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华西村崛起对新农村建设
(1)艰苦创业求发展
改田造地 改变人居环境 发展乡镇企业
(2)创新思路谋发展
吃透两头,两头一致 实行一村两制 推行三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则 华西治村理念 华西十一五规划
(3)抓住机遇快发展
借南巡东风 企业上市 壮大支柱产业
2、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 坚持富 民优先、共同富裕 。“人民幸福就是 社会主义”
华西村崛起 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华西村概况
人口1520人——3万多人;面积0.96—— 30平方公里;人均收入12.26万元,住房 400——600平方米别墅;社保体系完善。 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307亿元,形成 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
二、华西村成功经验
1、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率先发 展、科学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 物质基础
三、华西村发展的启示
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 两手齐抓、提升素质 持续发展、优化环境 依法办事、民主管理
(1)促进就业创业, 增加工资性收入 (2)鼓励投资融资, 增加资产性收入 (3)完善社保体系, 增加保障性收入
(4)先富帮后富, 走共同富裕道路
3、把提升素质作为固本之策,坚持以人为本, 文明建村,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
(1)思想教育聚民心 (2)教育培训强素质 (3)道德诚信树村碑
(4)发展文化展新风
4、把优化环境作为重要目标, 坚持环境优先
和谐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科学规划建设农村环境
(2)着力建设洁净的生产环境
(3)着力建设整洁的村容环境
5、把科学管理作为基础保证, 坚持依法治 村、民主建村,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正确方向
华西村学习心得
华西村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总结计划、自我介绍、自我鉴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insights, letter of understanding,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articles, please stay tuned!华西村学习心得华西村学习心得(通用5篇)华西村学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华西村学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华西村学习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有感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有感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观看了华西村相关视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进入华西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 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而特别是那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
站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
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其每户内部装潢富丽而豪华。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
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
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
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
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参观完华西村,我想了好多,华西有今天,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值得总结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干部群众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高度统一,40多年来,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引导华西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了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
华西村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
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华西村建于1961年,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着“华夏第一村”的美誉。
旗下的华西集团于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其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
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其实我们说到华西村的时候,大家更多的还是关注华西村的物质富裕。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能使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只够温饱的小村庄,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家家都住着别墅的“华夏第一村”呢?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想,华西村最大的财富,在于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敢于开创新的道路和她在精神层面的团结和凝聚力。
华西村开始主要以农业为主,那个时候华西村的土地七高八低,为了要稳产高产,华西村决定要平田整地,而与现在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平田整地都是要用体力劳动去完成的,全村人民无论是男是女,还是村里的干部,每天平均都要工作12——13个小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种粮食付出的劳动力多,投的成本多,利益却很少,他们毅然决然的发动了一场“改革”——“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了第一家乡镇企业。
五金厂的开办无疑是明智的,就在别的农村刚刚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在寻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华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老百姓参股,在全村人民的团结合作下,大力发展经济,成就了这个“中华第一村”。
华西村的经验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
民主和集中必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独裁专制;没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盘散沙。
这恰证明了毛泽东确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是对时下右派精英倡导的泛民主、滥自由的最强力批判。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模式,把好的模式与当地的实际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全镇上下人人谋发展,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华西村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农村,凭借着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的经验而闻名于世。
我曾有幸参加了华西村的学习交流活动,并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华西村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勇于尝试的态度。
他们敢于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他们发展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项目,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通过这些项目,他们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并带动了村民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华西村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们建设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他们注重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修建了美丽的村庄和舒适的居住房屋。
他们还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确保了村民的健康和教育资源。
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为村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此外,华西村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们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
他们保护和传承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
同时,他们也积极引入和创新现代文化元素,通过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结合,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最后,华西村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们的合作共赢和包容精神。
