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化进程的探讨
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项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投资和政策支持,解决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发展不足的问题,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西部开发战略下,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政府大力投资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便捷性,有力支撑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西部地区的电力、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加强,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西部地区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和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西部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府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通过推动农民进城落户、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措施,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这不仅带来了人口流入和人口规模的增加,还加强了西部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尽管西部开发战略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仍然不够完善,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另外,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求。
综上所述,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未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西部地区也应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浅谈中西部开发的意义
浅谈中西部开发的意义一、引言二、中西部开发的意义1. 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2. 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3. 人口红利的释放和产业升级4. 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5. 建立新型城镇化体系三、中西部开发的实践之路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与推进2. “中部崛起”示范区的探索和实践3. “东北振兴”行动计划的推进4. 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与多元主体参与5. 国家层面的资金扶持与政策支持四、中西部开发的五大典型案例1. 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市区和县区,辖区总面积约1182平方公里,计划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特色城市群和国际化城市新区。
2. 河南省“三新”战略:以新县区、新乡镇、新社区为突破口,推动中原经济区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3. 陕西省“大秦岭生态经济区”:依托秦岭山脉,建设生态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贵州省“金沙江-黔江经济带”:把贵州与四川的黔江沿线地区结合起来,建设成为贵州省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和跨省合作示范区。
5.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崛起示范区”:以中卫市为中心,打造集资源开发、产业转移、旅游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中部崛起重点区域。
五、结论引言:中西部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历史上长期被较为落后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所辖制。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大量国内外投资正在涌入这一地区,一系列针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也加快出台。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中西部开发的意义及其实践之路,并列举五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西部开发的意义1. 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落后,使得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大量人才和资源流失,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中西部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
2. 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中西部开发是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举措之一。
论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滞后
问题 , 主要原 因是工业化发展缓慢、 资源浪费、 生态恶化、 城镇分布不合 理, 应从推进城市化进程、 快 中小城 市 加 发展等方面予 以改善
[ 关键词]西部地 区; 市化 ; 城 二元结构 [ 中图分类号] 9 .7 9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7 5 5 (0 6 0 0 1 0 6 2— 9 6 20 ) 2— 0 3— 4
[ 收稿 日期 ]2 0 0 —1 05— 4 6
[ 作者简介 ]王颖 , 7 年 生 , , 17 9 女 陕西西 安人 , 西北 大学 硕士生 , 研究 方向 为公共政 策研究 , 电子 信箱 )i 76 ( y 73 @ n
homal e m o t i. o
一
1 — 3
维普资讯
表 1 20 20 00~ 0 3年陕西省城镇与农村居 民收入对比
占全 国 土地 面 积 3 5多 的西 部 , 西 部 大 开 / 在
发 战略 的指 引下 , 为缩 小 东 西差 异 、 对 经 济全 球 应
化, 其城市化发展也进入重要时期 。然而 。 由于长
期 以来 西 部地 区地 理 位 置偏 远 、 候 条件 复 杂 、 气 交 通不 便 、 本 设 施 落 后 、 基 资源 利 用 不 合 理 等 因 素 , 城市 化水 平 一直 较 低 。 西 部地 区经 济社 会发 展 给 带来 了较大 的负 面影 响。
51 5% 。 .
