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3篇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
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
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
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
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
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
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
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
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从所获得的数
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并不是很担忧。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
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
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
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
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
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
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
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
要顾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人不愿意把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尊重
父母意愿的接近30%。被问及自己未来赡养老人的压力时,有36%的人认
为压力大,25%的人认为压力较小,37%的人选择没什么压力或没考虑过。
可见人们赡养老人的意识日渐淡薄,许多人不愿意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认为赡养老人会加重经济等各方面的负担。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
增多,4+2+1模式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将面临经济上、时间上等诸
多的养老问题。同时,人们对赡养老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赡养老人不是
只把老人养活,二是要悉心照顾老人,周到的考虑老人物质精神上的各种
需求和需要。近年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是不
可想象的。许多空巢老人并不缺少物质上的东西,而需要在精神上给与帮
助和照顾。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但没有赡养老人的意识,甚至还出现
了啃老的行为。
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而养老问题所
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延长事业、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鼓励老年人
继续为社会服务。(如:国外的空姐都是年龄大的人,香港的出租车司机
老年人居多。)
3、不断地开拓更多的养老方式,根据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
提供不同种类的与之适合的养老方式,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如:日本号召老年人发挥余热,美国提出家园共享结伴养老,英国
采用异地养老,德国实行养老保险转摊法等。)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
牧民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
来承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
大大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85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
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
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
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
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6.2%,预计到2022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据抽样调查统计2022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3.72人。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增强,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弱化了家庭的内聚力,也淡化了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单一。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