》观后感

《两地书》观后感

《两地书》观后感《两地书》观后感1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情书,不禁温情充盈喜逐颜开。

这是先生的爱情。

我却看得开心。

我终于见到他对爱情的.柔情,甚至有些肉麻矫情,但是这些都是那样可爱,鲜活率真。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起初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的大话题。

后来称呼变了,这是微妙的事情,“广平兄”换成了“乖姑”和“小刺猬”,信里讲述的都是生活琐碎。

比如“牙齿补好了,只花了五元”。

比如“吃了一元半的夜饭,十一点睡觉,从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点钟。

”比如“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他的署名也是跟着变换,从“鲁迅”到“迅”再到“你的小白象”。

倘若是徐志摩,这样的称谓和署名,我会觉得再平常不过。

可是这是鲁迅先生,他自称“你的小白象”,着实太有冲击力。

在他的故事里,有关爱情和婚姻,也要成了悲剧。

冷兵器式的无情和暴力,残酷终结,不肯赐予笔下人物幸福结局。

他满身的正气,钢铁战士的形象,深刻到底,冷峻刚毅。

如果要和周作人的文字做取舍的话,我会更喜欢看他弟弟的闲适散文。

他犀利、尖锐,敬畏之心就油然而生,形象伟大崇高起来也就越有距离感。

是仰望的姿态。

我忽略了,他也是个有血肉之躯的凡人。

从1925年3月11日看到1932年11月19日,信里没有赤裸裸地谈情说爱,细碎生活点点滴滴,质朴地流泻情感,关于起居饮食天凉添衣等等的遥寄相思。

但是彼此的称呼就明了所有。

小刺猬和小白象都成了对方所有,归属明确,爱意也就分明了。

又想起,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的王小波,他给李银河的情书总是这样的开头:“你好啊,银河”。

没有徐志摩的多情浪漫辞藻华丽,也不及鲁迅先生的称谓来得满溢溺爱宠爱的意味,仅仅是去掉姓氏的“银河”两字,真切而至情至性。

一个称呼可以道破天机。

遮掩不住的亲密。

犹记得先生的遗言里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倘不,那就是真糊涂。

”这是他的告别,要在物质世界里结束情爱,是更深层次的男子宽厚的爱。

看《鲁迅全集》---《两地书》

看《鲁迅全集》---《两地书》

看《鲁迅全集》---《两地书》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61--《两地书》之《序言》原文节选:中国的衙门是谁都知道只要一碰着,就有多么的可怕。

一个人如果一生没有遇到横祸,大家决不另眼相看,但若坐过牢监,到过战场,则即使他是一个万分平凡的人,人们也总看得特别一点。

有一同过事的同事,傲,那是没说的了,狂,那也是没说的了。

对于与他不甚友好的领导,他常常私下说,熬也熬死他。

这话在正常情况下,不假,因为自然规律就是这样,领导大他几十岁,一般是熬不过他的。

前天看一个新闻,亲孙女也对其爷爷说,熬也熬得过他,只是没有说出那个死字。

但后来,同过事的同事,却因犯事进了班房。

出来后,总结出一条,没有进过监狱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这话说得好像完整,也好像不完整,如果把进监狱当作人生的必备一环,那么,不进监狱,的确不完整。

但如果说,什么事情都是人生必备一环,那么,谁又敢说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呢。

比如,工农商学兵这几行,是不是都干过,再扩开了说,三百六十行,是不是行行都干过,如果抬个杠,说干完三百六十行就是完整人生的话,那么,三百六十行的各个岗位是否都待过。

再抬个杠,就是都待过,那么,全世界各地的三百六十行呢?月球上呢?火星上呢?等不到我说的这些你一天干一样,恐怕到闭眼也干不完。

所以,如此所说,人生没有完整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人生都是有缺憾的,反过来,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是不是有点儿哲学的味道了。

原文节选:这一本书,在我们自己,一时是有意思的,但对于别人,却并不如此,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文辞呢,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

