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镇化战略与节地(2011年学术论文投稿)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就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来看,走城镇化道路利于提升中国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推行城镇化改革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式,城镇化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一个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
它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能够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投资;从社会方面来看,能够促进社会公正;从民生方面来看,能够构筑基本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不甚合理。
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
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
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
同时,政府太过于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
因此在对待中国城镇化问题时,尤其应该注意以上问题。
首先,中国城镇化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以人为本实际上涵盖两个人群,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这一轮城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
第二个群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居民,第二是农村居民。
这两个群体也将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而获益。
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中央财政未来应该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构筑基本的安全网,起到兜底的作用,各地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
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
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
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
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
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乡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升级、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议题。
一、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作为现代化社会的象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单位和人口净流入的目的地。
城市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人口资源,这些人口与城市资源一同为城市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为城市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化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
城市人口的增长提高了城市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城市化也成为吸引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城市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经济方面的战略包括优化城镇经济结构、加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发展城市金融等。
文化方面的战略包括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人口教育和素质提升、促进城市文化繁荣等。
环境方面的战略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
经济方面,要推动城镇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城市的产业集聚优势,优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的协同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而在文化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口教育和素质提升,促进城市文化繁荣,不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此外,城市环境建设也是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和生活条件。
三、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解决城市化飞速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加强,许多农民都涌向城市,促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给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现代化的城镇化模式。
实现新型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探讨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城镇人口已达8100万。
但是,城市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1. 城市扩张过于迅速,城市群和城市圈发育不平衡,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城市资源和环境的紧张和矛盾。
2.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规划与城市实际发展不相适应。
3. 城市空气、水质污染问题严重,环境质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4. 农村地区向城市转移人口贫困和就业问题突出,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调整1. 推进城市群和城市圈建设,实现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和协调。
2. 调整城市发展思路,由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美”转变,注重城市内部环境的提升,实现城市品质的提升。
3. 推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水平。
4.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推进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5. 完善城镇化发展政策,发挥市场在城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参与城镇化。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1. 实施城市群和城市圈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城市群和城市圈发展战略,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和协调,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同时,可以扩大城市内部市场和消费,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互动。
2. 加快城市化生态建设推进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宜度。
3. 改善城市内部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部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品牌形象和吸引力。
4. 突出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就业,实现农民城镇化。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探讨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化成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之一,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人民生活、提升国家国际地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现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经历了近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8.52%。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变革。
可以说,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明确、政策引导明确、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完善,让我国城市化进程更加有序和规范。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城市建设规划和房地产市场的矛盾,城市贫困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来解决。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目标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目标是构建人民满意的城市生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这一目标既考虑了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和生活品质,也考虑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更加注重长远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同时,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相互融合和提升,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体制。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路径和措施。
其中,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
一、加强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管理。
通过规划和管理的协调,加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和监管,确保城市的自治、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二、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创新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群规划,加强城市交通、能源、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互补和发展,形成具有较高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集群。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城市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成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城市化现状、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化现状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60%,正在快速向70%迈进。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城市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使城市的人口总量增加。