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 二者差距愈来愈大。以陕
西 省 20 20 城 乡居 民 的收 入 差 为例 。 00— 03年 四年 之 间 城 乡 居 民 的 收 入 比从 3 4上 升 到 4 1 表 . . ( 1 ¨ 。收入水 平差 距加 深 了城乡居 民在 文化 教育 )J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现状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复杂过程。
改革开放近30年来。
中国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5年的43.3%,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我国城市化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据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47%,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5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79%。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城市数量看,2000年全国667个城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300个、247个和12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98%、37.03%和17.99%。
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问题严重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及人口,但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从水资源来看,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
同时。
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
珠海市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价值工程0引言2010年10月,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展至全市,即包括了原来不属于特区的金湾区和斗门区。
最近,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横琴新区的开发,珠海市经济和城市发展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
但是刚被扩进特区范围的西部地区的起点还较低,其城市化的进程与珠海市区比还较为迟缓,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主要对珠海市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该地区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方向提供依据。
1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珠海市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但是农业接纳新增劳动力非常有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耕地被征用兴建工业区,耕地数量日益减少,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日益普及,促使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下降,这些劳动力并未充分就业。
加上一些显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二是城镇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他们的加入使得就业机会越来越少,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三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都以很快的方式增长,农村新增的劳动力也逐年增多,这样的结果无疑加重了城市就业的负担。
四是外来劳动力大量涌入珠海,对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总体来说,珠海市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制约因素:1.1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弱。
斗门区城镇分散,规模较小,功能不完善。
新设不久的金湾区尚未建成自己的城区,第三产业吸———————————————————————作者简介:白雪(1981-),女,满族,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区域经济、土地经济。
珠海市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浅析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Zhuhai白雪Bai Xue(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珠海519085)(School of Real Estat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Zhuhai 519085,China )摘要:珠海市西部地区刚被纳入珠海市经济特区的范围,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距原珠海经济特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这一战略的目的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产业人口双转移对于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留守人口问题严重。
而产业转移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产业的转移还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产业人口双转移可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通过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可以吸引更多人口迁徙,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
这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提供更多的融资和信贷支持,降低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
政府应制定适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为产业人口转移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当地的人才培养水平。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创业就业,提升当地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
推进珠海市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和金湾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改变单纯以 地补偿费共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G P为中心的考核办法; D 再次, 把定居或务工
理向一元化的服务式管理转变, 建立农民工管
( 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 四) 这是 理服务综合协调机制; 最后, 实行属地管理和 (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 六) 搞好
一
补偿标准; 再次, 完善征地程序, 确保农民对土 体规定,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
、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首要工作 地的使用权、 处置权、 知情权和参与权等得到 合同关系。继续完善和巩固以养老保险、 医疗
( 大力拓展城区规模和兴办工业项 目。 充分尊重, 一) 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开展农村集体 保险、 工伤保险等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