如果定要恭维这一本书的特色,那么,我想,恐怕是因为他的平凡罢,这样平凡的东西,别人大概是不会有,即有也未必存留的,而我们不然,这就只好谓之也是一种特色。

大有凡作家一旦向左,则旧作也即飞升,连他孩子时代的啼哭也合于革命文学之概。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两地书读后感(通用1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两地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地书读后感篇1《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书信合集,共收两人书信135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女师大的事,是许广平作为一个进步学生向鲁迅的请教,内容都是对当前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信中流露的是对师长和导师的敬爱。

鲁迅的回信多是对许广平的解答和人生的指引。

第二部分是厦门与广州之间的通信,由于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互相间写的多是生活琐事,也是对各人的去处表示些担忧。

从通讯的语气看,相互间没有了之前的拘谨,更多的是关怀。

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间的通信,主要是夫妻间的生活上的关心。

《两地书》反映了鲁迅对敌人坚韧斗争、对自己严格解剖的革命精神。

书中许多的经典名句,对社会、人生、时局、人性的看法一针见血,思想之深刻,令人惊叹。

比如他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回信中谈到教育说道“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对于当时的社会,他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去什么新东西,都变成了漆黑。

”对于“现在”,鲁迅说“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面对“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在《两地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大部分是鲁迅当时对许广平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以及人生的指导,虽然时过境迁,但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指导价值。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很多曲折坎坷、遇到很多歧路岔口。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曾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无助。

我费力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忙碌的价值”,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让我很不开心,但当我读到鲁迅1925年3月11日《致许广平》中的一段,我便从长久的困顿中解放出来。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第一篇:两地书母女情两地书,母女情捷儿给妈妈:曾经在《杂文选刊》上看到一句话:把别人当做自己。

意思是要人们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理解。

可是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身处两地的人,陷在不同的环境里,同一时刻的心情就像两个忽左忽右的小圆圈,难有交集。

于是从电话那边远远传来的一句无心之言也可以成为一场大战的导火索,只因为,你看不见我的表情。

每一个笑容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有你被琐事缠身的烦躁,也有我一时什么都不愿理会的满身疲惫。

应该对我有信心,你想我时我一定也在想你。

想念不是那么容易忽视的,否则就不会有同学的夜夜低泣了。

并非不想,只是我到另一个层次去了:教室、走廊、操场??熟悉的影子无处不在,仿佛你随时会推门进来;坐在教室里也还以为再过一会儿就可以回家吃饭??隐约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在那个暖暖的小镇了。

仿佛我从未离开。

你总是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学习搞好呢?我知道,我的很差的成绩让你担心了,你更担心的是我丢三落四的习惯,害怕我什么时候就把前途也丢掉。

你说我不是记忆力不好,只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其实你已经知道了吧,我没有生活激情,是因为没有生活目标,对什么都没兴趣。

我从前不是这样,儿时的我对生命充满感激、充满敬畏, 1 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幻想,总想着长大要出去看看世界。

可年幼的我提前看到了,于是我后悔了。

不幸的是我的幻想太美好了,不幸的是我的信仰太崇高了:我以为生命是高尚的,人们因为善良而牺牲永远意义重大。

可世界向我展示了它滴血的伤口:良知永远只是闪现而不长存,黑暗长久地把光明压制在角落。

灿烂的人类文明慢慢沉默,再耀眼的英雄也终于被遗忘??我的信仰轰然倒塌了,并且没有重塑的可能,因为我发现这些不幸来得那么自然,因为我发现了人类本就无比肮脏。

从那一天起,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因为我有最初的善良和单纯。

我也曾希望自己像身边的人们一样什么都不想,按照已有的模式没有幻想地活下去,于是我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人。