同时,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引领着全国经济的增长。
但是,城市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速的。
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
中国城镇化的历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城市规划和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力求达到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的目标。
此外,城市规划和建设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和路线图。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值得关注的是“适度规模、内涵发展”的发展思路。
这种发展思路强调城镇化进程需要适度规模,避免“人海战略”的出现。
与此同时,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内涵方面,即城市品质、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城市和乡村不再单纯地相互依存,而是实现有机结合,形成城乡融合的新局面。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需要推出更为优化的城镇化政策,以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监管力度,以保证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结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品质的提升、推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含5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含5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
但是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模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传统的城镇化中,规划体系混乱,科学性不强,执行也缺乏严肃性,造成城镇的布局、规模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城镇间的协同效应不强。
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总共减少了1.8亿多亩,平均每年减少700多万亩。
再者对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关系脱离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有城无市”,的鄂尔多斯康巴什“鬼城”。
如何解决并注意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1、城镇化既要有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又要有每个城镇的具体规划。
新型城镇化既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大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城镇化的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东、中、西,大、中、小协调发展。
具体到每个城镇,又要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精做细自己的城镇化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貌的局面。
同时,城镇规划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权威性、连续性和衔接性,规划一旦形成,除按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外,不可来回变动。
2、提高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新兴城镇、特别是农村整建制转居以后,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往往是原来的乡镇政府及原来的村委会,但由于乡镇政府权限有限,及缺乏管理城镇的经验,往往造成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中国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今天的大背景下,实现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并且也已经成为国际趋势。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城市扩张和人口迁移问题,更要考虑到人口结构、环境保护、经济转型等诸多因素。
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期能为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城镇化的背景与现状城镇化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0.6%。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具体如下:1. 人口问题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是关键的问题之一。
以目前中国老龄化加剧的态势来看,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而许多农村地区则出现老龄化现象。
这种不平衡的人口结构可能会影响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
2. 经济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的经济活动也在迅速发展。
然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其中包括产能过剩、资源分配不均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城市经济和发展。
3. 环境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都在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以上问题进一步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还需要做出新的策略和方案。
三、城镇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在研究中国城镇化发展策略时,应从多个维度考虑。
其中包括人口结构、经济、社会、环境等。
下面,分以下几个方面纵览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建议:1. 建立完善城市规划与经济转型创建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城市转型。
城市应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探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探讨1. 引言1.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持续提升,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城镇化进程,可以实现人口向城市集聚,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城镇化进程可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共生与共赢。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将日益凸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土地资源是中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的浪费和滥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有效利用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布局、土地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才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
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
但是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模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传统的城镇化中,规划体系混乱,科学性不强,执行也缺乏严肃性,造成城镇的布局、规模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城镇间的协同效应不强。
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总共减少了1.8亿多亩,平均每年减少700多万亩。
再者对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关系脱离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有城无市”,的鄂尔多斯康巴什“鬼城”。
如何解决并注意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1、城镇化既要有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又要有每个城镇的具体规划。
新型城镇化既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大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城镇化的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东、中、西,大、中、小协调发展。
具体到每个城镇,又要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精做细自己的城镇化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貌的局面。
同时,城镇规划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权威性、连续性和衔接性,规划一旦形成,除按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外,不可来回变动。
2、提高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新兴城镇、特别是农村整建制转居以后,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往往是原来的乡镇政府及原来的村委会,但由于乡镇政府权限有限,及缺乏管理城镇的经验,往往造成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乡镇财政处于财政压力的终端,受到县级财政的种种约束,但作为地方基层政府的乡镇,往往成了城镇化的最终执行者和建成后的管理者,处于诸多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
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最终版]
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最终版]第一篇: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最终版]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摘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镇和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
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客观地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策略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培育、升华的过程,它体现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质跃与优化。