应的农村人E转移规划,努力做到 “ l 地转人 格、 同等收益; 最后, 应借鉴深圳、 苏州等城市 的每个适龄儿童。 政府对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
转”“ 、人随地走” 。首先, 把农村人E转移规划 的做法, l 实行“ 留地安置” 持股进城、 或“ 按股分 校应给予补贴;鼓励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再 与土地利用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放在同等重要 红” 的政策。地方政府应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 次,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 提供公共 位置, 明确农村人 口转移的目标、 途径及其政 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与金湾区和斗门区各镇、 服务, 将其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范围 策; 其次, 把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作为斗门区 村集体的积累资金或土地补偿费和农民的征 之内。改革领导管理体制, 由二元的防范式管
月被纳入经济特区,但城市化进程较为迟缓。 区和斗门区的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方便 进行综合因素定量排序, 逐步消化珠海市西部地区; 城市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211 文献标识码: F9. A
我国东西部城市化进程水平探讨
我国东西部城市化进程水平探讨一、产业结构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
如果第一产业比重低,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比较高,则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反之亦反。
长期以来,西部由于受到观念、制度、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缓慢。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不合理的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增长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步伐。
由于经济发展使经济收入增加,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会随之产生,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在众多商品中,农作物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该类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增长导致对它们的需求更快的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会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动也必然带动投入结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导致资本与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并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三、资金状况城市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与升级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区域的工业化过程,这个过程导致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一方面,工业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需要足够的资金积累用于发展制造业及相关的资金密集、周转时间长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城市化要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要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设现代化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
我 国 西 部 大 开 发 中 城 市 化 发 展 有 积 极 的 借 鉴
作 用
美 国 的 西 部 开 发 是 以 土 地 为 中 心 的 同 期 的 多 元 化 开 发 . 土 地 开 发 带 动 并 形 成 多 元 互 动的功 能 . 国在 1 美 9世 纪 束 2 世 纪 初 集 中 对 0 西 部 进 行 r开 发 . 而 实 行 的 是 公 共 土 地 的 政 策 . 是 西 部 开 发 的 基 础 。 大 家 看 美 国地 图 . 这 美 国 的 西 部 各 个 州 的 州 界 都 是 直 线 , 没 有 公 共 它 土 地 政 策 是 不 可 能 划 出 直 线 来 的 , 为 地 是 国 因 有 的 . 它 们 把 相 当 于 东 部 6 5 倍 的 国 土 收 归 为 国 有 . 3 种 方 式 对 这 种 _ 地 进 行 处 理 : 一 用 十 第 种 就 是 公 开 拍 卖 . 给 自 由 民 . 且 可 以 享 受 卖 而 免 除 土 地 税 以 及 绝 对 地 租 的 优 惠 。1 6 年 林 肯 82
密 移 动 人
1 7l 8 0 年 间 更 有 大 批 移 民 8 一1 9 西 西 比河 向更 西 部 的所 谓 远 西 部 地 区 民 ,这 样 的 政 策 效 应 造 成 了 大 量 人 口 。美 国由 于西 部 的开发 人 口的迁 移 , 美 口重 心 由 东 部 的 巴 尔 地 莫 移 到 西 部 . 它
维普资讯
O
1 0
优 化
太
铁 社 会 生 活 的 载 体 。 多 国 家 都 在 支 持 欠 发 达 地 区 许 加 快 发 展 . 实 现 本 国 的 平 衡 作 为 宏 观 调 控 的 目 把 标 之 一 。开 发 欠 发达 地 区 具 有 空 间 开发 的 特 征 . 政 府 在 政 策 支 持 上 除 了 有 区 别 于 发 达 地 区 的 经 济 政 策 外 . 都 有 明 确 的 房 地 产 特 别 是 地 产 的 开 还 发 和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特 殊 政 策 . 的 主 要 目 的 就 它 是 要 使 它 能 够 成 为 吸 引 、 聚 和 承 接 资 金 人 才 的 积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标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课标
温馨提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是一个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课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集聚等现象的发展。
二、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
1.沿海地区城镇化的过程
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特区和港口城市为代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高,城市规模大,但城市化进程不够平衡,城市间发展差距明显。
2.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过程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率较低,城市规模
小,但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化的支持力度,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劳动力,城市发展迅速。
3.东北地区城镇化的过程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受到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外流的影响,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城市规模小,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
三、不同地区城镇化的特点
1.沿海地区城镇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城市规模大,城市化率高,城市结构复杂,城市间发展差距明显,城市人口流动性强。