如果爱,如何爱ll:读《两地书》有感

如果爱,如何爱ll:读《两地书》有感

如果爱,如何爱ll:读《两地书》有感很多时候读鲁迅,都是在欣赏他如何揭露、如何批判、如何战⽃。

虽然其中饱含着他的深情与⼤爱,但常常被他那横眉冷对的标签所遮蔽,读到的常常是酷。

⼆⼗岁出头的时候,读《两地书》也是这样⼦的,喜欢奋,真是只见树⽊不见森林。

近⼀段时间,重读《两地书》,读到了两情相悦,读到了⾼⼭流⽔,读到了琴瑟和谐。

关键是在这之中,读到了如果爱,如何爱。

⼼⼼相印许⼴平和鲁迅通信之初,他们都在北京。

许⼴平是⼤⼆的学⽣,鲁迅是兼职讲师。

鲁迅每周要去许⼴平就读的⼥师⼤上课,许⼴平是“每每忘形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语⾔,好发⾔的⼀个⼩学⽣。

”可见他们在课堂上的迅,却“总有⼏个各样的客在坐,所以只能论到天⽓之好坏,风之⼤⼩。

”于是,许⼴平⼼中的块垒,鲁迅积极的回应,这些属于他们的掏⼼窝⾥的话,还是要通过书信来说。

这⼀说,越说越投机,越说越活泼。

书信就中感到⼤欢喜和⼤⾃在。

⽤写信的⽅式谈恋爱是多么美妙的恋爱。

不动声⾊地投⽯问路,渐渐放肆地调侃笑闹,情不⾃禁地探检想象,迫不及待地盼望私聊……这潜滋暗长的情愫⼀⼀记录在册,谁也赖不掉。

在当时排解了⾃⼰、情怡了对滋味与曲折的经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们很难享受到了,这真是⼗分遗憾的事情。

当代⽆鲁迅,不要瞎⽐⽅!在“北京”通信中,许⼴平是迷茫的学⽣,鲁迅是引领的导师,他知道许⼴平的很多忿懑,并耐⼼地加以开导。

在“厦门—⼴州”的通信中,他们相隔遥远,却相互取暖。

在⽣活上,鲁迅⾃觉接受许⼴平的督导,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能不能跳过带刺的铁丝⽹、晚上不可以冒险去发信、不许因为受到“诰诫”⽽有所隐瞒……在诉说⾃⼰受⼈攻击的愤怒、⼯作环境中种种不如意。

许⼴平帮助他排解,也指出他的问题,还叫他有牢骚尽管向她发,怕他憋屈。

鲁迅说:“我觉得H.M.(他们私下称许⼴平“害群之马”)⽐我有决断得多。

”许⼴平也“在上海—北京”的通信时,夜⾥,鲁迅坐在北京的书房写信。

他写道:“此刻是⼆⼗三⽇之夜⼗点半,我独⾃坐在靠壁的桌前,这旁边,先前是有⼈屡次坐过的,⽽她此刻却远在上海。

读后感作品 鲁迅《两地书》读后感

读后感作品 鲁迅《两地书》读后感

鲁迅的刚与柔——《两地书》读有感行走在古城绍兴,你会惊讶于鲁迅先生在这座小城留下的痕迹。

鲁迅故里自然不用说,几百米的主道上游客不绝;附近的咸亨酒店;极力还原鲁迅笔下小城的景区鲁镇;还有那树人小学、鲁迅中学、豫才中学等等,都深受其影响而为人熟知。

虽然鲁迅先生并不喜欢这座城。

家道中落让他看清当地人的嘴脸,“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了”但他也在背井离乡时怀念着家乡,他向家中弟兄这样写道:“斜阳将坠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

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性相近,习相远。

”可谓精辟道出世间人生轨迹千差万别的原由。

于我而言,更看重童年生活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生于官僚家庭的鲁迅自小生活优渥,教育方面甚是。

“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也挤挤地堆在其中。

”不但如此,他还可以从众多亲戚本家中借到形形色色的书籍。

其父亲周介孚虽脾气暴躁,但对鲁迅读书这事相当开通,并鼓励他先读历史,选小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看。

至于被后人称奇的杂文,鲁迅幼时便有涉及。

他从很小开始看杂书,从“画着奇形怪状的神话人物的《山海经》(阿长和山海经),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神话传说,凡是他觉得有趣的是,都千方百计搜来读。