早在2000 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就把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并列为影响人类21 世纪进程的两件大事。
当前我国经济经济发展需要内生的动力和活力,主要来自于城镇化。
可以说,它以近代产业革命为契机,推动劳动力和人口的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在改革经济结构的同时,改变着人类的住区与社会结构,最后使绝大多数人脱离农业,大多数人从农村转入城镇。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未来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持久动力就是城镇化。
据统计,截至2008 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 亿,城镇化率为45.68%,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 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城镇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问题也紧随而来。
正确认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正视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立足现实寻找可行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一是城镇体系缺乏中间环节,偏重沿海发达地区的大、特大和超大城市发展,忽视和弱化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动力不足。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与发展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与发展第一章绪论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城镇化进程迅猛,伴随着人口的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困难也愈加明显。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其战略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0%,据预测,到2030年将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化面临的挑战越大。
第三章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城市空间扩张,土地资源有限远远无法满足人口的迅速增长。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能源的消耗。
城市交通拥堵、住房问题、就业压力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四章城镇化的战略与发展(a) 产业升级——建设产业多元化和生产力提升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升级是一个重要战略。
通过引进高科技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更具竞争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b) 环境保护——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市管理者需要将环境保护置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防止环境恶化,推行可持续发展。
(c) 建立智慧城市——变革数字时代的城市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城市的概念也崭露头角。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构建的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城市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智慧城市能够让城市更加高效、舒适和智能化。
(d) 建立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和城乡互动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发展城市必须同时发展农村,才能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
相对而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更加可行和有前途的。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形势,并探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一、城镇化问题的形势分析1.1 城镇化的背景与意义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被视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人口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同时,城镇化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好处。
1.2 城镇化进程的现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镇化率持续提升。
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功能分化不明显、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等也暴露出来。
1.3 城镇化所面临的挑战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等。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2.1 城镇化政策的制定背景中国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城镇化的政策文件,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
2.2 城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城镇化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政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2.3 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策的落地执行和衔接、各地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等。
三、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完整文本附件二、相关数据报表和图表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程度。
2、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但在城市中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不同于城市户籍居民的问题。
五、结束语通过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改革等措施,才能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更好地发展。
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综述 (2)
沈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中国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教师姓名:李向辉学生姓名:王俊华学生学号:120202020125学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日期: 2013 年 6 月30 日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综述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城市化战略与之适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从总结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相关观点开始,分析了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
接着梳理了中央城镇化战略的演变历程,说明在不同时期我国的城镇化战略。
最后,总结并分析国内学者对城镇化战略研究的成果。
城镇化战略演变研究综述关键词:城镇化战略;演变;研究;综述1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1.1以规模决定城镇化战略的理论观点1.1.1 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社会学家费孝通(1996)认为我国小城镇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这标志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结束。
这个阶段大大解放了农村的闲余劳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开始,它标志着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起点。
尽管乡镇企业的发展因各地的机遇和条件不同,起步有先后,效果有差别,但是今天来看,可以说除了十分偏僻和条件特差的少数地区外,乡镇企业已经遍及了全国。
以苏南为例,使得这些地区农民富裕起来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乡镇工业的产值大幅度增长。
乡镇工业不会损害作为农民基础的农副业,而且能为国家财政收入作一定的贡献,同时主动地承担起支农、补农和养农的责任,实现几亿农民离土不离乡。
积极发展企业,是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第三阶段是新型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它标志着农村城市化的开始。
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发挥了人口“蓄水池”的有效作用,缓解了大量人口蜂拥入城市的巨大压力。
因此,要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
1.1.2以大城市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目录1.引言2.城镇化形势概述2.1 城镇化进程与背景2.2 城镇化问题的产生与发展3.城镇化政策分析3.1 推动城镇化的动机与目标3.2 城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4.城镇化问题的影响与挑战4.1 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4.2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挑战4.3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不平衡4.4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4.5 城市社会管理的压力5.城镇化问题的解决与发展对策5.1 优化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5.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3 提升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5.4 增强城市社会管理能力6.结论7.附件8.法律名词及注释9.结束语1.引言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越来越迅猛。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包括形势概述、政策分析、问题影响与挑战以及解决与发展对策。