他们注重村民的参与和发展,通过建设村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村民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
他们也与周边的企业和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这种合作共赢的精神,使得乡村的发展更加可持续和稳定。
总结起来,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合作共赢和包容精神。
这些成功经验对于其他乡村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和创业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关注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促进合作共赢和包容发展。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也可以实现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考察报告范文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考察报告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江苏省江阴县,一直致力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其中,华西村作为县域典型的农村发展示范村,备受关注。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华西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规划,为今后推动农村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发展历程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南部,地处太湖之滨,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特色文化。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业务,实现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9年,华西村开始建设景区,引进民营企业进行投资,重点开发太湖栖霞岛渔民文化旅游区。
通过拓宽农村旅游产业链,提升华西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7年,该村引进大润发超市,引入现代化物流体系,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量。
二、现状和问题分析华西村目前已成为“特色三道菜”和“渔民文化”示范村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的兴起,该村的生态果蔬和有机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同时,该村也在加强科技创新和农民致富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然而,该村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
尽管华西村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比如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还有待改善。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
尽管该村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民的人均收入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存在劳动力支出越来越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缺位等问题。
三、未来规划为加速华西村的发展,江苏省江阴县政府提出了以下三方面规划: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农村公共设施配备,在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利益的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引导农民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三农”信息共享和推广。
三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聚焦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产业,深挖农业资源潜力,大力推广特色品牌,提高华西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浅析华西村发展进程中的经验
浅析华西村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作者:刘琪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以来以它独特的发展方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一个农村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值得不断研究的,通过对它的发展思路和理念进行总结,可以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华西村发展工业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华西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典型,这个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市的村子,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华西之路。
华西村的资源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它在2003年就能取得106亿的销售额度,这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是不可想象的。
华西村作为我国乡镇经济成功的典范村,在当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规模兴起的时候,老书记吴仁宝就提出要把全村的耕地分给少数的种植能手,让他们来承包经营,剩下的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发展上去。
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开启了华西村以乡镇企业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华西村的发展进程中,有一些因素一直影响着华西村前进的每一步,这些因素对其他农村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能人的领导每次提及华西村,都不能避开它的老书记吴仁宝。
他的知识财富和人格光辉会一直陪伴着华西村,指引着华西村的发展。
1961年华西村建村,吴仁宝担任村委书记,那个时候的华西村贫穷落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很差。
1968年他提出要开办工厂,通过兴办工厂赚钱。
1979年他又提出要实现华西的工业化,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城行动”。
2001年又提出要扩村,使华西村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超35平方公里,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
吴仁宝作为华西的设计师,通过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目光,一步步引领着华西村的变革。
广大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一个村子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与奉献,但是仅有村民的付出也是不够的,它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作为村子发展的掌舵手,带领这个群体、指挥这个群体,这是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10月27日至31日,我们乡一行3人,随我区党政考察团对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考察。
在华西村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工作人员介绍,实地参观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展馆,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当之无愧。
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华西村不简单,吴仁宝不简单!”一、华西村的基本情况华西村位于无锡江阴市的东南。
华西村1961年建村成立党支部,当时只有面积0.96平方公里,120户、667口人,集体资产2.5万元,外债1.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4元;1989年成立党委,有党员1271名。
2001年6月开始,先后将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
现有面积30平方公里,村民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
华西村的经济支柱是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该公司是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是合作经济组织,于1994年组建集团公司,1999年公司上市。
现有职工2.5万人,固定资产40多亿元,下属8大公司(钢铁建材一公司、钢铁建材二公司、钢铁建材三公司、宝昌化纤公司、毛纺服装外贸公司、有色公司、旅游服务公司、建筑房产装潢公司和彩板、香港、上海公司),80多家企业。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
按中心村1524人计算,销售平均每人超2000万元,利润平均每人超80万(年利润超12亿元),交税每人超35万元(年交税超6亿元)。
2008年,华西集团公司完成销售500个亿,实现利税30亿元,相当于华西村人均向国家交税40万元。
华西集团公司在2005年度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名列第5位。
2006年8月,福布斯中文版将华西集团列为“中国顶尖企业”百强榜第二。
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
探索新苏南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_华西村的经验及启示
!"#$%&’("$)*$+,-$
探索新苏南模式 推进新农村建设
