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学设计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媒体课件的系统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是一种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它的组成要素很多,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及活动视频等。合理安排与组织这些元素,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元素的长处,形成一个完美的多媒体CAI课件。因此,在着手设计课件之前,应该对课件的生成做一个总体设计,这样制作的过程可以按部就班的展开,这有利于保证制作完成后的课件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1)说明教材版本,学科年段(册),单元(章、节);

(2)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关联性);(3)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典型性)。

2.教学对象分析

(1)说明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2)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3)分析学生已有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

(4)分析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

3.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者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并说明选择理由。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试行评价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多媒体CAI课件的教学设计是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学思想的部分,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指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对象分析又称为学习者特征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为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等提供依据。

划分教学单元应依据教学大纲,在分析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细化成一系列的教学单元。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体系的情况,选择控制教学单元前进的策略。

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学习阶段来合理选择和应用。一般说来,个别指导型模式主要适用于呈现信息和引导学习两个阶段;操练与练习型模式适用于练习和评价阶段;模拟型模式适用性较强,可任意应用在上述四个阶段;教学游戏模式主要用于练习阶段;问题求解模式通常呈现信息、引导学习以及练习这三个阶段。为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我们也可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中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二、课件结构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信息量大,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强等特点,所以须根据教学设计的结果对课件的整体结构作好设计和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在软件设计上的具体体现。课件结构一般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超媒体结构和导航策略结构。

1、超媒体结构

超媒体结构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节点、链和网络。

(1)节点:节点是超媒体中存储数据或信息的单元。节点中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在多媒体CAI课件中,节点可以有文本类、图文类、听觉类、视听类等多种形式。

(2)链:链是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的联系。它是每个节点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链的具体形态体现在跳转关系上,可以通过“热键”、“图标”、“按钮”的方式实现节点之间的跳转。

(3)网络:网络是超媒体中由节点和链构成一个信息的有向网络。在设计网络结构时应考虑主模块与子模块之间、知识单元与知识点之间、知识单元与知识单元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跳转关系,形成一个非线性的网络结构。

传统的教学内容,他们的信息组织结构都是线形的和有序的。而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联想检索会导致不同的认知路径。线形结构的教

学内容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自由联想记忆结构的非线形网状结构的方式来组织信息,它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学习者按照固定的顺序来提取信息。这种非线形的信息组织方式就是超媒体。多媒体CAI课件的信息结构大多采用超媒体结构方式。

2、导航策略的设计

由于超媒体结构中信息内容比较多,内部信息间关系复杂,学习者在沿链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往往不知道处于信息网络的什么位置上。因此,在设计超媒体结构时,需要认真考虑向学习者提供引导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导航”。它能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我们常用的导航策略有:

(1)提供检索机制;

(2)提供信息网络结构图;

(3)提供联机帮助手册;

(4)预置或预演学习路径;

(5)记录学习路径并允许回溯;

(6)使用电子书签等。

三、交互界面设计

1、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手段,以一定交互方

式,为完成确定任务而进行的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人机交换方式是指人机之间交互信息的组织形式或语言方式,又称对话方式、交互技术等。人机通过不同的人机交互方式完成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向人输出信息的工作。目前,常用的人机交互方式有:问答式对话、菜单交互、按钮交互、热键交互、命令语言交互、查询语言交互、自然语言交互等。

2、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原则

人机交互系统是指实际完成人机交互的系统,式有参与交互的各方所组成,包括人和计算机组成的交互系统。广义上讲,交互系统的组成应该包括参与交互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环境,例如人使用计算机来分析资料或数据,其中就包括人、计算机及数据分析系统;又如在包括计算机的人机系统中,其组成应包括人、硬件、软件及作为环境的有关文档手册。在设计交互系统时,应遵循简易性、一致性、反馈性、容错性、图形化的原则。

3、屏幕界面的设计

屏幕界面是指呈现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上,使学习者与多媒体课件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学习者在使用课件时,最先接触倒的时课件的界面,通过感受课件界面上的色彩、图案、物体、创意时,形成对课件的第一印象,然后学习者又通过界面上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功能元素进行学习。屏幕界面是学习者对课件最初、最深、最重要的印象。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