”1不仅如此,他还抄杂书。

此后不久,周家家道中落,周边人的冷漠与刻薄,把他从书中丰富有趣的书中强行拽出,进入《蜀碧》、《立斋闲录》这类触目惊心的野史上来。

这些都“大大强化了现实中炎凉人情对他的尖锐刺激,向他那股强烈的内心仇恨,注入了深长的活力”1。

他也明白了人世的病态和卑劣非是国人通病,非绍兴独有。

不得不说这些或无忧或痛心的遭遇,都为他日后的锋芒的文笔奠定了基础。

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谈到中国的国民性时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坦露“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读后感
《两地书》是一部描述两个地方之间相互书信往来的作品。

通过书信的形式,书中呈现了两个地方间的距离和隔阂,以及书信所承载的思念、情感和故事。

下面是我对《两地书》的读后感:
这本书以书信作为载体,将两个地方之间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者通过书信的形式,熟练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隔离、距离和思念的感受。

我被书信中流淌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仿佛能够感受到书信中作者
和收信者的心灵交流。

通过书信的交流,我们见证了书信中的人物在两个地方间的相互关怀、思念和牵挂。

无论是朋友、恋人还是亲人,他们通过书信不断传递着
关爱和心意,弥补了地理距离所带来的隔膜。

每一封书信都带着一份
情感的体现,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书信中的真挚和温暖。

此外,通过书信的叙述,我们也能感受到两个地方之间的差异与变化。

书信中描述的环境、风俗、文化等元素,展示了两个地方的个性与特色。

这种对比和交流,让人对不同地方的了解与探索有了更深的体验,也增添了故事的深度和魅力。

《两地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真实的情感刻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段情感的延续与传递,每一个人物都是故事
的主角。

它引发了对距离、思念和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思考。

我被书中
所传达的温情和情感所触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和书信的力量。

总的来说,我认为《两地书》是一本情感真挚、温暖感人的好书。

它通过书信的形式,展示了距离和隔阂无法阻挡人与人之间的牵挂和情感连接。

读完这本书,我对书信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平凡的两地书——读鲁迅、景宋著《两地书》(下)

平凡的两地书——读鲁迅、景宋著《两地书》(下)

平凡的两地书——读鲁迅、景宋著《两地书》(下)四、平凡的两地书对于《两地书》的特色,鲁迅称之为“恐怕是因为他的平凡罢。

”也就是说,他们在信中所谈,不过是许多平凡的东西,并不见得比普通人特殊。

(一)生活他们的信中有大量的生活内容,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他们会谈什么东西好吃,也会为邮费而争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还为了对付蚂蚁而绞尽脑汁。

其他的还有什么蚊子叮、怕蛇咬、抠鼻孔都一一写了下来,令人叹为观止。

1. 对省钱的争论在鲁迅北上探亲的十天里,除车钱外,他自己只花了十五元,一半买信笺,一半是买碑帖的。

旧书仍然很贵,所以一本也不买。

在广东,女性特别讲究穿衣打扮。

许广平也只得入乡随俗,置办了不少新衣,免得被学生起外号。

这当然是与许广平简朴节约的想法相违背,令她不禁十分厌恶。

有一次,鲁迅寄了《彷徨》和《十二个》两本书给许广平,邮费用了10分钱,引得许广平质疑“岂非太不经济?”鲁迅以为,多花点钱总好过于寄丢:“忽然于十分的邮票大发感慨,真是孩子气。

花了十分,比寄失不是好得多么?”许广平为鲁迅订制了一枚图章,夹在自己亲手打的一件绒背心里,一同寄给了鲁迅。

鲁迅收到后,大喜,认定这图章的材料是“金星石”,并非玻璃,还专门写信到上海去买印泥。

这又引得许广平一顿碎碎念,嫌他专门买印泥是多事。

当然,许广平并不是吝啬,看到鲁迅在厦大的饮食食起居不便,就要他“勿省钱要紧”。

她具体指导道:“菜淡不能加咸么?胡椒多食也不是办法,买罐头帮助不好吗?火腿总有地方买,不能做来吃吗?”鲁迅依言,回复“酱油已买,也常吃罐头牛肉,何尝省钱!”2. 防蚂蚁广东常有雨,无雨则甚热,白天上课时汗直流,晚上则热到无法入睡。