2.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特点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小,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发展较为集中,城市化进程相对平衡,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弱。
3.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特点
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规模小,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发展相对集中,城市化进程不够平衡,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弱。
总体来说,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受到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与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与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这种趋势可能会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同时也会为中国带来无限的机会。
那么,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路径呢?路径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城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共同努力、分步实施。
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大规模的城市化,可能会增加资源消耗和社会成本。
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即使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城市化进程也要逐步推进,不能盲目扩展城市规模。
路径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发展不会停止,但是城市的影响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
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是现代城市化的必要条件。
城市的绿化、景观、城市公园等绿色空间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的乐土。
路径三:信息化水平和城市化的提升相互促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智能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通过信息化手段,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
这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也能够为城市文化、城市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路径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品质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品质。
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还要关注城市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和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人的需求,切实满足人民对于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需要。
趋势一:加速城市群发展中国的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城市群发展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效益,提高城市体系的整体效率。
趋势二:提高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努力提高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不仅包括经济、科技、产业等方面,还包括城市管理能力、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品质等方面。
只有城市自己的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趋势三: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加快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
浅谈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经过近年来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
然而总的来看,西部地区的发展仍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基础设施的作用并未被发挥出来,并且与东部的差距存在着逐年拉大的危险。
在党中央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西部的发展该何去何从?靠什么来奠定西部经济增长的基础?这不仅对于当前,而且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期持续发展,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现状对策一、西部的发展存在问题1.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众所周知,合理的产业机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即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有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其次是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
而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类型为“二三一”型,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传统农业依然占有较大比例,这一特点在广大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以下是200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关数据的统计从上表不难看出,西部地区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仍然占较大比重,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却远远地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据统计,西部2008年的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9%,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很大程度制约了西部经济的持续增长。
2.生态环境严重脆弱自秦汉至隋唐,西部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的西部,地肥水美,水草丰茂,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然而过度开发、历史上的多次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西部地区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地力下降,逐渐沦为生态性贫困地区。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999年,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沙化面积为6255.6万公顷,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90%以上;各种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了14.49%和51.07%;沙尘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回升,现在已经蔓延到华北地区;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的旱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比80年代分别上升了7.5%和49%;仅广西、陕西等9省,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500亿元,占全年GDP的13%。