2.城镇化形势概述2.1 城镇化进程与背景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它是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始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2 城镇化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尽管城镇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这些问题包括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挑战、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不平衡、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城市社会管理的压力等。
3.城镇化政策分析3.1 推动城镇化的动机与目标推动城镇化的动机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贫困人口脱贫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等。
的城镇化目标包括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
3.2 城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市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4.城镇化问题的影响与挑战4.1 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住房供应不足、社会资源不均衡等。
试分析我国的城市化
试分析我国的城市化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自1949年至2003年,我国的城市数量已由132个增加到660个,全国的城镇人口已经增加到5亿多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2.5%上升到40.53%。
在城市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城市的各项功能也趋于完善,城市体系逐渐形成,城市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信息的中心地位日益凸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经济建设、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方面不断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给周围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效应,促进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
可以说,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展示我国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交流和推广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更好地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我们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举办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发布会,同时向大家奉献《中国城市巨变》大型历史画册。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浅谈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SHI 2010年第5期JINGJI 经济JIAO视角一、中国城镇化道路中的问题第一,农民工问题。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与户口管制放松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民向城镇的流动。
这导致一个特殊阶层———“农民工”阶层。
农民工脱离了农业生产,到城镇中工作。
他们在城镇中多从事底层的体力劳动,为城镇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的户口归属于农村却主要生活在城镇,这给农村和城镇双方的管理都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维持社会秩序的很多隐患。
第二,城镇规划问题。
中国的小城镇尤其是工业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初期缺乏统筹规划。
大部分小城镇在地域上“密集分布”,但在经济上却“分散发展”。
这种“分散发展”的方式投资多、占地广,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密集分布”的小城镇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出现,而“分散发展”方式又不能很好地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结果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
一些小城镇封闭色彩过于浓厚,使现代城市文明难以得到传播和普及。
第三,城镇化发展滞后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虽然有了一定的城市建设投资,但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抑制了经济发展,也阻碍了城镇建设。
而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制度也抑制了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带动了城镇发展。
同时,户口管制的放松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渐频繁,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尽管如此,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据一些学者的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落后约10%—15%。
尤其是在沿海省份,一些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差距更大。
城镇化的滞后,不仅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并引发一些“农村病”,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第一,进一步放松户籍管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城镇化分析
全国城镇化分析第一篇:全国城镇化分析全国城镇化解析一、中国城镇化发展概述剖析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2011年是中国城镇化的转折时点,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对中国城镇化的巨大关注。
许多政府官员和学者都称:中国社会结构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性阶段,中国进入了城市社会。
城镇化率过半,也意味着中国在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这个历史性时刻面前,许多人都指出,如何培育与发展中小城市、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难题、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下一个阶段中国城镇化实现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难点。
1.2城镇化率在今后20年还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将在70%-75%之间,也就是说今后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还有20-2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会达到60%左右,到2030年会接近67%左右,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将接近7亿。
中国城镇化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保持着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8%。
2011年提高到了51.27%以上,平均每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水平。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目前仍然处在这个阶段。
城镇化发展带来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
总的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明显的滞后,不仅结构上低于多数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质量也亟待提高。
大量的外来人口、农民工脱离了农村,脱离了农村的社区,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权益还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在外来人口中,将近1.5亿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还有将近7000万的城市间流动人口,他们文化水平比较高,在农村没有土地和住房、在网络上有网络话语权、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流动性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城镇化战略与节地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备受关注,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的节约。
在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有利于节约土地这一问题上,先后出现了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大中小城市并重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等多种模式。
本文在分析几种城镇化模式对节地的影响的基础上给出建议,为今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化战略;节地1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加之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的供需矛盾尖锐,人地矛盾更加激化。
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不同程度地扩大其规模。
大量的新城建设以及原有城市的扩张又势必会给城镇建设用地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又要受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限制,在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势下,必然会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盲目向外扩张,占用耕地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90%来自占用耕地,因此,如何能使城镇化继续发展,而又能保障基本耕地不减少,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已成为国家及各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总用地为3.4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4%,城镇化水平43%,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结合实际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很不合理,是一种“急速发展”的城市化,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市化,而且资源、生态和环境状况恶化严重,自然环境的基础无法支撑这种“急速城市化”和空间蔓延式大扩张,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要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根本上是要改变用地模式,改变目前我国城镇用地的粗放利用,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益,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国务院2004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1]中明确规定:“要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