空气潮湿,衣物书籍动辄发毛,实在让鲁迅“讨厌极了”。

蚊子也是大敌,往往是鲁迅一面写信,一面喂它。

最头疼的莫过于无处不在的蚂蚁,它们不仅会咬疼手臂,还侵蚀食物。

于是,二人在信中多次研究对付蚂蚁的策略。

鲁迅先是把点心吊起来,而蚂蚁沿着绳子一样可以爬下来。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

《两地书》读书笔记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一次空难后,一个双腿瘫痪的男孩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战胜疾患,并成为一名留学生的感人故事,让我明白了母爱是多么伟大。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文天祥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郑板桥说:“粉骨碎身全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

”布鲁诺为I卫宇宙无限说而被活活烧死。

梁启超为了让人们真正的了解腐朽的朝廷,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贝多芬年轻时前往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可惜的是他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

原因是他的母亲患重病且不久要离开人世,失去心目中唯一的亲人贝多芬悲痛欲绝,这些不幸一起压在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但他没有因此而沉沦。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虽然他生患重病,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摁住命运的咽喉”。

海底的世界是多么美丽啊,有五颜六色的珊瑚;有千奇百怪的各种海鱼;有神秘莫测的海底火山;还有光怪陆离的海底植物。

人们总说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至高无上的情感。

文中的母亲用自己对孩子真挚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关怀下于1998年成为了挪威联合学院的一名中国留学生。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是什么使一个辍学五年的孩子成为一名留学生的?不过后来我明白了,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没用的人,不想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刚与柔
——《两地书》读有感
行走在古城绍兴,你会惊讶于鲁迅先生在这座小城留下的痕迹。

鲁迅故里自然不用说,几百米的主道上游客不绝;附近的咸亨酒店;极力还原鲁迅笔下小城的景区鲁镇;还有那树人小学、鲁迅中学、豫才中学等等,都深受其影响而为人熟知。

虽然鲁迅先生并不喜欢这座城。

家道中落让他看清当地人的嘴脸,“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了”但他也在背井离乡时怀念着家乡,他向家中弟兄这样写道:“斜阳将坠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

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性相近,习相远。

”可谓精辟道出世间人生轨迹千差万别的原由。

于我而言,更看重童年生活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生于官僚家庭的鲁迅自小生活优渥,教育方面甚是。

“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也挤挤地堆在其中。

”不但如此,他还可以从众多亲戚本家中借到形形色色的书籍。

其父亲周介孚虽脾气暴躁,但对鲁迅读书这事相当开通,并鼓励他先读历史,选小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看。

至于被后人称奇的杂文,鲁迅幼时便有涉及。

他从很小开始看杂书,从“画着奇形怪状的神话人物的《山海经》(阿长和山海经),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神话传说,凡是他觉得有趣的是,都千方百计搜来读。

”1不仅如此,他还抄杂书。

此后不久,周家家道中落,周边人的冷漠与刻薄,把他从书中丰富有趣的书中强行拽出,进入《蜀碧》、《立斋闲录》这类触目惊心的野史上来。

这些都“大大强化了现实中炎凉人情对他的尖锐刺激,向他那股强烈的内心仇恨,注入了深长的活力”1。

他也明白了人世的病态和卑劣非是国人通病,非绍兴独有。

不得不说这些或无忧或痛心的遭遇,都为他日后的锋芒的文笔奠定了基础。

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谈到中国的国民性时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坦露“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在《华盖集·杂感》中感慨“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他一生以笔代戈,一针见血地揭示着社会的黑暗与丑陋。

