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 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 并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组织 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的实现形式,反映人 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并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后得以广泛运用。 政治发展主要指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 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从传统 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变迁过程,是政 治进步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 和关键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 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 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其基本涵义是:从中国的基 本国情出发,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 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不断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意识 缺失。邓小平在谈及中国特色 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曾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 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 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 备,也很不受重视。”
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 足制约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 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治发 展领域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表 现在认识领域就是“摸着石头 过河”思维方式的确立。 一般而言,在政治建设时期要 以维护现有政权为目标,在具 体操作层面,必须要充分利用 固有的政治资源并不断发掘出 新的政治资源,通过不断的体 制改革和创新,以巩固现存政 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增 量民主”的特征并取得很大 的成功。“增量民主” 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是从本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的,具有世界上其他政治发展 模式所不具备的现实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发展道路脱胎于我国特殊的 政治生态环境。
我国的经济基础及政治文化 都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国家 市场经济体制”,离真正意义 上的市场经济还有较大距离。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两者是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市 场经济的不完全性,决定了民 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例如,《论十大关系》中有四对关系涉及民主 政治建设,许多见解成为长期指导我国民主政 治建设的根本方针。如:关于党和非党的关系: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恐怕还是几个党好,几 个党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强调 “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 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 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 遗憾的是他未能坚持住这一正确的方向,反右 运动开始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实践遭 到挫折。
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 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 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初步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切实贯彻,国家政治、经济、文 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 到了有法可依。
这同领导人的推动有关。
邓小平很早就开始注意制度建 设。早在1980年8月,他就系统 地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的问题。1985年到1987年上半年 间,他多次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 必要性,并强调:“我们所有的 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 于政治体制改革。”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 中完善和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立法速 度加快、质量提高、过程公开,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
本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 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 大进展;人权入宪,提出私有 财产不可侵犯,以人为本的发 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具有特殊的动力机制,呈现 出由政府主导与危机推动相结合的 特点。
“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 使中国最初的政治体制改革是 “政 府主导型的改革”,政府拥有很大 的“自主性”,有能力根据自己的 切身利益独立地制定并实施改革方 案,所以改革路径的选择自然地要 服从政府的理性和权威。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 治稳定、政治民主、政治廉洁 和政治效率,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目标要求。
政治发展的基础在于首先要获 得一定形式的政治民主。在此 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加强 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稳定。 政治民主是维护和实现人民根 本利益的最佳途径,是维持社 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稳定、 政治廉洁和政治效率、协调社 会矛盾与冲突的有效机制,是 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 要手段。
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活力增强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民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江泽民坚持了邓小平所主张的 政治体制改革路线。
十五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 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 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首次提出 “政治发展道路”,强调推进我国 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走自 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 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起步 阶段。 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 基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制度框架。 此外,毛泽东1956年还“以苏为鉴”, 开始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 艰辛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 组成部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 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 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在以上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和 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 制,以选举、协商的丰富民主形式 和沟通渠道,满足了多个党派、多 个族群、多个群体、多个阶层行使 民主权力的需要,它为民主提供了 巨大的发展空间,显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宽阔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 国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消长变化, 单纯的政府主导型改革显然不 能完全适应中国政治发展的现 实需要。
危机推动开始成为推进中国政 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其作 用在中国政治发展中渐趋明显。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具有自身特殊的演进规律。 其突出特色是走政治改革与政治 建设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政治建设 来巩固政治改革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本上沿袭 的是革命时期的“先破后立”的思 维取向,不适合政治建设,造成既 无新体制又无旧体制的政治真空, 与政治发展背道而驰。
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方面,外部环境对我国政治 发展道路构成了挑战; 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中出现的 矛盾、问题检验着政治发展道 路的有效性,如:民主法制建 设的落后,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体制的不够完善,保障人 民民主权力方面存在不足等。
第一,坚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社会 的不断发展相适应,必须与人 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 相适应。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的探索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经过长 期的艰辛探索和奋斗而选择的 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辛亥革命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政治发 展的现代文明之路:推翻了帝制,选 择了共和;废掉了皇权,倡导了民主; 终结了世袭,实行了选举;动摇了人 治秩序,制定了临时约法。 阀19统11—治1的92左7年右,;中国政治发展受到军 1927—1949年,中国政治发展在国民 党政权统治之下形成专制独裁的局面。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特殊的演进逻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的内涵
(一)在根本原则上,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因此,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 客观环境的变化,在我国现有 政治制度框架内,采取从点到 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面到
深层的方式,循序渐进, 有秩序有步骤地深化政治 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不 断推进我国政治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坚持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 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 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 监督,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标准。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中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 史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念。
十七大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 生命的新论断;提出了扩大人 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 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新目标;提出了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政 治制度
的新命题;提出了深化政治 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发展人民 民主的新举措和发展党内民主 的新办法,等等。 这一系列新思想标志着我们 党对民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标志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发展道路”是中共第三代第 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 握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 势,科学总结世界各国政治发 展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 提出的。
辛亥革命以来百年中国政治发 展道路探索的艰难历程的启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 民的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希 望。
道2.路中进国一特步色推社进会。主义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 进 党领,导人民的代多表党大合会作制和度政、治中协国商共制产度、 民城族乡区基层域民自主治不制断度扩不大断,完基善层和民发主展, 活 重力 和增 保强 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
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共产 党的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 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 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 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效。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 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基本方略。
(二)在制度设计上,坚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 范化、程序化。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 本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