—华西村的经验及启示 ——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 华西人始终坚 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跳出原有苏南模 式, 创新发展路径, 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 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发展农村的华西之路, 形 成了物质文明、 社会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 政治 文明同步发展、 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华西村创新发展 模式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 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把经济发展作为第 ! 探索生产发展新路子—— 一要务, 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之路, 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要的是生产发展, 找到 一条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华西村的经济发展之 路, 是苏南模式的缩影, 既承传于原苏南模式, 又超越 了原苏南模式, 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精华, 又吸收了 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优势, 向我们展现了 “新苏南模式” 的新风采。从上世纪 !" 年代起,华西村就跳出原模 式, 探索新路子。 他们实行一村两制, 村民既可以搞集 体经济, 也可以从事个体经营; 实行抓大放小, 对大企 业抓住不放, 深化改革, 提高效益, 同时将一些效益较 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 华西集团整体上市, 成为 “中国农村第一股” 。华西村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 多种经济成份并 存共兴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透过华西村, 可以窥见 “新苏南模式” 正日益显现 出混合经济的发展趋向。 以往单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 苏南模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暴露出不足。 而华西村既 不全盘否定公有经济, 又不一味求公求纯, 适时适度 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基因, 注入了新的动
参观华西村心得体会
参观华西村心得体会我最近有幸去了一趟华西村参观,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华西村是一个位于四川的小山村,但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华西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且也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华西村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它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农业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时,村民们积极思考并寻找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们大胆尝试农业深加工和旅游产业,并通过创新的方法将这些行业发展壮大。
在华西村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大量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和精美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以及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
这些都是村民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勇于创新的体现。
其次,华西村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的社区合作精神。
华西村的村民们通过建立村级组织和合作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村民们共同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家畜,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高产出和高效益。
在华西村的发展中,村民们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实现了艰难困苦的奋斗目标。
最后,华西村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华西村将环保放在了首位,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新能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村民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和清洁的环境,以及村庄周边的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设施。
这些都是华西村环保意识的体现,也是他们对后代子孙负责的表现。
参观华西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和启发。
它告诉我,如果我们愿意努力和创新,我们就能够改变命运;它告诉我,团结和合作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它告诉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华西村会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希望。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努力奋斗,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华西村学习心得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10月25号,在计局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以“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学习培训,聆听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报告中讲到华西村率先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听后使我们深入启发,吴仁宝同志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使我们深受教育,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关键要体现在行动上,凝心聚力抓发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工作,带领群众奔小康。
一、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要经常换脑筋,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能只停留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上,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谋发展,谋富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要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党员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积极鼓励支持全民创业。
要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的实力,认真学习,奋发进取,富裕农民作为首要职责。
二、审时度势,具有创新意识,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提前做出规划,要肩负建设建设新农村的重任。
对照华西村这面先进旗帜,积极探索不同地域,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把群众赞成,群众满意作为上级认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有序推进,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三、把吃苦耐劳,廉洁奉公永葆先进作为终身追求。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扎根于基层,奉献于农民,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怕福民享,有难官挡,要时刻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永葆共产主义的先进本色,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华西村为标杆,以吴仁宝为楷模,接受群众监督批评意见,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奋勇争先,又快又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发
韦黎萍
李云
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的共同富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启示
发展过程
成功的方法与战略
一 村民变灵
• 过去华西村没有一个中学生,绝大部 分是文盲,读到小学已是文化人;现 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86%。
二 村庄变新
• 过去, 60年代建村时,面积0.96平方 公里,零零落落十二个小村落,建村 后小村变大村,茅房、矮房变新房; 现在,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 别墅楼。
八 环境变美
• 过去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 换骨,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田边绿树成荫,荷塘黄石驳岸,工 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鸟语 花香。
下一张
俯瞰华西村,中间高塔为华 西金塔
龙西湖桥文化
下一张
华西村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 62.77多亿元,八家上市公司,1000多个产品,2004年国税开票 销售260.31亿元,今年将超300亿元。
42
华西村是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 设的一面 旗帜
新农村建 设必须致 力于农民 共同富裕 .