西部省际边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思考——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
诏灭爨 , 曲靖为 拓 东 节 度使 所 辖 , 南 的政 治 中 心 云 西移 大理 , 结束 了 曲靖 50余 年 的云 南 中心地 位 。 0 此后 , 大理 国时 期 在 曲靖 设 石 城郡 , 辖 磨 宋 统
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 三年恢 复” 一五” “ 和“ 时期 , 曲靖 建 立起来 了第一 批社 会 主义性 质 的工 业 企业 , 非农业人 口迅速增加 , 投资的重点为工业基 本建设投资; 15 从 98年开始 的“ 大跃进 ” 和人民公 社运动及“ 文化大革命” 等运动 , 使得 曲靖 的工农 业生产大起大落, 大批 城市人 口回乡, 非农业人 I : 1 迅速 减少 ; 经济 结构 单 一 , 政税 收来 源少 , 财 用于城
人类足迹可寻 。30 40 00~ 00年 前 , 曲靖先 民就 在 这块古老 的土地上 种植水稻 , 创造 文明。公元 前 20年, 8 楚将庄蹯率 兵人滇 , 曲靖 为古滇 国腹心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比, 整体上还 比较落后 。对我国 西 部地 区的 中小城 市 的发展 , 理论 和 实践 上都还 在 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尤其是处于省际交界地 区
看, 由于受 多种 因素 的 影 响 , 少 是 2 至 O世纪 7 O年
曲靖的城市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历程 :
一
是建 国以前的历史 时期 ; 二是建国以来至改革开
放 以前 ;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到撤地设市 以前 ; 四是 撤 地设 市 以来 。
( ) 史 时 期 的 曲 靖— — 历 史 悠 久 。 发 一 历 开
— —
以 云南 省 曲靖 市为 例
张秀凤 , 朱海 燕
【 摘
要 】我国西部省际边界地区的城市化问题研 究对加快西部地 区城市化进程、 统筹 区域发展有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初探
富 , 由于交通 、 讯 等基础设施不 足 , 但 通 科
乏 , 些 资 源 未 能 得 到 充 分 和合 理 的 开 发 , 这 没 有 从 自然 资 源 优 势 转 化 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优势 , 展速度缓慢 。 发
能 力 很 低 ,没 有 从 土 地 总 量 优 势 转 化 为 有 技 、 育 水 平 低 下 , 上 资 金 短 缺 , 才 匮 教 加 人 2 .农 业基 础 薄 弱 ,农 村 贫 困化 现 象 严
维普资讯
展 占 略 初 掾
杨 建 保
、
灾 害 频 繁 , 业 发 展 基 础 薄 弱 , 天 吃 农 靠 粮 食 难 以 自给 。我 国 大 部 分 的 贫 困 县 、
、
困 乡都 集 中 在 西 部 地 区 ,贫 困化 现 象 自 国 以 来 未 能 得 到 有 效 改 观 、个 别 的 还 有 城 市 化 的 战 略 摆 布 略抒 管 见 。
平 之 间 的 差距 较 大 , 2 . 个 百 分 点 , 东 达 21 而
部 地 区 的 差距 则 只 有 1 6个 百最 大 问题 ,是 它 若 无 外 力 的 介 入 很 难 靠 自力 突 破 。 西 部 地 区 在今 后 的 发 展 中 ,必 须 在 城 乡之 间 建 立 起 密 切 的联 系
地 区 城 市 化 与 工 业 化 滞 后 脱 节 的 现 象 更 为
严重 。 2 .城 市 密度 小 , 射 力 弱 。1 9 辐 9 8年 我 国
( 人 员 、 金 、 术 、 息 等 ) 中 承上 启 下 如 资 技 信 其
的 那 一 级 就 是 发 展 广 大 的 小 城 镇 和 乡 镇 企 业 , 二 元 结 构 为三 元 结 构 , 城 乡对 立 为 城 变 变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经验总结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经验总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备受关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西部地区已取得了普遍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那么,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经验总结有哪些呢?一、坚持科技创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路线。
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的众多政策中,科学技术的创新成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更多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科技创新。
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地提高财政投入,加强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打造一批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资源加入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
内陆地区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被落后,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公路、铁路、机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改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特色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区域深度融合,是中西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随着现代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速。
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市和城市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协同,成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不断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五、促进开放与合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开放和合作。
中央政府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与国内外的经贸往来,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开放和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不仅保持推动经济进步科技革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开放与合作的发展。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构想
治 、 化 方 面 , 要加 强 经济 方 面 的 中 心 作用 。 文 更 我 国西 部 地 区 的城 市 在 功 能作 用 方 面 , 基 本 没 有 还
达 到 3. 8 , 0 1% 中部 地 区 为 2.0 , 部 地 区 仅 40% 西 为 1.9 。 部 地 区城 市 化水 平 低 , 别 是 西南 92% 西 特 地 区城 市 化水 平 更 低 , 仅为 1. 3 ( 广 西 ) 而 65 % 含 ; 西 南 6省 区市 的总 人 口却 是 整个 西 部 l 区市 2省
我 国西 部地 区共 l 省 市 ( 内蒙古 和 广西 2个 含 两个 自治 区 ) 到 2 0 , 0 0年底 共有 设 市城 市 10个 、 6 建制 镇 6 7 1 7个 。 这些 城 镇在 西 部地 区 的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发 挥 了重 要作 用 , 其他 地 区相 比 , 与 主要 有
东 、 西 部城 市 密度 和规 模 比较 表 (00年 底 ) 中、 20
全 国 5 3 .6 06 .9 3 .1 4 8 西 部 地 区 4 5 .1 0 2 .3 2. 1 7 6 中部 地 区 5 4 .1 13 .6 3 .7 17 东 部 地 区 59 .6 2 5 .9 4 .9 14