但有这样一种魔力,让再刚硬坚毅的人也有温情柔肠的一面,便是爱情。

难怪有人这样形容爱情:好像突然有了铠甲,突然有了软肋。

而鲁迅,印象里“短小瘦削,有着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的刚毅男子,在四十多岁时,在爱情面前,也能有如此柔软的心,来写下“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1的深情告白。

1925年3月11日,学生许广平的一封信开启了两人的爱情历程。

许广平是女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她对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满怀热情。

她在信中以小学生自居,请教当时的教育状况和社会问题。

同年夏天,两人相爱了。

但在《两地书》第一集快结束时,也就是六、七月份,鲁迅刻意抽去了一部分关键信件,只用“其间当缺往来信札数封”之类文字一笔带过。

具体过程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那些恰是两人情到浓处地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互吐心事的信件。

在之后的最后一封中,鲁迅写到:“天只管下雨,绣花衫不知如何?放晴的时候,赶紧晒一晒,前切万切。

”1(两地书三五)可见两人已非简单师生关系了。

然而最巧妙的是两人在通信中悄然变化的称呼和署名。

最开始的自然是许广平满含敬意的称呼:鲁迅先生,署名是受教的一个小学生。

而鲁迅则称其广平兄,落款鲁迅。

至于“兄”字,他的解释是他的一种制定,指“旧日或近来所识的朋友,旧同学而至今还在来往的,直接听讲的学生”1(《两地书》四)几天后许用“鲁迅学生吾师左右”称呼,署名“你的学生许广平上”,用“你的、我的”有意无意间将两人的关系拉近。

一个月后,署名又有了新变化,“(鲁迅先生所承认之名)小鬼许广平”。

括号里的话像是少女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心,但鲁迅显然也不能不承认。

之后许便一直以小鬼自称了。

而鲁迅也相当接受,在之后的信中如此称呼:“小鬼不要变成狂人,也不要发脾气了”。

1(两地书二九)
相比之下,鲁迅则显得颇为稳重,毕竟是大学讲师,已婚又年过四十。

他始终如一地称广平兄,落款鲁迅。

但到了6月2日,往来书信的第二十六封中,鲁迅只留了“迅”。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其内涵不言而喻。

到了第二集,1926.9—1927.1期间——两人真正是两地书了——的书信中,许广平首封便是“MY DEAR TEACHER”,自称“YOUR H.M.”H.M.是“害马”罗马字拼写。

害马也是鲁迅对她的另一爱称。

1927年鲁迅在厦大待不下去,前往广州,去中山大学就职。

他托关系让许广平当助教,两人便同居了。

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们的甜蜜。

作家韩石山也调侃道:“鲁迅南下,与其说是避难,倒不如说是去度蜜月去了。

”1(韩石山《少不读鲁迅》)
二九年五月,两人再次分居北平与上海。

此时的称谓便有些肉麻了——尽管两人有时会用简称来晦涩地称呼。

“B.LE”“EL.DEAR”“H.M.D”等,乍眼看不出什么,可其实每一个都饱含深情。

当时的时代背景让他们羞于说出亲爱的,即使是英文DEAR,也常常简写D。

而鲁迅似乎更喜欢用奇怪的字眼来爱称许,他曾道:“此地四无人烟,图书馆中书籍不多,常在一处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无话可谈,真是无聊之至。

海水浴倒是很近便,但我多年没有浮水了;又想,倘使害马在这里,恐怕一定不赞成我这种举动,所以没有去洗……”在他眼里,许广平是“小鬼”、“害马”、“枭蛇鬼怪”……
在《两地书》最后一封信中,是鲁迅在浮世中最美好的愿望:“D.H.,你看,我们到那里去呢?我们还是隐姓埋名,到什么小村里去,一声也不响,大家玩玩罢。


鲁迅于1934年12月在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写照。

刚毅与柔软,组成了一个立体的鲁迅。

他不再是仅存在于教科书上的不苟言笑的大家了,但对他的崇敬与尊重,却更为深刻。

浙江传媒学院
读后感/书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