新农村建 设要充分 体现基层 党组织的 先进性.
4、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3、积极进取、永不 满足 2、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1、包容开放、 乐于奉献
1
作为集体 经济,作 为公有制 他们一开 始依于一 个强势的 领导
1972
昔日华西村
现在
欧式别墅
华西村民分汽车
四 产品变精
• 1977年,村里只有小敲小打的手工业,为 农业和生活服务的小产品;现在,引进了 许多“洋”设备,办大厂高科技,创名牌, 抢占国内外市场。
下一张
1974
华西人在收割水稻
下一张
华西村值得学习之处
简述华西村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自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后,很多学者及相关人士都将华西村当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来争相模仿,很多媒体更是鼓吹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
一味的模仿、机械的复制、盲目的学习并不能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希望和生机,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因此,我列举了以下几点华西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华西的领导华西村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吴仁宝这代杰出优秀的领导班子。
70年代,吴仁宝带领华西村人起早贪黑、风餐露宿、艰苦奋斗八年,把原来村里1300多块高低不平的田块改造成 400多块既能灌溉又能排水的高产稳产良田,亩产突破1吨,成为全国样板村。
80年代,吴仁宝以中央的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解放思想、高瞻远瞩、创新发展、积极办厂,一举成为亿元村,实现了农村工业化。
90年代,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合理规划土地,深入沟通交流,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华西中心村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并统一建造和分配房屋,实现了农村城镇化。
21世纪以来,吴仁宝不忘“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央政策思想,带领华西人将周边将近20个村落并入华西村,并实行“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
目前,华西村已经实现了“南有钱庄,北有粮仓,中有天堂”的新农村格局。
二、华西的体制(一)经济体制华西村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继扶持的206个个体私营企业,无论是在人民收入增收上还是在增加人民就业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华西村实行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村民可享受分红。
(二)社会保障体制华西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村民享受福利优厚,每位村均民享有医疗、养老、就业及教育保障。
(三)管理体制近年来,华西村实行“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并始终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保障了四个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且做到了“四化”:管理工作经常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创新化,始终坚持科学化的管理。
参观考察江苏华西村所得到的启示
参观考察江苏华西村所得到的启示当前我乡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差距及解决的对策初探——参观考察江苏华西村所得到的启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既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寻求我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4月下旬,新任灵泉乡党委书记的我率部分乡村、站所负责人赴全国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感到耳目一新,启示很大,也痛感差距之大令人震憾,新一届乡党委借鉴其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乡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对照样板找差距,分析原因求对策,集思广益谋发展,为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大胆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存在的差距1、在基本情况方面:我乡地处津市市郊西南部,距市区7公里,辖12个村1个居委会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96人,国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是一个以粮、油、棉、牲猪生产为主的丘陵乡。
江苏省华西村地处苏南平原,距江阴市区10公里,现在华西村通过兼并16个行政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3万,加常年在该村打工的2万人,共5万人,是一个以生产钢铁、管材、水泥、纺织等产品以及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2、在经济发展方面:至去年年底,我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002元,社会总产值2.1亿元,年末储蓄余额3700万元。
华西村去年年销售总额300亿元,人均纯收入8000美元,是我乡的21倍,村民存款每户最少的100万元,多的达1000万元以上。
3、在生活水平方面:我乡农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
而华西村已达到了国家提出的现代化标准,每户拥有450~600平方米的欧式别墅,价值100~300万元之间,家家有小轿车、电脑、空调、液晶彩电、红木家俱、真皮沙发、摄像机,并全部实现了成人村民出境旅游。
试分析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
试分析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第一篇:试分析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试分析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个年头了。
这三十多年来,国家的发展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勤劳的中国人一步步摸索着适合中国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大寨、华西村等一批批现代化农村的发展道路。
在这里有着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工厂、豪华的汽车、富丽堂皇的别墅,这里就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自建村以来,华西村“红旗不倒、青春不老”的成功原因对我国继续的改革开放道路有着相当重大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利用自己在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加上独特的股份制、集体合作经济体制、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带头人个人决策能力优势,迅速发展成一个成功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新型村镇,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这说明它的方向是对头的,在我国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考学习发展。
华西村的成功是因为一直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国家的发展同样需要因地制宜的去发展,共同走向富裕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是要坚持生产发展、增收富民。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科学发展。
华西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
发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宜商则商。
各地各村情况不同,不能不加消化地照抄照搬华西的做法,要学习华西经验,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坚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
学习华西经验,就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把发展的成果及时体现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要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华西村的成功来之不易,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根据我们目前的基础和条件,不能头脑发热,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国家的发展亦需要逐步发展,不可贪功冒进。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2010年6月8日至12日,省委组织部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办了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第二期培训班,在5天的学习参观中,通过看、学、问、思,收获颇丰。