该《决定》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突出位置。
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按照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则,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研究提出利用规划修编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突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原则。
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国发[2005]21号)中提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四个核心,也把“节地”放在了首位。
2008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3](国发[2008]3号)强调,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
所以,城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的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目前,我国对城镇建设用地的节地模式的研究仍属初级阶段,成功的节地模式比较有限,而且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本文在阐述节地基本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如先后出现的“优先发展小城镇”、“优先发展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并重”等三种城市化方案,对比分析几种城镇化战略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后提出建议,为今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依据。
2 节地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所谓节地,顾名思义就是节约用地(saving land use),是相对于“浪费土地”而言的,是指用地在数量上的省减、限制,尽可能用最少的土地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尤其是在非农业建设方面,能少用地就不多用,能用劣地就不用好地,能用其他土地就不用耕地[4]。
也就是说,现在提出的节约用地中的“节约”,在内涵上,应当是指在各项建设和生产领域,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最少的土地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表明,节约用地是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抑制和压缩正常的、健康的用地供给来实现的;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少的土地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现在讲节约用地,并不是不满足合理的用地需求,而是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用地理念和用地方式。
对于用地者而言,节约并不是吝啬,并不是该用的地不用,而是用尽可能少的土地来获取更大的效益,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换句话说,节约用地具有以下含义:(1)珍惜每寸土地,做到惜土如金,防止浪费;(2)土地利用中,规划者和用地者都要精打细算,不能大手大脚用地,尽力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达到最佳的用地目标和效率;(3)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的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3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与节地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城市化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围绕这个城市化方针,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主要形成了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大中小城市并重模式、多元发展战略、城市体系战略等主张。
在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小城镇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与此同时,主张重点发展“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和“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集合”的观点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主要发展大城市,所以积极扩展城市规模的大城市战略成为主流意见。
因此,我国在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有利于节约土地这一问题上,可先后总结为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大中小城市并重、城乡一体化四种模式。
这些不同模式形成于不同的地域与背景,有其各自的优劣势。
由于我国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地域采取何种模式并无统一定论。
3.1优先发展小城镇战略优先发展小城镇也被部分学者称为区域城镇分散布局发展模式,虽然优先发展小城镇曾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现在普遍被认为小城镇用地较为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不是集中发展,而是遍地开花、分散布局,在当今我国人地矛盾极其突出的现状下,小城镇的集约节约程度必然是不够的,但也不可能完全否定小城镇自身存在的意义。
由于现在我国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剧城镇用地的紧张,但农民工在城里赚钱的首要用途就是改善农村的住房条件,而不是真正融入城市。
这种独特的“离土不离乡”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造成了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和双重占地现象,这就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城镇用地的同步增加,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据统计,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用地不断扩张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未减少,反而成增加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城乡土地开发成本的巨大差异。
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开发总费用的30%-40%为土地费,而在市区,60%-70%的开发费用需要支付土地费。
因此,开发商更乐于征用农田,而不是挖掘城市本身的用地潜力,这就加速了城市土地的蔓延式扩张,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造成土地的浪费。
而小城镇战略则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3.2优先发展大城市战略优先发展大城市属于区域单核心集中发展模式,是现代学者普遍认同的一种模式。
并且有学者专门论证优先发展大城市对节地的突出贡献。
学者蔡继明、周炳林等就曾分别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占用土地方面形成的差别特别做过比较。
表1中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建设用地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前二种战略通过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基本不用增加以2010年为基数的建设用地,特别是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还将在解决不断新增人口建设用地问题的前提下,使全国建设用地总量有所减低。
显然这种比较的结果凸显大城市在节地方面的作用,强调在土地集约发展的道路上巨大的土地资源压力下迫使中国不得不终止所谓“小城镇大战略”,走出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误区,要积极促进大城市发展[5]。
但这种观点也是过于片面的,除了不能忽视的越来越严重的大城市病,如用地难、住房紧、交通拥挤和环境质量低等,还应注意城市的生命周期、可持续化等问题。
据预测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在今后某个时期会出现资源枯竭,例如煤都抚顺、阜新、淮北、焦作、淮南等城市,煤矿开采完后,会面临许多煤矿工人及其家属的安排,产业转型与城市改造问题。
城市规模不仅不可能大幅度扩大,且会逐步缩小,少数还会衰亡。
因此不可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
3.3大、中、小城市并重发展战略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赞成一种多元化的城镇化模式,或大中小城市相互协调,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一种城市体系。
如周一星提出的“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而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城市方针和道路的新思路,可以说是深入城市化研究、提倡大中小城市并重的政策反映。
3.4 城乡一体化战略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8]。
从空间角度考虑,农用地利用较为粗放、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在城镇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现在,若能使城乡协调统一规划发展,对土地的节约利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实践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如珠江三角洲的“以城带乡”模式、上海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以及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加快城乡发展,在节约用地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事实证明,城乡一体化与土地节约利用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4 结束语(1)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的土地变得寸土寸金。
在这种形势下,节地尤为重要,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与节约。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今后土地利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镇建设用地的节地模式作为节约与高效并重的开发利用形式,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更是一条开源节流之路,是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张、粗放型向内涵挖潜、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3)我国的自然、社会区域差异很大,从宏观上不可能有统一的节地模式,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节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