倔I 孛 『 珥宪考 02 考20 年第7 期( 0 总第14 期) 66
一 、 积 … 一 * *
强大的城市连绵区 , 因此 西 部 地 区 的 区 域 经 济 也
位很 不 相 称 。
较 薄弱 。 与 东部 沿 海地 区形 成 了很 大 的差 异 。 这 相
价值链视角下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业 结 构 不 合 理
价 链 角 值 视 下 西 地区 市 发 研究 部 城 化 展
■ 李 秉文 副教授
新 中国 成 立 初 期 ,西 部 地 区 实施 的依
托 国家投资建立起的 以资源开发为重点 的 重化工业以及军工制造业等 “ 三线建设” 加 速 了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 , 也使得西部地 区的工业化走 向畸形 发展 :
( ) 力 资 源 素 质 低 下 , 约 了西 部 六 人 制
地 区西安 、重庆 和 昆明等大城 市纷纷 加入城市营 销行列 ,
西部 地 区 的城 市 化进 程 。 关键 词 :城 市 营销 城 市化 价值 链
西 部 地 区
制 约 了城 市 集聚 效应 和扩 散 效 应的 发挥 西 部 地 区 的 城 市 主 要 集 中在 四 川 、 广
为资源 、环境 、经济和社 会承载 力四个方
面 ,大 多数 学 者 认 为 当前 我 国 城市 发展 过
( )西 部 地 区城 市综 合 承 载 能 力 偏 四
内容 摘要 :由 于历 史 、 自然 、人 文 环境 等 多 重 因素 的 制 约 , 西 部 地 区城 乡发 展 差 距 大 、城 市化 水平 低 。本 文在 价值
链 的视 角 下 ,通 过 理 论 分 析 与 实证 研
各要素进行整合 , 实现整个价值链 的发展 , 并将形成 的优势向小城市和 乡村辐射 。
中的集聚效应没体 现 出来 。
( ) 市形 象不 明晰 , 市 营销 意识 二 城 城
淡 薄
性 ,弱 化 了城 市化 发 展 的辐 射 效 应
简析西北五省区城镇化
简析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城镇化的涵义和界定 城市是⼈们经济、政治和社会⽣活的中⼼,是⼀个主要由⾮农业活动⼈⼝构成的、占有⼀定空间的⼈们⽣产、⽣活的聚集区域。
20世纪国际上通⾏的城市⼈⼝规模最低标准是2000⼈以上,并且把20万⼈以下定为⼩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50—100万⼈为⼤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城市。
每个学科研究⾓度各有侧重,因此对城镇化的关注点也就不同。
⼈⼝学讲的城镇化是农业⼈⼝转化为城市⼈⼝的过程,即以农村⼈⼝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种历史过程;社会学的⾓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活⽅式转化为城市⽣活⽅式的过程;地理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从经济学⾓度看,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然经济转化为城市化⼤⽣产的过程。
总之,城镇化是⼈⼝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是地域景观、产业结构、⽣产⽣活⽅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产⽣活⽅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内容综合统⼀的过程,是⼀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城镇化反映的是⼈⼝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程度,通常⽤市镇⼈⼝占全部⼈⼝的百分⽐来表⽰,称城镇化率或城镇化⽔平,本⽂中⽤城镇化这⼀概念。
⼆、西北地区城镇化现状 新中国成⽴以来,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总体有了很⼤提⾼,表现在:城市数量已由⼏个增加到60个,城镇⼈⼝也增加了⼗⼏倍,⼈⼝的城镇化⽔平达到32.6%。
但与东部地区相⽐,仍有较⼤差距。
西北省区城镇化现状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个⽅⾯。
1.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
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集中反映在数量和质量两个⽅⾯:从数量上看,与全国平均⽔平相⽐,2000年的⾮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例低4.24个百分点,⾮农业⼈⼝占总⼈⼝的⽐例低2.5个百分点。
在21个地级城市中,第⼆产业⽐例超过50%的只有12个,第三产业⽐例超过50%的只有呼和浩特、西宁和乌鲁⽊齐3个省会城市。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地区城镇化路径更加具有行政色彩。就其原因主 要有 : 其一,改革开放以后我 国经济发展战略采 用的是先沿海后 内地、先东部地 区后西部地 区,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无法取得优先发展的 “ 先发”优势或效应,失去了短缺经济条件下快速 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有利机会。而且在市场 化改革中,国家先开放了消费品市场,东部地区 作为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从西部中部以 较低的计划价格获得能源原材料,却以较高的市 场价格出售消费品,享受到了政策效益的最佳时 机 ; 相反,西部地 区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原材料 生产基地错过了政策效益的最佳时机。其二,城 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 提,工业化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起决定 作用。西部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较晚,商品经济不 发达,民间资本积累不足,乡镇企业数量规模不 足 ,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 ,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 作用非常有限,而政府利用城市化发展的行政规 划、财政政策等行政力量在城市化 中的 “ 区布 设 镇”表现较为突出,进而造成城市功能的缺失, 不能有效地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其三,市场化进 程缓慢,城市化中市场力量弱化,依靠政府的行 政力量主导城市化,制约了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 程中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率 ,也制约了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进程的推进。 ( 三) 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差,难以形成城市 效应。按照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标准来衡量西部地 区城市的竞争力 ,还存在 巨大的差距。主要问题 有 : 一是还未形成大中小相配套和区域协调发展 的城市网络体系。在城市经济辐射边际效应递减 的情况下,中心城市圈与其较远的区域的经济发 展不平衡 ,城市的向心力不强的边远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相对落后。二是大规模的资本配置于城市 化建设上的同时,许多城市由于财力有限,招商 引资渠道未拓展,主要靠借贷和 “ 土地批租”等 渠道筹资,城建项 目工程款项拖欠是常有的事, 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三是对城市功能定位局 限于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工业城市、农牧业生 产基地等,影响了金融、商贸、公用事业 、科教、
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西 部 大 开 发 中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几 个 关 键 问题
官卫 华 一 姚 士谋 , ,
(. 1 中国科 学院 南京 地 理与 湖 泊研究 所 , 中国江 苏 南京 研 究生 院 中 国 北京
摘
20 0 ; . 10 8 2 中国科学 院 2(P - 1 _) XA
10 3 ; . 京市 建设 委员 会 中 国江苏 南京 00 9 3 南
衡 。一方 面 , 部 地 区城 市 ( ) 度 远 远 低 于 东 中部 自然经济 区 , 现 代 文 明 基本 隔 绝 , 镇 数 量 少 , 口 西 镇 密 与 城 人 地 区 。19 年 , 国城 市 总数 为 6 8个 , 中拥 有 5 % 不 多 , 市 化 水 平 极 低 。新 疆 和 青 藏 高 原城 镇 密 度 分 98 全 6 其 6 城