高耸的塔群,规整的绿化,密集的别墅,畅达的交通,华西村,就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在几天的学习参观中,发达的经济、富裕的村民、良好的治安、敢闯的作风,无不深深的震撼着内心。
华西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如何借鉴经验搞好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必须有一个好的领路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乡亲们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就像吴仁宝老书记的儿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协恩说的那样,华西村有个宝,这个宝就是吴仁宝。
华西村的成功、崛起、长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思想解放政治强、勇于开拓作风正、实事求是想干事、脚踏实地不出事的村党委,有一个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村书记吴仁宝。
在吴仁宝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让百姓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让百姓幸福就必须大发展。
"几十年来吴仁宝遵循着这样一个“真理”,把一个普通的农村变成了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的“天下第一村”。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是吴仁宝用来告诫自己和村干部的名言,也是这种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华西精神为华西吸引来了更多的人才.现在在华西党委的班子里,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既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正是拥有了这样一个高素质、多元化的领导班子,才使得华西村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大难化小难,小难变不难。
怎样找出一条符合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怎样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是各级党组织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华西村社会实践报告
华西村社会实践报告一、介绍华西村位于中国的浙江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
近年来,华西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在我参与的社会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华西村的变化。
二、华西村的发展华西村的发展得益于村委会的勤勉和村民们的努力。
村委会积极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引进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并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现在,华西村已经成为一个以农村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性小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农村旅游的特色华西村的农村旅游主要以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题。
村民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活动。
游客们可以参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感受到土地的滋养和丰饶。
此外,村里还建设了一些传统民居酒店,供游客体验农村生活。
四、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农村旅游,华西村的村民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一些村民参与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食品和手工艺品,走向市场。
还有一些村民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更多收入。
这些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社会公益华西村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村委会联合企业举办了一些公益活动,帮助环卫工人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并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村庄的挑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华西村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乡差距的拉大,导致一些村民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
其次,环保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随着农村旅游的发展,华西村需要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七、结语通过参与华西村的社会实践,我深刻地了解到经济发展对于农村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
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启示,即传统农村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的腾飞。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西村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一、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华西于1961年建村。
四十多年来,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
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发展道路坎坷曲折。
七十年代初,华西村仅有667人,土地面积845亩,欠债1.5万元。
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吴仁宝团结带领华西人,投入了27万个劳动日,搬掉了984条田埂,削平了57座土墩,完成了110多万土方,把原来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了高产稳产农田,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小磨坊,到七十年代创办小五金,吴仁宝又率领华西村人悄然发展起村级工业,至改革开放前,华西村已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
1992年3月,与上钢二厂签下了合作协议,一年后上钢二厂与华西联营的申华线材厂建成投产。
从1994年起,该厂以每月2.5万吨的产量投放市场,成为华西村发展史上第一个10亿元级企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吴仁宝大胆上马热轧带钢,并使之一举成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村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在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下,华西村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
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今日富裕、幸福的“天下第一村”;由本村村民的日益富裕,发展成为了现在带动周边16个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二是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华西村的华西集团继2003年实现销售超100亿、2004年销售超200亿后,2005年又一举突破销售300亿大关,华西集团成功跻身全国1000家大型企业之列,排第94位。
全村有60家企业,有8家上市公司,安排全国4万多人就业。
村级集体资产达30多亿元,人均资产130多万元。
华西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实施三产兴村战略,旅游业比重占全村经济总量的20%以上,平均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
华西村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户平存款最少的100多万,最多的不超过1000万。
全村有小车600多辆,每户家庭最少的有1辆,最多的有3辆。
真正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华西村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实施“富脑袋”工程,使全村村民实现了思想纯净化、知识科技化;提出了“六爱”教育、“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成为全村群众简明易懂的行为标准。
