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诠释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诠释人教版新课标
一、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尴尬现状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
1.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性的。

新课改之后,广大教师普遍认为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感性的。

小学语文是情感性学科,语言文字在记载知识的同时,还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传递态度。

从丰富的内容上看,自然科技、人文艺术、精神生活等等,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都与人的感性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教学的目标上看,语文学习的目标不在于语文本身,而在于实际生活,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养水平和现实生存品质;从学习的主体上看,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展成熟,更多的是用感性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认知世界。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感性无处不在。

然而,在新课改“感性语文”的大旗下,许多教师又有新的困惑,他们不敢在课堂上涉及有关文章的分析、结构的解剖、方法的指导等理性范畴,唯恐扣上“老传统”的帽子,致使语文教学效益的严重滑坡。

2.小学语文课堂不能没有理性。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重情轻理”的倾向,突出表现为语文课堂的理趣的欠缺和语文学习的理性的忽视。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了理性,特别偏重知识的分析与讲解,导致课堂的死板,学生主体性的丢失。

语文教学理当纠正以往语文教育中过分理性,但也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些理性思维的培养,比如:怀疑、批判、思辨、探索、逻辑等等,相比较我国传统的感悟文化而言,这些理性思维或许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而又必须补上的。

于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又呼唤“理性的回归”。

(二)情境教学理论的启发指导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形真。

就是把课文所写的景物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为学生所能接受。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叶圣陶语)引导学生感知形
象,只有感受亲切,才能入境。

二是情切。

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教学以情感为纽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

课堂因为有情感纽带的牵动和维系,变得生动有趣。

三是意远。

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广远的意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中。

这广远意境激起儿童的想象,而儿童的想象又丰富了课文情境,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也在其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是理寓其中。

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创设富有内涵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意义的情境。

使教学活动不仅是对感性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情境教学所倡导的“情切”,就是强调情感因素,让真情实感参与认知活动。

教学一篇文章,就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用笔之情,对自然、对人物、对事件的挚情,以之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理解作品的境界;“理寓其中”就是追求教学的理性深刻,强调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情境教学既注重了“情”,又关注了“理”,正确体现了理性与感性,认识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血有肉的,入情入理的。

(三)人性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的成长就是“情”与“理”的不断平衡与和谐。

人性中包含着“感性”和“理性”。

我们的细腻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带来的“感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精彩纷呈。

而理性的“思”又是我们分析研究现实物质世界和探寻物质世界规律的前提。

“感性”好比人的骨骼,“理性”好比人的血肉,血肉依附于骨骼而生长,但是骨骼以血肉为动力产生动作,骨骼是血肉的支撑,而血肉的存在是骨骼存在的意义……这一切构成了完整的鲜活的生命。

从另一层面上看,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不断转化和互相作用的过程,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为人处事的最佳状况便是“情”与“理”圆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理结合”就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文学的本质属性
文学是人学,离开了人,文学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文学所描写的内容,都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即便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也离不开人。

像朱自清的《春》,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背后,仍然是“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文学只要表现了人的心灵,就脱不开“情”,离不开“理”。

英国诗人蒲伯在其长诗《咏人》里,认为人是由两种天生能力构成的,一是“自爱”,一是“理性”,即“情”与“理”。

就任何一部作品而言,都包含着情与理两方面因素,因为没有理的基础,情便无从产生,即便是表面看来纯抒情的作品,其中仍有理性的影子。

(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性是指人利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心理机制,感性是指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灵感、直觉等心理机制与功能。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通过“爱”和“理性”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理解这个世界。

尽管“爱”和“理性”仅仅是理解世界的两种不同形式,但它们依然是不同力量的表现,一种是情感的力量,一种是思维的力量。

现代脑科学也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两半球中,左半球主理性思考,右半球主情感活动。

法国哲学家卢梭倡导感性的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2~12岁的儿童处在“理智睡眠时期”,但卢梭没有否认这一时期儿童的“理智”的存在,这“理智”正是儿童发展的潜动力。

(三)儒学的情理精神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情理精神则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儒家的“情理精神”更多表现为中庸,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遵循“情理精神”,就要凡事多替对方考虑:给对方留面子是合乎情理的,否则就是不合乎情理的;做事情不要做到极端,要留有余地是合乎情理的,反之就是不合乎情理的;收敛和忍耐是合乎情理的,轻浮和放浪则是不合乎情理的;为人做事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是合乎情理的,飞扬跋扈、好出风头则是不合乎情理的。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中间灌注着、充盈着这种“情理精神”,所以中国人处事原则是讲究中庸、追求和谐,对人的教育、劝导、安慰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动的情是天理人情,所晓之理是人情天理。

(四)教学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只有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现清晰,想象生动,形成理性认识及理解书本理论观点才容易、才可靠。

反之,就会感到困难、不真实。

另外,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与理性共同参与的活动,它兼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对教师来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互动等都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这些环节也是教师发挥各种理性作用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学习目标进行认识和反思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个体情意能量发挥的过程。

三、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情理课堂有六个要素:情感、情境、情趣、文理、学理、道理。