导, 以城市 化作 为实 现西 部地 区经 济 和社 会持 续 发展 的重要 手段 , 动 整个 西部地 区的经 济发展 。 带
关 键词 - 西部 大 开发 ; 市 化 ; 城 发展 战 略 ; 生态 重 建 ; 生态 产业 ; 中心城 市
中 图 分 类 和 发 展 , 现 出线 型条 带状 空 间 结 构 。再 呈 西部 地 区城 市 的 分 布 主 要 受 自然 条 件 、 济 发 展 者 , 经 在欠 发 达地 区 主要是 少 数 民族地 区 、 省 区的边 远 各
水 平 、 口密度 、 人 城市 基 础结 构 条 件 和 对 外 交 通 运输 联 山 区如 乌蒙 山 区、 凉 山 区 、 断 山 区 、 宁 的“ 西 ” 大 横 甘 三 系的影 响 。特 别 地 , 特 殊 的地 形 , 北 地 区 干 旱 、 其 西 半 地 区 , 疆 各 绿 洲 的 “ 围 区 : , 类 地 区 生 产 力 落 新 外 ’ 这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第"期#$%&&’(%)*%&)*&’(%+*!宏观经济管理"!强小安西部城市化进程的探讨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也是振兴我国西部经济的巨大动力#同时#西部大开发也为西部城市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所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全面繁荣的重要任务$一!西部城市化滞后及负效应城市化水平是一国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东部经济正是由于开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作为要素集聚中心的城市和城市带#才使东部地区迅速成为现代产业的集中地和消费中心#从而使其地理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相比之下#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一"西部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结构失衡从数量上看#全国%%&个城市中#东部!’(个&占)*+’#中部,)&个&占!&+’#西部只有#,(个#仅占全国的#-+(全国平均每#-"万人##$))万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而西部平均每,,&万人#)$!%万平方公里才有一座城市$从规模而言#西部,((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只有!座&重庆%西安%成都’##((),((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座#*()#((万人口的大城市只有西宁一座#,()*(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座#,(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座$从结构而言#大城市太少#除青海省的西宁市外#其余##个省%区都没有大城市$与东部%中部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小城市的比重分别高出##%"$"和-$%个百分点(大城市的比重却分别低于&$*%-$*和%$*个百分点(中等城市的比重也分别低于!$!%,$)和,$)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其中#广东%江浙%山东等沿海发达省%区都在!*+以上#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仅为,,$*+#只相当于#"-!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相比##""&年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高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为&-+#中上等收入国家为&)+#中下等收入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为,-+#这些国家相应的人均./0分别为,1*&万美元#)*,(美元##,!(美元和!*(美元(#"""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均./0为*#%美元#超过低收入国家#但其城市化水平低于低收入国家*$*个百分点$显然#我国西部城市化程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即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孕育出更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质量较差,(((年#我国西部城市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中部%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的总体水平低#综合效益差#腹地小#城市的集聚作用和扩散作用不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较弱$一方面#缺乏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发育不良#基础设施较差#城市功能不健全#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西部城市建设管理落后#各自为政#缺乏特色$!二"城市化滞后的负效应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年第"期#$%&&’(%)*%&)*&’(%+*!宏观经济管理"的障碍#也是西部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直接影响市场容量的扩大!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普遍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至少比城市居民落后#%年#而西部地区农村则更为落后%这其中有诸多原因#但城市化进程缓慢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化的滞后使西部地区来源有限#居民收入很少#消费能力很低#加上地域环境&保守观念以及分散&封闭的消费环境#使偌大的西部社会购买力低迷&市场容量狭小#形成具有很长持续性的城乡消费断层#也妨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展和升级%&$阻滞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西部城市化滞后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积淀在农村#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且造成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多数人难以分享城市所具有的教育文化&体育运动&社会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使更多的国民远离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滞后加剧了西部地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使西部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妨害西部地区的综合治理#而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迅速波及到中部乃至全国#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并且#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越发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化滞后#使西部地区产业层次低&素质差%三次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过高#就业比重过低%产值分别高出全国和东部#$(和’$!个百分点#就业却分别低于($%和"$&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虽然从业人员比重高#但产值比重较低#说明第二产业发展效益差#就业分别高于全国和东部#$’和’$)个百分点#产值却分别低于全国和东部#$)和!$#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就业比重分别高出全国和东部’$#和’$*个百分点#产值比重分别低于%$&和#$!个百分点%这说明#西部地区偏重于比较效益较低的农业#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还有待大力提高%二!