华西村坚持以“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作为做优环境的着力点,实现了农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
管理民主:坚持了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
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的村级管理新思路,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
“一分五统”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又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
华西村已经形成了“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区)、北有粮仓(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二、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高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大旗。
发展是华西的最强音,也是华西的主旋律。
老书记吴仁宝给我们介绍说:“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
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咬定目标毫不动摇,做到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顺境面前,顺势而上;机遇面前,大干快上。
尤其是近几年来,华西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使华西村不但经济强,而且生活富、环境美,“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已成为华西独特的品牌形象。
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致力于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发展的成效来奏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是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锐气。
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因地制宜发展华西高度统一,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胆识。
依靠创新,华西村积极发展合资、合作、股份和私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依靠创新,华西村率先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合作,创造了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发展奇迹;依靠创新,华西村积极推行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依靠创新,华西村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开辟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三是始终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
自强不息、勇攀新高,是一种志向,是一股锐气,更是一种奋勇争先、敢于超越的境界。
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发展成为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的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幸福村,靠的就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
面对“十五”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荣誉,华西人没有陶醉,没有停步,而是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提出“各地学华西,华西怎么办”的思考,确保在未来5年内,实现“五个五”(即2010年实现销售500亿;幸福、富裕5万人;投资5个亿到外省、外市合作建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宏伟目标。
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以更强的争先意识、更大的发展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始终牢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宗旨。
“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老书记吴仁宝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行为准则。
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
华西村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创造了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正是有了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集群,才撑起了华西集团300亿级规模的巨型大厦,并推动华西向更新、更高的目标攀登。
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善于凝聚人心,集聚民智,促进民富,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营造强大合力。
三、参观华西村后的几点启示华西村的巨大变化不仅让人惊叹,更让人深思。
其发展经验对我们建设新农村有诸多启示。
——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好的领路人。
如果说华西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是老书记吴仁宝一个人的功劳,可能连吴仁宝自己都不认可,但是,老书记吴仁宝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却是无人能够取代的。
没有老书记吴仁宝,华西村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
正是由于有老书记吴仁宝这样的好带头人,华西村才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
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群众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当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华西村却“抓生产,促革命”;当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却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华西村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当华西村和老书记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偏偏要收参观者10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这个小小的接待站成为跻身全国20强的旅行社。
这种始终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华西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光。
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同样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动摇。
老书记吴仁宝给我们介绍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
”他还说:“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让人民过好日子!如果我们这些干部不能让人民过好日子,算什么共产党员!”四十多年来,在“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华西村兴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并逐渐成为企业集团。
目前江苏华西集团拥有60家企业,8大上市公司,雄居全国2000万个乡镇企业之首,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8个亿。
因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建设新农村必须壮大集体经济。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华西村的实践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全国不少地方,农民自觉自愿成立的新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已经不断涌现。
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过去村民一家一户的散乱局面,在生产销售、信息发布、农村弱势群体扶助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这样的组织只要引导得好,完全可以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龙头。
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一个镇村建设问题,而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