教师层面上的操作要领是: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凸显情趣,遵从文理,注重学理,传授道理。

(一)激发情感
情感性是小学语文教学,是情理课堂的主要特征。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苏霍姆林斯基语)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美的语言给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之感。

当然,这情感也是最基础的语文情感。

喜欢不喜欢语文,热爱不热爱语文,痴迷不痴迷语文,始终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首要标准和核心价值。

另外,语文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缺乏情感的认识是机械的、表层的、苍白的、短暂的,课堂也就缺少了生气和乐趣,学生也就丢失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知识的好奇。

学生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获得认知的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深入的思考和持久的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成为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语文情理课堂的重要手段。

情境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
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以产生一系列心智活动。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创设生动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接受知识,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增长力量,在审美的体验中丰富感受、陶冶情感,在多样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凸显情趣
情趣即是情调和趣味。

在课堂中,师生的一颦一笑、课堂的一张一弛之间,教育者的匠心随着一种内在的韵味迅速地传导给每一位学生,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将教学推向至真至纯之境,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这就是情趣。

教学中情趣,似乎更侧重于“趣”。

情趣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指向小学生的课堂发展的。

因为它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课堂情趣源自教材中提供的生动文本,它们是情趣萌生的客观基础;课堂情趣源自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的组织形式、师生的互动水平,它们是情趣发展的必然条件;课堂情趣源自特定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因素、情感因素和认知建构水平,它们是情趣盎然的决定因素。

教学时,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让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在情趣中悟理。

(四)遵从文理
这儿的“文理”是指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本质特征。

一篇好作品不仅具有形象性,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思路,这是文章的骨架,它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内部,把握和领会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逻辑,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小学教材中的文本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语言章法,是学生学习与借鉴的重要范本。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语文教学时,教学生画“知识树”。

这棵“树”,直观形象地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文路,同时也理清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基本的“文理”分析,虽教得面面俱到,却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解析得支
离破碎,使学生得不到完整的艺术感受,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获益甚少。

(五)注重学理
“学理”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语文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二是指语文教学要符合母语教学的规律;三是指学生应通过语文学习掌握方法、悟得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也讲“套路”,也要得法,也应注重学习规律。

教学论认为,教师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负有向学生传授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等重要职责。

强调学理的课堂就是要变重“教”为重“学”,应着力去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规律,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建立知识架构。

要“授之以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合理的方法,能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语文思维体系、语文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体系,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六)传授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因此,在课堂中明白道理、悟得真理、理解哲理,是语文情理课堂的基本价值取向。

新课堂倡导“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用心感受、深度解读文本,去悟道,去明理。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

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读有字书”,还要“识没字理”,要识的“理”有很多:人情冷暖、社会百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让学生在丰富的文本世界里,走过亘古蛮荒,跨越时空长河,与那些高尚的人物和深刻的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得到人生的净化和灵魂的泅渡,在习得知识、培养智慧的同时聪慧明理、学会做人。

四、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语文情理课堂的实践,解决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较多的认知困惑与教学偏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效。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促进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在高举感性大旗,让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鲜活而又生动的同时,我们也呼唤理性的回归,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个理性思索的空间和环境,并将这种思考层层引向深入。

没有理性和逻辑的参与,教学就难有深度。

盲目的动情,以感情代替逻辑,用笑声代替思考会导致逻辑理性精神的匮乏,如余文森老师所说:“不接受人类理性,在文化人格上是永远长不大的。

”当然,小学语文教学,过于理性会显得刻板,过于感性会感到散乱,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让二者能够相得益彰。

而语文情理课堂,就找到这个“点”,它注重感性的情感、情境、情趣,更不放弃理性的文理、学理、道理,既有情的陶冶,也有理的觉悟,让我们既看到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也看到学生深层次的思索,不仅让学生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创造了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

(二)促进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如果不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不给语文训练以恰当的地位,语文教学就会像醉汉一样左右摇摆,甚至摔跤;同样,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语文教学就难免成为不顾及人的完整心灵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语文情理课堂既强调了人文性的情感、情趣,更注重了工具性的文理及学理。

遵从文理,注重学理,顺应作品的文路,特别关注文本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通过语文活动来掌握方法、悟得规律、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促进了“情趣”与“理趣”的自然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有两种趣味:情趣和理趣。

有情趣,就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深切的感悟。

有感动,又有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全面提升。

有情趣而无理趣的课堂会失之以浅薄,有理趣而无情趣的课堂会失之以枯燥。

情理课堂,既重视情趣,又关注理趣。

我们在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同时,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应予果断地纠正;我们在追求感性、形象、想象的生动有趣的同时也要会欣赏理性、抽象、思维的逻辑魅力;我们在看课堂诗意盎然、情节跌宕的同时,也应该去关注课堂的布局合理、结构严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情理共生、自然和谐的教学佳境。

情是蓬勃伸张的枝叶,理是遒劲挺立的树干;情是奔腾咆啸的洪水,理是平静坚实的岸堤。

情与理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活动,构建了高效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情有理,人类才会有血有肉,课堂才会有静有动、有张有弛、有声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