西部大开发为城市化创造良好机遇!一"大开发为西部城市化创造内在动力西部大开发即大开放#为此#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中外投资者来西部发展%在给西部带来经济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唤起了西部人的观念转变#提高了西部整体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辐射力增强#辐射范围拓宽#这对西部城市化自然是一种内在推动%因为#社会文明与城市化水平是相辅相成#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其辐射力的扩大也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大开发为西部城市化提供资源支持西部大开发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向西部的转移%这不仅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必备条件#而且为西部城市化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奠定了基础#也为西部各种固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持%!三"大开发为西部城市化的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西部大开发必然会增加大量的投资#兴建大量的产业#从而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解决西部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同时#很多投资本身就是在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农村兴建#它们在对人力&物力重新整合的同时#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使他们在工作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开拓了思路#受到了先进文化和社会文明的熏陶#也解决了西部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问题%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在(你投资&我发展)#(不求所有&但求所获)的原则下#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电力&问题探讨!(!""!年第"期#$%&&’(%)*%&)*&’(%+*!宏观经济管理"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人才流动等方面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放宽政策$加强管理%减少&三乱’%制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西部企业应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投入到西部大开发中%在管理创新#技术开发#质量提高#服务改善等核心竞争力上不断提升)!$西部人应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面貌迎接西部大开发%注重自己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互利互惠#优势互补中实现大开发战略%并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吸引各种资源%在集聚#规模#扩散中实现城市化%并以城市化带动西部经济的全面腾飞)三!西部城市化模式选择的思考西部城市化战略不同于东部%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它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城市化所没有的困难和阻力)所以%既不能照搬套用其他地区的经验%也不能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更不能孤立地强调某种规模的城市#城镇%或笼统地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新建城市)城市化作为一个经济过程%应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科学地选择其模式)西部城市化更应结合西部实际%把握以下原则)%$适宜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西部各省#区#市不同的经济条件#区位特点#人口密集度#文化背景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城市化规划)要选择适合本地具体情况%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模式%不能采用统一模式%城市规模应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切忌崇大抑小%或崇小抑大)#$效率原则!城市化的直接目标是促进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城市化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不求最大*全+%但求最好’)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西部各省,区#市现有大中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通讯等中心优势%对资源要素加以合理配置与组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功能不等的城市群%并由此推动不同区域和整个西部经济的振兴)!$节约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原则!西部地区虽以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著称%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西部资源已不再具有优势%资源浪费#土壤沙化#植被破坏#水源枯竭#生态脆弱的现实越来越严峻%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成为共同的呼声和紧迫的任务)所以%西部开发中的城市化战略必须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保护资源#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西部城市化模式的选择%既要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保证资源#环境的有效#节约地利用%还要保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根据以上原则%西部城市化战略应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内核%大中小城市并举%建立起适应产业升级#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城市化体系)具体而言%这种城市化体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现有的&个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为增长极%充分发挥其集聚#扩散#规模#辐射效应)要提高这些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强化其枢纽地位%使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骨干#龙头作用)第二%加快现有地区级城市的发展)要着力解决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户籍城市功能%使地级市迅速成长为吸引力大#辐射力强#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并通过&地改市’%使地区所在城市发育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第三%积极培育一批中小城市)要在科学规划#重点突出#规模扩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在扩大就业#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的作用)第四%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展城市带和城市经济圈)这既符合效率与效益原则%也有利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便捷联系和专业化与协作%便于形成区域经济网络%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